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药物制剂设计
药剂学:第十五章 缓释、控释制剂
第一节 概述
➢ 不宜制成缓释制剂的药物:
1. 半衰期很长的药物 2. 半衰期很短的药物 3. 一次剂量很大的药物 4. 吸收无规则的药物 5. 溶解度很小
第十七章 缓释、控释制剂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口服缓控释制剂
一、缓释、控释制剂释药原理和方法 二、缓释、控释制剂的设计 三、缓控释制剂的简介 四、缓释、控释制剂体内、体外评价
-骨架中的弯曲因子
基于的假设:
C0-单位体积骨架中的药物含量
➢ 药物在释放期内保持稳态;
➢ C0 >> Cs,存在过量的溶质; ➢ 充分的漏槽条件(sink condition);
➢ 药物颗粒远小于制剂体积;
➢ 扩散系数保持恒定;
➢ 药物与骨架材料无相互作用。
一、缓释、控释制剂释药原理和方法
3、骨架型药物扩散
❖第五代:反映时辰生物学技术与生理节律同步的脉冲式 给药,即在发病高峰时期在体内自动释药的自调式释药系 统
第十七章 缓释、控释制剂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口服缓控释制剂
一、缓释、控释制剂释药原理和方法 二、缓释、控释制剂的设计 三、缓控释制剂的简介 四、缓释、控释制剂体内、体外评价
第二节 口服定时和定位释药系统
一、缓释、控释制剂释药原理和方法
(四)渗透压原理
以渗透压为释药动力,可产生恒速释药。
渗透泵型片剂片芯的吸水速度取决于膜的渗透 性能和片芯的渗透压。
一、缓释、控释制剂释药原理和方法
进入膜内水量 = 流出的溶液量
课本P303
dV KA ( p) k '
dt hL
dmQ dt
CS
dV dt
CSk '
第一节 概述
《药物制剂的设计》课件
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药物制剂的智能化生产、检测和调控
个性化: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定制个性化的药物制剂,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创新药物制剂:开发新型药物制剂,如纳米药物、基因药物等,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未来发展:药物制剂的智能化与个性化发展将成为未来药物研发的重要方向,具有广阔的市 场前景。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包装稳定性: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 和方式,以保持药物的稳定性
配方稳定性:选择合适的辅料和配 方,以保持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
成本控制:选择合适的原料、工艺和设备,降低生产成本 价格定位: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 利润最大化: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
市场适应性: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产品结构和价格策略,适应市场变化
药物制剂的剂型选 择
口服给药:片剂、胶囊、 颗粒剂等
注射给药:注射剂、输液 剂等
外用给药:软膏剂、喷雾 剂等
吸入给药:气雾剂、吸入 剂等
眼部给药:滴眼剂、眼膏 剂等
鼻腔给药:鼻喷剂、鼻用 喷雾剂等
药物的溶解度:选择溶解度较高的剂型,如溶液剂、混悬剂等 药物的稳定性:选择稳定性较高的剂型,如胶囊剂、片剂等 药物的吸收速度:选择吸收速度较快的剂型,如注射剂、吸入剂等 药物的副作用:选择副作用较小的剂型,如缓释剂、控释剂等
药物剂量:确 保药物剂量在
安全范围内
药物稳定性: 保证药物在储 存和使用过程
中保持稳定
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药物与其 他药物或食物 产生不良反应
药物毒性:降 低药物的毒性, 确保药物对人
体无害
药物稳定性:确保药物在储存和使 用过程中保持其活性和疗效
药剂学第十五章中药制剂
第十五章中药制剂一、概念与名词解释1.浸出制剂:2.渗漉法:3.超临界萃取技术:4.中药合剂:5.酊剂:6.流浸膏剂:7.浸膏剂:8.颗粒剂:9.水醇法: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1.浸渍法有利于黏性易膨胀药材的浸出。
( )2.含糖类较多的黏性药物的粉碎可以采用湿法粉碎。
( )3.含脂肪油较多的药物可与其他干燥药粉掺研,干燥后再粉碎,俗称串研粉碎。
( ) 4.要求特别细度,或毒性、刺激性较大的药物粉碎宜采用湿法粉碎。
( )5.当用非极性溶剂浸出时,药材应先行脱脂。
( )6.一般药材组织中含有物质大部分带有极性基团,故非极性溶剂易于通过细胞壁进入药材内部。
( )7.用醇、水等浸出油脂多的药材时应先脱脂,因为油脂不易被极性溶剂润湿。
( ) 8.贵重药物及刺激性药物为了减少损耗和便于劳动保护,应单独粉碎。
( )9.极性晶型药物一般可用降低温度来增加药物的脆性,以利粉碎。
( )10.使用渗漉浸出时,药材颗粒越细浸出效率越高。
( )11.一般药材的浸出在溶剂沸点温度下或接近沸点温度进行比较有利。
( )12.酊剂是指药物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得的澄清液体制剂。
( )13.水浸出液中含有较多胶质,而乙醇浸出液中含有较少胶质。
( )14.浓度梯度是指药材块粒组织内的浓溶液与外周溶液的浓度差,浓度梯度越小浸出速度越快。
( )15.提高浸出压力有利于加快浸润过程。
( )16.当药材组织内充满溶剂时,加大浸出压力有利于提高扩散速度。
( )17.药材与溶剂相对运动能使扩散边界变薄或边界层更新加快,有利于浸出过程。
( ) 18.合剂是指含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的液体药剂。
( )19.溶剂表面张力和药材中含有物性质对药材浸润程度和速度起主导作用。
、( ) 20.在浸出过程中浓度差是渗透扩散的推动力。
( )21.除另有规定外,浸膏剂每1ml相当于原有药材1g。
( )22.由于浸渍法符合中医用药习惯,因而对于有效成分尚未清楚的中草药或方剂进行剂型改革时,通常亦采取浸渍法提取。
药剂学药物制剂的设计课件
药剂学药物制剂的设计课件
1.药物制剂设计概述
药物制剂设计是药剂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开发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的药物制剂。
药物制剂设计必须基于科学的原则,并考虑多种因素,如药物的性质、剂型的特点、患者的需求等。
2.药物制剂的剂型选择
选择合适的剂型是药物制剂设计的关键步骤。
应根据治疗需求、药物的理化性质、给药途径等因素进行选择。
例如,对于需要长期维持血药浓度的药物,应选择长效剂型。
3.药物制剂的处方前研究
处方前研究主要包括药物的化学性质、溶解度、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这些数据为后续的处方设计提供基础。
此外,还需要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特性。
4.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
处方设计涉及选择合适的辅料、确定药物的用量、配比等。
在这一阶段,需要充分考虑药物的稳定性、溶解度等因素,并尝试不同的配方,以找到最佳的处方组合。
5.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
制备工艺是实现处方设计的关键环节。
在这一阶段,需要确定合适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和参数,确保大规模生产的药物制剂的质量与实验室制备的一致。
6.药物制剂的质量研究
质量研究是确保药物制剂质量的必要步骤。
这包括对药物制剂的理化性质、微生物限度、杂质等进行检测和控制,以确保药物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7.药物制剂的临床前药理与毒理研究
在临床试验之前,需要进行药理和毒理研究,以评估药物制剂在动物体内的疗效和安全性。
这些数据可以为后续的临床试验提供参考,并为药物制剂的上市提供支持。
第十五章 药物制剂的设计 PPT课件
第二节 制剂设计的基础
一、给药途径与剂型的确定
(二)药物理化性质及给药途径和剂型确定
1.溶解度:易溶于水,适于各种给药途径,
可制成各种固体或液体剂型。难溶于水溶出是吸 收的限速过程。不适于制成溶液剂,更不适于制 成注射剂。如必须制要增溶。 2.稳定性:遇水不稳定要制成固体剂型。光
线不稳定避光、包衣。遇热不稳定,低温、冷冻。
第二节 制剂设计的基础
二、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 1.安全性:胃肠道刺激性大或首过作用大 不宜制成口服制剂,可制成栓剂。 治疗指数低,要制成缓控释制剂,减少 峰谷现象,维持稳定血浓,减少副作用。 2.有效性:与给药途径、剂型、剂量有关。 硝酸甘油舌下(最快)、透皮(长效)、普通 片吸收慢不宜急救。 3.可控性:制剂质量的可预知性和重现性。 4.稳定性:有效安全的保障。 5.顺应性:指病人及医护人员的接受程度。
第三节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
二、文献检索 1.检索引擎:通用网址:yahoo、google、 infoseek 医用:(医学世 界检索)(医学目录) 2.光盘检索: (1)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医院药剂师学会 (ASHP)收录世界药学专业核心期刊750种杂志。药 理、药剂、药物评价。1970年推出。
第三节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 二、文献检索
3.网络检索 (1)Rxlist-The Internet Drug Index ()免费服务。收录美国新上 市或即将上市的药物。①药物数据检索:名称、适 应症、副作用、使用方法。 ②The Top 200(美国按使用频率排名前200位的药 物处方。可查治疗类型、临床药理、适应症、用法、 禁忌症、参考文献。 (2)pharmacokinitics,pharmacodynamics,bio - pharmaceutics homepage (药动学、药效学、生 物药剂学主页)
药物制剂的设计
(一)固体制剂与药物的吸收
药物剂型 崩解 溶解 扩散 生物膜 吸收
溶出速率 包衣片﹤片剂﹤胶囊剂﹤散剂、颗 粒剂 (二)液体制剂与吸收 静脉注射与肌肉注射 (三)皮肤、粘膜给药与吸收 药物的脂溶性、分子量的大小、生物膜的生 理状态
四、制剂的评价与生物利用度
1、毒理学的评价 急、慢性毒性、刺激性 2、药效学的评价 3、药物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
5 3 1 0 6 12
PVP(%)
1 0.5 0
表. L9(34)
列号
1 试验号 1 2 3 1 1 1 1 2 3 1 2 3 1 2 3 2 3 4
4
5
2
2
1
2
2
3
3
1
6
7 8
2
3 3
3
1 2
1
3 1
2
2 3
9
3
3
2
1
第五节 新药制剂的研究与申报
一、药品注册申请 二、新药的分类
化学药品注册分类 1、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 (1)通过合成或者半合成的方法制得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2)天然物质中提取或者通过发酵提取的新的有效单体及其制剂 ; (3)用拆分或者合成等方法制得的已知药物中的光学异构体及其 制剂; (4)由已上市销售的多组份药物制备为较少组份的药物; (5)新的复方制剂; (6)已在国内上市销售的制剂增加国内外均未批准的新适应症。 2、改变给药途径且尚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3、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1)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制剂及其原料药,和/或改变该制剂的 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2)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复方制剂,和/或改变该制剂的剂型, 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3)改变给药途径并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4)国内上市销售的制剂增加已在国外批准的新适应症 。 4、改变已上市销售盐类药物的酸根、碱基(或者金属元素),但 不改变其药理作用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5、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6、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
第十五章 药物制剂分析
(3)规定 超出限度片≤2片
且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1倍
2、崩解时限 用崩解仪测定 定义 固体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以规
定的方法进行检查,崩解溶散并通过筛
网所需时间的限度
(1)规定
素片 ≤15′ 薄膜衣片 ≤30′ 糖衣片 ≤60′ 肠溶衣片 =120′完整(盐酸液) ≤60′ 崩解(缓冲液) 泡腾片 ≤5′ (15~25℃)
第十五章
药 物 制 剂 分 析
第一节
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
一、 药物制成制剂的目的
1 、为了防治和诊断疾病的需要; 2 、为了保证药物用法和用量的准确; 3 、为了增强药物的稳定性; 4 、为了药物使用、贮存和运输的方便; 5 、为了延长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6 、为了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21种)
制剂。
片剂的分析步骤为:
外观检查 含量测定 鉴别试验 微生物检查 检查
一、 常规检查项目 1、重量差异 定义 每片重量与平均重量之差异 (1)规定 ≤0.3g/片 ±7.5%
>0.3g/片 ±5.0% 糖衣片、薄膜衣片应包衣前检查
(2)方法 20 片( 素片 ) 平均片重 每片重量
与平均片重比较 与标示片重比较
丙酮或甲醛
CH 3 C CH 3 H C H
SO3 Na OH SO3 Na OH
CH 3 C O Na 2 SO3 CH 3 HAc
H 2O
CH 3 C CH 3
SO3 Na OH
+ NaAc
Na2 S 2O5 2 NaHSO3
排除 2 加入强酸使抗氧剂分解
NaSO 3 Na 2 S 2 O 5
37℃
(2)方法
(完整版)药剂学习题及答案
药剂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1.剂型、制剂、药剂学的概念是什么?2。
什么是处方药与非处方药(OTC)3。
什么是GMP 、GLP与GCP?第二章液体制剂1.液体制剂的按分散系统如何分类?2。
液体制剂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3.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4.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有哪些?何为潜溶剂?5.何为絮凝,加入絮凝剂的意义何在?6.乳剂和混悬剂的特点是什么?7。
用Stokes公式描述影响沉降的因素,并说明加入高分子助悬剂具有哪些作用?8。
乳化剂的作用如何?如何选择乳化剂?9.乳剂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10。
简述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哪些?11。
简述助溶和增溶的区别?12。
什么是胶束?形成胶束有何意义?13。
表面活性剂分哪几类,在药剂中主要有哪几个作用?第三章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1。
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有哪些?2.常用的除菌过滤器有哪些?3.灭菌参数F和F0值的意义和适用范围?4。
洁净室的净化标准怎样?5.注射剂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6.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7.纯化水、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的区别?8。
热原的定义及组成是什么?9.热原的性质有哪些?各国药典检查热原的法定方法是什么?10.简述污染热原的途径及去除热原的方法。
11.注射剂等渗的调节方法及调节等张的意义。
12。
制备安瓶的玻璃有几种?各适合于什么性质的药液?13。
输液按规定的灭菌条件灭菌后,为什么还会出现染菌现象?14.输液常出现澄明度问题,简述微粒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第四~五章固体制剂1.散剂的概念、制备方法与质量要求。
2.用什么方程来描述药物的溶出速度?改善药物溶出速度的方法有哪些?3.什么是功指数?4.影响物料均匀混合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达到均匀混合?5.片剂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6。
片剂的可分哪几类?各自的特点?7.片剂常用的辅料有哪些?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片的辅料有哪些?8.湿法制粒的方法有哪些?各自的特点?9.片剂产生裂片的主要原因及解决的方法.10.片剂的包衣的目的何在?11。
执业药师2017药剂学章节重点:药物制剂新技术
第十五章药物制剂新技术第一节固体分散体制备技术一、固体分散制备技术:是将难溶性药物高度分散在固体材料中,形成固体分散体的新技术。
二、载体材料:(一)、水溶性载体材料:1、聚乙二醇PEG: 4000、6000 ;2、聚维酮PVP ;3、表面活性剂:泊洛沙姆188;4、有机酸类;5、糖类和醇类:半乳糖、甘露醇(二)、难溶性载体材料:乙基纤维素(EC);聚丙烯酸树酯类:EudragitE、RL、RS ;其他:胆固醇等(三)、肠溶性载体材料: 1、纤维素类:CAP、HPMCP、CMEC(羧甲乙基纤维素);2、聚丙烯酸树酯类:II 、III号三、制备方法:1、熔融法:关键是迅速冷却,适于对热稳定的药物。
2、溶剂法:共沉淀法,适于对热不稳定或易挥发的药物。
3、溶剂—熔融法:适于液态药物,只适于剂量小于50mg的药物。
4、溶剂—喷雾(冷冻)干燥法:适于易分解或氧化,对热不稳定的药物。
5、研磨法6、双螺旋挤压法四、固体分散体的类型:1、简单低共熔混合物:药物以微晶形式分散在载体中。
2、固态溶液:以分子状态分散3、共沉淀物:非结晶型无定型物,又称玻璃态固熔体。
五、固体分散体的速效与缓释原理:(一)、速效原理:1、药物的高度有利于速释:(不同状态存在的药物溶出速度比较为:分子态>无定形>微晶态)①分子状态散在②胶体、无定形和微晶等状态散在2、载体材料对药物溶出的促进作用:提高可润湿性、保证高度分散性、对药物抑晶性(二)、缓释原理:采用疏水或脂质类载体材料具有缓释作用。
其缓释原理是载体材料形成网状骨架结构,药物以分子或微晶状态分散于骨架内,药物的溶出必须首先通过载体材料的网状骨架扩散,故释放缓慢。
第二节包合制备技术一、概述包合物:系指一种分子被全部或部分包合入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的特殊的络合物。
这种包合物由主分子与客分子两种组成,主分子即是包合材料,具有一定的空穴结构,足以将客分子(药物)容纳在内,通常按1:1比例形成分子囊。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知识点梳理.
第十五章生物技术药物制剂★一、蛋白质类药物稳定化:
1、溶液型蛋白质类药物稳定化:
稳定剂:阻止聚集、增加溶解度、减少吸附
(1)采用最适缓冲体系;
(2)使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3)加入糖和多元醇;
(4)盐类;
(5)聚乙二醇类;
(6)加入大分子化合物;
(7)氨基酸类;
(8)金属离子。
2、固体状态蛋白质类药物稳定化:(冷冻干燥工艺)
(1)冻干过程中蛋白质的水合膜除去后,可能导致失去活性。
恰当的辅料作为水的替代物结合在蛋白质上使之保持稳定。
(2)处方中配伍的盐和缓冲体系由于温度的变化,pH值可以发生改变也可能使蛋白质失活。
(3)常加入冻干保护剂(填充剂)使干燥后形成疏松的块状物,填充剂与稳定剂同时考虑,如甘露醇、山梨醇、葡萄糖等。
(4)严格控制产品水分含量。
(5)很小剂量的蛋白质药物,注意滤过时的吸附损失。
可用人血清白蛋白作为保护剂。
★二、蛋白质类药物新型给药系统——微球给药系统:
对蛋白质进行化学修饰:常用PEG化。
PEG化技术是将活化的PEG分子连接到生物技术药物分子上,以改善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性质,使其达到最大临床疗效。
第十五章 药物制剂分析doc
第十五章药物制剂分析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药典(2000版)用高氯酸液滴定枸橼酸乙胺嗪片(规格100mg/片)取供试品10片,精密称定得2.000g,精密称取0.5000g,依法滴定,消耗0.1000mol/L的高氯酸液6.40ml,每1ml的高氯酸(0.1mol/L)相当于39.14mg枸橼酸乙胺嗪,该供试品含量相当标示量为()。
A.99.5% B.103.3% C.100.2% D.101.0% E.99.0%答案:C2.单剂量固体制剂含量均匀度的检查是为了()。
A.控制小剂量固体制剂单剂中含药量的均匀程度 B.严格重量差异的检查C.严格含量测定的可信程度 D.避免制剂工艺的影响 E.避免辅料造成的影响答案:A3.药物的紫外光谱参数,可供指认()。
A.确认是何种药物 B.分子结构中的各种基团C.分子中共轭骨架的有、无及主要属性 D.分子量的大小 E. 分子中是否含杂原子答案:C4.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制剂不再检查()。
A.不溶性微粒 B.重量差异 C.溶出度 D.融变时限 E. 崩解时限答案:B5.溶出度测定的结果判断标准中,除另有规定外,规定限度Q应为标示量的()。
A.60% B.70% C.80% D.90% E. 30%答案:B6.肠溶片在盐酸中检测崩解时限,崩解时间为()。
A.5min B.15min C.60min D.120min E. 40min答案:D7.溶出度测定时应控制液温为()。
A.370C±0.50C B.370C±1.00C C.370C±20C D.370C±10C E.370C±1.50C答案:A8.硬脂酸镁除对配位滴定法产生干扰外,在下列含量测定方法中,还可以产生干扰的是()。
A.酸碱滴定法 B.紫外分光光度法 C.非水溶液滴定法D.电位滴定法 E.置换滴定法答案:C9.硫酸亚铁片的含量测定应选择()。
A.高锰酸钾法 B.硫酸铈法 C.溴量法 D.亚硝酸法 E.碘量法答案:B10.为了消除注射液中抗氧剂硫代硫酸钠对测定的干扰,在测定前加入的物质是()。
药物制剂的设计
三、制剂的剂型与药物吸收
1、固体制剂与药物吸收 固体制剂中药物的吸收主要受到溶 固体制剂中药物的吸收主要受到溶 出过程和透过生物膜转运过程的限制 出过程和透过生物膜转运过程的限制 溶出过程包括崩解、分散、溶解等, 溶出过程包括崩解、分散、溶解等, 受药物的溶解度、粒度、 受药物的溶解度、粒度、晶型等因素的 影响 脂溶性、 的药物来说, 对于脂溶性 溶出较慢的药物来说 对于脂溶性、溶出较慢的药物来说, 此过程为限速步骤
2、油/水分配系数
药物的油/ 药物的油 / 水分配系数是药物亲脂性 的指标, 的指标 , 与药物透过生物膜转运的能力 密切相关。 密切相关。 水分配系数( 油/水分配系数(P)代表药物在油相 和水相中的比例 P=药物在油相中的浓度/ P=药物在油相中的浓度/药物在水相中的 药物在油相中的浓度 浓度
2、医学检索引擎
医学目录( Directory) 医学目录(Medical Directory): Medical Matrix ( 医 源 /) (/) 包括4000多个医学网址 包括4000多个医学网址 4000 )
第十五章 药物制剂的设计
§15-1 15药物制剂设计的目的 药物制剂设计的目的
概述
①确定适当的给药途径和给药剂型; 确定适当的给药途径和给药剂型; ②选择合适的辅料,筛选处方 选择合适的辅料, ③制定制备工艺,优化工艺条件 制定制备工艺,
药物制剂设计的主要内容
在处方前, ① 在处方前 , 全面掌握药物的理化 性质、药理作用与药动学特性; 性质、药理作用与药动学特性; ② 确定最佳的给药途径 , 并选择适 确定最佳的给药途径, 当的剂型; 当的剂型; ③选择合适的辅料或添加剂 ④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
处方前研究的主要任务
药剂学第十五章作业
药剂学第十五章作业学生姓名学号一、名词解释:油水分配系数:多晶型:二、选择题:(一)单选题1. 口服制剂设计一般不要求( )A药物在胃肠道内吸收良好 B. 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 C. 药物吸收迅速,能用于急救D. 制剂易于吞咽 E. 制剂应具有良好的外部特征2. 下了关于药物配伍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固体制剂处方配伍研究,通常将少量药物和辅料混合,放入小瓶中,密闭(可阻止水汽进入) 置于室温以及较高温度(55℃),观察其物理性质的变化;B. 固体制剂处方配伍研究,一般均应建立pH-反应速度图,选择其最为稳定的pH值 C. 对注射剂的配伍,一般是将药物置于含有重金属(同时含有或不含有络合物)或抗氧剂(在含氧或氮的环境中)等附加剂的条件下研究;D. 对口服液体制剂,通常研究药物与乙醇、甘油、糖浆、防腐剂、表面活性剂和缓冲液等的配伍。
E. 对药物溶液和混悬液,应研究其在酸性、碱性、高氧环境以及加入络合剂和稳定剂时,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
(二) 配伍选择题A. 口服剂型B. 注射剂型C. 透皮给药剂型D. 黏膜给药1. 使用方便,可随时中断给药的是()2. 经胃肠道吸收,可起全身治疗作用的是()3. 一般起效较快,常用于临床急救的是( )A. 药物的溶解度B. 药物的脂溶性C. 药物的分子量D. 药物的颜色4. 其值较小时,溶出吸收的限速过程( )5. 其值较小时,透过生物膜转运为吸收的限速过程6. 油/水分配系数主要反映( )7. 与晶型、粒度关系较大的是( )A. 多晶型 B 溶解度 C pKa D 油/水分配系数8. 可用于预测同系列化合物的吸收情况的是( )9. 可采用X射线衍射法,红外分析法,热台显微镜法,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及差热分析法(DTA)等研究的是( )(三)多项选择题1. 药物制剂设计的目的是()A. 根据临床用药的需求、药物的理化性质及药理作用,确定适当的给药途径和给药剂型B. 选择合适的辅料及制备工艺C. 筛选处方、工艺条件及包装D. 便于药物上市后的销售E. 设计出适合临床应用及工业化生产的制剂2. 对注射给药的制剂设计要求()A. 药物应有较好的稳定性B. 药物应有足够的溶解性C. 应有较好的安全性,应无菌、无热原,不会引起溶血等D. 对注射部位的刺激性要小E. 药物应有良好的味觉3. 药物制剂设计的主要内容有()A. 在处方前,全面掌握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理学与药物动力学特性B. 确定最佳的给药途径,并选择适当的剂型C. 选择合适的辅料或添加剂,采用适当的测试手段,考察制剂的各项质量指标D. 进行临床试验,进一步优化制剂的处方和工艺E. 对处方和制备工艺进行改进.优化或完善4.药物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A. 有效性B. 安全性C. 顺应性D. 稳定性E. 临床应用的广泛性三、简答题1. 药物制剂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是什么?2. 处方前研究有哪些内容?3. 制剂处方的优化过程包括哪些内容?常用的优化方法有哪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度的测定时需注意同离子效应的影响。
对于可解离型药物,溶解度S为解离部分 与非解离部分之和,如S=SHA+SA-。
对于非解离药物型药物,可加入非极性溶 剂改善其溶解度。
(4) 溶解度与介电常数有关
(5) 在不改变药理效应的前提下提高溶出速 度和溶解度的方法
第十五章 药物制剂设计
第一节概述
������ 药物制剂设计是决定药品的安全性、 有效性、可控性、稳定性和顺应性的重 昂要环节。 ������ 1。处方前设计 ������ 2。给药途径和剂型的确定 ������ 3。处方筛选 ������ 4。制备工艺优化设计 ������ 5。包装材料的选择
第二节 制剂设计的基础
������ 一、给药途径和剂型的确定
������ (一)临床给药目的及给药途径 和剂型的确定
������ 1。口服给药方便、安全,但胃 肠道生理因素和生理环境对药物的稳 定性和生物有效性产生影响
������ 2。注射给药药物起效快,生物 利用度高,但患者顺应性差,受药物 稳定性和溶解性所限
①减小粒径,增大溶出表面积 采用研磨、机械粉碎或气流粉碎等。 ②成盐 成盐如苯妥英、巴比妥、青霉素等制成钠盐。
(二)分配系数
1、定义 生物膜相当于类脂屏障,药物的转运通过类脂
屏障与药物的亲脂性有关 衡量药物的亲脂性可用分配系数表示 分配系数(P)代表药物分配在油相和水相中的
������ 多晶型存在稳定态、亚稳定态或不定 型,熔点依次降低,溶解度依次升高
药物溶解后主要以解离型和非解离型存在。
一般,解离型药物不能很好地通过生物膜被 吸收,而非解离型药物往往可有效地通过类 脂性生物膜
Kaplan于1972年提出,在 pH1~7范围内 (37 ℃),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
①当> 1% (10mg/ml时,吸收不会受限; ②在1~10 mg/ml时,可能出现吸收问题; ③当<1 mg/ml时,需采用可溶性盐的形式。
(2) pKa的测定 ①Handerson-Hasselbach公式 对
弱酸性药物:
pH=pKa+logA-/HA
对弱碱性药物:
pH=pKa+logB/BH+
②pKa通常可以用滴定法测定。
(3) 注意项
对于胺类药物,其游离碱常常很难溶, pKa测定可在含有机溶剂中进行测定,以不 同浓度的有机溶剂 (如5%、10%、 15%、20%)进行,将结果外推有机溶剂 为0%时, 即可估算出水中pKa值。
������ 3。皮肤或粘膜部位给药
������ 治疗的特殊需要,但容量小、计 量小
������ 应用眼、鼻腔、口腔、耳道、直 肠、阴道等粘膜或腔道部位的药物可 产生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
(二)药物的理化性质及给药途径和剂型 的确定
1。溶解度难溶性药物不易制成溶液剂,更 不易制成注射剂������
2。稳定性������ 空气、光、热、水解、金属 离子等影响������ 稳定剂型与制备工艺
(三)皮肤、
四、制剂的评价与生物利用度
������ 1、毒理学的评价急、慢性毒性、 刺激性 ������ 2、药效学的评价 ������ 3、药物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
第三节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
������ 一、任务与要求������
二、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
������ 1。安全性通过剂型设计,降低药物的刺激 性和毒副作用
������ 2。有效性生物有效性 ������ 3。可控性制剂质量的可预知性和重现性 ������ 4。稳定性化学、物理、生物学稳定性 ������ 5。顺应性病人和医护人员对所使用药物的
三、药物理化性质测定
������ (一)溶解度和pKa ������ 1、测定溶解度和pKa的意义
溶解度系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测定达到平衡 时药物的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药物制成
注射剂或溶液剂的研究成功与否。������
药物的pKa值可使研究人员应用已知的pH 变化解决溶解度问题或选用合适的盐,以提 高制剂的稳定性。
接受程度 ������ 6。剂型与生产成本
三、制剂的剂型与药物吸收
(一)固体制剂与药物的吸收������
药物剂型 崩解 溶解 扩散 生物膜 吸收 ������
溶出速率包衣片﹤片剂﹤胶囊剂﹤散剂、颗粒 剂������
(二)液体制剂与吸收������
静脉注射与肌肉注射������
比例油相-辛醇、氯仿等
P= 在油相中药物的质量浓度 在水相中药物的质量浓度
2、分配系数测定
P=C2V2/M=C2V2/(C1V1-C2V2) V2:有机溶剂 V1:药物饱和水溶液 查阅P值时,应注意测定数据的来源,因测
定方法或溶剂不同,P值差别很大。
(三)熔点和晶型
������ 药物同质多晶存在一个以上的结晶状 态,不同的晶型的密度、熔点、溶解度和 溶出速度等不同
药物溶解度小于1mg/ml可能存在生物利用度 的问题
2、溶解度和pKa的测定 (1)溶解度的测定
①特性溶解度(intrinsic solubility)
不含任何杂质的纯品在溶剂中既不发生离解 又不和其它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所测的溶解度。
在一般情况下测定的溶解度是平衡溶解度 (equilibrium solubility), 亦称为表观 溶解度(apparent solubility)
新药上市需进行的工作:������
(1)药理活性筛选(2)初步毒理学及 分析方法的研究(3)处方前工作(4) 处方与制备工艺的研究(5)临床研究 (6)申报上市������ 处方前工作主要包括: 文献资料准备;物理及物理化学参数的测 定;
二、文献检索
1。CA Chemical Abstracts������ 2.MEDLINE������ 3.中国药学文摘������ 4。网络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