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讲课教案
《行路难》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什么是古体诗、近体诗。背诵
《行路难》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什么是古体诗、近体诗。
背诵李白的名句。
2.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3.感悟诗人在困境中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在本诗的创作背景中理解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变化。
2.掌握本诗浪漫诗风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掌握本诗引用的历史典故及其作用。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五、课时安排:两课时六、第一环节:口语训练(一)导语:李白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
他蔑视权贵,追求狂放的自由,受到权贵的压抑时,直接表达自己的愤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但在文人普遍相轻的传统陋习中,他却非常重视朋友间的情谊,写下了很多关于友情的动人诗篇,他和杜甫的友谊更是称为流传千古的文坛佳话。
同学们正处在青春年少时期,人在一生中的很多亲密友谊都是在这个时期萌发嫩芽的,相信同学们对于友谊都有很多的情感体验,恐怕也会有一些经验教训,咱们不妨谈谈。
(二)口语表达:话题:同学们根据友谊这个话题,结合自己看过的某本书,某个名人的名言、某个影视中的人物事迹,发生在同学中的某个人或事作主题发言。
训练:请五六名同学上讲台,每个人作五分钟的主题发言。
点评:根据同学发言的情况,针对主题是否鲜明、语言是否流畅,讲话是否有感染力,讲话的姿态等和同学们一起做个点评。
并现场打分,作为一项平时成绩。
第二环节:课文教学(一)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在隋末因罪徙居中亚。
他诞生于中亚的碎叶(前苏联托克马克),五岁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的青莲乡,因自号“青莲居士”。
李白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浪漫的性格和不朽的诗才与他的身世成长无不紧密相关。
李白的一生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⑴四十二岁以前的读书和漫游时期。
因为时间的关系,这段时期的具体的经历不在多讲。
但对这段时期的李白的思想把握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在李白的读书和漫游时期,大家要掌握这么几点。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
同时,研究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还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 文化自信心。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和演 变过程。
通过比较两者的异同,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审美追求, 为现代诗歌创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古体诗的语言更加古朴自然,不拘泥 于形式,更注重语言的内在意蕴和表 现力。而近体诗则更加注重语言的规 范和严谨,追求语言的和谐统一。
文化内涵的体现
古体诗和近体诗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内涵。两者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历史变迁和人文 精神。
古体诗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厚,更多地涉及到古代的历史事件 、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等,展现出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 。而近体诗则更加关注宫廷文化、文人雅集等题材,表现出 更为细腻的文化气息。
内容广泛
近体诗内容广泛,涉 及政治、历史、哲学、 人生等各个领域。
语言精练
近体诗语言简练,表 达含蓄,意境深远。
近体诗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 律严谨的诗歌形式, 是对古体诗的继承和 发展。
格律严谨
近体诗在字数、韵脚、 平仄、对仗等方面都 有严格的规定。
讲究意境
近体诗强调意境的创 造和对自然景物的描 绘。
研究成果总结
古体诗和近体诗在形式、韵律和意境 上存在显著差异。
古体诗意境深远,注重自然和人生哲 理,而近体诗则更注重社会现实和政 治主题。
古体诗形式自由,不受格律限制,而 近体诗则严格遵循平仄和韵律规则。
两者在语言风格、意象运用和情感表 达上也有所不同,古体诗更质朴自然, 近体诗则更精致细腻。
近体诗讲义
近体诗讲义无为斋主人关注近体诗讲义03-17 18:01 阅读24第一讲近体诗基础知识 ( 一)一、古体诗和近体诗我国古典诗歌,从形式上讲,大体可分为古体诗和格律诗两种。
格律诗初成予南朝齐梁时期,最后完成并定型于唐代。
唐人把汉魏以来的诗统称为古体诗、古诗或古风,而把新近时兴的讲究格律的诗叫近体诗或今体诗,后人沿用唐人的称呼,遂把格律诗称为近体诗了。
其实,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无论古体和近体,其形成的年代都已很久远了。
古体诗与近体诗最大的区别是前者规矩较宽而后者规矩严格。
规矩严格如同法律,动辄不得违犯,这就是近体诗被称作格律诗的原因。
二、近体诗的种类近体诗又可分为律诗、)、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绝句一体(主要是五绝)在唐代近体诗定型以前就已经有了,应属于古体诗,但到讲究格律的近体诗出现以后,原先不讲格律的绝句也向近体诗靠拢,遂有了讲究格律的绝句。
这就是说,绝句有两类,一类是古体绝句(简称古绝),一类是近体绝句(简称律绝)。
以下我们要讨论的,专指律绝一类。
三、四声和平仄近体诗的规矩(即格律)简而言之,在于声调的和谐与形式的整齐排偶。
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形式的整齐排偶并不复杂,最难而且复杂的是声调的和谐。
在讲到声调的和谐之前,须先知道什么是四声和平仄。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普通话)都有四声。
不过古四声和今四声不完全相同。
今四声是: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去声。
古四声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古今四声的不同在于古平声不分阴阳,而今四声中没有入声。
在现代地方方言中,南方(江浙、两广及江西、湖南一带)还保留有入声,北方,尤其是中原一带入声则完全消失了。
古四声向今四声的变化大约是在元朝完成的,这个变化,语言学家把它概括为两句话。
平分阴阳、入派三声,意思是:古平声分为阴平、阳平两声,入声则分派到平、上、去三声中去了。
有一些字,今天读来是平声(阴平或阳平)、上声或去声,在元朝以前它们却应该是入声。
例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十个字,古今四声分别是这样:一(古入声,今阴平),二(古今皆去声),三(古平声,今阴平),四(古今皆去声),五(古今皆上声),六(古入声,今去声),七(古入声,今阴平),八(古入声,今阴平),九(古今皆上声>,十(古入声,今阳平)。
近体诗古体诗区别PPT课件
固定可以说是近体诗的一个共同特点。
(2) 用韵严格。:一首诗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
(3) 讲究平仄。(1声、2声为平,3声、4声为仄)
(4) 讲究对仗。(字数、词性、结构)
第(3)(4)两点是近体诗的本质特点。
律诗和绝句
1、绝句共有四句话,分两联,每句话有五字或七 字,称为“五绝”“七绝”。二、四句要求押韵, 第一句可押可不押。 2、律诗共有八句话,分四联,分别称为“首联 ”“颔联”“颈联”“尾联”。每句话有五字或七 字,称为“五律”和“七律”。颔联和颈联必须对 仗,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 3、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非常讲究平仄。 “一三 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在一个七言律句之中,第 一、三、五字可以用平也可以用仄,而第二、四、 六字则必须平仄分明,不能任意使用。
近体诗的特点
近体诗是在齐梁时代开始萌芽,而到初唐时期正式形成的一种格 律诗。它的特点是:
(1)句数、字数固定。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每首八句,绝句每首四句。
也有“三韵律诗”,但很少见。也有所谓“排律”,句数
可超过八句,最多可多至一百五六十韵(三百多句),但是句数
都的很少见。所以,字数
古体诗特点
古体诗不同于近体诗的地方在于:不大讲究 格律 (1) 字数句数不限,可以是四、五、七言, 也可以是杂言;最少可以是两句,如傅玄《杂言 》;最多可以达三百多句,如《古诗为焦仲卿妻 作》共357句。 (2) 押韵不严格,可以换韵,可以通押,可 以用平声韵,也可以用仄声韵。 (3) 不讲平仄。 (4) 不讲对仗。 如《古诗十九首》、唐代及以后的诗人仍有 写古体诗的,如《蜀道难》
高中语文近体诗六首教案(1)人教版
高中语文近体诗六首教案(1)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诗歌的发展史,特别是近体诗的发展情况及体例(如节拍、对仗、押韵等)。
2.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
3.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
4.掌握诗人的精湛构思和独特风格。
能力目标1.多诵读,多推敲,理解诗中的言外之意。
2.了解常见的艺术手法并运用其解读古代诗歌、体味意境。
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德育目标1.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2.感受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精神。
●教学重点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作者的思想感情。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透过字面,把握作者含蓄隐晦的情感。
●教学方法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对比阅读法。
把不同时代的诗人所创作的诗进行对比阅读、欣赏。
如将陆游的《书愤》《临安春雨初霁》对比欣赏;将李白的《越中览古》和刘禹锡的《石头城》比较欣赏。
3.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4.点拨法。
对于自读的诗歌,老师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教具准备录音机及课文朗诵带、多媒体投影●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近体诗的有关知识。
2.学习《山居秋暝》,理解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创作风格。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迎来了她的第一个高峰。
诗人灿若星河,作品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几首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感受他们卓尔不群的艺术才情。
二、解题1.近体诗近体诗(又叫今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
近体诗出现在唐代,因此唐人把新出现的诗体,称为近体,把唐以前的各种诗体称为古体,用以区别两种诗体的不同。
近体诗与古体诗的主要区别是:古体诗没有固定句数的限制,没有固定的句式,没有固定的平仄和韵律。
古体诗和近体诗学案
2020年2月25日周二8:45-9:20语文学案古体诗与近体诗一、请同学们学习“古体诗和近体诗(一)”,并完成后面的练习。
PPT 呈现知识点讲解词课程导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古体诗和近体诗第一讲。
知识讲解让我们先来看两首同学们比较熟悉的杜甫诗——《望岳》和《春望》。
《望岳》双数句末字“了、晓、鸟、小”是仄声(仄声指声调中的三声或四声),《春望》双数句末字“深、心、金、簪”是平声(平声指声调中的一声或二声)。
再看中间两联:《望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不对仗,“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对仗;而《春望》中的中间两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则对仗工整。
这些不同就决定了《望岳》是古体诗,《春望》是近体诗。
什么叫“古体诗”呢?下面我们就分类举例了解古体诗。
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
《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
例如:《诗经》中的《关雎》。
(朗读第一章)请同学们按住暂停键继续读完。
全诗四字一句,在句数上没有要求。
每章押韵:第一章“鸠”“洲”“逑”和第二章“流”“求”押同一韵,第三章“得”“服”“侧”在古代是同一韵,第四章“采”“友”是同一韵,第五章“芼”“乐”也是同一韵;每章可以自由换韵。
全诗没有对仗。
《关雎》充分体现了古体诗“句数不限,用韵自由,无对仗”的特点。
同学们一定发现,二、四、五章中有许多重复的地方,句子只有个别词语的变化:参差荇菜可以左右“流”“采”“芼”之,窈窕淑女可以“寤寐求”“琴瑟友”“钟鼓乐”之。
这叫做重章复沓,表现了君子对窈窕淑女的热烈追求,展现了民歌的特点。
五言古诗是汉、魏时期形成的一种诗体。
它没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长短,不讲平仄,用韵也相当自由(用韵自由就是指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还可以中途换韵),但每句五个字的句式却是固定不变的。
五言古诗发展到唐代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近体诗》备课笔记 教案教学设计
《近体诗》备课笔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近体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其基本的格律和韵律。
2. 通过学习近体诗,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对近体诗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古人的文学创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近体诗的定义和分类2. 近体诗的格律和韵律3. 近体诗的写作技巧4. 近体诗的鉴赏方法5. 经典近体诗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近体诗的基本概念、分类、格律、韵律等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近体诗,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近体诗的写作技巧和鉴赏方法。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近体诗的理解和感悟。
4.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写作近体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案、PPT、教学素材(经典近体诗作品)2. 投影仪、音响设备3. 学生作文本、评分标准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典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近体诗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近体诗的基本概念、分类、格律、韵律等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近体诗,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近体诗的写作技巧和鉴赏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近体诗的理解和感悟。
5. 写作练习:布置近体诗写作作业,让学生动手实践。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作业,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和指导。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近体诗写作能力,包括内容、结构、韵律等方面的质量。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近体诗朗诵会,让学生通过朗诵近体诗,感受其韵律美。
2. 邀请诗人或文学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近体诗的魅力。
3. 组织学生参观诗歌展览或文学作品创作基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教育课件
近体诗也叫今体诗,
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 格律诗。近体诗在南北 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 到唐初成熟。
五言首句平起仄收
危楼高百尺,夜宿山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李白)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五言首句平起平收
听鼓
城头叠骨声, 城下暮江清。 欲问渔阳惨, 时无祢正平。
(李商隐)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仄起平收:
•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皆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截首尾四句:则无对仗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截中间四句:则全对仗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对仗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对仗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平起平收:
王维诗《山居秋暝》教学设计3篇
王维诗《山居秋暝》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2.掌握学习古典诗歌的方法。
3.学习《山居秋暝》的艺术技巧,体味诗人寄寓其中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掌握学习古典诗歌的方法。
2.理解该诗的艺术技巧。
3.体味诗人的情怀。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外学习板书:1.王厂长的一番话,抛砖引玉,让我们接着讨论。
2.你放心去做,如果碰到困难,我一定鼎力相助。
问:大家看这两个句子,找找看里边有什么成语?这些成语用在句子中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那么应该怎么用?(生回答)明确:“抛砖引玉”是比喻用粗浅的、拙劣的东西(多指诗文、意见等)引出别人高超的、完美的东西。
这是个谦辞,如“我的这一番话,不过是抛砖引玉,还请大家提出更好的方法”;“鼎力相助”是指大力帮助,这是一个敬辞,表示请求或感谢时用,如“遇到什么困难,还希望您鼎力相助”。
那么,这两句个成语为什么用错呢?是因为它谦、敬辞用错了地方。
二、导入新课1.师: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诗歌大国,我国的古典诗歌灿若星河,那么,我国的古典诗歌都有哪些类型呢?大家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板书:2.问:我们刚刚回忆了古典诗歌的类型,那么,大家在本单元中找找看,哪些文章是古体诗?哪些是近体诗?明确:《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是古体诗,《近体诗六首》里的是近体诗。
师点拨:近体诗成熟于唐代,唐以前的诗基本都是古体诗,唐以后的基本都是近体诗。
但是,唐人既写古体诗,也写近体诗。
3.问:那么,如何鉴赏诗歌呢?我们一起来回忆之前说过的鉴赏诗歌的方法。
板书:(1)理解文意(2)找形象(意象):人物、事物、景物→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营造了什么意境(对意象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什么情感(3)联系作者的时代背景及其生平经历(4)分析艺术技巧→有哪些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这些手法在诗中的表现→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情感(5)语言特点师:我们前段时间用这个方法学习了两首古体诗,那么今天,我还就用这个方来学习几首近体诗。
近体诗八首教案
近体诗八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近体诗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发展历程。
2.通过学习八首近体诗,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近体诗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2.八首近体诗的背景、意境、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1.近体诗的平仄、对仗、押韵等技巧。
2.八首近体诗的深度解读和情感把握。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介绍近体诗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对近体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讲解近体诗的基本概念及特点(1)近体诗的定义:近体诗是指唐代以后,受古体诗影响,以平仄、对仗、押韵为特征的诗歌。
(2)近体诗的特点:平仄和谐、结构严谨、内容丰富、情感真挚。
3.学习《登鹳雀楼》(1)介绍作者王之涣及创作背景。
(3)讨论诗歌中的关键字词。
4.作业布置让学生预习《望庐山瀑布》、《春望》两首诗。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近体诗的认识。
2.学习《望庐山瀑布》(1)介绍作者李白及创作背景。
(2)分析诗歌意境、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
(3)讨论诗歌中的关键字词。
3.学习《春望》(1)介绍作者杜甫及创作背景。
(2)分析诗歌意境、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
(3)讨论诗歌中的关键字词。
4.作业布置让学生预习《夜泊牛渚怀古》、《登岳阳楼》两首诗。
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回顾前两节课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近体诗的认识。
2.学习《夜泊牛渚怀古》(1)介绍作者刘禹锡及创作背景。
(3)讨论诗歌中的关键字词。
3.学习《登岳阳楼》(1)介绍作者杜甫及创作背景。
(2)分析诗歌意境、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
(3)讨论诗歌中的关键字词。
4.作业布置让学生预习《江南春》、《题临安邸》两首诗。
第四课时1.复习导入回顾前三节课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近体诗的认识。
2.学习《江南春》(1)介绍作者杜牧及创作背景。
(2)分析诗歌意境、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
(3)讨论诗歌中的关键字词。
3.学习《题临安邸》(1)介绍作者林升及创作背景。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英语单词、英语语法、英语听力、英语知识点、语文知识点、文言文、数学公式、数学知识点、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nglish words, English grammar, English listening, English knowledge points, Chinese knowledge points, classical Chinese, mathematical formulas, mathematics knowledge points, composition boo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古体诗是与“近体”相对而言的诗体,二者在字数、句数、格律、用韵等方面是有区别的,具体区别如下。
[教学设计]古体诗和近体诗
用韵自由,句式句数不拘,每句则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古体诗、七言者较多),唐人因而将这类诗歌称为古体诗,又称古诗。
除了五言、七言之处,还有所谓杂言。
杂言是长短句杂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
杂言诗一般不另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
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
这是习惯上的分类法,是没有什么理论根据的。
而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类,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古风也是一种文学载体,不是古体诗。
古风只有三类:“歌”、“行”、“吟”例如:《长歌行》,《短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诗经》中有十五国风,后人引申把诗歌也称为‘风’。
另外,唐代以后诗人们作古体诗,与格律诗相对,往往称之为“古风”或在题目上标明“古风”。
如李白的《古风》。
作品选讲:诗词原文《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主旨这首诗通过描绘传说中牛郎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互相倾诉衷情的痛苦,抒写了男女离别之情,反映了封建制度下女子在爱情上所遭受的折磨和痛苦。
这首诗以牵牛星和织女星起兴,令人遐思,令人忧思。
遥望夜空,星光灿烂。
银河虽浅,可又不能相会,隔河相望,含情脉脉,为何如此?现实和愿望强烈对比,可谓哀怨动人。
注释1.《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2.《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卷二九(中华书局1977年版)。
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3.迢迢(tiáo):遥远。
牵牛星: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南。
4.皎皎:明亮。
河汉:即银河。
河汉女,指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
别
古体诗与近体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区别:
近体诗就是格律诗,包括绝句和律诗。
也称为今体诗。
在唐以前的诗称为古体诗(不包括所谓的“齐梁体”),还有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诗。
那么古体诗与近体诗有什么区别呢?总的来说可以从句法、用韵、平仄上来区别。
在句法上,古体诗每句的字数不一,每首诗的句数也可以不一样。
而近体诗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绝句为四句,律诗为八句。
超过八句的为排律或称为长律。
)
在用韵上;古体诗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韵,也就是说可以在一首中换韵。
而近体诗每首只可以用一个韵,再长的排律也不可以换韵。
古体诗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在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
近体诗只在偶数句上押韵(除第一句可押可不押。
)古体诗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
而近体诗一般只可用平声韵。
在平仄方面,古体诗不讲究。
而近体诗是十分讲究的。
在律诗中,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是尾联。
颔联和颈联必须句形一样,词性相对,平仄相反。
十分工整。
实际上三、四、五、六就是二副绝好的对联。
古体诗是与“近体”相对而言的诗体。
近体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体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
古体诗格律比较自由,不拘对仗、平仄。
押韵宽,除七言的柏梁体句句押韵外,一
般都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亦可换韵。
篇幅长短不限。
句子可以整齐划一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为杂言体。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
杂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
汉魏以来乐府诗原是配合音乐的,有歌、行、曲、辞等。
唐人摹仿前代乐府而作,有沿用乐府古题的如李白《蜀道难》,有即事名篇另立新题的如杜甫“三吏”、“三别”、白居易《新乐府》,都已不合乐,实属古体诗范围。
另外,唐以前即有以四句为单位的绝句,或称“古绝句”,唐时也有作者,与讲究平仄的近体绝句不同,也属古体诗一种。
2、联系:
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
南北朝后期有一部分诗作开始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是古体到近体间的过渡形式,或称“新体诗”。
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如王勃《滕王阁》为古体诗,但它平仄合律,全篇八句,在声律上近似分押仄、平两韵的两首七言绝句。
唐代律诗格律定型之后,诗人们的古体作品中更常溶入近体句式。
如王维、李颀、王昌龄、孟浩然等人的五古中颇有律句、律联。
歌行体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等名篇中,也有不少句子是入律的。
而有的诗作者则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化,李白、杜甫、韩愈等均有所创造。
后来明、清学者自觉注意到古诗溶入律句和用拗句避律的现象。
清代王士□更认为古诗有平仄,于是赵执信、翁方纲等人专门研究古诗声调。
他们的研究,对于诗歌创作时自觉区别古体、近体声律不无贡
献,但由于忽视古诗实以自然音节为主,因此颇有牵强,以至被讥为“不见以为秘诀,见之则无用”(崔旭《念堂诗话》)
古体诗和近体诗!
什么是古体诗?简单地说是指依照古代的诗体写的诗。
看到这里大家就可能会问到“古代的诗体”的问题。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古体诗就是唐代以后指和近体诗(律诗、绝句)不同的一种诗体,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形式,句数没有限制,每句的字数也可以不相等,平仄和用韵都比较自由。
也叫“古诗”或“古风”。
在唐人看来。
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庾信”,准确来说庾信是著名的诗人,他与徐陵创造了“徐庾体”是一种诗歌形式。
徐庾体指南北朝时期徐摛、徐陵父子和庾肩吾、庾信父子的诗文风格。
徐摛和庾肩吾都是南朝梁后期诗人,为简文帝萧纲所器重,并以写艳体诗闻名。
徐陵和庾信早年仕梁,诗风亦继承父辈,比较靡丽,而且多用典。
徐陵后来仕陈,继续写作艳体诗。
庾信则因出使被留在北周,后期诗风有所变化,显得苍凉刚健,非徐陵所及;但重辞藻、用典多的特点,仍与徐有相似之处。
唐代元稹为杜甫作墓志铭,曾概括“徐庾”的特色为“流丽”,这是就诗来说的。
就骈文而论,则专指徐陵和庾信两人。
他们比前辈沈约、任昉等,更讲究用典,写得更丽逸,但由于过份拘泥于典故,有时个别文句欠通
顺,影响了文章的流畅.) 都属于古风的范围;唐代以后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统称,跟“古体诗”相区别,句数、字数和用韵等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就叫近体诗。
即使是近代,甚至现代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也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
律诗在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许多讲究。
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之为律诗。
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2)一般只押平声韵;
(3)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4)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叫做长律。
长律自然也是近体诗。
长律一般是五言的,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就是一千字。
七言长律也有一些,如杜甫的《清明》而首等,不过数量很少。
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联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
另外还有一种一首四句的诗,叫做绝句。
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
五言绝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绝句只有二十八字。
绝句实际可以
分为古绝和律绝两类。
古绝可以用仄声韵,即使是押平声韵的,也与近体诗平仄规则不同。
这可以归入古体诗一类。
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要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在形式上就等于半首律诗。
这可以归入近体诗。
总括起来说,一般所谓古风属于古体诗,而律诗(包括长律)则属于近体诗。
绝句有的属于古体,有的属于近体。
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古风分为五古、七古,这只是大致的分法。
其实除了五言、七言之外,还有所谓杂言。
杂言指的是长短句杂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
杂言诗一般不另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
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
这是习惯上的分法,没有什么理论上的根据,大家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