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真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在的真理——海德格尔真理观

黄邹毅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201306703006)

论文写作要求:

1、论文选题需在现代西方哲学流派研究范围之内;

2、选题要尽可能明确、具体;

3、字数在5000--7000字;

4、写作要规范(分析论证;句子语法;标点符号;错别字)。

摘要:真理问题是海德格尔思想中极其重要的问题与传统的真理观将真理归于认识论问题不同,海德格尔在存在论基础上分析了真理的本质,指出真理是此在的展开状态,此在的本质就在于它的生存由此海德格尔将真理与人的存在相联系,将对真理及其本性的追索由纯粹的、学院式的思辨引入对现实的关注以及对拯救人类之渴望后的运思方式,为真理奠定一个存在论基础,从而提出了存在论的真理观。海德格尔以全新的思维方式来研究真理问题,实现了对传统真理观的超越。

[1]

关键词:海德格尔而;真理;此在

真理问题在西方哲学史上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哲人自古就把真理与存在相提并论。巴门尼德首次提出存在问题,并把存在同听取存在的理解统一起来。因此,他认为存在与认识同一。通行的真理概念以“符合”作为其根本特征。于是人们由此认为,真理属于认识论范畴,即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相对于传统真理观而言,海德格尔的真理观则是围绕存在论展开的。海德格尔认为,真理一开始就与“存在”为伍,真理的认识论意义是从本体论意义衍生出来的,真理的本质问题本身包含有真理的存在方式问题,要研究真理就必须从其存在论基础研究,并从传统的真理概念着手,剖析真理的存在论基础以及其生

存论意义。由此,对真理及其本性的追索在海德格尔那里没有了传统的、纯粹的、学院式的思辨,而更多地引入了对现实的关注以及对拯救人类之渴望后的运思方式。今天,随着人类对自我本真的不断挖掘,对真理及其本性的追索也反射了人的生存境遇,因此,海德格尔的真理观中对传统真理思想的批判和超越也愈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传统真理观:真理就是符合

在西方哲学史上,从巴门尼德那里就开始讨论真理问题。巴门尼德说,“认识有两条道路,一条道路是真理(理智)的道路,即确认只有存在存在而研究存在,另一条道路是意见的道路,即认为非存在存在而研究非存在。”在近代思想中,真理是一个认识论问题。真理等于正确,即是说,人们的认识与认识对象相符合、相一致。可以说符合论是传统真理观的立足点和根本特征。

1、亚里士多德的真理观

真理与事实相符合是亚里士多德的基本观点,其所得出的命题即是:“灵魂的‘体验’,‘表象’,是物的肖似”。这里的肖似表明我们的认识是对物的描绘,我们的心灵生来只是一块白板,心灵天生潜在地与万物的本质形式同一,是对物体的相应与符合。自此,由亚里士多德开始,人们关于真理的本质形成了知与物的肖似这样一种公式。

2、康德的真理观

真理是人的统觉:能动性与感性材料进行整理,把先验的主观范畴形式赋子感性材料。人的认识活动就是用先天的认识能力去整理后天的感觉经验形成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科学知识。因此,在康德看来,要获得真理,就必须结合感性与理性。

3,黑格尔的真理观

真理是理念运动所实现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他说,“如果说真理在主观意义上是观念和对象的一致,那么在客观意义上真实的东西则意味着客体、事物同其自身的一致,意味着客体和事物的实在性符合于它们的概念。”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真理就是“逻辑学”的最后范畴即绝对理念,真理是具体的,其本质上是一个过程,更重要的是真理是理论的和实践的理念的统一。把实践引入到真理观中,把真理看作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4、新康德主义的真理观:

符合论与实在论相关联。在马堡学派看来,思维根本不依赖于主体以外的对象,其中有的人认为,主观与客观之间并没有什么原则的界限;文德尔班则指明真理即是逻辑判断的价值,真理不但是事实判断,而且也是应该这样思维的价值判断,是思想的规范,从而将真理归入价值论范畴,在价值领域讨论真理问题成了新康德主义的主要特色。

二、海德格尔对传统真理观的批判

传统哲学还一再劝导人们把真理与自由当做人类的庄严目标来维护与追求但是,真理是什么,自由又是什么?真理与自由有关系还是毫无关系?如果有关系,它们是一种什么关系?如果没有关系,它们又如何能共同成为人类所追求与维护的目标?这类问题更未在认识论中得到必要的追问与思考

这种状况至少表明,把真理问题定位在认识论领域,很可能阻碍了哲学更根本地追问真理问题这种定位一方面使真理本身的法则性地位长期得不到巩固与维护,另一方面使真理成了科学家(特别是自然科学家)与技术专家的特权,而普通人似乎与真理无缘,至少离真理要远一些如果真理是人类尊严的源泉,那么传统真理观的一个意外结论将是:人的尊严是不同的。这一结论迫使现代哲学不得不重提真理问题。[2]

与传统的符合论不同,海德格尔把“此在”引入真理领域,在真理领域探讨了人的存在意义;但是海德格尔并没有一概否定真理符合论,而是指出这种真理观的严重缺陷。认为,符合是一种关系,真理也就是一种关系。但是并非一切关系都是符合。一个符号的指向是一种关系,但并非符号同被指向的东西符合。六与十六减去十是相同的,这说的是它们就多少这一方面是相同的。认识和对象能够在哪一方面相符合?二者本来不是同类的,是不能相同的,那么,二者也许相似?但相似也不能由此认识事情本身,因为认识应当如事情所是的那样去认识它。何况本来不是同类的东西也不能真正相似。可见,仅仅从关系来理解符合是不够的。相同也仅只是符合的一种方式。符合具有“就某方面而言”的结构,也就是说符合仅只是对物的某一方面、某一属性的符合,那么知与物的符合是在哪方面符合呢?应该说是我们的对物的正确认识“应当如事情所是的那样把它‘给’出来呀”。这说明,符合具有“如……那样”的关系性质。因此,为了把真理结构

弄清楚,我们必须回过头来追问真理这个关系的整体,一自追问到承担着这个整体本身的存在联系。

一个命题说是真的,意味着这个命题指向存在者本身。命题所指示的存在者正像存在者本身如其所是的那样显示出来,这个存在者在自我的同一性中存在着,正像‘已在命题中所展示、所揭示的那样存在着。在命题中它就存在者本身揭示存在者。也就是说,命题的“真在”必须被理解为揭示着的存在。

如果说符合是指主体对客体的肖似,那么真理根本就没有认识与对象的符合这样的结构。从存在论的意义上来说,“真在”只有根据在世才能成为可能。在世才是真理源始的基础。真理,是就存在者本身展示存在者。真理这种展示活动是一种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又依据于此在的在世,因此,此在在世就是认识的基础,也是真理的基础。也就是说,最原始的、最本真的真理就是存在的真理。

可见,在海德格尔的眼中,传统真理观在真理问题上的局限性就在于其没有思考(存在者的无蔽状态),而作为无蔽的真理的本质从没有得到理会,对思想而言,无蔽在传统真理思想中就成了遮蔽最深的东西,这样,传统真理思想中的符合论被海德格尔认为}一分空洞也不无道理。海德格尔在对传统真理观的批判中引入了对无蔽状态的分析,从而使得真理理论从认识论进入存在论的领域。

三、真理是存在的真理:从认识论到存在论的转换

我们说“真”,真理、真相、是真的、真在,无非是说“有所揭示”。传统的符合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体现的是知对物的有所适合。这样对物的陈述(知)就是与物相一致的陈述,要做到这一点,在适合中,陈述首先就必须成其所是。这里,“适合的意思不可能是不同物之间的一种物性上的同化,”“适合的本质取决于在陈述与物之间起作用的那种关系的特性。”正如,我们看到桌子上放着两枚五分硬币,我们指着其中的一枚硬币说,这枚硬币是圆的。“关于硬币的陈述把自身系于这一物,因为它把这一物表象出来,有所表象就像对一个如其所是的被表象之物那样来说其所说。”“在这里,表象就指:在排除了一切‘心理学的’和‘意识论,的前见之后,让物作为对象来对立这个对立者作为这样的被置放者(Gestellte)必须一直保持为一种被敞开的对立,与此同时,仍作为物持立在自己位置上,显示为一个持立者’。[3]

在认识论里,陈述通常被当做认识活动的结果,它就像一个被制作完毕的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