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点课题开题报告 吕琢
吕琢 人民教育 教学专栏 教学案例 设计和反思 高中语文选修4 散文第一单元湖南汉寿二中
吕琢人民教育教学专栏教学案例设计和反思高中语文选修4 散文第一单元湖南汉寿二中1读者和作者一样都是艺术的创造者。
在现代散文的阅读与鉴赏展开的过程中,我们应允许审美者的思维和情感有一个极度张扬的空间,鉴赏的目标与方法不只是分析语言、内容、结构、表现技巧等等,还应该重构参与者“自我”的新的文本体系,乃至在一定的目标导引下超越自我认识的局限,达到本质的飞跃。
鉴赏能力,主要应通过对文学作品的体悟来培养。
而散文在文学作品中又占有重要的地位。
什么是散文呢?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广义的散文,在古代指的是一切不押韵的文章。
不过,古代没有“散文”这一个名称;“散文”这个名称是“五四”时期才有的。
在现代,广义的散文包括了除去诗歌、小说、戏剧、影视文学之外的一切叙事性、议论性、抒情性的文体,这样,就有了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等的分类。
狭义的散文则专指抒情散文。
这是因为随着文体的发展,叙事散文中的通讯特写、传记文学、报告文学等,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文体,各成一类;议论散文则有了专门的名称——杂文,也从散文中分了出来,剩下的只有抒情散文,这就是狭义的散文。
散文在概括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上,在叙事的真实性和细腻方面,在刻划众多人物形象和通过人物形象所表达的情感的丰富性方面,较之其它文学样式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因而它就最广泛地占有各个文化层次的读者,发挥着更大的培养鉴赏能力的作用。
毕竟散文是种种写法、技巧和能力训练的综合体现者,其广泛的题材,精悍的内容,短小的篇幅,“形散神聚”的结构,简洁自然、优美生动、活泼清新且极富艺术表现力的语言,足以让同学们借以开阔视野,了解社会,发展思维,培养选材、构思的作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而陶冶情操,加强人生观,学会审美。
然而,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很多同学在阅读了一篇散文作品之后,只知道作品写了什么,至于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却知之甚少;只知道作品写得好,至于好在哪里却不知其所以然。
这就说明,在现代散文阅读中,培养和提高鉴赏能力已成为必然而且尤为关键。
因材施教与人人成才要相互推动
因材施教与人人成才要相互推动出处:县二中作者:吕琢发表日期:2015年12月2日共浏览42 次关键词:题目概括为三个字的“材”、“教”、“才”,“材”指的是孩子天赋、兴趣、爱好、禀赋,经过我们富有针对性教育让每个孩子成才,这是我们的脉络。
摘要:题目概括为三个字的“材”、“教”、“才”,“材”指的是孩子天赋、兴趣、爱好、禀赋,经过我们富有针对性教育让每个孩子成才,这是我们的脉络。
讲四个问题:第一,我们国家目前教育培养人才有什么问题;第二,我们要培养人才应该具备哪些最基本的素养;第三,因才施教应当注意哪几个问题;第四,因才施教制约因素有哪些。
正文:这个课题我在北师大读博士时就听知名学者和专家讲过多次,现在我跟大家一块讨论一下关于人人成才、因才施教,这两个事什么关系。
人人成才培养什么人,因才施教就是怎么培养人,也是经常说的两个最重要的问题。
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并不只是那种会考试的人,而且孩子的天赋是不一样的,刚才谢教授讲了很多。
人人成才,每个孩子无论他学习成绩是好还是差,他将来都能对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
“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不拘一格育人才”,非常重要的命题,涉及到很多教育学的活动或者理论,不是一般的命题是很基础性的命题,涉及到很多的包括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等,其中两个最关键的问题,请在座的各位一定要来思考。
第一个问题,基础教育培养的是人还是人才,也许平时可能不会去想这个问题,如果是培养的人和培养的人才两个概念是不同的、有差别的,但是也是有联系的。
在基础教育这样的一个阶段怎么把培养人和培养人才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也是一个很基本的教育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世界问题。
第二个问题,所谓不拘一格育人才,不拘一格讲的就是一个评价的标准,按照什么样的评价、培养学生,涉及到培养和评价标准的问题。
不拘一格就是不按照一个规格,怎么才能按照不是一个规定,教育教学实践、考试作业实践中怎么才能实现不拘一格,这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
吕琢 正确定位初中语文教学
吕琢正确定位初中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初中是基础教育中承下启上的阶段,它从一点一点汇聚知识和能力的六年小学教育走来,向更注重整合、运用与创造的三年高中教育走去。
就求知而言,初中生比小学生的理解、分析和判断能力要强,比高中生的学习空间要大,自主学习的成效更好。
在心智成长的道路上,初中阶段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枢纽。
恰逢青春期的少年,在寻求独立的叛逆中,逐渐形成基本的价值观念与人生态度。
如果拿琢玉打比方,小学是在敲锤塑型,初中则在精雕细刻,高中便到了抛光成品阶段了,可见初中教育之重要。
然而,今天的教育状况却是初中最薄弱,这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关注程度等方面都是显而易见的,难怪人们常用“铜头铁脚豆腐腰”来形容初中教育所处的地位。
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很多,比如数年前中学多为完中,初中优秀教师纷纷被抽调高中,不能胜任高中教学的老师被下放初中,这就给初中教师心理上造成强烈的自卑感,使得他们对初中教育的认识与自信都不足。
近几年初高中剥离,初中师资队伍相对稳定,但优秀师资尚不充足,不少青年教师缺少良好的具体引导与指导,正处于任其生长的状态,这必然造成初中教学的弱势。
初中教育之于人的成长的重要性,与今天初中教育局面的薄弱感的落差,呼唤及早建立并建设“壮腰工程”。
实行“壮腰工程”的重要方面,便是正确定位初中的学科教学。
以语文教学来说。
国家课程改革主张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初中教学应与小学教学紧密相连,而传统的行政关系,造成初中与高中的联系更密切,这就需要一个重新定位的过程。
定位的权威依据便是《语文课程标准》。
因此,基于课标的教学则显得格外迫切与重要。
然而,从一线教学的实际来看,教师并不关心《课标》,甚至从不解读《课标》,即使读《课标》,也常常孤立的只看自己初中阶段的教学要求,缺少对小学与高中教学的认识。
不了解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往往难以认识自己正处在哪里,这就使教学常常是学生学过的反复教,学生该学的从不教,显得无物而无序。
吕琢__教育部课题报告__教学内容创新
姓氏源流讲座:起源、发展、演变 ——姓与氏相比较
例15、成语与歇后语比较
淡而无味
欧阳修品菜题诗
全诗因果谐音相关
大雨哗哗淋湿墙
屋檐——无盐
诸葛无计找张良
无算——无蒜
关公跑了赤兔马 刘备抡刀上战场
无缰——无姜 无将——无酱
歇后语:智慧的语言——引发思考,启发思考,激发思考 成语:固定的语言—字数、读音、意义、用法、对象固定
怀揣着熟鸡蛋,母亲踮起脚尖,探出半个身子张望着我进出考场
二十五岁
我肩负着希望,母亲是否还踮起脚尖,教会我许多,提醒我许 多……
形象思维——形散神聚
四、入情入理(15分): (探索)
感情真挚 ——触景生情,就事论理
符合文体 ——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具有创意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例13、懂得有你(满分)
记叙文六要素:时、地、人、事、因、果 ——与历史联系紧密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类似于几何证明
说明文三类别:程序、事物、事理 ——与政治联系紧密
例3、文体要素与文体意识
质(内涵理解)
中国12亿=发达国家3亿
新 闻
量(外延判断)
阅
读
企业能否强大在于市场份额、经营效率等
(
一
情(逻辑关系)
十
语言流畅 ——思想健康,语义连贯
材料丰富 ——扎实恰当,逻辑关联
例11、一双手(满分)
栀子花开
带上我温暖的翅膀,为了传递温情的爱意,开始远走他乡
郁金香花开
带上我自由的翅膀,为了解放禁锢的思想,开始远走他乡
狗尾巴花开
带上我想象的翅膀,为了传递温馨的祝福,开始远走他乡
吕琢 中国教师报教师教育专栏 试述教师如何有效备课、评课的研究 湖南汉寿二中
吕琢中国教师报教师教育专栏试述教师如何有效备课、评课的研究湖南汉寿二中摘要: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前期工作,是教师从事教学的基本功,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备课不等于写教案。
一个真正用心教书的人,不管他她的教案是手写还是打印,也不管他她提供的是教案还是课件,甚至只是写在书边上的例题,他她是真用了心在做的,那就一定会对教学效果发挥良好的作用,产生重要的影响。
评课,不要面面具到,要有侧重点。
关键词:写教案不等于备课有效实效高效备课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前期工作,是教师从事教学的基本功,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备课不等于写教案。
所谓有效备课,我想就是备课时候备的东西能用上,不至于让备课与上课脱节。
那么,什么叫备课?所谓备课,实际上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即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作教学法上的加工和处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规划教学活动。
一般地,备课有狭义的备课与广义的备课之分。
狭义的备课,是指针对当次课程的备课。
一位有准备并且胸有成竹的教师,必能信心十足地在课堂上点拨和指导学生。
他应当在上次课程结束后,就着手准备这次的课程,收集与课程相关的资料,考察有关资料,并且预备适当教具(实物教材)。
广义的备课,是指教师的自我装备、自我成长和持续发展。
这是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书育人的前提和重要保证。
这些持续的成长和发展能使教师更胜任自己的工作,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所谓教学,其实是两件事:教师从“教”的过程中,从学生身上学习功课;同样,教师从“学”的过程中,成为更优秀的教师。
有些老师对备课有两种认识:一、备课是不得已要完成的任务。
在某种程度上,备课已沦落为教师工作中的一种形式、一种任务、一种负担,成了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不得不应付的差事。
二、备课就是写教案;会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在于这样的老师并不是很了解备课的多种含义。
备课就等于写教案吗?我的回答是:备课决不同于写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在多种途径中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研究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2.研究内容
(3).在多种途径中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研究 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培养研究 根据创新素养培养目标要求,加强与基础课程实施的 统整,进行学期教学的系统设计--学期课程统整,然后进 行单元教学设计和教案设计;展开课堂教学的教法创新研 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根据“创新素养”培养的 要求,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系统设计,开发拓展性和探究 性的校本课程,展开课内外结合的培养;同学科德育等相 统整,展开创新品德的系统培养。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2.研究内容
(5).学校办学特色、育人方式、管理模式的适应性研究 学校要研究转型发展、转变方式,适合学生创新素养的培 养,根据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改善,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也作 相应的改革,丰富课程领导的内涵。
一.本课题的研究主题
当前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创新素养培养,存在着三 个突出问题: 1. 培养局限于少数“尖子”学生,没有普及到每一个 孩 子,“点缀式”的培养居多; 2. 在课程实施中没有普遍重视并形成对创新素养的系 统培养,尤其是与基础课程割裂现象严重,培养尚 未真正进入“主渠道”; 3. 对各年龄阶段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的心理特点,缺乏 必要的研究,因此培养缺乏针对性,更缺乏中小幼 一以贯之的系统培养。 本课题将围绕解决这些问题展开研究。
一.本课题的研究主题
当前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创新素养培养,存在着三 个突出问题: 1. 培养局限于少数“尖子”学生,没有普及到每一个 孩 子,“点缀式”的培养居多; 2. 在课程实施中没有普遍重视并形成对创新素养的系 统培养,尤其是与基础课程割裂现象严重,培养尚 未真正进入“主渠道”;
一.本课题的研究主题
二.本课题的核心概念
2.“系统培养”
包括多个维度和层面:
二.本课题的核心概念
2.“系统培养”
包括多个维度和层面: (1).“横向”维---相信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有创新潜能, 国家未来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创新,基础教育的创新素养 培养应当照应到每一个学生;
二.本课题的核心概念
2.“系统培养”
包括多个维度和层面: (1).“横向”维---相信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有创新潜能, 国家未来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创新,基础教育的创新素养 培养应当照应到每一个学生; (2).“纵向”维度---注重在中小幼各个学段上展开适应学生 身 心发展特点的连续培养,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奠 基,在区域内形成学段连贯的“线状”培养;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如果我们能够梳理和遵循不同年 龄段学生“创新素养”基础性品质的发展特点,改革现有的 培养模式,对每一个孩子进行全纳性的系统培养,就能促进 本地区新一代整体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的显著提高,进而为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培养新一代的实践、创新能力, 提供区域性全面推进的成功经验,为更多的中小学幼儿园创 新人才培养提供可借鉴的“范式”和“方法论”原理。 本课题的研究将积极探索中小幼学生创新素养基础性品 质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并且以此作为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心 理学基础,展开全纳性系统培养的实验研究,在理论与实践 的结合上,形成区域性的基础教育培养模式。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2.研究内容
(1).中小幼学生“创新素养”的发展特点研究 通过活动展示、学生反思、案例分析等多种途径,并且 分别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进行学生行为观察、心理 揣摩和深度访谈,初步揭示各年龄阶段学生创新素养基础性 品质发展的基本特点,完善“创新素养”的理论建构。 (2).学生培养目标的系统研究 根据各学段学生创新素养基础性品质发展的特点,在各 实验单位探索的基础上,研制各学段相互连接的《中小幼学 生创新素养培养目标指导纲要(供实验用)》,为更多的学校 领导与教师培养学生创新素养提供指导。
当前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创新素养培养,存在着三 个突出问题: 1. 培养局限于少数“尖子”学生,没有普及到每一个 孩 子,“点缀式”的培养居多; 2. 在课程实施中没有普遍重视并形成对创新素养的系 统培养,尤其是与基础课程割裂现象严重,培养尚 未真正进入“主渠道”; 3. 对各年龄阶段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的心理特点,缺乏 必要的研究,因此培养缺乏针对性,更缺乏中小幼 一以贯之的系统培养。
二.本课题的核心概念
二.本课题的核心概念
1.“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特点”
二.本课题的核心概念
1.“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特点”
人完成某一项创新活动的基本过程为: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形成思想建模(创意)--实现建模(创造)--分享成果。
二.本课题的核心概念
1.“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特点”
人完成某一项创新活动的基本过程为: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形成思想建模(创意)--实现建模(创造)--分享成果。 “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特点”是指不同年龄的学生为完成 某项创新活动基本过程所必需具备的知识素养和身心品质。
二.本课题的核心概念
2.“系统培养”
包括多个维度和层面: (1).“横向”维---相信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有创新潜能, 国家未来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创新,基础教育的创新素养 培养应当照应到每一个学生; (2).“纵向”维度---注重在中小幼各个学段上展开适应学生 身 心发展特点的连续培养,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奠 基,在区域内形成学段连贯的“线状”培养; (3).学校层面---在学科课堂教学普遍培养的基础上,对已经 显露出创新潜能的学生“因材施教”; (4).区域层面---对具有特殊潜质和创新特长的学生,利用和 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社区等各种资源系统培养。
二.本课题的核心概念
1.“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特点”
人完成某一项创新活动的基本过程为: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形成思想建模(创意)--实现建模(创造)--分享成果。 “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特点”是指不同年龄的学生为完成 某项创新活动基本过程所必需具备的知识素养和身心品质。 它包含如下基础性品质: (1).基于创新活动基本过程的思想行为习惯; (2).实现创新活动基本过程的心理动力; (3).实现创新活动基本过程的能力; (4).创新的品德;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如果我们能够梳理和遵循不同年 龄段学生“创新素养”基础性品质的发展特点,改革现有的 培养模式,对每一个孩子进行全纳性的系统培养,就能促进 本地区新一代整体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的显著提高,进而为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培养新一代的实践、创新能力, 提供区域性全面推进的成功经验,为更多的中小学幼儿园创 新人才培养提供可借鉴的“范式”和“方法论”原理。
二.本课题的核心概念
1.“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特点”
人完成某一项创新活动的基本过程为: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形成思想建模(创意)--实现建模(创造)--分享成果。 “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特点”是指不同年龄的学生为完成 某项创新活动基本过程所必需具备的知识素养和身心品质。 它包含如下基础性品质: (1).基于创新活动基本过程的思想行为习惯;
二.本课题的核心概念
2.“系统培养”
包括多个维度和层面: (1).“横向”维---相信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有创新潜能, 国家未来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创新,基础教育的创新素养 培养应当照应到每一个学生; (2).“纵向”维度---注重在中小幼各个学段上展开适应学生 身 心发展特点的连续培养,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奠 基,在区域内形成学段连贯的“线状”培养; (3).学校层面---在学科课堂教学普遍培养的基础上,对已经 显露出创新潜能的学生“因材施教”;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2.研究内容
(3).在多种途径中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研究
提供创新活动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的研究 建设艺术、自然、劳技、信息等专用教室和物理、化学、生 物、科学实验室;在高级中学创建“创新实验室”,展开高层次 科学创新的培养。提供学生活动场馆,创造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 学校文化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建立创新社团,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二.本课题的核心概念
1.“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特点”
人完成某一项创新活动的基本过程为: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形成思想建模(创意)--实现建模(创造)--分享成果。 “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特点”是指不同年龄的学生为完成 某项创新活动基本过程所必需具备的知识素养和身心品质。 它包含如下基础性品质: (1).基于创新活动基本过程的思想行为习惯; (2).实现创新活动基本过程的心理动力;
二.本课题的核心概念
1.“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特点”
人完成某一项创新活动的基本过程为: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形成思想建模(创意)--实现建模(创造)--分享成果。 “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特点”是指不同年龄的学生为完成 某项创新活动基本过程所必需具备的知识素养和身心品质。 它包含如下基础性品质: (1).基于创新活动基本过程的思想行为习惯; (2).实现创新活动基本过程的心理动力; (3).实现创新活动基本过程的能力;
教育部基于中小幼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特点的 区域性系统培养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与管理博士班 吕琢 二0一五年二月二十日
一.本课题的研究主题
一.本课题的研究主题
当前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创新素养培养,存在着三 个突出问题:
一.本课题的研究主题
当前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创新素养培养,存在着三 个突出问题: 1. 培养局限于少数“尖子”学生,没有普及到每一个 孩 子,“点缀式”的培养居多;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2.研究内容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2.研究内容
(1).中小幼学生“创新素养”的发展特点研究 通过活动展示、学生反思、案例分析等多种途径,并且 分别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进行学生行为观察、心理 揣摩和深度访谈,初步揭示各年龄阶段学生创新素养基础性 品质发展的基本特点,完善“创新素养”的理论建构。
二.本课题的核心概念
1.“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