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合集下载

高校管理育人原则

高校管理育人原则

高校管理育人原则
高校管理育人原则是指高校在进行学生教育和管理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以下是常见的高校管理育人原则:
1.以人为本:高校管理育人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尊重学生的权益和个体差异。

2.素质教育: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术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等,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发展的能力。

3.德育为先: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4.自主发展:高校应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5.个性化关怀:高校应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需求和发展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

6.团队合作:高校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鼓励学生在团队中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和团队精神。

7.实践创新:高校应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创新活动,提供实践机会和创新平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这些原则旨在帮助高校实现优质育人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人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和挑战。

高校管理育人原则的具体实施可以根据不同高校的特点和教育理念进行调整和补充。

教育方针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

教育方针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

教育方针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教育是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重要基石,而教育方针则是指导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则和理念。

在当代社会,教育方针的核心理念乃是“以人为本”。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一核心理念的含义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首先意味着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个体差异。

教育不应视学生为标准化的生产线产品,而是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能力和需求来量身定制教育方案。

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其次,以人为本意味着把学生的全面发展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教育不应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智慧、创造力、社交能力等全面素养。

通过提供多元化的学科和课程,引导学生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培养综合素质,使其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第三,以人为本还意味着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

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其全面发展的基础,而幸福感则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和目标。

教育应创造积极、和谐和包容的学习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心理素质和社交能力。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得到全面的成长和发展,获得真正的幸福感。

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是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高。

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理解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并根据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教师还应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育管理与政策制定方面,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育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应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关注学校、课程和教学的质量,倡导依法治教,提供公平公正的机会和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是教育方针中的重要原则。

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和幸福感,建设素质高、充满激情的教师队伍,以及制定合理的教育管理与政策,都是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的重要途径。

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刘洪涛、陈立迎在新时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情况。

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解决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并且素质的提高,也是班主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班主任的自身素养呢?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终身发展的教育观班主任的教育理念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

在旧的教育观念下,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变成了一部部应试的机器。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树立起“育人为本”的教育观,“人才多样,人人成材”的人才观,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

教育的本质是“解放”学生的天性,而不是“制约”其天性。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班主任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实需要、现实状况出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种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生活方式。

班主任应当更多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主体从形式上的参与变为实质上的参与,使他们从反思中健康成长。

在班级管理中,要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从班级的环境设置、安全保障、生活后勤保障到班级的规章制度、师生关系等,处处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价值取向,让学生在一个文明、积极、健康的、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氛围中成长。

二、加强专业修养,实现终身学习陶行知先生说过:“唯其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深厚广博的学识是教师的内在基础,是班主任个人影响力的能源。

知识贫乏、腹中空空的班主任是难以令学生信服的。

相反,知识渊博、教学艺术高超的班主任非常受学生的敬佩和爱戴。

这样的班主任也能更好地推动班集体工作的顺利开展。

班主任实现终身学习既是个体发展的需要,又是做好班级工作的需要。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多十倍,多二十倍,以便能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

”这就要求班主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间断地学习,这样知识就会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

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

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

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作者:马涛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第31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知识的渴求愈加强烈。

追求完美、高质量的教育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一种时尚。

选择一所好的学校让孩子去学习和生活已成为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焦点话题。

而“择校”的背后,不得不让学校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能使广大的学生和家长认同一所学校?笔者认为应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以德为本,建立良好的校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学校的教育工作应以育人为本,坚持德育为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德,乃立身之本。

因此,办学应树立先成人后成才、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的理念,坚持以德为本,坚持以德立校,使学校的校风突出一个德字,使学校的特色体现一德字。

建立良好的校风是办好学校的前提,也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保证。

学校的德育工作应立足长远,有近期目标,有长远目标,要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

校风不但要制度化、经常化、科学化,而且更要潜移默化、深入人心、根深蒂固、经久不衰。

在良好校风的影响下,教师能为人师表,学生能健康发展。

同时,学校要用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弘扬正气,坚决抵制不良风气的侵扰,通过民主参与、公平竞争增强广大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荣誉感。

学校通过各种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使学生具备热爱祖国、服务人民、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团结互助、艰苦奋斗的道德品质。

2 以师为本,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办学离不开教师,教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教师的辛勤努力。

所以,学校应以教师为本,不断激发教师的热情,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首先,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的需求。

一旦人的需要得到满足,其个性和能力就能得到释放,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迸发而出。

教师个人的需要同学校的发展目标越来越近,达到人校和谐统一、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教育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

教育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

教育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当谈及教育时,我们不能忽视“以人为本”的原则。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形成。

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潜能,并成为一个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人。

首先,以人为本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通常只是听从老师的指导,按照书本上的答案去做题。

这种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

相反,以人为本的教育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

老师应该扮演的角色是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

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其次,以人为本的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样性。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不同的兴趣、能力和优点。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会忽视这一点,试图将所有学生塑造成相同的模式。

但这样的做法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和兴趣,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实现个人价值。

再次,以人为本的教育应该强调全面的教育目标。

传统的教育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

然而,学生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学业上,还包括道德、社会、情感等方面。

以人为本的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培养其成为有良好道德品质和高度责任感的人。

学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领导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使他们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挑战。

总之,教育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关注学生个体的需求和差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形成。

只有以人为本的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出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人。

农村中学办学理念

农村中学办学理念

农村中学办学理念
农村中学的办学理念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德育为先: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质量为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环境育人:注重校园环境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此外,农村中学的办学理念还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特色进行具体制定。

例如,有些农村中学可能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些农村中学可能更加注重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乡土情怀。

总之,农村中学的办学理念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特色进行具体制定。

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理念

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理念

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理念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而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理念则是推动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

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围绕这一理念,探讨其重要性及其实施路径。

首先,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理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传统教育往往过分关注知识的灌输和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发展。

然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潜力,应该在教育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和释放。

而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并提供广泛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只有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现自我才华,教育才能真正服务于人的发展。

其次,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理念强调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育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忽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然而,现实社会对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当务之急。

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理念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和实践实践,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只有通过实践和创新,学生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并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同时,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理念还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环境的改善。

教师是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他们的专业发展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高。

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理念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技能,并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相应的待遇。

只有让教师在专业发展上得到充分的支持和关注,他们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理念,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相应政策,明确推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的目标和路径。

其次,学校应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和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性的学习项目。

同时,学校还应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培训和研讨机会,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能力。

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

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

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深深体现了教育的核心价值。

这是一种以人为本,全面关注学生发展的教育观,也是我们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理念。

“为了学生一切”,强调的是教育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教育的目标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素质等各方面。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他们的社会性、情感性、创造性等多元发展。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满足他们的需求,激发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一切为了学生”,揭示了教育的服务性和奉献性。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服务,是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我们的教育工作,无论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还是教学方式的选择,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他们的需求和利益为出发点。

我们要用心去理解学生,用爱去关注学生,用行动去支持学生,让他们在我们的教育中感受到温暖和力量。

“为了一切学生”,强调的是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性。

教育的阳光应该普照每一个孩子,无论他们的性别、种族、贫富、城乡、残疾与否,都应该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我们要打破各种教育壁垒,扩大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在这个教育理念下,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

他们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支持者。

他们要用心去理解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需求,激发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成为他们的引导者和帮助者,给予他们及时的反馈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继续前进。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让他们在面对挑战时能够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

同时,“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也与当前的教育改革方向高度契合。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正在努力构建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体系。

这个教育理念强调了教育的公平性、全面性和服务性,正是我们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教育为本,服务为先: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府

教育为本,服务为先: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府

教育为本,服务为先: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府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府则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如何办好学校、为人民服务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方面,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府需要树立教育为本的理念。

教育是立足于人民的,其目的就是为了人民的发展和幸福。

因此,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无论是教师还是管理者,都应该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知识等方面的需求,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府还需要以服务为先。

服务是学校的使命,也是学校存在的意义。

学校要积极关注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社会作出贡献。

首先,学校要与社会紧密结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其次,学校要加强与企业和行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支持,助力他们顺利步入社会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此外,学校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府,我们还需要加强教育改革和创新。

教育改革是学校发展的推动力,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学校要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不断探索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引进优秀人才的力度,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最后,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府还需要加强社会监督和反馈机制。

学校要积极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倾听人民的呼声。

开展学校评估和监测,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促进学校的改善和升级。

同时,学校还要积极主动地与社会进行沟通和交流,加强与家长、学生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形成良好的教育共同体,共同推动学校的发展和进步。

总之,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府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新教育五大观点心得体会(3篇)

新教育五大观点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新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新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教育的五大观点,即以人为本、尊重差异、关注过程、重视合作和倡导创新,为我们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以下是我对新教育五大观点的心得体会。

一、以人为本新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将学生视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

我认为,这一观点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提高。

3.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特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4.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以适应学生的需求。

二、尊重差异尊重差异是新教育理念的核心之一。

我认为,以下几方面体现了尊重差异的重要性:1. 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尊重差异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无论其家庭背景、性别、智力水平等。

2. 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尊重差异,使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尊重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尊重差异,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关注过程关注过程是新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认为,以下几方面体现了关注过程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注过程,使学生学会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 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过程,使教师能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注过程,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观(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教学观(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教学观(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教学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不可想象。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观也发生变革,具体体现在以下四点:一、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传统课程倡导的教学观认为课程是教学的方向,目标或计划,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设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则是课程的接受者。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

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与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二、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只管学,教学就是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过程、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三、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正确结论。

但是如果不经过质疑、比较、判断, 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得到真正的理解与巩固。

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

所以,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四、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传统的学校教育以学科为本,重认知轻感情,重教书轻育人。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意味着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学生观(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的教育对象一一学生的身心特点、发展潜能、素质目标及评价标准等问题的中的看法和观点。

以人为本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目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学校必须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坚持全面发展。

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方针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多年来,我校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主要有以下策略: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对于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业务上的指导,其次才是行政管理”。

作为一名校长,首先必须做到严格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党的教育方针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南。

我校确立了“对学生未来负责,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新的人才观,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注重培养全面加特长的学生。

一是在课程设置上,执行教育政策不走样,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开好每一门课。

特别注重体、音、美等课程的教学,加大这些方面的投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各方面的人才茁壮成长。

二是在学业评价上,我校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注重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成绩呈现等级评价。

三是在活动开展上,长期坚持“活动经常,活动多样”的原则,大力表彰各方面特长学生。

例如:我校开展阳光体育锻炼、开展大课间活动,举办“大家唱、大家跳”的活动,举办书画展,开展科技活动等等。

这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策略。

二、构建德育工作的新网络我校坚持德育为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地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的内容,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我校以“文明伴我成长”为主线,以迈好中学第一步(七年级);迈好青春第一步(八年级);迈好人生第一步(九年级)三大专题为抓手,着力打造学校德育工作的系列化,深入开展德育针对性与实效性的研究,学校德育工作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日日有要求。

落实“以人为本”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落实“以人为本”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落实“以人为本”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这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从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学环境,提供给学生身上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堂成为学生交流学习体会的特殊场所,使学习活动深入生活、溶入社会,真正实现由“以本为本”到“以人为本”的根本性转变。

本文就在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落实“以人为本”精神,促进学生发展试作阐述:一、“乐学”——落实“以人为本”精神的前提。

“1块。

”索新知。

二、“未来的1先,粗读。

如计算法则一般按照准备题、例题、旁注说明算理算法,练一练,想一想,总结计算法则等。

其次,教学生读懂字面含义,抓文字中的关键词语。

教学新知识或指导学生预习,要边读边问几个为什么,做到读懂。

再次,精读。

深入思考,品味,推敲其中的重要问题和结论。

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

2、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指学生在自学活动中逐步形成可以独立进行的有效学习能力。

教师要抓教材的重、难点,设计迁移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在看书过程中解决矛盾。

如在教学乘数是三位数时,,在复习两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法则后,在乘数上添数百位数,使学习出现矛盾。

接着教师提出了看书自学的思考题:⑴乘数的百位上的数是在什么情况下去乘的?⑵它和用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去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⑶为什么百位上的数乘被乘数所得到积的末位要和百位对齐?在教师明确指导下,学生的自学思考过程就进入到一个有意义的、有序的信息系统中,然后展开讨论,动手演练,充分调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也使学生体验到看书获得成功的愉快感,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3、教会学生思考。

智力活动的核心是思维,不仅要有“乐于思考”的习惯,还要有着“善于思考”的科学方法和能力。

教会学生思考,就要善于带着预习中的问题思考;善于随着老师提出的问题思考;善于从同学的发言中启发自己的思考。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措施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措施

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得全面发展----东社高级小学学生管理初探中国得教育教学改革正朝着实施素质教育得方向努力,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所需得人才,教师必须树立新型得学生观,“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得发展”。

学生就是教学工作得主体,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事业心、责任感,以促进学生得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为己任,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与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重视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始终将德育工作作为素质教育得首要任务,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得要求,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1、建立健全了德育工作领导机构与德育工作制度,在校外开辟了福寿山德育教育基地,充分利用校内外德育资源,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与社会实践得联系,讲究实效,克服形式主义。

2、重视学生养成教育得培养。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充分发挥团支部得作用、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班会、广播站、黑板报等教育阵地,丰富学生得课外生活、促进学生得健康发展。

严格执行国旗升降制度,坚持升国旗、唱国歌、国旗下得演讲。

“整肃纪律优化秩序规范行为营造浓厚学风”专项学生整治活动,树立良好得班风、校风。

3、教师实行一岗双责,既教书又育人,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得德育工作机制,把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得各个领域与各个环节。

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得培养,经常性得举办学生学习经验交流会、中考百日冲刺动员会、规划人生,设定目标,努力拼搏得主题班会等,使学生学有动力,超有目标。

大力加强校园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名人警句牌换成了学生自己得座右铭,标语告示贴近生活、注重细节,校园环境力求净化、美化、秩序化、人文化,营造出一片平安、文明、与谐得校园氛围。

4、德育工作得落实学校主要就是依靠班主任实施,我校经常性得举办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班会示范课,有机会就让班主任外出培训学习,从而不断提高班主任水平,更好得保证学生得德育教育。

以人为本,关爱学生成长

 以人为本,关爱学生成长

以人为本,关爱学生成长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教育被认为是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

然而,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应该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

本文将探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详细阐述如何关爱学生成长。

1.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一种注重个体的教育观念,将学生视为发展潜能和个性的集中体现。

它强调教育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教育计划,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以下是几个核心要素:1.1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同的兴趣,才能和学习方式。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学生的差异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

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才能和学习风格,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1.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供学习资源和指导,同时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思考、问题解决和合作能力。

1.3 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综合发展。

除了关注学术方面的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品德、社交和身体发展。

教师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全面的成长机会,使他们在多个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2. 关爱学生成长的实践方法了解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实践方法来关爱学生成长:2.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关爱学生成长的基础。

教师应该以平等、尊重和关心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并与他们建立起信任和理解。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和互动讨论的方式与学生互动,关注他们的需求和问题,积极回应学生的反馈和建议。

2.2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社区服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到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快乐和意义。

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能力。

学生工作计划(学生管理工作目标)

学生工作计划(学生管理工作目标)

学生工作计划(学生管理工作目标)一、工作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制定本学生工作计划。

本计划以“以人为本、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旨在明确学生管理工作目标,规范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能。

二、工作目标1. 建立健全学生管理体系:完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规范管理流程,确保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 优化学生管理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指导和服务。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 强化家校合作: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5. 提升管理团队素质:加强管理团队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三、工作措施1. 完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确保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2.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4. 拓展学生课外活动:丰富课外活动内容,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团、竞赛和志愿服务活动,提高综合素质。

5. 强化家校沟通:定期召开家长会,开展家访活动,建立家校联系平台,促进家校合作。

6. 提升管理团队素质:组织管理团队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确保管理工作高效有序。

四、工作评价与考核1. 建立学生管理工作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对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评估,确保管理工作目标得到落实。

2. 完善考核机制: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挂钩,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定期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了解学生对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师德师风建设总体要求的基本原则

师德师风建设总体要求的基本原则

师德师风建设总体要求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成为有志气、有能力、有道德品质的人。

2.严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教师要恪守职业道德,维护教育公正,严格遵守职业行为规范,不违法纪、不越轨行为,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表率。

3.注重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师要强化教学管理,注重教学质量和效果,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促进教学创新,提高教学效果和成果。

4.尊重学生,关心学生。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关心学生的思想、情感、身体和生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密切师生联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5.关注教育公平和社会责任。

教师要关注教育公平和社会责任,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现代化,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一、办学思想及其提出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要。

1、办学思想: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2、理论基础。

①教育方针。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方针中提到了“两个服务”和“全面发展”。

我认为,我们的办学思想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

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全面提高,将来成为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就是在为社会、为人民服务。

②教育理念。

现代学生观可以用4个命题来表达,即,“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是责权主体。

”素质教育就是以人为核心,促进每个个体在与社会发展目标和谐一致的条件下,主动开发个人潜能,以争取个性的最佳发展。

所以,我们在办学思想中提出了“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一是指学校的所有工作人员,所开展的一切工作都应当围绕学生的发展来进行。

二是指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使每一个学生在他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将来能够更好地工作,幸福地生活。

③行业特点。

陶西平同志讲过:“作为第三产业的学校,任务就是为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服务。

”世贸组织也指出“教育服务贸易。

”这就决定了学校是服务行业。

但它又不同于社会上其它的服务业。

学校教育是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道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

所以,我们在办学思想中提出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3、现实需要。

①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多年来,我们一直将学生当成被动对象,当“标准件”制造的。

我们出发点不是“你想做什么?”而是“你得做什么?”这样就严重束缚了儿童的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这也是我们在调查中学生反映出的一个问题。

②家长的愿望。

老百姓把孩子送到学校,都想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为此,有的家长捐资助学、有的家长不怕路远而车接车送孩子上下学。

有的家长为了孩子入学而确定购房的地点等等,可谓用心良苦。

但这一切都说明了老百姓对学校教育寄予着厚望,需要学校为他们子女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服务。

③义务教育的要求。

《首都教育2010发展纲要》中提出“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大幅度提高”,我认为小学阶段的教育尤为重要。

一个人,一般在校学习时间,我国为16―17年,<莲山课~件 >即小学6年,中学6年,大学4―5年。

而小学阶段占1/3多的时间。

在小学这6年里,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所以,必须扎扎实实地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我在贯彻学校办学思想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1、要善于学习。

2005年第5期《北京教育》上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办学重在思想力》。

文章指出“关于思想,学者们常说你直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

办教育需要思想,需要通过思想力提升教育的品质,做有思想的办学者,就要磨砺自身的思想,精练自己的思想,成熟自己的思想,润色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办学思想力。

”作为校长,对自己主管的学校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科学的办学思想,而这一思想,只能由校长提出。

作为校长,一要治校,即学校管理;二要治学即做学问、做研究。

学校的办学思想是学校管理的首要任务,也是校长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们提到的“服务”,我认为校长是第一服务员,而要想提高服务质量,校长就必须善于学习教育理论。

校长脱产学习或培训的机会并不多,所以只有自觉地加强平时的学习。

自89年任校长以来,我一直坚持学习教育理论,并做了10万字以上的学习摘录。

我还有12篇文章分别在国家、市和区教育刊物上发表。

2、为教师的成长服务。

要唱好“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这台戏,台上的主角应当是教师。

要想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就必须造就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中央提出建设几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号召后,上海交大一个课题组专
门为此作了研究,提出了九项标准。

其中,把‘名师荟萃’列为第2条,把‘校长掌舵’列为第5条。

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提出,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指标只有一个,就是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

”大学如此,中小学也是这样。

为鼓励教师进取,我校首先制定了《教师年度考核评优办法》、《校级骨干教师的认定办法》、《工作中有突出成绩教师的奖励办法》等。

通过我们的工作,已经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教师:有8人获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称号,有10人获市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学科优秀教师或优秀辅导员称号。

在已进行的四届“春华杯”和“秋实杯”课堂教学竞赛中,我校参赛的8名教师均捧杯获奖。

现学校有市级骨干教师5人,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1人,通州区名师2人。

现专任教师中有本专科学历的达83%,到2010年达到市里提出的85%是不成问题的。

其次,我们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在出人才的问题上,要鼓励和支持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这不是提倡搞个人突出、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合乎人才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的指示,学校敢于宣传优秀教师事迹,号召教师向他们学习。

这既有利于在教师中树立正气,也能促进一些教师脱颖而出。

第三,校长为教师的成长做深入细致的工作。

如教师承担市区级的研究课,评优课时,我都亲自听试讲,同教师一起备课,修改教案,甚至连上课时的导语,教师读书的语气,我都提出自己的意见,有时还亲自示范。

教师上交评奖的论文只要让我帮助看看的,我都认真地拜读,并逐字逐句进行修改。

对这些事,我是非常高兴地做,从来不推脱。

3、“服务”中抓住三项重点。

①以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学生。

高质量教育,体现在高质量的教学上,因为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为此,我们制定了教学工作思路,即“以教学科研为先导,以教学方法改革为中心,以教学常规管理为基础,以教学设备优化为手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校长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管理,但对教学的管理,是重点环节。

我当校长18年了,和大家一样,每天事务繁杂,忙忙碌碌。

但我能尽力妥善处理好各种工作之间的关系,保证自己以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

每学期,就教学工作而言,我必做的工作有,制定教学计划,参与教学工
作的总结。

查阅学科教学计划,抽查教师的教案和学生作业。

查阅教师的教育理论笔记,深入课堂听课。

我曾在全区小学校长会上,做过“通过听课,实现对教学工作管理”的经验介绍。

我写的《校长听课也是一种管理手段》一文刊登在2002年第8期《中小学管理》杂志上,由于校长重视,使我校有了较高的教学质量,曾获市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大赛优胜奖,市“电化教育优类校”,曾两次被评为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在2003年被市评为首届“课程改革实验先进校”,并在大会上做经验介绍。

②以和谐的人际关系服务学生。

在工作中,我们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的朋友情意,与家长之间建立携手同心的同志情意。

特别要处理好与特殊学生(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后进生)的关系。

<莲山课~件 >教师与学生、与家长矛盾激化,就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

所以我们要求教师要满腔热情地为学生服务(这里不排除教师的主导作用),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这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另外,学校也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有些工作让家长参与管理。

我们采取的措施有:公布校长、副校长及年级组办公室电话,开设与家长的谈心室,通过网站发布月工作汇报;按规定做好收费工作,实行家长来校参加活动制度;向家长下发问卷,请家长评价学校工作等。

学校曾多次被评为区“文明单位”和“师德先进集体”。

③以良好的育人环境服务学生。

首先做好校园的绿化、美化工作,并使环境有教育性,同时要优化教学环境,现学校建有音乐、美术、自然、计算机等专用教室。

建有广播、闭路电视和校园网,塑胶跑道操场,在19个普通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

其次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们和玉桥派出所、玉桥办事处、检察院、葛布店北里居委会、区交通支队、区城管监察大队等有关单位建立联系,开展活动,使校园周边有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建校17年来,学生没有出现一起重大安全事故,没出现一起学生伤害事故。

学校也曾被评为区“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校外教育先进单位”等。

总之,由于干部教师认真贯彻了学校的办学思想,使每一名学生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并且培养出一批具有特长的学生。

有的也考入了清华、
北大和其它一些重点大学,有的参加了工作,取得了业绩。

我们也曾就学校工作,四次向共千余名家长问卷,结果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达90.3%。

每年一年级招生时,学校门前便早早排起了长龙般的队伍,家长想方设法送孩子到运河小学来上学。

我校现有1666名学生,平均班额为53.7人,而且多年来居高不下,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种情况也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学校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同时,也证明了学校的办学思想是正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