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筋作动力实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皮筋自制实验报告

皮筋自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 掌握自制弹簧测力计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实验原理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的弹性原理来测量力的工具。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本实验通过制作一个简易的弹簧测力计,来验证这一原理。

三、实验器材1. 橡皮筋一根2. 木板一块3. 钉子一枚4. 砝码若干5. 直尺一把6. 记号笔一支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木板放在平稳的桌面上,用钉子在木板上钉一个钉子作为固定点。

2. 固定橡皮筋: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钉子上,另一端自然下垂。

3. 测量橡皮筋自然长度:用直尺测量橡皮筋自然下垂时的长度,作为刻度0的位置。

4. 测量橡皮筋伸长量:依次将20克、50克、100克、150克、200克的砝码挂在橡皮筋下端,用直尺测量橡皮筋此时的长度,记录数据。

5. 计算弹簧伸长量:计算每个砝码对应橡皮筋的伸长量,即砝码对应的长度减去橡皮筋自然长度。

6. 绘制图像:以砝码重量为横坐标,弹簧伸长量为纵坐标,绘制图像。

7. 分析结果:观察图像,分析弹簧伸长量与砝码重量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砝码重量(g) | 橡皮筋长度(cm) | 弹簧伸长量(cm)----------------|-------------------|-------------------20 | 3.5 | 3.550 | 6.5 | 3.0100 | 9.5 | 6.0150 | 12.5 | 9.0200 | 15.5 | 12.02. 分析结果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的伸长量与砝码重量成正比。

即当砝码重量增加时,橡皮筋的伸长量也随之增加。

3. 讨论(1)橡皮筋的弹性限度:在实验过程中,当砝码重量达到一定值时,橡皮筋的伸长量不再随砝码重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橡皮筋已经达到其弹性限度。

(2)误差分析:本实验中,由于橡皮筋的弹性可能受到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2020年 四年级上册 科学 教科 实验报告单

2020年 四年级上册 科学 教科 实验报告单

所需器材 (药品)
4个烧杯(500ml)、水、鼓棒
1、给4个烧杯想好编号,并且按照顺序摆好。 2、往烧杯里加入不同的水(有规律的加水)。 3、用不同的力度敲击不同的烧杯,观察不同力度时所产 生的音量。再记录下不同水量所产生的音高。
实验过程 (步骤)
一号烧杯
二号烧杯
三号烧杯
四号烧杯
烧杯的水量 (ml)
方案设计要合理,有严谨和详细的设计图。 制作时及时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实验结论 分工合理,团队协作顺畅。学生签名 组源自号年秋季学期姓名:
年月日
食物
实验结论
滴碘酒后 颜色变化
观察白纸 上的痕迹
马铃薯
蓝色 有水迹 容易干
西红柿
无 有果汁 容易干
花生
蓝色 有油迹 不易干
鸡蛋
无 有水迹 容易干
学生签名 组编号
姓名:
年秋季学期
年月日
乡(镇):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小学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
班级:
探索小车运动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观察并记录小车行垫圈(砝码)的数量和驶的时间。
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可以证明鼓膜会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 实验结论 振动,声音的远近和强弱等条件不同,引起鼓膜的振动也
不同。
学生签名 组编号
姓名:
年秋季学期
年月日
乡(镇):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小学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
班级:
不同物体发出强弱不同声音时的变化
观察钢尺的振动幅度和产生的声音强弱
所需器材 (药品)
钢尺
橡皮筋

振幅 (振动幅度)
声音强弱
实验结论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橡皮筋作动力实验报告单

橡皮筋作动力实验报告单

精品文档实验报告单
年班第组时间实验类型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
实验器材:
猜测:
实验过程: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实验用小车 1辆、模拟车道、橡皮筋(筋圈)2-4 根
1、安装弹力小车:
把橡皮筋的一端栓在实验小车的车轴正中,另一端系在车框前方的正中。

2、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
转动车轮,使橡皮筋缠绕在车轴上,每次的圈数按照计划的圈数进行,圈数要成倍的增加,小车运动后,测量不同圈数小车行驶的距离。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记录
橡皮筋缠实验小车运动平均
绕的圈数次数的距离距离
1
2
3
1
2
3
1
2
3
实验结论:
评定等级:指导教师:.。

皮筋驱动小车实验报告(3篇)

皮筋驱动小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制作和测试皮筋驱动小车,了解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原理,掌握简单机械的制作方法,并探究影响小车运动速度和距离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皮筋驱动小车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橡皮筋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当橡皮筋被拉伸并绕在车轴上时,橡皮筋储存了弹性势能。

当松开橡皮筋时,这些弹性势能迅速转化为动能,推动小车前进。

三、实验材料1. 保鲜膜筒2. 光盘3. 木扣4. 一次性筷子5. 皮筋6. 纽扣7. 回形针8. 彩纸9. 剪刀10. 胶水11. 尺子12. 针线四、实验步骤1. 制作底盘:将木扣和光盘粘贴在一起,另一面粘贴上纽扣。

重复此步骤,制作四个相同的底盘。

2. 装饰底盘:用彩纸包裹保鲜膜筒,使其成为车体。

3. 制作车轴:将一次性筷子剪成两段,分别穿过四个光盘,使光盘固定在筷子上。

4. 固定橡皮筋:将橡皮筋穿过直筒,一头固定在后轮上,一头固定在直筒上。

5. 安装车轮:用针线将回形针穿过直筒,将车轮固定在直筒上。

6. 测试小车:将小车放在水平地面上,用力转动车轮,使橡皮筋缠绕在车轴上,然后松开手,观察小车的前进距离和速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经过多次实验,我们发现,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可以前进一定的距离。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前进的距离越远;橡皮筋的粗细也会影响小车的运动速度和距离。

2. 结果分析:橡皮筋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推动小车前进。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储存的弹性势能越大,小车前进的距离越远。

橡皮筋的粗细也会影响弹性势能的大小,进而影响小车的运动速度和距离。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作了皮筋驱动小车,并了解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原理。

实验结果表明,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和小橡皮筋的粗细都会影响小车的运动速度和距离。

此外,我们还掌握了简单机械的制作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七、实验建议1.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尝试使用不同材质的橡皮筋,观察其对小车运动速度和距离的影响。

用橡皮筋作动力教案及反思

用橡皮筋作动力教案及反思

用橡皮筋作动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

2、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过程与方法:1、用橡皮筋给小车安装动力。

2、做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做橡皮筋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教学难点:理解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

【教学准备】小组准备:尺、实验用车一辆(上有串着一根橡皮筋)、钩码盒橡皮筋、排球、弹簧;教师准备:实验用车、橡皮筋、弹簧、球、自动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玩橡皮筋弹橡皮擦游戏,你怎样弹起来的?2.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用我们手中的橡皮筋做动力使小车动起来。

(板书课题:用橡皮筋作动力)二、橡皮筋力的产生原因1.橡皮筋的里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先来感受下。

2.出示橡皮筋、弹簧、排球,橡皮筋可以拉一拉,弹簧?排球?请每个同学体验下。

3.试验中,它们有什么变化?生……4.师:这说明它们都变?/什么变了?5.你用力使它们变形时,你有什么感受?6.当我们放手后它们又会?7.出示弹力概念8.你能举出生活中利用弹力的例子吗?出示图片和实物。

三、给小车安装橡皮筋1.出示小车,我们这节课要利用橡皮筋的弹力让小车动起来。

老师已经给它装上了橡皮筋。

把橡皮筋圈连接起来,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固定在车轴上。

转动车轮,让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

2.出示图片介绍车的前后,橡皮筋缠绕的这一端为后面,固定的这一端为前面。

3.大家试试,看看谁有办法用橡皮筋作动力让小车自己动起来?注意小车运动的方向和缠绕的方向。

4.生尝试,找出小车运动的方向和橡皮筋缠绕方向的关系。

5.请同学让你的小车向前行驶。

四、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1.刚才你们的小车运动的距离一样远吗?你推测影响小车前进距离的因素有哪些?(板书)2.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来研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运动的距离有什么关系?(板书擦去其他因素)那我们来预测一下,圈数多,距离越远,圈数少,距离近?板书并打上问号。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实验报告单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实验报告单
班级 时间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小学科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
组长
组员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关系 让学生知道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
实验用小车 1 辆、橡皮筋
实验过程
1.用橡皮筋缠绕住小车,确定小车的出发位置。 2.不断增加橡皮筋缠绕圈数,看几圈才能使小车运动起来。 3. 测出不同数量的圈数时小车运动相同距离所需的时间(至少重复 3 次) 4.比较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
实验现象 和结论
橡皮筋圈数越多,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用橡皮筋做动力》课件

《用橡皮筋做动力》课件
作原理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提高 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通过自主探究和反思,培养独立 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学习建议
尝试设计更多不同形状和功能的橡皮筋动力车,提高创新能力和动手能 力
研究其他类似的动力车设计,了解更多不同的动力源和工作原理
深入学习物理学中关于力和运动的相关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 基础
橡皮筋的动力来源
橡皮筋的动力来源于其弹力,当橡皮筋被拉伸时,储存了能量,当释放时,能量以 弹力的形式释放出来。
拉伸橡皮筋时,可以将其视为一个弹簧系统,储存的能量在弹簧中以势能的形式存 在。
当释放橡皮筋时,势能转化为动能,从而产生动力。
橡皮筋的能量转换
橡皮筋的能量转换主要是势能 到动能的转换。
当橡皮筋被拉伸时,储存了势 能,当释放时,势能转化为动 能,使物体运动。
2. 将橡皮筋悬挂并固定,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连接测力计。
实验数据记录
3. 逐渐增加砝码,并 记录砝码质量和对应 的橡皮筋伸长量。
实验数据:根据实验 步骤记录的实验数据 绘制表格和图表。
4. 重复步骤3,每种 规格橡皮筋至少进行 3次实验,以减小误 差。
结果分析
数据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橡皮筋的 弹力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以 及不同规格橡皮筋在相同伸长
步骤3
改变橡皮筋的长度和力度,重 复步骤1和步骤2,记录数据。
注意事项
确保实验环境安全,避免小车 在行驶过程中碰到障碍物或人 。
安全提示与问题解决
安全提示
始终保持小车的行驶方向与橡皮筋的拉力方向一致,避免小车失控。
问题解决
如果小车行驶距离过短或无法启动,可以调整橡皮筋的长度和力度,或者检查 小车是否被障碍物卡住。如果实验数据不准确,可以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

五上4-2用橡皮筋做动力

五上4-2用橡皮筋做动力

04
实验结果分析
分析橡皮筋的拉伸长度与产生的力量之间的关系
总结词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橡皮筋的拉伸长度与产生的力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随着 橡皮筋的拉伸长度增加,产生的力量逐渐增大。
详细描述
当橡皮筋被逐渐拉伸时,它的弹力也随之增加。在一定范围内,拉伸长度与弹力 之间呈现正比关系。这意味着,当我们拉伸橡皮筋更长时,它能提供更大的力量 。
探讨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橡皮筋作为动力
在日常生活中,橡皮筋作为一种简单易 得的动力源,可以应用于各种小型装置 和玩具中。例如,手工艺品、简易玩具
车等。
橡皮筋的弹力可以作为小型装置的启动 或关闭机制,实现简单的机械运动。对 于一些需要简单动力的场合,如野外求 生工具或简易机械装置,橡皮筋可以作
为一种可靠的能源。
学习如何设计和实施简单的机械实验
01
02
03
设计实验步骤
根据实验目标,设计具体 的实验步骤,包括选择合 适的材料、搭建实验装置、 设定实验变量等。
实施实验
按照设计的步骤进行实验, 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符 合程度。
改进实验
根据实验结果,对实验设 计进行反思和改进,提高 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除了小车行驶距离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测量橡皮 筋释放过程中产生的弹力、小车速度等数据,更 全面地评估橡皮筋作为动力的性能。
我们还可以探索将橡皮筋与其他动力源相结合, 以实现更复杂和多样化的运动效果。例如,将橡 皮筋与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组合使用,以实现 更高效的能量转换和利用。
谢谢观看
探讨橡皮筋作为动力的优缺点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橡皮筋作为动力来源具有简单易用、可重复使用和环保等 优点,但也存在力量输出较小、易损耗等缺点。

4.2用橡皮筋做动力

4.2用橡皮筋做动力

2016/12/12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5
小车行驶方向和橡皮筋缠绕方向的关系
橡皮筋往后绕,小车前进; 橡皮筋往前绕,小车后退。
2016/12/12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6
第二部分:研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 距离的关系
• 对二者关系进行推测 。 • 设计实验来检验推测。
2016/12/12
用橡皮筋作动力
2016/12/12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1
这些车用什么作动力?
2016/12/12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2
生活中的各 种机动车几乎都 是用轮驱动方式 前进的,即动力 使车轮转动,轮 子通过与地面的 摩擦力带动车身 前进。
2016/12/12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3
本课用橡皮筋带动小车轮子转动, 轮子再带动整个小车前进,这种方 法就是轮驱动。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7
①、要看准终点,用皮尺量出距离并及
时填好记录单。
②、边实验边思考:橡皮筋缠绕一圈或
多圈时,产生的力的大小一样吗?橡皮
筋的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一样吗?
2016/12/12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8
对二者关系进行推测
橡皮筋缠绕1圈时,产生的弹力较小,弹力 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短;缠绕多圈时,产 生的弹力大,弹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长。
弹力方向
人的拉力
弹簧
2016/12/12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13
人们利用弹力可以做哪些事情?
• 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 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 的(弹力)作用制造的工具。
2016/12/12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4.2、用橡皮筋作动力》word教案(1)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4.2、用橡皮筋作动力》word教案(1)

用橡皮筋作动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动力;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过程与方法:用橡皮筋给小车安装动力;做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做橡皮筋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教学难点】数据的整理和解释
【教学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细橡皮筋几根、细线、测量距离的绳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小车,提问:在前面的课中,我们是用哪种力使小车运动起来的?
2.除了用拉力,我们还能用什么力能使小车动起来呢?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用橡皮筋做动力的小车
板书:用橡皮筋作动力
二、给小车安装橡皮筋
1.提问:那我们如何把橡皮筋作为小车的动力呢?
学生讨论
2.出示小车安装的示意图,学生根据示意图安装
3.调试橡筋动力小车
三、橡皮经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1.发现问题。

引导:每个小组的橡筋动力小车都装好了吗?下面就用你们的小车来一个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小车跑的最远。

学生比赛
2.交流讨论,发现问题
(1)起点、终点不固定
(2)橡皮筋绕断了
(3)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的跑的远
3.实验验证
指导学生看书本记录表,并开始实验
4.解释说明
提问:为什么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小车跑得远呢?(1)学生解释
(2)实验:橡皮筋的力怎样产生。

(3 出示弹力的概念。

四.小结。

教科小学科学五上《4.2、用橡皮筋作动力》word教案(2)

教科小学科学五上《4.2、用橡皮筋作动力》word教案(2)

用橡皮筋作动力
【教课目标】
科学看法: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产生的要恢复本来形状动力;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过程与方法:用橡皮筋给小车安装动力;做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
感情、态度、价值观:认可仔细实验、采集数据、进行解说的重要性. 【教课要点】做橡皮筋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教课难点】数据的整理和解说
【教课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细橡皮筋几根、细线、丈量距离的绳索
【教课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小车,发问:在前面的课中,我们是用哪一种力使小车运动起来的?
2.除了用拉力,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力能使小车动起来呢?
3.揭题:今日我们就来研究研究用橡皮筋做动力的小车
板书:用橡皮筋作动力
二、给小车安装橡皮筋
1.发问:那我们如何把橡皮筋作为小车的动力呢?
学生谈论
2.出示小车安装的表示图,学生依据表示图安装
3.调试橡筋动力小车
三、橡皮经环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1.发现问题 .
指引:每个小组的橡筋动力小车都装好了吗?下边就用你们的小车来一个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小车跑的最远.
学生竞赛
2.交流谈论,发现问题
(1)起点、终点不固定
(2)橡皮筋绕断了
(3)橡皮筋环绕的圈数多的跑的远
3.实验考据
指导学生看书籍 73 页的记录表,并开始实验
4.解说说明
发问:为何橡皮筋环绕的圈数多,小车跑得远呢?(1)学生解说
(2)实验:橡皮筋的力如何产生 .
(3)出示弹力的看法,书籍74 页.。

最新审定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用橡皮筋作动力

最新审定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用橡皮筋作动力
多圈时,产生的力的大小一样吗?橡皮
筋的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一样吗?
第二部分:研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 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
• 怎样使小车行驶得更远? 说明:橡皮筋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并不 成比例。换句话说,绕4圈时小车行驶的 距离并不是绕两圈时行驶距离的两倍, 而是更远些,因为橡皮筋后绕上去的两 圈弹力更大。但有的小车也可能会近一 些,因为弹力大了轮子打滑。
第二课
用橡皮筋作动力
复习
自行车 电动自行力 电瓶 内燃机 马 人力
汽车
马车
我们的小缆车
1 、我们提水,感到水桶对手有向下的拉力;我们背书 包,感到书包对肩部有向下的压力。物体都有一个向下 的力,这就是 重力 。 2、在做小车实验中垫圈数量越多,小车运动越 快 3、在这个实验中,拉力的大小与 垫圈个数 有关。 4、在这个实验中,让小车运动起来的力是 垫圈的重力 。 。
你能想办法控制赛车的行驶方 向吗?
想一想:
• 要使小车向前运动,橡 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方 向应该怎么样?
试一试:
• 当橡皮筋缠绕的方向与 小车的方向相反时,小 车就向前行驶。
小车行驶方向和橡皮筋缠绕方向的关系
橡皮筋往后绕,小车前进; 橡皮筋往前绕,小车后退。
第二部分:研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 车行驶距离的关系
生活中的各 种机动车几乎都 是用轮驱动方式 前进的,即动力 使车轮转动,轮 子通过与地面的 摩擦力带动车身 前进。
本课用橡皮筋带动小车轮子转动,轮子再带 动整个小车前进,这种方法就是轮驱动。
安装小车
• 1.把橡皮筋圈连接起来,一端固 定在车架上,另一端固定在车轴 上。 • 2.转动车轮,让橡皮筋在车轴上 缠绕,松开手,车轮就会转动了
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记录

橡皮筋动力小车

橡皮筋动力小车

自制“橡皮筋动力车”竞赛活动报告针对学生动手机会少,动手能力差,遇到问题不能想办法解决的现实,寒假里,“今腾科技社团”组织了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

给学生提供一次动手机会,和自我展示的机会。

其中四年级命题制作,自制“橡皮筋动力车”真正体现了研究活动。

活动要求:“橡皮筋动力车,用硬纸片剪制车轮,用竹签、金属丝等作车轴,橡皮筋作动力。

用瓶子、纸盒等材料作车壳。

”我作为辅导教师,布置完任务后,我逐个班级进行了“选择材料,介绍原理”等必要的辅导。

寒假期间我也进行了尝试性制作,比想象中要难!问题一,车做好后,车轮原地打转,车子不向前走。

学生返校的日子里,学生也提出这样的问题。

开学后,我组织科技社团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原因:我们用的是橡皮筋的弹性,橡皮筋绕在车轴上,在其弹性的作用下,释放弹力的速度比较快而有力,车身轻,车轮与地面摩擦力小,而车轮原地自转。

在讨论中,找到了一种改进方法:加重车身重量,增加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

在同学们的实验中,车身加重到200——500克不等,原地打转的现象被克服了,车子能走了,但距离很近。

问题二,前进一段距离后,车子会倒退,达不到理想的前进距离。

在第二次组织学生分析研究时,我组织学生分析了原因:橡皮筋一端固定在车轴上,车子前进时橡皮筋释放完后,车子由于惯性继续前进,橡皮筋反方向被绕在车轴上,产生反弹力,使车子后退。

我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车轴上安装挂钩,挂住橡皮筋的一端,当绕在车轴上的橡皮筋释放完成后,橡皮筋会从挂钩上自动脱落,就不会产生是车子后退的现象了。

我指导科技社团的同学们共同实验、改进,车子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利用惯性还能前进一段距离,结果令人满意,不会出现倒退的现象了。

问题三,橡皮筋动力车因橡皮筋的长度有限,在车轴上绕多少圈,决定了车子前进的距离——依据车轮的大小,大约1米2米左右。

“难道只能走这么短的距离吗?”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

社团活动中,我带领学生分析了橡皮筋在小车内产生动力的方式(弹力:车轴缠绕橡皮筋是橡皮筋逐渐拉紧,利用的是橡皮筋在弹性范围内产生的弹力拉动车轴转动带动车轮转动,是车子前进。

《用橡皮筋作动力作业设计方案》

《用橡皮筋作动力作业设计方案》

《用橡皮筋作动力》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本次作业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深入理解橡皮筋作为一种动力源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认识。

二、设计内容:1. 学生将会进修橡皮筋作为动力源的基本原理和特点;2. 学生将会设计并制作一个利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并进行实地测试;3. 学生将会分析小车运行的原理,并对其进行改进设计。

三、设计步骤:1. 理论进修:教师起首向学生介绍橡皮筋作为动力源的原理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橡皮筋在储能和开释能量过程中的变化;2. 设计方案:学生在理解橡皮筋动力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小车模型,并确定橡皮筋的位置和长度;3. 制作小车:学生按照设计方案,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小车,并在小车上安装橡皮筋作为动力源;4. 实地测试:学生对小车进行实地测试,调整橡皮筋的长度和松紧水平,观察小车的运行情况;5. 分析改进:学生根据实地测试结果,分析小车的运行原理,提出改进设计的建议,并进行小车的改进。

四、评判方式:1. 制作小车的完成度:包括外观设计、结构稳定性等;2. 小车的运行效果:包括小车的速度、稳定性、行驶距离等;3. 分析改进的深度:学生对小车运行原理的分析和改进设计的创新性。

五、作业要求:1. 每组学生设计并制作一个小车,完成实地测试和改进设计;2. 撰写实验报告,包括橡皮筋动力原理、小车设计方案、实地测试结果和改进设计分析;3. 小车的尺寸和材料需符合安全标准,避免应用易燃、易爆等危险材料。

六、延伸拓展:1. 学生可以尝试设计不同形式的橡皮筋动力小车,探索不同的动力传输方式;2. 学生可以尝试利用橡皮筋作为动力源,设计其他类型的实验模型,如飞机、船等。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会在实践中深入理解橡皮筋作为动力源的原理和应用,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认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动手动脑能力。

《用橡皮筋作动力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01》

《用橡皮筋作动力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01》

《用橡皮筋作动力》作业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橡皮筋的弹性原理及其在动力传输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
1.橡皮筋的弹性原理。

2.橡皮筋在动力传输中的应用。

3.设计并制作橡皮筋动力车。

三、教学准备:
1.橡皮筋、轮子、木板等材料。

2.实验室或教室内的工作台。

3.相关的实验教材和参考书籍。

四、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展示橡皮筋的弹性和拉伸特性,引起学生对橡皮筋的兴趣。

2.讲解:讲解橡皮筋的弹性原理及其在动力传输中的应用,并介绍橡皮筋动力车的设计原理。

3.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设计并制作橡皮筋动力车,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探索橡皮筋的动力传输方式。

4.展示效果:让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橡皮筋动力车,并进行比赛测试其速度和稳定性。

5.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讨论橡皮筋动力车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

五、教学评判:
1.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评判学生对橡皮筋弹性原理和动力传输的理解水平。

3.评判学生设计制作的橡皮筋动力车的创意和实用性。

六、拓展延伸:
1.让学生尝试设计不同结构和材料的橡皮筋动力车,比较它们的性能差别。

2.引导学生探讨橡皮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

通过这个作业设计方案,学生将能够在实践中探索橡皮筋的弹性原理和动力传输方式,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他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记录
橡皮筋缠
绕的圈数
实验
次数
小车运动
的距离
平均
距离
1
2
3
1
2
3
1
2
3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实验结论: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实验报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
实验器材:
实验用小车1辆、模拟车道、橡皮筋(筋圈)2-4根
猜测:
实验过程:
1、安装弹力小车:把橡皮筋的一端栓在实验小车的车轴正中,另一端系在车框前方的正中。
2、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
转动车轮,使橡皮筋缠绕在车轴上,每次的圈数按照计划的圈数进行,圈数要成倍的增加,小车运动后,测量不同圈数小车行驶的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