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 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教案
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https://img.taocdn.com/s3/m/e855c36927d3240c8447ef28.png)
纳粹体制的特征是什么?
一党制
• 对内:集权
元首制
统治经济
对外:扩军备战
• 日本军部是日本对外 发动战争的军事指挥 枢纽。包括政府中的 陆军省、海军省,陆 军最高指挥部参谋本 部、海军最高指挥部 军令部等。日本军部 独立于政府、议会之 外,直接对天皇负责。
裕仁天皇即昭和天皇。
• 1936年的“二· 二六兵变”,傀儡政权广田弘毅内阁被扶持上台, 这是日本国家法西斯主义确立的标志。广田内阁接军部的意志 确立施政方针并改组国家机构。首先,规定内阁中的陆海军大 臣必须由现役中将以上的军人担任,加强了军部力量,使内阁 成为军部的工具,加强对国内人民的专治统治。同时,确立了 对外侵略方针,由内阁召集首、陆、海、外、藏等五相会议, 制定“国策基准”。其主要目标是:“鉴于帝国内外形势,帝 国应确定的根本国策是依靠外交和国防,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 的地位,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这是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政策 在法律上的确认。 过去,军部对政府干预,往往是对某项政策 或对内阁成员发表意见,到广田内阁时,军部可以全面改组并 控制政府,推行自己的施政纲领,国家的权力和内外政策已从 属于军部法西斯。军部控制了政府,初步结束了分裂已久的 “二重政府”局面,使分裂已久的国务和兵权在服从军部的条 件下,重新结合,达到了新的法西斯主义政治统一。正因为如 此,广田内阁上台就意味着日本军部法西斯体制确立,世界大 战亚洲策源地形成了。 日本的法西斯主义,没有希特勒、墨索 里尼那样的党魁,也没有德意法西斯那样的政党,它是在军部 的控制下,通过不断地对外战争借助天皇权威确立起来的。本 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日本法西斯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期,1936年广 田内阁上台标志日本法西斯体制的确立,其后,近卫新体制和 东条独裁为其发展高峰,直到1945年因战败而崩溃。
第二十九课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第二十九课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https://img.taocdn.com/s3/m/f6103337580216fc700afd9a.png)
3.“二· 二六”兵变
1936 年2月26日,日本军部 _____ _____法西斯内部的 少壮派军官发动兵变,企图建立以他 一批____ 军部法西斯 们为首的__________ 统治,史称“二· 二六” 兵变。
4.军部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二.二六”兵变虽然没有得 逞,但是军部 _____势力更加强大, 新上台的内阁完全受它摆布, 加紧实行全面军国主义化。 日本的军部法西斯专政基本 建立起来。___________日, 1937年7月7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 华战争。
第29课 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卐
2、一战后,墨索里尼组织的法西斯组织是 法西斯党 ______.德国的法西斯组织称为_______ 纳粹党 党. 3.在法西斯统治确立的过程中,德国法西斯分 国会纵火 子制造了“ __________案”日本法西斯的少 壮派发动政变,被称为 _____________ “二 .二六”兵变
日本军部势力强化
第29课 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卐
激活练习
一、选择
1.法西斯力量在一个国家里掌握政权,最 D 先出现在: A.德国 B.日本 C.西班牙D.意大利
2.世界大战在亚洲的策源地形成的标志 A.日本发动“一· 二八”事变 B.日本发动“九· 一八”事变 B C.日本发动“八· 一三”事变 D.日本发动“七七”事变
卐
第29课 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卐
四.“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
1.德国和意大利在侵略扩张方面有许多共同点。 1936 逐渐紧密地勾结起来_____ 年,德国和意大利秘 德意议定书 》 密签订《_____________ 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6 年,德日两国签订了《 2_____ _____________》。 意大利在第二年也加入这个协定,德、意、日三国 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这个集团称为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所以又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轴心国 集团。世界和平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_________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德、意、日的法西斯化》同步教案2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德、意、日的法西斯化》同步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7c2db9daf18583d0496459e0.png)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同步教案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党,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的打击,希特勒与纳粹党和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日本二、二六兵变,季米特洛夫,共产国际“七大”,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英法美的绥靖政策,西班牙内战。
要使学生认识:通过对法西斯专政建立和发展的分析和认识,培养学生通过史料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对法西斯专政建立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而演变的政治危机,是其国内矛盾激化的产物。
英法美的绥靖政策是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两国反法西斯失败的主要原因。
重点和难点重点:两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反犹狂潮难点: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教学过程一、纳粹政权的建立1.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在三个法西斯国家中,意大利早在一战后就出现了经济衰退和政治混乱的严重局面。
利用这样的条件,墨索里尼在1922年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墨索里尼加紧了世界范围的武力扩张。
2.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20年代下半期,德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道威斯计划后大量流入德国的英、美资本。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英、美抽走大量资本,这无异于釜底抽薪,使德国成为首批牺牲者而很快卷入危机。
另外,由于德国是战败国,既丧失了全部殖民地,又不能以关税壁垒保护自己的国内市场,因此,危机对德国的打击特别严重。
(思考《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对德国造成了什么影响?)纳粹党正是利用了人们对现实和《凡尔赛和约》的不满,打着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招牌,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煽动民族复仇情绪,骗取了社会各阶层日益广泛的支持,势力大增。
在此基础上,希特勒又乘机向对他夺取政权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垄断资产阶级靠拢。
对于政权武装力量的支柱——国防军,希特勒也极尽争取拉拢之能事,最终换取了他们的支持。
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总理,从此,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积极扩张的道路,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了。
29、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29、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https://img.taocdn.com/s3/m/71e7b216f18583d0496459d2.png)
(二)形成的过程:
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占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 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1936年,日本发生“二· 二六”事件,广田宏毅内阁上 台,确立了天皇制的法西斯军事专政; 1937年,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三)、影响 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推动 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给世界人民带来一、意大利法西斯的上台
1、背景: 一战引发意大利经济、政治危机,阶级矛盾尖锐, 民族主义浪潮兴起。 大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极权统治。
2、标志:1922年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专政。
二、日本法西斯统治的建立
(一)原因:
1、历史传统: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在 向帝国主义过渡中形成封建军事性帝国主义特征 和近代天皇制;并制定“大陆政策”为国策。 2、在华盛顿会议上,美日矛盾加剧,日本对 “凡—华”体系的不满; 3、1929—1933年经济危机引发日本政治危机,, 为摆脱经济危机,转移国内人民视线,对外发 动侵略战争。(主要原因) 4、日本军部中法西斯势力的推动。(直接原因)
3、纳粹体制的特征:以集权为特征,以扩张为目标。 政治:一党专政元首独裁 经济:推行“松财政、紧货币”的政策,实现全民就 业和经济复兴。 思想:宣扬民族共同体理论,强化社会统制,推行排 犹政策。 对外:发动侵略战争 4、影响
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挑起 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一、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形成原因: (1)根本原因(现实原因): 1929-1933年世界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德国垄断资产阶级希望 建立独裁政府 (2)历史原因:德国军国主义的传统以及《凡尔 赛和约》严厉处罚德国,为希特勒煽动民族复仇 主义情绪埋下伏笔。 (3)纳粹党成为德国第一大党,它具有种族主义 色彩和侵略特征,希特勒利用民族主义和社会主 义欺骗群众。 2、法西斯上台的标志:希特勒任总理(1933、1)
高三历史 第29课《德意日法西斯道路》学案 华东师大版
![高三历史 第29课《德意日法西斯道路》学案 华东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bdfd7d5658f5f61fb73666ac.png)
第29课德意日法西斯道路学案(总第71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本课内容的教学,学生了解并掌握德意日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基本过程、重大事件,并区别三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异同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述法和比较法,比较三个法西斯国家专政建立的历史背景和对内对外政策,引导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到民族主义能增强国民的凝聚力,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会导致战乱和倒退。
因此我们应该反对任何形式的极端的民族主义,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学习重难点】重点: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的途径、特征及影响难点: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异同点【学习要点】一、意大利墨索里尼政权★:1、处于一战后和经济大危机中的意大利2、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专政★①时间:②标志:③特征:实现一党专制,政党合一,全面干预经济,疯狂的扩军备战④表现:发动对外侵略战争(如入侵埃塞俄比亚)二、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战后的日本2、遭遇经济大危机的创伤(昭和恐慌)3、日本军部势力崛起并组建法西斯政权★三、希特勒上台与纳粹体制★1、一战后的德国2、纳粹体制的特征:【学后反思】第29课德意日法西斯道路学案(总第72课时)1、以下有关纳粹体制叙述错误的是()A.对内民主,对外扩张B.松财政,紧货币C.强调德意志民族内部利益一致D.一党专制元首制2、“新帝国必须……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根据这种思路,希特勒上台后()A.确立一党专制B.进行扩军备战C.散布民族复仇情绪D.实施经济复兴计划3、以下有关纳粹体制叙述错误的是()A.对内民主,对外扩张B.松财政,紧货币C.强调德意志民族内部利益一致D.一党专制元首制4、“新帝国必须……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根据这种思路,希特勒上台后()A.确立一党专制B.进行扩军备战C.散布民族复仇情绪D.实施经济复兴计划5、请简述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的不同特征?。
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课件1
![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621e095dbe1e650e52ea993c.png)
纳粹德国国旗
现代法西斯专政是垄断资产阶级对内 实行的极端专制的恐怖统治。 法西斯成了专制独裁和暴力恐怖的代 名词。
法西斯主义的三大特征: 1、独裁专制 2、极端民族主义 3、军国主义
一.意大利率先建立法西斯政权
背景
巴黎和会拒绝意大利领土要求; 战后经济萧条,社会动荡。
建立者
墨索里尼 建立政党 法西斯党
建立标志 1922年10月, “进军罗马”
《我的奋斗》——希特勒
希特勒入狱期间,由自 己口述、他人笔录,完成了 《我的奋斗》一书,这是一 本极力宣扬种族主义理论和 建立大帝国梦想的著述,希 特勒上台后,这本书的发行 量达到600多万册,或者出 售,或者发送,盒面上雕刻 的“ss”标记闪闪发光,这 是希特勒的私人卫队—党卫 队的徽标。
演讲中的希特勒
第29课
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温故知新:
美 国 罗斯福新政 经济大危机 摆脱危机 1929—1933 寻找出路 德、意、日 法西斯专政
法西斯的由来
古代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最 高行政长官,有12卫士相 随,各手执一束棍棒,棍 棒中有一把战斧象征国家 最高权力。束棒在他们的 语言中读作“法西斯”。
束棒
现代法西斯的含义
二.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背景
(原因) ①一战后饱受割地赔款之苦,民族复仇主义情绪恶性膨胀 ②经济危机加重德国生存危机,社会严重分化 ③历史原因:统一后的德国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特点,缺乏民主 政治传统,容易出现极权统治。
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第五分册《第29课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教案及教学反思
![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第五分册《第29课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3ef20b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3.png)
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第五分册《第29课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教案及教学反思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高中历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二十世纪初期德国、意大利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过程和原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法西斯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了解法西斯主义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掌握德国、意大利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过程和原因;3.探究法西斯主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和启示;4.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1.法西斯主义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社会政治背景和历程;3.意大利走上法西斯道路的社会政治背景和历程;4.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社会政治背景和历程;5.法西斯主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和启示。
四、教学活动设计1.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和研究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对于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采用案例分析和个案教学的方法进行深入探究。
2.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提问和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片段引入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对法西斯主义的理解是什么?”、“为什么德国、意大利和日本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2)讲授通过讲解PPT,让学生了解法西斯主义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同时让学生了解德国、意大利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社会政治背景和历程。
(3)案例分析选取德国的希特勒、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和日本的冈村宁次等重要历史人物,通过个案教学的方法进行深入探究,让学生了解这些人物对法西斯主义的作用和影响。
(4)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讨论法西斯主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和启示,从经济、政治、文化等角度进行探讨和分析。
(5)总结通过收集同学们的讨论意见和思考,对学生们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并着重突出法西斯主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和启示。
3. 查找资料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查找资料,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和探究能力。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教学教案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d86c542e3f5727a4e96203.png)
(一)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目标: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专政;1929~1933经济危机对德、意、日的打击;希特勒的纳粹党;德、日法西斯建立;国会纵火案;德国的扩军备战;日本二•二六兵变;《德意议定书》;《反共产国际协定》;轴心国集团。
2.能力培养目标:①德、意、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是世界经济危机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危机,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②德、意、日法西斯化的共同特征是代表垄断资本集团利益,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恐怖专政,对外竭力推行侵略扩张。
法西斯政权是最富侵略野心,最反动的独裁政权。
各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与相互勾结,预示着二战的来临。
3.能力培养目标:①通过对“为什么轴心国集团的形式,世界和平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的思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②通过对日本军事法西斯专政建立过程的分析,使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培养其认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德、日法西斯专政,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2.难点: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三)教学时数:2课时(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法、幻灯、录像(五)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2.美国是如何对付经济危机的?内容?[导入新课]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固有的矛盾引发的。
它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各种矛盾,矛盾发展的结果各不相同。
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摆脱了危机,那么德、意、日又是怎样摆脱危机的呢?(标题)[讲授新课]让学生回忆法西斯一词的由来。
1919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的米兰建立了第一个法西斯党,(p79小)从此,法西斯成了专制独裁和暴力恐怖的同义语,墨索里尼成了法西斯的创始人,那么这个法西斯党是如何建立的呢?一、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统治(板)1.墨建立法西斯党的背景(板)意大利在“一战”中,虽然挤入了战胜国的行列,但分赃最少,大战后的意大利外债沉重,物价飞涨,工业生产下降,失业人数日增,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上海)高中历史 第五分册 第29课 德意日走向法西斯道路【免费】
![(上海)高中历史 第五分册 第29课 德意日走向法西斯道路【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cb573095dd88d0d233d46ab8.png)
文化: 文化:取消言论自由 •对外:扩军备战,侵略扩张 对外:扩军备战, 对外
二、日本军国主义: 日本军国主义:
1、背景: 背景:
• 一战后民间与军方出现法西斯思潮,企图建立军 一战后民间与军方出现法西斯思潮, 事独裁体制 • 经济危机(“昭和恐慌”)刺激军国主义势力膨 经济危机( 昭和恐慌” 胀 • 军国主义传统使日本更军国主义化
2、过程: 过程:
•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强化法西斯力量 1931年 “九一八” ——强化法西斯力量 • 1936年: 二二六”兵变 ——建立法西斯统治 1936年 “二二六” ——建立法西斯统治
(广田弘毅内阁) 广田弘毅内阁)
• 1937年: 七七事变”,全面侵华 1937年 “七七事变”
110万犹太人丧命 110万犹太人丧命 逃生20 20万人 逃生20万人 1.4万条人发毛毯 1.4万条人发毛毯 幸存7650 7650人 130名儿童 名儿童) 幸存7650人(130名儿童) 7000纳粹警卫 170名女纳粹成员 纳粹警卫( 名女纳粹成员) 7000纳粹警卫(170名女纳粹成员) 每天屠杀6000 6000人 每天屠杀6000人 42座集中营的总和 42座集中营的总和 关押者波及30 30个国家 关押者波及30个国家 7.7吨头发 7.7吨头发
一、意大利墨索里尼政权: 意大利墨索里尼政权:
1、建立时间:1922年 建立时间:1922年 背景: 2、背景:
本身经济、 本身经济、军事实力脆弱 巴黎和会未达到预期目标 战争付出巨大代价 墨索里尼借机发起法西斯运动
4、法西斯政权的特点: 法西斯政权的特点:
政治: 政治:独揽大权 •对内: 对内: 对内 专制独裁 经济:全面干预经济(国家垄断) 经济:全面干预经济(国家垄断)
华东师大版(上海)历史第五分册第八单元第29课 德意日法西斯道路 学案设计(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上海)历史第五分册第八单元第29课 德意日法西斯道路 学案设计(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3e4828ddccda38376baf63.png)
第29课德意日法西斯道路学案一、学习内容与要求(一)知识要求1、意大利率先建立法西斯政权A2、二二六事变与日本法西斯统治的建立A3、希特勒上台的原因A4、纳粹体制的特征A(二)能力要求理解纳粹体制这一历史概念二、学习过程:阅读教材131-134页,完成下列问题(知识整理)(一) 意大利墨索里尼政权:1、背景:2、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专政①时间:②标志:③特征:④表现:(二) 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背景2、日本军部势力崛起并组建法西斯政权①标志:②表现:(三) 希特勒上台与纳粹体制1、希特勒上台的原因:2、希特勒建立法西斯政权的时间:3、纳粹体制的特征、表现:探究1:面对1929年—1933年经济大危机,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而美国确保住了资本主义制度。
(1)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这种不同的选择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探究2: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异同点?三、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在推动德意日三国法西斯势力上台的诸多因素中,相似点是()A、本国的现政府已瘫痪B、军国主义者推波助澜C、受到经济危机冲击大D、法西斯政党成为核心力量2、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确立统治地位,与此密切相关的事变是()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八一三事变D、二二六事变3、上海在二战期间援助犹太难民,这段历史与以下纳粹德国有关的措施是()A、确立元首独裁B、实现全面就业C、推行排犹运动D、对外进行扩张(二)简答题4、德国是如何走上法西斯道路的?5、简述德国纳粹体制的特征及其表现。
【收获与反思】。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教案 川教版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教案 川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6c29b6502020740bf1e9b40.png)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9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教案川教版
用案人授
课
时
间
年
月日
第
课时
课题
教学目标记住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希特勒和纳粹党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了解日本法西斯上台的主要过程;理解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法西斯上台的重要原因;初步认识德、意、日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建立,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
重点
德、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
形成。
难点
经济危机与法西
斯政权建立的关
系。
教法及教具
教学内容
个案
调整
学生主
体活动
25623 6417 搗IO34469 86A5 蚥P37148 911C 鄜26516 6794 枔25539 63C3 揃20989 51FD 函20543 503F 倿q7D;21882 557A 啺。
川教版历史九下《德意日的法西斯化》word教学设计[教案设计doc]
![川教版历史九下《德意日的法西斯化》word教学设计[教案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6bbfc77c1ed9ad51f01df2a1.png)
第三课德意日的法西斯化教学设计【课标要求】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太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暴行。
【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记住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希特勒和纳粹党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了解日本军部法西斯上台的重要过程;理解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是法西斯上台的重要原因;初步认识德、意、日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建立,使新的世界大战已经不可避免。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了解德、日两国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进而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历史,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德、意、日在建立法西斯政权的方式上的差异,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德、日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的事实,使学生认识:严重的经济危机必然导致政治危机;德、意、日法西斯疯狂扩军备战,给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只要帝国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
【重点难点】一、重点: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二、难点;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的关系。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教参,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国会纵火案”和季米特洛夫在法庭上英勇斗争的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方法】导读法、讨论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
【教具(媒体)】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各国经济,引起了政治危机,使各国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面对这一局面,美国资产阶级为自己找了一条什么样的出路?效果如何呢?(学生回答)的确如此,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恢复了经济,稳定了统治。
而面对同样的局面,意大利,德国、日本则走向法西斯化,为自己的垄断资产阶级寻找出路。
那么,德、意、日三国是怎样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呢?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今天一起探究。
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word教案
![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17c0f905087632311212d2.png)
第29课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的打击和法西斯统治建立之间的关系;知道德意日三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基本过程。
认识到世界经济危机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危机,德、意、日三国在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潮的驱动下,选择法西斯道路,急于通过战争摆脱危机。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三个国家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历史背景和对内对外政策,引导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民族主义能凝聚本民族力量,抵御外侮,争取和保卫本民族权益,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会导致战乱和倒退。
任何民族都应该摆脱狭隘的民族主义。
应该以对人的价值的高度尊重,彻底清算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民主和法治是迄今为止人类逐步形成的最好的制度和公共生活规则。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德国、意、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及内外政策。
教学难点:美国、德国、意、日本资产阶级为应付危机采取不同对策的原因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在其打击之下,美国采取了什么对策?(学生回答;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虽然没有改变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但确实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是这样吗?(学生回答:不完全是。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德意日建立法西斯专政。
【导入新课】一、墨索里尼政权:(略)1、战后意大利狂热的民族主义浪潮和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的形势。
2、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权(1922)。
3、危机后实施国家垄断全面干预经济。
4、扩军备战对外侵略二、日本军国主义:1、一战后民间与军方出现法西斯运动,企图建立军事独裁体制。
2、“昭和恐慌”刺激军国主义势力膨胀。
3、“九•一八”事变强化法西斯力量。
4、“二•二六”兵变确立法西斯内阁,1937年全面侵华。
1、一战后民间与军方出现法西斯运动,企图建立军事独裁体制。
高中历史高三历史《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高三历史《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455b0d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cf.png)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2)新课内容:分别介绍德意日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注重史论结合,让学生掌握基本史实。
(3)案例分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纳粹党在德国的崛起、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日本军国主义的兴起等,引导学生深入剖析。
(4)课堂小结:总结德意日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及这一历史时期的国际影响。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问题探究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终结性评价:通过书面测试、课堂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德意日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拓展:
(1)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历史博物馆,加深对德意日法西斯主义历史的了解。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介绍德意日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1.德国:以纳粹党在德国的崛起为例,分析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原因,如经济大危机、政治不稳定等。讲解纳粹党的政治主张、宣传手段以及民众的支持原因。同时,介绍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后的对外政策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德意日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客观评价,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德意日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原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第29课 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第29课 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https://img.taocdn.com/s3/m/407e8887cc22bcd126ff0c99.png)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德国法西斯专政之间最突出的相 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相同点: 都是资本主义制度。两国都不同程度地加强 了政府的权力。 不同点: 罗斯福新政实行的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德 国法西斯实行法西斯专政,对内实行独裁统 治、对外侵略扩张。
对1929-19的膨胀
民间法西斯运动:
玄洋社(1881)和黑龙会(1901):最初主张改变内政、增 进福利、解决劳工问题,但主流是国家主义、天皇主义、国粹主 义、军国主义、大亚细亚主义。 军队法西斯运动: 参谋本部强调“论兵之多寡,急于论国之贫福”,变 “富国强兵”为“强兵富国”。 1921年,少壮派军官形成独立政治力量。形成“总体战”思 想和侵略东亚大陆的战略思想。1936年,广田内阁上台,军 人获得对日本政治的支配地位,完成了政权的法西斯化。
“一战”后,德国人生活艰难
魏玛共和国的失业者
有人说,“把纳粹党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 的,是德国人自己”,为什么?
《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进行了苛刻的惩罚,激 起了强烈的民族复仇情绪; “一战”后经济危机使德国人生活艰难,而软 弱的魏玛共和国政府对此无能为力,民众呼唤一个 强大的、能够拯救德意志民族的新政府; 法西斯打出“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幌 子,迎合群众的需要,赢得了人民的支持,最终纳 粹党通过选举的方式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德国社会民主 反法西斯 党 基督教中央党 德国民主党 德国人民党 中间派 中间派 中间派
德国民族人民 亲法西斯 党 民族社会主义 法西斯党 德国工人党 总席位
12
491
107
585
230
608
196
608
288
648
国会纵火案
德国纳粹党策划的焚烧柏 林国会大厦,藉以陷害德国共 产党的阴谋事件,希特勒以此 为契机建立起纳粹党的法西斯 独裁政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德意日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过程;理解法西斯主义的本质。
2、通过叙述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过程,提高叙述能力,并进一步树立“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严谨证据意识。
3、通过深入了解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经过,引导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再现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部分细节,师生共同感悟普通民众的社会责任,激发公民意识。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德意日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过程。
2、难点:由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引发情感体验。
三、教学过程
1、导入:出示《辛德勒名单》片段,斯皮尔伯格拷问灵魂最深处,人怎会如此疯狂?
2、揭示主题:法西斯和杀戮、战争联系在一起。
教师讲述集中营屠杀犹太人的史实,南京大屠杀的史实,提出问题:德意日是如何走上这条道路的?
3、讲述新课:意大利走上法西斯道路
教师结合史料,叙述意大利走上法西斯道路的背景和过程。
4、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
学生模仿教师对意大利走上法西斯道路的论述,叙述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背景和过程。
教师结合史料予以评价、补充。
5、深入了解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过程
结合史料,师生共同探讨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详细经过。
揭示法西斯主义的本质。
6、知识归纳:提问,谁把德意日推上了法西斯道路,学生结合材料归纳。
7、情感升华:以德国民众在德国法西斯上台过程中的表现为切入,引发学生思考普通民众的社会责任。
阅读资料:
一、意大利走上法西斯道路
材料一 1914年,法国的财富是3000亿里拉,英国是3500亿里拉,德国是4000亿里拉,意大利只有800亿里拉。
统一后,统治者宣称,现在意大利已经统一,有权采取各种方式,包括用武力向外扩张,寻求我们的生存空间。
——朱庭光《法西斯新论》
材料二 1919年工人的实际工资比1913年降低50%,口粮供应还不到最低需要的25%,粮价昂贵到人们无法忍受的程度。
——阿门多拉《法西斯主义与工人运动》
材料三 1919年,全国罢工1871次,55.4万人参加,1920年罢工2070次,231.4万人。
——塔斯卡《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与夺取政权》
材料四“在意大利使资本主义繁荣兴旺的最好办法,是抛弃民主制,实行独裁统治……”—史密斯:《墨索里尼》
材料五 1921年5月,法西斯暴徒袭击欧奇奥贝洛城,打死平民数十人,非刑拷打致伤者多达四五千人,1000多户民宅被抢劫一空,300所住房被烧毁。
——《法西斯新论》
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
材料一昭和恐慌,当时小说记载,股票连日下跌,股市一片混乱;全国八成制丝厂,不付女工工资;劳资纠纷破纪录;小学教师2万人遭解雇;青年法学士争当监狱门卫,买卖妇女盛行,卖身为妓者多达2万,甚至公开广告“欲卖女儿,请进门洽谈”。
——郑寅达《法西斯》
材料二 1931年,高桥是清担任大藏相,推行一系列国家干预政策,但由于使用增加军费等手段(1931-1936年,日本每年军费从4.5亿日元增加到10.78亿日元,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从30.8%增加到40.4%),增加了军事力量,法西斯军部势力大增。
——朱庭光《法西斯新论》
材料三 1936年6月26日,军部皇道派青年将校21名军官和1471名士兵分7路行动,打死前首相斋藤,冈田启介、大藏相高桥等9人。
失败后,广田内阁上台,法西斯统治正式建立。
——高级中学课本•历史(下册)(一期课改)
三、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材料一、《凡尔赛条约》的内容
把所有战争罪责都推给德国及其盟国,并对德国实行严惩;和约让德国失去了1/8领土和1/10人口;所有殖民地被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方式瓜分;德国废除征兵制,取消总参谋部,陆军人数保持在10万以下,不得配置重炮和坦克,海军不得超过1.5万人,只能拥有少量军舰,并不得建立空军;德国废除征兵制,取消总参谋部,陆军人数保持在10万以下,不得配置重炮和坦克,海军不得超过1.5万人,只能拥有少量军舰,并不得建立空军;德国支付大量战争赔款。
——教材第63页
材料二、1931年,煤矿业巨头基尔道夫给希特勒600万马克作为竞选费用。
——郑寅达《法西斯》
材料三、早在1932年总统竞选时,共产党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谁选举了兴登堡,就是选举了希特勒,谁选举了希特勒,就是选举了战争。
”在这次(1932年)选举中,纳粹得到了33.1%的选票。
但是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所得选票之和达37.3%(共产党16.9%,社会民主党20.4%)。
——高级中学课本•历史(下册)•一年级
材料四、从1932年到1937年,国民生产增长了102%,国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
到1938年德国基本上消灭了失业,同期美国失业率为1.89%,英国为8.1%,比利时为8.7%,荷兰为9.9%。
——赵刚《“迷人”的法西斯》
材料五、(四年计划期间)“要大炮不要黄油”“军火……增长1150%”
——高级中学课本•历史(下册)(一期课改)
材料六、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德国工业生产降低40.6%,出口总额降低69.1%,进口总额降低70.8%,1932年失业人数600万。
——《法西斯新论》
材料七、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
起来为我说话了。
——德国新教教士马丁•尼莫拉
材料八、只有本民族同志才能成为公民,凡是具有德意志血统的人才能成为本民族的同志。
只有公民才享有决定国家领导和法律的权利。
我们要求对所有托拉斯实行国有化要求参加大企业的分红。
——纳粹党《二十五点纲领》
材料九、“事无巨细,元首具有绝对权威,并完全负责……元首的意志,以及他以任何方式发表的意图……都可以取消法律和修改至今为止通行的法律。
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土地(殖民地)来养活我国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剩人口。
我们要求1914年3月2日以来迁入德国的非德意志人立即离开帝国。
反对国内外犹太人的唯物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