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三大守恒讲解
化学三大守恒定律
![化学三大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82649a2884254b35effd3461.png)
化学三大守恒定律同学们会不会觉得化学很难呢方程式,元素周期,反应过程等等,这些内容其实也很难去吃透,同学们接好咯。
位同学们整理了化学三大守恒定律,同学们接好咯。
物料守恒可以理解为原子守恒的另一种说法就是说“任一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指原子核中质子数相等的原子,就是元素守恒和数量分别保持不变“;电荷守恒定律,即在涉及离子的化学反应前后,净电荷数不发生改变;质子守恒就是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
一、化学中的三大守恒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不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总是呈电中性,即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也就是所谓的电荷守恒规律,如NaHCO3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关系:cNacH=cHCO3-cOH-2cCO32-2、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够水解,离子种类增多,但某些关键性原子总是守恒的,2-、HS-都能水解,故S元素以S2-、HS-、H2S三种形式存在,它们之间有如下守恒关系:cK=2cS2-2cHS-2cH2S=3、质子守恒:在任何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OH-始终相等,即溶液中H、O原子之比恒为2:1,故有:cHcHS-2cH2S=cOH-二、三大守恒定律的规律1、电子守恒电子守恒是指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
电子守恒法常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及电解过程中电极产物的有关计算等。
利用电子守恒法解题的步骤:首先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其物质的量以及每摩尔氧化剂、还原剂得失电子的量,然后根据电子守恒列出等式。
氧化剂的物质的量X每摩尔氧化剂得电子数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每摩尔还原剂失电子数即可解得。
2、元素守恒元素守恒,即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不变,各元素原子的个数不变,其物质的量、质量也不变。
元素守恒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具体体现。
元素守恒法是巧妙地选择反应体系中始终保持相等的某粒子,或以几个连续的化学方程式前后某粒子如原子、离子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或某两种粒子的个数比保持不变作为解题的依据。
高中化学溶液中的三个平衡与三个守恒
![高中化学溶液中的三个平衡与三个守恒](https://img.taocdn.com/s3/m/9cc0304776c66137ee06197e.png)
高中化学溶液中的三个平衡与三个守恒一、溶液中的三个平衡在中学阶段溶液中的三个平衡包括:电离平衡、水解平衡以及沉淀溶解平衡,这三种平衡都遵循勒夏特列原理——当只改变体系的一个条件时,平衡向能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1. 电离平衡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溶度积常数均只与温度有关。
电离平衡常数和水的离子积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为弱电解质的电离和水的电离均为吸热过程。
2. 弱酸的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①若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则溶液显碱性,如:NaHCO3、NaHS、Na2HPO4;②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则溶液显酸性,如:NaHSO3、NaH2PO4等。
3.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在生产、生活以及医疗中可用来进行污水的处理、物质的提纯、疾病的检查和治疗。
解决这类问题时应充分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加以分析。
当Q C>K SP时,生成沉淀;当Q C<K SP时,沉淀溶解;当Q C=K SP时,达到平衡状态。
4. 彻底的双水解常见的含有下列离子的两种盐混合时,阳离子的水解阴离子的水解相互促进,会发生较彻底的双水解。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书写这些物质的水解方程式时,应用“===”,并将沉淀及气体分别用“↓”、“↑”符号标出。
如:当Al3+分别遇到AlO2-、CO32-、HCO3-、S2-时,[3AlO2-+ Al3+ + 6H2O === 4Al(OH)3↓];当Fe3+分别遇到CO32-、HCO3-、AlO2-时;还有NH4+与Al3+;SiO3与Fe3+、Al3+等离子的混合。
另外,还有些盐溶液在加热时,水解受到促进,而水解产物之一为可挥发性酸时,酸的挥发又促进水解,故加热蒸干这些盐溶液得不到对应的溶质,而是对应的碱(或对应的金属氧化物)。
如:①金属阳离子易水解的挥发性强酸盐溶液蒸干后得到氢氧化物,继续加热后得到金属氧化物,如FeCl3、AlCl3、Mg(NO3)2溶液蒸干灼烧得到的是Fe2O3、Al2O3、MgO 而不是FeCl3、AlCl3、Mg(NO3)2固体;②金属阳离子易水解的难挥发性强酸盐溶液蒸干后得到原溶质,如Al2(SO4)3、Fe(SO4)3等。
化学中三大守恒式资料讲解
![化学中三大守恒式资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e760aff4f121dd36a32d828a.png)
化学中三大守恒式如何写化学中三大守恒式(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这三个守恒的最大应用是判断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或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式。
知识点诠释:知识点一:电荷守恒,--即溶液永远是电中性的,所以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量=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量例,NH4Cl溶液,NH4+ + H+ = Cl- + OH-写这个等式要注意2点:1、要判断准确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离子,不能漏掉(除六大强酸,四大强碱外都水解)。
2、注意离子自身带的电荷数目。
如,Na2CO3溶液:Na+ + H+ = 2CO32- + HCO3- + OH-NaHCO3溶液:Na+ + H+ = 2CO32- + HCO3- + OH-NaOH溶液:Na3PO4溶液:知识点二:物料守恒,--即加入的溶质组成中存在的某些元素之间的特定比例关系,由于水溶液中一定存在水的H、O元素,所以物料守恒中的等式一定是非H、O元素的关系。
例,NH4Cl溶液,化学式中N:Cl=1:1,即得到,NH4+ + NH3.H2O = Cl-Na2CO3溶液,Na:C=2:1,即得到,Na+ = 2(CO32- + HCO3- + H2CO3)NaHCO3溶液,写这个等式要注意,把所有含这种元素的粒子都要考虑在内,可以是离子,也可以是分子。
知识点三:质子守恒(两种方法)1、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NH4Cl溶液,电荷守恒:NH4+ + H+ = Cl- + OH-物料守恒:NH4+ + NH3.H2O = Cl-质子守恒:H+ = OH- + NH3.H2ONa2CO3溶液,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2、质子守恒就是氢离子守恒,即溶液当中的溶质和溶剂得失氢离子要相等写出下列中的质子守恒NH4Cl溶液:Na2CO3溶液:例题:1、在0.1 mol·L-1NaHCO3溶液中有关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c(Na+)>c(HCO3-)>c(CO32-)>c(H+)>c(OH-)B.c(Na+)+c(H+)=c(HCO3-)+c(CO32-)+c(OH-)C.c(Na+)+c(H+)=c(HCO3-)+2c(CO32-)+c(OH-)D.c(Na+)=c(HCO3-)+c(CO32-)+c(H2CO3)2、关于Na2CO3溶液,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c(Na+)>2c(CO32-)B、c(Na+)>c(CO32-)>c(H CO3-)>c(OH—)C、c(Na+)>c(CO32-)>c(OH—)>c(H CO3-)>c(H2CO3)D、c(Na+)+c(H+)=c(OH—)+c(H CO3-) +2c(CO32-)3、25℃时,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c(NH4+)=c(SO42-)B、c(NH4+)>c(SO42-)C、c(NH4+)<c(SO42-)D、c(OH-)+c(SO42-)=c(H+)+(NH4+)习题:1、(2011江苏高考)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 在0.1 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2-)>c(H2CO3)B. 在0.1 mol·L-1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 + 2c(H2CO3-)C. 向0.2 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1NaOH溶液:c(CO32-)>c(HCO3-)>c(OH-)>c(H+)D. 常温下,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pH=7,c(Na+)=0.1 mol·L-1]:c(Na+)=c(CH3COO-)>c(CH3COOH)>c(H+)=c(OH-)2、(2011广东高考)对于0.1mol·L-1 Na2SO3溶液,正确的是A. 升高温度,溶液的pH降低B. c(Na+)=2c(SO32―)+ c(HSO3―)+ c(H2SO3)C. c(Na+) + c(H+) = 2c(SO32―)+ 2c(HSO3―) + c(OH―)D. 加入少量NaOH固体,c(SO32―)与c(Na+)均增大3、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关系正确的是A. 将等物质的量的KHC2O4和H2C2O4溶于水配成溶液:2c(K+)=c(HC2O4-) +c(H2C2O4)B. ① 0.2mol/L NH4Cl溶液、②0.1mol/L (NH4)2Fe(SO4)2溶液、③0.2mol/LNH4HSO4溶液、④0.1 mol/L (NH4)2CO3溶液中,c(NH4+)大小:③>②>①>④C. 0.1 mol/L CH3COONa溶液与0.15 mol/L HCl等体积混合:c(Cl―)>c(H+)>c(Na+)>c(CH3COO―)>c(OH―)D. 0.1 mol/L 的KHA溶液,其pH=10, c(K+)>c(A2―)>c(HA―)>c(OH―)。
三大守恒课件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三大守恒课件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ec3b3a4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e.png)
离子种类: Na+、H+、CO32- 、HCO3- 、OH-: n(Na+)×1、n(H+)×1、n(CO32-)×2、n(HCO3-)×1、n(OH-)×1
电荷守恒: n(Na+)+n(H+)=2n(CO32- )+n(HCO3- )+n(OH-)
同除体积V: c(Na+)+c(H+)=2c(CO32- )+c(HCO3- )+c(OH-)
(2)CH3COONa溶液: c( Na+ ) + c ( H+ ) = c ( CH3COO– ) + c ( OH– )
(3)CH3COOH与CH3COONa等浓度等体积混合溶液:
c( Na+ ) + c ( H+ ) = c ( CH3COO– ) + c ( OH– )
小结
书写电荷守恒式必须注意: ①准确判断并找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种类; ②弄清离子浓度和电荷浓度的关系:系数看价态。
同除体积V: c(Na+)+c(H+)=2c(CO32- )+c(HCO3- )+c(OH-)
(1) Na2S 溶液 阳离子种类: Na+ 、H+ 阴离子种类: OH– 、 S2– 、 HS–
c (Na+ ) + c ( H+ ) = c ( OH– ) + 2c ( S2–) + c ( HS– )
(3)Na2SO3
c(Na+)=2[c( HSO3-) + c( SO32- )+ c(H2SO3 )]
小结
书写元素质量守恒式必须注意: ①通过溶质的化学式(混合溶液须考虑各溶质的含量)列出特定元素 的原子(或原子团)间的定量关系(特定元素一般为非H非O元素)。 ②找出特征元素在水溶液中的所有存在形式。
高中化学三大守恒定律
![高中化学三大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8d9ed13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ec.png)
高中化学三大守恒定律三大守恒定律是解决高考大题必不可少的技巧!那么,如何写化学中三大守恒式(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这三个守恒的最大应用是判断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或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式。
电荷守恒即溶液永远是电中性的,所以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量=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量例:NH4Cl溶液:c(NH+4)+c(H+)= c(Cl-)+ c(OH-)写这个等式要注意2点:1、要判断准确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离子,不能漏掉。
2、注意离子自身带的电荷数目。
如,Na2CO3溶液:c(Na+)+ c(H+)= 2c(CO32-)+ c(HCO3-)+ c(OH-)NaHCO3溶液:c(Na+)+ c(H+)= 2c(CO32-) + c(HCO3-)+ c(OH-)NaOH溶液:c(Na+) + c(H+)=c(OH-)Na3PO4溶液:c(Na+) + c(H+) = 3c(PO43-) + 2c(HPO42-) + c(H2PO4-) + c(OH-)物料守恒即加入的溶质组成中存在的某些元素之间的特定比例关系,由于水溶液中一定存在水的H、O 元素,所以物料守恒中的等式一定是非H、O元素的关系。
例:NH4Cl溶液:化学式中N:Cl=1:1,即得到,c(NH4+)+ c(NH3•H2O) = c(Cl-)Na2CO3溶液:Na:C=2:1,即得到,c(Na+) = 2c(CO32- + HCO3- + H2CO3)NaHCO3溶液:Na:C=1:1,即得到,c(Na+) = c(CO32-)+ c(HCO3-) + c(H2CO3)写这个等式要注意,把所有含这种元素的粒子都要考虑在内,可以是离子,也可以是分子。
质子守恒即H+守恒,溶液中失去H+总数等于得到H+总数,或者水溶液的由水电离出来的H+总量与由水电离出来的OH-总量总是相等的,也可利用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推出。
实际上,有了上面2个守恒就够了,质子守恒不需要背。
三大守恒定律化学
![三大守恒定律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c0d9cbe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b6.png)
三大守恒定律化学三大守恒定律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是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这些定律在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三大守恒定律的内容。
首先是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之和。
换句话说,物质在反应过程中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增加。
这个定律的实质是质量的守恒,质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它在化学反应中不会改变。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适用于化学反应,也适用于物理变化和核反应等各种情况。
接下来是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化学反应或物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化学反应是在分子层面上发生的,当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时,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总能量应该保持不变。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无论是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还是化学电池中的电化学反应,能量的守恒都是一个基本原则。
最后是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物理或化学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电荷是物质带有的一种基本属性,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一个封闭系统中的总电荷在任何过程中都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在化学反应中,任何产生或消失的离子或电子数目必须满足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解反应,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可以推导出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平衡方程式。
这三大守恒定律是化学中非常基础且重要的原则,它们贯穿于化学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使得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过程可以被准确描述和预测。
无论是实验室中的化学合成,还是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反应,这些守恒定律都是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总结起来,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是化学中的三大守恒定律。
它们分别描述了物质质量、能量和电荷在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过程中的守恒规律。
化学三大守恒定律的知识点
![化学三大守恒定律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ed54b46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3.png)
化学三大守恒定律是化学领域的基本原理之一,它们分别是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这三大定律指导着化学反应的进行和物质转化的过程。
下面将一步一步地解释这三大守恒定律的知识点。
一、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也称为质量守恒法则,是指在任何化学反应或物质转化过程中,物质的质量总量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必须等于产物的质量总和。
换句话说,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破坏。
二、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化学反应或物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总和始终保持不变。
这是因为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破坏。
例如,当燃烧反应释放能量时,反应物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同样地,吸热反应中,反应物吸收热能,但总能量仍然保持不变。
三、电荷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化学反应或物质转化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物的总电荷必须等于产物的总电荷。
化学反应中,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破坏。
例如,在电化学反应中,正离子和负离子的数量必须平衡,以保持总电荷不变。
同时,在化学反应中,电子的转移也遵循电荷守恒定律。
总结:化学三大守恒定律是化学中的基本原理,它们分别是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电荷守恒定律指出在化学反应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这些定律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性质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化学系列课件 选修4--3.3.3 三大守恒 新人教版
![高中化学系列课件 选修4--3.3.3 三大守恒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057be24a5e9856a56126069.png)
4、在0.1mol/L氨水中滴加同浓度的盐酸,至 、 氨水中滴加同浓度的盐酸, 氨水中滴加同浓度的盐酸 溶液正好呈中性, 溶液正好呈中性,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 c(NH4+)=c(Cl-) > c(OH-) = c(H+)。 = 系为
5、浓度均为0.1mol/L的甲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浓度均为 的甲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等体积相混合后, 等体积相混合后,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A.C(Na+)>C(HCOO-)>c(OH-)>C(H+) . > > > B.C(HCOO-)>C(Na+)>c(OH-)>c(H+) . > > > C.C(Na+)=c(HCOO-)=c(OH-)=c(H+) . D.C(Na+)=C(HCOO-)>C(OH-)>c(H+) . > >
- c(CO32-) 由小到大排列顺序 ③⑤②④① 为 。
二、混合溶液
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 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如 综合分析 离子间的反应、电离因素、水解因素等。 离子间的反应、电离因素、水解因素等。
①若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则相当于一种盐溶液 若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 恰好完全反应 的氨水与0.1mol/L盐酸等体积 例1:0.1mol/L的氨水与 : 的氨水与 盐酸等体积 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 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 c(Cl-)>c(NH4+)>c(H+)>c(OH-) > > > ②若酸与碱反应后尚有弱酸或弱碱剩余, 若酸与碱反应后尚有弱酸或弱碱剩余, 尚有弱酸或弱碱剩余 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对应盐的水解程度。 则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对应盐的水解程度。 的氨水与PH=1盐酸等体积混合, 盐酸等体积混合, 例2:PH=13的氨水与 : 的氨水与 盐酸等体积混合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 c(NH4+) >c(Cl-) >c(OH -)>c(H +) >
规律五-三大守恒规律规律
![规律五-三大守恒规律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2d8d64acdd36a32d737581c5.png)
规律五三大守恒规律在水溶液化学计算中,三大守恒规律即: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
根据这些守恒方法可以快速找到解题突破口,利用物质变化过程中某一特定的量(如得失电子数目、某一特定原子数目、质子H+)固定不变来列式求解。
考察了学生整体化学思维方式。
一.电子守恒电子守恒特指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氧化剂所得电子总数=还原剂所失电子总数。
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常常利用电子守恒法计算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或电解池的电解过程中电极产物的相关计算。
解题思路:先分别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其各自物质的量及每摩尔氧化剂(还原剂)得失电子的数目,根据电子守恒列出数学等式----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每摩尔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目=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每摩尔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目,求解即可。
在非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要遵循电荷守恒。
即电解质溶液中,无论存在多少种离子,电解质溶液总是呈电中性。
所有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所有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
1.直接以电子守恒建立关系式运用物质之间的当量关系进行计算。
如:用Cu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阳极、阴极产物及电子转移关系为Cu---2e----H2---2OH-。
2.对于多步或连续的氧化还原反应,可根据“电子传递路径”找出起始反应物与最终生成物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而忽略反应过程。
如:将a g Cu投入V mL未知浓度的HNO3中,Cu 完全溶解,将用集气瓶收集到的气体倒置于水面,再向集气瓶中通入bmLO2后,集气瓶中充满水。
该过程电子传递路径为Cu→HNO3→O2,起始反应物与最终生成物的关系为2Cu---O23.以电子守恒为核心建立等价代换关系式。
如:用OH-或Cl-来沉淀某些金属阳离子时,所消耗的阴离子的物质的量=金属的“总正化合价数”。
据此,可延伸为将金属用非氧化性酸恰好溶解后,再用上述阴离子沉淀时,消耗的阴离子物质的量=金属失去的电子的总物质的量。
二.原子守恒原子守恒即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种类、数目都不变。
高中化学讲义 --三大守恒
![高中化学讲义 --三大守恒](https://img.taocdn.com/s3/m/274e52f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a8.png)
三大守恒一、单一溶质【Na 2CO 3】 1.电荷守恒:溶液永远是呈电中性的,故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量≡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量; c (Na +)+c (H +)=2c (CO 32-)+c (HCO 3-)+c (OH -);2.物料守恒:加入的溶质组成中含有的某些元素之间的特定比例关系,由于水溶液中一定存 在H 、O 元素,所以物料守恒中的等式一定是非H 、O 元素的关系;)()(2)(2)(2)()()()(123232332323+----+=++⇒++==Na c CO H c HCO c CO c CO H c HCO c CO c Na c C Na 3.质子守恒:即H +守恒,溶液中失去H +总数等于得到H +总数,或者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 的H +总量与由水电离出来的OH -总量总是相等的,也可利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推出;①原理:c (H +)水≡c (OH -)水⇒c (H +)+c (HCO 3-)+2c (H 2CO 3)=c (OH -);HCO 3-从水中得到1个H +,H 2CO 3从水中得到2个H +;②推导:联立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消掉不水解的Na +,2c (CO 32-)+2c (HCO 3-)+2c (H 2CO 3)+c (H +)=2c (CO 32-)+c (HCO 3-)+c (OH -)⇒c (HCO 3-)+2c (H 2CO 3)+c (H +)=c (OH -)4.练习①NaHCO 3 ②Na 2S ③NaHS④Na 3PO 4 ⑤Na 2HPO 4 ⑥NaH 2PO 4⑦NaHSO 3 ⑧NH 4Cl ⑨Na 2SO 3二、两种溶质【Na 2CO 3:NaHCO 3=1:1】1.电荷守恒:c (Na +)+c (H +)=2c (CO 32-)+c (HCO 3-)+c (OH -);2.物料守恒:)(2)(3)(3)(3)()()()(233232332323+----+=++⇒++==Na c CO H c HCO c CO c CO H c HCO c CO c Na c C Na 3.质子守恒:联立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消掉不水解的Na +,3c (CO 32-)+3c (HCO 3-)+3c (H 2CO 3)+2c (H +)=4c (CO 32-)+2c (HCO 3-)+2c (OH -)⇒c (HCO 3-)+3c (H 2CO 3)+2c (H +)=c (CO 32-)+c (OH -)4.练习①Na 2CO 3:NaHCO 3=1:2 ②Na 2S:NaHS=1:1 ③NaH 2PO 4:Na 2HPO 4:Na 3PO 4=1:1:1④NaHSO 3:Na 2SO 3=1:1 ⑤NH 4Cl:NH 4Ac=1:1⑥NaCl:NaHA:Na 2A=1:1:1三、练习1.常温下,用0.1mol/L 的盐酸溶液滴加10mL 0.1mol/L 的Na 2A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A 2-的水解常数为K h1(A 2-)的数量级为10-6B.d 点溶液中:c (HA -)+c (A 2-)=c (H +)-c (OH -)C.c 点溶液中:c (HA -)+c (A 2-)+c (H 2A)=0.1mol/LD.b 点溶液中:c (HA -)+c (H +)+2c (H 2A)=c (Cl -)+c (OH -)2.常温下,某H 3AsO 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溶液中含砷微粒的分布分数(某含砷微粒 的物质的量浓度占所有含砷微粒物质的量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H 3AsO 4的第一步电离常数K a1>0.01B.pH=11.5时,c (H 2AsO 4-)+2c (HAsO 42-)+3c (AsO 43-)+c (OH -)=c (H +)C.Na 3AsO 4溶液中,3c (Na +)=c (H 3AsO 4)+c (H 2AsO 4-)+c (HAsO 42-)+c (AsO 43-)D.以酚酞为指示剂,将NaOH 溶液逐滴加入到H 3AsO 4溶液中,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 停止滴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 -+H 3AsO 4=2H 2O+HAsO 42-3.常温下,已知H 2S 的K a1=1.1×10-7,K a2=1.3×10-13,将Na 2S 和NaHS 两种盐溶于水得稀溶液[设k NaHS n S Na n )()(2,0<k ≤3].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中,正确的是( ) A.若k =1,则c (S 2-)>c (HS -)>c (OH -)>c (H +)B.若k =2,则c (OH -)=c (H +)+c (HS -)+2c (H 2S)C.若k 为任意值时:c (OH -)+c (HS -)+2c (S 2-)=c (H +)+c (Na +)D.若满足3c (H +)+2c (HS -)+5c (H 2S)=3c (OH -)+c (S 2-),则可确定k =34.常温下,用0.1mol/L 氨水滴定10mL 浓度均为0.1mol/L 的HCl 和CH 3COOH 的混合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氨水滴定前,HCl 和CH 3COOH 的混合液中c (Cl -)>c (CH 3COO -)B.当滴入氨水10mL 时,c (CH 3COOH)+c (CH 3COO -)=c (NH 3·H 2O)+c (NH 4+)C.当滴入氨水20mL 时,c (CH 3COOH)+c (H +)=c (NH 3·H 2O)+c (OH -)D.当溶液呈中性时,氨水滴入量大于20mL ,c (Cl -)>c (NH 4+)5.常温下,将两种浓度均为0.10mol/L 的溶液等体积混合,若溶液混合引起的体积变化可忽略, 下列各混合溶液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双选]A.NaHCO 3--Na 2CO 3混合溶液(pH=10.30):c (Na +)>c (HCO 3-)>c (CO 32-)>c (OH -)B.氨水--NH 4Cl 混合溶液(pH=9.25):c (NH 4+)+c (H +)=c (NH 3·H 2O)+c (OH -)C.CH 3COOH--CH 3COONa 混合溶液(pH=4.76):c (Na +)>c (CH 3COOH)>c (CH 3COO -)>c (H +)D.H 2C 2O 4--NaHC 2O 4混合溶液(pH=1.68):c (H +)+c (H 2C 2O 4)=c (C 2O 42-)+c (OH -)+c (Na +)。
化学中有三大守恒定理
![化学中有三大守恒定理](https://img.taocdn.com/s3/m/933184c65fbfc77da269b1e4.png)
化学中有三大守恒定理:第一:物料守恒即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应该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
也就是元素守恒,变化前后某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
第二:质子守恒质子守恒就是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第三:电荷守恒 1. 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2.指溶液必须保持电中性,即溶液中所有阳离子的电荷总浓度等于所有阴离子的电荷总浓度3.除四大强酸,六大强碱外都水解,多元弱酸部分水解。
产物中有分部水解时产物。
参见例题Ⅳ4.个离子的化合价是多少,离子前写几。
例如:Na2CO3:c(Na+)+c(H+)=c(OH-)+c(HCO2-)+2c(CO3 2-)因为碳酸根为负2价,所以碳酸根前有一个2。
NaHCO3 溶液中C(H+)+C(Na+)=C(HCO3-)+2C(CO32-)+C(OH-) 这个式子叫电荷守恒因为溶液呈电中性,也就是说溶液中的正负电子是相等的。
所以只要找出所有带正电荷带负电的离子,分列在等式两边就可以了。
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些带多个电子的离子,比如例子中的CO32-,前面的系数要乘以2C(Na+)=C(HCO3-)+ C(CO32-)+C(H2CO3) 这个式子叫物料守恒虽然弱酸根离子HCO3-既会水解产生H2CO3,又会电离产生CO32-,还有本身HCO3-剩余,但是C元素是质量守恒的,这时只要关注,所有C的去向,把三者浓度加起来即等于Na+的浓度C(H+)+C(H2CO3)=C(CO32-)+c(OH-)这个式子叫质子守恒这个比较难理解,你可以用上两式相减得到我从原理上说一下,你不懂也不要紧,HCO3-离子的电离和水解促使水电离出H+,OH发生改变,但两者在数值上仍然相等,H+有一部分与HCO3-结合,生成H2CO3,OH-有一部分与HCO3-结合生成CO32-,因此得出上式。
高中化学三大守恒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三大守恒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1ccbbc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d.png)
高中化学三大守恒知识点总结一、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又称“物质定律”,是一种科学定律,认为任何化学反应和物质的变化都不会改变物质的总质量,即质量在化学反应中是守恒的。
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是: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不变,也就是说,反应的原料质量等于反应的产物质量。
实际上,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从经典力学思想中说明,即质量是物体内构成物质数量的一种度量,质量在动力学和能量守恒定律中表现出一致性。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等物质转化过程中的主导思想,是化学过程中不变的定律,广泛应用于自然界各种物质焓变、热容等物理量的定义和计算,以及化学分析、物质分类和合成等。
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般的物理反应中,能量的各种形式在这个反应中是不完全消失的,任何物理系统中产生有热或体积变化的反应,都要经历一定的工作量数量,而能量总量是定值,即物质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而能量总量是不变的。
这种定律表达的本质便是能量守恒原理,即能量在任何物质的转移中都保持不变,也就是说,能量在反应中守恒不变。
能量守恒定律在物质运动中也得到了证明,如发电机制动原理中的功率定律、电动机原理的“功和力的乘积定律”、机械艺术中的变速箱原理“动能传递定律”等都是以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而形成的。
能量守恒定律在物理体系中是不变的,在化学反应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检验化学反应有效性、理解化学反应过程和探究新反应产物物性等重要依据,是引起或使高级化学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
电子守恒定律是指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核电荷总数不变的原理:原子间的分子化学反应、溶解反应、酸碱反应、电解反应,以及所有其他由原子变成分子的化学反应。
这个定律的表述是:在一个元素的任何反应中,原子内的电子数量总是不变的。
也就是说,化学反应的原子提供的总数是不变的,只是原子间发生变化而已。
电子守恒定律是指化学反应中原子核电荷比例的不变性,是氯化钠、钾化钙等物质变化的基础,也是离子价数、元素略号系统产生的结果。
高中化学三大守恒和离子浓度比大小
![高中化学三大守恒和离子浓度比大小](https://img.taocdn.com/s3/m/4fd260b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d.png)
三大守恒和离子浓度比大小模块一 三大守恒1.电荷守恒溶液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
c ( NH 4+ ) + c ( H + ) = c ( Cl – ) + c ( OH – )写法归纳:找离子→分阴阳→列等式→乘电荷例1:在NH 4Cl 溶液中 阳离子: NH 4+、H +阴离子: Cl – 、 OH –NH 4Cl = NH 4++Cl -NH 4++H 2O NH 3·H 2O+H +H 2O OH - + H +一、三大守恒1.电荷守恒溶液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
c ( Na + ) + c ( H + ) = c ( CH 3COO – ) + c ( OH – )写法归纳:找离子→分阴阳→列等式→乘电荷例2:在CH 3COONa 溶液中阳离子:Na +、H +阴离子: CH 3COO – 、 OH –CH 3COONa = CH 3COO - + Na +CH 3COO - +H 2O CH 3COOH+OH -H 2O OH - + H +1.电荷守恒溶液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
c ( Na + ) + c ( H + ) = 2c ( CO 32– ) + c ( OH – )+c ( HCO 3–)写法归纳:找离子→分阴阳→列等式→乘电荷例3:在Na 2CO 3溶液中阳离子: Na +、H +阴离子:CO 32- 、 HCO 3– 、 OH –Na 2CO 3 = CO 32- +2Na +CO 32- +H 2O HCO 3-+OH -H 2O OH - + H +HCO 3- +H 2O H 2CO 3+OH -2.元素质量守恒 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发生水解或电离,离子的存在形式发生了变化。
就该离子所含的某种元素来说,其质量在变化前后是守恒的,即元素质量守恒。
(元素or 原子守恒)非氢非氧元素守恒一、三大守恒2.元素质量守恒(元素or原子守恒)eg1: NH4Cl 溶液中c (N) : c (Cl) =1 : 1c ( N H4+ ) + c ( N H3·H2O ) = c ( Cl – )eg2: Na2CO3溶液中c (Na) : c (C) =2 : 1c (Na+ ) =2[c(C O32–) + c(H C O3–) + c(H2C O3) ]3: 在NaHCO 3 溶液中c (Na +) : c (C) = 1 : 1c (Na +)=c (H C O 3–) + c (C O 32–) + c (H 2C O 3)4: 在Na 2S 溶液中c (Na + ) = 2 [ c ( S 2–) + c (H S –) + c (H 2S ) ]c (Na +) : c (S) =2 : 12.元素质量守恒(元素or 原子守恒)3.质子守恒水电离出的c(H +)与c(OH -)始终相等,溶液中的H +或OH -虽与其他离子结合而以不同形式存在,但其总量相等。
重点高中化学三守恒
![重点高中化学三守恒](https://img.taocdn.com/s3/m/e49a81ef9ec3d5bbfd0a74cd.png)
高中化学三大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一、电荷守恒:溶液永远呈电中性,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量=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量。
练习1、在下列反应中,aXO4-+bY―+cH+=dX2++eY2+8H2O,化学计量数b、d分别为()A.5,6 B.10,2 C.6,2 D.10,52、0.5mol/L的Na2CO3溶液中,下列有关离子浓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c(Na+):c(CO32-) =2:1B、c(Na+)>c(CO32-)>c(HCO3-)>c(H+)>c(OH-)C、c(Na+)+c(H+)=c(CO32-)+c(HCO3-)+c(OH-)D、c(Na+)=2[c(CO32-)+c(HCO3-)+c(H2CO3)]3、常温时,将V1mL c1 mol/L的醋酸滴加到V2mL c2 mol/L的烧碱溶液中,下列A.B.C.D.4A(H+) C-) 5AB.若V1=V2,c1=c2,则混合液中c(NH4+)=c(Cl-)C.若混合液的pH<7,则混合液中c (Cl-)>c(NH4+)>C(H+)>C(OH-) D.若V1=V2,且混合液的pH<7,则一定有c1<c26、等体积的下列溶液,阴离子的总浓度最大的是()A? 0.2mol/L K2S??? ?B? 0.1mol/L Ba(OH)2C? 0.2mol/L NaCl??? D? 0.2mol/L (NH4)2SO47、把0.02mol/LCH3COOH溶液和0.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错误的是()A.c(CH3COO-)>c(Na+) B.c(HAc)>c(Ac-)C9A?1011、(1(2(3)根据(NH4)2CO3中,C、N原子个数关系,写出一个含有c(NH4+)和c(CO32-)的等式:。
三大守恒定律公式
![三大守恒定律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e5d04cb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44.png)
三大守恒定律公式1. 电荷守恒。
- 概念: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
- 公式示例(以Na₂CO₃溶液为例):- 在Na₂CO₃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Na^+、H^+、CO_3^2 -、HCO_3^-、OH^-。
- 根据电荷守恒:n(Na^+)+n(H^+) = 2n(CO_3^2 -)+n(HCO_3^-)+n(OH^-)。
- 由于在同一溶液中,体积相同,所以浓度关系为:c(Na^+)+c(H^+) =2c(CO_3^2 -)+c(HCO_3^-)+c(OH^-)。
2. 物料守恒。
- 概念: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应该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
- 公式示例(以Na₂CO₃溶液为例):- Na₂CO₃溶液中,n(Na^+) = 2n(C)。
- C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有CO_3^2 -、HCO_3^-、H₂CO₃。
- 所以物料守恒表达式为:c(Na^+) = 2[c(CO_3^2 -)+c(HCO_3^-)+c(H₂CO₃)]。
3. 质子守恒。
- 概念: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
- 公式示例(以Na₂CO₃溶液为例):- 方法一(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推导):- 由电荷守恒c(Na^+)+c(H^+) = 2c(CO_3^2 -)+c(HCO_3^-)+c(OH^-),物料守恒c(Na^+) = 2[c(CO_3^2 -)+c(HCO_3^-)+c(H₂CO₃)]。
- 将物料守恒中的c(Na^+)代入电荷守恒表达式,可得:2[c(CO_3^2 -)+c(HCO_3^-)+c(H₂CO�3)]+c(H^+) = 2c(CO_3^2 -)+c(HCO_3^-)+c(OH^-)。
- 化简得到质子守恒表达式:c(OH^-) = c(H^+)+c(HCO_3^-) +2c(H₂CO₃)。
- 方法二(直接分析质子得失):- H₂O电离出H^+和OH^-,CO_3^2 -结合H^+生成HCO_3^-和H₂CO₃。
高中化学五大守恒
![高中化学五大守恒](https://img.taocdn.com/s3/m/3e8e28a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47.png)
五大守恒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在“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应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
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利用这一定律可以解
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
生成物的质量。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由此可以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数
目相等,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4)已知某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
质量比,可求出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二、能量守恒
1定义:任何一个反应体系中,化学反应前后,能量都是守恒的。
即反应前体系的能量与反应后胡能量是相等的。
2应用:
(1)反应热的计算
(2)物质稳定性的判断:物质能量越高,越不稳定。
三、元素守恒
1定义:元素守恒即物料守恒,即“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或者在“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应该等
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
2应用:用复杂反应或者多个反应的计算
解题步骤:找出关键元素,分析元素变化,根据反应列出
关系式。
四、得失电子守恒
1定义: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等于把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素。
2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五、电荷守恒
1定义:即任何物资都是不显电的,即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的代数和为零。
2应用: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比较和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归类解析一、电离平衡理论和水解平衡理论1.电离理论:⑴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消耗的电解质及产生的微粒都是少量的,同时注意考虑水的电离的存在;例如NH3·H2O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
【分析】由于在NH3·H2O溶液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NH3·H2O NH4++OH-,H2O H++OH-,所以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为:c(NH3·H2O)>c(OH-)>c(NH4+)>c(H+)。
⑵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的,主要以第一步电离为主;例如H2S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
【分析】由于H2S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H2S HS-+H+,HS-S2-+H+,H2O H++OH-,所以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为:c(H2S)>c(H+)>c(HS-)>c(OH-)。
2.水解理论:⑴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因水解而损耗;如NaHCO3溶液中有:c(Na+)>c(HCO3-)。
⑵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的水解是微量的(双水解除外),因此水解生成的弱电解质及产生H+的(或OH-)也是微量,但由于水的电离平衡和盐类水解平衡的存在,所以水解后的酸性溶液中c(H+)(或碱性溶液中的c(OH-))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的浓度;例如(NH4)2SO4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c(NH4+)>c(SO42-)>c(H+)>c(NH3·H2O)>c(OH-)。
(3)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主要以第一步水解为主。
例如: Na2CO3溶液中水解平衡为:CO32-+H2O HCO3-+OH-,H2O+HCO3-H2CO3+OH-,所以溶液中部分微粒浓度的关系为:c(CO32-)>c(HCO3-)。
二、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如NaHCO3溶液中:n(Na+)+n(H+)=n(HCO3-)+2n(CO32-)+n(OH-)推出:c(Na+)+c(H+)=c(HCO3-)+2c(CO32-)+c(OH-)2.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
如NaHCO3溶液中n(Na+):n(c)=1:1,推出:c(Na+)=c(HCO3-)+c(CO32-)+c(H2CO3)3.导出式——质子守恒:如碳酸钠溶液中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将Na+离子消掉可得:c(OH-)=c(H+)+c(HCO3-)+2c(H2CO3)。
如醋酸钠溶液中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将钠离子消掉可:c(OH-)=c(H+)+c(CH3COOH)。
[规律总结]正确的思路:【常见题型】一、溶质单一型※※关注三个守恒1.弱酸溶液:【例1】在0.1mol/L的H2S溶液中,下列关系错误的是()A.c(H+)=c(HS-)+c(S2-)+c(OH-)B.c(H+)=c(HS-)+2c(S2-)+c(OH-)C.c(H+)>[c(HS-)+c(S2-)+c(OH-)]D.c(H2S)+c(HS-)+c(S2-)=0.1mol/L分析:由于H2S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H2S H++HS-,HS-H++S2-,H2O H++OH-,根据电荷守恒得c(H+)=c(HS-)+2c(S2-)+c(OH-),由物料守恒得c(H2S)+c(HS-)+c(S2-)=0.1mol/L,所以关系式错误的是A项。
(注意:解答这类题目主要抓住弱酸的电离平衡。
)2.弱碱溶液:【例2】室温下,0.1mol/L的氨水溶液中,下列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A. c(OH-)>c(H+)B.c(NH3·H2O)+c(NH4+)=0.1mol/LC.c(NH4+)>c(NH3·H2O)>c(OH-)>c(H+)D.c(OH-)=c(NH4+)+c(H+)分析:由于氨水溶液中存在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所以所得溶液呈碱性,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知BD正确,而一水合氨的电离是微量的,所以C项错误,即答案为C项。
3.强酸弱碱盐溶液:【例3】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c(Cl-)>c(NH4+)>c(H+)>c(OH-)B.c(NH4+)>c(Cl-)>c(H+)>c(OH-)C.c(NH4+)=c(Cl-)>c(H+)=c(OH-)D.c(Cl-)=c(NH4+)>c(H+)>c(OH-)分析:由于氯化铵溶液中存在下列电离过程:NH4Cl=NH4++Cl-,H2O H++OH-和水解过程:NH4++H2O H++NH3·H2O,由于NH4+水解被消耗,所以c(Cl-)>c(NH4+),又因水解后溶液显酸性,所以c(H+)>c(OH-),且水解是微量的,所以正确的是A项。
(注意:解答这类题时主要抓住弱碱阳离子的水解,且水解是微量的,水解后溶液呈酸性。
)4.强碱弱酸盐溶液:【例4】在Na2S溶液中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c(Na+) =2c(HS-) +2c(S2-) +c(H2S) B.c(Na+) +c(H+)=c(OH-)+c(HS-)+2c(S2-)C.c(Na+)>c(S2-)>c(OH-)>c(HS-) D.c(OH-)=c(HS-)+c(H+)+c(H2S)解析:电荷守恒:c(Na+) +c(H+)=c(OH-)+c(HS-)+2c(S2-);物料守恒:c(Na+) =2c(HS-) +2c(S2-) +2c(H2S);质子守恒:c(OH-)=c(HS-)+c(H+)+2c(H2S),选A D5.强碱弱酸的酸式盐溶液:【例5】(2004年江苏卷)草酸是二元弱酸,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在0.1mol/LKHC2O4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CD)A.c(K+)+c(H+)=c(HC2O4-)+c(OH-)+ c(C2O42-) B.c(HC2O4-)+ c(C2O42-)=0.1mol/L C.c(C2O42-)>c(H2C2O4) D.c(K+)= c(H2C2O4)+ c(HC2O4-)+ c(C2O42-) 分析:因为草酸氢钾呈酸性,所以HC2O4-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故c(C2O42-)>c(H2C2O4)。
又依据物料平衡,所以D.c(K+)= c(H2C2O4)+ c(HC2O4-)+ c(C2O42-)正确,又根据电荷守恒:c(K+)+c(H+)=c(HC2O4-)+c(OH-)+2c(C2O42-),所以综合上述C、D正确。
练习:1、(2001年全国春招题)在0.1mol·L-1 Na2CO3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c(Na+)=2c(CO32- B.c(OH-)=2c(H+)C.c(HCO3-)>c(H2CO3) D.c(Na+)<c(CO32-)+c(HCO3-)2、在0.1mol/L的NaHCO3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c(Na+)>c(HCO3-)>c(H+)>c(OH-)B.c(Na+)=c(HCO3-)>c(OH-)>c(H+)C.c(Na+)+c(H+)=c(HCO3-)+c(OH-)+2c(CO32-)D.c(Na+)=c(HCO3-)+c(CO32-)+c(H2CO3)3、已知某温度下0.1mol·L-1的NaHB(强电解质)溶液中c(H+)>c(OH-),则下列有关说法或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①HB-的水解程度小于HB-的电离程度;②c(Na+)=0.1mol·L-1≥c(B2-);③溶液的pH=1;④c(Na+)=c(HB-)+2c(B2-)+c(OH-)。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4、(2006江苏)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1mol·L-1氨水中,c(OH-)=c(NH4+)B.10 mL 0.02mol·L-1HCl溶液与10 mL 0.02mol·L-1Ba(OH)2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0 mL,则溶液的pH=12C.在0.1mol·L-1CH3COONa溶液中,c(OH-)=c(CH3COOH)+c(H+)D.0.1mol·L-1某二元弱酸强碱盐NaHA溶液中,c(Na+)=2c(A2-)+c(HA-)+c(H2A)5、(05上海)14、叠氮酸(HN3)与醋酸酸性相似,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HN3水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顺序为:c(HN3)>c(H+)>c(N3¯)>c(OH¯)B、HN3与NH3作用生成的叠氮酸铵是共价化合物C、NaN3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N3¯) >c(OH¯)>c(H+)D、N3¯与CO2含相等电子数二、两种电解质溶液混合后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关注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质的电离和水解的情况,一般判断原则是:若溶液中有酸或碱存在,要考虑酸和碱的电离,即溶液相应地显酸性或碱性;若溶液中的溶质仅为盐,则考虑盐水解情况;对于特殊情景要按所给的知识情景进行判断。
1、两种物质混合不反应:【例】:用物质的量都是0.1 mol的CH3COOH和CH3COONa配制成1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H3COO-)>C(Na+),对该混合溶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H+)>C(OH-)B.C(CH3COOH)+C(CH3COO-)=0.2 mol/LC.C(CH3COOH)>C(CH3COO-)D.C(CH3COO-)+C(OH-)=0.2 mol/L[点拨] CH3COOH和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和CH3COONa的水解因素同时存在。
已知C(CH3COO-)>C(Na+),根据电荷守恒C(CH3COO-)+C(OH-)=C(Na+)+C(H+),可得出C(OH-)<C(H+)。
说明混合溶液呈酸性,进一步推测出0.1mol/L的CH3COOH和0.1mol/L的CH3COONa溶液中,电离和水解这一对矛盾中起主要作用是电离,即CH3COOH的电离趋势大于CH3COO-的水解趋势。
根据物料守恒,可推出(B)是正确的。
练习1、现有NH4Cl和氨水组成的混合溶液C(填“>”、“<”或“=”)①若溶液的pH=7,则该溶液中C(NH4+) C(Cl-);②若溶液的pH>7,则该溶液中C(NH4+) C(Cl-);③若C(NH4+)< C(Cl-),则溶液的pH 7。
练习2、CH3COOH与CH3COONa等物质的量混合配制成稀溶液,pH值为4.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H3COOH的电离作用大于CH3COONa的水解作用B、CH3COONa的水解作用大于CH3COOH的电离作用C、CH3COOH的存在抑制了CH3COONa的水解D、CH3COONa的存在抑制了CH3COOH的电离2、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例】(2003年上海高考题)在10ml 0.1mol·L-1NaOH溶液中加入同体积、同浓度HAc溶液,反应后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