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需求的价弹性指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第五版)习题

微观经济学(第五版)习题

《微观经济学》(第五版)习题集第一章引论一、选择题1.经济学是研究()。

A.企业如何赚钱的问题;B.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C.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D.政府如何管制的问题。

2.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的区别主要在于()。

A.它们是否有用;B.获取它们时,是否要付出一定的费用;C.它们价格的高低;D.它们的效用高低。

3.资源稀缺性的含义是指( ).A.资源的数量较少;B.获得一定量资源所必须耗费的成本相当高; C.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来说,再多的资源也显不足; D.资源的价格很高。

4.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A.一国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B.收入的短期波动;C.收入的长期增长;D.一国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5.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

A.一国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B.一国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C.如何生产;D.为谁生产.6.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价值理论;B.生产理论; C.价格理论;D.分配理论。

7.下列事物中哪些不具备稀缺性( )A.空气;B.矿泉水;C.食物; D.安全保卫。

8.人们在资源有限而需求无限时必须( )A.使个人利益优于公共利益;B.做出选择;C.降低期望; D.以国家利益为重。

9.下列问题是经济学研究不会涉及的问题()。

A.在稀缺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方法;B.如何实现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翻两翻;C.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 D.充分就业和物价水平的稳定。

10.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A.亚当·斯密;B.约翰·梅纳德·凯恩斯;C.米尔顿·弗里德曼;D.阿弗里德·马歇尔。

二、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1.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实现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科学。

( )2.经济理论揭示了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联。

( )3.经济学根源于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 )4.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一国稀缺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5.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涉及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等三大基本经济问题.()6.市场机制就是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 )7.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西经(微观第四版)课后题第二单元-需求、供给、均衡价格

西经(微观第四版)课后题第二单元-需求、供给、均衡价格

第二单元需求、供给、均衡价格一、单项选择1.张某对面包的需求表示(D)。

A.张某买了面包B.张某没有买面包,而买了煎饼C.张某准备买10个,但钱没带够D.面包卖每个1元时,张某准备用现有的收入买4个,而每个为2元时,准备买1个2.所有下列因素除哪一种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B)。

A.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B.商品价格下降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下降D.消费者偏好变化3.生产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则对该物品当前的供给会(A)。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4.若x和y两产品的交叉弹性是-2,则(D)。

A.x和y是替代品B.x和y是正常商品C.x和y是劣质品D.x和y是互补品5.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3美元降到2美元,需求量将从9单位增加到11单位,则该商品卖者的总收益将(C)。

A.保持不变B.增加C.减少D.无法知道二、多项选择1.在某一时期彩电的需求曲线向右平移的原因是(BCD)。

A.彩电的价格上升B.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上升C.消费者对彩电的预期价格上升D.等离子电视机的价格上升2.如果一种物品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CD)。

A.存在过剩,而且价格将上升B.存在过剩,而且价格将下降C.存在短缺,而且价格将上升D.存在短缺,而且价格将下降3.影响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ABCD)。

A.该商品的可替代程度B.商品的必需程度C.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D.时间的长短4.若某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正,则该商品可能为(ACD)。

A.正常品B.低档品C.奢侈品D.必需品5.影响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ABC)。

A.该商品的可替代程度B.商品的必需程度C.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D.时间的长短三、名词解释四、判断题1.如果价格高于均衡价格的话,消费者能购买任何他们想要的数量。

(√)2.供求定律表明在均衡价格时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相等。

(√)3.在产品和劳务有相近的替代品时需求的价格弹性比较大。

《医疗保险学》名词解释

《医疗保险学》名词解释

风险:指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损失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的状态。

疾病风险:狭义:指由于人身所患疾病而带来的经济、生理、心理等损失的风险。

广义:则包括人身的疾病、生育以及伤害等方面存在或引起的风险。

保险: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患病或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社会保险:是以法律保证的一种基本社会权利,其职能主要是以劳动为生的人,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能够利用这种权利来维持劳动者及其家属的生活。

社会保险的强制原则:指国家根据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划定一定的保险范围,对覆盖在内的国民强制参加保险。

医疗保险:是以社会保险形式建立的,为居民提供因疾病所需医疗费用资助的一种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学:是研究医疗保险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医疗保障制度:从医疗卫生事业和社会保障的角度来看,保证公民获得必要的医疗服务的费用保障制度,称作~商业保险型医疗保险模式:即通过市场来筹集费用和提供服务,对医疗保险机构、医疗服务机构和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属营利性质。

医疗保险系统:是一个以维持医疗保险的正常运转和科学管理为目的的,主要由被保险人单位、被保险人、医疗保险机构和医疗服务机构等要素组成的,以规范医疗保险费用的筹集、医疗服务的提供、医疗费用的支付为功能的有机整体。

医疗保险组织机构:指在医疗保险工作中具体负责医疗保险费用的筹集、管理、支付、监督等医疗保险业务的机构,又称为保险方。

被保险方:指由投保人为其缴费的、人身健康受到医疗保险合同的保障,在其生病、受伤需要治疗时,可以再医疗保险合同规定的范围内,由国家或社会向其提供必需的医疗服务或经济补偿的人。

第三方付费:指患者接受医疗服务后,由公立或私立的机构而不是患者本人支付他们的医疗保险费用的方法。

医疗服务提供方:指由医疗保险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并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认的,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提供指定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微观经济学[第五版]习题

微观经济学[第五版]习题

《微观经济学》(第五版)习题集第一章引论一、选择题1.经济学是研究()。

A.企业如何赚钱的问题; B.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C.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 D.政府如何管制的问题。

2.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的区别主要在于()。

A.它们是否有用; B.获取它们时,是否要付出一定的费用;C.它们价格的高低; D.它们的效用高低。

3.资源稀缺性的含义是指()。

A.资源的数量较少; B.获得一定量资源所必须耗费的成本相当高;C.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来说,再多的资源也显不足; D.资源的价格很高。

4.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

A.一国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B.收入的短期波动;C.收入的长期增长; D.一国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5.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

A.一国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B.一国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C.如何生产; D.为谁生产。

6.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值理论; B.生产理论; C.价格理论; D.分配理论。

7.下列事物中哪些不具备稀缺性 ( )A.空气; B.矿泉水; C.食物; D.安全保卫。

8.人们在资源有限而需求无限时必须 ( )A.使个人利益优于公共利益; B.做出选择;C.降低期望; D.以国家利益为重。

9.下列问题是经济学研究不会涉及的问题()。

A.在稀缺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方法;B.如何实现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翻两翻;C.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 D.充分就业和物价水平的稳定。

10.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A.亚当·斯密; B.约翰·梅纳德·凯恩斯;C.米尔顿·弗里德曼; D.阿弗里德·马歇尔。

二、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1.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实现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科学。

()2.经济理论揭示了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联。

()3.经济学根源于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4.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一国稀缺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微观经济学(第五版)习题

微观经济学(第五版)习题

《微观经济学》(第五版)习题集第一章引论一、选择题1.经济学是研究()。

A.企业如何赚钱的问题;B.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C.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D.政府如何管制的问题。

2.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的区别主要在于()。

A.它们是否有用;B.获取它们时,是否要付出一定的费用;C.它们价格的高低;D.它们的效用高低。

3.资源稀缺性的含义是指()。

A.资源的数量较少;B.获得一定量资源所必须耗费的成本相当高;C.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来说,再多的资源也显不足;D.资源的价格很高。

4.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

A.一国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B.收入的短期波动;C.收入的长期增长;D.一国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5.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

A.一国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B.一国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C.如何生产;D.为谁生产。

6.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值理论;B.生产理论;C.价格理论;D.分配理论。

7.下列事物中哪些不具备稀缺性()A.空气;B.矿泉水;C.食物;D.安全保卫。

8.人们在资源有限而需求无限时必须()A.使个人利益优于公共利益;B.做出选择;C.降低期望;D.以国家利益为重。

9.下列问题是经济学研究不会涉及的问题()。

A.在稀缺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方法;B.如何实现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翻两翻;C.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D.充分就业和物价水平的稳定。

10.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A.亚当·斯密;B.约翰·梅纳德·凯恩斯;C.米尔顿·弗里德曼;D.阿弗里德·马歇尔。

二、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1.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实现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科学。

()2.经济理论揭示了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联。

()3.经济学根源于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4.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一国稀缺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5.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涉及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等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微观经济学各校考研试题及答案整理 第二章

微观经济学各校考研试题及答案整理 第二章

考试真题及典型题1概念题1.供给(武汉理工大学2004试;四川大学2006试)2.供给函数(中山大学2005试)3.恩格尔定律(北师大2001试;财政部2004试;对外经贸大学2006试;华东理工大学2006试;南京大学2007试)4.有效需求(effective demand)(人大2002试;北京邮电大学2003试)5.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elasticity, income elasticity, cross elasticity)(武大2000试)6.吉芬商品(Giffen goods)(武大2000、2002、2003试;人大2003试;复旦大学1998、2000试;中山大学2005试;西安交大2007试)7.替代产品(substitute goods)(复旦大学1997试)8.互补商品(complementary goods)9.均衡(Equilibrium)与非均衡(Non-equilibrium)(北大1997试)9. 均衡价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7试)10.供给量和供给的变动11.弧弹性(中山大学2005试)2 简答题1.对于厂商来说,其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1和小于1对其价格战略(采取降价还是涨价)将产生何种影响?(南开大学2004试)2.目前,中国有些行业实行行业自律价格,给出一个支持论据,给出一个反对论据。

(北大1999试)3.什么是对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与售卖者的销售收入(或者说购买者的支出)的关系如何?举例说明之。

(复旦大学1993试)4.简述支撑需求定律和供给定律的经济学原理。

(天津财大2006试)5.简述需求规律的含义及其特例。

(武大2001试)6.当经济学家观察到一种产品的价格上升而需求反而增加时,他们给出什么样的解释?7.“谷残伤农”,粮食丰收反而会带来农民收入的下降,请分析背后的经济学原因,并说明政府在农业领域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第2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505d Q P =-,供给函数为105s Q P =-+。

(1)求均衡价格e P 和均衡数量e Q ,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605d Q P =-。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c P 和均衡数量c Q ,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55s Q P =-+。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c P 和均衡数量c Q ,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1)将需求函数505d Q P =-和供给函数105s Q P =-+代入均衡条件d s Q Q =,有:505105P P -=-+解得:6e P =将均衡价格6e P =代入需求函数505d Q P =-解得均衡数量:20e Q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6e P =,20e Q =。

几何图形如图2-10所示。

图2-10 供求均衡(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605d Q P =-和原供给函数105s Q P =-+代入均衡条件d s Q Q =,有:605105P P -=-+解得:7e P =将均衡价格7e P =代入需求函数605d Q P =-解得均衡数量:25e Q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7e P =,25e Q =。

财务管理中的价格弹性分析

财务管理中的价格弹性分析

财务管理中的价格弹性分析价格弹性是财务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对企业的决策及经营策略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财务管理中的价格弹性分析展开讨论。

一、价格弹性的定义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是指产品或服务需求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它的计算方法为:价格弹性 = (需求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确定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弹性为正,负或者无穷大。

二、价格弹性的分类根据价格弹性的计算结果,可以将价格弹性分为三类:需求弹性、供应弹性和交叉弹性。

1. 需求弹性需求弹性是指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根据计算结果,需求弹性可以分为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和中间弹性。

- 完全弹性(Elastic)完全弹性的需求意味着需求对价格的变动非常敏感,即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

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降低价格来增加销量,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

- 完全不弹性(Inelastic)完全不弹性的需求意味着需求对价格的变动不敏感,即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

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价格来增加利润。

- 中间弹性(Unitary Elastic)中间弹性的需求意味着需求对价格的变动反应程度适中,即需求量的变动幅度与价格变动的幅度相当。

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权衡价格和销量之间的关系,以实现最大化利润。

2. 供应弹性供应弹性是指供应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根据计算结果,供应弹性可以分为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和中间弹性,与需求弹性类似。

3. 交叉弹性交叉弹性是指两种产品之间需求关系的变化程度。

交叉弹性可以判断两种产品之间的替代关系或互补关系,有助于企业进行市场定位和产品组合的决策。

三、价格弹性的应用价格弹性对企业的决策和战略制定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财务管理中,价格弹性分析可以应用于多个方面:1. 定价决策通过对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弹性进行分析,企业可以确定最优价格,从而最大化收益。

如果产品需求具有完全弹性,企业可以降低价格以增加销量;如果产品需求呈完全不弹性,企业可以提高价格以提高利润。

答(1)需求的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

答(1)需求的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

答:(1)需求的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

①需求弧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d d d Q P E P Q ∆=-∆ ,②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d d d Q P E P Q =-需求弹性的种类:若E d =0,则称为该物品的需求为完全无弹性。

若0<E d <1,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相当缺乏弹性,如多数生活必需品。

若E d =1,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单位弹性,此时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幅度与价格的相对变化幅度相等。

若1<E d <∞,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相当富有弹性,大多数是奢侈品的需求。

若E d =∞,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完全有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指在某特定时间内,某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消费者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它被用来测度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的相对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

需求的收入弧弹性的计算公式为:M Q M E M Q∆=∆ ,需求的收入点弹性的计算公式为:M 0d lim d M Q M Q M E M Q M Q∆→∆==∆ 。

(2)需求的价格弹性(设为E 0)同售卖者的销售收入关系如下:当|E 0|>1,即需求富于弹性时,销售收入与价格反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

当|E 0|<1时,即需求缺乏弹性时,销售收入与价格同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

当|E 0|=1时,销售收入和价格没有关系。

例如,农产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产品,为了提高售卖者的销售收入,应该采取提价的办法;相反,对录像机这类高档消费品,由于其需求富于弹性,为了提高售卖者的销售收入,则应采取降价的办法。

价格弹性基础概念及影响

价格弹性基础概念及影响

价格弹性基础概念及影响价格弹性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商品或服务价格变动对需求量变化的敏感程度。

在市场经济中,了解价格弹性对企业决策和市场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价格弹性的基础概念,探讨价格弹性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 价格弹性的基础概念价格弹性通常用数值来表示,它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需求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和交叉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通常用公式表示为:需求价格弹性 =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价格弹性为负数时表示需求量与价格呈负相关,为正数时表示呈正相关,为零时表示需求量不受价格变动影响。

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计算方式与需求价格弹性类似。

交叉价格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上不同商品之间的替代关系。

### 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价格弹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包括替代品的可用性、商品的必需性、消费者收入水平、时间因素等。

1. 替代品的可用性:当市场上存在大量替代品时,消费者更容易转向其他替代品,商品的价格弹性较高。

例如,如果某种牌子的手机价格上涨,消费者可能会选择购买其他品牌的手机。

2. 商品的必需性:对于生活必需品,消费者通常会购买,即使价格上涨,需求量变化不大,价格弹性较低。

而对于奢侈品或非必需品,价格上涨可能导致需求量急剧下降,价格弹性较高。

3. 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也会影响价格弹性。

当消费者收入较低时,商品价格上涨可能导致需求量下降,价格弹性较高;而当消费者收入较高时,商品价格上涨对需求量的影响较小,价格弹性较低。

4. 时间因素:价格弹性还受时间因素影响。

短期内,消费者可能没有时间调整购买行为,价格弹性较低;而长期内,消费者有更多选择和调整的时间,价格弹性较高。

### 价格弹性的影响了解价格弹性对企业决策和市场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可以通过分析价格弹性来制定定价策略,预测市场需求变化,优化产品组合等。

需求价格弹性理论

需求价格弹性理论

需求价格弹性理论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简称为价格弹性或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量变化率对商品自身价格变化率反应程度的一种度量,等于需求变化率除以价格变化率。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这样,如果鸡蛋的价格上涨了10%,使得人们想买的鸡蛋数量减少了5%,需求价格弹性就是5%除以10%,即0.5。

需求价格弹性-公式用数学术语就是:需求价格弹性公司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需求弹性=—————————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的价格弹性实际上是负数;也就是说,由于需求规律的作用,价格和需求量是呈相反方向变化的,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

因此,需求量和价格的相对变化量符号相反,所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

由于他的符号始终不变,为了简单起见,习惯上将需求看做为一个正数,因为我们知道它是个负数。

需求价格弹性-基本类型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需求价格弹性-关系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与销售者的收入有着密切联系: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时,那么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1,那么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变动。

这就是企业实行薄利多销策略的一个主要理论基础。

需求价格弹性理论的应用: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关系的分析。

总收益也可以称为总收入,指厂商出售一定量商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也就是销售量与价格的乘积,如果以TR代表总收益,Q为销售量,P为价格,总收益的计算公式为:我们假设需求量也就是销售量,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价格变动引起的销售量(需求量)的变动不同,从而总收益的变动也就不同。

弹性理论考试题与答案

弹性理论考试题与答案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_________变_ 动的比率所引起的_________变_ 动的比率。

选择一项:a. 价格需求量b. 需求量价格正确答案是:价格需求量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6%,而需求量减少9%时,该商品属于需求_________弹_ 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3%时,该商品属于需求_________弹_性。

选择一项:a. 富有缺乏b. 缺乏富有正确答案是:富有缺乏若某种商品的需求无弹性,则其需求曲线是一条的线。

选择一项:a. 与横轴平行(与横轴垂直)b. 与横轴垂直(与纵轴平行)正确答案是:与横轴垂直(与纵轴平行)收入弹性是指_________变_ 动的比率所引起的_________变_ 动的比率。

选择一项:a. 收入需求量b. 需求量收入正确答案是:收入需求量税收负担在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分割称为,税收负担最终由谁承担称为。

选择一项:a. 税收归宿税收分摊b. 税收分摊税收归宿正确答案是:税收分摊税收归宿如果某种商品需求富有弹性而供给缺乏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身上。

选择一项:a. 消费者b. 生产者正确答案是:生产者在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 1 的条件下,卖者适当_________价_ 格能增加总收益。

选择一项:a. 提高b. 降低正确答案是:提高需求弹性的弹性系数是指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_ 比值。

选择一项:a.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价格变动的比率b. 价格变动的比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正确答案是: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价格变动的比率需求缺乏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_________价_ 格变动的比率,需求富有弹性则是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_________价_ 格变动的比率。

选择一项:a. 小于大于b. 大于小于正确答案是:小于大于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_________,_而奢侈品的需求弹性。

选择一项:a. 大小b. 小大正确答案是:小大若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该商品属于需求_________弹_ 性。

需求价格弹性名词解释

需求价格弹性名词解释

需求价格弹性名词解释需求价格弹性是指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它衡量了消费者在价格变动时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变动的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对经济体制的运行和市场的调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需求价格弹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完全弹性:当价格变动时,需求量发生无限大的变化。

也就是说,消费者对价格非常敏感,即使价格变动很小,需求量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这通常发生在市场竞争激烈、替代品多的商品上。

例如,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了10%,需求量却增加了100%,此时需求价格弹性为无穷大。

2. 完全不弹性:当价格变动时,需求量完全不变。

也就是说,消费者对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反应,他们仍然会购买同样数量的商品。

这通常发生在基本生活必需品或医疗服务等不可或缺的商品上。

例如,即使某种药品价格上涨了50%,人们仍然会购买同样的数量,此时需求价格弹性为零。

3. 有限弹性:当价格变动时,需求量发生有限的变化。

也就是说,消费者对价格比较敏感,但需求量变化幅度有限。

这种情况常见于一般的商品和服务市场。

例如,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了10%,需求量下降了5%,此时需求价格弹性为-0.5。

需求价格弹性的值可以通过如下的公式计算:需求价格弹性 = (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 价格变动百分比)需求价格弹性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企业确定价格策略,预测市场需求的变动,评估市场风险和利润潜力。

如果需求价格弹性高,企业在定价时需要更加谨慎,以吸引消费者并提高市场份额;而如果需求价格弹性低,企业则可能有较大的定价权和利润空间。

此外,需求价格弹性还对政府的税收政策和市场监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高,政府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可以实现较好的税收收入和市场调节效果;而如果价格弹性低,政府则需要采取更加慎重的措施,以防止市场失衡和消费者受到不公正的限制。

总之,需求价格弹性是衡量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的重要指标。

它对企业和政府的决策制定具有指导意义,可以帮助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保护消费者权益,提高市场效率。

答需求价格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自身价格变动的反应

答需求价格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自身价格变动的反应

答:(1)需求价格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自身价格变动的反应灵敏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与商品自身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之间的比值。

用E 代表需求价格弹性,Q 代表需求量,P 代表价格,则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E =//Q Q Q P P P ∆∆=∆∆·P Q
(2)在完全垄断条件下,由于市场需求曲线即为厂商需求曲线,因此我们可以找出厂商的边际收益与需求弹性的关系,证明如下:
假定反需求函数为P = P (Q )
则可以有TR (Q )= P (Q )·Q
MR (Q )=d d TR P Q Q =+·d d P P Q =(1+d d P Q ·Q P ) 即 MR =P (1-d
1e ) ① 式中,e d 为需求的价格弹性,e d =-
d d Q P ·P Q 。

①式就是表示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商品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之间关系的式子。

由①式可得以下三种情况:
当e d >1,有MR >0。

此时,TR 曲线斜率为正,表示厂商总收益TR 随销售量Q 的增加而增加。

当e d <1时,有MR <0。

此时,TR 曲线斜率为负,表示厂商总收益TR 随销售量Q 的增加而减少。

当e d =1时,有MR =0。

此时,TR 曲线斜率为零,表示厂商的总收益TR 达极大值点。

以下三种情况在图7-4中都得到了体现。

若某垄断厂商的生产目的是实现销售收入最大化,此时MR =0,所以在他决定销售量时,应该把产量定在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处。

微观经济学沈炳珍第二章 参考答案

微观经济学沈炳珍第二章  参考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不变( D )A.个人收入B.其余商品的价格C.个人偏好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2.消费者预期某物品价格要上升,则该物品的当前需求会( B )A.减少B.增加C.不变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3.如果商品X和商品Y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则X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D )A.X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X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Y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Y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4.一个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A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5.若X和Y两产品的交叉弹性是-2.3,则( D )A.X和Y是替代品B.X和Y是正常商品C.X和Y是低档商品D.X和Y是互补品6.如果某商品的需求富有价格弹性,则该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 C )A.该商品销售收入增加B.该商品销售收入不变C.该商品销售收入下降D.该商品销售收入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7.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的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A)A.富有弹性B.具有单位弹性C.缺乏弹性D.其弹性不能确定8.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决定按销售量向卖者征税,假如政府希望税收负担全部落在买者身上,并尽可能不影响交易量,那么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C )A.需求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均大于零B.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零小于无穷,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零C.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零,供给的价格弹性大于零小于无穷D.需求的价格弹性为无穷,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零9.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

政府为了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C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C.收购多余的农产品D.对农产品生产者予以补贴10.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 A )A.黑市交易B.大量积压C.买者按低价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数量D.A和C11.经济学家所说的“需求曲线”,是描述价格和需求量关系的曲线。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在经济学中,需求价格弹性是衡量市场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的一个重要概念。

需求价格弹性表示的是当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发生变动时,市场需求量的变化幅度。

弹性系数的大小决定了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进而影响到市场供求关系和定价策略。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为:需求价格弹性=价格变动百分比/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如果该数值大于1,表示需求价格弹性为弹性需求,这意味着当价格发生变化时,需求量的变化幅度大于价格变化幅度。

如果该数值小于1,表示需求价格弹性为非弹性需求,这意味着当价格发生变化时,需求量的变化幅度小于价格变化幅度。

若弹性系数等于1,则表示需求量变化与价格变化的幅度是相同的,这称为单位弹性需求。

需求价格弹性的不同数值反映了市场上的不同情况。

当需求价格弹性较大时,说明市场对价格变动比较敏感,价格变化会带来较大的需求量变化。

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价格来控制市场需求,从而提高销售额。

然而,若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则意味着市场对价格变动不敏感,或者说需求较为刚性。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调整价格对市场需求影响较小,可能需要通过改变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来提升销售额。

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当存在替代品时,需求价格弹性通常较大,因为消费者能够选择更便宜的替代品。

另外,需求价格弹性还与商品或服务的必需性密切相关。

对于生活必需品如食品和医疗服务,需求价格弹性通常较小,因为消费者无法轻易减少对这些产品的消费。

对于企业来说,了解需求价格弹性对定价决策至关重要。

如果一个企业运营的是弹性需求市场,它可以通过降价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而提高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然而,如果一个企业运营的是非弹性需求市场,它可能需要更多地侧重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以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总之,需求价格弹性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衡量了市场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了解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适的定价策略,并提高市场竞争力。

经济学基础课后练习题第二章

经济学基础课后练习题第二章

第2章均衡价格理论思考与练习一、选择题1.在某一时期内,彩电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是()A.彩电的价格上升 B.消费者对彩电的预期价格下降C.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 D.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2.一个商品价格下降对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平移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平移D.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左平移3.已知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D=30-P,市场供给函数为S=3P-10,如果对该商品实行减税,则减税后的市场均衡价格()A.等于10 B.大于10 C.小于10 D.无法确定4.()反应的是商品需求量变动与其商品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A.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B.需求收入弹性 C.需求交叉弹性 D.供给价格弹性5.商品供给价格弹性是()A.商品供给量变动的比率与其价格变动的比率B.商品供给量与其价格变动的比率C.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变动的比率 D.商品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变动的比率6.商品的均衡价格会随着()A.商品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B.商品需求的减少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C.商品需求的增加与供给的减少而上升D.商品需求的增加与供给的减少而下降7.政府运用限制价格政策,会导致 ( )A.产品大量积压 B.消费者随时都能买到自己需要的产品C.黑市交易D.市场秩序稳定8.适合于进行薄利多销的商品是()的商品。

A.需求缺乏弹性B.需求富有弹性C.需求有无限弹性 D.需求完全无弹性9.在下列因素中,()的变动会引起商品供给量的变动A.生产技术 B. 原料价格 C.商品价格 D.居民收入10.下列组合中,一种商品需求量与另一种商品价格呈反方向变动的是()A.香蕉和苹果 B.照相机和胶卷C.汽车和收音机 D. 面包和方便面11.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的商品称为()。

A.正常商品 B.劣等商品 C.生活必需品 D.奢侈品12.由市场来配置资源意味着()。

A.该经济中的每个成员永远能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任何东西B.稀缺资源的售卖给那些出价最高的人C.政府必须决定每个人应得到的各种资源的数量D.对满足基本需求的物品必须排队购买。

答:需求的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

答:需求的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

答:需求的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

其表达式为:需求量变动百分率E d =-价格变动百分率QQ P Q P P QP∆∆=-=-∆∆ 或者 d d d Q P E P Q=- 1P Q = 斜率所谓“薄利多销”是指通过降低商品的价格,虽然每单位商品的利润会减少,但通过销售量的扩大,厂商的总利润可以扩大。

这一传统经商理念的是否成立要视需求弹性的大小而进行具体的分析。

(1)若E d =0,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完全无弹性,意思是不论价格如何变化,需求量始终保持不变,也就是说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毫无反应。

如图2—14(1)所示,当价格由P 0降为P 1时,需求量没有变化,导致厂商利润净损失为四边形P 0ABP 1的面积。

此时,“薄利多销”的理论不成立。

(2)若0<E d <1,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互相缺乏弹性。

如图2—14(2)所示,当价格由P 0降为P 1时,需求量由q 0增加到q 1,需求量增加的幅度显然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

由于面积CBq 1q 0小于面积P 0ABP 1,所以价格下降后,厂商的总利润反而减少。

(3)若E d =1,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单位弹性。

如图2—14(3)所示,当价格下降后,厂商的利润没有发生变化。

(4)若1<E d <∞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相当富有弹性,如图2—14(4)所示,当价格由P 0降为P 1时,需求量由q 0增加到q 1,需求量增加的幅度显然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

由于面积CBq 0q 1,大于面积P 0ACP 1,所以价格下降后,厂商的总利润大幅度增加。

(5)若E d =∞,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完全有弹性,如图2—14(5)所示。

此时价格无变化,而需求量有变化;或价格略微有变化,而需求量即为甚大的变化,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非常剧烈。

这种情况下,若价格稍微降低,由于需求量会无限扩大,厂商的总利润也会无限扩大。

需求的价格弹性名词解释

需求的价格弹性名词解释

需求的价格弹性名词解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变化。

而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是一个重要的调节因素,它对需求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需求的价格弹性就是衡量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在经济学中,需求的价格弹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用来帮助我们理解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和预测市场的反应。

需求的价格弹性通常用数值表示,数值越大表示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越高。

当需求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时,我们称之为需求的价格弹性大。

反之,当需求对价格变化不太敏感时,我们称之为需求的价格弹性小。

需求的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为:需求的价格弹性 =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这个公式的理解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了10%,而需求量相应下降了5%。

根据上述公式,需求的价格弹性为:需求的价格弹性 = (-5% / 10%) = -0.5这表示需求对价格上涨的敏感度为0.5,需求的价格弹性为0.5。

由于弹性数值为负数,说明需求与价格呈反向变动的关系,即价格上涨时需求下降。

需求的价格弹性有三种情况:完全弹性、非常弹性和非弹性。

完全弹性是指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极为敏感,即需求量的变化比价格变化大。

需求的价格弹性数值可以为无穷大。

完全弹性通常在市场中的奢侈品或非必需品中出现,因为这些商品对消费者来说并非必需,他们对于价格的敏感程度较高。

非常弹性是指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敏感,但需求量的变化幅度与价格变化的幅度相对较小。

需求的价格弹性数值通常在1以上,但小于无穷大。

非常弹性的需求通常出现在可替代性较高的商品,例如市场上的许多日用品。

非弹性是指需求对价格变化不太敏感,即需求量的变化幅度与价格变化的幅度相对较小。

需求的价格弹性数值通常在0到1之间。

非弹性需求通常出现在必需品或没有替代品的商品,因为消费者在购买这些商品时,不太会受到价格的影响。

需求的价格弹性对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生产者来说,需求的价格弹性帮助他们了解市场对产品的反应,从而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需求的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

其表达式为:
需求量变动百分率
E d =-
价格变动百分率
Q Q P Q P P Q
P
∆∆=-=-∆∆ 或者 d d d Q P E P Q =- 1P Q =斜率
所谓“薄利多销”是指通过降低商品的价格,虽然每单位商品的利润会减少,但通过销售量的扩大,厂商的总利润可以扩大。

这一传统经商理念的是否成立要视需求弹性的大小而进行具体的分析。

(1)若E d =0,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完全无弹性,意思是不论价格如何变化,需求量始终保持不变,也就是说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毫无反应。

如图2—14(1)所示,当价格由P 0降为P 1时,需求量没有变化,导致厂商利润净损失为四边形P 0ABP 1的面积。

此时,“薄利多销”的理论不成立。

(2)若0<E d <1,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互相缺乏弹性。

如图2—14(2)所示,当价格由P 0降为P 1时,需求量由q 0增加到q 1,需求量增加的幅度显然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

由于面积CBq 1q 0小于面积P 0ABP 1,所以价格下降后,厂商的总利润反而减少。

(3)若E d =1,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单位弹性。

如图2—14(3)所示,当价格下降后,厂商的利润没有发生变化。

(4)若1<E d <∞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相当富有弹性,如图2—14(4)所示,当价格由P 0降为P 1时,需求量由q 0增加到q 1,需求量增加的幅度显然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

由于面积CBq 0q 1,大于面积P 0ACP 1,所以价格下降后,厂商的总利润大幅度增加。

(5)若E d =∞,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完全有弹性,如图2—14(5)所示。

此时价格无变化,而需求量有变化;或价格略微有变化,而需求量即为甚大的变化,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非常剧烈。

这种情况下,若价格稍微降低,由于需求量会无限扩大,厂商的总利润也会无限扩大。

但现实中,需求完全有弹性的物品可说没有,很难找到这样的例子。

图2—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