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在临床实际实际应用

合集下载

食疗健康法 中医饮食疗法的实际意义与效果

食疗健康法 中医饮食疗法的实际意义与效果

食疗健康法中医饮食疗法的实际意义与效果食疗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通过合理的食物搭配和食用方法来预防和治疗疾病,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中医饮食疗法注重平衡膳食,根据个体体质和疾病特点,以食物疗法调理身体,产生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详细探讨中医饮食疗法的实际意义与效果。

1. 中医饮食疗法的实际意义中医饮食疗法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实际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医饮食疗法能够改善体质。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根据个体的体质和疾病特点,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通过调理脾胃功能和气血运行,改善体质,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其次,中医饮食疗法能够治疗疾病。

中医将食物视为药物,有着“药食同源”的理念,通过食物的选择和搭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例如,对于肾虚型的人群,可以通过食用黑豆、黑芝麻等补肾的食物来改善肾功能,缓解肾虚引起的症状。

最后,中医饮食疗法能够延缓衰老。

中医强调“养生护肤”,通过选择具有益生作用的食物,如蜂蜜、核桃等,结合适当的食用方法,能够增强皮肤弹性,延缓皮肤衰老,使人看起来更加年轻。

2. 中医饮食疗法的效果通过对中医饮食疗法的实际应用和研究,可以看到其显著的效果。

首先,中医饮食疗法对于一些常见慢性病有着明显的疗效。

例如,中医认为湿气与湿疹有关,对湿疹患者可以采取清热解毒的食物,如苦瓜、黄瓜等,以及多喝水,提高湿气排泄能力。

这样能够有效缓解湿疹症状。

其次,中医饮食疗法对于调节体重也有独到的效果。

中医强调“平衡膳食”,通过食物的选择和搭配,能够调整身体代谢,达到减肥或增重的目的。

例如,对于肥胖者,可以采取“五谷杂粮”、“果蔬多样”的食疗方案,以达到减肥的效果。

最后,中医饮食疗法在保健养生方面也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中医饮食疗法强调“因人而异”,根据个体的体质和需要,制定个性化的食疗方案。

通过长期坚持中医饮食疗法,能够改善养生效果,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综上所述,中医饮食疗法在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显著的效果。

食疗养生传统食疗的现代应用

食疗养生传统食疗的现代应用

食疗养生传统食疗的现代应用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健康和养生的关注度也逐渐增加。

传统的中医食疗方法正逐渐被人们重新认识和应用。

食疗养生,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通过食物的选择、搭配和烹调方式,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传统食疗的现代应用,旨在引导人们更好地了解食物的药膳价值,从而改善健康状况。

一、中医食疗的基本原理中医食疗注重阴阳平衡理论,即通过调整体内阴阳的相对平衡来维持人体健康。

食物被认为具有性味归经等特点,可以对身体的阴阳做出调节。

例如,寒性食物可以降低体内的热量,而热性食物则可以增加体内的热量。

根据中医理论,通过正确选择和搭配食物,可以治疗和预防很多疾病。

二、传统食疗的现代应用1. 食疗与减肥肥胖成为现代人的普遍问题,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形象。

传统食疗可以通过调节饮食结构和选择特定的食物,帮助人们实现健康减肥。

例如,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多食用高纤维食物,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摄入的热量。

同时,一些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如山楂、薏仁等,也可以帮助人们减轻水肿症状。

2. 食疗与调理五脏中医将人体的五脏(心、肝、脾、肺、肾)视为调节和控制身体机能的重要器官。

而五脏与食物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

传统食疗中,根据五脏的特点,挑选和搭配特定的食物,可以起到调理五脏的作用。

例如,若身体出现脾胃虚弱的情况,可以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等;若肝火旺盛,可以适当多吃些苦味食物,如黄芩、柴胡等。

3. 食疗与预防疾病许多疾病的发生与营养不良或身体机能失调有关。

通过传统食疗方法,可以有效预防一些常见疾病的发生。

例如,食用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红枣、核桃等,可以降低患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柠檬、橙子等,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和流感。

4. 食疗与调理体质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食物的需求和适应能力也有所不同。

传统食疗方法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特点,挑选对身体有益的食物,从而调理体质。

中医食疗在临床中的应用

中医食疗在临床中的应用

文化差异
中医食疗的理念和方法与 现代医学存在一定的文化 差异,影响了其在临床中 的接受程度。
中医食疗与药物治疗的互补关系
药物治疗为主,食疗为辅
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应以药物治疗为 主,中医食疗为辅,食疗起到辅助治 疗的作用。
食疗与药物协同作用
食疗弥补药物局限
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局限性, 中医食疗可以弥补其不足,提高患者 的生存质量。
剂,以辅助药物治疗,促进疾病康复。
02 中医食疗在临床中的应用
常见疾病的食疗方法
感冒
感冒时,可食用葱白、生姜、 红糖等食材以驱寒解表。
咳嗽
咳嗽时,可食用梨、蜂蜜、萝 卜等食材以润肺止咳。
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时,可食用山楂、陈 皮、麦芽等食材以消食化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失眠
失眠时,可食用莲子、百合、 红枣等食材以养心安神。
中医食疗的分类
总结词
中医食疗可以分为日常食疗、保健食疗和疾 病食疗三种类型。
详细描述
日常食疗是指在日常饮食中遵循中医理论, 合理搭配食物,以维护身体健康。保健食疗 是指采用具有保健作用的食物或食疗方剂, 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等 为目的的疗法。疾病食疗是指针对特定疾病 或证候,采用具有治疗作用的食物或食疗方
特殊人群的食疗方法
孕妇
儿童
孕妇应保证营养均衡,多食用富含叶酸、 铁、钙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菠菜、猪肝 、牛奶等。
儿童应保证营养全面,多食用富含蛋白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 、蔬菜等。
老人
运动员
老人应保持清淡易消化饮食,多食用富含 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粗粮、 蔬菜、水果等。
中医食疗根据患者的体质、 证候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 食疗方案制定,更具针对性。

中医食疗在临床中的应用

中医食疗在临床中的应用
•不同的疾病,如果出现相同的证,可选择相 同的饮食。 •例如:久泻、脱肛、便血、崩漏、子宫下垂 等,都会出现同一病理过程,表现为相同的 中气下陷证,都可以选择参苓粥、归芪鸡等 提升中气的食物。
13
辨病施食
• 一些食物因富含有特殊的物质成分,而对 某些疾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例如:瘿瘤患者,宜食富含碘的食物如紫菜 、海带等;消渴患者,宜食富含南瓜多糖的 南瓜;贫血患者,宜食富含铁的猪肝;肿瘤 患者,宜食富含香菇多糖的香菇。
茶菊花。 • (1)菊花粥:菊花10g,粳米50g,冰糖适量。用菊花及
粳米共煮成粥,待快熟时加入冰糖,继续熬至米烂,温热 服。功能清肝明目、宁心降压。 • (2)菊槐绿茶饮:菊花、槐花、绿茶各3g,沸水泡冲5分 钟,每天饮服数次。
21
各型通用食物三
• 玉米须 • 性味:味甘,性平 • 功能:利尿、降血糖、降压降脂 • (1)玉米须30g煎水代茶饮。 • (2)玉米须18g,决明子10g,白菊花6g,每日用开水冲
中医食疗在临床中的应用
一个人可能一生不打针, 不吃药,但是,每天都必 须吃饭。
2
中医食疗学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食物的性能、配伍、制作和 以及食物及健康的关系,并利用食物来维护健康、防治疾 门学科。
3
食物的性能
Ø四气:寒、热、温、凉(平)。 Ø五味:酸、苦、甘、辛、咸(淡、涩)。 Ø归经:食物对于人体某些脏腑经络能产生明显的 作用,而对于其他脏腑经络的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 Ø升降浮沉: 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作 用趋向,远不及药物明显。 Ø毒性:极少数食物具有明显毒性,但可以通过加 工处理或适量摄取而避免。
泡后代茶饮,长期饮用能稳定血压,改善症状。
22
各型通用食物四

中医药膳临床应用

中医药膳临床应用

中医药膳临床应用中医药膳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在中华民族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医药膳结合了药物学和营养学的知识,通过科学配比不同的药食材,制作成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物。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药膳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就中医药膳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一、中医药膳的基本原理中医药膳的基本原理是“食疗同源”,即药物和食物来源相同,性质相近,可以通过食物的烹饪方法和搭配,达到调理人体气血阴阳的目的。

中医药膳不仅可以治病,还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在制作中医药膳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病症和体质特点,选用不同的药食材,进行合理的配比组合,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二、中医药膳的临床应用1. 温补类中药膳温补类中药膳适用于阳气虚弱、畏寒肢冷、脘腹冷痛等寒凉体质的人群。

常用的药食材包括黄芪、人参、枸杞等具有温补作用的中药材,通过搭配肉类、豆类等食材,制作成药膳食用,有助于温补阳气,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

2. 清热解毒类中药膳清热解毒类中药膳适用于热邪内生、口干咽燥、大便干结等热病体质的人群。

常用的药食材包括金银花、连翘、栀子等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材,通过搭配青菜、水果等食材,制作成药膳食用,有助于清热解毒,凉血滋阴,达到清热泻火的效果。

3. 调理内脏类中药膳调理内脏类中药膳适用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虚血瘀等内脏疾病的人群。

常用的药食材包括山药、枸杞子、红枣等具有益气养血作用的中药材,通过搭配粥类、蔬菜等食材,制作成药膳食用,有助于调理脏腑功能,改善气血循环,增强体内机能。

三、中医药膳的饮食注意事项1. 确定体质类型在选择适合的中医药膳时,需要首先明确个体的体质特点,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药食材进行搭配,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2. 合理搭配食材中医药膳的制作需要合理搭配不同的食材,确保药食同源,避免食疗不当导致的副作用。

3. 控制用量在食用中医药膳时,需要控制药材的用量,以免药性过烈导致不良反应,影响身体健康。

食疗临床应用

食疗临床应用

食疗临床应用在现代社会,食疗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健康养生方式。

食疗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调节饮食来帮助人们维持健康、预防疾病。

食疗的原理是“药食同源”,即食物既可以作为药材进行调理,也可以作为营养来源保持身体健康。

食疗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普通人的关注,也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医学界的认可和应用。

一、食疗原理食疗的原理源自中医学对五行学说和气血运行规律的认识。

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人体与自然界和谐共生,五行相生相克、阴阳调和才能维持健康。

食物作为人们获得能量和营养的重要途径,被看作对抗疾病、调理身体的有效方法。

中医学认为,不同性质的食物能够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达到防病强身的目的。

二、1. 食疗在疾病预防中的应用许多疾病的发生与饮食习惯息息相关。

食疗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合理搭配食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某些常见疾病的发生。

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预防,中医食疗的应用就显得尤为关键。

根据病情和体质不同,制定科学的食疗方案,可以帮助人们远离疾病的侵袭。

2. 食疗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除了预防疾病,食疗在疾病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些疾病患者因为长期用药会对肝肾造成伤害,中医食疗正是通过调整饮食,减轻药物对器官的负担,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比如,一些肠胃疾病患者在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饮食中添加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可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提高康复速度。

3. 食疗在康复中的应用另外,在疾病康复阶段,食疗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一些手术后或疾病康复中,饮食调理对于患者的康复速度至关重要。

中医食疗强调“食物药膳同用”,通过合理的食疗方案,帮助患者提高免疫力,促进身体恢复健康。

三、食疗的实践意义食疗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践意义不容忽视。

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食疗作为一种自然、绿色、安全的养生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食疗的实践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健康,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医疗资源的压力。

中医食疗的临床应用

中医食疗的临床应用

辨证施膳要求辨证精当,抓住本质,同样的病 可以出现几种不同的证,不同的病在发展过程 中也可能出现同一种证。辨证施食时,就可以 出现“同病异食”和“异病同食”的情况。
同病异食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 地区以及患者的机体反应有所不同,或处于疾 病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了不同的证候,因 此应该施以不同的药食,如同为胃脘病,属于 饮食所伤,可食山楂糕、萝卜粥等以消食和胃; 肝气犯胃,可食金橘饮、梅花粥、玫瑰茶等疏 肝和胃;胃阴不足,宜食沙参粥、益胃汤等养 阴益胃。
咸味食物可软坚、泄下、补肾、养血,多 用于痰核、瘰疠、二便不利等症。
常见的咸味食物有海带、紫菜、猪肾等等。
酸味食物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可用于多 汗、泄泻、尿频、遗精等。
淡味食物具有渗利水湿的作用,如薏苡仁、 冬瓜等。
从一般三百多种常见食物统计数字来看, 甘味食物最多,其次是咸、酸味食物,苦 味食物最少。
中医食疗的临床应用
一、食疗和药膳的概念 食疗:以食物来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方法。 药膳:在中医理论及饮食文化理论的指导下,以食物和
药物相配伍,通过烹调加工制作成的具有防治疾病作 用的食品。 食疗是一种行为,而药膳是一种食品。 广义食疗方泛指所有的膳食品。可再分为狭义食疗方 和药膳两种。单纯由食物组成的叫狭义食疗方。食物 加药物组成的称为药膳,药膳属于广义食疗方。 狭义食疗方的优点:口感好,适于长期使用。 药膳的优点:因添加药物故作用强,起效快。 应用时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苦味食物有泻下、燥湿的作用,多用于热性病证。 常见的苦味食物有茨菰、药芹、百合;莴苣、茶叶
等。 甘味食物有补虚、调和药性、缓急止痛作用,多用
于虚证、缓和拘急疼痛等。 常见的甘味食物有山药、猪肝、甘蔗、大枣、饴糖、

中医药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技巧

中医药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技巧

中医药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技巧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和养生。

中医药膳作为传统中医与饮食相结合的独特养生方式,正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和喜爱。

中医药膳以食物为载体,融入了中医的理论和药材,不仅美味可口,还能调理身体、预防疾病。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巧妙地应用中医药膳呢?首先,我们要了解自己的体质。

中医将体质分为多种类型,如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

不同的体质需要不同的药膳调理。

例如,平和质的人身体较为健康,阴阳平衡,饮食上只需保持均衡即可;而气虚质的人则容易感到疲劳、气短,可多食用一些具有补气作用的药膳,如黄芪炖鸡。

其次,要根据季节选择合适的药膳。

春季万物生发,人体阳气也随之升发,此时适合食用一些具有疏肝理气、养肝明目功效的药膳,如枸杞菊花茶、荠菜猪肝汤等。

夏季炎热,暑气较重,容易伤津耗气,可食用绿豆百合粥、冬瓜薏米排骨汤等清热解暑、健脾利湿的药膳。

秋季气候干燥,容易损伤肺阴,适宜食用雪梨银耳汤、百合莲子粥等滋阴润肺的药膳。

冬季寒冷,是进补的好时节,可选择当归生姜羊肉汤、核桃芝麻粥等温补阳气、滋养肾阴的药膳。

在食材的选择上,要注重食材的性味和功效。

比如,红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山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枸杞滋补肝肾、明目润肺。

在烹饪药膳时,要合理搭配食材,以达到协同增效的目的。

同时,还要注意食材的新鲜和卫生,避免使用变质或受污染的食材。

药材的使用也是中医药膳的关键。

但需要注意的是,药材的使用要遵循适量原则,不可盲目大量使用。

比如,人参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大补元气的功效,但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上火、失眠等不良反应。

常见的适合药膳的药材还有当归、黄芪、熟地、杜仲等。

在使用药材时,最好先咨询专业的中医医师或中药师,以确保安全有效。

烹饪方法也会影响中医药膳的效果。

一般来说,中医药膳多采用炖、煮、蒸等温和的烹饪方式,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食材和药材的营养成分。

传统中药饮食疗法及其现代应用

传统中药饮食疗法及其现代应用

传统中药饮食疗法及其现代应用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中药饮食疗法作为中医药疗法的一种重要形式,以饮食的方式调理人体,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可。

本文将探讨传统中药饮食疗法的原理、常用的中药食材及其现代应用。

传统中药饮食疗法的原理在于平衡人体的阴阳,调理脏腑功能,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

根据中医理论,食物具有寒热、滋补、调和等性质,通过选择合适的中药食材,可以改善人体的状况,增强免疫力、强身健体。

在传统中药饮食疗法中,常用的中药食材有枸杞、黄芪、人参、当归等。

枸杞是一种补肝肾、滋补脾胃的药食同源食材,可有效改善疲劳、调节情绪,并具有抗氧化作用。

黄芪具有补气、益肺、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虚乏力、免疫力低下等症状。

人参是一种滋补强壮的药材,能够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当归则是一种补血的中药食材,常用于治疗血虚引起的各种症状,如贫血、气短乏力等。

现代科学研究也证实了许多传统中药食材的功效和作用机制。

例如,枸杞中含有丰富的多糖、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等,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和抗肿瘤的作用。

黄芪中的黄芪苷、黄芪醇等成分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可以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人参中的人参皂苷等活性成分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和抗疲劳的作用。

当归中的补血活性成分可以促进造血功能和补充失血。

传统中药饮食疗法在现代应用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例如,通过将中药材与食物相结合,制成中药饮品或中药食物,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中药的疗效。

此外,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使得中药饮食疗法更加便捷易行。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购买现成的中药饮品或中药食物,或是选择中药材制作饮食,达到改善身体状况、增强免疫力的目的。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传统中药饮食疗法虽然有着广泛的应用和疗效,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中药饮食疗法。

此外,传统中药饮食疗法也不是万能的,对于一些严重的疾病,还是需要依靠西医药治疗。

传统中药饮食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与创新

传统中药饮食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与创新

传统中药饮食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与创新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对自然疗法的重新认识,传统中药饮食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与创新日益受到关注。

中药饮食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也是一种健康饮食理念的体现。

通过充分利用中药的药用价值和独特的烹饪技巧,中药饮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全方位的保健方式。

中药饮食的应用可以追溯到古代,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中药的深入研究以及人们对健康追求的加强,中药饮食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创新。

中药饮食具有多种功效,如调养脏腑、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等。

在应用过程中,人们结合传统中药饮食与现代营养学的理论,适当修改和创新中药饮食的配方,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人们对于中药材的研究和应用。

许多中药材有着丰富的药用价值,以及既定的烹饪方式。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通过对中药材进行提取、加工和调理,创造出一系列富有创意和功能性的中药饮食产品。

例如,人参、枸杞、黄芪等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饮品、保健品和调味料中。

这些产品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还能够满足他们对美食的追求。

此外,中药饮食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还表现在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烹饪技巧的创新。

传统的中药饮食注重药食同源,以及五谷杂粮、新鲜蔬果、草本植物等天然食材的选择和搭配。

而现代生活中,人们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过度依赖快餐、高糖、高脂食品等偏向不健康的现象。

为了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中药饮食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改变口味、提高便捷性、增加多样性等方面。

例如,人们可以通过调整中药的剂量和配方,使中药饮食的味道更适合现代人的口味。

同时,人们也可以将中药饮食制作成方便携带的速食、罐头等形式,方便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随时享用。

中药饮食的创新还体现在烹饪技巧的改进和拓展。

传统中药饮食强调中药与食材的搭配烹调,通过不同的烹饪方式,发挥中药的药用价值和食材的营养价值。

现代的创新主要在于将中药饮食与现代烹饪技巧相结合,创造出更多新颖的烹饪方式。

中医食疗传统智慧的现代应用

中医食疗传统智慧的现代应用

中医食疗传统智慧的现代应用中医食疗是一门古老而丰富的医学理论和实践,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医食疗以食物作为调理身体的药物,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来维护和改善人体健康。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食疗的智慧也逐渐被应用于现代生活,成为一种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的健康养生方法。

一、中医食疗对现代饮食问题的解决现代社会的饮食问题日益突出,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难题。

中医食疗通过对食物性味、功效和烹饪方法的掌握,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健康均衡的饮食指导。

例如,针对肥胖问题,中医食疗强调适量控制主食和油脂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豆类等食物的比例,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来实现减肥效果;对于高血压患者,中医食疗建议减少盐分摄入,多吃海带、黑木耳等具有降血压作用的食材。

二、中医食疗的药膳疗法药膳是中医食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将中草药与食材相结合,制成具有药物功效的食物。

中医认为,食物具有滋补、补益、调理等功能,通过不同的食材搭配和烹饪方法,可以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例如,人参炖鸡汤被认为具有补气益血的功效,适合疲劳、体虚、气血不足的人食用;当归炖鸽汤可以调理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

这些药膳通过食物的形式给予身体所需的药物,更易于吸收和消化,同时也增加了食物的口感。

三、中医食疗烹饪技巧的应用中医食疗不仅注重食材的选择,还强调烹饪的方法和技巧对营养的保留。

炒、炖、蒸、煮等不同的烹调方式,可以改变食物的性质和功效。

例如,炒菜可以保留食材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同时增加食欲;煮汤可以提取食材的精华,增加水分摄入,促进新陈代谢。

这些烹饪技巧的应用使得中医食疗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不仅有助于改善口感,还能增加食物的营养价值。

四、中医食疗的个体化调理中医强调因人而异的调理原则,因此中医食疗也注重个体化的调理方法。

根据不同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制定不同的饮食方案。

例如,对于阳虚体质的人来说,中医食疗建议多吃温热的食物,如姜、葱、大枣等,以温暖身体;对于阴虚体质的人来说,中医食疗强调多补充水分,适当吃一些滋阴的食物,如绿豆、芦荟等。

临床护理工作中中医食疗的运用.docx

临床护理工作中中医食疗的运用.docx

临床护理工作中中医食疗的运用1 食疗的基本原则1.1 整体观中医认为 , 人体健康与否取决于阴阳是否对立统一、是否相对平衡。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又曰:“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中医食疗正是在整体观指导下,采用补其不足,损其有余的方法,使阴阳偏盛偏衰的失调状态调节到阴阳相对平衡的正常状态[1]. 根据阴阳的盛衰制定食疗方案、配制膳食,促进阴阳平衡,维护人体健康。

1.2 辨证施食辨证施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即《内经》提出的“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热之,热则寒之。

”的治疗原则。

将此原则灵活运用于中医食疗中,即为“辨证施食”. 常规治疗是运用中医理论,利用针、药对所辨的“证”加以施治,而中医食疗是利用食物的寒、热、温、凉的“食性”与疾病的寒、热、虚、实相适应。

例如感冒,症见发热、恶寒等,但由于致病因素和机体反应性的不同,表现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不同的“证”,从而确定用辛温解表或辛凉解表的方法加以治疗。

食疗则是以相同的原则配合治疗。

寒证:面色白,手足不温,喜暖怕冷,舌淡苔白,脉迟。

热证:面红目赤,身热汗出,口渴喜冷,舌红苔黄,脉数。

实证:形体壮实,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舌红苍老、苔厚,脉实有力。

虚证:面色淡白,身疲乏力,心悸气短,二便滑脱,舌淡胖嫩,脉虚沉迟。

1.3 食物的性味我国很早就有“药食同源”理论,是指食物即是药物,二者并无明显的界线。

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 即食物的“寒、热、温、凉”四性和“辛、甘、酸、苦、咸(淡、涩)”五味。

像药物一样,食物不同的四性、五味决定其具有不同的功效。

因此,食物的选择要与疾病的性质相适应,才能达到调治疾病的目的。

寒凉食物,多具有解毒、清热泻火的作用;温热食物,多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

药膳食疗在临床营养治疗中的应用

药膳食疗在临床营养治疗中的应用

药膳食疗在临床营养治疗中的应用【关键词】药膳;食疗;中医;营养中医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大辉煌成就,是炎黄子孙几千年来不断实践、总结、完善、发展的科学结晶。

中医药膳食疗就是这伟大成就中的一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药膳食疗的保健治疗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和接受。

药膳并不是食物与中药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中医辨证配膳理论指导下,由药物、食物和调料三者精制而成的一种既有药物功效,又有食品美味,用以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特殊食品。

这些药物与性味归经与之相符的食物配伍在一起,食借药力,药助食威,可有效地补充体内缺乏的营养物质,改善机体的虚损状态,保持内环境的相对平衡,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药膳食疗以其既能满足人们对美味的追求,又具有显著疗效,无毒副作用的特点,更易为患者接受。

近年来,药膳食疗在临床营养治疗中逐渐得到应用,对临床上的一些顽症或特殊疾病效果更佳。

1单纯性肥胖肥胖病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从而危害健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目前全球有超过10亿的成年人超重或肥胖,我国现有成人超重人口约2亿,肥胖人口约6 000万[1]。

许多资料显示,肥胖已成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且是导致早死、残疾、影响生命质量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2]。

欧洲一项长期随访的综合研究表明,肥胖可使冠心病的危险增加1.6倍,卒中危险增加1.4倍[3]。

肥胖病可分为单纯性肥胖病和继发性肥胖病,下面讨论的是单纯性肥胖病。

曾高峰[4]认为,脾、肾功能失调是肥胖病的根本。

在肥胖病的治疗中,要以脾、肾为本。

脾气健运,肾气充足,则能运化水湿津液,防治肥胖。

他从病因方面探讨了肥胖病的药膳治疗。

对于脾虚湿盛的患者,治以健脾益气,化痰利湿。

适合的药膳有:荷叶茯苓粥(荷叶60 g、茯苓15 g、炒莱菔子8 g、粳米30 g)和鲤鱼汤(鲤鱼400 g、白术15 g、陈皮6 g、生姜9 g)。

中医食疗学论文:食疗在临床医学中的运用

中医食疗学论文:食疗在临床医学中的运用

中医食疗学论文:食疗在临床医学中的运用《备急千金方》中说:“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身也。

”人的生命活动,依靠食物来维持,不同的食物则产生不同的影响。

食疗就是利用不同的食物来影响机体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

它是研究膳食物质和其要素作用于人体时起到防治疾病和保持健康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食疗,在提高治疗效果上与其他医疗、护理、药理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一、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突出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食疗必须充分体现出祖国医学的整体观、辩证观、恒动观,以中医的“理法”为依据,运用辩证的方法及治疗原则选择配膳,才能获取预期效果。

如“阴虚”选择甘寒、甘凉、甘平及酸性食品。

甘酸能化阴,甘凉能治热,这样选择食物是符合中医辨证的观点。

反之,往往产生相反的效果。

二、食物的性味与集体五脏的关系食物虽为养人之物然亦与脏腑有宜或不宜。

“ 食物入口,与药物治疗同为一程,合则于人脏腑有益,而可去病宜生;不合则于人脏腑有损,而即增病促死。

”所以必须认真运用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学说来分析食物的作用。

三、饮食要适时令合理的配膳,饮食的五味必须合乎时序,注意时令。

《内经》指出:“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省苦增辛养肺气;长夏省甘增咸以养肾气,秋省辛增酸以养脾气;冬省咸增苦以养心气。

”由此看来,食物的五味与时令及人体脏腑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所以,人体的保养必须与四时相适应,须应自然界的规律。

四、膳食的搭配要合理《素问》指出:“药毒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气。

” 对于膳食的合理搭配,我们祖先就深刻的认识,强调食物多样化,营养要完善,反对偏食。

长期偏食则饮食过于单调,会促使消化器官功能下降。

只有经常的多样化饮食,才有可能获得足够而平衡的营养,以满足机体各方面的需要。

饮食不宜过热过寒。

过热易伤食道,助长内热,曾剧血症;过食生冷易伤脾气。

所以食物的凉热应以“热而不烫、凉而不寒”为原则。

中医养生中医理论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中医养生中医理论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中医养生中医理论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中医养生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科,它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运用中药、针灸、按摩等方法来调理身体,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医养生,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医理论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一、中医食疗在饮食习惯中的应用中医理论注重食疗,认为食物和人体的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密切相关。

在现代生活中,许多人存在饮食不均衡、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导致身体出现各种问题。

而中医食疗通过调理饮食,运用五味调养身体,可以改善这些问题。

比如,多吃一些具有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如苹果、梨子等,可以缓解干燥的身体症状。

同时,中医食疗还可以根据不同体质的人群提供针对性的调理方法,如养阴清火、补气血等,有助于改善身体健康。

二、中医草药在病症治疗中的应用中医养生强调草药的应用,认为通过不同的中药材可以调理身体,改善疾病。

在现代医学治疗中,草药也逐渐被应用于各种病症的治疗中。

比如,黄连等中草药在抗菌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可以用于感冒、咳嗽等疾病的治疗。

同时,中医草药还广泛应用于调理内分泌系统、肝脏等器官的功能,通过中药的治疗作用,可以减缓病情发展。

中医草药在现代医疗中的应用不仅增加了治疗的选择,还能够减少对一些化学药物的依赖,对于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中医按摩在保健养生中的应用中医按摩即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头部、面部、全身等部位的方法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疲劳的养生方法。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普遍存在头痛、颈椎病、腰肌劳损等问题,而中医按摩可以提供一种自然温和的治疗方式。

通过按摩头部,可以缓解头痛、失眠等问题;通过按摩腰部,可以改善腰肌劳损。

此外,中医按摩还能够刺激穴位,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对于身心健康有着显著的效果。

四、中医针灸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中医针灸是一种通过在经络穴位上插入针具,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方法。

中药饮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中药饮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中药饮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中药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饮食方式。

中药饮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饮食趋势。

中药饮食文化强调“食药同源”的理念,即食物和药物有着相同的根源和作用。

中药的药效主要来自于其中所含有的活性成分,而这些活性成分往往也存在于食物中。

通过合理地选择食材和烹饪方法,人们可以在日常饮食中获得中药的药效,达到保健身体、预防疾病的目的。

首先,中药饮食文化在调理体质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体质可以分为阴阳平衡、阴虚、阳虚、痰湿、湿热、气虚等不同类型。

不同的体质需要不同的调理方法。

通过饮食调理,可以平衡体内的阴阳,调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身体健康的效果。

比如,对于阴虚体质的人来说,可以多食用一些滋阴润燥的食材,如银耳、绿豆等;对于湿热体质的人来说,则可选择一些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材,如苦瓜、黄瓜等。

其次,中药饮食文化在调理脾胃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的健康与脾胃的功能密切相关。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容易导致脾胃失调,出现胃痛、消化不良等问题。

中药饮食文化提倡合理搭配食材,烹饪方法也讲究“少油、少盐、少糖、少油腻”,以减轻对脾胃的负担。

此外,还有一些中药材具有养胃健脾的功效,例如山楂、山药等,经常食用可以帮助消化吸收,增强免疫力。

再次,中药饮食文化在预防疾病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医强调“治未病”,即提前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药具有辨证施治的特点,可以根据个体的体质和病情进行针对性调理。

例如,一些中药食材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的作用,如红枣、枸杞、姜等,经常食用可以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此外,中药饮食文化还在调理情绪、增强心理健康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代人由于生活忙碌,往往出现焦虑、失眠、抑郁等心理问题。

中医认为情志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通过食用一些具有养心安神作用的中药食材,如枸杞、菊花等,可以舒缓情绪,放松身心。

探索中医食疗在现代养生中的应用

探索中医食疗在现代养生中的应用

探索中医食疗在现代养生中的应用中医药历史悠久,其中的食疗理念被视为一种自然、安全、有效的健康保健方式。

中医食疗注重调理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通过食材的选择和烹饪方法的调配,调理身体的功能和状态,从而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在现代养生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医食疗,并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价值。

本文将探讨中医食疗在现代养生中的应用。

一、中医养生理念中医食疗养生理念源于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其内部的阴阳平衡息息相关。

通过均衡饮食的摄入,使体内的阴阳平衡达到理想状态,从而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免疫力。

二、中医食疗在调理脾胃方面的应用中医食疗提倡合理饮食,尤其注重调理脾胃。

中医理论认为,脾胃是人体的“中枢”,消化、吸收和运化食物的功能都与脾胃密切相关。

不同食材的性味对脾胃的影响也不同,因此,根据个体体质和病情,中医食疗可以选择不同的食材和烹饪方法,来调理脾胃功能,提高养生效果。

三、中医食疗在调理五脏方面的应用中医将人体的五脏视为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系统,通过调理五脏的功能来维持人体的健康。

中医食疗可根据五脏相应的器官,选择具有调理作用的食材,如枸杞子有养肝明目、降脂的功效,适宜于调理肝脏功能;菊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来调理肺脏。

通过饮食中摄入相关食材,有助于调理五脏功能,改善身体状况。

四、中医食疗在补益元气方面的应用中医强调人体的元气充足才能保持健康。

根据中医理论,一些食材具有补益元气的效果,如当归具有活血补血的作用,适宜于女性补充元气;人参被认为是滋补元气的良药。

通过中医食疗的方法,可以从饮食中摄入这些食材,补益元气,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五、中医食疗在预防疾病方面的应用中医食疗注重调理身体的整体平衡,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根据中医理论,一些食材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衰老等功效,如绿茶富含抗氧化物质,大蒜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通过合理饮食,可摄入这些食材,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

传统中药饮食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传统中药饮食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传统中药饮食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于食物的选择越来越注重营养价值和健康效益。

传统中药饮食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养生方法,在现代生活中应用广泛。

它将中药与日常饮食结合,既满足了我们的味蕾,又强调了对食材的正确选择和搭配,具有独特的药膳功效。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传统中药饮食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首先,传统中药饮食在改善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药饮食注重平衡营养,可以帮助改善肠胃消化功能,调节机体代谢,增强免疫力。

比如常见的花草茶,如菊花、玫瑰花等,具有清热解毒、调节内分泌的功效,常饮可以改善肌肤问题、缓解睡眠质量等;蜂蜜和枸杞都是常见的滋补品,蜂蜜有润肺止咳、美容养颜的作用,枸杞则被誉为“视力的保护神”,经常食用有助于改善视力。

总之,传统中药饮食在改善健康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其次,传统中药饮食对于疾病预防和辅助治疗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根据中医理论,许多疾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得到改善。

比如常见的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可以通过饮食中摄入一些中药材来减轻症状。

大枣、山楂等中药材富含的抗氧化物质和维生素C可以降低血压和血脂,经常食用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一些植物类食物如大蒜、生姜等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对预防感染病具有较好的效果。

此外,传统中药饮食还可以帮助调整人的体质。

根据中医理论,每个人的体质都是不同的,因此饮食的调整也应因人而异。

中药饮食注重平衡五味、阴阳、脏腑,可以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精确调理,达到保健养生的效果。

例如,对于易上火的人来说,可以适当多食用一些富含水分的食材,如黄瓜、西瓜等,以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而体质偏寒的人则可以食用一些具有温热作用的食材,如姜、辣椒等,以增加体内的阳气。

通过科学的饮食调理,可以有效调整人体的体质,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

最后,传统中药饮食不仅有益于个人的身体健康,还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传统中药饮食注重使用天然植物材料,减少化学添加剂和热能消耗,对于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中医特色食疗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特色食疗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特色食疗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在我国,中医食疗是一种传统的、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防治疾病方式。

中医食疗通过食物的营养成分,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强化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的目的。

在传染病高发的时期,中医特色食疗在防治传染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以流感为例,详细介绍中医特色食疗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

一、中医食疗的基本原理中医食疗是根据中医理论,选择具有特定功效的食物,通过烹饪加工,达到补益身体、调节阴阳、祛病强身的目的。

中医认为,食物分为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分别对应人体的阴阳平衡。

合理搭配食物,可以使身体保持健康。

中医还根据五味(酸、苦、甘、辛、咸)与五脏(心、肝、脾、肺、肾)的相生相克关系,选择适合五脏的食物,以达到协调五脏、增强体质的效果。

二、流感特点及中医食疗原则1. 增强免疫力:选择具有抗病毒、增强免疫力作用的食物,如黄芪、枸杞、红枣等。

2. 清热解毒:选择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食物,如金银花、菊花、绿豆等。

3. 润肺止咳:选择具有润肺止咳作用的食物,如百合、莲子、冰糖等。

4. 调和阴阳:选择具有调和阴阳作用的食物,如羊肉、鸡肉、鸭肉等。

三、中医特色食疗在流感防治中的应用1. 预防性食疗(1)五味消毒饮:金银花、菊花、连翘、甘草各10克,加水煎煮,取汁代茶饮。

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作用。

(2)黄芪炖鸡汤:黄芪50克,鸡肉100克,枸杞、红枣各适量,炖煮至熟,喝汤食用。

具有增强免疫力、调和阴阳作用。

2. 治疗性食疗(1)梨汁炖冰糖:鲜梨汁50毫升,加入适量冰糖,蒸熟食用。

具有润肺止咳作用。

(2)银耳莲子羹:银耳、莲子、百合各适量,加水炖煮至熟,加入冰糖食用。

具有润肺止咳、调和阴阳作用。

四、注意事项1. 食疗过程中,应根据个人体质、病情及季节变化进行调整。

2. 食疗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3.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慢性疾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食疗。

4. 食疗过程中,应注意食物过敏反应,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法】每週兩至三次。
【功效】巴戟天強補腎陽;天冬滋陰養 血;山楂活血化瘀;瘦肉滋陰潤燥。四 物共燉食用,有陰陽並補的效果。
中医食疗在临床实际实际应用
痰濕內阻證: 葛根天麻薏苡仁粥 【症狀】 高血壓病并見形體肥胖,眩暈, 頭重如蒙,視物旋轉,胸悶惡心, 甚至嘔吐 痰涎﹐舌苔白膩, 脈濡滑。 【治法】燥濕祛痰,健脾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食療方】葛根天麻薏苡仁粥 【材料】粉葛根50克,天麻片30克, 生薏苡仁30克,粳米50克。
【制法】將枸杞洗淨,摘葉;芹菜去根、 葉洗淨,切段;鯇魚肉洗淨,切片,用 適量鹽、薑絲、芡粉;油攪勻。先將枸 杞枝紮成一團,加適量水文火煮沸約10 分鐘,下魚肉稍煮至剛熟,調味即成。
中医食疗在临床实际实际应用
【制法】將枸杞洗淨,摘葉;芹菜去根、葉洗淨, 切段;鯇魚肉洗淨,切片,用適量鹽、薑絲、 芡粉;油攪勻。先將枸杞枝紮成一團,加適量 水文火煮沸約10分鐘,下魚肉稍煮至剛熟,調 味即成。
中医食疗在临床实际实际应用
3、 蛋乳之屬,可酌情用之,不可過量。 4、 禽、畜肉宜少食,動物內臟肥膩生痰,除陰
陽俱虛者外,一般皆不相宜。 5、 其他穀物、乾果、薯類,均可隨意,無特殊
禁忌。 6、 米醋味酸入肝斂陰,且本病不可過食鹹味,
故可多用醋來調味,以增進食欲。 7、 不可飲酒。濃茶、咖啡等飲料,亦屬禁忌,
中医食疗在临床实际实际应用
【高血壓病的食物宜忌】
1、 水果、蔬菜中多有清熱化痰生津之品, 芹菜、芥菜、菠菜、黃花菜、枇杷等,更 能平肝清熱,桑椹則有益陰之效,宜常常 食用。
2、 葷腥之中,以選用水産、魚類爲好,以 其不膩不滯,無助痰生熱之弊,其中蛤蚌、 蜆、乾貝、淡菜、鮑魚、圓魚、海蜇、烏 賊等且具滋陰益腎之功,於本病甚宜。海 蜇於荸薺同煮,名雪羹湯,爲治本病之名 方。
中医食疗在临床实际实际应用
肝陽上亢證:牡蠣夏枯草瘦肉湯
【配方】 豬瘦肉250克,生牡蠣30克,夏枯草30 克,紅棗4個。
【製作】 將生牡蠣洗淨,打碎,裝入紗布袋內; 夏枯草除雜質,洗淨;紅棗(去核),洗淨; 豬瘦肉洗淨,切塊。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鍋中, 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煮1~2小時, 調味即可。
【食療方】巴戟天天冬燉瘦肉
【材料】巴戟天10克,天冬10克,山楂10克, 瘦肉200克,生薑5克,蔥10克,鹽適量。
中医食疗在临床实际实际应用
【制法】將巴戟天切段,天冬、山楂切 片,瘦肉切塊。把瘦肉、天冬、巴戟天、 山楂同放鍋內,加水1500ml,加入薑、 蔥、鹽,以猛火煲滾後,轉慢火燉煮50 分鐘即可。
中医食疗在临床实际实际应用
中國大陸:高血壓患病率上昇為11.88% 大陸目前至少有9000万人患上高血壓; 香港:高血壓約佔香港住院率的10%。另一 方面,23%就職於香港公共機構的中國人平均的血 壓是≧140/≧90 (M--17%;F—5%)
中医食疗在临床实际实际应用
【高血壓病的食療原則】
1. 本病除少數陰陽俱傷者外,多屬熱證,故食 物宜偏涼潤。且多由陽亢而轉爲陰虛,緩則 治其本,當著重滋陰以抑陽,多選用滋陰之 食物,以瀉熱輔之。
以飲清茶或菊花茶爲好。
中医食疗在临床实际实际应用
肝陽上亢證: 金銀杭菊川牛膝茶
【症狀】頭痛而脹,眩暈眼花,面紅目 赤,急躁易怒,少寐多夢,口乾口 苦,舌紅苔黃,脈弦。
【治法】平肝潛陽,活血化瘀。 【食療方】金銀杭菊川牛膝茶 【材料】杭菊花10克,金銀花10克,川
牛膝10克。
中医食疗在临床实际实际应用
【制法】先將金銀花、杭菊花洗淨,除去雜質; 川牛膝洗淨,切片。把金銀花、杭菊花、川牛 膝放入燉杯內,加水200ml。將燉杯置武火上煮 沸後,用慢火煎煮10分鐘即成。
【用法】每日代茶飲用。每周3-4次,連服15次 為一個療程。
【功效】金銀花、杭菊花清熱平肝火;川牛膝 活血散瘀,引血下行。常飲有降低血壓的效果。
1.鲜榨芹菜汁
【材料】 取新鮮芹菜0.5-1Kg, 搾汁150200ml,早晚各半杯。 【功效】平肝清热泄火。 【主治】 適用于高血壓病屬于肝火旺盛者。
中医食疗在临床实际实际应用
2. 飲食宜清淡。肥厚油膩及辛辣諸物,助熱 生痰,不宜食用。即使陰陽俱虛者,亦只可 稍稍用之。
中医食疗在临床实际实际应用
3. 鹹味傷血,過咸則陰液更傷,陽亢亦 甚,故本證宜少食鹹味食物。 4. 注意調理飲食,保持大便通暢,以免 排便費力,使病情增重。 5. 如脾胃無損,烹調之法,可隨患者自 便,毋須多加限制,以免不遂其意,進 食減少,或更致鬱怒傷肝,病勢益甚。
中医食疗在临床实际实际应用
【用法】 隨量飲湯食肉。 【功效】 清肝泄火,平肝潛陽。 【主治】生牡蠣平肝潛陽,夏枯
草清熱瀉火,該食療方主要用於 肝陽亢盛型高血壓病患者。
中医食疗在临床实际实际应用
肝腎陰虛證:
枸杞芹菜魚片湯
【食療方】枸杞芹菜魚片湯
【材料】鯇魚肉60克,枸杞葉250克,芹
菜120克,生薑3片。
什么是高血壓?
2003年WHO關於高血壓治療指南中規定: 高血壓是指未服用降壓藥,收縮壓 ≧140mmHg和(或)90 mmHg,而且必須於四 周內最少兩次度出高於140/90 mmHg.
中医食疗在临床实际实际应用
關于高血壓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02年之統計數字, 全球最少有六億人患上高血壓病,而每年 接近三百萬人是直接死於高血壓病的。
【用法】 隨量飲湯食肉、菜,每周2-3次。 【功效】養陰補腎,清熱平肝。 【主治】肝腎陰虛之高血壓患者的家常佐膳之
品。
中医食疗在临床实际实际应用
陰陽兩虛證: 巴戟天天冬燉瘦肉
【症狀】高血壓并見眩暈頭痛,心悸耳鳴, 失眠多夢,腰膝痠軟,形寒肢冷,遺精 陽萎,小便清長,舌淡、苔白,脈沉細 無力。
【治法】溫補腎陽,滋補腎陰。
中医食疗在临床实际实际应用
【製作】 將粉葛根去皮,洗淨,切片; 天麻片、生薏苡仁,粳米洗淨,把全部 用料一起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文火 煮成稀粥。
【用法】每週2-3次。 【功效】葛根清熱解肌,薏苡仁健脾祛濕,
天麻片化痰定眩。該食療方用於痰濕內 阻型的高血壓病。
中医食疗在临床实际实际应用
【高血壓病的簡便食療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