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的流派及简介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综述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综述
• 2.均衡分析与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说明均衡的实现及其变动。它包括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目前占主导 地位的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所采用的基本是均衡分析方法。但是,从哲 学的观点出发,均衡是相对的,而非均衡则是绝对的,这在宏观经济 中可以得到充分的证实。现实生活中更多存在的是非均衡状态,即价 格偏离均衡状态。
• 根据目前已有的文献,宏观经济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 1.总量分析 • 总量分析是对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及其影响因素、变动规律等进行
的分析,如对国民生产总值、投资额、消费额、进出口额、物价总水 平等问题的分析。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 法
• 用总量分析方法分析问题时,着重于大的经济趋势和动向、整体的经 济反映和效果,而不必过分关注具体的、个别的问题或经济变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 法
•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基本区别在于:前者不考虑时间因素,而后者 考虑时间因素。换句话来说,静态分析考虑一定时期各种变量之间的 相互关系,而动态分析考虑各种变量之间在不同时期的变动情况。静 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也有一定联系,这种联系表现在:静态分析是动态 分析的基础,它为动态分析提供基础数据,便于准确分析经济运行规 律,而动态分析则是静态分析的发展和延伸。一般来说,先进行静态 分析,在静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动态分析。
• 从我国来看,宏观经济政策问题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 影响。如何保持经济发展的势头,如何解决压力巨大的就业问题,如 何应对交替出现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压力,如何协调与外界的经 济联系,这些都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来进行调控。
• 政策是一把双刃剑,在对经济发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消 极的后果。因此,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如何合理运用宏观经济政 策来管理经济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充满着争议的问题。

总结:宏观经济学流派

总结:宏观经济学流派

供给学派的基本观点


产量的增长决定于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生 产率的增长。 生产要素的变动取决于对各种要素的激 励机制。 降低税率能刺激供给,进而刺激经济增长。
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
减税。 削减社会福利支出。 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拉弗曲线(Laffer curve)

5、理性预期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的主导地位的动摇
• 理论上无法解释“滞胀”现象(1970年 代)
• 实践上没有解决“滞胀”的有效措施
• 原有的政策措施的缺点日益暴露
3、货币主义
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布伦纳、安德森、罗宾斯、 沃尔特斯、莱德勒和帕金等。 理论特征: 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 全面恢复古典经济学的传统
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
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 反对凯恩斯主义者所实行的、根据情况 变化来制定和执行的“斟酌使用”性质的 货币政策。
极力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4、供给学派
代表人物: – 拉弗、费尔德斯坦、巴雷、罗伯茨、 芒代尔、伊文斯和吉尔德等。 理论特征: – 否定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 肯定萨伊“供给创造需求”的定律。
货币学派的基本理论 (1)新货币数量论 (2)自然率假说(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 曲线)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
费雪的交易方程式 Py=MV 剑桥方程 M=kY=kPy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方程 M/P=L(y,r)=L1(y)+L2(r)
新货币数量论
凯恩斯只注意到利息率和收入对货币需 求的影响,忽略了财富对货币需求的影 响,也把财富的构成看得过于简单。 在吸收和修正凯恩斯灵活偏好论的基础 上,弗里德曼提出了新货币数量论。
新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复习整理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复习整理

1、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社会经济中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如何从整个社会角度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2、宏观经济基本问题:国民收入(总产出)、通货膨胀问题(包括通货紧缩问题)、就业或失业问题(资源的充分利用)、经济周期问题(经济的波动性)、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开放经济问题、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3、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经济学中的三部“圣经”之三)是国家干预主义的开山之作,标志着现代宏观经学的产生。

4、宏观经济学流派:①凯恩斯主义:20世纪30年代,《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②新古典综合派:其主要人物有萨缪尔森,汉森,托宾,索洛等人。

在宏观层面接受凯恩斯的理论,在微观层面采用传统新古典济学理论,力图为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寻找合适的微观基础,因而其理论呈现出明显的综合性特征。

③货币主义:20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弗里德曼。

理论假说:通胀始终是一种货币现象,是货币供给量过多的结果. 主要观点:政府不干预,只需要为市场创造良好的环境——控制货币发行量。

④理性预期学派:20世纪70年,卢卡斯,普雷斯科特。

主要观点:政府不干预,崇尚自由竟争的市场经济,加入理性预期。

⑤供给学派:20世纪70年代末,蒙代尔、拉弗等。

主要观点:(促进经济增长,抑制通货膨胀)由总需求分析转向总供给分析;复活萨伊定律;倡导经济自由主义;偏重政策研究。

⑥新凯恩斯主义学派:20世纪80年代,代表人物:曼昆、斯蒂格利茨。

基本假设:价格和工资黏性(市场的自动调节缓慢);不完全性假设。

强调政府干预的有效。

5、萨缪尔森:本世纪50年代,把以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总量分析为主的宏观经济学拼合在一起,形成所谓的新古典综合派,或主流学派。

但无法解释70年代出现的滞涨现象。

6、货币主义——米尔顿·弗里德曼:20世纪50-60年代,米尔顿·弗里德曼通过对100多年来的美国货币史进行研究,发现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是美联储的货币供应量不当造成的。

宏观经济学主要流派

宏观经济学主要流派

《国民经济学原理》 《资本实证论》 《自然价值》 《经济学原理》 《福利经济学》 《论失业问题》 《价值与资本》 《经济史理论》 《经济学展望—再论货币与增长论文集》 《平等与效率—重大抉择》 《微观经济学—分析政策》 《家庭经济分析》 《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劝说集》 《货币均衡论》
瑞典学派
瑞典学派又称北欧学派或斯德哥尔摩学派,是当 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重要流派之一,第一代的代表 人物有纳特· 魏克塞尔、古斯塔夫· 卡塞尔、大卫· 达 维逊等,第二代表的代表人物有缪尔达尔· 林达尔、 伦德贝格、奥林等。 瑞典学派主要是在魏克塞尔的积累过程理论及收 分配理论基础上经后人的补充和发展创立起来的, 主要经济理论有:一般均衡的宏观动态分析理论、 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国际经济理论、经济制度理 论等。 瑞典学派以他们的经济理论为依据而提出的政策 主张基本特点是,要求实行国家干预以维持经济均 衡和充分就业,进而实行自由的社会民主义制度。
弗莱堡学派
弗莱堡学派是在20-3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的一个重 要的新自由主义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瓦尔特· 欧根、 弗兰茨· 贝姆、汉斯· 格罗斯曼等。 弗莱堡学派在欧根提出的“理想类型”概念基础上 ,创立了社会市场经济理论,认为社会市场经济要以 实现“全民福利”为基目标;强调社会市场经济秩序 要以自由市场机制的调节为主;反对在社会市场经济 中有任何垄断形式存在,提出自由原则和国家有限干 预原则。 弗莱堡学派试图超越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之外的“第三条道路”,提出了一系列旨在调和工人 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的政策主张:颁布“防止限制竞 争法”,实行“劳资共同决策”制,稳定物价水平, 保持财政预算平衡,工人非无产阶级化,推行社会保 障制度等。
新剑桥学派

宏观经济学的介绍

宏观经济学的介绍

宏观经济学的介绍【实用版】目录1.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和模型3.宏观经济学在经济政策制定中的应用4.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和展望正文一、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包括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的决定和波动。

宏观经济学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

二、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和模型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价格理论等。

其中,IS-LM 模型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模型之一,用于分析利率、产出和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此外,宏观经济学还包括货币理论、财政政策理论、货币政策理论等。

三、宏观经济学在经济政策制定中的应用宏观经济学在经济政策制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政策制定者通过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模型,分析经济运行状况,制定出合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

例如,在经济低迷时期,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支出、降低利率等措施,刺激经济增长。

四、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和展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宏观经济学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如经济周期的复杂性、通货膨胀和失业的交替出现、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等。

因此,宏观经济学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以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

在未来,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对经济周期和宏观经济波动的分析和预测;二是研究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实现国际经济协调和发展;三是探索新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和手段,以应对经济金融风险和挑战。

总之,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对象和理论对于理解国民经济运行和制定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宏观经济学的简介

宏观经济学的简介

宏观经济学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又称总体经济学、大经济学。

是微观经济学的对称。

宏观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以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问题,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2.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1)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发经济理论。

2)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即经济政策工具如何达到既定的目标)、经济政策效应与运用。

3)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包括根据各派理论所建立的不同模型。

这些模型可用于理论验证、经济预测、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应检验。

以上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

现代宏观经济学是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服务的。

战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在西方各国得到广泛的运用,相当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引起了各种问题。

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国际贸易等方面.涉及国民收入及全社会消费、储蓄、投资及国民收入的比率,货币流通量和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利息率,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就业人数和失业率,国家预算和赤字,出入口贸易和国际收入差额等。

3.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宏观经济学来源于法国魁奈的《经济表》和英国马尔萨斯的“马尔萨斯人口论”。

1933年,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概念。

现代宏观经济学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出版后迅速发展起来。

凯恩斯把国民收入和就业人数联系作为中心进行了综合分析。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宏观经济学阶段,•或称古典宏观经济学阶段。

第二阶段: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阶段。

宏观经济学的流派及简介

宏观经济学的流派及简介

宏观经济学的流派及简介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整体经济现象的学科,它试图解释经济的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重要问题,并为政府的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个不同的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观点和分析方法。

古典经济学流派是宏观经济学的早期代表。

古典经济学家们认为,市场机制是完美而有效的,能够自动实现经济的均衡和充分就业。

他们强调供给的重要性,认为生产和供给会创造自身的需求,即“萨伊定律”。

在他们的观点中,价格和工资具有完全的灵活性,能够迅速调整以消除任何供求失衡。

因此,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不必要的,甚至可能会破坏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

凯恩斯主义则是在 20 世纪 30 年代大萧条的背景下兴起的。

凯恩斯否定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市场自动调节实现充分就业的观点。

他指出,在经济衰退时期,由于消费和投资的不足,可能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

此时,价格和工资的调整可能是缓慢而不完全的,从而导致经济陷入长期的萧条。

凯恩斯主张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减税、降低利率等手段来刺激需求,从而促进经济的复苏和增长。

货币主义是另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学流派。

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影响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的最重要因素。

他们强调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应该与经济的实际增长率相适应。

如果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反之,如果增长过慢,就会导致经济衰退。

货币主义者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政策,主张实行单一的货币规则,即保持货币供应量的稳定增长。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 20 世纪 70 年代兴起。

这一流派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理性预期和市场出清假设。

他们认为,人们在做出经济决策时具有理性预期,能够充分利用所有可获得的信息。

而且,市场能够迅速调整,实现供求平衡。

因此,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往往是无效的,甚至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主张政府应该尽量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让市场自由发挥作用。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与重要学派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与重要学派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与重要学派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经济整体的运行规律。

自古至今,宏观经济学在理论体系和学派发展方面经历了多个重要的阶段。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简要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并重点介绍其中的重要学派。

一、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古典宏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发展的起源,其核心思想主要源于18世纪的亚当·斯密和19世纪的大卫·李嘉图等经济学家。

他们认为,市场自由竞争机制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实现自我平衡。

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家主要关注劳动分工、货币、经济增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经济体运行规律的理论。

然而,随着19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的兴起,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在实践中逐渐不足以解释复杂的经济现象,出现了一系列的理论缺陷和内外部冲突。

于是,新的学派开始兴起,推动了宏观经济学向前发展。

二、凯恩斯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作为经济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凯恩斯主义是宏观经济学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使得古典理论的假设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了“总需求决定总产出”的观点,认为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以缓解经济危机。

凯恩斯主义的核心理论是“有效需求”,主张通过扩大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凯恩斯主义理论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使得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宏观经济学又迎来了新的理论派别——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

新凯恩斯主义试图修正凯恩斯主义的一些缺陷,强调市场的局部失灵和非理性行为在经济中的作用。

新古典经济学则进一步发展了古典经济学的一些理论,主张市场机制能够有效配置资源。

这一时期新发展起来的学派为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多样性提供了新思路和解释框架,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启示。

四、供给学派和新兴学派的崛起20世纪70年代以后,供给学派和新兴学派成为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主要宏观经济学流派

主要宏观经济学流派

主要宏观经济学流派关键信息项:1、流派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核心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政策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理论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理论局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引言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现象的学科,不同的流派对于经济运行和政策制定有着不同的观点和方法。

本协议旨在对主要的宏观经济学流派进行阐述和分析。

111 古典经济学流派古典经济学流派是宏观经济学的早期代表。

112 核心观点强调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能力,认为市场能够实现充分就业和资源的最优配置。

113 政策主张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

114 理论优势认为市场的力量能够推动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115 理论局限在面对经济大萧条等严重的经济危机时,无法有效解释和解决失业等问题。

12 凯恩斯主义流派凯恩斯主义在 20 世纪 30 年代兴起。

121 核心观点强调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经济衰退和失业的主要原因。

122 政策主张主张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123 理论优势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应对经济危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24 理论局限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等问题,长期过度干预可能影响市场机制的作用。

13 新古典综合学派新古典综合学派试图将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相结合。

131 核心观点认为经济在长期遵循古典经济学的规律,而在短期需要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干预。

132 政策主张主张根据经济的不同状态灵活运用不同的政策工具。

133 理论优势综合了两种理论的优点,提供了更全面的经济分析框架。

134 理论局限在实践中,政策的协调和转换可能存在困难。

宏观经济学的各种流派

宏观经济学的各种流派

宏观经济学的各种流派1.古典经济学(Classical economics):凯恩斯理论出现以前的经济思想主流学派,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

主要追随者包括大卫·李嘉图、托马斯·马尔萨斯和约翰·穆勒。

一般说来,该学派相信经济规律(特别如个人利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新经济理论体世纪下半叶产生于英、法两国。

主要代表为英国的配第、亚当·斯密和李嘉图,法国的魁奈等。

它反对封建制度,提倡自由放任,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作了初步科学分析,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间利益对立。

但把资本主义看作永恒的生产方式,没有认识其历史的局限性。

2.凯恩斯主义(也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

刺激经济。

维持繁荣。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

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

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新古典派经济学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系统性发展源自亚当·斯密,中经大卫·李嘉图、西斯蒙第、穆勒、萨伊等,逐渐形成了一个经典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这就是古典经济学(Classical Economics)。

在20世纪以后,现代西方经济学历经了“张伯伦革命”、“凯恩斯革命”和“预期革命”等所谓三次大的革命,形成了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这个框架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Neoclassical Economics),以区别于先前的古典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流派 讲解版

宏观经济学流派 讲解版

看活跃、看热点?宏观经济学学派争论的焦点干不干预干预的政策(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用吗,能不能影响就业与产出;如何看待国家和市场对经济的作用:国家干预主义: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流派、新剑桥学派等;经济自由主义: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

以古典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学派与以凯恩斯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学派。

以古典经济学为理论渊源的学派,通常是主张自由,政府少干预的;以凯恩斯主义为理论渊源的学派,通常都是认为政府可以有所作为的。

国家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各主要流派主要观点及政策主张比较1.货币需求理论的差异。

两大类经济流派的根本不同在于关于货币需求的基本理论不同,进而产生后续一些推论与结论的差异。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又被称为“流动性偏好”理论,货币需求方程为L=L1+L2;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又被称为货币数量论,其货币需求函数为M/P=f(y,w;rb,re,rm,dp/pdt;μ)。

从以上两个重要的方程可以看出,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L与收入Y和利率有关,而弗里德曼则认为货币需求M/P与收益与财富y,w和各种资产收益率rb,re,rm等主要因素有关。

并且两个需求函数中收入Y和收益与财富y,w表示的含义是不同的,凯恩斯的Y表示绝对收入消费理论中的现期收入,在该理论中现期收入和消费存在一定比例关系,即现期消费随现期收入改变而变,进而收入改变消费,财政政策有效。

而弗德曼的收益与财富y,w则表示恒久收入消费理论中的恒久收入,该理论认为消费只与恒久收入有关,而与现期收入无关,即现期消费不会随现期收入变化而变化,进而收入无法改变消费,同时恒久收入又相对稳定,因此最终财政政策无效。

弗里德曼还认为货币政策是有效的,但在长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无效的。

所以,最好的经济政策应该是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即将货币供应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并根据经济增长率公开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

2.对菲利普斯曲线解释和理解的不同。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和重要学派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和重要学派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和重要学派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国民经济整体运行的规律和宏观经济变量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将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其中的重要学派。

一、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经济发展面临着突出的问题,需要对经济整体进行研究。

以下是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1. 古典经济学阶段古典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提出了劳动价值论、比较优势理论等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对经济整体的增长和波动提出了一些观点。

然而,古典经济学无法解释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面临的经济问题。

2. 凯恩斯主义阶段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的一般理论》(1936)被认为是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凯恩斯在书中提出了需求决定经济增长的观点,并强调政府干预可以改善经济波动。

凯恩斯主义被广泛应用于经济政策制订和宏观经济调控。

3. 新古典主义综合阶段20世纪40年代后,以保罗·萨缪尔森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新古典主义综合理论,将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古典经济学相结合,构建了一种包括供求关系、预期效应和市场结构在内的现代宏观经济学框架。

4. 新凯恩斯主义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一些新问题的出现(如通货膨胀和失业同时存在),新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

新凯恩斯主义通过引入名义僵硬、价格不完全灵活等理论来解释经济现象,提出了政策与经济制度之间相互作用的概念。

二、重要的宏观经济学学派1. 凯恩斯主义学派凯恩斯主义学派强调需求对于经济增长和稳定的重要性,主张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以实现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目标。

该学派认为政府可以通过有效的干预来防止经济危机和大规模失业。

2. 新古典主义学派新古典主义学派强调市场的自由和经济主体的理性行为,并认为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调整经济。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认为市场的供求关系是决定经济状况和波动的主要因素,主张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以实现最优资源分配。

宏观经济中的经济学派与思想流派

宏观经济中的经济学派与思想流派

宏观经济中的经济学派与思想流派在经济学领域中,不同的经济学派和思想流派代表着不同的经济理论和观点,对宏观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

这些经济学派和思想流派在历史发展中相互影响、交流,并在特定的时期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个宏观经济领域中的重要经济学派和思想流派,并探讨它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1. 古典经济学派古典经济学派自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期盛行于英国经济学界。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是该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

古典经济学派主张市场经济自由竞争机制的自发调节能够实现经济增长和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他们认为劳动价值论是经济价值的基础,并强调劳动力的生产力和自由贸易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2.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在20世纪30年代兴起,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为代表。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主张通过政府干预和财政政策调控经济,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经济增长。

他们认为市场存在着失效和市场摩擦,需要政府进行积极干预来推动经济发展。

3.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派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派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宏观经济学派,代表人物包括米尔顿·弗里德曼和罗伯特·卢卡斯等。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派强调市场机制的有效性,主张自由市场和个体的理性行为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最优化。

他们对凯恩斯主义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并主张通过货币政策调控来推动经济发展。

4. 新制度经济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代表人物包括道格拉斯·诺斯和奥利弗·威廉姆森等。

新制度经济学派关注经济制度对经济行为和经济效率的影响,认为经济制度框架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他们研究了企业行为、物权制度、市场监管等问题,并提出了许多对提高经济效率的改革建议。

5.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是对凯恩斯主义思想的一种延续和发展,强调市场摩擦和不完全竞争的存在。

经济学原理第14章 宏观经济学各流派简介

经济学原理第14章  宏观经济学各流派简介
增加总需求的具体的举措有三个: (1)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所以部分地导致 需求的不足,按此逻辑凯恩斯认为应该通过税 收政策将部分财富从富人手中转移到低收入者 手中,从而提高整体的消费水平;
14.2 凯恩斯主义
• 14.2.3政策上的革命
增加总需求的具体的举措有三个: (2) “扩张型的财政政策”。是最主要、最直 接的手段。在凯恩斯看来,其扩张型的财政政 策的具体内容应该是:增大政府开支,用于兴 建公共工程,而不是生产竞争性产品或服务。 这样既增加了总需求,也避免了挤出效应。更 重要的是,扩大政府财政支出的来源应该是通 过发行国债的方式筹集,而不能用增加税收的 方法。
14.1 古典经济学与古典学派
• 基本结论:
(4)前面总结的三个结论已经将“实际部门”的运 行作了描述。而对于价格之类由货币表示的名 义变量,则使用了另一个独立的理论——货币 数量论。该理论的基本公式:MV=Py。即,货 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总体价格×商品部数量。 其中,货币流通速度(V)被认为是非常稳定的。 因此,当产品的实际数量既定时,价格的高低 完全是由货币数量决定的。
(2)适应性预期假说 “适应性预期”最早是由经济学家卡甘 (Cagan,1956)首先提出的。这种预期方式的 具体内容是:对下一期的预期建立在本期数值的 基础上,再加上一个修正。而这个修正应该是在 吸取上次预期的成功经验或失败的教训的基础上 得到的。
14.3 货币主义
• 14.3.1货币主义的理论假说
• 而这一时期的主要经济学家被称为“古典学派”。 其集大成者主要有: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和阿瑟· 塞西尔· 庇古(Arthur Cecil Pigou)。
14.1 古典经济学与古典学派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复习整理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复习整理

1、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社会经济中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如何从整个社会角度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2、宏观经济基本问题:国民收入(总产出)、通货膨胀问题(包括通货紧缩问题)、就业或失业问题(资源的充分利用)、经济周期问题(经济的波动性)、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开放经济问题、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3、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经济学中的三部“圣经”之三)是国家干预主义的开山之作,标志着现代宏观经学的产生。

4、宏观经济学流派:①凯恩斯主义:20世纪30年代,《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②新古典综合派:其主要人物有萨缪尔森,汉森,托宾,索洛等人。

在宏观层面接受凯恩斯的理论,在微观层面采用传统新古典济学理论,力图为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寻找合适的微观基础,因而其理论呈现出明显的综合性特征。

③货币主义:20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弗里德曼。

理论假说:通胀始终是一种货币现象,是货币供给量过多的结果. 主要观点:政府不干预,只需要为市场创造良好的环境——控制货币发行量。

④理性预期学派:20世纪70年,卢卡斯,普雷斯科特。

主要观点:政府不干预,崇尚自由竟争的市场经济,加入理性预期。

⑤供给学派:20世纪70年代末,蒙代尔、拉弗等。

主要观点:(促进经济增长,抑制通货膨胀)由总需求分析转向总供给分析;复活萨伊定律;倡导经济自由主义;偏重政策研究。

⑥新凯恩斯主义学派:20世纪80年代,代表人物:曼昆、斯蒂格利茨。

基本假设:价格和工资黏性(市场的自动调节缓慢);不完全性假设。

强调政府干预的有效。

5、萨缪尔森:本世纪50年代,把以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总量分析为主的宏观经济学拼合在一起,形成所谓的新古典综合派,或主流学派。

但无法解释70年代出现的滞涨现象。

6、货币主义——米尔顿·弗里德曼:20世纪50-60年代,米尔顿·弗里德曼通过对100多年来的美国货币史进行研究,发现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是美联储的货币供应量不当造成的。

9 宏观经济学流派简介

9 宏观经济学流派简介


(3)预期的机制和作用
静态预期 vs. 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


预期的重要作用 如果通货膨胀在预料中,则成为惯性通货 膨胀


凯恩斯主义 预期是静态的,P0e=P-1 对于政府的调控政策,人们只能 作出被动的、机械的反应 调控政策是有效的


新古典主义 预期是适应性的或者理性的 对于调控政策,人们能作出主 动的、积极的反应,抵消政策 影响 政策是无效的

(1)理性预期 人们形成预期的方式必须假设为理性的: 他们不是从过去静止地推测未来,也不是 简单地把过去的经验加上现在的情况来推 测未来;而是综合考虑过去、现在以及将 来的情况,并且用现有的最好的方式来作 出预期,这样的预期将是无偏向的


例如:股民对于股票价格的预期 ①不是静态的 ②也不是适应性的 ③会获取、利用各种信息,并且根据专家 的意见、或者理论的分析,做出评估预测 这就是理性预期

所以,Pe = P…………………………③ 预期的价格恰好等于真实的价格,这是理 性预期假设当然的推论
yd =α-β· P…………………①
ys = y* +γ· (P - Pe)…………②
Pe = P…………………………③

模型的均衡条件:yd = ys 求解,得到
y = y* P = (α- y*)/β

时滞的 存在使 得政策 成为波 动之根 源
制定刺激 性政策 刺激性政 策生效 t


(3)单一规则 保持货币供给增长率固定不变的政策 ①这种政策可以避免政策本身成为波动的 罪魁祸首 ②这种政策通过把稳定的预期带给所有经 济主体,能够促进经济稳定和对经济产生 必要的刺激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学派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学派


1.个体利益最大化。经济当事人最大化原则,即厂商 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家庭追求效用最大化,这一假定源 于传统的微观经济学; 2.理性预期。理性预期是指在有效利用一切信息的前 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来说最为准确 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


3.市场出清。市场出清假设是说无论劳动市场上的工 资还是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以 根据供求情况迅速进行调整,有了这种灵活性,产品 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都不会存在超额供给。因此,每个 市场都处于或趋向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
第三、预算在决定经济的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居 民和企业如何对政策的变化作出反应决定了经济变化的规模, 甚至有时还决定着经济变动的方向。 第四、在长期,总产出最终会回复到其自然水平上,这 一产出水平取决于自然失业率、资本存量和技术的状态。无 论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还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都承认, 经济的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潜在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 第五、在短期,政策制定者面临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权 衡。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和失业存在此消彼长的 关系,政府可以在两难中作出选择。
该理论强调经济主体一般受到最优化行为的驱动因而他们对未来变量的预测应该是利用所有可获得的信息作出的最优预理性预期理论证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极大地受到政策是否被预期到的影响
第一节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学派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1.货币学派:弗里德曼、菲尔普斯等 2.供给学派:芒德尔拉弗、万尼斯基、罗伯茨等 3.理性预期学派:1961年穆思提出理性预期的概念、卢卡斯 的批评。 20世纪 90年代三者共同归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门 下。 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巴罗等 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学派的基本假设有: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学派是当代二大主要 宏观经济学流派,由于其假设前提不同,导致其政策主张不 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的流派及简介
一、凯恩斯本人
1、代表人物:凯恩斯
2、理论特征:动摇了古典革命以来的自由主义信条(看不见的手原理);创立了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

3、基本观点:凯恩斯交叉图、有效需求理论
4、政策主张: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

以稳定经济为目标,强调财政政策的作用,主张在经济萧条时,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而经济过度膨胀时,采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二、新古典综合派
1、代表人物:汉森、希克斯、萨缪尔森、托宾、索洛等。

2、理论特征:将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与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和分配论融为一体。

3、基本理论:(1)IS-LM模型与AD-AS模型(2)菲利普斯曲线与通货膨胀理论(3)哈罗德-多玛模型与新古典增长模型(4)乘数-加速模型与经济周期理论(5)混合经济制度
4、政策主张:(1)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多种政策的综合运用: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微观化,收入政策、就业政策、浮动汇率政策、外汇管制政策、人口政策等。

三、新剑桥学派
1.代表人物:琼●罗宾逊、尼古拉·卡尔多、皮罗·斯拉法等人。

2、理论特征:(1)将凯恩斯的短期、比较静态分析拓展为长期、动态化分析(2)反对新古典综合派恢复传统经济学均衡分析方法(3)强调收入分配理论(4)批判边际生产力分配论 (5)强调货币会导致资本主义经济不稳定
3、基本理论:(1)价值理论(2)收入分配理论(3)滞涨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均与收入分配有关。

4、政策主张:(1)实行累进税制,实现收入均等化(2)通过政府的福利措施,缓解“富裕中的贫困”的现象。

(3)对投资进行全面的社会管制,克服经济盲目增长,把经济社会纳入凯恩斯所设想的“长期充分就业长”的轨道。

四、新凯恩斯主义
1、代表人物:曼昆、萨默斯、布兰查德、阿克洛夫等。

2、理论特征:(1)反对恢复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2)反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理论与新古典微观理论的机械结合,试图给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建立一个不同于新古典传统的微观基础。

3、基本理论:非市场出清、价格粘性、货币非中性、信贷配给理论
4、政策主张:(1)抑制价格粘性,修复市场机制(2)国家干预劳工合同,增加工资弹性,减少失业(3)国家干预信贷市场,利用贷款补贴或贷款担保降低市场利率
五、货币学派
1、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布伦纳、安德森、罗宾斯、帕金等。

2、理论特征:(1)理论上是新凯恩斯主义的尖锐对立(2)最主要的政策手段是货币政策(3)反通货膨胀目标先于失业率
3、基本理论:(1)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变动起决定作用(2)长期货币数量不影响就业和实际国民收入(3)短期货币供给量影响实际变量,(4)私人经济具有内在稳定性,国家干预反而导致宏观经济的严重失衡
4、政策主张:主张经济自由,反对相机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提倡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提倡“收入指数化”;实行浮动汇率制。

六、供给学派
1、代表人物:拉弗、费尔德斯坦、巴雷、罗伯兹、芒代尔、伊文斯和吉尔德等。

2、理论特征:(1)否定有效需求理论(2)肯定萨伊定律
3、基本理论:(1)萨伊定律(2)拉弗曲线(3)劳动、资本楔子模型
4、政策主张:(1)减税(2)削减社会福利支出(3)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七、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1、代表人物: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巴罗等。

2、理论特征:(1)全面恢复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2)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
3、基本理论:(1)附加预期的总供给曲线(2)用理性预期解释均衡(3)理性预期假说
4、政策主张:(1)宏观经济政策无效论(2)政策目标单一论(3)信誉重于规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