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局部解剖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局部解剖学-头部PPT课件
颅部又分为颅顶和 颅底两部分。
颅部 面部
5
二、表面解剖
(一)体表标志
1、眉弓superciliary arch : 为眶上缘上方的弓形隆起, 其内侧份的深处为额窦。 眉弓向后适对大脑额叶下 缘。
2、眶上切迹supraorbital notch (眶上孔supraorbital foramen) 位于眶上缘的中、内 1/3 交 界处,有眶上神经和血管经 此通过。
垂线。
垂直线向上延伸,与矢状线相交。
12
(二)体表投影
六个投影: ①脑膜中动脉: 主干相当于前垂直线与下水平线的交点, 前支经过前垂直线与上水平线的交点, 后支经过后垂直线与上水平线的交点。
13
(二)体表投影
六个投影:
②中央沟:
前垂直线与上水平线交点至后垂直
线和矢状线交点的连线上的中垂直线和后垂直线之间的一段。
22
(3)帽状腱膜 epicranial aponeurosis 坚韧,前连额肌;后连枕肌。两侧与颞浅筋膜相续。 帽状腱膜的横向裂伤,需仔细缝合。 手术切口应尽可能选择纵行。
23
(4)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又称腱膜下间隙 疏松结缔组织层,头皮借此层与颅骨外膜疏松结合。 此间隙内有静脉网,并借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 和颅内硬脑膜窦相通。故此如若感染,可继发颅骨 骨髓炎,甚至颅腔内感染。所以,临床上常称此层 为颅顶部的“危险区” (5)颅骨外膜 是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借少量疏松结缔组织与颅 骨相连。易分离,但骨缝 处与缝韧带结合紧密。骨 膜下的感染或血肿,仅局 限于一块颅骨的范围。
10
二、表面解剖 耳屏、下颌角、前囟点、人字点、星点、上项线。
11
(二)体表投影
六条标志线:
①下水平线:通过眶下缘与外耳
颅部 面部
5
二、表面解剖
(一)体表标志
1、眉弓superciliary arch : 为眶上缘上方的弓形隆起, 其内侧份的深处为额窦。 眉弓向后适对大脑额叶下 缘。
2、眶上切迹supraorbital notch (眶上孔supraorbital foramen) 位于眶上缘的中、内 1/3 交 界处,有眶上神经和血管经 此通过。
垂线。
垂直线向上延伸,与矢状线相交。
12
(二)体表投影
六个投影: ①脑膜中动脉: 主干相当于前垂直线与下水平线的交点, 前支经过前垂直线与上水平线的交点, 后支经过后垂直线与上水平线的交点。
13
(二)体表投影
六个投影:
②中央沟:
前垂直线与上水平线交点至后垂直
线和矢状线交点的连线上的中垂直线和后垂直线之间的一段。
22
(3)帽状腱膜 epicranial aponeurosis 坚韧,前连额肌;后连枕肌。两侧与颞浅筋膜相续。 帽状腱膜的横向裂伤,需仔细缝合。 手术切口应尽可能选择纵行。
23
(4)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又称腱膜下间隙 疏松结缔组织层,头皮借此层与颅骨外膜疏松结合。 此间隙内有静脉网,并借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 和颅内硬脑膜窦相通。故此如若感染,可继发颅骨 骨髓炎,甚至颅腔内感染。所以,临床上常称此层 为颅顶部的“危险区” (5)颅骨外膜 是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借少量疏松结缔组织与颅 骨相连。易分离,但骨缝 处与缝韧带结合紧密。骨 膜下的感染或血肿,仅局 限于一块颅骨的范围。
10
二、表面解剖 耳屏、下颌角、前囟点、人字点、星点、上项线。
11
(二)体表投影
六条标志线:
①下水平线:通过眶下缘与外耳
局部解剖学课件:头部
第一节 概述
一、境界与分区
颅部 Cranium 面部 Face
二、表 面 解 剖
体表标志
眉弓、眶上切迹 、眶下孔 颏 孔、翼点、颧弓、乳突 枕外隆突
翼点 硬膜外血肿
体 表 投 影
• 脑膜中动脉的投影 • 中央沟的投影 • 中央前后回的投影 • 外侧沟的投影 • 大脑下缘的投影
第二节 面 部
分支
下牙槽动脉
Inferior alveolar a.
脑膜中动脉
Middle meningeal a.
颊动脉 Buccal a. 上牙槽后动脉
Posterior superior alveolar a.
眶下动脉 Infra-orbital a.
下颌神经
分支:
颊神经 耳颞神经 舌神经 下牙槽神经
前内面-咬肌、下颌支、翼 内肌后部
后内面- 乳突、胸锁乳突肌、 二腹肌后腹、茎突及茎突诸 肌、颈内动静脉、第Ⅸ~Ⅻ 对脑神经
“腮腺床” Parotid bed- 茎突及茎突诸肌、颈内动静 脉、第Ⅸ~Ⅻ 对脑神经
返回
面静脉→眼静脉 →海绵窦
面静脉→面深静 脉→翼静脉丛→ 海绵窦
返回
下颌后静脉 Retromandibular vein
nerve
翼静脉丛
Pteygoid plexus
位置:翼内外肌与颞肌之 间
收集静脉血的范围:上颌 动脉 的分支分布的区域
交通
面部的深静脉→面静脉 卵圆孔网及破裂孔导血管→
海绵窦
临床意义:口、鼻、咽感 染→颅内
上颌动脉
Maxillary artery
来源:颈外动脉 分段:
第一段:下颌段 第二段:翼肌段 第三段:翼腭窝段
头部局部解剖学
毗邻:
上内方:垂体
下内方:蝶窦
后方:三叉神经节
(垂体肿瘤常压迫窦内神精经选课)件
81
精选课件
返回82
海绵窦穿行结构
精选课件
83
海绵窦及其交通
精选课件
84
Boundarie s
精选课件
4
精选课件
5
额结节 眶上切迹
眶下孔
精选课件
颏孔
6
上颞线
枕外隆凸
颧弓 乳突
下颌角 精选课件
翼点
眉弓
7
翼点
硬膜外血肿
精选课件
8
精选课件
9
精选课件
10
人字点
冠矢点
精选课件
11
第二节 面部
Ø可划分为眶区、鼻区、口 区和面侧区。
一、面部浅层结构
(一)皮肤与浅筋膜
精选课件
54
结构特点:
(1)皮肤
①有大量汗腺、 皮脂腺,易发 生疖肿。
②有丰富的血 管,外伤易出血, 但愈合快。
精选课件
55
(2)浅筋膜 有许多垂直的纤维隔连接皮肤和帽状腱膜,
形成许多小隔,内有脂肪、血管神经。
精选课件
56
颅顶部的血管和神经
精选课件
57
A. 动脉
B.静脉
颅顶的血管 Roof精选课b件lood vessels of the skull58
精选课件
61
(5)颅骨外膜 在颅骨表面疏松贴附,在骨缝处结合 紧密。骨膜下感染或血肿,常局限于 一块颅骨的范围。
精选课件
62
(二)颞区
1.范围
颅顶两侧,位于
上颞线与颧弓上
缘之间,前界为
口腔颌面部的常见疾病ppt课件
2 磨牙尖周炎
3 下颌角及升支骨 髓炎
ppt课件.
27
(三) 临床表现
红: 肿:以下颌角为中心
质硬而无波动感 热: 痛: 功能障碍:张口受限
牙关紧闭
ppt课件.
28
ppt课件.
29
(四) 治疗原则
1、积极治疗冠周炎 2、不能盲目等待波动感出现,再作
切开引流 时间3~4天
确诊脓肿是否形成 穿刺 B超
内因: 精神创伤、免疫功能、 内分泌功能………
其它: 年龄、民族、地区、风俗……
X因素。
ppt课件.
55
治疗
治疗原则
良性肿瘤:手术切除为主;冷冻、激光治疗。
恶性肿瘤:综合治疗。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 治疗、免疫治疗 、冷冻治疗 、 微波加热疗法 、激光治疗、血 卟啉光辐射疗法 、中医药治疗。
6) 换药:保持引流 通畅,引流条由 深至浅,伤口不 要过早封闭
ppt课件.
32
颌下间隙感染
submandibular space infection
ppt课件.
33
ppt课件.
34
颞间隙感染
temporal space infection
ppt课件.
35
ppt课件.
36
颞下间隙感染
infratemporal space infection
Surgery 肿瘤
ppt课件.
53
命名
良性肿瘤:部位 + 组织 + 瘤 (舌血管瘤 )
恶性肿瘤:部位 上皮组织 + 癌 (口腔粘膜癌)
间叶组织 + 肉瘤(颌骨肉瘤)
恶性 + 组织 + 瘤 (恶性淋巴瘤)
3 下颌角及升支骨 髓炎
ppt课件.
27
(三) 临床表现
红: 肿:以下颌角为中心
质硬而无波动感 热: 痛: 功能障碍:张口受限
牙关紧闭
ppt课件.
28
ppt课件.
29
(四) 治疗原则
1、积极治疗冠周炎 2、不能盲目等待波动感出现,再作
切开引流 时间3~4天
确诊脓肿是否形成 穿刺 B超
内因: 精神创伤、免疫功能、 内分泌功能………
其它: 年龄、民族、地区、风俗……
X因素。
ppt课件.
55
治疗
治疗原则
良性肿瘤:手术切除为主;冷冻、激光治疗。
恶性肿瘤:综合治疗。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 治疗、免疫治疗 、冷冻治疗 、 微波加热疗法 、激光治疗、血 卟啉光辐射疗法 、中医药治疗。
6) 换药:保持引流 通畅,引流条由 深至浅,伤口不 要过早封闭
ppt课件.
32
颌下间隙感染
submandibular space infection
ppt课件.
33
ppt课件.
34
颞间隙感染
temporal space infection
ppt课件.
35
ppt课件.
36
颞下间隙感染
infratemporal space infection
Surgery 肿瘤
ppt课件.
53
命名
良性肿瘤:部位 + 组织 + 瘤 (舌血管瘤 )
恶性肿瘤:部位 上皮组织 + 癌 (口腔粘膜癌)
间叶组织 + 肉瘤(颌骨肉瘤)
恶性 + 组织 + 瘤 (恶性淋巴瘤)
头颈胸局部解剖学-教学课件
第三节 颞区手术局解
一、层次结构
1.皮肤及浅筋膜 皮肤较薄,可移动。浅筋膜 内的血管、神经为颅顶血管、神经的外侧组,分为 耳前组和耳后组。
(1)耳前组:有颞浅动、静脉和耳颞神经
颞浅动脉在耳屏前方能扪到动脉的搏动,是数 脉搏、颞区出血压迫止血的良好部位。颌面癌肿可 行颞浅动脉逆行插管注药化疗。
(二)体表投影 (1)标志线 临床上,为了确定端脑外侧面的沟回及脑膜中
动脉的体表投影,确定了6条标志线:①下水平线; ②上水平线;③矢状线;④前垂直线;⑤中垂直线 ;⑥后垂直线。
(2)投影 端脑外侧面的主要沟回及脑膜中动脉的体表投
影:①大脑半球中央沟的投影;②中央前、后回的 投影;③外侧沟的投影;④说话中枢的投影;⑤大 脑下缘的投影;⑥脑膜中动脉的投影;(见下图) 。
(2)血管、神经和淋巴结 面动脉;舌下神 经;舌神经;下颌下神经节 submandibular ganglion 上方连于舌神经,向下发分支至下颌 下腺。在下颌下腺的周围有4~6个下颌下淋巴 结。
二、舌骨下区 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颈阔肌、 颈筋膜浅层,再深入可见舌骨下肌群。在该 区可见颈动脉鞘及其内容,第Ⅹ-Ⅻ对脑神经 ,甲状腺,甲状旁腺,气管颈段和食管颈段 等。
颈动脉鞘内,位于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与颈 内静脉之间的后方。其在颈部的分支有喉上 神经和心支等。 4)二腹肌后腹 posterior of digastric
(二)肌三角 1.境界
2.内容 (1)甲状腺 thyroid gland
1)形态与被膜:甲状腺呈H形,分为左右两 侧叶和甲状腺峡。 气管前筋膜包绕甲状腺形成腺 鞘,又称甲状腺假被膜。甲状腺外膜称真被膜, 即纤维囊。二者之间为囊鞘间隙。
(5)颅骨外膜 为致密结缔组织膜,借少 量结缔组织与颅骨相连,二者易于分离,但骨 膜与颅缝紧密愈着,故骨膜下血肿不易蔓延, 常局限在一块颅骨的范围内。颅顶骨外板较厚 弧度小,内板较薄弧度大,骨折时,外板可保 持完整,内板却发生骨折,骨折时板障破裂, 损伤板障静脉可引起出血,形成硬脑膜外血肿 。小儿多为凹陷性骨折。
局部解剖学ppt课件
颈 部
43
颈部
境
界
上界: 以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 尖、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 与头部分界。 下界: 以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 骨上缘、肩峰至第七颈椎棘突 的连线与胸部及上肢分界。
44
颈部
分 区
1、颈前外侧区(固有颈部) 舌骨上区 颈前区 舌骨下区 胸锁乳突肌区 颈外侧区 枕三角 锁骨上三角 2、颈后区(项部)
26
头部
(2)面静脉 海绵窦 翼静脉丛 眼上静脉 面深静脉 内眦静脉 面静脉
上颌静脉
下颌后静脉 后支 前支 (面总静脉) 颈内静脉
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 “无瓣膜”、“危险三角”
27
头部
(3)面神经 出茎乳孔→入腮腺浅部 (主干+末支) 上干→ 面 神 经 下干→ 丛
颞支 颧支 颊支 下颌缘支
颈支
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 近甲状腺处相伴行,远离甲状腺 处分开 (下远结扎动脉) 右侧:神经在前,动脉在后 左侧:动脉在前,神经在后
64
颈部
f.甲状腺最下动脉 10%出现率,气管切开时要注意 g.甲状腺的静脉 甲状腺上静脉 甲状腺中静脉—切除甲状腺
时危险(粗、薄)
甲状腺下静脉—常形成静脉丛
65
颈部
眉弓
部
翼点
眶上切迹 下颌角 眶下切迹 颧弓 颏孔 乳突
13
头部
体表投影 六条标志线 中央沟 中央前后回
外侧沟
脑膜中动脉
14
头部
颅顶软组织
1、额顶枕区
① 境界 前: 后: 眶上缘 上项线
两侧:上颞线
15
头部
②层次 皮肤 ( 厚而致密,为疖肿和皮脂腺囊 肿好发部位) 浅筋膜 (连接帽状腱膜和皮肤;感 染时炎症不易扩散;血管神经呈辐射 状分布) 帽状腱膜(缝合头皮应将这层缝合)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头皮撕脱多自 此层分离,范围大,移动性大,炎症 易扩散。颅顶危险区) 颅骨外膜(骨膜下感染常局限)
局部解剖学全册课件
局部解剖学全册课件
常用实验器械的使用
实验分组合作及卫生管理
胸壁
• 切口
浅层结构
乳房
乳房的淋巴回流途径
深层结构
胸廓内动静脉穿支
肋间神经前皮支 肋间后动静脉穿支
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胸肩峰动脉
锁胸筋膜
锁胸筋膜
学习要点
•
乳房淋巴回流途径;
•
锁胸筋膜;
局部解剖学
崔怀瑞 667817 513041086@ 10A205/7A217
腋窝
• 位置 • 构成:一顶、一底、四壁
腋鞘及腋窝蜂窝组织
• 由椎前筋膜延续 • 包绕腋血管及臂丛 • 锁骨下臂丛麻醉将 药液注入此鞘内, 各区域感染可相互 蔓延
臂丛
根 干 股
束
分支
臂丛
• 外侧束
• 肌皮神经-穿喙肱肌 • 正中神经外侧根 • 胸外侧神经
臂丛
• 内侧束
• 尺神经 • 正中神经内侧根 • 胸内侧神经 • 臂内侧皮神经 • 前臂内侧皮神经
• 深层:拇收肌筋膜、 骨间掌侧筋膜
手掌骨筋膜鞘
1. 外侧鞘 2. 中间鞘 3. 内侧鞘
内侧肌间隔
小鱼际筋膜 掌腱膜 鱼际筋膜
外侧肌间隔
骨间掌侧筋膜
拇收肌 掌中隔 拇收肌筋膜
筋膜间隙
• 掌中间隙 • 鱼际间隙
掌中隔
手肌
• 外侧群 • 拇短展肌 • 拇短屈肌 • 拇对掌肌 • 拇收肌
• 内侧群 • 小指展肌 • 小指短屈肌 • 小指对掌肌
腹前外侧壁
• 皮肤 • 浅筋膜(脐平面以下)
• 浅层:Camper筋膜 • 深层:Scarpa筋膜 阔筋膜、会阴浅筋膜
(Colles筋膜)、白线
常用实验器械的使用
实验分组合作及卫生管理
胸壁
• 切口
浅层结构
乳房
乳房的淋巴回流途径
深层结构
胸廓内动静脉穿支
肋间神经前皮支 肋间后动静脉穿支
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胸肩峰动脉
锁胸筋膜
锁胸筋膜
学习要点
•
乳房淋巴回流途径;
•
锁胸筋膜;
局部解剖学
崔怀瑞 667817 513041086@ 10A205/7A217
腋窝
• 位置 • 构成:一顶、一底、四壁
腋鞘及腋窝蜂窝组织
• 由椎前筋膜延续 • 包绕腋血管及臂丛 • 锁骨下臂丛麻醉将 药液注入此鞘内, 各区域感染可相互 蔓延
臂丛
根 干 股
束
分支
臂丛
• 外侧束
• 肌皮神经-穿喙肱肌 • 正中神经外侧根 • 胸外侧神经
臂丛
• 内侧束
• 尺神经 • 正中神经内侧根 • 胸内侧神经 • 臂内侧皮神经 • 前臂内侧皮神经
• 深层:拇收肌筋膜、 骨间掌侧筋膜
手掌骨筋膜鞘
1. 外侧鞘 2. 中间鞘 3. 内侧鞘
内侧肌间隔
小鱼际筋膜 掌腱膜 鱼际筋膜
外侧肌间隔
骨间掌侧筋膜
拇收肌 掌中隔 拇收肌筋膜
筋膜间隙
• 掌中间隙 • 鱼际间隙
掌中隔
手肌
• 外侧群 • 拇短展肌 • 拇短屈肌 • 拇对掌肌 • 拇收肌
• 内侧群 • 小指展肌 • 小指短屈肌 • 小指对掌肌
腹前外侧壁
• 皮肤 • 浅筋膜(脐平面以下)
• 浅层:Camper筋膜 • 深层:Scarpa筋膜 阔筋膜、会阴浅筋膜
(Colles筋膜)、白线
《局部解刨学》PPT课件
车、展神经、眼神经 血管
动脉:眼动脉 静脉
眶脂体
2019/9/9
60
局部解剖学
眼外肌
除下斜肌外均起自总腱环 1块上睑提肌 6块运动眼球的肌
2019/9/9
61
局部解剖学
2019/9/9
62
局部解剖学
动眼、滑车、 展神经
2019/9/9
63
眼神经 局部解剖学
2019/9/9
64
局部解剖学
下颌神经
分支
舌神经
下牙槽神经
颊神经 3
3
耳颞神经
咀嚼肌神经
2019/9/9
55
局部解剖学
六、面部间隙
咬肌间隙 翼下颌间隙
咬肌间隙
翼下颌间隙
2019/9/9
56
局部解剖学
附:眶内结构
眶腔的组成及交通 眶内容物
眼球 眶脂体 眼球外肌 眶内神经:动眼、滑
车、展神经、眼神经 血管
1
40
局部解剖学
1)面神经
内耳门—颞骨内— 茎乳孔—穿腮腺— 分支
因此腮腺手术时应 注意分离和保护面 神经
2019/9/9
41
局部解剖学
2019/9/9
42
局部解剖学
颈外动脉
① 面动脉 1 ② 上颌动脉 2 ③ 颞浅动脉 3 ④ 耳后动脉 ⑤ 枕动脉 ⑥ 甲状腺上动脉 ⑦ 舌动脉
2019/9/9
眶下孔infra-orbital
foramen
颏孔mental foramen
2019/9/9
7
局部解剖学
2019/9/9
8
局部解剖学
体表标志
翼点 pterion 颧弓 zygomatic arch 乳突 mastoid process 枕外隆突 external
动脉:眼动脉 静脉
眶脂体
2019/9/9
60
局部解剖学
眼外肌
除下斜肌外均起自总腱环 1块上睑提肌 6块运动眼球的肌
2019/9/9
61
局部解剖学
2019/9/9
62
局部解剖学
动眼、滑车、 展神经
2019/9/9
63
眼神经 局部解剖学
2019/9/9
64
局部解剖学
下颌神经
分支
舌神经
下牙槽神经
颊神经 3
3
耳颞神经
咀嚼肌神经
2019/9/9
55
局部解剖学
六、面部间隙
咬肌间隙 翼下颌间隙
咬肌间隙
翼下颌间隙
2019/9/9
56
局部解剖学
附:眶内结构
眶腔的组成及交通 眶内容物
眼球 眶脂体 眼球外肌 眶内神经:动眼、滑
车、展神经、眼神经 血管
1
40
局部解剖学
1)面神经
内耳门—颞骨内— 茎乳孔—穿腮腺— 分支
因此腮腺手术时应 注意分离和保护面 神经
2019/9/9
41
局部解剖学
2019/9/9
42
局部解剖学
颈外动脉
① 面动脉 1 ② 上颌动脉 2 ③ 颞浅动脉 3 ④ 耳后动脉 ⑤ 枕动脉 ⑥ 甲状腺上动脉 ⑦ 舌动脉
2019/9/9
眶下孔infra-orbital
foramen
颏孔mental foramen
2019/9/9
7
局部解剖学
2019/9/9
8
局部解剖学
体表标志
翼点 pterion 颧弓 zygomatic arch 乳突 mastoid process 枕外隆突 external
《面部局部解剖》PPT课件
颞间隙
• 颞浅间隙:位于
颞深筋膜与颞肌 之间。
• 颞筋膜间隙:位
于颞深筋膜下部 两层之间。
• 颞深间隙:位于
颞肌(筋膜)与Hale Waihona Puke 膜 之间。颞间隙特点:
颞深筋膜致密; 颞肌坚厚;颞鳞 薄,颞部脓肿易 压迫骨质发生骨 髓炎,或穿透颅 内造成脑膜炎
• 腮腺间隙
位于腮腺鞘 内。
内侧通咽旁 间隙
咽旁前间隙 咽旁后间隙
腮 腺 parotid gland
• 毗邻
上面邻外耳道、颞下颌关节 外面邻浅筋膜 前内侧面与下颌支后缘、咬肌后部、翼内肌深面 后内侧面与胸锁乳突肌、二腹肌后腹、乳突等。
Internal jugular v.
Internal carotid a.
styloid process and its attached m.
• 与神经血管的关系
腮腺内纵行组横行组 浅叶上缘
前缘 下端 深叶深面
腮腺与面神经相互位置关系
腮腺前段:为面神经主干,长约1cm。 于茎乳孔浅出后,并非急转向前,而是在腮腺 后面向下走一短段。此处前方为茎突,后方为乳突, 下方为二腹肌后腹,三者均可作为寻找面神经主干的标志。
腮腺内段:行于腮腺实质内,分上、下两干, 上干粗且向前上行,下干细且沿下颌支后缘向下行。 两干共发9-12条神经,形成五组分支,即颞支、颧支、 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分别于腮腺上、前、下穿出。
皮肤
• 1 血管丰富
组织再生及抗感染能力强 创伤时出血多
• 2 真皮含大量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
• 3 皮脂腺
毛囊和汗腺
皮脂腺囊肿 疖肿
• 4 表情肌的起点
皮下组织
• 1疏松,易于移动 • 2鼻翼和颏部皮肤与皮下组织结合紧密不易剥离 • 3皮下静脉与颅内静脉窦关系密切 • 4内有面神经、血管和腮腺导管走行
局部解剖学面部演示PPT
D-少数位于翼外肌的 深面
E、F、G-与颊神经、 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 的关系
•20
下颌神经
8-颊神经 17-耳颞神经 9-舌神经 10-下牙槽神经
•21
面部间隙
•22
神经
Ⅴ1 Ⅴ2 Ⅴ3•8•9 NhomakorabeaⅦ
•10
•11
•12
•13
面侧深区
境界:颞下窝 内容:
翼内、外肌 翼丛 上颌动脉 下颌神经
•14
咀嚼肌
颞肌
咬肌
翼外肌 翼内肌
翼外肌
翼内肌
•15
颞下窝(第一层)
•16
颞下窝(第二层)
•17
上颌动脉
•18
•19
上颌动脉的变异
C-多数位于翼外肌的 浅面
分区
眶区 鼻区 口区 面侧区:颊区、腮腺咬肌区和面侧深区
•1
浅层结构
皮肤与浅筋膜 面肌 血管、淋巴与神经:
(1)面动脉 (2)面静脉 (3)下颌下淋巴结和颏下淋巴结 (4)Ⅴ、Ⅶ
•2
面肌
•3
面动脉
•4
•5
•6
头颈部淋巴引流
颏下淋巴结 下颌下淋巴结
锁骨上淋巴结
颈外侧深淋巴结
•7
E、F、G-与颊神经、 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 的关系
•20
下颌神经
8-颊神经 17-耳颞神经 9-舌神经 10-下牙槽神经
•21
面部间隙
•22
神经
Ⅴ1 Ⅴ2 Ⅴ3•8•9 NhomakorabeaⅦ
•10
•11
•12
•13
面侧深区
境界:颞下窝 内容:
翼内、外肌 翼丛 上颌动脉 下颌神经
•14
咀嚼肌
颞肌
咬肌
翼外肌 翼内肌
翼外肌
翼内肌
•15
颞下窝(第一层)
•16
颞下窝(第二层)
•17
上颌动脉
•18
•19
上颌动脉的变异
C-多数位于翼外肌的 浅面
分区
眶区 鼻区 口区 面侧区:颊区、腮腺咬肌区和面侧深区
•1
浅层结构
皮肤与浅筋膜 面肌 血管、淋巴与神经:
(1)面动脉 (2)面静脉 (3)下颌下淋巴结和颏下淋巴结 (4)Ⅴ、Ⅶ
•2
面肌
•3
面动脉
•4
•5
•6
头颈部淋巴引流
颏下淋巴结 下颌下淋巴结
锁骨上淋巴结
颈外侧深淋巴结
•7
最新局部解剖学-头颈部课件ppt
①下牙槽神经 ②舌神经 ③耳颞神经 ④颊神经 ⑤咀嚼肌支
3. 翼静脉丛
位于颞下窝内, 翼内肌、翼外肌和 颞肌之间。 组成: 与上颌动脉分支 伴行的静脉均参与 组成翼静脉丛。
交通:
经眼下静脉和面 深静脉与面静脉交通, 并经卵圆孔及破裂孔 到血管与海绵窦交通, 故口、鼻、咽等部的 感染,可沿上述途径 蔓延到颅内。
的“危险区”
颈部
一、概述 三、颈部深筋膜 五、胸锁乳突肌区 七、颈侧区
二、浅层结构 四、颈前区 六、颈根部
一、概述
境界: 内容:
颈部分区:
项部 固有颈部(颈部)
颈前区 胸锁乳突肌区 颈侧区
颈前区:
舌骨上区: 下颌下三角 颏下三角
舌骨下区: 颈动脉三角 肌三角
胸锁乳突肌区 颈侧区:
枕三角 锁骨上大窝
局部解剖学-头颈部
头部
面部
额顶枕区
面部
一、肌肉 二、面部的血管神经 三、面侧区
二、面部的血管神经
1. 血管 面部血供丰富,吻合丰富。 面浅层
动脉主要是面动脉。
2.面部神经分布
面部皮肤: 三叉神经
表情肌: 面神经
咀嚼肌: 三叉神经
三、面侧区
腮腺咬肌区 面侧深区
(一)腮腺parotid gland 咬肌区
(2)颞区浅筋膜
含脂肪组织较 少,上方连颅顶浅 筋膜,下方续面部 浅筋膜,
浅筋膜内的血管神 经可分为耳前和耳后 两组: 耳前组:
颞浅动、静脉 耳颞神经 分布于颞区和额顶区
耳后组: 耳后动、静脉 枕小神经 主要分布于 耳后和枕外侧部。
(3)颞筋膜temporal fascia
较致密,上方附于 上颞线,向下分为 浅、深两层,浅层 附于颧弓上缘的外 面,深层附于颧弓 上缘的内面。
3. 翼静脉丛
位于颞下窝内, 翼内肌、翼外肌和 颞肌之间。 组成: 与上颌动脉分支 伴行的静脉均参与 组成翼静脉丛。
交通:
经眼下静脉和面 深静脉与面静脉交通, 并经卵圆孔及破裂孔 到血管与海绵窦交通, 故口、鼻、咽等部的 感染,可沿上述途径 蔓延到颅内。
的“危险区”
颈部
一、概述 三、颈部深筋膜 五、胸锁乳突肌区 七、颈侧区
二、浅层结构 四、颈前区 六、颈根部
一、概述
境界: 内容:
颈部分区:
项部 固有颈部(颈部)
颈前区 胸锁乳突肌区 颈侧区
颈前区:
舌骨上区: 下颌下三角 颏下三角
舌骨下区: 颈动脉三角 肌三角
胸锁乳突肌区 颈侧区:
枕三角 锁骨上大窝
局部解剖学-头颈部
头部
面部
额顶枕区
面部
一、肌肉 二、面部的血管神经 三、面侧区
二、面部的血管神经
1. 血管 面部血供丰富,吻合丰富。 面浅层
动脉主要是面动脉。
2.面部神经分布
面部皮肤: 三叉神经
表情肌: 面神经
咀嚼肌: 三叉神经
三、面侧区
腮腺咬肌区 面侧深区
(一)腮腺parotid gland 咬肌区
(2)颞区浅筋膜
含脂肪组织较 少,上方连颅顶浅 筋膜,下方续面部 浅筋膜,
浅筋膜内的血管神 经可分为耳前和耳后 两组: 耳前组:
颞浅动、静脉 耳颞神经 分布于颞区和额顶区
耳后组: 耳后动、静脉 枕小神经 主要分布于 耳后和枕外侧部。
(3)颞筋膜temporal fascia
较致密,上方附于 上颞线,向下分为 浅、深两层,浅层 附于颧弓上缘的外 面,深层附于颧弓 上缘的内面。
颌面部局部解剖—肌(口腔解剖生理学课件)
(一)口颌系统的肌链
3.姿态肌链:由头部背侧的颈后 部肌肉通过帽状腱膜绕过头顶, 连接颞肌、咬肌和舌骨上、下肌 群组成。和胸锁乳突肌等支持头 的垂直位置。
下颌骨的位置取决于这个肌链 中诸肌群的平衡力。如头后仰闭 颌时,下颌则回到正中合位之后; 相反,如头前倾闭颌时,下颌则 回到正中合位之前。
(一)口颌系统的肌链
腮腺导管:腮腺浅叶前缘发出,在颧 弓 下 约 1.5cm 处 穿 出 腮 腺 鞘 。 长 5~7cm,壁厚,管径0.2~0.3cm。 在腮腺咬肌筋膜浅面向前走行,与颧 弓平行,上方有面神经上颊支和面横 动脉,下方有面神经下颊支,在咬肌 前缘几乎成直角转向内,穿颊肌,约 成45°角向前,在颊肌与颊粘膜之间 走行一短距离后,开口于上颌第二磨 牙颊面相对的颊粘膜上。 腮腺乳头:为导管口处的粘膜隆起。
口周肌群:口轮匝肌
浅层:固有纤维,从唇的 一侧至对侧,构成浅层。
深层:部分纤维来自颊肌 唇部,构成深层。
中层:由颧大肌、颧小肌、 提上唇肌、提 上唇鼻翼肌、提口角肌、 降口角肌和降下 唇肌的纤维参与组成。
作用:闭唇,并肌指咬肌、 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 广义的咀嚼肌包括舌骨上 肌群。
舌骨下肌群的作用:下拉舌骨。 舌骨上、下肌群共同收缩,亦能 固定舌骨以利于附着舌骨的诸肌 活动。
五、口颌系统的肌链及其临床意义
头颈部口颌系统的各肌肉之间,各组肌群之 间都有密切联系,以链的方式互相连接着。任何 一组肌肉的活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牵动另一组肌 肉的张力和功能。各肌链之间的平衡和协调是行 使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否则就可能引起肌肉 功能失调甚至结构的紊乱。
数为粘液性腺。
一、腮腺
(一)位置、形态和毗邻
位置:颜面两侧部,颧弓下方,外耳道前下方,下颌 支后外方,大部分腺体位于下颌后窝内。深、浅叶之间 在下颌支后缘以峡部相连。
2.面部局部解剖学ppt课件
美貌人群眼、鼻、口裂等颜面主要结构具有高度对称 性,平均非对称率为5.37~1.61%。6个中线附近标志 点(鼻尖点,鼻下点,上、下唇突点,颏唇沟点,颏前点) 与中线的左、右位置偏移均很小(在±0.5mm以内)。 水平断面非对称率均<10%,其中鼻根点水平最低,颏 前点水平最高。越靠近面下部,非对称率有增加趋势。 男性水平断面非对称率>女性。颜面主要结构具有高度 对称性,但非绝对对称。
精选2021版课件
26
2.Langer皮肤裂线
1934年:Duputren用圆锥穿刺尸体皮肤时,其穿刺 口不呈圆形,而呈宽窄不一的线状裂缝,身体不同部位 其裂缝排列方向亦不相同。
尔后,Langer重复了Duputren的试验,绘出第一张 人体皮肤裂线图,并指出皮肤裂线的排列方向是与皮肤 真皮内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排列方向一致的。
4)眼睑纹:上睑纹中部垂直,内、外侧部 分别向内、外上方辐射;下睑纹垂直方向或 稍斜向外下,为环形眼轮匝肌收缩所致。
精选2021版课件
24
5)鱼尾纹:外眦附近,皱纹粗细不等,放 射状排列,为环形眼轮匝肌收缩所致。
6)鼻唇沟纹:构成鼻唇沟外侧缘,系上唇 外上方呈放射状排列的表情肌收缩所致。
7)颏纹:颏部,横向排列,是颏部肌收缩 所致。
3.内眦和外眦:分别为睑内侧联合和睑外侧联合处所成的 角。内眦钝圆形,外眦锐角形,外眦较内眦约高3~4mm,为 面部垂直比例作垂线的标志。
精选2021版课件
6
4.鼻根、鼻尖和鼻背:
5.鼻底和鼻孔:锥形外鼻之底称鼻底;鼻底上有左、 右卵圆形孔,称鼻孔或鼻前孔。
6.鼻小柱和鼻翼:两侧鼻前孔之间的隆嵴称鼻小柱; 鼻前孔外侧的隆起为鼻翼。
16.人中:上唇皮肤表面正中,由鼻小柱向下至唇 红缘的纵行浅沟称之。
精选2021版课件
26
2.Langer皮肤裂线
1934年:Duputren用圆锥穿刺尸体皮肤时,其穿刺 口不呈圆形,而呈宽窄不一的线状裂缝,身体不同部位 其裂缝排列方向亦不相同。
尔后,Langer重复了Duputren的试验,绘出第一张 人体皮肤裂线图,并指出皮肤裂线的排列方向是与皮肤 真皮内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排列方向一致的。
4)眼睑纹:上睑纹中部垂直,内、外侧部 分别向内、外上方辐射;下睑纹垂直方向或 稍斜向外下,为环形眼轮匝肌收缩所致。
精选2021版课件
24
5)鱼尾纹:外眦附近,皱纹粗细不等,放 射状排列,为环形眼轮匝肌收缩所致。
6)鼻唇沟纹:构成鼻唇沟外侧缘,系上唇 外上方呈放射状排列的表情肌收缩所致。
7)颏纹:颏部,横向排列,是颏部肌收缩 所致。
3.内眦和外眦:分别为睑内侧联合和睑外侧联合处所成的 角。内眦钝圆形,外眦锐角形,外眦较内眦约高3~4mm,为 面部垂直比例作垂线的标志。
精选2021版课件
6
4.鼻根、鼻尖和鼻背:
5.鼻底和鼻孔:锥形外鼻之底称鼻底;鼻底上有左、 右卵圆形孔,称鼻孔或鼻前孔。
6.鼻小柱和鼻翼:两侧鼻前孔之间的隆嵴称鼻小柱; 鼻前孔外侧的隆起为鼻翼。
16.人中:上唇皮肤表面正中,由鼻小柱向下至唇 红缘的纵行浅沟称之。
《局部解剖学》教学课件:局解经典图片共40页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局部解剖》教学课件:局解经典 图片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露面神经主干及其分支的标志
• 二腹肌后腹标志:面神经出茎乳孔即位于二腹肌后腹起点前方
面部比例及其它关系
• 1 面部水平比例
大三停 小三停 侧三停
• 2 面部垂直比例
五眼
面 部 比 例
黄金比例
美容角
• 1 鼻额角:125度—135度 • 2 鼻面角:36度—40度
• 3 鼻唇角:90度—100度 • 4 鼻颏角:120度—132
度
• 5 颏颈角:85度
面部皮肤皱纹线和面部Langer皮肤裂线
• 10口裂(oralassure) • 11口角(angle of mouth) • 12唇红 (vermilion) • 13唇红缘 (vermilion border) • 14唇弓 (labial bow) 和人中点 • 15唇峰和唇珠 • 16人中 (philtmm) • 17人中嵴 (philtrum crest) • 18 颏唇沟 (EIlentolabial sulcus) • 19 颏下点 (mentorl)
成功将SMAS与深部组织分离而 不损伤重要的血管 和神经,是美容除皱术关键。
面部皮肤支持韧带起自骨面或筋膜,止于真皮。面 部除皱术时,切断某些韧带可取得好的美容效果。
腮腺咬肌区
• 境界
前:咬肌前缘 后:胸锁乳突肌、乳突及二腹肌后腹的前缘 上:颧弓和外耳道 下:颌骨下缘 内:咽旁间隙 外:皮肤
Glossopharyngeal n. Vagus n. Accessory n.
Hypoglossal n.
Stylopharyngeus m. Styloglossus m. Stylohyoid m.
“parotid bed”
5. 腮腺的毗邻 relation of parotid gland
腮 腺 parotid gland
• 毗邻
上面邻外耳道、颞下颌关节 外面邻浅筋膜 前内侧面与下颌支后缘、咬肌后部、翼内肌深面 后内侧面与胸锁乳突肌、二腹肌后腹、乳突等。
Internal jugular v.
Inprocess and its attached m.
腮腺分叶
• 面神经主干和分支平面为界
浅叶(面) 深叶(面)
副腮腺
腮腺
parotid gland
1腮腺的位置 2腮腺管 3穿经腮腺的结构
– 耳颞神经 – 下颌后静脉 – 颈外动脉 – 面神经 4腮腺床
(3)腮腺管parotid duct:行程、体表投影、开口部位
腮腺
gland
parotid
• 颜面部:
上 发际 下 下颌下缘 两侧 下颌支后缘
• 分 界:
眉间点 鼻下点
面部的分区及表面解剖
• 分区
眶区 鼻区 口区 面侧区:颊区、 腮腺咬肌区和面 侧深区
分区
面部表面标志
• 1 睑裂(palpebral fissure) • 2 睑内侧联合和睑外侧联合 • 3 内眦和外眦
❖ 4 鼻根、鼻尖和鼻背 ❖ 5 鼻底和鼻孔 ❖ 6 鼻小柱和鼻翼 ❖ 7 鼻面沟(nasofacial sulcus) ❖ 8 唇面沟(labiofacial sulcus) ❖ 9 鼻唇沟(nasolabial sulcus)
• 3 面部皮肤皱纹线和面部Langer皮肤裂线的区别
(1)面部皮肤皱纹线是老化的征象 (2) Langer皮肤裂线是皮肤真皮内胶原纤维和弹
性纤维的排列方向
• 4关于面部皮肤手术切口的选择
解剖学差异:眉间、外眦
• 切口方向的选择
面部皮肤皱纹线明显的时候为切口方向 不明显时按Langer皮肤裂线切口
层次及内容
• 1、皮肤 • 2、皮下组织
颈阔肌 耳大神经 腮腺导管
• 3、腮腺咬肌筋膜 • 4、腮腺 • 5、腮腺与血管神经关系
腮腺咬肌筋膜
• 来源:颈深筋膜浅层 • 解剖特点:
浅层致密,深层薄弱; 腮腺鞘深入腺体,将腺体分为多数小叶; 腮腺鞘上部与外耳道前下壁软骨部有裂隙交通
1.腮腺咬肌筋膜:咬肌筋膜和腮腺鞘
• 与神经血管的关系
腮腺内纵行组横行组 浅叶上缘 前缘 下端 深叶深面
腮腺与面神经相互位置关系
腮腺前段:为面神经主干,长约1cm。 于茎乳孔浅出后,并非急转向前,而是在腮腺 后面向下走一短段。此处前方为茎突,后方为乳突, 下方为二腹肌后腹,三者均可作为寻找面神经主干的标志。
腮腺内段:行于腮腺实质内,分上、下两干, 上干粗且向前上行,下干细且沿下颌支后缘向下行。 两干共发9-12条神经,形成五组分支,即颞支、颧支、 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分别于腮腺上、前、下穿出。
1 面部皮肤皱纹线
• 动力性皱纹线(dynamic wrinkles)
①表情肌收缩的结果 ②老化的征象 ③包括:额纹、眉间纹、鱼尾纹等
• 重力性皱纹线(gravitation wrinkles)
皮下脂肪减少,皮肤弹性减弱所致。
• 2 Langer皮肤裂线
皮肤真皮内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排列方向
皮肤
• 1 血管丰富
组织再生及抗感染能力强
创伤时出血多
• 2 真皮含大量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
• 3 皮脂腺
毛囊和汗腺
皮脂腺囊肿 疖肿
• 4 表情肌的起点
皮下组织
• 1疏松,易于移动 • 2鼻翼和颏部皮肤与皮下组织结合紧密不易剥离 • 3皮下静脉与颅内静脉窦关系密切 • 4内有面神经、血管和腮腺导管走行
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Superficial musculoaponeurotic system
• SMAS:是指连续分布于颅顶和面颈部浅筋
膜深面的一层肌肉腱膜结构。※
• 分类: 肌性区:表情肌所在区域
腱膜性区:如帽状腱膜、颞浅筋膜等 混合性区 :肌肉和腱膜不连续
帽状腱膜 颈浅腱膜
颞浅腱膜 耳前腱膜
腮腺后段:以扇形网状形式至各相应区域面肌。
下 颌 后 静 脉
颈 外 动 脉 、 耳 颞 神 经
➢腮腺表面没有重要结构,仅被以皮肤、浅筋膜及腮腺鞘 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多位于腮腺深面或穿行于腮腺实质 内,或自腮腺边缘呈放射状走出。 ➢从腮腺上端走出的有面神经的颞支、颞浅动脉、颞浅静 脉和耳颞神经,前缘走出有面神经其余各支和腮腺管;下 端走出:面神经颈支。 ➢ 在口腔颌面部肿瘤中,腮腺肿瘤的发生率较高,约在 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