回归“常态课”,靓丽思想品德课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归“常态课”,靓丽思想品德课堂

【摘要】自从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编制并实施以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这轮改革中接受了挑战,获得了成长。各种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纷纷亮相,彰显着我们品德课教师的不懈追求,也留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但细细体味这些课中行云流水的节奏,跌荡起伏的情感是否有假,是否适合于我们平时所上的“常态课”,我有诸多“迷茫”。本文试从公开课教学中的“迷茫”现象切入,谈谈教师应如何回归“常态课”,追寻靓丽的思品课堂。

【关键词】公开课;现象透视;常态课;境界追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粉墨登场”,在名师、新秀的演绎下十分让人陶醉,但在听课中,我们发现,一些公开课存在着“作秀”现象:执教的老师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亮点和可观赏性,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于不顾,片面追求课堂的热闹,为活动而活动,为表演而表演。有些课,表演成分很浓,一堂课就像精心筹划的电视剧,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有些课,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学生的内心深处没有多大的触动;有些课,教师创设情境,提问不断,学生异口同声,对答如流,可谓“完美”,但不能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有些课,教师课前早已进行多次排练,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问题,都精雕细刻,花样百出……这些华而不实的公开课既费时费力,又不能使听课者受益,反而令人反感。

时下,有人把华而不实的公开课比喻为T型台上的时装秀,我觉得这样的比喻最贴切不过。纵观今天的思想品德课堂,越来越多的公开课耍花架子,超赶时髦,追求新花样,致使思想品德教学扑朔迷离、花里胡哨,多了几分浮华,少了几分朴实,多了几分做作,少了几分踏实,表面上看起来很完美,但拨开一切繁华,我们会发现,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着许多“迷茫”的现象。

1.透视课堂教学中的“迷茫”现象

舍近求远——在“导入”处的徘徊。“导课”是思想品德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很多老师在上课时,特别是公开课,为了让课“出彩”,课前的“导入”不是开门见山,而是舍近求远,在“导入”处徘徊不前。“导课”似乎是“胡椒粉”,每堂课都得洒上去,本来可以开门见山的“导课”,却搞得“云障雾遮”“晕头转向”。长达五分钟的乐曲仅仅是为了让学生马上进入学习状态;一段幽默诙谐的动画只是为了让新课伊始的气氛活泼一些;一则课前游戏只是把其当作是一块跳板,为让学生的心情轻松一些;要不为了制造悬念,故意引导得“语意隐讳”,让学生听得晕乎乎一片;要不新课一开始就讲得过于煽情,使学生迷迷糊糊进入状态。

走马观花——在“课件”上的陶醉。在不少公开课中,多媒体课件让人眼花缭乱,只要轻点一下鼠标,就会出现色彩斑斓的画面,让学生“乐不思蜀”。有的公

开课成了“满堂播”,一节课里,只用课件,不用黑板,而课件象流星,只有闪耀,没有停留。学生沉浸在光怪陆离的画面中,教师关注的是多媒体的操作,而弱化了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此时,课件成了简单的电子讲稿,教师成了多媒体的操作者,将课堂拱手让给了多媒体,学生成了一个缺乏活力的观众,很少有闪耀思想火花的语言。虽然多媒体课件具有很大的观赏性,但它抹杀了学生思维的迸发和才华的展现,这显然与新课标提倡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是相背离的。

目迷五色——在“资源”里的淹没。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在公开课教学中,许多教师日趋形成开拓资源的意愿,并且有意识地应用了一些课外的非教材资源,以实现教学的适应性。但是从教学的现状看,所发掘的资源往往着眼点不一,甚至不加筛选,随意性极大,加之过多地依赖传媒,大量使用网络信息,造成了教学资源的膨胀,使本身有价值的本土课程资源被埋没和闲置。课堂上,纯粹以教师开发的多媒体资源为主,被课件牵着走,冗长的资源成了累赘,呈现手段又为单一,课堂没有深度,缺乏生命活力,造成“投入”和“产出”的失衡。

喧宾夺主——在“活动”中的迷失。当前思想品德课堂活动教学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处于“香花无人摘,好果无人采”的尴尬境地。即使有开展,大多也是“貌似神离”、“华而不实”。有些课堂,教师为了营造火爆的课堂氛围,一味追求活动的形式化,小品表演、辩论会、现场采访、实话实说……轮番上阵,被教师视为瑰宝请进课堂,整堂课看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仔细考虑了一下,有不少活动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流于形式,为活动而活动。学生在活动中的认识和体会很肤浅,只是停留在道德认识的表层上,没有上升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识。因此,煞费苦心设计的活动,只能带来学生情感体验上的无效性,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矫揉造作——在“情感”上的煽动。公开课无一例外地都在情感上大做文章,教师特别注重课堂的情感教学,调用了诸多激情大法,致使课堂煽情过多过浓,但无论教师怎么煽情,有些课堂还是让人觉得没有真情实感,老师装腔作势,学生无病呻吟,令人大倒胃口。有些公开课甚至为了煽情而随意胡侃,有约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煽情”,给人不真切的感觉。有些教师为与学生加强感情交流,有过多的赞美学生智慧的言辞,其结果教学常常只到达学生心灵的边缘,或者“望而却步”,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虽然教师煽情的语言可能令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高,但花大篇幅的“煽情”似乎本末倒置。

2.回归“常态课”,靓丽课堂的追寻

以上公开课的教学现象,无不说明当前的思想品德教学正在变味,并且束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或成为某些功利的工具。过分追求课堂教学的完美,过分追求课堂教学的亮点和可观赏性,这些功利性的教学,都导致了公开课的华而不实。公开课教学的实质是为听课的老师指明方向,让听课老师听了之后有所感触,有所思考。所以公开课应该接近老师们平常的教学,也就是回归“常态课”,没有花拳绣腿,没有矫揉造作,有的只是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呈现,这样的公开课才更有

实效和意义。

那么,如何演绎精彩的思想品德“常态课”呢?作为一名一线的思想品德教师,我时刻在探索,在反思,在改进自己的教学。在多年的实践中,我对如何演绎思想品德“常态课”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攫取生活的契机,演绎常态课堂的真切。《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在进行思想品德“常态课”教学时,教师要将学生、课堂、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鲜活的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去了解、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在与生活世界的接触与沟通中,感受生活的崇高,学会生活。“常态课”教学,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认识,还要将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生活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给思想品德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把握媒体的尺度,演绎常态课堂的精彩。多媒体是当前最时兴的教学手段,能让道德说教变成耳闻其声、目染其形、身临其境的快乐学习。恰当运用多媒体,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还能为课堂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常态课”上演绎多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课堂上,教师可利用电视网络,也可借助多媒体播放歌曲、动画或适合课文内容的录像,将课文中阐述的道理和观点转化为有声有色、富有生机的立体场面,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相互交融的情境中明白道理,升华情感,指导行为。

优化合理的资源,演绎常态课堂的鲜活。“常态课”虽然不像公开课那样精雕细琢,花费很长的时间进行课前准备,但是,上好一节“常态课”,也要合理开发身边的教学资源,在开发教学资源时,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取舍资源,以提高资源的效度。课堂上,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做到尊重课标,用活教材。教师可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相结合,尽力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也可补充本土化的“活材料”和学生身边的“真人真事”,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归根结底,优化合理的教学资源,要看是否以学生的生活为中心,是否植根于生活的沃土,还原给学生一个鲜活的真实的生活场景。

开展有效的活动,演绎常态课堂的乐趣。“常态课”下的有效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式出发,精心设计活动程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还要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活动内容的选择要以学生为核心,给每个学生以发挥和展示的机会。设计活动时,教师要从活动的“质”上去思考,而不是停留在“这堂课有没有开展活动”。开展活动时,教师要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受、感悟,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

荡起情感的涟漪,演绎常态课堂的魅力。当前课程改革,教学中情感因素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