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空气与生命 1-3节试卷

合集下载

2020年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第3章-空气与生命-测试卷(试卷+答案+答题卷)

2020年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第3章-空气与生命-测试卷(试卷+答案+答题卷)

2020年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第3章-空气与生命-测试卷(试卷+答案+答题卷)-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020年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第3章空气与生命测试卷(试卷+答案+答题卷)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考生须知:1.全卷共四大题,29小题,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全卷分为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卷Ⅰ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卷Ⅱ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a—23 N—14 Ca—40 Cl—35.5 Zn—65 Fe—56 Cu—64卷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面是CO2、O2的自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B.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明显升高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D.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3.“减少污染,净化空气,还我一片蓝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下列气体不会污染空气的是()A.SO2B.CO2C.COD.NO24.如图所示是硫和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

这两个反应()A.都是分解反应B.都生成气体C.都放出热量D.都产生蓝紫色火焰5.9月4日-5日在杭州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

G20峰会期间,为了安全,杭州火车站要进行二次安检,轨道交通部门规定乘客携带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强腐蚀性等物品不能通过安检口。

下列物品可以通过安检口的是()A.鞭炮B.汽油C.液体皂D.浓硫酸6.汽车尾气主要为碳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和一氧化碳等,如图表示的是治理汽车尾气时所涉及的主要反应的微观变化示意图,以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有单质生成,其化学式为N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该反应共涉及到4种化合物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7.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浙教版八年级下第3章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浙教版八年级下第3章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浙教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9小题每题3分共计57分)1.人体吸气时能正确反映呼吸肌活动情况与肺内气压变化的是()A. 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减小B. 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增大C. 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肺内气压增大D. 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肺内气压减小【答案】A【解析】解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减小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故选 A2.如图四幅图能表示剧烈运动时呼吸频率的图是()A.B.C.D.【答案】C【解析】解 A.此图表示呼气过程呼气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 A不符合题意B.此图表示吸气过程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B不符合题意C.图中曲线呼吸频率快每20秒呼吸了9次呼吸深度较深因此能表示剧烈运动时的呼吸状况 C符合题意D.图中曲线呼吸频率较慢每20秒呼吸了6次呼吸深度较浅因此表示的不是剧烈运动时的呼吸状况 D不符合题意故选 C3.呼吸是人重要的生命活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分中二氧化碳多于氧气B. 氧气通过呼吸运动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C. 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扩大D. 呼气也是人体排泄的途径之一【答案】A【解析】 A 、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 二氧化碳占0.03\%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占空气体积的16\% 二氧化碳占4\% .因此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分中二氧化碳少于氧气不是多于氧气 A不正确B、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由上而下的顺序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后在肺泡里进行气体交换然后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故氧气从外界进入人体内血液的路线是鼻\rightarrow 咽\rightarrow 喉\rightarrow 气管\rightarrow 支气管\rightarrow 肺泡\rightarrow 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B正确C 、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 C正确D、排泄的途径有呼气、排尿和排汗因此呼气和排尿都是排泄的途径 D正确4.为比较人体呼吸过程中气体成分的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呼气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均处于收缩状态C. 实验结果是甲中石灰水明显变浑浊乙无明显变化D. 该实验能证明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解 ACD.吸气时打开开关B 关闭开关C 呼气时打开开关C 关闭开关B 结果发现乙瓶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此刻人呼出的气体成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AC错误 D正确B.呼气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均处于舒张状态 B错误故选 D5.如图为反映某生理过程或现象不正确的是()A. 若Y表示肺泡的容积则AB曲线表示呼吸过程中吸气肋间肌肉和膈肌收缩肺内气压下降膈顶下降B. 若Y表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变化则BC段曲线是由于胰岛素的作用血液中部分葡萄糖转化储存使血糖浓度降低C. 若Y表示某温室大棚二氧化碳浓度变化 B点是傍晚时段(18时)D. 在某封闭草原食物链草→兔→狼若大量捕杀狼群 Y表示兔的数量变化【答案】C【解析】解 A.若Y表示肺泡的容积则AB曲线表示肺泡容积增大因此表示呼吸过程中的吸气吸气时肋间肌肉和膈肌收缩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下降膈顶下降 A正确B.胰岛素调节血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若Y表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变化则BC段曲线表示血糖浓度下降是由于胰岛素的作用将血液中葡萄糖合成糖原 B正确C.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因此温室中二氧化碳浓度最低的是傍晚最高的是早晨若Y表示某温室二氧化碳浓度变化 B点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应该是早晨时段不是傍晚 C错误D.在某封闭草原食物链草→兔→狼若大量捕杀狼群兔由于天敌大量减少食物充足就会大量繁殖导致兔的数量短期内会增多当兔的数量过多时由于食物不足兔的数量又大量减少 D正确故选 C6.比较呼出气体与大气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比氧气多C. 氧气减少是因为氧气被人体利用了D. 二氧化碳增多是由于肺泡浓缩了空气【答案】C【解析】解 A.由表可知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为16%二氧化碳含量为4% 氧气含量比二氧化碳含量高 A错误B.由表可知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为16%氮气含量为78%含量最多的是氮气而不是氧气 B错误C.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少的根本原因是通过气体交换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将氧气消耗掉了 C正确D.血红细胞将新陈代谢生成的二氧化碳与吸入的氧气在肺泡中交换所以二氧化碳增多D错误故选 C7.平静吸气时呼吸肌的活动情况是()A. 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B. 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C. 肋间肌舒张、膈肌收缩D. 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答案】A【解析】解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相反呼气与之过程大致相反.综上所述B、C、D选项错误只有A选项正确.故选A.8.人体呼吸过程中当膈肌收缩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膈顶部上升B. 胸廓由大变小C. 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D. 气体从肺部压出【答案】C【解析】呼吸运动的进行是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分不开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胸腔容积变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气体进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因此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腔容积变大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9.如图呼吸过程的示意图中Ⅰ、Ⅱ、Ⅲ、Ⅳ分别是呼吸过程的四个阶段当人溺水时呼吸过程受阻的是()B. IIC. ⅢD. Ⅳ【答案】A【解析】人体呼吸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溺水阻断了呼吸全过程中的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环节导致了人体不能与外界气体交换不能正常进行因而会影响肺的通气进而影响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造成人体缺氧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当某人呼吸骤停时要进行人工呼吸进行急救10.游泳时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吸气时在水压作用下肋间肌和膈肌()A. 收缩时阻力减小胸廓容积难以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B. 收缩时阻力增加胸廓容积难以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C. 舒张时阻力减小胸廓容积难以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D. 舒张时阻力增加胸廓容积难以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答案】B【解析】解在游泳时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吸气时在水压作用下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阻力增大胸廓容积难以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故选 B11.下列有关测量胸围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测量时受测者要脱去外衣自然站立紧握双拳B. 测量时背侧的测量者应将软尺固定在受测者胸椎的下缘C. 受测者吸气时胸围长度与呼气时胸围长度之差就是胸围差D. 测量时测量者应在受测者同一位置测三次取平均值【答案】D【解析】 A 、测定胸围差前受测者脱去内衣取自然站立的姿势双手自然下垂不挺胸、不屏气、呼吸要均匀 A错误B、测量胸围差时一测量者面对着受测者用软尺围绕受测者的胸廓在胸前软尺下缘与乳头上缘平齐在背侧软尺要放在两肩胛骨的下角另一测量者站在受测者背后将软尺固定在肩胛骨的下角同时注意软尺不要有折转 B错误C 、深吸气时的胸围长度与深呼气的胸围长度之间的差值叫做胸围差吸气和呼气时测量到的胸围长度的差不是胸围差 C错误D、胸围差指的是深吸气结束时的胸围的长度与深呼气结束时的胸围长度的差胸围差我们一般取测得的三次胸围差的平均值 D正确12.膈肌收缩时()A. 膈的顶部下降胸廓扩大B. 膈的顶部下降胸廓缩小C. 膈的顶部上升胸廓扩大D. 膈的顶部上升胸廓缩小【答案】A【解析】解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13.下图是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大气压为1.0 则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曲线AB段表示吸气膈肌为收缩状态B. 曲线BC段表示呼气膈肌为舒张状态C. 曲线AB段表示吸气胸腔容积变大D. 呼气结束点为B点此时肺内外气压相等【答案】D【解析】解图示中纵坐标表示肺内气压横坐标表示呼吸频率 AB段的肺内气压比大气压低是吸气过程吸气时呼吸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 BC段的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呼气时呼吸肌舒张隔顶上升肋间肌舒张肋骨下移胸廓缩小肺回缩 B点表示吸气刚好完成(或呼气开始) A、C点表示呼气刚好完成(或吸气开始)故选 D14.呼气时下列各部位的气压大小表示正确的是()A. 外界>气管>肺泡B. 肺泡>气管>外界C. 胸腔>气管>肺泡D. 气管>肺泡>胸腔【答案】B【解析】呼吸运动之所以能实现肺的通气是因为呼吸机的收缩和舒张造成了肺内气压与大气压之间的气压差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即肺泡>气管>外界15.下列不属于呼气时发生的是()A. 膈顶部上升B. 胸廓缩小C. 肺内气压增大D. 膈肌和肋间肌同时收缩【答案】D【解析】解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相反肋间肌舒张时在重力作用下肋骨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减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都缩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减小肺也随着回缩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出肺完成呼气的过程综上所述A、B、C选项错误只有D选项符合题意16.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证明了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A. 一氧化碳B. 二氧化碳C. 氧气D. 氮气【答案】B【解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17.如图为某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不正确的是()A. 曲线A是平静时的呼吸状态B. 曲线B是运动时的呼吸状态C. 曲线A的呼吸频率比曲线B快D. 曲线B的呼吸深度比曲线A大【答案】C【解析】解 A.曲线A肺容量波动较小是平静状态时的呼吸状态 A正确B.曲线B肺容量波动较大是运动时的呼吸状态 B正确C.每分钟呼吸的次数称为呼吸频率从曲线A可以看出此人20秒内呼吸了近6次故此人每分钟呼吸小于18次即呼吸频率小于18次/分从曲B可以看出此人平均每5秒呼吸2次故此人的呼吸频率为24次/分 C错误D.呼吸深度主要看呼吸时肺容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从曲线A可以看出此人呼吸深度在2∼3之间小于1 从曲线B可以看出此人呼吸深度在1∼5之间约等于4 D正确故选 C18.如图所示为亮亮在跑步和休息时肺容量的记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曲线B所示状态时的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和舒张的幅度大于曲线A所处的状态曲线B. 曲线A所示状态呼吸频率大于曲线B 曲线B所示状态呼吸深度大于曲线AC. 肺容量可以有规律变化是因为肺泡是由肌肉构成可以收缩和舒张D. A状态下肺静脉中O_2浓度高于曲线B所示状态下O_2浓度【解析】A、据分析可见曲线B呼吸深度较大曲线A呼吸深度较小 A正确B、据分析可见曲线B呼吸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大曲线A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B错误C、肺容量有规律变化主要原因是呼吸运动造成的与呼吸肌的收缩舒张有关 C错误D、据分析可见曲线A表示休息时的呼吸状况曲线B表示跑步时的呼吸状况可见A状态下肺静脉中O_2浓度小于曲线B所示状态下O_2浓度 D错误19.如图表示某人平静和运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如表所示为一天通过不同途径散失水分(毫升)分析正确的是()A. 曲线Ⅰ为平静状态此时散失水分为3100毫升B. 曲线Ⅱ的呼吸频率大约为27次/分钟此时水分散失主要排尿途径散失C. 曲线Ⅱ状态时呼吸深度较大气体交换效率较低D. 一次呼吸的气体交换量比较Ⅰ状态气体交换量比Ⅱ状态的气体交换量少【答案】D【解析】解 A.曲线Ⅰ所示呼吸深度较小频率低为平静状态下的呼吸此时散失水分为2200毫升A错误B.根据呼吸时肺容量的变化可以看出曲线Ⅱ表示在20秒内呼吸8次则可计算曲线Ⅱ的呼吸频率为25次/分钟 B错误C.曲线Ⅱ所示呼吸深度较大频率高气体交换效率高 C错误D.Ⅰ为平静状态Ⅱ为运动状态一次呼吸的气体交换量比较Ⅰ状态气体交换量比Ⅱ状态的气体交换量少 D正确故选 D二、多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20.在冬季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发生显著变化的是()A. 水分减少C. 氧气含量增加D. 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答案】B, D【解析】气体经过呼吸道变得清洁、温暖和湿润从表格中看出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主要区别是二氧化碳含量增多(0.03%→4%)氧气含量减少(21%→16%)水分增加(0.07%→1.1%)三、填空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21.分析教科书图3﹣67的数据可知将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进行比较明显减少的是________ 明显增加的是________ 基本不变的是________【答案】氧气,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氮气【解析】人吸入的气体是空气氧的含量比较丰富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还换等过程氧进入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分解其中的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并释放出能量这样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增多氮气的含量不变22.如图为呼吸时胸廓和膈肌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图(一)表示呼吸过程中________时的状态此时膈肌处于________状态胸廓变________(填“大”或“小”)肺内气压________外界气压(填“大于”或“小于”)气体被________肺(填“吸入”或“呼出”)【答案】吸气, 收缩, 大, 小于, 吸入【解析】图一表示膈肌收缩膈顶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是吸气过程此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被吸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图(二)胸廓较小膈肌顶部位置高因此表示呼气时的状态23.人体的胸廓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组成胸廓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运动就是呼吸运动通过呼吸运动实现了________【答案】肋骨, 肋间肌, 脊柱, 胸骨, 扩大, 缩小, 肺的通气【解析】(1)人体的胸廓由肋骨、肋间肌、脊柱及胸骨组成胸廓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就是呼吸运动通过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2)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这个过程就是呼吸运动通过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故答案为肋骨肋间肌脊柱胸骨扩大缩小肺的通气24.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氧气.________(判断对错)【答案】×【解析】从表格中看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是16%.四、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25.(1)分析图中模型所指部位①代表的结构是人体呼吸系统的________25.(2)②代表的结构是人体呼吸系统的________25.(3)图中③代表的结构是人体呼吸系统的________25.(4)图中④代表的结构是________25.(5)根据模型所示甲表示________过程25.(6)乙表示________过程25.(7)在甲图中“膈肌”呈________状态25.(8)在甲图中“肋间肌”呈________状态25.(9)在乙图中“膈肌呈________状态25.(10)在乙图中“肋间肌”呈________状态【答案】气管【解析】【答案】胸廓【解析】【答案】肺【解析】【答案】膈肌【解析】分析图中模型所示部位①玻璃管代表气管②玻璃钟罩代表胸廓③小气球代表肺④橡皮膜代表膈肌【答案】呼气【解析】图甲中膈肌顶部升高肺缩小表示呼气【答案】吸气【解析】图乙中膈肌顶部下降肺扩张表示吸气【答案】舒张【解析】【答案】舒张【解析】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减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答案】收缩【解析】【答案】收缩【解析】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26.(1)图甲中若A过程由消化道进入血液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则该物质是________ 消化道中参与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有 ________26.(2)图甲中C过程对应的是图乙中曲线的________ (填“ab”或“be”)段此时膈肌处于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状态(填结构)中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答案】氨基酸, 胃液、肠液和胰液【解析】消化道中参与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有胃液、肠液和胰液蛋白质的消化产物是氨基酸 A由消化道进入血液的生理过程叫吸收【答案】bc, 舒张【解析】图甲中C过程表示的是呼气过程呼气时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都缩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缩小肺也随着回缩肺内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内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的过程图乙中曲线的bc段的曲线表示肺的容积缩小是呼气 abc段是呼吸一次用的时间则此人的呼吸频率是60÷3=20(次)【答案】线粒体【解析】在线粒体(细胞内一种结构)中有机物被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该过程叫呼吸作用27.(1)甲图中C代表的结构是________ D代表的结构是________27.(2)如图乙所示用手下拉橡皮膜时气球会胀大这表示________气的过程在人体内此过程进行时橡皮膜代表的结构会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其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肺便扩张肺的容积增大气体通过呼吸道________(填“进入”或“排出”)肺27.(3)小明同学通过此模拟活动得出的结论是人体通过吸气和呼气实现了肺与________的气体交换【答案】肺, 膈肌【解析】图中气球C代表的是肺 D代表的结构是膈肌【答案】吸, 收缩, 进入【解析】如图乙所示用手下拉橡皮膜时气球会膨胀这表示吸气气的过程在人体内此过程进行时橡皮膜代表的结构会收缩其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使得胸腔容积增大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下降于是气体就进肺【答案】外界【解析】小明同学通过此模拟活动得出的结论是人体通过吸气和呼气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28.(1)图中瓶底的橡皮膜代表的是________ 容器外壁代表的是________ 细管代表的是________28.(2)如图乙所示用手下拉橡皮膜时气球会________ 在人体内此过程进行时橡皮膜代表的结构会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其顶部下降使得胸腔容积________ 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________ 于是气体就________【答案】膈, 胸廓, 气管【解析】本图演示呼吸运动过程图中气球代表的是肺瓶底的橡皮膜代表的是膈容器外壁表示胸廓细管表示气管【答案】膨胀, 收缩, 扩大, 降低, 被吸入肺【解析】乙图示表示膈肌收缩膈顶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是吸气过程此过程进行时橡皮膜代表的结构会收缩其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增大使得胸腔容积扩大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降低于是气体就被吸入29.(1)若1表示小肠粘膜则2中的消化液包括________ B过程称________.2与AB 过程相适应的特点是________(答出一项即可).29.(2)若1表示肾小囊壁则A过程表示________.29.(3)若1是肾小管壁则B过程表示________ 从2中全部被运到3中的物质是________.29.(4)若1是肺泡壁则B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 该物质由2到3经过________层细胞.29.(5)若4是脑细胞则C\rightarrow D血液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答案】肠液、胰液、胆汁, 吸收, 长5sim 6米【解析】解(1)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长约5\sim 6\, m 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因此若1是小肠壁内膜则2中的消化液括肠液、胰液和胆汁.【答案】滤过【解析】(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因此若1是肾小囊壁则A过程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答案】重吸收, 葡萄糖【解析】(3)若1是肾小管壁则3是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 B代表的生理过程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答案】氧, 两【解析】(4)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这样血液由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颜色鲜红的动脉血.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所以氧气从肺泡到血液至少经过两层细胞膜.【答案】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解析】(5)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如脑)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因此若4是脑细胞则c\rightarrow D血液成分的变化是氧和养料都减少废物增多.五、判断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30.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多于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___.(判断对错)【答案】√【解析】从表格中看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是16\% 二氧化碳的含量是4\% .所以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多于二氧化碳的含量.因此题干的说法正确.。

浙教版8年级下册 第三章 空气与生命 1-3节选择题(解析版)

浙教版8年级下册 第三章 空气与生命 1-3节选择题(解析版)

浙教版8年级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1-3节选择题一、空气与氧气1.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后,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液体体积小于广口瓶容积的1/5。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A.实验装置漏气B.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量C.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D.燃烧红磷时插入得太快【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的原因对实验测量结果的影响,哪个对结果没有影响,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如果实验装置漏气,外面的氧气会不断进入瓶内,导致进入瓶内的水偏少,故A不合题意;B.如果实验中红磷不足,那么瓶子中的氧气就不能完全反应,导致进入瓶内的水偏少,故B不合题意;C.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瓶子中的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会从导管口溢出,那么常温下时瓶子中的,故C符合题意;空气减少,必然导致进入瓶子中的水体积大于15D.如果燃烧红磷时插入的太快,瓶子中的空气会受热从瓶口溢出,常温下瓶中的空气减少,必然导,故D符合题意。

致进入瓶子中的水体积大于15故选C。

2.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中,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点时打开了止水夹B.a点时集气瓶内气压是大气压的1/5C.实验开始时气压变大是因为温度升高D.a点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答案】B【解析】【分析】点燃红磷后,由于放出热量,集气瓶内气体受热压强增大;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瓶中的氧气逐渐减小,压强也逐渐减小;当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瓶内的压强还是继续减小;当打开止水夹后,由于瓶内压强小于瓶外压强,水会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进入瓶内,直到瓶内外压强相等为止。

【解答】A.当打开止水夹后,由于水被吸进集气瓶,瓶内的压强会增大,因此在a点打开了止水夹,故A正确不合题意;B.a点是压强最小的点,即反应结束并冷却到室温;由于消耗掉了1的氧气,因此压强是大气压强的54,故B错误符合题意;5C.实验开始时气压变大是因为温度升高,故C正确不合题意;D.a点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使瓶内气体体积缩小,压强增大,故D正确不合题意。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空气与生命》同步习题(全章,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空气与生命》同步习题(全章,含答案)

第3章空气与生命3.1 空气与氧气(1)A组1.小车剧烈冲撞后,安全气囊中会瞬间产生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该气体为(B)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水蒸气2.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B)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水蒸气3.在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上“哈气”,再擦会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C)A. CO2B. N2C. H2OD. O24.小明整理出了空气成分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A)A. 氧气支持燃烧,常作宇宙航行中的重要燃料B.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C.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D.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体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气密性良好的干燥集气瓶中都充满了空气。

甲、乙瓶中的燃烧匙内分别放有足量的红磷和炭粉,a、b为止水夹。

分别点燃红磷和炭粉,充分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同时打开a、b,则烧杯中的水可能先进入(A)(第5题)A. 甲瓶B. 乙瓶C. 同时进入D. 无法判断6.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需要用到一些保护气。

当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能作为保护气的是(D)A. 氢气、氮气B. 氮气、氧气C.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D. 氮气、氩气7.已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

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A )(第7题)A.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中压入空气B.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8.如图,某同学用燃烧红磷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对此,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D )(第8题)A. 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漏气B. 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没有除尽氧气C. 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进入瓶内的水减少D. 将红磷改成足量的木炭,重新实验9.甲、乙两图分别是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体积分数)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第9题)A.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O 2的体积分数相同B.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都有N 2C.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CO 2的体积分数相同D.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完全相同B 组10.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时,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远远大于原空气体积的15。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浙教版八年级下第3章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浙教版八年级下第3章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浙教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9小题每题3分共计57分)1.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可能造成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从而给人类带来灾难.下列办法中与减轻或消灭温室效应无关的是()A. 保护好现有森林大力植树造林B. 禁止使用氟利昂C. 积极治理大气污染研究把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物质D. 减少矿物能源的消耗尽量使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答案】B【解析】A、保护好现有的森林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该项不符合题意B、氟利昂能引起臭氧层的破坏与减轻或消灭温室效应无关符合题意C、积极治理大气污染研究把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物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减轻温室效应不符合题意D、开发水源、太阳能源等新能源可减少煤炭的使用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该项不符合题意2.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用金鱼藻设计的实验装置观察不同距离灯光照射下试管产生的气泡数目得到的数据如下从数据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 植物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B. 植物与光源的距离与产生的气泡数呈正相关C. 在一定的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D. 光照时间越长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答案】D【解析】解 A.从实验现象得出的数据可知距离灯越近金鱼藻产生的氧气(气泡)就越多 A正确B.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的影响试管与灯的距离越来越大光照强度越来越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越少说明植物和光源的距离与植物产生的气泡数成反比 B正确C.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植物的光合作用越旺盛 C正确D.本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强度而不是光照时间所以不能得出光照时间越长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的结论 D错误故选 D3.下列哪种气体浓度升高能引发温室效应()A. 氧气B. 二氧化硫C. 二氧化碳D. 空气【答案】C【解析】解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故选 C.4.鼻腔对空气起温暖作用与哪一结构有关()A. 鼻腔内的嗅细胞B. 鼻腔内的鼻毛C. 鼻腔内的毛细血管D. 鼻腔内的粘液【答案】C【解析】鼻腔是呼吸道的器官之一与呼吸功能相适应其内部有鼻毛可阻挡灰尘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粘住和阻挡灰尘灰尘和湿润空气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起到温暖空气的作用这些都能够减少了对肺的刺激故C符合题意5.某校学生在暑期军训中进行队列训练时一女生恶心呕吐出现昏厥现象下列处理不妥的一项是()A. 用冷水浸湿毛巾敷在头部B. 原地用人工呼吸进行抢救C. 给病人服用人丹、十滴水等D. 用30℃酒精擦身降温【答案】B【解析】中暑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体温过高导致的在患者身上擦酒精或白酒后酒精容易蒸发且蒸发过程需要从人身上吸收热量致使人体温度降低由于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所以经常被用于中暑病人的治疗上如酒精很容易蒸发可以在患者身上擦酒精或者敷湿毛巾、给病人服用人丹、十滴水等等6.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①能进行气体交换B. 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②C. 声音是由④处的声带发出的D. 痰形成的部位是⑥【答案】B【解析】A.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是⑦肺不是①鼻错误B.②咽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共同通道因此咽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正确C.声音是③喉处的声带发出的不是④气管错误D.痰形成的部位是④气管和⑤支气管不是肺错误7.下图为小麦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①②过程分别在光下与黑暗条件下进行B. ②过程决定了小麦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C. 生产上欲使小麦增产需同时促进①②过程D. ①②过程均参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答案】D【解析】解A.①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图中②表示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条件是所有的活细胞有光无光都能够进行 A不符合题意B.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除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外还为动物提供食物属于生产者①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决定了小麦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不符合题意C.因为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因此生产上欲使小麦增产应该促进光合作用① 减弱呼吸作用② C不符合题意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参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符合题意故选 D8.人工肺是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病人的重要医学仪器使用时先用一根导管将血液从人体静脉引出通过该装置后血液从另一根导管回到人体动脉内可知人工肺的作用是()A. 代替肺进行气体交换B. 代替肾进行血液过滤C. 代替肝脏进行排毒D. 代替心脏提供血液循环的动力【答案】A【解析】解人体在肺进行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经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之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由题干知血液经过人工肺后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排出所以此过程类似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故选 A9.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 曲线AB段膈肌处于舒张状态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B. 曲线BC段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均减小C. C点代表呼气结束的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D. B点代表吸气结束的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答案】A【解析】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曲线图中 AB段表明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的面积缩小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 B点代表吸气结束的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曲线图中 BC段表明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当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变小同时膈肌舒张膈的面积增大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变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C点代表呼气结束的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10.在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把CO_2释放到大气中有多种形式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 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B. 化石燃料的燃烧作用C. 分解者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D. 化工厂对碳酸盐的分解作用【答案】A【解析】解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把CO_2释放到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我们应大量的植树造林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故选 A11.“低碳生活”已成为时髦的话题保护植被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其原因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A. 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B. 制造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C. 分解有机物释放氧气D. 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overset\underset \rightarrow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所以保护植被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其原因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故A符合题意12.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a表示氧气 b表示二氧化碳B. 经过肺泡内气体交换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C. 过程a、b是通过人体的呼吸运动实现的D. 与1处相比 2处的血液中氧气更丰富【答案】D【解析】13.下列不属于叶片的基本结构的是()A. 表皮B. 叶肉C. 幼叶D. 叶脉【答案】C【解析】解叶片包括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表皮上有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和水分散失的门户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主要通过气孔以气体状态散失到大气中叶肉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光合作用主要就是通过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产生氧气故幼叶不是叶的基本结构故选 C14.下列生物学实验中实验材料用具的选择、使用目的不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15.如图为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若Ⅰ代表肺泡处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养料D. 尿素【答案】A【解析】解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含量增多二氧化碳逐渐减少当血液流经全身的毛细血管的时由于组织细胞中氧的浓度比血液中氧浓度低血红蛋白与氧迅速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通过组织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氧含量减少综上所述B、C、D错误 A 正确故选 A16.肺泡外包围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A.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B. 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C. 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D.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答案】B【解析】解肺泡外包围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故选 B17.以下最容易患呼吸道疾病的职业是()A. 油漆工B. 园林工人C. 教师【解析】解 A、油漆中的有机溶剂(如甲醛等)挥发后对空气造成污染刺激人的呼吸道而致病故符合题意.B、绿色植物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能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的气体或是粉尘能够使得空气变得清新所以园林工人不易得呼吸系统疾病.故不符合题意.C 、教师一般在室内较少接触室外被污染较重的空气所有不易得呼吸道疾病故不符合题意.D、汽车尾气排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粉尘但司机在车内一般不会造成呼吸道疾病.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A.18.在创建文明校园中要求学生不随地吐痰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随地吐痰的危害主要是()A. 行为不文明B. 痰中有尘粒C. 痰中有病菌D. 痰中有黏液【答案】C【解析】解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有腺细胞腺细胞可以分泌黏液可以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当黏膜上的纤毛向喉部摆动时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痰中含有细菌等微生物因此不能随地吐痰以免传播疾病故选 C19.有关良好居室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B. 有充足的日照C. 有良好的通风D. 有豪华装修【答案】D【解析】解 A、居室的环境首先要满足人体的舒适性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A正确B、居室的环境还应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如有充足的日照以杀菌消毒 B正确C 、有良好的通风以获得新鲜空气以及无辐射、无污染的室内装饰材料等 C正确D、豪华装修是装修设计不适合居室环境 D错误.故选 D.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20.(1)如果只考虑呼吸作用则①②代表的物质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20.(2)如果只考虑光合作用①代表________ ②代表的是________ ③代表的是________ ④代表的是________ 该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20.(3)植物的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________平衡20.(4)如果只考虑蒸腾作用则②是________ ①②进出叶片的通道是________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21.(1)在实验一中 A装置装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实验一的变量是________21.(2)在实验开始前需要将实验一A、B装置中的枝条放入黑暗处2﹣3天其目的是________21.(3)将实验一的两套装置光照2小时后分别摘取一片叶检验叶片中是否有淀粉产生在检验淀粉之前我们需要用________将叶片的叶绿素褪去然后再滴加________来检验淀粉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装置中的叶片变成了蓝色21.(4)在实验一中 A、B装置形成对照实验其中对照组是________21.(5)实验二是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广口瓶内装的是萌发的种子装置A 的试管内装的是________ 装置B的试管中的现象是 ________ 通过实验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释放________21.(6)科学研究证明不仅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干种子也能进行微弱的呼吸作用凡是具有________的种子时刻都进行着呼吸作用实际上植物的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细胞内的________这一结构中进行的【答案】吸收装置中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解析】【答案】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解析】【答案】酒精, 碘液, B【解析】【答案】B【解析】【答案】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解析】【答案】生活力, 线粒体【解析】22.(1)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________22.(2)将叶片放在盛有________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叶片逐渐由绿色变成黄白色22.(3)取出叶片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中向叶片滴加________22.(4)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这时可以看到叶片中未遮光的部分变成________色22.(5)这个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________ 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答案】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运走和消耗【解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探究实验通常包括暗处理、对照实验、漂洗、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几个步骤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运走和消耗【答案】酒精【解析】酒精脱色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需要“隔水”的原因是酒精易燃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起到控【答案】碘液【解析】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向叶片滴加碘液淀粉是光合作用产物【答案】蓝【解析】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叶片中未遮光的部分变成蓝色【答案】淀粉, 光【解析】通过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可以证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光说明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23.(1)专家指出 PM2.5对人体的________系统危害最大.由于颗粒物微小人体吸气时 PM2.5不易被鼻等器官阻挡直接进入________和肺泡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等疾病同时进入肺的有毒微粒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通过________而分布到全身.23.(2)为了防止和减少“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在平常的生活中你能做些什么?________.【答案】呼吸, 气管、支气管, 血液循环【解析】解(1)肺适于人体的呼吸系统根据题干中的“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称为PM2.5 是可直入肺的细小颗粒物.PM2.5是形成“灰霾”的主要原因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可知 PM2.5主要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空气进入肺要经过鼻腔、咽、喉、器气管和支气管但是PM2.5颗粒物微小从而不易被鼻等器官阻挡可直接进入支气管和肺泡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等疾病.进入肺后可迅速被肺泡外毛细血管吸收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全身.【答案】植树种草增加绿地面积、提倡绿色出行(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不开车或少开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解析】(2))“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形成“灰霾”的主要原因是PM2.5所以避免该天气对人体的危害的主要措施就是减少PM2.5的吸入可采取戴口罩等方法.(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章_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卷(复习手册)(有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章_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卷(复习手册)(有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章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卷(复习手册)一、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1. 图一为植物叶片的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②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图二为该植物在夏季晴朗天气中一天内某些生理过程的变化曲线图。

请据图分析作答:(1)若图一表示呼吸作用过程,则②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图二中能够表示呼吸作用的曲线是________。

(2)若图一表示光合作用过程,则②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物质②产生于叶肉细胞的________(填细胞结构);图二中表示一天内光合产物开始积累的时间是________时。

(3)引起图二甲所表示的生理活动强度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

(4)从图二中可以看出,乙所表示的生理活动强度白天比夜间________;在此一昼夜内,有机物积累最多和最少的点分别是图中的________(用字母表示)。

二、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9分)如图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肺泡外包围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有利于()A.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B.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C.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D.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某同学为探究植物生理活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它条件相同)。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为排除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干扰,应首先将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B.乙瓶与丙瓶可构成实验对照组,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C.甲、乙、丙瓶中的叶片经脱色、染色后,理论上只有乙瓶中的叶片变蓝色D.若丁叶片经脱色、染色后,A部分变蓝,B部分不变蓝,则证明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如图示植物的叶释放或吸收氧气的量(相对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B.BD段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进行C.C点时光合作用释放氧的量与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相等D.DE段光合作用释放氧的量小于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章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卷(复习手册)一、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1.【答案】二氧化碳,乙氧气,叶绿体,7光强,N、M【考点】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解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浙教版八年级下第3章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浙教版八年级下第3章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浙教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下列不属于叶的结构的是()A. 托叶B. 叶柄C. 腋芽D. 叶片【答案】C【解析】一个完整的叶的结构分为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其中叶片是叶的主要部分不包括腋芽2.关于用天竺葵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遮光处理之前要将天竺葵暗处理一昼夜B. 水浴加热时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C. 实验结果应该是叶片遮光部分变蓝见光部分不变蓝D. 本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需要光【答案】C【解析】 A 、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把盆栽的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耗尽叶片中的淀粉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A正确B、在验证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杯中然后把盛有酒精的烧杯放在水中隔水加热 B正确C 、叶片见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 C不正确D、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 D正确3.细菌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一生理过程属于()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蒸腾作用D. 吸收作用【答案】B【解析】解根据呼吸作用的表达式可知细菌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这一生理过程属于呼吸作用故选 B4.肺泡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会导致血浆外渗到肺泡中诱发肺水肿肺水肿直接影响的生理过程是()A. 肺泡处的气体交换B. 血液中的气体运输C. 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D. 组织细胞内氧气的利用【答案】A【解析】肺水肿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引起肺内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平衡失调使大量组织液在短时间内不能被肺淋巴和肺静脉系统吸收积聚在肺泡、肺间质和细小支气管内从而造成肺通气与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因此肺水肿直接影响的生理过程是肺泡处的气体交换故选项A正确故选 A5.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绿色植物所有的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 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根本保障C. 光合作用能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D. 合理密植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答案】A【解析】解 A.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植物叶片和嫩茎中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根等器官不含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A错误B.光合作用的意义是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他生物以及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根本保障 B正确C.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C正确D.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间距和株距科学合理使植物的叶片互不遮挡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充分有效利用这片土地上的光能来提高产量 D正确故选 A6.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在各血管内的变化情况如果I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A. 二氧化碳B. 氧气C. 葡萄糖D. 尿素【答案】A【解析】体循环的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如果为Ⅰ包绕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血液要进行肺循环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在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因此血液就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为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Ⅲ段代表组织处的毛细血管血液要进行体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组织细胞要进行生理活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就由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为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所以曲线应代表的是二氧化碳的变化情况组织细胞进行生理活动要消耗能量葡萄糖分解能产生能量所以不管是在肺泡处还是在组织细胞葡萄糖的量应减少组织细胞进行生理活动要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所以不管是在肺泡处还是在组织细胞尿素的量应增加7.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Ⅰ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养料D. 废物【答案】A【解析】解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含量增多二氧化碳逐渐减少当血液流经全身的毛细血管的时由于组织细胞中氧的浓度比血液中氧浓度低血红蛋白与氧迅速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通过组织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氧含量减少综上所述B、C、D选项错误只有A选项正确故选 A8.图甲、乙表示绿色植物细胞中两种生理过程 M、N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M表示二氧化碳 N表示有机物B. ①表示叶绿体②表示线粒体C. 绿色植物细胞中甲、乙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D. 甲和乙不可能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答案】D【解析】解 A.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水和二氧化碳故甲表示光合作用乙表示呼吸作用其中M表示二氧化碳N表示有机物 A正确B.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叶绿体因此甲图中①代表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线粒体因此乙图中②表示线粒体 B正确C.甲表示光合作用储存能量乙表示呼吸作用释放能量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C正确D.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分别在同一个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进行甲和乙能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 D错误故选 D9.在一次模拟人工呼吸的急救训练中李明同学做出了如下急救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A. 将被救者放在空气清新的场所B. 将被救者侧卧头前屈C. 清除被救者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D. 捏住被救者鼻孔口对口用力吹气【答案】B【解析】解人工呼吸常用于抢救呼吸暂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时首先要将被救者放在空气清新的场所让被救者仰卧如果口鼻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再捏住被救者鼻孔然后进行口对口的吹气故选 B10.痰形成的部位是()A. 咽部B. 肺部C. 气管和支气管D. 口腔【答案】C【解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还能对进入肺的气体做一定的处理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可见痰的形成场所是气管和支气管11.人体吸入体内的氧最终到达()被利用A. 组织细胞B. 肺C. 心脏D. 毛细血管【答案】A【解析】解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从外界获得氧气外界空气通过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到达人体的肺进入肺泡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通过气体交换毛细血管内的二氧化碳交换到肺泡内呼出体外肺泡内的氧气交换到毛细血管的血液中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的各处组织细胞内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故选 A1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下列哪种物质中()A. 氧气B. 水C. 合成的有机物D. 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13.下列不属于叶片的基本结构的是()A. 表皮B. 叶肉C. 幼叶D. 叶脉【答案】C【解析】解叶片包括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表皮上有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和水分散失的门户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主要通过气孔以气体状态散失到大气中叶肉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光合作用主要就是通过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产生氧气故幼叶不是叶的基本结构故选 C14. 某农民为提高大棚种植农作物的产量采取了下列几种指施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 合理密植B. 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C. 适当增加光照时间D. 减少二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答案】D【解析】解 A.合理密植使植物与光接触的面积增大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适时浇灌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水可以使蔬菜和水果增产 A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越多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所以适度增加大棚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能增产 B不符合题意C.光照时间越长植物光合作用的时间越长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能增产 B不符合题意D.“减少二氧化碳含量”植物光合速率减弱制造的有机物减少同时“增加氧气浓度” 大棚作物的呼吸作用增强消耗的有机物增多导致大棚作物的产量下降 D符合题意15.曲线图可用来直观地表示生命体内的生理变化以下对四幅曲线图的解释错误的是()A. 甲表示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幼苗细胞干重的变化B. 乙表示血液流经肺部时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C. 丙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的关系D. 丁表示人在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答案】B【解析】解 A.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由于呼吸作用的消耗而减少后由于长出叶片进行光合作用而增加因此在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含量是先减少后增加 A正确B.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减少 B错误C.图丙中开始时没有光照只进行呼吸作用随后与横坐标的交点是光补偿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接着上升过程表示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最后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C正确D.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的面积缩小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当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变小同时膈肌舒张膈的面积增大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变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D正确故选 B16.下列人工呼吸时的处理不正确的是()A. 要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使呼吸道畅通B. 吹气时要用一只手将病人的鼻子捏住C. 每分钟吹气15-20次D. 5分钟后病人仍无自主呼吸可以停止吹气【答案】D【解析】解人工呼吸常用于抢救呼吸暂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时首先要将被救者放在空气清新的场所让被救者仰卧如果口鼻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再捏住被救者鼻孔然后进行口对口的吹气.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5---20次/分人体活动加强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人工呼吸的频率应和人体自然呼吸的频率相同.施救中注意不要对病人造成二次损伤.吹气过程中如果病人的胸廓能够随着每次随着吹气而隆起并且气体能够从口中排出说明人工呼吸抢救有效.可见D不符合题意.故选 D.17.下列数据为4份雨水样本的酸碱度值其中能明确判断为酸雨的是()B. 6.1C. 4.4D. 7.0【答案】C【解析】当雨水的PH<5.6时称为酸雨可见C正确18.下列事例不可能由酸雨危害造成的是()A. 鱼塘的鱼大量死亡B. 植物叶片脱落、死亡C. 大米的重金属超标D. 建筑物外墙受腐蚀【答案】C【解析】A、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 A正确不符合题意B、酸雨具有酸性能腐蚀植物的叶脱落能破坏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酸雨中并不含有汞、银、镉所以土壤中的汞、银、镉含量增高大米的重金属超标不是酸雨造成的而是通过生物富集现象应该是重金属先污染了水污染造成与酸雨无关故C错误符合题意D.酸雨具有酸性能腐蚀碳酸盐、硅酸盐建造的建筑物故B正确19.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 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下列有关“食不言”解释正确的是()A. 说话需要力气不利于保养身体B. 避免食物进入气管C. 有利于保护声带D. 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答案】B【解析】解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人的咽喉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气管在前食管在后气体和食物各行其道有条不紊这就要归功于会厌软骨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倘若吃饭时谈笑风生就会使会厌软骨的动作无所适从导致食物“呛”入食管的事故发生因为人的右支气管一般短而粗左支气管细而长所以食管会落入右支气管严重时可患吸入性肺炎故选 B20.DDT是一种高毒、高残留的有机氯农药曾被广泛使用.它会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积累对生物危害极大目前已被禁止生产和使用.但在远离人类活动的南极大陆科考队员在企鹅体内检测到了该农药.此现象说明环境污染的危害具有()A. 区域性B. 全球性C. 传染性D. 可控性【答案】B【解析】有害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在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 这说明DDT可通过食物链传递的 DDI在生物圈中流动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说明环境污染的危害具有全球性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21.(1)一段时间后可看到________瓶中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21.(2)本实验设置甲、乙两瓶形成了一组________实验21.(3)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壁很薄由____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个结构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21.(4)人体吸入的气体在肺部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肺泡中的________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答案】乙, 二氧化碳【解析】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这样人呼出的气体通过橡皮管进入乙瓶内一段时间后乙瓶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答案】对照【解析】本实验设置甲、乙两瓶的变量只有呼出的气体因此二者构成一组对照实验【答案】一【解析】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量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答案】氧气【解析】人体吸入的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由于吸入的气体中氧的含量较高二氧化碳的含量较低肺泡周围的血液中氧的含量较低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这样通过气体扩散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22.(1)图甲中植物能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的生理活动是 ______________22.(2)图乙中①气体是________22.(3)图乙中E代表的细胞结构为________ 在E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填图甲中字母)此时它对应的是图丙的________曲线22.(4)图丙中N点的意义是 ________ 在一昼夜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图丙中的________(用字母)【答案】(1)C光合作用【解析】解(1)图甲中植物能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的生理活动是光合作用图甲中A代表呼吸作用 B代表蒸腾作用 C代表光合作用【答案】(2)氧气【解析】(2)叶绿体中可以发生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所以①为氧气【答案】(3)线粒体, A, Ⅱ【解析】(3)叶绿体中可以发生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所以①为氧气②为二氧化碳而在E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可知其发生的是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发生在线粒体中所以E为线粒体呼吸作用表现为甲图中的A 呼吸作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表现在丙图中为曲线Ⅱ【答案】(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相等, M【解析】(4)在N点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N点之前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消耗的有机物大于生成的有机物在N点呼吸作用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相等消耗的有机物等于生成的有机物而在N 点和M点之间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消耗的有机物小于生成的有机物有机物逐渐积累 M点以后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消耗的有机物大于生成的有机物所以在M点有机物积累的最多23.(1)对吸入气体有过滤湿润和温暖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23.(2)痰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内表面的粘膜所分泌的粘液以及被粘液粘着的灰尘和细菌等组成23.(3)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 它的壁由________上皮细胞构成外面有________围绕着适于________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23.(4)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________层细胞膜【答案】(1)1鼻腔【解析】解(1)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因此对吸入气体有过滤湿润和温暖作用的结构是1鼻腔【答案】(2)6气管, 3支气管【解析】(2)6气管和3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答案】(3)4肺泡, 一层, 毛细血管, 肺泡【解析】(3)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因此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是4肺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答案】(4)5【解析】(4)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2层肺泡壁的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的细胞膜、1层红细胞的细胞膜因此共需穿过5层细胞膜24.(1)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 外界气体经过呼吸道的处理后到达肺部的气体变得________24.(2)图(二)中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 需要穿过________层细胞进入肺泡这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24.(3)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其成分变化是________(气体)含量增加24.(4)图(二)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一)中3________应处于________状态【答案】1, 肺, 清洁、湿润、温暖【解析】呼吸系统由2呼吸道和1肺组成的组成呼吸系统的组成器官如图所示可见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答案】二氧化碳, 2, 气体扩散【解析】(3)图(二)中a代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b代表的是氧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和血液之间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瑞流到5端后其成分变化是氧气含量增加【答案】氧气【解析】图2中a代表的物质是氧气 b是二氧化碳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即肺吸气此时3膈肌和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故答案为(1)【1】肺清洁、湿润、温暖(2)二氧化碳 2 气体扩散【答案】膈肌, 收缩【解析】氧气(4)膈收缩。

第3章 空气与生命综合练习(含答案)

第3章 空气与生命综合练习(含答案)

浙教版八下科学第三单元复习一、单选题1.实验室常用如图甲、乙的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小金又设计了如图丙、丁的装置用于制取氧气,以及测量氧气体积,相关叙述合理的是()A.分解双氧水制取氧气时,需定期向甲图烧瓶中添加二氧化锰粉末B.乙图中先关闭止水夹a再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放手后若活塞下落到原位置则装置气密性良好C.利用丙图二氧化锰粉末与双氧水制取氧气可实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操作D.若用装置丁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2.实验室用KMnO4制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热KMnO4制O2C.验证O2已集满D.硫在O2中燃烧3.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D.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4.将质量为15 g的大理石加入烧杯中,再加入120 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该大理石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25.6 g(不考虑溶液中残留的二氧化碳),则大理石的纯度约为()A.66.7%B.80%C.90%D.90.9%5.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C.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7:10D.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176.下列图像符合描述情况的是()A.①表示:用KMnO4制取氧气时,随着反应进行,MnO2质量发生的变化B.②表示:a、b两试管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双氧水,并向a试管中放入催化剂后,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生成情况C.③表示:用KMnO4制取氧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中剩余的固体质量变化情况D.④表示: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生成的氧气质量的变化情况7.某兴趣小组要收集一瓶(100mL)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40%的气体,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浙教版八年级下第3章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浙教版八年级下第3章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浙教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氧气是绝大多数生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植物的()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A. 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C. 蒸腾作用D. 吸收作用【答案】B【解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绿色的“能量转化器”、自动的“空气净化器”、天然的“蓄水池” 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所以说是光合作用维持了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简称碳氧平衡2.全球性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A. 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入侵B. 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C. 温室效应、乱砍滥伐、臭氧层破坏D. 臭氧层破坏、含铅废气、酸雨【答案】B【解析】 A 、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故A不符合题意B、全球性大气污染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故B符合题意C 、温室效应、乱砍滥伐、臭氧层破坏中的乱砍滥伐森林的过量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造成土地沙化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故C不符合题意D、臭氧层破坏、含铅废气、酸雨中的含铅废气是在生产中有高浓度的含铅废气产生不是大气污染主要原因故D不符合题意3.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保持相对稳定正是()A. 呼吸作用的结果B. 大气中氧含量多的结果C. 光合作用的结果D. 氧大量消耗的结果【答案】C【解析】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植物体利用氧气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是一切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能够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促进植物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对植物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温室效应是由于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性的大气变暖因此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的是光合作用的结果4.要保持环境空气的清洁、新鲜.下列措施中不适宜的做法是()A. 注意绿化环境利用绿色植物净化空气、吸附尘埃B. 经常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减少室内微生物的含量C. 经常利用化学杀虫剂、空气清新剂对室内空气消毒D. 经常打扫环境和房间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答案】C【解析】解 A、花草树木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还能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因此在居室周围多栽花草树木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有利于身体健康错误B、房间经常保持空气流通可以减少教室内的空气污染增加房间内的氧气含量有利于身体健康错误C 、经常在居室中喷杀虫剂杀虫剂不能杀死空气中的细菌还会污染空气影响身体健康正确D、经常打扫环境和房间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有利于减少细菌的数量.错误.故选 C.5.下列几个图中能正确反映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的是()A.B.C.D.【答案】C【解析】解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光下通过叶绿体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主要为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所以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淀粉和氧气可用表达式来表示二氧化碳+水\xrightarrow叶绿体光有机物+氧从表达式可以看出影响光合作用的条件有二氧化碳的浓度、水分的多少、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的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最后逐渐稳定故选 C6.关于“观察叶片的结构”的实验操作不恰当的是()A. 把新鲜的叶片切成小的长方形夹在马铃薯小块的切缝中B. 在使用刀片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以防被划伤C. 挑选最薄的材料放在载玻片上制成临时切片D. 先用显微镜的高倍镜来观察制作好的临时切片【答案】【解析】7.如图表示植物的几种组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①是上皮组织B. ②的细胞不具有细胞壁C. ③主要分布于果肉中D. ④能运输营养物质【答案】D【解析】 A 、①组织中的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植物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属于保护组织错误B、②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因此属于营养组织营养组织是由植物细胞构成植物细胞有细胞壁错误C 、③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因此属于分生组织主要分布于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等错误D、④属于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正确8.如图甲乙丙丁表示呼吸系统的组成及肺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甲图7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气流通畅 6是气体交换的场所B. 乙图中的8表示肺泡是由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的C. 丙图中A依次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血液D. 丁图中气体交换的结果是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答案】C【解析】解 A.呼吸系统由7呼吸道和6肺两部分组成图中7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气流通畅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A正确B.乙图中的8表示肺泡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B正确C.丙图中的A表示氧气依次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C错误D.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由于气体的扩散作用肺泡外毛细血管网内的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有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通过肺循环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D正确故选 C9.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来实现的肺泡与其外部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来实现的()A. 呼吸作用、呼吸运动B.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C. 扩散作用、呼吸运动D. 呼吸运动、扩散作用【答案】D【解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上举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左右径和前后径变大这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变大这时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呼气时正好相反因此肺的通气是依靠呼吸运动实现的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这是气体的扩散作用当血液通过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所以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肺泡与其外部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作用)来实现的10.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Ⅰ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养料D. 废物【答案】A【解析】解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含量增多二氧化碳逐渐减少当血液流经全身的毛细血管的时由于组织细胞中氧的浓度比血液中氧浓度低血红蛋白与氧迅速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通过组织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氧含量减少综上所述B、C、D选项错误只有A选项正确故选 A11.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增多了二氧化碳来源于()A. 肺泡B. 组织细胞C. 血液D. 组织液【答案】B【解析】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时释放出来的即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产生的二氧化碳又通过呼吸排出如图所示因此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其最终来源是组织细胞故选 B12.将一片刚摘下的菠菜叶浸在盛有温水的烧杯中发现叶片背面产生的气泡数比正面多.该现象说明菠菜叶片的()A. 背面气孔数较多B. 背面颜色较深C. 正面气孔数较多D. 正面颜色较深【答案】A【解析】气孔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 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由设计的实验可以得知叶片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气孔处有气泡形成一般来说会在气孔形成一个气泡一个气泡代表一个气孔所以发现叶片背面产生的气泡比正面的多说明叶片背面比正面的气孔数目多13.下列哪项环境危害是由于人类过多的向大气中排放含硫气体造成的()A. 赤潮B. 沙尘暴C. 温室效应D. 酸雨【答案】D【解析】解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等的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和空气中的雨水等结合降到地面成为酸雨故选 D.14.根据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⑦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种子中的胚乳B. ①中的花粉落到③上的过程称为传粉C. ⑤子房由子房壁和胚珠组成它将来发育成植物的果实【答案】A【解析】15.下列是“人体的呼吸”的相关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A. 长跑时体育老师建议我们用鼻吸气、用嘴呼气必要时可以用嘴辅助吸气B. 吸气时呼吸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C. 在相同时间内打篮球比慢跑耗氧量大D. 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答案】C【解析】解 A.呼吸道能清洁、温暖和湿润气体尤其是鼻腔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这样大大减少了吸入的冷空气对肺的不良刺激 A正确B.吸气时呼吸肌收缩胸廓容积增大肺扩张 B正确C.慢跑没有打篮球激烈所消耗的氧可由呼吸过程源源不断提供而打篮球较为激烈供不上的氧要靠肌肉细胞的无氧呼吸提供能量补偿总耗氧量就较少所以慢跑比打篮球耗氧量大 C错误D.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D正确故选 C16.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葡萄甲地的葡萄比乙地的葡萄含糖量高经调査在葡萄的生长过程中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较大(如下表))A. 昼夜温差对甲乙两地葡萄的光合作用没有影响B. 昼夜温差对甲乙两地葡萄的呼吸作用有影响C. 甲地的光合效率高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多D. 夜晚乙地葡萄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比甲地的多【答案】C【解析】解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出因为既是同一种甜瓜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又基本相同白天的温度也相同所以两地的甜瓜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在夜间乙地的温度高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多甲地的温度低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少因此甲地的甜瓜积累的有机物比乙地的甜瓜多含糖量就高吃起来就甜故选 C17.杨宇同学测了三次肺活量数据分别是 3200 m 、3400mL、3600mL.他的肺活量是()A. 3200mLB. 3400mLC. 3600mLD. 10200mL【答案】C【解析】测量肺活量时为了减少误差一般测三次取最大值因为肺活量是肺的最大通气量所以“学校体检时小刚同学测了三次肺活量数据分别是3200mL、3600mL、3400mL” 那么他的肺活量是“3600毫升”18.如图为某绿色植物叶片保卫细胞结构示意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保卫细胞的外侧壁更容易伸展收缩B. 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C. 晴朗的夏季中午时分气孔张开程度最大D. 保卫细胞和表皮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答案】C【解析】解 A.保卫细胞的外侧细胞壁比较薄更容易伸展收缩 A正确B.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 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B正确C.晴朗的夏季中午的细胞由于失水导致气孔部分关闭 C错误D.活细胞时刻进行呼吸作用所以保卫细胞和表皮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D正确故选 C19.在一次人工呼吸的模拟训练中李明同学采取了以下急救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A. 将被救者放在空气流通的场所B. 将被救者颈下垫高头后仰C. 消除被救者口鼻内异物和污物D. 捏着被救者鼻孔口对口吹气和吸气【答案】D【解析】解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吹气次数应和呼吸频率相似吹气次数为每分钟15-20次.人工呼吸是紧急情况下的救人方法要掌握其具体措施人工呼吸的操作步骤如下①清除口和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②使病人仰卧颈下垫高头后仰.将病人的衣服解开腰带放松③救护者跪在病人的一侧用手帕或是纱布盖在病人的口鼻上.用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颌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对着病人的口部用力吹入④每一次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嘴离开并立即松开捏鼻的手如此反复进行.吹气的次数为每分钟15\sim 20次.吹气的过程中如果病人的胸廓能够随着每次吹气而略有隆起并且气体能够从口部排出则证明人工呼吸有效.根据解答过程可知选项A、将被救者放在空气清新的场所 B、让被救者仰卧头后仰 C、清除口鼻内异物和污物 C均正确而选项D、用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颌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对着病人的口部用力吹入每一次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嘴离开并立即松开捏鼻的手 D错误.故选 D20.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当你不断地用力向气球里吹气吹一段时间后会感到头晕其原因是()A. 吹气过长吸气短促呼吸过程失调B. 呼吸及运动频繁使呼吸中枢疲劳C. 吹气过长吸气短促造成大脑缺氧D. 呼吸及运动频繁使呼吸中枢兴奋【答案】C【解析】解连续性的吹气球必然改变正常的呼吸节奏导致呼气时间过长吸气短促吸入的新鲜空气少使脑部供氧不足就会头晕.另外吹气球需要一定力度这使头颅内压力增加刺激了头晕现象的发生.故选C.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21.(1)装置①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为什么要用黑色的塑料袋?______________________21.(2)实验时先进行实验① 然后再进行后续的相关实验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1.(3)步骤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21.(4)该实验结果图⑦的甲、乙、丙三部分中加碘液变蓝的是________ 甲、乙、丙可形成________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植物的呼吸作用能够产生二氧化碳吗, 防止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解析】解(1)装置①用了澄清石灰水可以用来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否能够产生二氧化碳实验中用黑色的塑料袋可以防止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影响实验结论【答案】(2)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解析】(2)实验时先进行实验① 然后再进行后续的相关实验其主要目的是让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答案】(3)使叶片脱色【解析】(3)步骤④的目的是使叶片脱色便于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答案】(4)丙, 两,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解析】(4)该实验结果图⑦的甲部分没有叶绿体乙部分被遮光处理丙部分有叶绿体且见光三部分中加碘液变蓝的是丙甲、乙可以分别与丙可形成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22.(1)分析乙图中所示的结构植物所需的能量是通过图甲中 ________获得的在乙图中的结构 ________内完成22.(2)在图甲所示的三大生理活动中白天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________ 夜晚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________ (用甲图中的字母表示)22.(3)分析大棚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可说明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关系其中18∼24时说明的是________ 24小时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刻是________时左右氧气浓度最低的时刻是________时左右22.(4)要增加大棚西瓜的产量生产中经常要进行“通风” 其目的是________【答案】(1)A, 呼吸作用, 5, 线粒体【解析】解(1)分析乙图中所示的结构 5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植物所需的能量是通过图甲中A(呼吸作用)过程获得的【答案】(2)ABC, AB【解析】(2)图甲A表示呼吸作用 B表示蒸腾作用 C表示光合作用植物在白天有光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夜晚因为无光故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答案】(3)呼吸作用的速率大于光合作用的速率, 18, 6【解析】(3)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的产物 18∼24时二氧化碳的含量升高说明植物体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不如排出二氧化碳的量多也就是呼吸作用的速率大于光合作用的速率 6∼18时二氧化碳的含量下降说明植物体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比释放出二氧化碳的量多也就是光合作用的速率大于呼吸作用的速率 18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积累最多夜晚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氧气所以24小时中氧气浓度最低的时刻是早晨6时左右【答案】(4)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解析】(4)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西瓜大棚经常要进行“通风” 目的是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促进光合作用23.(1)图甲表示的是植物细胞判断的依据是该图有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23.(2)挤压水果可以得到果汁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________23.(3)图中结构②具有保护和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23.(4)图甲所示细胞特有的能进行能量转换的结构是 ________23.(5)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与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有关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________【答案】(1)①③⑤【解析】解(1)分析图示可知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叶绿体、④是细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细胞质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和大液泡以及叶绿体所以图甲是植物细胞图乙是动物细胞【答案】(2)⑤液泡【解析】(2)挤压水果可以得到果汁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⑤液泡【答案】(3)控制物质进出【解析】(3)图中结构②是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答案】(4)③叶绿体【解析】(4)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所以图甲所示细胞特有的能进行能量转换的结构是③叶绿体【答案】(5)组织【解析】(5)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与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有关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24.(1)小明吃的面包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整个消化道中全部被消化分解成a的过程中参与的消化液有________.正常情况下小明的血液中a的含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起调节作用的物质主要是由________分泌的.24.(2)比赛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小明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进行甲图中④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________状态氧气通过B进入A系统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的过程中经过乙图的途径是______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24.(3)甲图中若D代表肾脏一部分a在D中从离开血液又回到血液途径的结构依次是肾小球\rightarrow 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rightarrow 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血管Ⅰ、血管Ⅱ中流动的血液类型分别是________ 与平时相比在此次长跑过程中小明身体散失水分明显增加的途径有________(填甲图中数字).【答案】唾液、胰液、肠液, 胰岛【解析】淀粉最先在口腔内就被消化.在口腔中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被人体小肠吸收后进入血液此时血糖浓度会升高而体内的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这样人体内的血糖浓度就会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答案】收缩, 3rightarrow 6rightarrow 7rightarrow 1【解析】呼吸运动的进行是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分不开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顶部上升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可见呼气时膈肌舒张、肋骨间的肌肉舒张肺缩小、胸廓缩小.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扩散到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rightarrow 3肺静脉\rightarrow 6左心房\rightarrow 7左心室\rightarrow 1主动脉\rightarrow 全身各处.【答案】肾小囊rightarrow 肾小管, 静脉血、动脉血, ⑤【解析】血液在肾脏内的流动途径为肾动脉\rightarrow 入球小动脉\rightarrow 肾小球\rightarrow 出球小动脉\rightarrow 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rightarrow 肾静脉.Ⅰ肾静脉中流静脉血Ⅱ肾动脉中流动脉血.在长跑时通过排汗排出大量的水分.25.(1)小红吃的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消化道中被消化分解参与该过程的消化液有________ 图二中________(填X、Y或Z)表示该物质的消化曲线25.(2)比赛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小红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进行图一中⑤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________状态氧气通过A系统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⑥表示________ 最终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从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进入肺泡要依次穿过几层细胞?________25.(3)在A系统内瓣膜起到阻止血液倒流的作用如心室和动脉之间有________ 25.(4)图一中属于人体代谢废物排泄途径的是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答案】唾液、肠液和胰液, X【解析】小红吃的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口腔内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中被肠液和胰液最终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所以参与该过程的消化液有唾液、肠液和胰液图二中X的消化从A口腔开始所以X表示淀粉的消化曲线【答案】收缩, 氧气, 2【解析】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体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体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当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时人体既不呼气也不吸气所以比赛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小红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进行图一中⑤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氧气通过A 系统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⑥表示氧气最终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肺泡壁进入肺泡由于毛细血管壁与肺泡壁只由一层细胞构成故二氧化碳进入肺泡需要经过二层细胞【答案】动脉瓣【解析】在A系统内瓣膜起到阻止血液倒流的作用如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答案】④②③【解析】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所以图一中属于人体代谢废物排泄途径的是。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浙教版八年级下第3章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浙教版八年级下第3章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浙教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人在呼吸时胸廓扩大导致吸气、缩小导致呼气下列哪种组合表示肺处于吸气状态()A. 甲、丙B. 甲、丁C. 乙、丙D. 乙、丁【答案】B【解析】解图甲和丁表示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肺扩张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是吸气过程图乙和丙表示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肺回缩肺内气体排出是呼气过程故选 B2.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有更多好处下列叙述中不恰当的是()A. 鼻能温暖吸入的空气B. 鼻能湿润吸入的空气C. 鼻能清洁吸入的空气D. 鼻能感受气味的刺激【答案】D【解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鼻腔内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鼻腔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腔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能感受气味的刺激与呼吸关系不大3.“十一”假期很多同学都喜欢去邹城爬峄山.我们登山时()A. 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B. 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加强C. 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D. 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变【答案】B【解析】解我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或运动时消耗的能量增多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因此运动需要大量的氧气而人体中血红蛋白运输的氧气不能够提供足够多的氧气所以人要加快呼吸而为有机物的分解提供氧气.因此运动会导致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的增加.由上可知“十一”假期很多同学都喜欢去邹城爬峄山.我们登山时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加强.故选 B4.空气中PM2.5的含量是监测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人体吸入后经呼吸道进入肺甚至进入血液引发疾病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公布PM2.5指数能引导公众关注空气质量B. PM2.5指数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好C. 咽喉炎、咳嗽、哮喘等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与PM2.5无关D. PM2.5自肺泡进入血液只需穿过一层细胞【答案】A【解析】解 A.公布PM2.5指数能引导公众关注空气质量引起人们的注意提醒人们及时预防 A正确B.PM2.5指数越高说明空气污染越严重质量越差 B错误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人体吸入后经呼吸道进入肺引发咽喉炎、咳嗽、哮喘等疾病 C错误D.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肺泡里的PM2.5扩散进入血液要通过两层细胞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经过四层细胞膜 D错误故选 A5.溺水是夏季青少年容易出现的意外事故.当溺水者被救后在救护车到达前若心跳呼吸停止必须立即实施人工呼吸用这种办法急救的顺序应该是()A. ①③④②B. ③①④②C. ②③①④D. ③②①④【答案】A【解析】解心扉复苏的步骤 (1)判断意识(2)如无反应立即呼救(3)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4)开放气道清理口腔异物(5)判断有无呼吸(6)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2次(7)保持头后仰另一手检查颈动脉有无搏动(8)如有脉搏可仅做口对口人工呼吸(9)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10)每按压30次口对口吹气2次然后重新定位再按压30次如此反复进行(11)心肺复苏开始1分钟或者连续操作四个循环后检查一次呼吸和脉搏、瞳孔变化以后每进行4\sim 5分钟检查一次每次不超过5秒钟.(12)如用担架搬运病人或者是在救护车上进行心肺复苏应不间断地进行必须间断时时间不超过5\sim 10秒.所以题目中的正确顺序是①③④②故选 A.6.如图是某些学生做的模拟实验并绘制的肺内气压变化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甲表示呼气过程B. 图乙表示吸气过程C. CD过程中呼吸肌处于收缩状态D. 图甲中2表示膈肌【答案】C【解析】A、图甲气球变大表示吸气膈肌收缩 A错误B、图乙气球变小表示呼气膈肌舒张 B错误C、曲线CD段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外界气体进入肺内表示吸气吸气时呼吸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 C正确D、图甲中2表示胸廓 D错误7.如图是植物某生理作用的文字表达式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a表示光合作用 b表示呼吸作用B. A表示二氧化碳 B表示有机物C. a过程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D. b过程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物质来源【答案】D【解析】解 A.据分析可知图示中a表示光合作用 b表示呼吸作用 A正确B.据分析可知图示中A表示二氧化碳 B表示有机物 B正确C.a光合作用过程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 C正确D.a光合作用过程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物质和能量的来源 D错误故选 D8.当空气不洁净时我们很容易打喷嚏对此描述正确的是()A. 这是鼻粘膜对异物的正常反应便于排出异物B. 这是感冒的前兆C. 这是鼻毛对灰尘做出的反应便于清洁空气D. 打喷嚏是人体情不自禁的正常反应与灰尘无关【答案】A【解析】打喷嚏有很多原因比较常见的可能是鼻炎或者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急性鼻炎发作刺激鼻腔黏膜会引起打喷嚏如果鼻腔内分泌物增多或者结痂也会刺激鼻腔黏膜而打喷嚏还有比较少见的是鼻腔进入异物或者吸入刺激性的气体也会反射性引起打喷嚏打喷嚏其实是一种鼻腔的保护作用是因为鼻腔内的异物或者分泌物刺激黏膜而反射性引起的9.齐河西瓜是我市十大名优特产之一西瓜香甜清脆深受消费者喜爱 2018年齐河西瓜喜获丰收请问使西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A. 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B. 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C.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D. 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由题意可知南瓜等植物体的构成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而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不参与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的水是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而不是来自于空气中的水可见A符合题意10.关于人体的呼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呼气和吸气是依靠膈肌和肋间肌的活动来实现的B. 呼吸时吸进的空气都能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C. 吸气时外界气压大于肺内气压D. 肺部气体交换在肺泡内完成【答案】B【解析】A、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平静呼吸)其动力来自于呼吸肌(膈肌和肋间肌) A正确B、呼吸时吸进的空气部分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B错误C、吸气时外界气压大于肺内气压呼气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C正确D、肺部气体交换在肺泡与血液之间完成 D正确11.下列有关“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暗处理是为了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B. 暗处理后应将植株置于光下进行对照实验C. 酒精的作用是脱色D. 向叶片滴加碘液后遮光部分变蓝【答案】D【解析】1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青山”中植被丰富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请据图判断出正确的一项是()A. 甲图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①②分别代表氧气和二氧化碳B. 甲图③④所代表的物质分别通过叶脉的导管和筛管运输C. 图乙中的N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D. 图乙中的植物要积累有机物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P点【答案】B【解析】解 A.甲图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以及箭头的指向分析可知①表示二氧化碳②表示氧气 A错误B.甲图中③表示水通过叶脉的导管从下往上运输④表示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 B正确C.乙图的N点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 C错误D.N点二氧化碳吸收相对量为0 表示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有机物积累量为0 当光照强度大于N后植物开始积累有机物 D错误故选 B13.下列哪项符合健康家居的标准()A. 豪华装修B. 尽量使用清洁能源C. 室内大量种植观赏性植物D. 饲养宠物【答案】B【解析】解 A、一些装饰材料、化纤地毯、涂料等会不同程度地释放出甲醛气体而使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超标成为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A错误B、尽量使用清洁能源有利于环保符合健康家居的标准 B正确C 、室内大量种植观赏性植物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与人争夺氧气 C错误D、宠物身上有寄生虫尤其是孕妇更不能接触猫狗等动物容易造成胎儿畸形容易造成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污染 D错误.故选 B.14.有关呼吸系统卫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少量的烟也不能吸B. 环境中的空气要新鲜和清洁C. 体育锻炼的时机是越冷越好D. 尽量用鼻呼吸而不用口腔【答案】C【解析】解 A、吸烟能影响呼吸系统因此少量的烟也不能吸不符合题意.B、环境中的空气要新鲜和清洁才能对呼吸系统有利不符合题意.C 、进行体育活动时呼吸活动会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会加强从而使呼吸肌得到锻炼呼吸肌更发达呼吸肌的收缩舒张力量加强但不是体育锻炼的时机是越冷越好符合题意.D、鼻腔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腔呼吸好不符合题意.故选 C15.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相对稳定对这个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生物圈中各种生物都参与了调节B. 生物圈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C. 大气的这种稳定状态能保持不变D. 植树造林有利于维持碳氧平衡【答案】C【解析】A、生物圈中各种生物通过呼吸作用都会产生二氧化碳 A正确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B正确C、若乱砍滥发、过度使用煤等燃料可能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造成温室效应 C错误D、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所以说是光合作用维持了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所以最有利于维持碳一氧平衡的人类活动是大力植树造林 D正确16.如图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箭头①所示气体为二氧化碳B. 箭头②所示为血液中的各种营养物质C. 箭头②所示气体为氧气D. 血液经过此处后氧气浓度升高【答案】D【解析】B、如图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②仅仅为二氧化碳 B错误(1)C、箭头②所示气体为二氧化碳不是氧气 C错误(2)D、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经过此处后氧气浓度升高 D正确故选 D17.下列关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绝对平衡B. 人类大量使用燃料可导致温室效应C. 维持碳-氧平衡应开展国际合作D. 大力植树造林可有效维护碳-氧平衡【答案】A【解析】 A 、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所以说是光合作用维持了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 A错误B、人类大量使用燃料可导致温室效应 B正确C 、要维持碳--氧平衡应保护现有森林大力植树造林同时开展国际合作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C正确D、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大力植树造林可有效维护碳-氧平衡 D正确18.通常情况下人体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原因是()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②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湿润③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④嗅细胞能接受气味的刺激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A【解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鼻是呼吸系统的通道之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而嗅细胞能接受气味的刺激与呼吸道作用无关通常情况下人体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原因是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②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湿润③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故选A.19.养鱼时把新鲜水草放入鱼缸内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鱼缸内的养料B. 净化鱼的生活环境C. 增加鱼缸内的氧D. 增加观赏价值【答案】C【解析】解把新鲜水草放在金鱼缸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因此能增加鱼缸中氧气的含量为金鱼提供充足的氧气以促进其长时间的存活因此在金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增加水中氧的含量可以延长换水的时间故选 C20.下列做法无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A. 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B. 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C. 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D. 开发水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答案】A【解析】解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是利用二氧化碳二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A.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有利于改善环境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如果将垃圾焚烧会直接生成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如果将垃圾掩埋腐生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垃圾中的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无机盐等二氧化碳也会排放到大气中因此该做法不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A符合题意B.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B不符合题意C.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C不符合D.开发水源、太阳能源等新能源可减少煤炭的使用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D不符合题意故选 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21.(1)该实验研究的变量是________21.(2)4号容器的温度“X”代表的数值是________ 设置此温度是为了在对照实验中确保________21.(3)实验结果表明在________光下天竺葵光合作用强度最大21.(4)结合3号和4号的实验结果可判断3号容器内的天竺葵有进行光合作用但其氧气含量不增反降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答案】光的颜色【解析】【答案】25℃, 单一变量【解析】【答案】红【解析】【答案】光合作用强度弱于呼吸作用强度【解析】22.利用大棚技术可以让人们在寒冬腊月就能吃到酸甜可口的草莓为了进一步增加产量为农民创收同学们做了如下研究如图依次为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模式图、一天内大棚内草莓叶肉细胞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对值)随时间变化的折线图、一天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1)图一表示植物的三大作用图中能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生理作用是 ________ 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 植物生长发育期间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________ 植物进行该反应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植物白天晚上都能进行的作用有________(填写图中标号)(2)根据图二分析农作物一昼夜积累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是________点(填写图中标号)此点对应图三中________点(填写图中标号)(3)若大棚内温度降低图二中的A点会________ 在采收前的日子里若晚上A点温度持续升高可能会影响大棚草莓的口感请用简单的反应式表示这一过程________________【答案】B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A蒸腾作用叶AC上移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解析】(1)图一表示植物的三大作用图中的B光合作用能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该反应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植物生长发育期间其吸收的水分大约99%通过A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植物主要通过叶片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植物白天晚上都能进行的是A蒸腾作用和C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需要光只能在白天进行(2)根据图二的分析农作物一昼夜积累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是G点因为从C到G点的曲线光合作用强度始终大于呼吸作用有机物一直处于积累状态过了G点呼吸作用增强有机物开始减少此点对应图三中的f 点因为在图三中f点跟图二中G点一样都是下午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时间点(3)若大棚内温度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也会降低释放的二氧化碳就会减少因此图二中的A点就会上移在采收前的日子里若晚上A点温度持续升高呼吸作用旺盛分解的有机物增多因此可能会影响大棚草莓的口感呼吸作用的过程可表示为有机的(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23.(1)由于空气中PM2.5(细颗粒物)含量过高宁波屡次发生雾霾天气.研究表明其中直径小于等于100纳米的PM2.5(细颗粒物)可通过肺部传递影响其他器官.由此可知该微粒应该进入了图甲的________(填字母)结构才能影响其他器官.23.(2)图乙是反射弧模式图要检验其是否完整和正常最佳刺激的部位是________(填序号和名称).【答案】(1)B(2)①.【解析】解(1)空气进入肺要经过鼻腔、咽、喉、器气管和支气管但是PM2.5颗粒物微小从而不易被鼻等器官阻挡可直接进入甲图中肺泡通过肺泡进入肺泡外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全身从而影响其他器官.【答案】【解析】(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和⑤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能传导的兴奋就是神经冲动因此图乙是反射弧模式图要检验其是否完整和正常最佳刺激的部位是①感受器.24.(1)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 是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________的场所24.(2)________既是气体的通道又是食物通道24.(3)⑦是肺动脉内流________血⑧是肺静脉内流________血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含氧量是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答案】⑥, 肺, 气体交换【解析】图是呼吸系统的组成图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答案】咽【解析】咽既是气体的通道又是食物通道【答案】静脉, 动脉, 增加【解析】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将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在体循环中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空气与生命》测试题(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空气与生命》测试题(含答案)

第3章自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点燃酒精灯C. 制取氧气D. 用滴管滴加液体2.教材中的某实验如图所示,该实验的目的是(A)(第2题)A.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B. 探索燃烧的条件C. 制取P2O5D. 检验P2O5的性质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A.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用于急救病人B. 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C. 石墨能导电——可作电极D. 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4.节日期间商场里人很多,让人觉得闷热缺氧,此时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B)A. 1%B. 19%C. 25%D. 78%5.下列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这两种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78%②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但不能供给呼吸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是一种可燃性气体④二氧化碳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最好的气体肥料⑤在实验室中两种气体可以用相同的装置制取A.②④⑤B.①③⑤C.②③④D.①③④⑤6.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B)(第6题)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④CO2不支持燃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B)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 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氧化铁固体C. 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D.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8.图中甲、乙表示人体呼吸运动中的膈肌(用a表示)所处的两种状态。

据此判断甲、乙各处于呼吸的什么时期?(A)(第8题)A. 甲吸气、乙呼气B. 甲呼气、乙吸气C. 甲、乙都吸气D. 甲、乙都呼气9.将25克A 物质和5克B 物质混合,加热后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反应后的混合物含10克A 和11克C ,同时还含有一种物质D 。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三章 空气与生命单元检测及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三章   空气与生命单元检测及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三章空气与生命单元检测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1.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

下列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 磷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产生大量的白烟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产生淡蓝色的火焰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火星四射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发白光2.消防安全,人人有责。

下列有关灭火器使用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提灭火器时,手靠近瓶口,容易提起B. 拔保险销时,放开手柄,有利于拔出C. 用力压手柄时,手靠近瓶口,容易压下D. 对准火源根部扫射,灭火物质覆盖可燃物,快速灭火3.为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小明将某植株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用铝箱将一张叶片部分遮光,再光照4小时(如图)。

去掉铝箱,经脱色、漂洗并用碘液处理后,将观察到()A. AB. BC. CD. D4.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2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B. 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C. 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D. 去掉烧杯中的1支蜡烛,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5.如图,在密封的纸盒上挖一个直径的圆形小洞,并在洞口前方约米的位置,放置一根点燃的蜡烛,用双手在纸盒两侧拍击,蜡烛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A. 缺乏可燃物B. 缺乏O2C. 排出的气流中CO2的含量高D. 温度降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6.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能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微观模型中总共有4种元素B. 该反应微观模型中没有单质出现C. 据图反应出Mo2C对CO没有起到吸附催化作用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CO+H2O第6题图第7题图第9题图7.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与普通铁在氧气中燃烧相似),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

浙教版科学 8年级下册第三章空气和生命1-3节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 8年级下册第三章空气和生命1-3节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浙教版8年级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1-3节实验探究题一、空气与氧气1.某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 1 实验 2MnO2的质量/克0.5 X2%的H2O2溶液体积/毫升20 20温度/℃20 80(1)表中X的值应为________;实验中,比较H2O2分解速率大小可通过观察________。

(2)实验2中水浴温度控制在80℃时,测定的反应速率会比真实值偏大,其原因是________。

2.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在具支试管中铺上一层玻璃棉,用于保护反应管;注射器提前连接好,装入100mL水。

实验时,将橡皮塞取下,取一定量的白磷放入具支试管底部的玻璃棉上,塞紧橡皮塞(并用拇指压住),在试管底部稍微加热,白磷燃烧。

回答下列问题:(1)待反应结束,装置完全冷却后,注射器内的水进入具支试管的体积约为试管容积的________。

若进水量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2)整个实验过程中,活塞的运动方向为________(3)你认为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是________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书本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图乙)装置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其中A是底面积为50厘米2、高20厘米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B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辅助装置略)。

操作过程如下: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加入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厘米处。

③将过量的红磷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盖紧密封盖。

④通电加热红磷,充分反应后,待冷却到原来的状态,调整B的高度使容器A、B中的液面保持相平,记录液面刻度。

(注:A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的体积忽略不计)(1)写出该实验的原理: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在操作④结束时,与装置A中液面最接近的刻度是________(填整数)。

2022年浙教版八年级下《第3章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卷一)(含答案)104337

2022年浙教版八年级下《第3章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卷一)(含答案)104337

2022年浙教版八年级下《第3章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卷一)试卷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空洒落的雨水其值大于时,就叫酸雨pH 5.6B.引起地球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C.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皮肤癌患者数量的增加D.所有生物都能影响环境,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生物2. 在一次模拟人工呼吸的急救训练中,李明同学做出了如下急救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A.将被救者放在空气清新的场所B.将被救者侧卧,头前屈C.清除被救者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D.捏住被救者鼻孔,口对口用力吹气3.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行为和习惯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以下行为或习惯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多用可循环利用的物品B.爬山游玩时,乱丢果皮等垃圾C.把旧报纸、玻璃瓶等卖给收废品的D.购买带有环保标志的产品4. 关于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正确的是()A.氧气和二氧化碳均从血液进入肺泡B.氧气从血液进入肺泡,二氧化碳从肺泡进入血液C.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二氧化碳从血液进入肺泡D.氧气和二氧化碳均从肺泡进入血液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面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水,有效地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B.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C.绿色植物的根需要从地下吸收水和无机盐,可能会导致地下水土流失D.绿色植物呼吸作用会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进而导致温室效应6. 现代农业常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蔬菜、瓜果等,以下做法不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是( )A.合理密植B.适当延长光照时间C.温室内通入适量二氧化碳D.温室内温度保持白天,夜晚7.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植物体的重要生理过程。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浙教版八年级下第3章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浙教版八年级下第3章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浙教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下列关于肺的叙述中与气体交换无直接关系的是()A. 肺分为左肺和右肺B. 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C. 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D. 支气管的末端形成肺泡总数约有7亿个【答案】A【解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是肺泡数目极多总数约有7亿个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在肺泡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有利于气体交换肺分为左肺和右肺与气体交换无直接关系2.叶肉栅栏层细胞的特点是()A. 细胞圆柱形排列疏松含叶绿体多B. 细胞圆柱形排列整齐含叶绿体多C. 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含叶绿体少D. 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整齐含叶绿体少【答案】B【解析】叶肉是叶的主要结构是由营养组织组成的包括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其中栅栏组织靠近叶片的上表皮细胞呈圆柱形、排列紧密含有的叶绿体较多颜色较深3.PM2.5颗粒小可直接入肺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关于PM2.5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能穿过肺泡进入循环系统B. 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C. 其产生与车、船尾气等有密切关系D. 是诱发多种消化道疾病的主要原因【答案】D【解析】解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由于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因此对人体危害极大 A正确B.PM2.5已经被科学证实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 B正确C.汽车尾气中也能释放出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因此它的产生与车、船尾气等有密切关系 C正确D.PM2.5是诱发多种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 D错误故选 D4.冬天教室若长时间不开窗很多同学会感到头晕这是因为教室里()A. 噪音太大B. 温度太高C. 缺氧D. 细菌太多【答案】C【解析】解教室若长时间不开门窗学生们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教室的氧气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教室内缺氧就会使人感觉精力不集中甚至头晕等.故选 C.5.下列有关“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暗处理是为了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B. 暗处理后应将植株置于光下进行对照实验C. 酒精的作用是脱色D. 向叶片滴加碘液后遮光部分变蓝【答案】D【解析】6.徒手登山运动员攀登海拔较高的山峰当他在海拔4000米以上继续攀登时尽管经过足的休息后再爬但越是往上爬越感到乏力其主要原因是()A. 呼吸越来越急促B. 血液中CO_2增多C. 组织细胞内O_2含量降低D. 山地更加陡峭【答案】C【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空气稀薄、氧气含量较少因此导致人体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少血液运输的氧气减少组织细胞缺氧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减少因此感到乏力海拔越高氧气含量越少人体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越少因此越往上爬越感到乏力7.甲、乙两地生产同一种甜瓜但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甜瓜甜含糖量高.经调查发现在甜瓜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相差较大(见表)A. 甲地夜间温度较低甜瓜呼吸作用弱有机物的消耗少B. 甲地夜间温度较低甜瓜呼吸作用强有机物的积累多C. 乙地夜间温度较高甜瓜呼吸作用强有机物的积累多D. 乙地夜间温度较高甜瓜呼吸作用弱有机物的消耗少【答案】A【解析】8.“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心声.为保护好家乡的山山水水下列不可取的是()A. 节约资源、杜绝浪费B. 减少排放、治理污水C. 围湖造田、发展农业D.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答案】C【解析】A、节约资源、杜绝浪费会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利于保护好家乡的山山水水B、减少排放、治理污水可以保护水资源利于保护好家乡的山山水水C、围海造田、发展农业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保护好家乡的山山水水D、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会保护生态环境利于保护好家乡的山山水水9.为了保证同学们在教室里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班委们讨论开了.最后他们提出了几个方案其中错误的是()A. 为了防止粉笔灰的污染值日生应该在下课后擦黑板B. 关上窗户避免灰尘进入C. 在教室里摆放绿色植物D. 勤打扫教室和周围的环境【答案】B【解析】 A 、教室内由于学生较多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粉笔末、灰尘等都威胁着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为了防止粉笔灰的污染值日生应该在下课后擦黑板故不符合题意B、关闭门窗外界的新鲜空气无法进入教室内的一些有害气体或是粉尘无法散发到室外会影响教室内的空气质量故符合题意C 、绿色植物可以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可以阻滞和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和放射性污染物能够分泌抗生素杀灭空气中的病原菌所以绿化校园的环境可以起到保持空气清新的作用故不符合题意D、勤打扫教室和周围的环境是环境美化、净化保证同学们在教室内外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故不符合题意10.研究表明室内环境污染可诱发白血病下列哪项是该病的主要“杀手”()A. 厨房污染B. 室内放置大量植物C. 室内饲养宠物D. 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污染【答案】D【解析】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证明环境污染已经成为诱发白血病的主要原因据分析可见厨房污染和室内饲养的宠物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室内放置大量植物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也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但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中所含的有毒物质往往含有放射性的污染源这些都对人体有害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所以研究表明室内环境污染可诱发白血病该病的主要“杀手”是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污染11.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是()A. 夜间适当降低温室大棚中的温度B. 常松土勤施肥C. 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叶片D. 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答案】D【解析】A、温室大棚夜间适当降低室温主要是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A不符合题意B、常松士主要是促进根的呼吸和生长勤施肥促进植物的生长 B不符合题意C、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叶片主要是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消耗提高树苗的成活率 C不符合题意D、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光照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D符合题意12.肺的结构与呼吸功能相适应与此属性无直接关系的叙述是()A. 肺是内脏器官中位置最高的器官B. 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C. 毛细血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 肺泡外包着毛细血管网【答案】A【解析】解 A、肺是内脏器官中位置最高的器官与呼吸功能没有直接的关系 A符合题意B、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B不符合题意C 、毛细血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C不符合题意D、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 D不符合题意故选 A.13.人体的呼吸是由呼吸系统完成的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是()A. 鼻腔和肺B. 呼吸道和气管C. 呼吸道和肺D. 气管和肺【答案】C【解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其中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湿润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1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大大增加呼吸功能其根本原因是()A. 胸廓扩张的范围加大B. 呼吸深度增加C. 胸围差加大D. 呼吸肌收缩力增加【答案】D【解析】经常参加锻炼会使呼吸肌得到充分的锻炼使肌纤维变粗会使呼吸肌更发达呼吸肌收缩力量得到加强可以扩大胸廓的活动范围使呼吸的深度加大、加深使胸围差加大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量增多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大大增加呼吸功能其根本原因是呼吸肌收缩力增加15.夏日早晨植物叶片上的露珠呈球状而不渗入叶片内部的原因是()A. 叶片气孔关闭B. 叶片表皮细胞浓度较小C. 叶片的表皮细胞特别小D. 叶片表面有角质层【答案】D【解析】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表皮细胞排列紧密阳光能进入起保护作用起输导和支持作用能进行光合作用16.2015年6月29日晚至30日凌晨四川宜宾境内的筠连、屏山等地遭遇强降雨袭击导致筠连等地受灾严重.为掌握持续暴雨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情况应采取的方法是()A. 模拟实验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观察法【答案】B【解析】解 A、模拟实验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 A错误B、调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座谈、问卷、测验和查阅书面材料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为掌握暴雨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应采用的方法是调查法 B正确C 、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C错误D、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D错误.故选 B.17.关于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二氧化碳B. 脱色时将叶片放在酒精中直接加热C. 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必须有光D. 实验前不需要对天竺葵进行暗处理【答案】C【解析】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叶片不遮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所以“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产物有淀粉故选项C正确故选 C18.将生长旺盛的叶片剪成若干等大的小块抽去叶内气体平均放入两支试管如图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内的叶片小块将先浮起因为叶内产生了较多氧气B. 甲内的叶片小块将先浮起因为叶内产生了较多二氧化碳C. 乙内的叶片小块将先浮起因为叶内产生了较多氧气D. 乙内的叶片小块将先浮起因为叶内产生了较多二氧化碳。

浙教版科学 8年级下册第三章空气和生命1-3节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 8年级下册第三章空气和生命1-3节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XX教版科学8年级下册第三章空气和生命1-3节实验探究题(含答案)XX教版8年级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1-3节实验探究题一、空气与氧气1.某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1 实验2MnO2的质量/克0.5 X2%的H2O2溶液体积/毫升20 20温度/℃20 80(1)表中X的值应为________;实验中,比较H2O2分解速率大小可通过观察________。

(2)实验2中水浴温度操纵在80℃时,测定的反应速率会比真实值偏大,其原因是________。

2.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在具支试管中铺上一层玻璃棉,用于保护反应管;注射器提前连接好,装入100mL水。

实验时,将橡皮塞取下,取一定量的白磷放入具支试管底部的玻璃棉上,塞紧橡皮塞(并用拇指压住),在试管底部略微加热,白磷燃烧。

回答下列问题:(1)待反应结束,装置完全冷却后,注射器内的水进入具支试管的体积约为试管容积的________。

若进水量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2)整个实验过程中,活塞的运动方向为________(3)你认为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是________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书本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图乙)装置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其中是底面积为50厘米2、高20厘米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B 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辅助装置略)。

操作过程如下: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加入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中的液面至刻度15厘米处。

③将过量的红磷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盖紧密封盖。

④通电加热红磷,充分反应后,待冷却到原来的状态,调整B的高度使容器、B中的液面保持相平,记录液面刻度。

(注: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的体积忽略不计)(1)写出该实验的原理: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在操作④结束时,与装置中液面最接近的刻度是________(填整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科学第三章1-3节测试卷出卷人:郑上金班级姓名成绩可能用到原子量:Fe-56O-16K-39Cl-35.5一、我会选(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点燃酒精灯C .制取氧气D .滴管滴加液体2.小敏对下列物质燃烧时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铝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光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白光,并形成白雾3.地震造成一列含有12节油罐车的货运列车在宝成铁路109号隧道里起火,消防人员迅速采取封堵隧道口、注水冷却等措施进行灭火,其灭火原理是()A .清除可燃物B .隔绝空气C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D.BC 均是4.R 在氧气中燃烧:R+2O 2点燃CO 2+2H 2O,下列有关R 组成的描述正确的()A、只含有C、H 两种元素B、一定含C、H 两种元素,可能含O 元素C、一定含C、H、O 三种元素D、一定含C、O 两种元素,可能含H 元素5.在化学反应A+B===C+2D 中,10克A 与14克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6克C。

若使5克A 与足量的B 反应,可生成D 的质量为()A、4克B、8克C、12克D、16克6.现有下列事实:①动物呼吸;②白磷自燃;③食物腐烂;④火药爆炸。

它们的共同点是()A.都发光 B.都剧烈燃烧 C.都是氧化反应 D.都发生爆炸7.某气体即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B .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C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D .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8.下列各组物质中,既是化合物,又是氧化物的是:()A .二氧化碳、冰B .氯酸钾、二氧化锰C .氧化镁、锰酸钾D .水、液态氧9.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

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A .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B .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C .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D .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10.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氮气D .稀有气体11.搜救人员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等困难,全力展开搜救。

吸氧是克服高原反应的方法之一,吸氧可以帮助搜救人员的高原反应的原因是()A .氧气可供呼吸B .氧气可以燃烧C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D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12.如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下列四个化学方程式中,同时符合这四位同学所描述的是()13.加热双氧水制氧气时,忘记了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A .不能产生氧气B .生成氧气的速率慢C .产生氧气的总质量减少D .没有影响14.物质X 和物质Y (构成它们的微粒分别用“□”和“○”表示)的反应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描述,下列反应方程正确的是()A .3X +6Y =3XY 2B .3X +6Y =X 3Y 6C .3X +8Y =3XY 2+2YD .3X +8Y =X 3Y 815.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上烧,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A .水能够灭火B .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C .火焰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D .水善于将热迅速向外散发16.某有机物R,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3O 2点燃2CO 2+3H 2O,则R 的化学式是()A、C 2H 6B、C 2H 6OC、C 2H 4D、C 2H 4O17.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正式开赛,发令枪响后产生一缕白烟。

白烟的主要成分是()A .二氧化碳B .五氧化二磷C .二氧化硫D.四氧化三铁18.下列装置中,不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的是()A B C D19.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b 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 .a 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C .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 .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20.如图所示,打开分液漏斗,过氧化氢(H 2O 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出现的现象是()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21.下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A .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B .实验2中自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C .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22.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3F e﹢2O2点燃Fe3O4的读法中,错误的是()A.铁加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B.每168份质量的铁和64份质量的氧气化合生成232份质量的四氧化三铁C.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D.每三个铁原子和两个氧分子结合生成一个四氧化三铁分子23.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总质量⑤物质种类⑥原子种类⑦电子数目A、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⑥⑦C、②③④⑥⑦D、①③⑤⑥⑦24.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

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25.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

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

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④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二、我会填(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38分)26.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氮气;③五氧化二磷;④二氧化硫;⑤二氧化碳;⑥食盐水;⑦氖气。

请用这些物质的数字代号填空:⑴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⑵属于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的是_______;⑶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⑷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_;⑸属于固体氧化物的是_______27.下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全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1)选用的铁丝应用进行处理。

(2)①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

②铁丝前端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

③集气瓶内为什么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④点燃火柴后,铁丝插入集气瓶中适宜时刻和方法是。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4)若某同学取了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来做这个实验。

结果没有观察到应有的实验现象。

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

28.一有机化合物23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共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则该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g,含氢元素的g,它是由元素组成的。

29.写出有关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后面的括号中填写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

(1)硫在空气中燃烧:()(2)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3)高锰酸钾受热:()30.右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仪器装置,其中有三个主要错误,它们是:(1)。

(2)。

(3)。

实验后发现试管炸裂,则可能的原因有哪些?(至少答一种可能)31.实验室常用排空气集气法收集干燥气体。

下面是两种简易的排空气集气装置。

用编号填空:(1)实验室收集CO2选用_________,收集O2用_________。

(2)如果要收集SO2应选用_________,收集CH4选用___________。

32.实验室常用于制取氧气的方法有:a、加热氯酸钾晶体和二氧化锰粉末;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1)写出指定的仪器名称③______(2)请仔细分析装置A的特点,推测其所用的制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填a、b或c)(3)采用方法c制取氧气应该选用装置______(填“A”或“B”)。

为检验装置B中氧气是否收集满,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_______,这是利用了氧气___________的性质。

(4)利用装置A制氧气,在结束实验时要先撤离导管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_______利用装置B制氧气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4+8=12共12分)33、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34、将15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剩余固体质量为10.2克。

问:(1)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2)反应后试管中固体是什么?质量各为多少?八年级(下)科学第三章1-3节测试卷答案一、我会选(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A2.D3.D4.A5.A6.C7.B8.A9.A10.C11.A12.C13.B14.A15.B16.B17.B18.D19.C20.D21.B22.A23.B24.B25.D二、我会填(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38分)26.②④⑥⑦③27.砂纸去除表面氧化物增大受热面积防止高温的熔融物炸裂瓶底火柴快燃烧完自上而下慢慢伸入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表面有氧化物里氧气量不足、铁丝太粗28.123C H O29.镁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30.(1)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2)试管口没有加棉花(3)导管伸入试管太长没有预热先熄灭了酒精灯冷凝水流入试管底部31.(1)A A(2)A B32.(1)试管酒精灯集气瓶(2)b(3)B瓶口助燃性(4)防止水倒流进试管使试管破裂封住长颈漏斗防止漏气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33.4434、(1)12.25(2)KCl7.75克MnO22.75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