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治进展 黄洋

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治进展 黄洋
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治进展 黄洋

细菌性肝脓肿诊疗规范

细菌性肝脓肿诊疗规范 【病史采集】 1.常继发于身体其它部位的感染性疾病。 2.主要症状是畏寒发热和肝区疼痛。 【体格检查】 1.有无全身原发性感染病灶或腹部手术史。 2.肝肿大和肝区叩痛。 3.右下胸部隆起,肋间隙饱满。 4.巩膜或皮肤黄染。 【辅助检查】 1.白细胞计数增高,核左移。 2.血红蛋白降低。 3.X线胸腹部透视发现右侧膈肌升高,运动受限;肝阴影增大或有局限性隆起。 4.B超检查可确定脓肿的部位及大小。 5.同位素肝扫描可帮助明确脓肿的部位及大小。 6.必要时可进行CT检查。 【诊断】 诊断条件:根据病史,临床上的寒战、高热,肝区疼痛,肝肿大,以及X线和B超检查的结果,可诊断本病。 【鉴别诊断】 1.阿米巴性肝脓肿:本病继发于阿米巴痢疾之后;起病较缓慢,病程长,症状较短;血清阿米巴检测阳性;粪便检查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脓肿多为单发,抗阿米巴药物治疗有效。 2.右膈下脓肿:多继发于化脓性腹膜炎或上腹部大手术;全身中毒症状和局部体征不如肝脓肿明显,但右肩牵涉性痛较显著。X线检查右膈下常有液气平面出现。 3.肝癌:起病较慢,无急性感染表现。肝呈进行性肿大、坚硬、表面高低不平而无压痛,既往常有乙型肝炎病史,血清甲胎蛋白测定常呈阳性,B超及CT 检查可助鉴别。 【治疗原则】 1.非手术疗法: (1)支持疗法:及时纠正贫血状况,多次小量输血;补充足够热量及多种维生素;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 (2)抗生素治疗:应做到早期应用和足够的剂量。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选用适当抗生素。 2.手术治疗: (1)适应证: 1)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2)单个较大脓肿; 3)经积极非手术治疗,脓肿仍继续增大者; 4)脓肿已穿破腹腔或胸腔者。 (2)手术方式:

论早期不典型肝脓肿CT诊断和鉴别诊断

---------------------------------------------------------------最新资料推荐------------------------------------------------------ 论早期不典型肝脓肿CT诊断和鉴别诊断 1 论早期不典型肝脓肿 CT 诊断和鉴别诊断【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不典型肝脓肿的 CT 特征、表现及鉴别诊断。 方法: 回顾分析临床病理证实的 10例不典型肝脓肿的 CT 资料,右上腹疼痛 3 例,发热 2 例、呕吐 1 例,乏力 1 例,白细胞计数升高5 例,肝功能异常 2例,病灶以外均无异常。 结果: 不典型肝脓肿具有特殊性,如能采用 CT 扫描可以明显地显示出肝脓肿的部位,密切结合病史、临床、化验,有助于早期肝脓肿的鉴别和诊断。 结论: 不典型肝脓肿与肝癌、血瘤相比具有特殊性,采用 CT扫描后明显地显示出病灶位置,为临床治疗不典型肝脓肿提供有力依据。 【关键词】不典型;肝脓肿; CT 表现;鉴别诊断 The CT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Early Dtypical Liver Abscess/YAN Hai-pi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9,10(35): 080-081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arly atypical CT features of hepatic 1 / 10

abscess, performance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Method: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T data of 10 cases of atypical hepatic abscess confirmed by clinical pathology was done,there were 3 cases of right upper quadrant pain, fever 2 2 cases, one case of vomiting, fatigue and one case, white blood cell count increased five cases, two cases of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the lesions showed no abnormality outside. Result: Atypical hepatic abscess was unique, if they can used CT scans, which could clearly showed the site of liver abscess,closely combined with the history, clinical, laboratory, to the early identification and diagnosis of liver abscess. Conclusion: Atypical liver abscess and liver cancer, blood tumor,compared with particularity,the use of CT scan show significant lesion location,combine with the diagnostic methods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atypical hepatic abscess provide a strong basis. 【Key words】 Atypical; Liver abscess;CT manifestations;Differential diagnosis First-authors address: Guanyun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yun 222200,China doi: 10.3969/j.issn.1674-4985.2019.35.038 肝脓肿是临床一

细菌性肝脓肿的症状及临床表现

细菌性肝脓肿的症状及临床表现 所谓细菌性肝脓肿是指由化脓性细菌侵入肝脏形成的肝内化脓性感染灶。这种病大多见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2∶1。 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表现1.症状 (1)寒战、高热:大多见于发病早期,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一般多在先驱病变后,突然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在38~40℃,呈骤张热型或间歇热型。 (2)肝区疼痛:因肝内化脓,被膜张力高,90%的患者有疼痛的症状。 (3)消化道症状:由于脓毒性反应及全身消耗,多数患者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短期内便可呈现重病容,少数患者有腹泻、腹胀、呃逆等症。

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表现2.体征 (1)肝脏肿大:肝脏明显向肋缘下增大者,多发性肝脓肿可能较大。 (2)肝区压痛、叩痛:肿大之肝脏常伴有明显压痛,叩击肝区时疼痛。 (3)肝区局限性隆起:部分患者肝区可有局限性隆起,右胸常呈饱满状态,肋间隙增宽,并有触痛。 (4)脾肿大:脾常有增大现象。而阿米巴肝脓肿者,脾肿大不常见。 (5)腹水:见于晚期重症患者,以门静脉炎性肝脓肿较多见。腹水产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门静脉炎引起门静脉阻塞;多发性门静脉周围脓肿压迫门静脉影响循环;肝脏功能损害致低蛋白血症;若有脓肿破裂,合并弥漫性腹膜炎,亦可出现腹水。 (6)黄疸:多出现在晚期,常见于多发性肝脓肿。 (7)肺部改变:多为呼吸运动受限,呼吸音减弱,肺底部啰音及摩擦音。

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 推荐治疗——【清肝排脓方】 参考资料:https://www.360docs.net/doc/38980195.html,/v51896753.htm?pid=baike.box 致病。清肝排脓方针对其病机,以清热解毒,通瘀排脓为主,恢复期则以扶正 心呕吐、疲倦乏力等症状,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 【主要成分】苦参、蒲公英、田基黄、一见喜等多味天然苗药材。 【功能主治】细菌性肝脓肿;症见恶心呕吐、疲倦乏力、肝区疼痛等。 【用法用量】将药置于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水(以没过药材面2-3cm为宜),用大火煎至水沸,再以小火煎煮30分钟即可。 【注意事项】1、忌酒;2、饮食宜清淡,忌食油腻刺激性食物;3、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方前请咨询医师。

肝脓肿

肝脓肿 主讲人:谭进科 时间:2012年9月13日 一、疾病简介 1、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最常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及链球菌,细菌性肝脓肿的感染途径以胆道为主、门脉系统及全身血液循环系统次之。 图一细菌性肝脓肿感染途径 胆道60.6% 门脉系统23.8% 隐源性18.5% 全身血液播散14.7% 临近器官直接侵袭 4.0% 创伤2.9% 其他肝囊肿/肿瘤继发 2.9% 外科感染1.0% 图二细菌性肝脓肿微生物病因学分析 革兰氏阴性(Gram-negativeenterics)% 大肠杆菌(E.coli)20.5 克雷白氏肺炎菌(K.pneumonia)16.5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 6.1 变形杆菌(Proteus sp) 1.3 其他(others) 7.4 革兰氏阳性需氧菌(Gram-positiveaerobes) 米式链球菌(https://www.360docs.net/doc/38980195.html,leri)12.2 肠球菌(Enterococcus sp)9.3 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7.7 链球菌(Streptococci sp.) 1.1 厌氧菌(anaerobic organisms) 类杆菌(bacteroides sp.) 11.2 微需氧链球菌(microaerophilicstreptococci) 6.1 梭状菌(Fusobacterium) 4.2 其他厌氧菌(other anaerobes) 1.9 其他菌种(miscellaneous) 放线菌属(Actinomyces)0.3 白色念珠菌(C.albicans)0.3 2、流行病学 一项美国的统计数据表明,尸检发现在1898-1933年、1934-1958年及1959-1968年期间肝脓肿的发生率分别为0.7% 、0.45% 及0.57%。在住院病人中肝脓肿的发生率约为8-16/100,000。肝脓肿多发于60-70岁人群,无明显性别差异,但男性的预后相对较差。不做任何处理的肝脓肿的死亡率极高,但若能及时给以抗感染、引流等治疗,死亡率约为5-30%。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包括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及肝功能衰竭。[3] 二、临床表现 肝脓肿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高热、寒战、肝区疼痛、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等消化道不适等表现。一项纳入了715例细菌性肝脓肿的回顾性研究将其临床表现归纳如下。(图三)[4-5] 图三细菌性肝脓肿的症状和体征 症状% 体征% 高热81.4 右季肋区疼痛53.0 体重下降27.7 肝大47.0 恶心、呕吐25.7 黄疸25.3 食欲减低25.6 胸腔积液14.3 右肩疼痛24.2 膈肌抬高11.3 虚弱、不适21.1 粗啰音 6.3 寒战9.8 肝摩擦感0.8 腹痛8.0

不典型肝脓肿误诊为肝癌的影像分析

不典型肝脓肿误诊为肝癌的影像分析 肝脓肿在我国并非少见,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感染途径的变化[1],肝脓肿的病理演变在个体间差异较大,不典型影像表现渐趋增多,误诊为肝癌的为数不少。现收集我院1组不典型肝脓肿影像诊断为肝癌病例,做回顾性的研究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减少误诊。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本组8例肝脓肿均为多发,经手术及穿刺引流或正规抗生素治疗后随访复查证实。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32~68岁,平均44.3岁。2例无明确发热史,6例有寒战高热、间歇低热或一过性发热等表现,发热程度为37.5℃~40.6℃。伴随症状有右上腹痛不适、胸痛、腹胀等。2例合并有糖尿病。病程在4~6个月4例,>1年4例。 1.2 CT扫描技术使用仪器采用西门子SOMA TOM Balance螺旋CT扫描机。全部病例行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层厚和间隔均为10 mm,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肝尖。 1.3 MRI扫描技术使用安科公司生产永磁型Open Mark 2000 平扫行T1、T2加权序列扫描,横断成像,必要时加扫冠状面,并于T1加权序列使用脂肪抑制技术(Fsat),T2加权序列使用呼吸门控技术。采用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选用TR/TE=300/30msec,T2加权选用TR/TE=2 000/105msec。为了减少伪影,我院采取禁食、使用腹带的方法。其中2例在注射造影剂后采用SE序列T1WI做动态增强扫描。 2 结果 2.1 病变分布病变单发1例,多发7例,单发位于左叶,多发者病变各叶均有分布。 2.2 病变大小2.5~8.6 cm,散在多发者病变多较小。 2.3 CT表现平扫表现为低密度灶,内部密度不均匀,轮廓不均匀,7例边缘模糊,1例边缘清晰。增强扫描病灶大部分周边或少数层面周变可见强化,呈大小不等的蜂房样改变,即所谓的“簇样症”[2]。病灶周边肝实质密度均匀,未见累及破坏征像。 2.4 MRI表现T1加权像上为类圆形低信号影,边界欠清而无明确的脓肿壁5例,边界清晰有脓肿壁3例。 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其中央呈更高信号影,腔内有时见低信号分隔影,病灶周围见呈稍高信号的水肿4例。 3 讨论 肝脓肿在不同的病变阶段CT表现不尽相同,典型脓肿较易诊断,但在脓肿早期或蜂窝织炎阶段、脓肿部分液化时、病人体质差异时,则呈不典型表现。结合本组病例,并复习有关文献分析如下:不典型肝脓肿出现蜂窝、蜂房、蜘蛛足症的特点有助于诊断[3]。 不典型肝脓肿MRI的形成可能与感染的细菌量较少肌体抵抗力较强,MRI 检查呈小房腔脓肿,但因病灶体积较小及容积效应在T2WI加权像上呈高信号,

32例肝脓肿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最新文档

32例肝脓肿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298 2005~2010年收治细菌性肝脓肿患者32例,经严密的观察病情、积极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22~68岁,平均45岁;单个脓肿22例,多发脓肿10例。均有不同程度发热、右上腹疼痛不适,12例有明显乏力、食欲不佳和消瘦。化验血常规检查,血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增加。穿刺抽出或切开引流出的脓液均为黄白色。均作B超或CT等检查确诊为细菌性肝脓肿。脓肿2.3cm×2.5cm~9.5cm×8.5cm,行经皮肝穿刺抽脓术2~5次。 方法:对于直径3cm以下的小脓肿和多发性小脓肿或早期脓肿尚未完全液化的患者4例,采取保守治疗。对于直径3~6cm,尤其是单个脓肿者,在CT或B超引导下行经皮肝穿刺抽脓术[1],均在局麻下进行,用注射器将脓液抽净时,给予0.5%甲硝唑注射液反复冲洗脓腔至清晰为止,然后注入0.5%甲硝唑注射液和头孢哌酮1.0~2.0g于脓腔内封闭,以后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穿刺抽脓结束时即注入敏感药物于脓腔内封闭。每次的冲洗量和保留的药液量为脓腔容积的1/3~1/4,根据B超或CT结果及病情隔3~7天抽脓1次,直至B超或CT检查确认肝脓肿缩小至

直径2cm以内或残余腔为止。对直径在6cm以上的肝脓肿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引流体外接引流袋,除引流作用外,每天向脓腔内引流注入抗生素溶液。并常规行抗感染、支持和对症等治疗。 结果 本组32例患者,4例保守治疗,28例行经皮肝穿刺抽脓术,2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全部治愈。 护理要点 一般护理:做好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消除恐惧心理,使患者心态平衡,积极配合治疗。对高热患者及时采取有效降温措施,并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维持体液及营养支持:肝脓肿为消耗性疾病,应鼓励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量;必要时以静脉输注血制品或提供肠内、外营养支持[2]。严格格执行医嘱,按时准确给予抗生素和对症治疗药物,并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了解CT或B超提供的肝脓肿大小、定位情况,密切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和腹痛等,及时发现感染性休克及其他并发症。 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对生命体征和腹部体征的观察,注意脓肿是否破溃引起胸腔内感染、膈下脓肿、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是否有休克的先兆,如患者出现血压下降、脉压缩小、脉搏细速,呼吸浅快、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应考虑中毒性休克。 对脓肿较大而有并发症先兆,及时做好穿刺抽脓术或脓肿切开引流术的准备,做好普鲁卡因过敏试验。

细菌性肝脓肿全科诊疗现状与分析

细菌性肝脓肿全科诊疗现状与分析(作者: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摘要】目的细菌性肝脓肿(bacterialliverahscess)是指化脓性细菌沿不同途径进入肝脏引起的肝内化脓性感染,亦称化脓性肝脓肿(pyogenicliverabscess)。细菌性肝脓肿为一常见疾病,收集国内报道的776例,多数发生在21?59岁;男女比例为1.7 : 1,与国外报道的男女比例2: 1相近。 【关键词】细菌性肝脓肿症状治疗分析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间共收治细菌性肝脓肿患者40例。老年患者16例(40%),男9例,女7例,男:女为1.3 :,年龄61?78岁,平均67.4岁。中青年患者24例(60%),男19例,女5例,男:女为3.8 :1,年龄21?59岁,平均48.8岁。经过治疗基本痊愈出院,现将临床诊断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2临床表现 本组40例患者多数起病较急。肝脏血运丰富,大量毒素进入血循

环,有寒战及弛张型高热,寒热往来,甚至一天数次。中毒性休克多见于革兰阴性菌感染。毒血症严重者尚可引起中毒性心肌炎和肝、肾损害。累及肝包膜或并发胆系疾病时,有右上腹持续性胀痛、钝痛或绞痛,并可放射至右肩。乏力、纳减、恶心、呕吐等常见。右叶顶部病变可累及右肺下叶及胸膜,引起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呼吸道症状,有时可为突出表现。多发性肝脓肿较易引起黄疸,表现隐匿,常有消耗性低热,无明显毒血症状,往往在不适、倦怠出现一段时间后方就医,可仅有肝肿大,甚或无任何阳性体征。 肝肿大和右上腹触痛是最常见的体征。肝肿大程度不一,有叩击痛或压痛。 如脓肿在右肝下缘,比较浅在,则右上腹有触痛及肌紧张。左叶肝脓肿的局部体征主要见于剑突下区。 2鉴别诊断 化脓性疾病,尤其是胆道感染、败血症及腹部化脓性感染的患者,出现寒热、肝区痛及叩痛、肝肿大并有触痛,应疑有细菌性肝脓肿。但本病近年来表现趋于不典型,诊断较困难,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2.1阿米巴肝脓肿 与细菌性肝脓肿有很多相似之处,如为混合感染,贝爲混淆。 2.2右膈下脓肿 常发生于腹腔化脓性感染如急性阑尾炎穿孔、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不典型肝脓肿的CT动态增强表现及相关病理

不典型肝脓肿的CT动态增强表现及相关病理 邹建华,郑巧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放射影像中心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肝脓肿的CT动态增强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提高对肝脓肿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证实的12例不典型肝脓肿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不典型肝脓肿的CT表现具有多样性:CT平扫病灶呈均匀或不均匀低密度区,形态呈类圆形,边缘模糊或较清楚。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呈轻度强化,门静脉期病灶呈小环状、蜂窝状、花瓣状、网格状、簇状表现,夹杂不明显强化的低密度区,延时期病灶仍有强化表现。其多样的CT征象与肝脓肿所处时期密切相关。结论:螺旋CT动态多期增强扫描有助于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对判断脓肿的病理过程和指导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肝脓肿;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R657.33;R81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011(2011)05069903 Atypical hepatic abscess with CT dynamic enhancement a nd relevant pathology ZOU J ia n hua,ZH EN G Qia o H ubei Med ica l Acad emy H osp ital,I mage Centr e,Shiyan442000,P.R.China Abstr act Objective:Atypical liver abscess CT dynamic enhance and pathology,enhance the diagnosis.Methods:Review the clinical confirmed the12cases of atypical liver abscess clinical data or and CT.Results:Atypical abscess with CT and liver abscess closely related.Conclusion:Spir al CT str engthen dynamic scanning hepatic of abscess,hele the judge abscess of the pathological process,guidance work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H epatic abscess;Tomography,X ray computed 肝脓肿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其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而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病理演变的个体差异,肝脓肿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使得该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困难。本文收集了近年来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2例不典型肝脓肿CT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加深对肝脓肿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12例中,男7例,女5例,年龄21~75岁。临床症状主要有:右上腹及肝区痛10例(83.3%),肝区不适2例(16.7%)。所有患者均无畏寒、发热病史,血像正常。2例有胆囊手术史,1例有胆管结石史。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余为病灶局部穿刺活检或临床抗生素治疗后复查证实。 1.2检查方法 作者简介邹建华(6),男,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腹部影像诊断工作 通讯作者郑巧zj5@ CT扫描采用GE Light Speed64层螺旋VCT 。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500mA,球管旋转速度为0.5s/r,探测器宽度40mm,准直64 06mm,螺距1.375:1,显示野(FOV)36cm,矩阵512512。扫描范围自膈顶水平至耻骨联合水平,对比剂为碘海醇,浓度为300mgI/ml,剂量80 ~100ml。注射流率为3~5ml/s,采用18~20G 静脉套管注射速率为3ml/s,注射后30s行动脉期扫描,70s行门脉期扫描,3~4min后延时扫描。 2结果 2.1病灶的位置及大小 12例病灶中,9个位于右叶,3个位于左叶,均为单发病灶。 2.2CT平扫表现 肝内呈均匀或不均匀的低密度区,密度较均匀的有3例,密度不均匀的有9例;形态呈类圆形;边缘模糊的例,边缘较清楚的例;T值~ 3U。 3T增强扫描表现 6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年第21卷第5期J M ed Imagin g Vol.21No.52011 :199 :E m ail:hb028sin a.co m 111C10 0H 2.C 99

细菌性肝脓肿病人的护理

模块四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任务十五细菌性肝脓肿病人的护理 【复习提问】 1.肝性脑病最常见病因? 答:肝硬化 2.前驱期主要表现? 答: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 【新课导入】【案例】 患者男,65岁,3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乏力等症状,同时伴进食后呕吐,伴畏寒、发热,发病以来精神差、食欲不振,小便色偏黄,上腹部腹肌稍紧张,剑突下偏右侧压痛,肝区叩痛(+),余查体无异常。入院后检查:肝胆B超示:肝内混合性占位,内见不规则液性暗区,范围约68mm×50mm。 初步诊断:细菌性肝脓肿 思考: 1.入院后针对发热应该给与怎样的护理措施? 2.确诊应该做哪项检查?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1.专业职业能力:具备正确完成术后引流管拔管操作的能力。 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细菌性肝脓肿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3.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病情评估的能力,具备对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手术配合的能力,在护理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备为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制定健康指导方案的能力。 【新课讲解】 小先生讲一讲:肝脏的解剖生理 一、概念 肝脏受感染后形成的脓肿,称为肝脓肿。属于继发感染性疾病。常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类杆菌属等。 二、病因 细菌学致病菌通常与原发灶细菌一致 纯需氧菌感染肝脓肿预后较差;纯厌氧菌脓肿常为单发预后好:混合感染时预后介于两者之间 1

感染途径:胆道系统、肝动脉、门静脉、淋巴系统、其他 化脓性细菌引起。 胆道与肠道相通,增加了发生感染的可能性。 最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胆管源性及门静脉播散者以大肠杆菌最常见。 开放性损伤后细菌侵入。 隐源性肝脓肿的概念。 三、临床表现 (一)症状 1.寒颤和高热④:最常见症状。驰张热,38-41℃。 2.肝区疼痛④:持续性钝痛。可有右肩牵涉痛,胸痛,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 3.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 4.全身中毒性反应及消耗的结果。 5.消化道症状。 (二)体征 肝区压痛和肝肿大最常见④:右下胸部和肝区叩击痛。 皮肤红肿甚至凹陷性水肿:甚至出现右上腹或上腹部腹膜刺激征。 黄疸 反应性胸膜炎及胸腔积液。 四、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比例升高,核左移或中毒颗粒出现 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轻度升高。 2.影像学检查: X-ray:间接征象,产气细菌感染可见气液平面。 B超:首选,明确部位、大小、距体表深度、确定穿刺入路。必要时可穿刺抽脓④,明确诊断并治疗。 平扫及增强CT。 MRI。 动脉造影。 五、护理问题

细菌性肝脓肿(借鉴资料)

细菌性肝脓肿 一、知识要点 细菌性肝脓肿是指由化脓性细菌侵入肝脏形成的肝内化脓性感染灶。本病可来自胆道疾病(占16%~40%),门静脉血行感染(占8%~24%),直接感染较少见,经肝动脉血行感染报告不一,最多者为45%,隐匿性感染约占10%~15%。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最多见,其中2/3为大肠埃希杆菌,粪链球菌和变形杆菌次之;革兰阳性菌以金葡菌最常见,感染常为混合性。细菌性肝脓肿约70%~83%发生于肝右叶,这与门静脉分支走向有关。左叶者约10%~16%;左右叶均有脓肿者约6%~14%。存在胆道系统疾病、全身感染或有糖尿病、机体免疫力低下者,易患肝脓肿。 二、临床诊断 1.寒战和高热多为最早症状,也是最常见的症状。常伴随右上腹持续性胀痛,右肩背部 牵涉痛或放射痛。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感染中毒性症状和全身消耗,如: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等。 2.体征肝区压痛和肝大最常见;右下胸部和肝区有叩击痛;有时出现右侧反应性胸膜炎 或胸腔积液;如脓肿位于肝表面,其相应部位的肋间皮肤呈红肿、饱满、触压痛及凹陷性水肿;如脓肿位于右下部,常见有右季肋部或右上腹部饱满,甚至可见局限性隆起,常能触及肿大的肝脏或波动性肿块,并有明显的触痛和腹肌紧张等;左肝脓肿时,上述体征则局限在剑突下。晚期病人可出现腹水。 3.实验室检查:细菌性肝脓肿绝大多数都有白细胞增高现象,总数可达(15~20)×109/L 或更高,中性白细胞多在90%以上,有核左移现象。病情较重时,ALT、ALP多有升高,甚至血清胆红素也出现增高。病程较长者,可有贫血或低蛋白血症。肝脓肿穿刺液培养,常可培养出致病菌。 4.辅助检查:B型超声检查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其阳性诊断率可达96%以上。必要时 可在B型超声定位引导下进行肝脓肿穿刺,以确定诊断,并可进行脓液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作为以后药物治疗之依据。CT检查可发现脓肿的大小及形态,显示脓肿在肝脏中的确切部位,为行脓肿穿刺及手术引流提供清晰、直观的影像资料。 三、鉴别诊断 1.胆囊炎、胆石症; 2.原发性肝癌; 3.右膈下脓肿 4.阿米巴肝脓肿 四、入院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检查

细菌性肝脓肿诊疗指南

细菌性肝脓肿诊疗指南 【病史采集】 1.常继发于身体其它部位的感染性疾病。 2.主要症状是畏寒发热和肝区疼痛。 【体格检查】 1.有无全身原发性感染病灶或腹部手术史。 2.肝肿大和肝区叩痛。 3.右下胸部隆起,肋间隙饱满。 4.巩膜或皮肤黄染。 【辅助检查】 1.白细胞计数增高,核左移。 2.血红蛋白降低。 3.X线胸腹部透视发现右侧膈肌升高,运动受限;肝阴影增大或有局限性隆起。 4.B超检查可确定脓肿的部位及大小。 5.同位素肝扫描可帮助明确脓肿的部位及大小。 6.必要时可进行CT检查。 】诊断【. 诊断条件:根据病史,临床上的寒战、高热,肝区疼痛,肝肿大,以及X线和B超检查的结 果,可诊断本病。

【鉴别诊断】 1.阿米巴性肝脓肿:本病继发于阿米巴痢疾之后;起病较缓慢,病程长,症状较短;血清阿 米巴检测阳性;粪便检查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脓肿多为单发,抗阿米巴药物治疗有效。 2.右膈下脓肿:多继发于化脓性腹膜炎或上腹部大手术;全身中毒症状和局部体征不如肝脓 肿明显,但右肩牵涉性痛较显著。X线检查右膈下常有液气平面出现。 3.肝癌:起病较慢,无急性感染表现。肝呈进行性肿大、坚硬、表面高低不平而无压痛,既 往常有乙型肝炎病史,血清甲胎蛋白测定常呈阳性,B超及CT 检查可助鉴别。 【治疗原则】 .非手术疗法:1. (1)支持疗法:及时纠正贫血状况,多次小量输血;补充足够热量及多种维生素;纠正水和 电解质平衡失调。 (2)抗生素治疗:应做到早期应用和足够的剂量。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选用 适当抗生素。 2.手术治疗:

(1)适应证: 1)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2)单个较大脓肿; 3)经积极非手术治疗,脓肿仍继续增大者; 4)脓肿已穿破腹腔或胸腔者。 (2)手术方式: 1)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术; 2)肝脓肿切开引流术; 3)肝部分切除术。 【疗效标准】 超检查脓腔已消除。B.治愈:症状消失,1. 2.好转:症状减轻,脓肿引流后脓腔缩小,并有窦道形成。3.未愈:症状加重,脓腔扩大。 【出院标准】 治愈或好转者可出院。

不典型肝脓肿螺旋CT影像学特点分析

不典型肝脓肿螺旋CT影像学特点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不典型肝脓肿的螺旋CT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已确诊为不典型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典型肝脓肿螺旋CT图像特征做出总结。结果:CT平扫均显示为肝内低密度包块,其内部密度不均匀,边界欠清晰,接近肝表面者可有外凸征象;行三期增强扫描后包块体积较平扫时减小,内部呈花瓣样或蜂窝状,延时强化时间较长。结论:不典型肝脓肿的螺旋CT影像具有特征性,其诊断不典型肝脓肿的价值极高。 标签:不典型肝脓肿;螺旋CT 依据肝脓肿影像学检查是否具有特征性将肝脓肿分为典型和非典型两种,国内外学者将病变中央有液化坏死区、病变周围可见环征、病灶内积气者称作典型肝脓肿,而把不具备上述影像学特征的肝脓肿统称为不典型肝脓肿[1];目前,不典型肝脓肿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缺乏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临床误诊率高。笔者回顾性分析了18例不典型肝脓肿的螺旋CT影像资料,旨在探讨不典型肝脓肿的CT成像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8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06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不典型肝脓肿患者,年龄23~61岁,平均56.2岁,其中男15例,女3例;表现为高热者5例,低热者11例,无发热者2例,肝区疼痛者14例;化验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者18例。 1.2 方法 本研究中检查仪器为美国GE Hispeed双排螺旋CT,扫描时间及螺距设置分别为0.75 s、0.8,电压及电流分别为120 kV、180 mAs,扫描层厚及层距多数设置为10 mm,少数为6 mm。 18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及平衡期),于一次性屏气内从肝脏膈顶部开始扫描至肝下角;用60%碘海醇经患者肘静脉以2~3 ml/s的速度行静脉团注,碘海醇总剂量为70~80 ml;于注射后30 s、57 s、3 min 时分别各行三期增强扫描;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对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所显示的病灶数目、大小、边界、形态、内部密度、有无强化及延时强化时间等情况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CT平扫

最新肝脓肿护理查房

1 肝脓肿的护理查房 2 时间:2017年7月4 日地点;住院部干部保健科11楼 3 参加人员:陈良芬、杨秀云、邓灯美、杨林、于艳燕、俞云萍、陈绣、刘4 金丽、卢妮妮、张庆、杨弯、吕彩虾、连绮雯 5 主持人;陈良芬 6 于艳燕:患者郑文玉,男,75岁,汉族,于2017-06-19 09:06以“发热伴7 畏冷3天”为主诉入院。缘于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8 37.4℃-39.2℃,晨起体温最高,伴头晕,偶有咳嗽,无咳痰,无头痛、腰痛、9 眼眶痛,无恶心、呕吐,无咯血、胸痛,无消瘦、盗汗,无咽痛,无胸骨压痛,10 无关节肿痛,无皮肤红疹,无光过敏,无结膜充血,无瘀点瘀斑,无紫癜,无11 畏冷、寒战,无腹胀、腹痛,无黄疸、眼黄、尿黄,无胸闷、胸痛,无腓肠肌12 痛、淋巴结肿大,无少尿,2天前曾就诊福清市医院(具体治疗不详),低热症13 状仍有反复。现患者为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门拟“发热原因待查”收入院,14 发病以来,患者精神一般,睡眠、食欲减退,大小便正常,体重未见明显减轻。 15 “左甲状腺肿瘤术后”20余年,目前可。2型糖尿病”病史10年,予“二甲双16 胍、格列齐特”等治疗,空腹血糖波动于7-8mmol/l。急诊尿常规示微量酮体,17 即刻血糖值18.5mmol/l 18 查体:体温:39.0℃脉搏:89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3/82mmHg。叩诊肝浊19 音界存在,肝上界于右锁骨中线第V肋间,胃泡鼓音区存在,移动性浊音阴性,20 肝区有叩击痛,肾区无叩击痛。辅助检查:06.19我院急诊查肺部CT示:右下21 肺纤维灶;主动脉、冠状动脉硬化;肝内多发病灶,建议CT或MR增强检查。 22 初步诊断: 1.发热原因待查:肺部感染?肝脓肿?2.2型糖尿病 3.左甲状腺23 肿瘤术后1.按内科常规护理,I级护理,病重通知,并告知患者及家属病情,24 患者及家属表示理解,糖尿病饮食。2.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如三大常规,生化

肝胆外科细菌性肝脓肿诊疗常规

肝胆外科细菌性肝脓肿诊疗常规 【病史釆集】 1.常继发于身体其它部位的感染性疾病。 2.主要症状是畏寒发热和肝区疼痛。 【体格检查】 1.有无全身原发性感染病灶或腹部手术史。 2.肝肿大和肝区叩痛。 3.右下胸部隆起,肋间隙饱满。 4.巩膜或皮肤黄染。 【辅助检查】 1.白细胞计数增高,核左移。 2 .血红蛋口降低。 3.X线胸腹部透视发现右侧膈肌升高,运动受限;肝阴影增大或有局限性隆起。 4.B超检查可确定脓肿的部位及大小。 5.同位素肝扫描可帮助明确脓肿的部位及大小。 6.必要时可进行CT检查。 【诊断】 诊断条件:根据病史,临床上的寒战、高热,肝区疼痛, 肝肿大,以及X线和B超检查的结果,可诊断本病。

【鉴别诊断】 1?阿米巴性肝脓肿:本病继发于阿米巴痢疾之后;起病较缓慢,病程长,症状较短;血清阿米巴检测阳性;粪便检查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脓肿多为单发,抗阿米巴药物治疗有效。 2.右膈下脓肿:多继发于化脓性腹膜炎或上腹部大手术;全身中毒症状和局部体征不如肝脓肿明显,但右肩牵涉性痛较显著。X线检查右膈下常有液气平面出现。 3.肝癌:起病较慢,无急性感染表现。肝呈进行性肿大、坚硬、表面高低不平而无压痛,既往常有乙型肝炎病史, 血清甲胎蛋白测定常呈阳性,B超及CT检查可助鉴别。 【治疗原则】 1.非手术疗法: (1)支持疗法:及时纠正贫血状况,多次小量输血; 补充足够热量及多种维生素;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 (2)抗生素治疗:应做到早期应用和足够的剂量。根 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选用适当抗生素。 2.手术治疗: (1)适应证: 1)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2)单个较大脓肿;

不典型肝脓肿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

不典型肝脓肿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 肝脓肿的显像表现与脓肿的病理过程和坏死组织的复杂结构有关【1】,典型肝脓肿超声不 难作出正确诊断。近年来由于有效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不典型肝脓肿趋于增多【2】,诊断 较为困难。尤其是中老年人,其机体抵抗力较差、应激性较弱、全身反应轻,局部压痛、叩 痛不明显,临床表现变得不典型,给诊断带来巨大干扰,容易出现漏诊及误诊。本文回顾性 分析,108例经临床及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不典型肝脓肿的声像图特征,旨在探讨分析不典 型肝脓肿的声像图特点及超声误诊原因,并总结不典型肝脓肿的超声图像特点,以提高诊断 符合率。 1 材料与方法 1.1我院收治经超声检查并经手术或穿刺证实的肝脓肿患者108例。其中男79例,女29例。年龄36-86岁,平均59 岁。102例为细菌性肝脓肿,6例为阿米巴肝脓肿。108例肝脓肿中,出现突发寒战、高热者84例,占78% (84 /108);肝区压痛、扣痛者99例,占92 % (99 / 108);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增高者104例,占96% (104 /108);有较长不规则发热者5 例,占 4.7 % (5/108);合并有糖尿病史者51例,占47 %(51/108)。86例临床症状不典型, 表现为间断发热、乏力、轻度右上腹痛、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93例来院前曾抗炎治疗过。 1.2 仪器与方法 仪器使用ALOKAа10、ALOKAа7、ALOKA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0~5.0MHz。患者取平卧位及适当侧位,充分暴露检查区域,常规检查,发现异常回声后记录其位置、数量、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并注意病灶后方有无回声增强,周围有无胆管扩张,然 后切换到彩色和频谱多普勒观察病灶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 2 结果 2.1 诊断符合率二维超声与病理学检查诊断符合100例,诊断符合率为92.6%;其中单发 脓肿79例,多发脓肿21例;多发者病灶个数2~4个,平均2个;病灶直径3.7~8.9cm,平均(5.3±1.2)cm;病灶位置:肝右叶91例,肝左叶9例,不确定是典型肝脓肿或不 典型肝脓肿的5例,疑诊率为4.63%,肝脓肿被误诊的有3例,误诊率2.78%,其中1例误 诊为不均匀脂肪肝,1例误诊为肝癌,1例误诊为血管瘤。 2.2超声声像图特点不典型肝脓肿声像图复杂多变,主要表现为不均匀的中低回声,形态多不规则,与周围肝组织边界模糊,分布不均匀、无规律;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液成像显示, 病灶内部及周围血流信号多少不一样,部分表现为肿瘤样周边血管绕行征。 3 讨论 108例病例中超声误诊3例,分析其原因为:患者l:男52岁有发热史,超声图像发现肝左 外叶见约35mmx33mmx29mm的异常回声,边界清,形态欠规则,内为中等偏低回声,周边 为强回声带,彩色显示:异常回声内可见少量血流信号。首诊考虑为肝血管瘤。经超声引导 穿刺发现为伤寒感染所致。经对症治疗1 周后复查异常回声稍缩小,约30mmx29mmx25mm,且周边强回声带明显变宽。回顾分析:患者有发热史,且可见门静脉分支于其内穿行,应考 虑肝脓肿的可能性。患者2:男78岁,以上腹部不适就诊,超声图像见肝右前叶胆囊床旁可 见一约40mmx35mmx39mm的低回声,边界尚清,回声较均质。患者肥胖,首诊为不均质脂 肪肝。入院后检查患者有糖尿病。一周后复查低回声内出现小片状不规则无回声区,更正诊 断为肝脓肿。分析:此病例为老年患者,有糖尿病史,加之为脓肿形成前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声像图不典型造成误诊。患者3:男54岁,以右上腹部不适就诊,超声图像见肝右叶近 膈顶部可见一约29mmx25mmx27mmm的低回声,边界清,回声欠均质,加压疼痛不明显, 因近膈顶部后方回声改变不明显。追问有肝炎病史,首诊为肝癌。入院后6天后复查低回声

肝脓肿护理查房

肝脓肿的护理查房 时间:2017年7月4 日地点;住院部干部保健科11楼 参加人员:陈良芬、杨秀云、邓灯美、杨林、于艳燕、俞云萍、陈绣、刘金丽、卢妮妮、张庆、杨弯、吕彩虾、连绮雯 主持人;陈良芬 于艳燕:患者郑文玉,男,75岁,汉族,于2017-06-1909:06以“发热伴畏冷3天”为主诉入院。缘于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7.4℃-39.2℃,晨起体温最高,伴头晕,偶有咳嗽,无咳痰,无头痛、腰痛、眼眶痛,无恶心、呕吐,无咯血、胸痛,无消瘦、盗汗,无咽痛,无胸骨压痛,无关节肿痛,无皮肤红疹,无光过敏,无结膜充血,无瘀点瘀斑,无紫癜,无畏冷、寒战,无腹胀、腹痛,无黄疸、眼黄、尿黄,无胸闷、胸痛,无腓肠肌痛、淋巴结肿大,无少尿,2天前曾就诊福清市医院(具体治疗不详),低热症状仍有反复。现患 者为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门拟“发热原因待查”收入院,发病以来,患者精神一般,睡眠、食欲减退,大小便正常,体重未见明显减轻。“左甲状腺肿瘤术后”20余年,目前可。2型糖尿病”病史10年,予“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治疗,空腹血糖波动于7-8mmol/l。急诊尿常规示微量酮体,即刻血糖值18.5mmol/l 查体:体温:39.0℃脉搏:89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3/82mmHg。叩诊肝浊音界存在,肝上界于右锁骨中线第V肋间,胃泡鼓音区存在,移动性浊音阴性,肝区有叩击痛,肾区无叩击痛。辅助检查:06.19我院急诊查肺部CT示:右下肺纤 维灶;主动脉、冠状动脉硬化;肝内多发病灶,建议CT或MR增强检查。初步诊断: 1.发热原因待查:肺部感染?肝脓肿?2.2型糖尿病 3.左甲状腺肿瘤术 后1.按内科常规护理,I级护理,病重通知,并告知患者及家属病情,患者及家属表示理解,糖尿病饮食。2.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如三大常规,生化全套,乙肝两对半,心电图,肝胆胰脾双肾彩超、肝脏CT增强等。3.治疗上予经验性选择舒普深抗感染,补液等处理,并送检血细菌培养+药敏以协助诊疗。2017-06-20患者仍发热,最高体温为38.9℃,晨起体温最高,伴头晕。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T波改变。结合临床电轴左偏。上腹部彩超:肝多发性无回声区(囊肿?)。2017-06-19,血气报告:PH值7.45,二氧化碳分压27.39mmHg,氧分压119mmHg,剩余碱-4.5mmol/L,氧饱和 度99%,标准碳酸氢根21.80mmol/L,余未见异常。生化全套示:直接胆红素10.6umol/L,白蛋白33.20g/L,谷氨酰转肽酶63U/L,总胆汁 酸12.39umol/L,钠134.90mmol/l,铁 6.86μmol/L, 磷0.56mmol/l,甘油三脂 1.77mmol/l,总胆固醇 2.33mmol/l,肌酸激酶332U/L,葡萄糖12.52mmol/l,C反应蛋白241.69mg/l,余未 见明显异常。NT-proBNP)N末端脑肽前体349pg/ml。凝血四项+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 6.70g/L,D二聚体1669ng/ml,余未见异常。血 沉82mm/hr。糖化血红蛋白9.5%。腺苷脱氨酶49U/L。降钙素 原 4.950ng/ml。甲胎蛋白 1.54ng/ml,癌胚抗原 3.39ng/ml, ca12525.39U/ml,糖类抗原19-990.79U/ml,糖类抗原15-3 4.29U/ml。6-20糖化血红蛋白9.5,尿酮体阴性。19号晚餐前血糖15.5mmol/l,予普通胰岛素8单位皮下注射。20号晚餐前血糖19.2mmol/l,睡前血糖24.3mmol/l,予 普通胰岛素6单位皮下注射。06-20无再发热,头晕改善,咳嗽咳痰,痰色白,量少,质稀,尚可咳出,体温:36.6℃脉搏:66次/分呼吸:18次/分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