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__动机、个性和情绪

合集下载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第10~12章)【圣才出品】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第10~12章)【圣才出品】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第10章情绪和情感10.1复习笔记本章重点1.什么是情绪?2.情绪的中枢机制是什么?3.情绪有哪些理论?4.情绪调节与身心健康有什么关系?一、情绪和情感的概述1.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2.情绪和情感的组成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的。

(1)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

(2)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之为表情。

它是在情绪和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

(3)生理唤醒是指情绪与情感产生的生理反应。

它涉及广泛的神经结构。

3.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情绪和情感是与人的特定的主观愿望或需要相联系的,历史上曾统称为感情(affection)。

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脑的神经机制活动的过程,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暴跳如雷。

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

情绪概念既适用于认为人类,又适用于动物。

情感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作为一种体验和感受,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绪和情感是有区别的,但又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它又通过情绪来表达。

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

4.情绪和情感的功能(1)适应功能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人们通过各种情绪、情感,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与状况,适应社会的需要,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2)动机功能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

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3)组织功能情绪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发生、发展的过程。

心理学复习思考题

心理学复习思考题

《心理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1、术语解释:心理活动心理现象心理学实验法观察法测验法模拟法2、比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运用。

3、简述心理学的发展史及其理论流派。

4、简述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和意义。

5、论述心理的实质。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1、名词解释:神经元反射反馈2、如何理解神经冲动的传导是一种电化学过程?3、突触传递是通过哪两个过程完成的?4、简述神经系统的结构。

5、如何理解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活动的相互拮抗作用?6、简述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

7、简述大脑两半球功能差异性。

8、简述内分泌系统及其机能。

第三章感觉1、名词解释:感觉感觉适应感觉后像感觉对比联觉2、识记视网膜的结构及其机能特点和网膜感光细胞的作用。

3、利用感觉的一般知识和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感觉现象。

第四章知觉1、名词解释:知觉定势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双眼视差似动现象诱导运动2、简述知觉与感觉的联系与区别。

3、单眼线索主要有哪些?4、运用知觉的相关知识,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1、名词解释:意识注意随意注意与不随意注意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分心注意分配注意转移随意后注意2、影响不随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3、简述引起和保持随意注意的条件。

4、简述注意的基本品质及其影响因素。

第六章记忆1、名词解释:记忆语义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遺忘组块化内隐记忆外显记忆2、简述记忆系统。

3、简述感觉记忆的特点及功能。

4、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

5、论述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6、简述影响长时记忆提取的因素。

7、遺忘的规律是什么?根据这一规律,在学习中应该如何正确组织复习?第七章思维1、名词解释:思维表象想象概念推理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创造性2、简述思维的特征。

3、简述思维的分类。

4、如何理解表象的直观性与概括性?5、创造想象有什么特点?6、专家和新手在问题解决中有哪些区别?7、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第10章学习动机知识讲解

第10章学习动机知识讲解
第10章学习动机
• (三)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相关因素)
• 1.兴趣
• 兴趣指趋向某一活动对象的内在倾向。
• 分为三个层次:有趣(对学习活动产生好感)、 乐趣(从学习中获得快乐)和志趣(把学习和 理想与远大目标相联系)
• 2.需要和诱因
• 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诱因共同构成的,一 个人在有既有需要(想学习)同时又存在诱因 (受到鼓励和表扬)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产生学 习动机。
√ √ √ √
• 学生最终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为什么因素,是受到下 列多种变量影响的。
• (1)他人操作的有关信息,即个体根据别人的行 为结果的有关信息来解释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
• (2)先前的观念或因果图式,即个体以往的经验 或行为结果的历史。
(3)自我知觉,即个体对自己能力的看法。
• 此外,教师或权威人物对学生行为的期待、奖惩和 归因,学生的性格类型,教育训练等都可以影响学 生的归因。
求成型的人喜欢选择有50%把握、有一定风险 的工作;
避败型的人倾向于回避有50%把握的工作
• 4.成败归因理论 • 归因(Attribution):个体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结果
的原因的推断过程。学生对自己学业成败结局原 因的推断的过程叫学业成败的归因。
• 提出归因论的是海德,罗特对归因论进行了发展, 集大成者是维纳 。
• 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强度由成就需要、 期望水平和诱因价值三者共同决定,用公式表示: 动机强度(T)=f(需要×期望×诱因)。
• 人们追求成功时有两种不同的倾向:追求成功的动 机倾向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倾向。
追求成功
高 高 低 低
避免失败
低 高 低 高
成就动机
高 中 中 低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5版)配套课后习题(情 绪)【圣才出品】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5版)配套课后习题(情 绪)【圣才出品】

第10章情绪1.什么是情绪?它具有哪些功能?答:(1)情绪的含义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

(2)情绪的功能①适应功能情绪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人们通过各种情绪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与状况,适应社会的需要,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②动机功能情绪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

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③组织功能情绪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发生、发展的过程。

情绪作为脑内的一个检测系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

这种作用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

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增强认知活动的效果。

而消极的情绪如恐惧、痛苦等会对认知活动产生负面影响,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越高,认知活动的效果越差。

④信号功能情绪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

这种功能是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来实现的。

2.什么是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研究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有什么意义?答:(1)情绪的维度与极性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是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

这些特征的变化幅度又具有两极性,每个特征都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

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与平静两极;情绪的强度有强、弱两极;情绪还有紧张和轻松两极。

(2)研究情绪的维度与极性的意义研究情绪的维度与极性对于我们理解情绪的性质和对情绪进行度量是有一定意义的。

情绪维度的确定对于情绪测量有重要意义,通过它才能对情绪体验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估。

3.情绪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答:(1)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的情绪可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基本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在发生上有着共同的原型或模式,它们是先天的,不学而能的,每一种基本情绪都具有独立的神经生理机制、内部体验和外部表现,并有不同的适应功能。

普通心理学 各章重点

普通心理学 各章重点

自学考试“普通心理学”各章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心理学的由来及发展,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历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性质和方法。

本章重点如下:(一)基本概念:感应性、心理、心理状态、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

(二)思考题:1、心理产生的标志是什么?怎样证明?答:动物对生物学刺激做出反应,说明心理现象产生。

蚯蚓试验证明。

2、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有何本质区别?答:语言的出现,产生了思维,对事物本质做出反应。

3、为什么说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如何证明?答: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脑的发展导致心理的发展。

(2)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如狼孩等);(3)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能动的反应。

4、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有何根据?5、简述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意义?(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试验室)第二章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一)基本概念:神经元、突触、本能、反射、反射弧、反馈、兴奋过程、抑制过程、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二)思考题:1、简述突触的结构和功能。

答:突触的结构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突触的机能主要是使神经元之间发生联系,进行通讯联络,使神经冲动有效地在神经系统内传导。

2、为什么说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有何根据?3、简述脑干网状结构及下丘脑的功能。

4、简述动力定型的形成过程。

(考过)5、哪些事实证明大脑两半球的机能是非对称的?6、R.W.斯佩里对裂脑人的实验研究说明了什么?有何意义?7、第二信号系统对人的心理活动有何重要作用?答:第二信号系统是人们获得间接知识和经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

8、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有何区别?9、简述言语机能联合区的功能。

第三章需要与动机(一)基本概念:需要、动机、内驱力、成就动机、好奇心、自然需要、社会需要(二)思考题: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试对这一理论进行客观的评价。

第10章个性及其倾向性

第10章个性及其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系统 个性心理特征系统
自我意识系统
第 18 页
第 1 节 个性的概述
第 19 页
1.个性倾向性系统
个性倾向性系统是一个人对现实态度和积极性行为的动力结构。
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的认识和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是最积极、最 活跃的个性因素。
就人的整个心理现象而言,个性倾向性系统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系 统,也是个性积极性的动力源泉。
第 1 节 个性的概述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包括 心理活动的动力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等方 面组成的有层次性的、动力性的整体结构。
反映了一个人的独特的心理面貌。
个性是在长期心理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 展起来的,同时也是在当前心理过程中表现 出来。
第5 页
第 1 节 个性的概述
第6 页
(二)个性的特征
当人们感受到这些要求,并引起自身某种内在的不平衡状态时,需要就产生了。
第2节 需 要
需要引起的这种不平衡状态包括生理和心理的不平衡。
血液中血糖成分的下降会产生饥饿求食的需要; 水分的缺乏会产生口渴想喝水的需要; 社会秩序混乱和战争的爆发会产生安全的需要; 亲人的丧失会产生爱的需要。
一旦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消除了,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
第2节 需 要
如果生理性需要不能满足,将严重地影 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
人和动物均有生理需要,但人的生理需 要和动物的生理需要有本质的区别,人的生 理需要的满足要受社会环境因素、行为规范、 文化风俗等的制约,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例 如,不同的民族、国家有不同的文化礼仪, 在满足饮食需要上有很大的差异。
第8 页
个性的整体性有多方面的表现。
首先,个性具有内在统一性。

《心理学(修订本)》(人教版)章节题库-个性和个性倾向性(圣才出品)

《心理学(修订本)》(人教版)章节题库-个性和个性倾向性(圣才出品)
A.爱好 B.诱因 C.需要 D.内驱力 【答案】B 【解析】诱因是能够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内驱力是由 生理需要引起来的,推动个体为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 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当人的兴趣不是指向对某种对象的认识, 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人的动机便成为人的爱好了。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Fra bibliotek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9 章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
一、单项选择题
1.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 A.诱因 B.需要 C.兴趣 D.信念 【答案】A
)。[统考 2007 研]
【解析】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行动,使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动
11.在下列选项中,属于需要的是( )。 A.面包 B.饥饿 C.寻找食物
5 / 11
圣才电子书

D.吃面包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答案】B
【解析】生理需要是指个体为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而产生的需要,如进食、饮水、睡眠、
运动、排泄、性生活等等。
12.个性是指一个人的( )。 A.心理过程 B.整个心理面貌 C.气质 D.性格 【答案】B 【解析】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6.心理学把激活人的行为并引导其朝向目标的心理状态是( )。 A.需要 B.动机 C.驱力 D.诱因 【答案】B 【解析】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要求的反映,是个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 态。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诱因是指能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 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8.下列选项中,有关动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动机能激发和维持人的行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 B.动机能够直接观察而被知晓 C.可以通过分析了解个体的动机水平 D.同样的动机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答案】B 【解析】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对于这种内部过程,我们 不能进行直接的观察,但是,可以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对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达等 外部行为间接地推断出来。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课后习题(第10章 情绪和情感)【圣才出品】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课后习题(第10章 情绪和情感)【圣才出品】

第10章情绪和情感1.什么是情绪?它具有哪些功能?答:(1)情绪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

(2)情绪的功能①适应功能情绪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人们通过各种情绪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与状况,适应社会的需要,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②动机功能情绪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

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③组织功能情绪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发生、发展的过程。

情绪作为脑内的一个检测系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

这种作用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

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

而消极的情绪如恐惧、痛苦等会对操作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

④信号功能情绪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

这种功能是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来实现的。

2.什么是情绪的维度与极性?研究情绪的维度与极性有什么意义?答:(1)情绪的维度与极性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

这些特征的变化幅度又具有两极性,每个特征都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

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与平静两极;情绪的强度有强、弱两极;情绪还有紧张和轻松两极。

(2)研究情绪的维度与极性的意义研究情绪的维度与极性对于人们理解情绪的性质和对情绪进行度量是有一定意义的。

情绪维度的确定对于情绪测量有重要意义,通过它才能对情绪体验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估。

3.情绪与情感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答:(1)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的情绪可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基本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在发生上有着共同的原型或模式,它们是先天的,不学而能的,每一种基本情绪都具有独立的神经生理机制、内部体验和外部表现,并有不同的适应功能。

第10章学习动机

第10章学习动机

• 1.强化理论
• 行为主义认为,一种操作(学习)发生以后, 接着呈现强化刺激(奖励),那么这个操作发 生的概率(继续努力学习)就增加。
• 强化后果对操作行为的增强作用是自动实现的, 无需认知的中介作用。
• 2.需要层次理论
•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 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 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 需要,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和 个人潜能的实现。 • 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 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 挥、发展和实现。因此,可以说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 动机。 • 需要层次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 于某种缺失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而引起的。
• 人们追求成功时有两种不同的倾向:追求成功的动 机倾向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倾向。
追求成功 高 高 低 低 避免失败 低 高 低 高 成就动机 高 中 中 低
成就动机的倾向影响人们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 求成型的人喜欢选择有50%把握、有一定风险 的工作; 避败型的人倾向于回避有50%把握的工作
• 4.成败归因理论 • 归因(Attribution):个体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结果 的原因的推断过程。学生对自己学业成败结局原 因的推断的过程叫学业成败的归因。 • 提出归因论的是海德,罗特对归因论进行了发展, 集大成者是维纳 。 • 维纳提出了归因的三维度(内外源、稳定性、可 控性)六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 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理论。
• 期待就是班杜拉所说的先行因素,包括结果期 待和效能期待 。 • 结果期待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会导致 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待则指个体对自己能 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的判断,它意味着 个体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 果的行为。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十章动机需要与意志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十章动机需要与意志

第十章-动机、需要与意志一、单选题1.人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事物是否符合或满足自己的 ( )为中介的。

A.动机B.态度C.需要D.体验2.当个体的两种动机分别指向不同的目标时,只能在其中选择一个目标而产生冲突。

这种冲突就是 ( )。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3.俗话说的"想吃粥,又怕烫"是指动机冲突中的 ( )。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4.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评 "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方式,或用学习反馈,以物质或精神奖励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这主要是激发学生的( )。

A.成就动机B.认知内驱力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5.根据动机的来源,可以将动机分为 ( )。

A.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B.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C.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D.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6.一些自愿到边远贫困地区文教的志愿者的行为说明 ( )。

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错误的B.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并不具有最强大的力量C.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并不是绝对对立的D.不同的人对低级需要的需求是不同的7.动机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遵循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也就是说()。

A.动机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个U字形曲线B.中等强度的动机具有最高的工作效率C.动机越强,工作效率也越高D.不同的任务具有相同的最佳动机水平8.当人们的意志行为受到干扰或阻碍时会体验到挫折,挫折时会产生的反应?( ) A.情绪性反应B.理智性反应C.个性变化D.智力变化9.以人的社会文化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是 ( )。

A.习得动机B.外在动机C.社会性动机D.主导性动机10.印刻现象从某一方面为 ( )提供了支持。

A.本能理论B.驱力理论C.唤醒理论D.诱因理论11、下列哪个概念是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强调的?A、人本主义B、存在主义C、自我实现D、自我意识12、下列哪个理论强调成功与失败的内外在因素的分析?A、双因素理论B、激活理论C、归因理论D、认知理论13、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有()。

生理心理学三版课件第10章情绪情感

生理心理学三版课件第10章情绪情感
• 恐惧/焦虑:杏仁中央核和杏仁外侧核—内侧下丘脑,背侧中脑导水管周围 灰质,谷氨酸(+),二氮杂卓结合抑制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胆束收缩素,α-促黑激素,神经肽,
• 色欲/贪求:皮质—内侧杏仁核,终纹床核,下丘脑视前区,腹内侧下丘脑,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类固醇(+),血管素加压素,催产素,黄体激素释 放激素,胆囊收缩素,
续时间与情绪强度密切相关,强阴性情绪图片不仅诱发反应幅值高, 持续时间也最长10多秒,弱阴性情绪图片诱发反应居中6-7秒,中性
。 刺激图片的诱发效应最低5-6秒
内侧前额叶前部(aMPFC)血氧含量相依信号 (BOLD)的反应函数(HRF)曲线
二、基本情绪系统理论
• Panksepp(2006)把脑的7个基本情绪 系统子系统分为两大类:
图片能引出较强的100-200ms短潜伏期诱发电位; 愉快和不愉快的照 片重复呈现诱发出的高幅晚正成分(800-5000 毫秒)不受重复次数 的显著影响,而N1波和P1波有习惯化效应,证明脑事件相关电位晚正 成分是主要的生理指标,短潜伏期诱发电位是杏仁核的阴性反应。
• BOLD信号的反应函数(HRF)曲线:HRF曲线的幅值和持
内侧前额叶皮层和皮层下结构的共 激活
内侧前额叶皮层和皮层下结构的共 激活的路径
• 相关系数
0.14**
中脑导水管 周围灰质
0.35***
背内侧前 额叶
0.17**
丘脑
下丘脑
0.01
情绪、情感维度的生理指标
• 两类生理指标 :电生理参数,血氧动力学参数
• 情绪性图片刺激引发ERPs :消级、恐惧性刺激的图片比娱快性
一、情绪的维度理论
• Russell(2003) :基于心理学经典作家的概念 • 价值维度(valence ):决定于情绪的性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心理学复习第一章绪论1.个体的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2.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艾宾浩斯 B.弗洛伊德 C.马斯洛D.詹姆斯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的科学。

A.心理现象 B.心理过程 C.认识过程D.个性心理4. 年,德国心理学家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正式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5.心理是的机能,人的心理是对的主观能动地反映。

6.名词解释:心理学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1.手碰到火就缩回()。

A、无条件反射B、条件反射C、兴奋过程 D、抑制过程2.司机看到“减速慢行”的标志后马上放慢车速,这涉及()。

A.第一信号系统 B.第二信号系统 C.兴奋过程 D.抑制过程3.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A、望梅止渴B、乐极生悲C、见风流泪 D、谈虎色变4.神经细胞又称为(),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A、神经胶质细胞B、神经元C、中枢 D、突触5.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和;高级神经活动的两大基本规律为神经过程的和。

名词解释:神经元神经元: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简述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

要点:(1)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是大脑皮层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基本过程;(2)基本规律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和集中、相互诱导;第三章意识与注意1.听手表的滴答声,时而有时而无,这种心理现象是()。

A.注意起伏B.注意分散C.注意转移D.注意分配2.以下关于睡眠或梦的说法错误的是?()A.睡眠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B. 睡眠包括四个阶段和快速眼动睡眠阶段C.梦多出现在深度睡眠阶段D.梦是一种无意想象3.平时人们常说“一心不能二用”,从注意的品质来看“一心二用”是( )。

A.不可能的B.不良品质C.无条件的D.有条件的4.注意的品质包括、、和。

《实用心理学》(专科)_判断题

《实用心理学》(专科)_判断题

《实用心理学》(专科)——判断题《实用心理学》(专科)——判断题第1章心理学及其应用1、心理学产生的标志,是德国心理学家华生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建立的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

(错×)2、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社会因素对人的心理产生着重要影响,甚至具有决定作用。

(对√)3、弗洛伊德最突出的贡献是提出本能的概念。

(错×)4、观察法具有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两种形式。

(对√)5、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和生理现象、心理活动规律和生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错×)6、在心理学的学派中,强调人的独特性和自主性的学派是构造心理学派。

(错×)7、访谈法没有目的和原则,所以它等同于日常的聊天和交谈。

(错×)8、实验法要控制两个变量: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

(对√)9、实验法要控制两个变量:因变量和反应变量。

(错×)10、实验法要控制两个变量:自变量和实验变量。

(错×)11、了解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就可以解释、调控和预测人的行为。

(对√)1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仅仅是人类。

(错×)13、心理特性是体现个体差异的心理现象,包括能力和人格。

(对√)14、认知过程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对√)15、职业选择的适宜与否不会直接影响到人生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错×)16、观察法的主要特点是真实、自然、客观,完全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

(错×)17、区分度高的测验能把能力水平不同的被试很好的区分开来。

(对√)18、访谈法分为结构访谈和非结构访谈、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对√)19、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还存在一种额外变量,它是客观存在的,研究者也要考虑和关心到。

(错×)第2章感觉和知觉1、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人对客观世界的是从认识事物的复杂属性开始。

(错×)2、知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孟昭兰《普通心理学》章节题库(第10章 动 机)【圣才出品】

孟昭兰《普通心理学》章节题库(第10章 动 机)【圣才出品】

第10章动机一、单项选择题1.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属于成长性需要的是()。

[统考2009研]A.安全需要B.归属与爱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答案】D【解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他又将需要分为缺失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

缺失性需要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成长性需要仅指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马斯洛最初提出的五层次需要层次理论中,成长性需要也包括尊重的需要,而在其后来提出的七层次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尊重的需要则不属于成长性需要,但是将新增的两种需要认知的需要和审美的需要视为成长性需要。

马斯洛在1970年又将需要层次归并为五个层次,将认知的需要和审美的需要归入自我实现的需要之中,成长性需要只包括自我实现的需要。

2.“音乐家必须去创造音乐,画家必须作画,诗人必须写诗……一个人要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就必须真实地面对自己。

”根据马斯洛的观点,这段话体现了人具有()。

[统考2008研]A.归属与爱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安全的需要【答案】C【解析】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以下五个等级构成的:①生理的需要,表现为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

它们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是最重要,也是最有力量的;②安全需要,它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③归属和爱的需要,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一个团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等,就是归属和爱的需要。

④尊重的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⑤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

因此,答案应为C。

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所反映的动机冲突是()。

[统考2008研]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答案】A【解析】双趋冲突指两个吸引的目的只能选择其一时的冲突;双避冲突指两个回避的目的只能回避其一时的冲突;趋避冲突指同一物体对个体既吸引又回避时产生的冲突;多重趋避冲突指人们面对多个目的,而每一个目的又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种作用时的冲突。

个性和个性倾向

个性和个性倾向

第十章个性和个性倾向性第一节个性的概述一、什么是个性个性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在英语中为personality,源于拉丁语的persona。

persona最初指演员所戴的面具,而后指演员本人,即指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人。

由此理解,个性不仅指一个人的外在表现,而且指一个人的真实的自我。

现代心理学通常把个性解释为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在心理学中,还经常运用“人格”一词。

人格有时与个性同义,我国的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和《教育学卷》都指出,人格也称个性;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人格一词含义很多,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意思,即指个体独具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

”①人格有时和性格、气质同义,有时却要比个性的外延更广,不仅包括心理方面的特质,而且还包括身体方面的特质。

而个性一般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只包括心理方面的特质。

二、个性的特征个性具有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和社会性等方面的特征,分析这些特征,有助于对个性的了解。

(一) 个性的整体性个性于人来说是一个整体的结构,是人的整体心理面貌。

也就是说,无论何人,孤立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都是不存在的。

心理学史上有些心理学家,如沃伦和弗林斯等人,在个性定义中罗列了许多个性特征,把个性看作个人所有特征的总和。

其实,个性并不是许多特征的简单总和,也不是个性特征的大杂烩,而是由各种特征整合而成的有机的心理模式。

现在,这种看法已经不流行了。

著名的个性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等人,一贯强调个性的组织性和整合性。

他指出,个性是一种有组织的整合体,在这个整合体内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如果其中一部分发生变化,其它部分也将发生变化。

自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前苏联心理学家倾向于把心理特征简单地罗列和堆砌,使个性失去整合性。

后来,研究者引入了结构的概念和系统观点,才使个性研究纳入了整体研究的轨道,这就是所谓的结构观,这一观点认为,个性是由密切联系的不同成分所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结构整体。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10章-情绪与情感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10章-情绪与情感
消极情绪:指生活事件对人的心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痛苦、悲伤、愤怒、恐惧 适度的焦虑有时是有益的。 过于强烈和长久的消极情绪对人的健康和社会适应有害,如抑制推理、区分,
使人的自制力降低,降低工作学习效率。
〔二〕、情绪状态及其分类
情绪状态: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
死者王浩,男,28岁,哈尔滨医科大学09级硕士研究生,出事前刚刚收到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博
士录取通知书。 受伤的三名医生分别是郑一宁、王宇、于惠铭。
犯罪嫌疑人李某2021年17岁,内蒙古人。2021年4月,他因患强直性脊柱炎曾在哈医大一院风湿
免疫科住院治疗一周,这次来复诊。该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赵彦萍回忆说,李某是一位同事的病人,
组织功能
情绪的组织作用指情绪对其他心理过程的影响:
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研究说明,中等强度的愉 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
情绪还常常支配个体的的行为,处于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之下,人容易注意到 事物好的一面,其行为比较开放,愿意接纳外界事物,倾向于和蔼、慷慨和乐 于助人;而处于消极悲观的情绪状态时,那么会万念俱灰,容易放弃自己的愿 望,对他人也会变得冷漠、不关心,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
〔二〕情绪维度的理论
2、四维理论〔伊扎德〕
将情绪分为愉快度、紧张度、冲动度和确信度等四个 维度。
愉快度:主观体验的享乐色调
紧张度:情绪的生理激活水平,包括肌肉紧张、动作 抑制等成分的激活水平
冲动度:个体对情绪或情境出现的突然性缺乏准备的 程度
确信度:个体承受感情的程度
三、情绪的分类 〔一〕情绪的分类
33
激情
激情
这是一种强烈的、有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 通常由重大事情引起,如重大成功后的狂喜,突如其来的危险引起的异常恐

第10章情绪和情感

第10章情绪和情感

2020/7/19
普通心理学-第十章-情绪和情感
6
1、适应功能
生存适应
原始的爱、恐惧、愤怒……是 动物和人类适应恶劣的自然 环境,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一 种必要的手段。
社会适应
察言观色,了解他人的情绪状 态,以便采取不同的交往策 略。
恐惧让动物逃离危险 愤怒让动物奋起抵抗
2020/7/19
普通心理学-第十章-情绪和情感
普通心理学-第十章-情绪和情感
21
复合情绪,可以是相邻情绪的混合,或相距较远 情绪的混合:
爱——快乐 + 信任 乐观——快乐 + 期待 屈从——信任 + 恐惧 畏惧——恐惧 + 惊讶 失望——惊讶 + 悲伤 懊悔——悲伤 + 厌恶 蔑视——厌恶 + 愤怒 攻击——愤怒 + 期待
焦虑——恐惧 + 期待
普通心理学-第十章-情绪和情感
10
(2)情绪对行为的影响:
积极乐观情绪——容易注意美好事物,行为比较 开放,愿意接纳外界事物和不同意见;
消极情绪状态——容易失望、悲观,放弃自己的 愿望,有时会产生攻击行为。
2020/7/19
普通心理学-第十章-情绪和情感
11
4、社会功能
情绪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 (借助表情);
高等强度
怕 惊恐 惊奇
愤怒
紧张
兴奋
不 愉 快
失望 苦恼 悲痛
沮丧
悲惨 伤心
悲观
激活 快乐 欣喜
安逸 疲乏
安心 宁静
厌烦 颓废
欲睡
愉 快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社会学家
2020/7/19
中等强度 普通心理学-第十章-情绪和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要(如图10—4),它们从较低水平的生理需要到 较高水平的心理需要依次排序。该理论认为在较 高水平的需要出现之前个体往往寻求满足较低水 平的需要。这是认同最高和应用最为广泛的需求 模型。
富裕阶段 小康阶段 温饱阶段
自我 实现 尊重需要
归属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图10-4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模型
马斯洛需求层次及应用举例
Ⅰ.生理动机:对食物、水、睡眠的需要 产品:健康食品、药品、饮料、健身器材等。
举例:当一个人极需要食物时,会不择手段地抢 夺食物。人民在战乱时,是不会排队领面包的。 以生理需求来激励下属时,假设人为报酬而工作
激励措施: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给予更多 的业余时间和工间休息、提高福利待遇。
激励措施:强调规章制度、职业保障、福利待遇, 并保护员工不致失业,提供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和退休福利、避免员工收到双重的指令而混乱。
10.2 需求的分类
Ⅲ.归属动机: 爱情、友谊、亲情、归属感 产品: 个人饰品、服装、娱乐与休闲食品
举例:一个没有受到父母关怀的青少年,认为自 己在家庭中没有价值,所以在学校交朋友,无视 道德观和理性地积极地寻找朋友或是同类。譬如 说:青少年为了让自己融入社交圈中,帮别人做 牛做马,甚至吸烟,恶作剧等。
10.1 动机的理论
需要
动机
行为
图10-1 需要、动机和行为的关系
10.1 动机的理论
10.1.2 动机的理论
需求和动机的概念来自于心理学。动机理论 的研究经历了从本能论、驱力论、诱因论到认知 论转变的发展过程,从20世纪初到今天,近百年 的动机研究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20世纪初:本能论 代表人物:詹姆士,麦独孤,弗洛伊德。 2.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驱力理论、诱因 理论和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第10章 动机、个性和情绪
引言
营销学最简短的定义是:有利益地满足需 要。
——P.科特勒
人类和消费者的需要是现代市场营销的基 础。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里,比对手更 早地、更好地识别并满足消费者需要的能 力,是企业得以生存、获得利润与取得发 展的关键。
——L.G.希夫曼
引言
为了把握消费者行为,一条逻辑的路线是寻找行 为的原因,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认为“需要”和 “动机”是产生行为的基础和原因,并在分辨需 要的类别和动机理论上作了大量研究。
营销学家将“顾客需求”作为营销的出发点,并 从市场的角度细分为“需要”、“需求”和“欲 求”,更提出了“消费者价值”的概念,并视其 为营销的基础。在互动营销的新时代,“消费者 体验”成为新的、特别重要的消费者价值。
10.1 动机的理论
10.1.1 需要、动机和行为的关系
需要是个体由于缺乏某种东西而产生的生理 或心理上的不平衡的状态。它是消费行为的基础, 没有需要就不会产生相应的消费行为。当消费者 希望满足的需要被激活时,动机就产生了。动机 是行为的原因。需要,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如图10-1反映。
10.2 需求的分类
10.2.2 布莱克韦尔的需要分类
把人类的需要归纳为如下10个类别:生理需 要;安全与健康需要;情感需要;金融资源与保 险需要;娱乐需要;社会形象需要;拥有需要; 给予需要;信息需要;变化需要。
10.2.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心理学家A.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分成5种基本
Ⅱ.安全动机: 寻找安全、稳定、熟悉的环境
产品: 烟火报警器、预防性药物、保险、社会保 障、养老投资、汽车安全带、防盗报警器、保险 箱。
举例:一个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受到老师 不公平的对待,而开始变的不相信这社会,变的 不敢表现自己、不敢拥有社交生活(因为他认为 社交是危险的),而借此来保护自身安全。 一个 成人,工作不顺利,薪水微薄,养不起家人,而 变的自暴自弃,每天利用喝酒,吸烟来寻找短暂 的安逸感。
10.1 动机的理论
(1)驱力理论 强调驱力在行为激起中的作用,认为需要引
起有机体的内部紧张和个体力图降低内部紧张状 态的行为。L.G.希夫曼的动机过程模型,将动机 理解为:个体内部促使他做出行动驱动力,动机 因一种紧张状态而产生,使满足未得到的需求, 见图10-2.
10.1 动机的理论
学习
未满足的需要
紧张
动机
行动
目标
认知过程 紧张减少 图10-2 希夫曼的动机过程模型
10.1 动机的理论
(2)诱因理论 又称期望理论,强调奖赏出现时对行为产生
的引诱力或拉力。该理论关注外在刺激、强化作 用如何引导行为的发生。
诱因理论建立在如下的假设上:行动着的机 体懂得它的行为将有什么后果。积极诱因包括食 物,爱情,名誉等;消极诱因包括痛苦,焦虑, 挫折等。强调外因的布莱思的动机形成模式,见 图10-3。
10.2 需求的分类
10.2.1 默里的心理需要清单 1938年,心理学家H.默里分几大类详细地列
出了人的心理需要,默里提山的基本需要包括被 认为对消费者行为有重要作用的许多动机成分。 诸如求知、成就、认同与自我表现。
默里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系列相同的基本需要, 但每个人对这些需要的优先顺序有所不同,默里 的需要结构成为许多广泛使用的个性测验的基本 结构。
10.1 动机的理论
未满足的需要
学习
期望
动力
动机
目标
图10-3 布莱思的动机形成模式
动力产生的行为
10.1 动机的理论
(3)20世纪60-70年代:转折时期 动机问题研究的转折时期,主要表现为由前
期的机械观向认知观的转化。 (4)20世纪80年代至今:认知观的确立
20世纪80年代认知观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 善,并形成了一系列认知动机理论,如成就动机 论、自我效能论,以及新近的自我决定论、预言 论、归因论等。理论假定人是“理性的”,人的 动机行为受个体的调节控制,而不是被动地受内、 外部刺激的摆布。
10.1 动机的理论
(5)麦圭尔的心理动机理论
1. 追求一致性的需要 2. 归因的需要 3. 归类的需要 4. 客观化的需要 5. 自主的需要 6. 求新猎奇的需要 7. 目的论的需要 8. 功利主义的需要
9. 缓解紧张的需要 10. 表达的需要 11. 自我防御的需要 12. 强化的需要 13. 果断的需要 14. 人际关系的需要 15. 身份认同的需要 16. 模仿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