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12寓言二则【教学反思】
12 《寓言二则》教学反思(一)在课堂上,我努力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1.读一读,读出感情,读出收获。
(1)初读课文。
老师在导入课文之后,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感知文本,使阅读不再盲目,提高了阅读的质量。
(2)自读课文。
如果说初读课文是为了感知故事梗概,那么自读就是对阅读的更进一步了解。
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之上,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注重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2.做游戏,利用游戏提高兴趣,提高质量。
游戏一直是孩子们所期盼的。
我就利用做气球游戏这个环节来引导学生完成对生字的把握,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使学习变得开心、快乐。
3.创设情境,深入引导。
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由此及彼,深入思考。
我就用具体的问题,创设出相应的情境,让同学们在想象中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中心意思,从而获得体验。
从而体现出育人的目的。
我们的教学往往会有一些遗憾。
这节课也是。
在对生字词的理解过程中,我总结的方法不够全面,同时,我对这节课掌握得太多,没有把更多阅读的权利留给同学们。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人人参与,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本课由《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则寓言组成。
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
一个做错了事能及时改正;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探究故事背后的寓意。
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1.教学中多次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生字词的学习。
在课文中整体认读。
在具体的语句中读准确。
在探究中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反复的认知重现,对孩子学习掌握生字是有效的。
2.读故事,悟出道理。
读故事,体会人物的心理,懂道理,找语句体会。
创设口语交际训练平台,把故事与道理相融合,每一次的碰撞都是一次深化提升。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寓、则”等15个生字,会写“亡、牢”等8个字,正确读写“亡羊补牢、劝告”等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3.比较两组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赶紧、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4.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难点1.理解成语的意思,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寓言故事。
2.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1)识字。
利用熟字识记,如:比—此;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如:防—坊,端—喘;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如:则、钻;结合语境识记,“筋、疲”可在成语“筋疲力尽”中学习;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寓、圈、叼、坊、疲”等字。
(2)写字。
本课要求会写8个字。
上下结构的字中,“牢、筋”上小下大;“告、丢”上宽下窄,第二横要写长些。
左右结构的字“钻、劝”,都是左窄右宽,要指导学生把握字各部分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
2.朗读教学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读好人物对话。
通过对比的方法,读好语气词和表示动作的词语,读出故事情节的变化。
由扶到放,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则寓言,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亡羊补牢》▶课时目标1.借助拼音认识“寓、则、亡”等10个生字,会写“亡、牢、钻”等6个字。
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亡羊补牢、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第一则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过程板块一初读课文,走进故事1.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新课,了解寓言。
①看图猜成语。
准备好了吗?谁来猜猜这几幅图分别描绘的是什么成语?(课件出示坐井观天、狐假虎威、刻舟求剑图)②介绍寓言故事的特点。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2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故事性较强,课文内容较简单,对学生来说在把握内容上不会有什么困难。
关键是要通过读懂寓言的内容来理解寓言中所含道理。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主要设置了以下三大环节展开教学。
首先是理解题意,初步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其次是深入学习课文,了解人物内心世界,启发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简要地说说寓意。
最后联系实际,理解寓意。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营造班级热烈、积极的学习气氛。
学生兴趣盎然,无论是同桌之间合作读,还是跟师生合作读,大家都能积极地配合,朗读效果较好。
在教学中,因为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能更直观、更形象地展示课文内容,因此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
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朗读方面我的引导能力还有待提高。
学生读的时候,我应该予以恰当的指导。
2.在学完课文之后,在让学生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说说类似的事情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故事的寓意理解得不够透彻。
3.粉笔字是老师必须做好的功课,我在这方面还有待加强,今后应该多练练粉笔字。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仍需继续努力,多阅读与语文教学有关的教学设计,从中汲取宝贵的教学经验,以此来提高个人的语文素养。
今后也要让学生多把课文内容,联系自身或者生活中的真实事件结合起来,看看两者有什么相关联,从中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课文更深层次的意蕴。
《揠苗助长》是二年级下册的一则寓言故事。
文中讲述了一位农夫因急于求成而揠苗助长的可笑故事,文中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深得孩子们的喜欢。
让学生明白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违反规律办事会酿成大错的道理。
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自己说出这则故事所表达的寓意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可能知其理而不能表其意。
怎样才能让学生们把明白的道理表达出来呢?在教学中我以解题为切入点,引导孩子们思考并提出了这样三个问题:农夫为什么拔苗?农夫怎样拔苗?最后结果怎样?将三个问题串成一条线,以清晰的思路展开课堂教学。
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二则——亡羊补牢反思(2)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校组织的“双优课”评选活动中,展示给校领导和老师们的。
我亲切、谦和的教态赢得了老师们的赞许,同时对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我非常满意的是学生们的表现,学习兴致高涨,参与意识强烈,发散思维活跃、学习效果良好。
一节课的教学安排,老师可以精心准备,但课上的突发事件(与教学活动相关的或是无关的),往往让老师始料未及,怎样巧妙的处理好,就要看老师的应变能力,和多年的教学经验。
继而就本课书的教学,发表几点不成熟的见解:1、目标明确,方法落实:了解故事,读懂寓言所蕴涵的道理,这既是寓言学习的主要目标,也是寓言学习的方法,老师把学习的目标与方法清晰地教给孩子,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扎实进行,落实有效。
从题目激趣导入,探究“寓言”的意思,以关键问题为切入点,引导理解故事内容,感悟寓言的道理,并创设平台,多次引导学生把读懂故事内容与感悟故事蕴涵的道理交织深化,使目标的落实到位。
2、循环反复,螺旋深化:简单的环节,训练却绝不简单,训练在反复中提高。
第一,教学中多次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生字词的学习:在课文中整体认读、在具体的语句中读准确、在探究中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反复的认知重现,对孩子学习掌握生字是积极的,第二,读故事,悟出道理,却没有“到此为止”,而是多次的相互碰撞:读故事,体会人物的心理;懂道理,找语句体会;创设口语交际训练平台,把故事与道理相融合,每一次的碰撞都是一次深化提升。
3、结合教材特点,选择学法,但切入点的问题缺少讨论的价值:这节课环节清楚紧凑,老师以“问题:养羊人两次丢羊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先自己在文中找,再在小组里交流。
还有就是老师对养羊人有一种评价,不知对不对,待你们解决完第一个问题后告诉你们,帮我分析一下。
”为切入点,引导孩子读故事,在生生的合作学习和师生的交流探究中,巧妙的使孩子读懂了故事,体会了寓意。
这种探究合作学习在此运用得如此自然与高效。
体现了三维目标的“过程与方法”,但是我觉得作为切入点的问题过于简单,因此关于这个问题的小组讨论的意义不大。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反思【第1篇】亡羊补牢》这则寓言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
这则寓言主要讲的是一位养羊人第一次丢了养,街坊劝他修羊圈,堵窟窿,养羊人没有听从劝告;第二天他又丢了养,才后悔没有听街坊的,于是赶快动手把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教学这则寓言时,我采取的教学思路是:一、激趣导入。
在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回忆学过那些寓言故事,然后教师小结:寓言常常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
)。
接着揭示课题,亡羊补牢。
在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老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筛选,并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如,“亡”“牢”什么意思?“亡羊补牢”什么意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寓言说明一个什么道理?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出示自学提示。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
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四、精读课文,体会寓意。
抓住街坊是如何劝养羊人的?他是如何反应的?”“第二次丢羊时,他又有什么反应,以及如何想的,如何做的?”这几个问题展开,进行朗读,感悟,老师进行恰当的板书。
在此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五、联系实际,谈体会。
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感受。
回顾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1、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很高,学习的兴趣很浓,教学也收到良好的效果。
2、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如让学生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鼓励大胆质疑,在读中解决问题等。
3、在合作交流中解决疑难。
相比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显得更明显:1、感情朗读不到位,应进一步加强朗读的指导。
2、联系实际谈体会环节,学生谈得还较肤浅,老师应进一步指导。
总之,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发现自己在教学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12.《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故事性较强,课文内容较简单,对学生来说在把握内容上不会有什么困难。
关键是要通过读懂寓言的内容来理解寓言中所含着的意思。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主要设置了以下三大环节展开教学。
首先是理解题意,初步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其次是深入学习课文,了解人物内心世界,启发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简要地说说寓意。
最后联系实际,理解寓意。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学生中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全班的学习气氛热烈、积极。
学生的兴趣盎然,无论是同桌之间读,还是跟老师合作读,都能积极地配合,效果达到较好。
在教学中,因为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能更直观、更形象地展示课文,因此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
不足之处:
1、指导朗读这一方面还有待提高。
学生读的时候,我应该多指导。
2、在学习完课文之后,让学生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说说类似于亡羊补牢的事情,学生说得较为肤浅,说明学生对寓意理解得不够透彻。
3、粉笔字是老师必须做好的功课,我在这方面还有待加强,应该多练练粉笔字。
在今后的教学中仍需继续努力,多阅读与语文教学有关的教学设计,从中汲取宝贵的教学经验,以此来提高个人的语文素养。
今后也
要让学生多把课文内容,多联系自身或者生活中的各种事件,看看有什么相关联的,从而从学中体会到知识和道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反思第【1】篇〗《亡羊补牢》这篇课文是一则成语故事。
这个故事短小精悍,故事性较强,课文内容较简单,对学生来说在把握内容上不会有什么困难。
关键是要通过读懂寓言的内容来理解寓言中所含着的意思。
寓意是对故事中的具体形象和故事情节作的最高概括,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一个跨度的,为了帮助学生迈过这个跨度,必须重视情境创设,因为学生只有在耳闻目睹之后,才会真正深入地理解故事内容,正确地对故事角色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才能水到渠成地概括出寓言向我们揭示的道理。
通过课文的教学,要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出了差错应该及时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
这篇课文的教学,我在教学设计中考虑学生的年龄情况,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1、导入设计富于情趣,吸引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一上课,我便引导学生通过积累成语,引出这个故事,学生由此兴志勃勃地投入学习,思维随之活跃起来,质疑创设问题情境也就应运而生,各个疑问代表了学生学习寓言的求知欲,这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探究的动机,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开端。
2、重视对重点词句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和培养运用语言文字能力:在这篇课文中,我设计了“练习说话”的环节,高度重视字词教学,因为这正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在讲“应该”这个词时,我指导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生活理解词义,让学生说句子练习进行运用语言文字训练。
另外,还引导学生说说身边类似“亡羊补牢”的例子,让学生在运用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对寓意的理解,并引导学生运用这个成语故事,指导学生处理解决生活中的事情。
3、重视朗读文本,让学生在读中品悟,培养语感,形成朗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读好两次丢羊的经过。
第一次他是满不在乎,街坊劝说的话,他没当回事;第二次他很后悔,觉得应该按照街坊说的去做,并立即动手将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
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把寓言中所表达的几个层次的意思读出来。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优秀(必备5篇)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优秀(必备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汇报、述职报告、发言致辞、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job reports, speeche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亡羊补牢》教学反思优秀(必备5篇)【简介】本文是热心本店铺整理的《亡羊补牢》教学反思优秀(必备5篇)以供参考。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反思第【1】篇〗《亡羊补牢》是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中的一篇寓言故事,课文里面有这么一句话“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出来,把那只羊叼走了。
”这句话很直接地告诉了我们丢失羊的原因。
按教学流程应该是很顺利地完成好这一部分的,然而,孩子们的脑海中永远有着无限的'探究欲望和问题,让教学充满了未知。
这次教学就发生了一场“大转弯”,呈现出了别开生面的一幕。
片断回放:师:请同学们在第一段里画出这个人丢失羊的原因。
(用笔勾出那句话并朗读)知道羊丢失的原因了吗?(板书:破了个窟窿)正当我写完板书转身后,还见一名男生把手高高地举过头顶,可以看出他很想说话。
于是,我请了他起来。
他起身问道:余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既然羊圈破了一个窟窿,那么羊为什么不从窟窿里跑出去?听了他的问题,我顿时感到了一片茫然,完全出乎于我的预设之外,心想:怎么会提出这个问题呀?一下子我不知所措地陷入僵局,突然,我又觉得这还真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不应该放过这次机会。
看着孩子们在座位上窃窃私语,我立马想到问题是孩子们的问题,应该还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想象和探讨。
师:刚才,有同学提出了一个让老师也没有想到的问题:羊为什么不从窟窿里跑出来?从你们的表情上,我可以看出大家对此问题非常感兴趣,现在就让大家花点时间来讨论讨论吧?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立刻“耶”了起来,赶紧拉开阵势,展开了小组讨论,两三分钟后,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
生:我们小组认为羊没跑出来,是因为他们害怕狼,狼常吃小羊,如果羊全部跑出来的话,就有可能被狼全部吃光。
师:这是一个原因:怕被狼吃掉。
那你一定喜欢看《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故事吧!(生哈哈大笑)生:我认为羊不会跑出来的原因是时间太晚了,该是羊休息的时候。
师:你一定是从“夜里”这里知道了时间,会懂得从词语中来分析,有道理。
(在不断地交流中,我也受到启发并加以引导),同学们,想一想,“羊圈”是什么?生:羊圈是羊们住的地方,是它们的“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反思第1篇】这个成语故事的难点在于体会故事所说明的道理,因此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时,我抓住养羊人两次态度和行为的变化,通过各种形式的不同的反复阅读和理解,让学生体会故事所说明的道理。
通过教学和课后听课老师的点评,对本堂课做了如下反思:一、出示课题,引入新课我采用了让学生回顾以前学习的寓言并且举例,从而引出课题,并且对课题中“亡”和“牢”这两个字让学生先解释他们的理解,他们认为“亡是死亡”、“牢是牢固”,我也没有多加讲解,一直到课文学习完,总结的时候我在来回顾这里,让学生再次理解“亡”和“牢”的意思,大部分学生能说出“亡是丢失”、“牢是羊圈”,这个方法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这两字的记忆和理解,但是有听课老师指出,我应该再加一句引导的话,如“这两个意思同学们到底有没有解释正确,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课文,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这样可以使学生不会产生对错误知识的记忆。
我对于这个说法也比较赞同。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这个环节,我采用了指名读,让学生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划一划,然后幻灯片出示一些词语,一起学习。
然后在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对于词语的教学中,虽然学生练习了很多遍,大部分同学能说会读了,但是还缺少正确地书写。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生字、词语的书写也比较重视,我恰恰在教学设计时忽略了这个。
2、在再读课文时,我的要求是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但是当学生出现齐读时,我没有及时阻止。
在说课文主要内容时,也只是请了几位同学说,而且她说的比较繁琐,我就马上去帮助她说完整。
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补充扩写。
3、在学生划生字词的过程中,我没有反馈。
在学习词语时,也没有出现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
三、理解内容、体会寓意这个环节,我的设计是,学习了第一次丢羊的原因和第二次丢羊的原因,然后又学习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丢羊后的做法,然后又回头来学习第一次丢羊后“街坊”和“养羊人”对话对于这个设计,我自己也感觉不错。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寓言二则教学反思
12 《寓言二则》教学反思(两篇)(一)本课由《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则寓言组成。
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
一个做错了事能及时改正;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探究故事背后的寓意。
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1.教学中多次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生字词的学习。
在课文中整体认读。
在具体的语句中读准确。
在探究中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反复的认知重现,对孩子学习掌握生字是有效的。
2.读故事,悟出道理。
读故事,体会人物的心理,懂道理,找语句体会。
创设口语交际训练平台,把故事与道理相融合,每一次的碰撞都是一次深化提升。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在《揠苗助长》教学中:如“巴望、焦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喘气、一大截”等,联系上下文来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通过分析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让学生做做动作,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说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例如:说说“巴望”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什么叫“自言自语”?做做“喘气”的样子……在理解“筋疲力尽”的时候,我让学生来做做揠苗人拔苗的动作,说说自己的感受,周围同学说说他拔完苗会有什么感觉,什么样子,这样在形象的展示同时通过说话练习就可以非常自然而贴切地理解“筋疲力尽”了。
二、成功之处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体裁。
教学中我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
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三、不足之处我也感觉有些欠缺:在转移话题时过渡衔接不太恰当,略微有些生硬,这点也是我日后需要着重研究的地方。
联系实际谈体会环节,学生谈得还较肤浅,没有做到进一步指导,使同学更深刻的联系实际。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亡羊补牢教学反思「篇一」《亡羊补牢》是一个成语故事。
讲的是一个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劝他修羊圈、堵窟窿,养羊人没有听从劝告;第二天他又丢了羊,才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于是感紧动手把窟窿补上,把羊圈修好。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掉。
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全文有5个自然段。
第1至3自然段写的是从前有一个人养了许多羊,丢羊后,不听邻居劝告。
第4自然段写第二天又丢了一只羊。
第5自然段写他后悔不听邻居的话,立刻把羊圈修好,从此再没有丢过羊。
这个成语故事的难点在于体会故事所说明的道理,因此在教学时,我抓住养羊人两次态度的变化,通过各种形式的不同的反复阅读,让学生体会故事所说明的道理。
在设计教学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识字是中低年级段的教学重点,为了让学生掌握生字,我多次在课堂上多次出现难读的词句,并且注意了学习的层次,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如,这篇课文里有一个多音字“圈”,在课文里的“羊圈”一词中念juan(第四声),孩子们经常会受“圆圈”中的“圈”的影响,容易读错。
我首先让学生带着拼音读,然后再去掉拼音读;先让学生读词,然后再读句,最后再读全文。
有了这个层次,学生在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成就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文章题目为突破口,直奔重点。
“亡羊补牢”这个题目是对文章的高度概括,抓住了课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重要脉络。
因此在教学中,我就以选择“亡、补、牢”这三个字意思,让学生读课文。
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要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字意,又为对下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三、重视读的训练。
朗读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帮助,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使用自由读,引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法的读、多层次的读让学生体会感悟,从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如临其境。
四、注意了对学生的引导。
在理解课文时,采用了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
例如:在理解“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这句话时,就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此句的意思。
亡羊补牢的教学反思5篇
亡羊补牢的教学反思5篇亡羊补牢的教学反思5篇教学反思包括对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等方面的综合评估,以便教师能够对教学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改进。
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亡羊补牢的教学反思,希望你喜欢。
亡羊补牢的教学反思【篇1】【教学目标】1、讲读第二则寓言《亡羊补牢》,体会其中寓意:懂得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教学准备】1、收集古代的寓言故事。
2、制作动画课件或搜集两则寓言的动画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部分1、上一课讲了《揠苗助长》,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2、《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你懂得一个什么道理?二、引入部分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一则寓言《亡羊补牢》,(出示课题)老师跟你们一样在课前认真预习了这篇寓言,大概知道这寓言讲的是什么内容,但是老师遇到了一个总想不通的问题:这个养羊人(示意学生看插图),他究竟是一个聪明人,还是一个糊涂人?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认真学习《亡羊补牢》这篇寓言,帮老师解决这个别问题……三、讲读悟理部分1、听课文录音,初步了解寓言故事内容(幻灯出示本课第一个问题:寓言先讲了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结果怎样?)──目的.:培养学生“把一段话说清楚”。
2、看学生表演的哑剧《亡羊补牢》。
(过渡:听了课文录音,又看了哑剧,可能还有同学们还有不懂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找找寓言中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我们一道解决。
)3、自学课文,通过“出问题考大家”的自学活动共同解难释疑。
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丢第一只羊(1~3段)第二部分:丢第二只羊(4~5段)4、第一部分,估计学生所提的总是如下:字词方面:⑴ 从前是什么意思或它的近义词是什么?(以前)⑵ 羊圈(juàn)另外一个读音组词⑶ 窟;窿查字典(尤其注意除部首外有几画)⑷ 街坊是什么意思?(邻居)⑸ 与“叼”最相似的字哪个?(叨)内容理解方面:⑴ 羊为什么会被叼走?⑵ 街坊是怎样劝他的?⑶ 养羊人怎样回答的?⑷ 他的回答对吗?(注意:这个问题不必多讲,留下悬念后面解决)第二部分,学生可能提的问题有:字词方面:⑴ 后悔是什么意思?⑵ 劝告意思或近义词?⑶ 从此是什么意思?你能想出一个和“此”最相似的形近字?⑷ “从此”造句。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引言概述:
《亡羊补牢》是一句古语,意思是失去了一只羊后,及时修补羊圈,以免再次失去。
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个道理,及时反思教学过程,找出问题并加以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认真准备教学内容
1.1 提前备课,确保教学内容准确无误
1.2 设计合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过程有条不紊
1.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二、积极引导学生参与
2.1 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2.3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促进互动交流
三、及时关注学生学习情况
3.1 定期进行测验和考试,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
3.2 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式
3.3 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四、反思教学过程
4.1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4.2 分析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反馈意见,找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4.3 参加教学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五、持续改进教学方法
5.1 不断学习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5.2 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5.3 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通过以上几点反思和改进,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
只有不断反思和改进,我们才能在教学中不断进步,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课后反思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课后反思今天,我有幸和二年级五班的孩子一起呈现了一堂《亡羊补牢》。
下课后,我认真反思,总结如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意思。
《亡羊补牢》是一则寓言,课文内容比较简单,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根据二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我在导入时组织学生看图猜成语。
顺势引出“寓言”,简单总结寓言特点之后,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寓言《亡羊补牢》。
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孩子们学习寓言故事的兴趣。
引入课题后,先写课题,之后结合字典解释理解“亡和牢”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课题的意思,教会了学生理解生字词的方法。
二、多种方法识字,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本节课,生字比较多,上课伊始结合字形演变过程识记了“亡和牢”,接着抓住多音字“圈”,先引导学生说出它的两个读音,然后分别解释每个读音所代表的意思,进而组织学生带着理解,在具体的词语语境中,读准字音。
另外,“窟窿”、“街坊”都是轻声,先读准,在结合意思理解词意。
“街坊”还联系了生活实际进行理解,让学习词语的枯燥过程变得精彩纷呈。
三、充分朗读,练习说话,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则寓言故事篇幅短小,但读起来却很有意思。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先自由朗读,再接读课文,再创设情境朗读街坊的劝说,进而分角色朗读街坊和养羊人的对话,接着通过比较阅读,体会养羊人第二次丢羊之后的做法,最后以学生讲故事的形式,讲了讲故事的内容。
学生充分朗读的过程中,学习了寓言故事以及道理,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总结学习方法,进行拓展阅读。
本节课,我旨在教会学生学习寓言的方法,以板书的形式呈现了学习寓言的步骤:解题意——读故事——悟道理——讲故事。
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推荐学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实现了课堂知识到课外的延伸。
不足之处:1、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充分。
每次提出问题时,我过于重视下一步教学过程的开展,并没有给孩子留有太多的思考时间,没有放手让孩子们去说,我引导的比较多。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6篇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6篇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入思考和评估的过程,旨在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并寻找改进和提高的方法。
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亡羊补牢教学反思,希望你喜欢。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精选篇1)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正确理解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重点难点了解语言的主要内容,体会寓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寓言,谁能说说什么叫寓言?(寓,寄托;言,讲道理。
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寓言《亡羊补牢》。
(板书课文题目)二、解题,引出主要内容1、请同学们查字典,说一说题目中的“亡”“牢”分别是什么意思。
【“亡”在古代指丢失。
“牢”在文中指羊圈。
】2、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吗?(养羊人丢失了羊才去修补羊圈。
)三、学习生字、新词1、出示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劝告后悔2、交流讨论,记忆字形。
窟:上面是“穴宝盖”,下面是“屈”。
街:中间最后一笔是“提”。
窿:上面是“穴宝盖”,下面的“折文旁”下面有一横,不要丢掉。
3、口头组词。
四、深入学习,理解寓意1、默读课文。
思考:养羊人丢了几次羊?(丢了两次羊,因为羊圈破了。
)2、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画出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2)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丢羊的事。
(因为羊圈破了个窟窿,狼从窟窿里叼走了羊,所以羊少了一只。
)(3)句式训练。
投影出示填空:我今天特别高兴,原来_______。
因为小丽生病了,所以_______。
(4)养羊人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了,那么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什么呢?(不听街坊的劝告。
)指名读街坊和养羊人的对话。
(5)养羊人的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养羊人的想法不对。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案(教学反思)
12寓言二则教材分析本课由《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则寓言组成。
课文分别勾勒出了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
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而且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多多少少都读过一些寓言故事,再加上课文选编的两则寓言故事内容较浅显,所以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教学建议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
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寓言,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3.通过读句子,说出每组句子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感知课文内容,感悟词句,了解寓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和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成语“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意思。
3.通过读句子,说出每组句子的不同。
难点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和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师: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文内容的录音或录像。
学生:预习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会认“亡”“牢”等10个生字,会写“钻”“劝”等6个生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说出课后练习第二题第一组句子的不同。
3.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道理。
二、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亡”“牢”等10个生字,会写“钻”“劝”等6个生字。
2.理解成语“亡羊补牢”的意思。
难点理解寓言揭示的道理。
三、揭示课题,引入新课1.出示“寓言”二字,学生齐读。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则寓言。
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3、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
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
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
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
(第三句)(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
(指导方法)(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引言概述:《亡羊补牢》是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农夫在照应羊群时疏忽大意,导致一只羊走失。
为了补救错误,他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最终找回了失散的羊。
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和反思,特别是在教育方面。
本文将从教学角度出发,分析《亡羊补牢》的教育意义,并提出一些反思。
一、对学生的关注不足1.1 学生个体差异的忽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将所有学生一概而论。
这样做会导致一些学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1.2 忽视学生的情感需求除了学习知识,学生还有情感需求。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赋予他们关心和支持。
否则,学生可能会因为情感问题而影响学习。
1.3 忽视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潜能,教师应该发现并引导学生发展他们的特长。
如果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可能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业发展。
二、缺乏及时的教学反馈2.1 不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并赋予纠正。
如果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视若无睹,学生可能会养成错误的习惯,影响他们的学习进步。
2.2 不及时赋予学生鼓励和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得到鼓励和肯定,这样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如果教师缺乏及时的反馈,学生可能会感到失落和无助,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2.3 不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如果教师不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三、缺乏有效的学习资源3.1 缺乏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
教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图书、实验器材、多媒体教学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3.2 缺乏与实际生活联系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这样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预度。
如果教学资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可能会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降低。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亡羊补牢是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农夫在发现羊群中有一只羊走失后,及时采取措施将其找回的故事。
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教会了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要及时解决,不能迟延。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亡羊补牢》进行教学反思。
一、重视问题的发现1.1 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在故事中,农夫发现羊群中有一只羊走失后,即将采取行动。
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的存在。
1.2 建立有效的问题反馈机制教师应建立起一个有效的问题反馈机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及时赋予解答和指导。
这样可以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1.3 注重问题的记录和整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记录和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以便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讲解。
二、及时采取行动2.1 即将解决问题在教学中,一旦发现学生存在问题,教师应即将采取行动,匡助学生解决问题。
不能等到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采取行动。
2.2 提供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教师应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匡助学生克服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2.3 建立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匡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学会独立思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问题的防范和预防3.1 分析问题暗地里的原因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分析问题暗地里的原因,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2 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问题的特点,教师可以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匡助学生预防问题的发生。
3.3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及时复习、做好笔记等,以避免问题的发生和积累。
四、问题的反思和总结4.1 反思问题的处理方式教师在解决问题后应反思自己的处理方式,总结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应对类似的问题。
4.2 学生参预问题反思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参预问题的反思,匡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产生和解决过程,从而提高他们的问题处理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校组织的“双优课”评选活动中,展示给校领导和老师们的。
我亲切、谦和的教态赢得了老师们的赞许,同时对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我非常满意的是学生们的表现,学习兴致高涨,参与意识强烈,发散思维活跃、学习效果良好。
一节课的教学安排,老师可以精心准备,但课上的突发事件(与教学活动相关的或是无关的),往往让老师始料未及,怎样巧妙的处理好,就要看老师的应变能力,和多年的教学经验。
继而就本课书的教学,发表几点不成熟的见解:
1、目标明确,方法落实:
了解故事,读懂寓言所蕴涵的道理,这既是寓言学习的主要目标,也是寓言学习的方法,老师把学习的目标与方法清晰地教给孩子,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扎实进行,落实有效。
从题目激趣导入,探究“寓言”的意思,以关键问题为切入点,引导理解故事内容,感悟寓言的道理,并创设平台,多次引导学生把读懂故事内容与感悟故事蕴涵的道理交织深化,使目标的落实到位。
2、循环反复,螺旋深化:
简单的环节,训练却绝不简单,训练在反复中提高。
第一,教学中多次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生字词的学习:在课文中整体认读、在具体的语句中读准确、在探究中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反复的认知重现,对孩子学习掌握生字是积极的,
第二,读故事,悟出道理,却没有“到此为止”,而是多次的相互碰撞:读故事,体会人物的心理;懂道理,找语句体会;创设口语交际训练平台,把故事与道理相融合,每一次的碰撞都是一次深化提升。
3、结合教材特点,选择学法,但切入点的问题缺少讨论的价值:
这节课环节清楚紧凑,老师以“问题:养羊人两次丢羊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先自己在文中找,再在小组里交流。
还有就是老师对养羊人有一种评价,不知对不对,待你们解决完第一个问题后告诉你们,帮我分析一下。
”为切入点,引导孩子读故事,在生生的合作学习和师生的交流探究中,巧妙的使孩子读懂了故事,体会了寓意。
这种探究合作学习在此运用得如此自然与高效。
体现了三维目标的
“过程与方法”,但是我觉得作为切入点的问题过于简单,因此关于这个问题的小组讨论的意义不大。
4、教学无小事,更应关注细节:
课后,学生向我指出课堂上我出现的问题,例如:甲同学在读“则”时,发音不准,我没有及时纠正;乙同学在对养羊人评价时,说了一个同学们不理解的成语,教师忽视了这一环节,含糊而过,给同学带来了学习上的阴影。
这些只是学生给我提出的,可能还有一些细节出现了纰漏,作为“当局者”的我也没有意识到,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悉心聆听、快速分析、及时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