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次梁设计

合集下载

大工16秋《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满分答案(2)

大工16秋《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满分答案(2)

⼤⼯16秋《钢筋混凝⼟结构课程设计》-满分答案(2)⽹络教育学院《钢筋混凝⼟结构课程设计》题⽬:仓库⼚房单向板设计学习中⼼:专业:年级:学号:学⽣:指导教师:1 基本情况本章需简单介绍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房的尺⼨,板的布置情况等等内容。

1、⼯程概况仓库⼚房,设计使⽤年限为50年,住宅⼩区采⽤砖混结构,楼盖要求采⽤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墙厚370mm ,柱为钢筋混凝⼟柱,截⾯尺⼨为400400mm mm ?。

2、设计资料(1)楼板平⾯尺⼨为19.833m m ?,如下图所⽰:图2.1 楼板平⾯图(2)楼盖做法详图及荷载图2.2 楼盖做法详图楼⾯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7kN/m 2楼⾯⾯层⽤20mm 厚⽔泥砂浆抹⾯,γ=20kN/m 3, 板底及梁⽤20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底,γ=17kN /m 3 楼盖⾃重即为钢筋混凝⼟容重,γ=25KN /m 3④恒载分项系数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3(因⼯业⼚房楼盖楼⾯活荷载标准值⼤于4kN/m 2)⑤材料选⽤混凝⼟:C25钢筋:梁中受⼒纵筋采⽤HRB335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HPB235级。

2 单向板结构设计2.1 板的设计本节内容是根据已知的荷载条件对板进⾏配筋设计,按塑性理论进⾏计算。

2.1.1 荷载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80mm 现浇钢筋混凝⼟板 0.08×25=2 kN/m 220mm 厚⽔泥砂浆抹⾯ 0.02×20=0.4 kN/m 2 20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底 0.02×17=0.34 kN/m 2 ⼩计 2.74 kN/m 2楼⾯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7 kN/m 2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业⼚房楼盖楼⾯活荷载标准值⼤于4kN/m 2,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

于是板的荷载总计算值:①q=G γk g +?Q γk q =1.2×2.74+0.7×1.3×7=9.658kN/m 2②q=G γk g +Q γk q =1.2×2.74+1.3×7=12.388kN/m 2由于②>①,所以取②q=12.388kN/m 2,近似取q=12kN/m 22.1.2 计算简图次梁截⾯为200mm ×500mm ,现浇板在墙上的⽀承长度不⼩于100mm ,取板在墙上的⽀承长度为120mm 。

次梁设计收获

次梁设计收获

次梁设计收获放假回家,我随爸爸妈妈到镇上买东西。

来到批发市场,看见有人在卖次梁。

价格很便宜,所以,买了一捆准备带回去做桌子。

这个主梁不是次梁,是两根木头,只不过外形和次梁一模一样罢了。

大约六七米长的样子。

爸爸对我说:“你先设计出来吧!”于是,我拿起一根竹杆,先量好两头的距离,再将两根竹杆中间用细线捆住。

最后,用细绳绕着另一头固定好。

我还用油漆写了“桌”字。

因为家里要用的次梁,必须是全新的,绝不能是旧的,所以这也算是一道手续吧。

在学校里,我做了好几张纸,让同学们帮忙。

他们听说是做次梁,觉得挺有趣,就答应了。

今天,轮到我的同学——蔡佳伟设计了。

我连忙拿起自己刚画好的那张设计图递给他。

他接过来看了一会儿,又转向一旁笑着说:“哈,这种简单的事情,就由我代劳吧!我的手工可是全班第一哦!”然后,便从书包里取出尺子和铅笔。

首先,他比划了一下,确定了横的长度。

然后,他又找到三角形的底边作为支点,向上抬了一厘米,再画了一条斜线。

我问他:“这是什么?”他说:“没什么,只不过是一条线而已。

”“那它干什么用的呢?”我追问道。

“呵呵,自然是把次梁的横板夹紧了啊!”我恍然大悟,点了点头。

他却并不满足,继续做下去。

原来,三角形的那一条线,就是支点的位置。

他只要沿着这个位置固定就行了。

吃完午饭,我们又继续画图,讨论。

看看谁画的最好。

我一眼就看出来了:是他。

我高兴地说:“我真想不到,他能画得这么好。

”他只是笑了笑,说:“画画而已嘛,有什么了不起的。

”可不是吗?在学校里,我就听说了他画画很厉害,还是画画小能手呢。

后来,我才知道,他曾经参加过许多绘画比赛。

老师夸奖他:“你画得真好,动手又快,很适合当艺术家。

”可他仍然很谦虚,只是淡淡地说了句:“哪里,还需要努力。

”上了二楼,我们选择了更高的空间开始设计。

我们又接受了新任务:设计其他图案的次梁。

接着,我们又画出了四五张图。

最后,把这些图进行组合,画成了一个类似梯子的东西。

睡一觉,醒来已是下午三点多。

结构设计主次梁布置规则

结构设计主次梁布置规则

结构设计主次梁布置规则引言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主次梁的布置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主次梁的合理布置可以有效地分担楼板荷载,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结构设计中主次梁布置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主次梁的定义和作用主次梁是建筑结构中的两种梁,它们承担了楼板荷载的传递和分担的任务。

主梁是指跨越建筑物主要跨度的梁,通常沿建筑物的长方向布置;次梁是指跨越建筑物次要跨度的梁,通常与主梁垂直方向布置。

主次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承担楼板荷载的传递和分担,将荷载传递到柱子上;2.增加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3.支撑和固定楼板,保证楼板的平整和稳定性。

主次梁布置的规则主次梁的布置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主次梁布置规则:1. 主次梁的间距主次梁的间距应根据楼板荷载和梁的尺寸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主梁的间距可以根据建筑物的跨度来确定,次梁的间距可以根据主梁的间距来确定。

间距过大会导致楼板的变形过大,间距过小则会增加结构的材料和成本。

2. 主次梁的尺寸主次梁的尺寸应根据楼板荷载和梁的跨度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主梁的高度和宽度要比次梁大,以承担更大的荷载。

主梁的高度和宽度可以根据承载力计算公式来确定,次梁的尺寸可以根据主梁的尺寸和间距来确定。

3. 主次梁的布置方式主次梁的布置方式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结构形式来确定。

常见的主次梁布置方式有以下几种:•平行布置:主次梁平行于建筑物的长方向布置,适用于长方形建筑物和矩形平面布局。

•垂直布置:主次梁垂直于建筑物的长方向布置,适用于正方形建筑物和正方形平面布局。

•网格布置:主次梁按照网格状布置,可以提高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适用于大跨度建筑物和复杂平面布局。

4. 主次梁的支座形式主次梁的支座形式可以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来确定。

常见的主次梁支座形式有以下几种:•悬挑支座:主次梁的一端或两端悬挑在柱子上,适用于柱子间距较大的情况。

第三节 次梁设计

第三节 次梁设计

三、次梁设计3.1次梁L1设计 资料设计:次梁截面高h=l 0/18~l 0/12=8500/18~8500/12=472mm~708mm 。

取h=700mm ,截面宽度b=350mm 。

3.1.1荷载计算3.1 次梁L1的荷载计算表荷载种类 荷载标准值 (kN/m)恒荷载板传来荷载3.9×4.0=15.6 次梁自重 25×0.2×(0.7-0.1)×1.2=3.6 次梁两侧及底边粉刷17×0.02×[0.3+2×(0.7-0.1)]×1.2=0.61合计 19.81 活荷载2.8×4.5=12.6所以荷载总设计值 g+q=19.81+12.6=32.41kN/m3.1.2 计算简图 l n =8500-150=8350mm3.1.3内力计算最大弯矩:)m kN (31.1881235.841.321222⋅=⨯==n pl M 最大剪力:)kN (53.159235.821.382=⨯==n pl V(5)截面设计a.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h 0=h-35=700-35=665 mm 0851.06653503.140.11031.18826201=⨯⨯⨯⨯==bh f Mc s αα 956.0)211(5.0=-+⨯=s s αγ26035.987665300956.01031.188mm h f M A y s s =⨯⨯⨯==γ适当增加纵向受力筋和箍筋用量,纵向受力筋选用,5B 16,A s =1005mm 2 As/(bh)=1005/(350×700)=0.41%,此值大于0.45f t /f y =0.45×1.43/300=0.21%,同时大于 0.2%,所以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b.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k (76.111)(1098.23266535043.10.17.07.030N V N bh f V t h C =>⨯=⨯⨯⨯⨯==β 所以按构造配置箍筋,取B 6@250 双肢箍筋。

钢筋(第三章)梁钢筋的计算

钢筋(第三章)梁钢筋的计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框架梁钢筋计算——箍筋 1)箍筋长度=[(b—2 ×保护层厚度)+(h—2 ×保护层厚 度)] ×2+1.9d ×2+max(10d,75) ×2
8.框架梁钢筋计算——箍筋 2)箍筋根数=加密区根数×2+非加密区根数 加密区根数=(加密区长度—50)/加密区间距+1 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加密区长× 2)/非加密区间 距—1 3)加密区长度: 【例3-4-1】 1级抗震:max(梁高hb ×2,500) F 2~4级抗震:max(梁高hb ×1.5,500)
第二排端支座负筋 =ln/4+max[(laE), (0.4labE+15d),(支座宽—保护层 +15d)]
Ln取第一跨净长
6.框架梁钢筋计算——梁上部负筋
2、梁中间支座负筋
第一排中间支座负筋=ln/3 × 2+hc
Ln取左右跨中较大值
第二排中间支座负筋=ln/4 × 2+hc
Ln取左右跨中较大值
2、屋面框架梁钢筋计算——第二排负筋
(1)上部纵筋下弯至梁底: 屋面框架梁上部第一排负筋长度=净跨Ln1/4十(左端 支座宽—保护层)十弯折(梁高—保护层)
(2)上部纵筋下弯1.7LabE: 屋面框架梁上部第一排负筋长度=净跨Ln1/4十(左端 支座宽—保护层)十1.7LabE×2
4、平面注写方式——集中标注
梁上下通长筋和架立筋: 4.梁上下通长筋和架立筋 1)上部通长筋;(下部通长筋) 2)通长筋+(架立筋)
a.如果只有上部通长筋,没有下部通长筋,则在集中标注只表示上部通长筋。 b.如果同时有上部通长筋和下部通长筋,用分号“; ”隔开。 比如: 2 22;3 25 表示

混凝土结构:3-2单向板肋形结构次梁设计

混凝土结构:3-2单向板肋形结构次梁设计

施工技术
合理规划施工流程和工艺,确 保板肋结构的准确性和可持续 性。
次梁设计方法
理论基础
通过结构分析和计算,确定次梁 的尺寸和材料。
施工形式
选择合适的施工形式,保证次梁 的准确安装和稳定性。
加固措施
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提高次梁 的抗震性和耐久性。
实际案例分析
项目名称 建筑类型 结构形式
万科·柏悦湾 住宅 3-2单向板肋形结构
2 施工可行性
考虑施工工艺和材料可获得性,使设计方案更加实用可行。
3 美学要求
追求建筑的美感和整体视觉效果,使混凝土结构成为建筑物的焦点。
板肋结构设计方法
原理及优势
板肋结构以薄钢板为主要构件, 具有轻巧、高刚度和高强度的 特点。
建模和分析
利用先进的建模软件和有限元 分析方法,对板肋结构的性能 进行评估和优化。
通过学习该项目的设计过程和实施效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实际应用。
建议和总结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合理的需求分析、细致的设计考虑、优化的结构方案 和合理的施工措施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提问和答疑部分
非常感谢大家的聆听,请提出您的问题或分享您的见解。
混凝土结构:3-2单向板 肋形结构次梁设计
欢迎来到本次演讲,我们将探索混凝土结构中令人兴奋的设计方法和实际案 例。让我们开始吧!
获悉需求
理解项目需求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第一步。通过详细分析项目要求,我们能 够为客户提供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设计考虑事项
1பைடு நூலகம்结构强度
确保设计能够承受预期荷载,同时满足所有安全要求。

次梁的课程设计

次梁的课程设计

次梁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次梁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2. 使学生理解次梁与主梁的区别及联系,了解次梁的受力特点;3. 引导学生掌握次梁的受力分析及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次梁知识解决实际建筑结构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分析次梁案例;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工具进行次梁受力分析的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待科学问题的严谨态度,激发对建筑结构学科的热爱;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了解次梁在建筑结构安全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建筑质量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年级特点,结合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以实际建筑案例为背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次梁的受力分析及计算,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次梁的定义与分类:介绍次梁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次梁的分类及特点”2. 次梁与主梁的联系与区别:分析次梁与主梁的受力关系,阐述二者在结构中的作用;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次梁与主梁的联系与区别”3. 次梁的受力分析:讲解次梁的受力特点,引导学生掌握受力分析方法;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一节“次梁的受力分析”4. 次梁的计算方法:介绍次梁的设计计算方法,包括荷载取值、内力组合等;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二节“次梁的计算方法”5.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建筑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次梁受力分析和计算;教材章节:第四章“次梁案例分析”6. 团队协作与沟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案例,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教材章节:第五章“结构设计团队协作与沟通”本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目标,系统性地安排了次梁知识的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次梁的相关知识,具备解决实际建筑结构问题的能力。

钢结构课程设计

钢结构课程设计

《钢结构》课程设计设计条件室内单层平台柱高H ,平台的梁格采用主次梁布置,铺板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焊于次梁上。

次梁简支于主梁,主次梁等高相连。

柱下基础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15。

平台永久荷载(包括铺板自重)为5kN/m 2 ,可变荷载为20 kN/m 2。

钢材选用Q235B ,焊条为E43系列。

(柱高4m ,主梁间距5m ,次梁间距3m ,主梁跨度12m )。

设计内容1.次梁设计平台铺板与次梁焊牢,不必计算整体稳定。

假设次梁自重为1kN/m ,次梁承受荷载标准值为:(531)203166076/76/k q kN mN mm=⨯++⨯=+==荷载设计值为(按可变和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恒荷载分项系数为1.2,活荷载的分项系数为1.3):16 1.260 1.397.2/q kN m =⨯+⨯=最大弯距设计值:221197.25303.75/88x M ql kN m==⨯⨯=根据抗弯强度选择截面,需要的载面模量为:633303.75101345101.05215x nx x M W mm f r ⨯===⨯⨯选用500200914HN ⨯⨯⨯ 其31421x W cm =,跨中无孔眼消弱,此x W 大于需要的13453cm ,梁弯矩足够。

由于型钢的腹板较厚,一般不必验算抗剪强度。

若次梁连于主梁加劲筋,也不必验算次梁支座上局部承压强度。

其他截面特征,431973X I cm =;自重74.9kg/m=0.73kN/m 略小于假设自重,不必从新计算。

验算挠度:全部荷载标准值作用下:3354355765000384384 2.06103197310[]11.8710250k T X T q l V l EI V l -⋅⨯=⋅=⋅⨯⨯⨯=⨯<=可变荷载标准值作用下:33[]6011.8710 1.481076300QQ v v l l --=⨯⨯=⨯〈=2.主梁设计根据经验假设此主梁自重标准值为3kN/m ,设计值1.23 3.6/kN m ⨯=次梁传来集中载荷标准值:765380k F kN =⨯=设计值为:97.25486F kN =⨯= 支座处最大剪力11486 1.5 3.612750.62V R kN==⨯+⨯⨯=跨中最大弯距为21750.664863 3.662980.82X M kN m=⨯-⨯-⨯⨯=⋅采用焊接组合梁,估计翼缘班厚度16f t mm ≥,故抗弯强度设计值2205/f N mm =,需要的载面模量为 6332980.81013848101.05205X x M W mm f α⨯≥==⨯⨯最大的轧钢型钢也不能提供如此大的截面模量,可见此梁需选用组合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次梁计算2.3.1 次梁L7(阳台次梁)(1)荷载统计:恒载:楼板传来的荷载: 3.84 1.50.5 2.88/KN m ⨯⨯= 梁自重: 26(0.400.1)0.2 1.56/KN m ⨯-⨯=梁侧抹灰: []170.02(0.400.1)2+0.022+0.20.29/KN m ⨯⨯-⨯⨯= 金属栏杆: 0.1/KN m 10mm 厚钢化玻璃: 25.60.011.20.31/m ⨯⨯= 恒荷载标准值: 5.14/g KN m = 同理,活荷载标准值: 2.5 1.50.5 1.88/q KN m =⨯⨯= 则荷载总设计值: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g+q=1.2 5.14+1.4 1.88=8.90kN/m ⨯⨯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g+q=1.35 5.14+1.40.7 1.88=8.78kN/m ⨯⨯⨯ 故,次梁内力计算时取g+q=8.78kN/m 计算简图如图2.3.1所示。

(2)内力计算 弯矩设计值:跨中弯矩: 22011M (g q)l 8.78 3.715.02kN m 88=+=⨯⨯=⋅ 2.3.1 L7计算简图 支座剪力: 011V (g q)l 8.78 3.716.24kN 22=+=⨯⨯=(3)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跨中按T 形截面计算 翼缘宽度f b'的确定如下: 取'11370061766f b L mm ==⨯=,0144002563622s h h a mm =-=---=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2c f =11.9N/mm ,2t f =1.27N/mm 。

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2y f =360N/mm ;箍筋采用HPB300,2yv f =270N/mm最小配筋率为:smin 1.27=max{0.2%,0.45}=0.20%360ρ⨯61c f f 0f 90f b'h '(h h '/2)1.011.961790(362)10209.4815.022KN m KN m α--=⨯⨯⨯⨯-⨯=>g g 故跨中为第一类T 形截面,可按矩形截面进行计算跨中:6s 221c f 0M 15.02100.016f b'h 1.011.9617362αα⨯===⨯⨯⨯ s b 1121120.016=0.016<ξαξ=--=--⨯21cs f 0yf 1.011.9A b 'h 0.016617362118.13mm f 360αξ⨯==⨯⨯⨯=配置2C14,实际配筋面积2s A =308mm 。

配筋率:min 308100%0.385%0.20%200400s A b h ρρ==⨯=≥=⨯⨯,满足要求。

支座: 按构造配置212,实际配筋面积2s A =226mm 。

配筋率:min 226100%0.283%0.20%200400s A b h ρρ==⨯=≥=⨯⨯,满足要求。

(4)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1)验算截面尺寸036290272w f h h h mm =-=-=,272 1.3854200w h b ==<,且混凝土强度等级为25C ,22,25/50/cu k f N mm N mm =<, ∴ 0.1=c β∴ 300.250.25 1.011.920036210215.3916.24c c f bh KN KN β-=⨯⨯⨯⨯⨯=>∴ 截面尺寸足够。

3t 00.75f bh 0.75 1.272003621068.9616.24KN KN -=⨯⨯⨯⨯=>∴ 只需按构造配置箍筋2)计算所需箍筋选用双肢箍Φ6@150。

其中,最小配箍率为:1.27max{0.18%,0.24}max{0.18%,0.24100%}0.18%270t y f f =⨯⨯= min 228.3100%0.19%200150sv sv ρρ⨯=⨯=>⨯2.3.2 次梁L9 (卫生间次梁)(1)荷载统计:恒载: 梁自重: 260.30.1)0.2 1.04/KN m ⨯-⨯=( 梁侧及梁底抹灰: 170.02(0.30.1)20.14/KN m ⨯⨯-⨯=楼板传来的荷载: 1 4.00 4.00/KN m ⨯=(三角形荷载最高点) 0.6 4.10 2.46/KN m ⨯=(梯角形荷载最高点) 加气砖墙重+墙抹灰: 2.630.3)0.8 5.62/KN m ⨯-⨯=(同理,活荷载标准值: 1 2.001 2.00/q KN m =⨯=(三角形荷载最高点) 1 2.000.6 1.20/q KN m =⨯=(梯角形荷载最高点) 计算简图如图2.3.2所示: 梯形荷载转化为矩形荷载:00.60.32a l ∂=== 恒载:2323(12)(120.30.3) 2.46 2.08/E q qKN m=-∂+∂=-⨯+⨯=活载:2323(12)(120.30.3) 1.20 1.02/E q qKN m=-∂+∂=-⨯+⨯= 2.3.2 L9计算简图故矩形的总恒载为1.04+0.14+5.62+2.08=8.88/KN m2.8kkg q >为恒载起控制作用。

矩形 恒载: 1.358.8811.99KN m ⨯=g 活载: 1.40.7 1.02 1.00KN m ⨯⨯=g11.99 1.0213.01g q KN m +=+=g 1.0211.9912.2544q g KN m +=+=g 三角形 恒载: 1.35 4.00 5.4KN m ⨯=g活载: 1.40.72 1.96KN m ⨯⨯=g5.4 1.967.36g q KN m +=+=g 1.965.4 5.8944q g KN m +=+=g计算跨度 0=2000l mm ,计算过程如表2.3.1至2.3.32.3.1 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计算表截面位置弯矩系数满跨系数()活载不利布置系数弯矩20(,M Ql Q g q =⨯=+系数满跨/4qQ g KN m =+g 活载不利布置)跨中0.0700.0960.063-中间支座3.644.706.513.092.3.2 三角形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计算表截面位置弯矩系数满跨系数()活载不利布置系数弯矩20(,M Ql Q g q =⨯=+系数满跨/4qQ g KN m =+g 活载不利布置)跨中0.0480.064 0.0780.039-- 中间支座1.411.882.300.92弯矩总计(取max ):跨中取6.58KN m g ,支座取8.81KN m g 。

跨中10''''()2f f c f f h M f b h h α=-,跨中s 21c f 0M f b'h αα=,支座s21c 0Mf bh αα=, 1ξ=1cs f 0yf A b'h f αξ=,支座1cs 0yf A bh f αξ=2.3.3 三角形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计算表截面位置'f M/KN m gs αξsA 2/mm选用钢筋实际配筋面积2/mm配筋率跨中 84.01 0.0090.00951.972C143080.39%支座—0.0540.05697.002C143080.39%配筋率均大于最小配筋率 1.27max{0.2%,0.24}max{0.2%,0.45100%}0.22%270t y f f =⨯⨯=。

(3)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具体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见表2.3.4及2.3.6。

其中,最小配箍率为:1.27max{0.18%,0.24}max{0.18%,0.24100%}0.18%270t y f f =⨯⨯= 计算跨度 0=2000l mm ;2.3.4 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剪力计算表截面位置剪力系数满跨系数()活载不利布置系数0(,V Ql Q g q =⨯=+系数满跨/4qQ g KN m =+g 活载不利布置)边支座0.3750.4370.6250.563-- 中间支座(剪力最大侧)9.7610.7116.2613.792.3.5 三角形荷载作用下的剪力计算表截面位置剪力系数满跨系数()活载不利布置系数0(,V Ql Q g q =⨯=+系数满跨/4qQ g KN m =+g 活载不利布置)边支座0.1720.2110.3280.289--中间支座(剪力最大侧)2.532.49 4.833.40剪力总计边支座13.2KN ,中间支座 21.09KN 。

00.25=c c f bh β0.25 1.011.9200262155.89KN V ⨯⨯⨯⨯=>,截面满足要求 00.7t f bh =0.7 1.2720026246.58KN V ⨯⨯⨯=>,按构造配筋故配置双肢箍Φ6@150。

配箍率min 228.3100%=100%0.19%200150sv sv sv nA b h ρ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