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发展与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素养的操作模式

——课题《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发展与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周伟

(徐州市第三中学,江苏徐州221005)

摘要:当下,语文界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可谓风生水起。作为一线教师要想把教学专家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我们课堂的生产力,决不能跟风而上,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找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素养的操作模式。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操作模式

批判性思维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大学》中的“博学,审问,慎思,

明辨……”。民国时期,胡适提出“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观点,是现代批判性思维的雏形;北京语言大学谢小庆教授对此作了专门研究,将其概括为“不懈质疑,包容异见,力行担责”;上海师大附中余党绪老师总结为“合理质疑,理性求证,包容异见,力求共识”。

尽管,最近几年,尤其是2017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开设“思辨性

阅读研究”专栏,语文界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真可谓是风生水起。国内外在批判性思维概念的厘定、对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和批判性思维教学课程的开设均取得一定成果。笔者认真阅读了余党绪、徐飞、陈兴才和欧阳林等多位老师的专著和相关论文,发现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实践,尤其

在高中语文教学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具体课例还不多见。毕竟,没有具体的操作范式,任何理论都是“浮云”,渗透在教学中的核心素养也不会落到生根。

这样,批判性思维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还有待规范和完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培养批判性思维素养的策略还需要进一步的探求和实践。

具体地说,大家都认可批判性思维是个好东西,但是,你得用用给大家看。笔者以自己的教学为例,梳理出高中阅读教学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操作范式,以飨读者。

作为以言语实践为核心的语文学科,批判性思维素养的培养必须带有语文的特质:启发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言语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能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促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一、精选文本,准备课程(基于课程:选准思辨内容,铺好思维跑道)大家都知道,语言和思维历来须臾不曾分离。没有语言,思维就是一条条干巴巴的教条;没有了思维,语言就是一堆毫无关联的材料。然而,语文自有语言的特质,好多言语材料,更多的重视情感和体验,几乎没有道理可讲,这样,我们就要有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课程意识,精心选择适合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教学内容。而小说教学中的人物形象祛蔽、散文教学中的作者情感透析、诗歌教学中的言语品赏、文言文教学中的词语释疑或内容解读恰恰就是批判性思维素养培养的“抓手”。

二、研读文本,质疑探究(基于学情:抓住“愤”“悱”良机,激发思辨欲望)

作为一线教师,大家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每节课都会遇到学生思维不畅的时候。遗憾的是,我们时常埋怨学生不配合,甚至恨自己的生源太差。其实,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这个时候不正是体现我们教师价值的时候吗?我们就要把握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节点: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语出《论语·述而》)。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处于“愤”、“悱”时,即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的思维状态中,正是运用批判性思维来解决阅读思维不畅的教学节点。

请看张克中老师执教《<雷雨>节选》的一段实录。

师:你觉得这段时间鲁侍萍能不能走开?

生(简单思考后):能。

师:你们看鲁侍萍有多少次机会可以走掉?

生(反复阅读课文,圈点标画后):有很多机会可以走开,甚至随时可以走开。

师:鲁侍萍多次可以走开却并没有走开,反而是一步步引导周朴园来认识自己,认出之后,说了一句:“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大家如何理解。

生:……

显然,张老师抓住了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的契机。学生正因为学过这节课,已经对人物的解读有了思维定势,如果没有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鲁侍

萍的认识只能是概念化、平面化甚至脸谱化。而张老师刻意读出的一句“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可以说得上是字字温柔,句句动情。学生的思维形成逆转,由原来的共识:鲁侍萍的悲剧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时代的悲剧,资本家的欺压,封建家庭的禁锢甚至是周朴园感情的欺骗。而现在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重新审视文本,思而辨之,学生从而人性的角度重新认识了鲁侍萍:她是一个活生生的女人,对朴园还有真爱,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体验;当然,侍萍对朴园充满柔情的背后,更有性格刚烈的一面……

三、思辨同异,激活语感(基于体验:紧扣理解异点,比对辩证观点)在《荆轲列传》有这样一句话:

“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笔者在学案中设计了一个问卷调查:你怎么看荆轲这句话?有何理由?根据学情调研,不少学生认为这是一个失败者的托辞。现将部分学生的思考内容整理如下。

首先,荆轲刺秦王,这是一个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根据荆轲对秦王宫殿的观察,他不可能不知道此时生劫秦王已经没有任何可能。副手秦舞阳刚到大殿就已色变振恐,刺杀秦王的助攻早已化为乌有,正如网上流行的一句话:“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另外,秦舞阳的色变一定引起了秦王和众臣的警觉。自己势单力薄,身处秦殿中央,面对的是一个有虎狼之心、身佩宝剑而又武功高强的秦王,群臣环伺之下,生劫秦王谈何容易?!

其次,荆轲出发前就已埋下失败的伏笔。“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荆轲的这句话,显然不合乎人物的性格,原来喜怒不形于色,沉着冷静,却关键时刻意气用事,赌气出行!更何况当时时机尚未成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这东风就是配合他刺杀秦王的最佳助手。朋友苦等不到,不得已而求其次。怒形于色的秦舞阳明明不能堪当大任,荆轲偏偏带他同去,显然是考虑不周,仓促成行。

再者,作为一个武功高强的刺客,精心策划,准备多日,关键时刻,荆轲“左手把秦王衣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居然“未至身”,连秦王的身体都没有沾上,其剑术上的力道和速度就值得怀疑了。更令人费解的是,荆轲近距离投掷匕首,居然还没有命中目标。生劫不成功,刺伤也失败,对于名列春秋四大刺客之一的荆轲来说,怎么说也说不过去。而这一点,从陶渊明对荆轲的评价“惜哉剑术疏”之后,荆轲的剑术历来被后人所诟。这样,不少学生一致认为:荆轲临死之前的笑骂只是一个失败者的托辞而已。

显然,学生根据“观点+根据=结论”的思路,研习文本深入具体。他们课前的预习令笔者欣慰,也让教者感到运用批判性思维切入人物传记教学的重要。否则,荆轲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中要大打折扣,司马迁精心塑造的英雄形象将要受到某种意义上的颠覆!

为此,笔者在课堂上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言为心声。要了解这个人的性格,不能仅仅结合当时的语境,还要还原人物生活的时代,在人物植根的文化土壤中探求人物的思想,进而触摸荆轲内心深处那颗最真实的灵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