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两首自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 诗文释义 冷落凄凉,江水随天空流 去,秋天更无边无际。极 楚天千里清秋, 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 水随天去秋无际。 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 遥岑远目,献愁供 愤恨,那群山就像女人头 恨,玉簪螺髻。落 上的玉簪和螺髻。夕阳西 日楼头,断鸿声里, 下之时落日斜挂楼头,孤 江南游子。把吴钩 雁悲啼声里游子悲愤压抑。 我看着这宝刀,狠狠地把 看了,栏杆拍遍, 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 无人会,登临意。 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 心意。
上片借孙权和刘裕 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 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 救国的热情。
典故三:刘义隆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1、作者如何看待刘义隆的? 2、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1 、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 想要建立像霍去病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 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 刘义隆好大喜功,草草北伐,以失败收尾。 2、作者主张打有准备的仗,反对草率北伐。 他借古讽今,其实在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 行事,伐金必须作好准备。
扬州路——佛狸祠 廉颇——自己
3.借古讽今
借赞扬孙权、刘裕
借讽刺刘义隆 借感叹“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指责南宋统治者 苟安江南。 影射宋孝宗用张浚北伐 而以失败告终一事,并 以此警告韩侂胄北伐。 影射南宋统治者不思 收复中原,百姓斗志 松懈
借廉颇以自比
表示自己的爱国之心,和 对朝廷不重视贤能的愤懑。
典故四:佛狸祠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 下,一片神鸦社鼓!” 1、这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场面? 2、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1、“烽火扬州路”写四十三年前,扬州一带 抵抗金兵,战火纷飞,惨不忍睹。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是写现在沦 陷区人民安于异族统治,忘了国耻,忘了收复 中原。 2、今昔对照,不堪回首,体现了他对国运的担 忧之情。表达了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百姓斗志松懈,民族意识模糊,更添词人悲叹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免 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 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 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 肉十斤,被(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 者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 坐,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以为老,遂 不召。”
诗歌主题 这首词作者通过写登建康赏 心亭的所见所感,抒发作者收 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 和功业未成的苦闷心情,表现 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 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 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 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 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 颇老矣,尚能饭否?
赏析---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无人会,登临意。
江景(楚天、 意境? 水) 山景 落日、断 鸿、游子
修辞手 法?
深层含义? 作用?
看、拍、 会、登
江景 水天相接,无边无际,显得空寂苍凉。 山景 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满怀愁恨 落日 喻南宋国势衰颓,也表达了作者的愁苦悲
爱 国 词 人 辛 弃 疾
走 近 作 者 :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 , 南宋时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豪放派词 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 称“苏辛”,与李清照(易安)并称“济南 二安”。 辛弃疾于绍兴10年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 这时距北宋败亡已13年。他的祖父辛赞曾在 金朝做官,但心怀宋室,常带着辛弃疾“指 画山河”“谛观形势”,要待时机成熟,起 兵抗金复国。21岁的辛弃疾率众2000多人起 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抗金义军。辛弃疾曾 亲率50骑,直入驻有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 杀害耿京、瓦解义军的叛徒张安国,渡过淮 水,南归建康(南京)。
休说鲈鱼 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 堪脍,尽西风, 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知张 季鹰归未?求田 季鹰已经回来了没?像只为自 问舍,怕应羞见,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羞 刘郎才气。可惜 见才气双全的刘备。可惜时光 流年,忧愁风雨,如水,忧愁国势如风雨,树犹 树犹如此!倩何 如此,(更何况人呢)。叫谁 人唤取,红巾翠 去请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 袖,揾英雄泪? 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呢?
张翰 —乐于归隐 下片:
许汜 —谋取私利
刘备 —雄才大略
用典
桓温 —叹时光流逝
用典的作用:
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作用: ①使诗歌语言精练,有一种简约美; ②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 动 性; ③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以古喻 今,文章就显得古朴而文采斐然; ④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铺直叙, 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
典故五: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 “凭谁问”的“凭” 如何理解? 2、这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
1、“凭”是“靠”的意思,全句是一个反问句。 意思是没有人来问。
2、以廉颇自比,虽64岁仍想为国效力。可当政 者不接受他的建议,又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 愤,担心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抒写了自己 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 苦闷。
下片用刘义隆、佛狸 祠、廉颇的典故,继续 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 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 朝廷所用的激愤。
这首词通过怀古,表现了词人抗 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 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 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 愤懑。
表现手法
1.运用典故
:
英雄业绩——可悲现实
2.对比
刘裕——刘义隆
问题展示
1、全词用了哪几个典故 ?有什么作用? 2、概括上下阕的内容。 3、辛弃疾这首北固亭怀古词抒发了一种怎 样的感情? 4、本词在写作上运用了哪些手法?
1、找典故
⑴.词中有几个典故? ⑵.在文中分别是哪一句话? ⑶.它们分别与谁有关?
找典故
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权)(孙权击败曹
操,建太平伟业) 2.人道寄奴曾住(刘裕)(刘裕北伐收复中 原,气势如虎)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刘义隆)(刘义隆北伐,因草率而败北) 4.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拓拔焘) (拓拔焘击败宋文帝刘义隆) 5.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廉颇虽 老仍不忘国)
元嘉年间,宋文帝刘义隆 元嘉草草, 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 封狼居胥,赢得 人封狼居胥那样的功业,结果 仓皇北顾。四十 只落得仓皇南逃,时而还掉头 三年,望中犹记,北顾。 烽火扬州路。可 四十三年过去了,遥望中 堪回首,佛狸祠 原,还记得战火一直烧到扬州。 下,一片神鸦社 过去的事哪堪回首,如今异族 鼓!凭谁问:廉 皇帝佛狸祠下,竟是一片乌鸦 颇老矣,尚能饭 的叫声和社日的鼓声!靠谁来 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否?
桓温:时光流逝 -控诉当朝、哀叹虚掷 年华、报国壮志难酬
思考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心处,辛弃疾却黯 然流泪,那是因为他的心在滴血!
词人为山河破碎、朝廷偏安贪逸而愤激落泪。 为自己飘零失所、年华流逝而伤感落泪。 为壮志难酬、且又无人理会而寂寞落泪。
永遇乐,词牌名。 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
怀古,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 以古讽今。
写 作 背 景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
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 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这期间,1203年再 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tūo)胄起用, 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 1204年韩侂(tūo)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 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 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 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 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 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 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 写下的。
典故二:刘裕。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相当 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句是怀念 刘裕的 1、试比较刘裕与南宋皇帝的不同表现 2、抒发作者什么感情
1、作为一个帝王,刘裕率兵北伐,气势好像猛虎一样, 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收复了中 原。同样是一国之君,可我们的南宋皇帝呢?偏安江 南,苟且偷生。 2、表达了作者对刘裕的赞叹和对统治者的不满。体 现了他主张北伐的观点。
凉心情。
断鸿 喻因飘零的身世而悲苦和孤寂的心情 游子指辛弃疾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 游子
宋,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伐收复失地 之意,也不把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看作 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 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看、拍、会、登 “吴钩”本是战场杀敌之锐器,现在 却闲置身旁,烘托词人空有满腔雄心壮志, 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 “栏杆拍遍”是胸中说不出的抑郁苦 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雄心壮志无 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 “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 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却无人是 知己。
典故一:孙权。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 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此句是怀念孙权的。 1、孙权做了什么事值得作者怀念他? 2、“舞榭歌台”指什么? 3、表现什么情感与立场?
1、因为孙权以一个帝王的身份打败了来自北方侵略
他的曹操,确保国土不受侵犯。 2、“舞榭歌台”体现的是东吴歌舞生平的气象。 3、“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句可见作者认为如今已没 有孙权这样能保证让国家太平的国君了。表达了对 孙权的赞叹,表现他想抗金,收复中原的愿望。隐 含他对当时统治者偏安江南的不满。
景色: 江天、山景、 寓情于景 落日、断鸿、游子 上片:
动作:看、拍、会、 登
比喻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休说鲈鱼堪鲙, 尽西风季鹰归未?
用典
张翰:念鱼归隐 -乡思、仇恨 、激愤
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鄙视自私自利、胸无大志 -为国为民 可惜流年, 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许汜:谋取私利 刘备:雄才大略
写作背景
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 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 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 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 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 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 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 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千百年来江山依然如 诗文释义 故,却无处寻找像孙仲谋 那样的英雄人物。那时的 千古江山,英 歌舞楼台,连同那英雄业 雄无觅孙仲谋处。 绩都被雨打风吹而去。斜 舞榭歌台,风流总 阳照着荒草古树,以及平 被雨打风吹去。斜 常的街巷,人们说刘裕曾 阳草树,寻常巷陌, 在这里居住过。想当年, 人道寄奴曾住。想 他大举北伐时,北伐队伍 兵强马壮,气势如同猛虎 当年,金戈铁马, 一样,能吞下中原一带万 气吞万里如虎。 里江山。
辛弃疾在创作这两首词时,人生 处境和情感有什么异同?
《水龙吟》写于淳熙元年作者35岁时。 其时词人从北方率众南来已有12年。尽管朝 廷不给他带兵抗金的机会,他仍胸怀报国壮 志,其志愈烈,而孤愤愈甚Fra Baidu bibliotek故《水龙吟》 更多地表达了词人不甘就此退隐,无所建功 立业的情怀。而这种渴望有人理解的心理, 正是词人雄心壮志还没有彻底沉沦的表现。
辛 弃 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 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 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 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 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题目解说
“水龙吟” 为词牌名。 建康,即今天的江苏南 京市,是东吴、东晋、宋、 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 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墙 上的一座亭台。据《景定建 康志》记载:“赏心亭在 (城西)下水门城上,尽观 赏之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