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学实录要点
《猫》课堂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猫》课堂实录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猫》这篇课文;(2)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作者对猫的描述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的写作特色;(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2)引导学生学会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 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3. 分析课文的写作特色。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对猫的描述和情感表达;2.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猫》的文本;2. 生字词卡片;3.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PPT课件展示有关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猫的特点;(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猫的了解和认识;(3)简介课文作者及其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遇到问题可以同桌交流。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的写作特色;4. 课堂练习(1)学生用生字词造句;(2)学生发挥想象,写一段关于猫的故事。
5.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用心去感受;(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2)在家观察家里的宠物猫,记录下它的生活习性,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包括发音、语调、节奏等;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包括拼写、用法等;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包括主要情节、人物关系等;4. 学生对课文写作特色的分析能力,包括修辞手法、结构安排等;5.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观察记录、故事编写等。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情况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参与度、课堂氛围等;2. 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反思,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3. 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进行反思,考虑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4.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策略。
《猫》公开课教案(教学实录)

《猫》公开课教案(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猫》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3. 通过对课文的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猫》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文学手法。
3. 学生讨论和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对课文中的具体内容和文学手法进行分析。
3.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课文《猫》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 问题讨论:学生提出问题,全班共同讨论。
4. 案例分析:教师对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文学手法进行分析。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估。
2. 学生欣赏能力的提高: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表达来评估。
3. 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的提高:通过问题提出和回答来评估。
六、教学准备1. 教材:《猫》文本2. 参考资料:有关《猫》的背景资料、文学评论、相关文学作品3.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教学PPT4. 课前任务: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准备问题及观点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猫》的文意,分析作品主题及文学手法。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八、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通过展示有关猫的图片,引导学生分享对猫的印象和感受。
2. 课文阅读:学生齐读或分段读课文,教师指导阅读技巧。
3. 内容理解:学生汇报预习成果,教师引导讨论,解答疑问。
4. 文学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文学手法,如象征、比喻等。
5. 主题探讨:学生分组讨论课文所表达的主题,分享讨论成果。
九、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讨论。
13《猫》教学实录

13《猫》教学实录《猫》部编版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词,理解词义。
2.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在观察中抓事物特点的能力。
3.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作者的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在观察中抓事物特点的能力。
2.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作者的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同学们上课前先请大家看一组图片,你估计会尖叫出来的,是不是这样的?确实特别可爱。
有没有同学特别喜欢猫的?有没有人家里就养过猫的。
来。
你告诉大家你们家的猫可爱吗?生:我们家的猫呢就是黑白相间的,还有一点棕色,特别贪玩玩,每次只要一想玩出去走走就很久很久没有回来。
你以为他丢了,结果他还回来。
好可以了,请坐。
还有谁分享一下你们家的猫?你说。
生:我们家的猫它特别爱玩。
然后如果遇到我们家的在地上那些毛毛球,他就会爬起来玩,直到捏碎为止。
所以你千万不要躺地上,你会被他玩坏的。
你看猫是不是特别可爱。
不光你们觉得可爱,著名的一个作家老舍先生,他也觉得他们家的猫特别可爱。
那么老舍先生也写了一篇文章,就叫做猫。
老舍有没有人对他有了解的?生:他的原名是舒庆春。
你看有人知道他的原名,有人知道他是哪个民族的,那有没有人知道他的作品?作家肯定有作品对不对?你说生:他有一部著名剧本茶馆。
小说,骆驼祥子。
好,他还有茶馆、龙须沟等很多作品。
有没有留意?这上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介绍,他被称为什么生:人民艺术家,我觉得这个称谓太高级了,人民艺术家不是所有作家都有这样的称号的,可见他的作品应该写得非常非常好。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他的这篇文章叫做什么。
生:猫打开课文,我们来读一读这篇文章,看看这个猫到底是有多么的可爱。
自己读自己的,拿出你的笔把你获取的重要的信息勾画出来,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好,读完了是吧。
《猫》课堂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猫》课堂实录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猫》这篇文章,使学生了解作者老舍以及他对猫的喜爱和感悟。
2.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能够理解并表述文章中的中心思想。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文章主题的理解与表述。
三、教学难点:1. 文章中重点句子的理解与运用。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对动物的喜爱。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描写手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关于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猫的了解和印象。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文章,回答关于文章内容的问题。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文章中的生字词,并让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主题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表达他们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看法。
5. 重点句子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重点句子,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6.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关于猫的描写案例,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对动物的喜爱。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文章主题的理解。
8.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他们喜爱的小动物的作文,运用课堂上学习到的生字词和描写手法。
9.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并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10. 学生反馈:教师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
2. 生字词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作文练习:评估学生课后作业中关于喜爱小动物的作文,检查他们是否能够运用课堂上学习的描写手法和生字词。
七、教学资源:1. 课文《猫》的文本。
2. 关于猫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作文评价标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导入、阅读理解、生字词学习。
猫》教学实录 完整版

猫》教学实录完整版猫》一课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一、导入老师: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小猫的图片。
看后你想说些什么?学生:小猫太可爱了。
老师:猫因为它的活泼乖巧被许多人喜爱,但它们也和人一样各有各的性格。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XXX先生的散文《猫》,去感受他养猫过程中的快乐与酸辛,也希望同学们能从他的文章中领悟一些生活哲理。
二、问题再现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情况。
1、老师:请同学们朗读生词(1-3组同学每人一行),齐读两遍注意错音。
2、老师:请两位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1:文章讲了作者三次养猫的经历,其中有快乐也有酸辛和难过。
学生2:文章讲了“我”三次养猫又三次失猫。
3、老师:同学们说的很好,那你们能分别讲讲三只小猫的故事吗?学生1:第一只小猫是三妹从隔壁要来的,花白的毛,很活泼,全家人都很喜欢它,但后来却病死了,三妹最难过,我心里也很酸楚。
学生2:第二只小猫是母亲从舅舅家抱来的,黄色,更有趣更活泼,还会抓老鼠,成了一家人的宠物,但后来被陌生人抱走了,一家人既为失去小猫而怅然,又恨那夺人所爱的人。
学生3:第三只猫是从门口捡的,很难看而且不活泼,后来被“我”误会吃了芙蓉鸟,挨打之后,死在邻居家的屋顶上。
老师:同学们概括时不仅抓住了故事的核心,还讲得很生动。
这只是我们对三只小猫大致的了解,下面我们再结合课文,深入了解一下这三只小猫。
三、知识拓展一)默读整篇课文,分析三只小猫各自的特点。
老师:请你默读课文勾画相关语句,然后用“读,我看到了一只的猫。
”这一句式说话。
(要求:认真听同学的发言,不重复别人的答案,有自己的见解。
)学生按句式说话:“读,我看到了一只猫。
”老师深入引导:学生1:“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猫。
老师:这一处猫的动作和描写可谓文笔的精华,它用朴素的言语创造了一只活泼可爱的猫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能够唤起我们的想象——小猫逗玩的动态、情态栩栩如生。
《猫》课堂教学实录5篇

《猫》课堂教学实录5篇第一篇:《猫》课堂教学实录《猫》课堂教学实录童话接龙:请昨天负责童话接龙的同学来读一读他的作品,谁来评价一下?谁来继续往下接?一、导入我们通过学习第四组课文认识了高傲的白鹅和白公鹅以及慈爱尽职的母鸡,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的朋友,看!(教师播放《猫》的图片PPT1)这些小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可爱)老舍家也有一只可爱的猫,今天我们就跟随老舍先生的笔触去认识一下这只可爱的猫。
板书:15.猫二、检查预习1.作者:我们刚学过老舍笔下的《母鸡》,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老舍。
2.生字词请一组同学进行轮读,读对大家跟读,读错大家帮他纠正。
(PPT)三、整体把握读读课文,你能把课文读成两个词?板书:古怪可爱你能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PPT)板书:成年后刚满月四、品读小猫的可爱:我们先来看看老舍先生家这只猫刚满月时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1 段,进行品析。
(PPT)学生1:我知道了老舍先生不但爱长大了的猫,更爱刚满月的小猫。
学生2:我知道了刚满月的小猫既可爱又淘气。
“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
”小猫真是太可爱了,就像小孩子一样!难怪老舍先生那么喜欢它们呢!学生3:我还发现小猫特别勇敢,它们的头被撞疼了也不哭!学生4:我发现老舍先生太爱他的小猫了!我知道老舍先生是非常爱他养的花的,但“小猫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
”老舍先生也不会责打它,还认为小猫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在猫和花的较量中,是小猫取得了胜利!谁让老舍先生更爱猫呢!我觉得那些花太可怜了!学生5:我还能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呢…… 板书:可爱五、课外拓展(PPT)品读其他俩位作家笔下关于猫的片段,将三位作家笔下的猫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六、小练笔:学习要求:老舍先生家的猫刚满月时可真可爱!你喜欢的小动物小的时候有什么特点呢?你能不能也把你喜欢的小动物小时候的特点写下来?学习方式:先小组合作交流,交流后说一说你打算写哪种小动物小时候的什么特点?(PPT)学生1:我想写的小猫的淘气,最喜欢抓我的玩具玩儿,经常把我的玩具给弄坏,可我还是舍不得打它。
小学语文四年上册《猫》课堂教学实录(三篇)

《猫》课堂教学实录(一)一、导入(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对新课产生亲切感)。
(师):哪些同学家里养过猫?谁来说说你印象中的猫?(生):猫很调皮、贪吃、小猫很可爱。
(生):我奶奶家有一只猫很贪吃。
有一次吃饭,爬进我奶奶家的锅里了。
(生):猫有时候很可爱,有时候也令人讨厌。
有一次,把家里东西都偷吃光了。
(师):猫有时候贪吃、调皮,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
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名字叫老舍,他非常喜欢猫,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我想你学了课文,一定会喜欢猫的。
二、整体感知(师):同学们已经自学了字词,我们一起把这课的词语读一读。
生齐读词语。
(师):词语读得整齐、响亮。
那课文你会读吗?自己读读课文,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想一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大猫,哪些自然段写了小猫。
给课文分段。
学生汇报。
三、教学第一段(师):自由朗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一)了解大猫性格古怪(生):我读懂了猫很老实。
/有时候猫很贪玩。
/猫捉老鼠时很尽职。
/猫很古怪,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
/猫很胆小,又很勇猛。
(加粗字为教师板书)(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把猫的性格全找出来了。
老师请你选择一个或两个猫的性格读一读,注意动脑筋,把句子读好,读美,读出自己的感受。
开始吧!学生自由朗读后,教师请学生个别读。
结合教师、优秀学生范读,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读好、读美句子。
(师):看黑板上的板书,老舍先生写出那么多的猫的性格(齐读),你有什么话想说吗?(生):这些词语的意思都有些矛盾。
(生):每一行中的两种性格的意思是相反的。
(师):看看课文上是怎么把这些性格联系起来的。
(说它……的确……可是……)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
出示:说它温柔可亲吧,的确是呀,______________可是。
学生练说。
(二)品词品句,体会对猫的喜爱之情(师):猫的性格这样古怪,作者喜欢吗?再读第一段,哪些句子最能反映作者喜欢猫?(生):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猫》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4篇

《猫》第一课时教学实录篇4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有谁养过猫吗?有谁仔细观察过猫吗?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学生:可爱、淘气、贪吃、贪玩师:大作家老舍先生也非常喜欢猫、也养过猫,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15课《猫》。
师:板书课题师:同学们请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二、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这只猫的呢?生:课文写了有关猫的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猫的性格古怪,二是小猫的淘气可爱。
师:第一方面的内容,写大猫的性格古是在哪几自然段,第二方面的内容写小猫的淘气可爱又是在哪几自然段?生:写大猫的性格古是在1-3自然段,写小猫的淘气可爱又是在第4自然段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及写法。
(1)师:默读课文的的第一段,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生: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师:这是一个总起句,问:总起句有什么作用?生:这个总起句的作用是后面的内容(1-3)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师:学习第一部分的第一自然段,轻声读课文画出表现猫性格古怪的词语。
生:老实—贪玩—尽职师:猫的哪些做法表现出它的老实、贪玩、尽职呢?如: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猫的、贪玩、尽职的呢?同学们纷纷举起了小手生:我来说说它的老实吧: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师:读这个句子体会猫的老实。
生:我来说说它的贪玩吧,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师:读这个句子体会猫的贪玩,并用任凭……也……造句。
生1:这快石头太重了,任凭我这么搬也搬不动它。
师评:你说得很好。
生2:任凭妈妈怎么叫我,我也不答应她。
师:这个句子是对的,但在生活中妈妈叫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马上应答她。
生:我来说说它的尽职吧,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师:读句子体会猫的尽职并用非不……可……造句。
生1:这次运动会我非拿个冠军不可。
《猫》公开课教案(教学实录)

《猫》公开课教案(教学实录)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猫》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和文学鉴赏技巧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猫》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2.2 教学难点学生对文本分析方法和文学鉴赏技巧的应用。
学生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猫》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
教师通过分析,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2 互动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通过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3.3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掌握文本分析方法和文学鉴赏技巧。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动物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福利问题。
4.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猫》这篇文章的内容,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让学生掌握文本分析方法和文学鉴赏技巧。
4.3 互动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4.4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掌握文本分析方法和文学鉴赏技巧。
第五章: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复述《猫》这篇文章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点。
要求学生书写课后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选取一篇文学作品进行鉴赏,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评估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老舍《猫》教学实录(精选5篇)

老舍《猫》教学实录(精选5篇)老舍《猫》教学实录(精选5篇)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老舍《猫》教学实录,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老舍《猫》教学实录篇1师:同学们好!今天李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小客人,看看它们是谁!(课件出示:黑猫警长、蓝猫、哆啦A梦、汤姆和杰瑞)生:黑猫警长!生:蓝猫!生:哆啦A梦!生:汤姆和杰瑞!师:呵呵,同学们都和它们是老朋友啦!它们是谁呀?生:猫!(课件出示:猫)齐读课题师:你们喜欢猫吗?为什么呢?生:喜欢!因为它特别可爱!生:我喜欢它很淘气。
生:我觉得它毛绒绒的,摸起来很舒服!生:能抓老鼠师:是呀,猫是个讨人喜欢的小动物,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爷爷也特别喜欢猫,而且还养了一只,你们想不想知道舍爷爷家的猫是什么样的?生:想!师:赶快把书打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
读完课文再想一想,老舍笔下的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课文读完了,谁来说一说,老舍笔下的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1.它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的2.它出去玩儿会一天一夜不回家3.它既贪玩又尽职是呀,真让人捉摸不透,还有谁要补充的吗4.我感觉它好主人很亲近5.我发现满月的小猫更可爱,我都想要了师:是呀,老舍先生家的猫真有意思,那同学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文中有两个能概括课文内容的句子,看你能发现吗师:课文都读通顺了,谁来读读能概括课文内容的句子。
生:第一句:猫的性格实在古怪,既是中心句也是总起句。
第二句是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师:你很会读书,她读懂了课文主要写的是猫的性格是,一起说生:古怪师:(板书)和小猫的生:淘气(板书)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前三自然段是围绕第一句话写的第四自然段是围绕第二句话写的猫的性格到底有多古怪呢?课文是怎样描写的生:我是从第一自然的第四句话读出来,(读句子)一般的猫玩一会就回来,这只猫玩一夜都不回来,像个野猫子一样众笑师:哦多贪玩的猫啊,谁给他补充生:有时候老实还会找个地方睡大觉,无忧无虑的,但如果决定出去玩玩就是一天一夜,听到老鼠一点响动,就一连要等几个几个钟头,所以我觉得他的性格很矛盾师:哦,你很会读书,注意边读边想,读出了猫的古怪,你说他有时很老实,有时还很贪玩,有时还很尽职。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猫(教案)与教学实录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小写作练习,大家共同评价、学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描述课文《猫》中三只猫的特点及命运,理解作者对猫咪的喜爱和关怀。
-掌握文章的关键词汇、句式结构,分析并欣赏课文中的修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和描写技巧。
-体会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出的情感,探讨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主题。
-引导学生从文化角度理解课文,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举例解释:
-在分析课文过程中,重点关注作者对三只猫的外貌、性格和生活习性的描绘,如“毛色如绸缎般光滑”、“胆小,受了惊就躲起来”等,让学生理解这些描写如何体现作者对猫的喜爱。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思维品质和审美情趣。通过学习《猫》,使学生能够:1.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把握文章主题,领会作者情感;2.分析并欣赏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提升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4.激发学生对自然生命的关爱,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培养美好情感;5.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汲取文化内涵,传承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我会通过例句分析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猫》课堂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猫》课堂实录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猫》这篇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课文中描述猫的动作、神态和习性的句子,并能够进行适当的模仿和表演。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背诵,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通过模仿和表演,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尊重,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善良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猫》这篇课文。
(2)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掌握课文中描述猫的动作、神态和习性的句子,并进行适当的模仿和表演。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描述猫的动作、神态和习性的句子的理解和表演。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课文《猫》的文本。
(2)生词和短语的卡片。
(3)猫的图片或视频。
2. 教学环境:(1)教室里有一张桌子、几张椅子和一个黑板。
(2)音响设备或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猫的图片或视频,并提问:“你们知道这只猫在做什么?它的神态和动作是怎样的?”(2)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猫》的内容和主题。
2. 朗读与背诵:(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并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停顿。
(2)学生跟读后,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进行背诵展示。
3. 生词和短语的学习:(1)教师出示生词和短语的卡片,并引导学生朗读和理解。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运用生词和短语到实际情景中。
4. 模仿和表演:(1)教师选取课文中描述猫的动作、神态和习性的句子,并进行示范。
(2)学生分组进行模仿和表演,尝试将句子中的动作、神态和习性表现出来。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将课文《猫》背诵给家长听,并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猫》课堂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猫》课堂实录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猫》,使学生了解作者老舍以及作品背景,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以及表现手法,提高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增强对动物关爱和保护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作品基本情节的理解。
2. 人物形象的分析。
3. 作品主题思想的探讨。
三、教学难点:1. 作品中深刻的思想内涵的把握。
2. 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人物关系等基本知识。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作品,体会作品情感。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主题思想及表现手法。
4.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作者老舍及其作品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作品,理解作品基本情节。
3. 讲解:讲解作品中的生僻词汇、人物关系等。
4. 分析人物形象: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动物保护主题。
5. 探讨主题思想: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作品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
6.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情节,深入分析人物形象。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主题思想及教育意义。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课堂节奏控制: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适度掌握课堂节奏,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理解、消化新知识。
2. 教学方法选择: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需求,是否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对教学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效果。
《猫》课堂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猫》课堂实录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猫》这篇课文;(2)掌握生词和重点句子,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猫的特点和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生词和重点句子的学习;(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难点:(1)生词和句子的理解和运用;(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猫的特点和习性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关于猫的话题;(2)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有关动物的课文。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词和重点句子的理解;(2)学生合作探讨,解决生词和重点句子的问题。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词和重点句子的含义和用法;(2)讲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猫的特点和习性。
4. 实践环节:(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情景;(2)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和表达。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内容,巩固生词和重点句子;2. 家长签字确认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合作意识;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家长签字情况;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含课文内容、生词和重点句子;2. 图片和视频资源:收集与猫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用于导入和课堂讲解;3. 练习题:设计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策略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模拟情景、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英语;2. 情境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 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猫》公开课教案(教学实录)

《猫》公开课教案(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猫》,掌握作者老舍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体会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培养关爱动物、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猫》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 学会运用感悟、品味、联想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运用感悟、品味、联想等方法,把握课文内涵。
2.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珍惜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
2. 运用感悟、品味、联想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课文为例,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猫》的作者老舍及其作品特点。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 问题探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如:“课文为什么以猫为主题?作者是如何描绘猫的?”4. 感悟品味:引导学生运用感悟、品味、联想等方法,分析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5. 案例分析:以课文为例,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如:“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拟人等手法描绘猫的?”6.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人与动物的关系,培养关爱动物、珍惜生命的情感。
8.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复述课文《猫》的主要内容。
2. 学生能够分析并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3. 学生能够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对课文内容进行评价。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以猫为主题,模仿老舍的写作风格进行创作。
2. 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收集有关猫的图片、故事等资料,进行分享和展示。
八、教学资源1. 课文《猫》的文本材料。
2. 老舍的作品集或者关于老舍的介绍资料。
3. 有关猫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猫》公开课教案(教学实录)

《猫》公开课教案(教学实录)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猫》是一篇描绘猫咪生活习性和特点的课文,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猫咪的习性,培养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猫咪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1.2.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学会关爱身边的动植物。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朗读让学生先整体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2 生字词学习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词语。
2.3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猫咪的生活习性和特点,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第三章:课堂互动3.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猫咪的了解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2 问题回答教师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学生进行回答,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实践活动4.1 绘画猫咪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出一只自己喜欢的猫咪,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4.2 分享画作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画作,并简单介绍自己画中的猫咪,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小结,回顾课堂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5.2 学生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成果,找出不足,以便改进。
第六章:作业布置6.1 抄写生字词让学生抄写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加强记忆。
6.2 家庭作业让学生家长帮忙观察家里的猫咪,记录猫咪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并与同学分享。
第七章:课后评价7.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找出优点和不足。
7.2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八章:家长沟通8.1 发送通知教师通过、短信等方式通知家长,告知课后作业和要求。
《猫》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3篇

《猫》第一课时教学实录篇1有些老课文公认难教,人教版四年级的课文《猫》和《蝙蝠和雷达》就是。
老课文怎样才能焕发新活力,著名特级教师小舟所在的拱宸桥小学团队作了一点探索。
本期特编发青年名师小许、小军的课堂实录及小舟、小芳两位专家的评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
一、引入揭题,激发语言兴趣师:前些日子,我们写了观察日记,同学们笔下的小动物栩栩如生。
今天,我们去认识一下名家笔下的小动物是怎么样的。
让我们一起走进老舍爷爷笔下的《猫》。
(课件呈现:老舍,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
他的作品多描写当时北京老百姓的生活,充满浓浓的京味儿,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代表作品:《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师:老舍的作品有浓浓的京味儿,老师特别爱读,希望能和你们成为书友。
二、整体读文,理清文本结构师:自由地读读课文,老舍笔下的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学生自由读文后,交流。
)生我觉得这只猫非常可爱,而且也很尽职。
生:老舍爷爷笔下的猫很勇猛,不要说见了老鼠,就是遇到蛇也敢斗一斗。
生:老舍爷爷笔下的猫让我想起我家的猫,温柔的样子很像。
师:老舍爷爷笔下的猫的确让人喜欢。
那么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写的呢?生:是从“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和“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这两个方面写的。
生:前面写的是大猫的性格古怪,后面写的是满月的小猫非常可爱。
师:是呀,我们同学的观察日记大多从外形、习性写的。
老舍爷爷却写了猫的性格,看来,老舍爷爷的猫的确与众不同。
(板书:大猫性格古怪、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三、精读“古怪”,感悟语言情趣1.赏读猫的性格,初解“古怪”。
师:课文的第一句就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猫到底有哪些古怪的性格呢?自由读第l—3自然段,选你觉得最有趣的性格,写在彩纸上贴在胸前,并且读出那种性格的特点。
(学生自由读、写、贴,交流。
)生:我觉得最有趣的性格是贪玩,猫太贪玩了,会离家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我想起了我自己也是这样的。
《猫》公开课教案(教学实录)

《猫》公开课教案(教学实录)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猫》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他们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来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力。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猫》是著名作家郑振铎的一篇散文,通过对猫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课文通过对猫的外貌、性格、习性等方面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猫的可爱和魅力。
2.2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分析课文的描写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3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从作品中认识社会、认识人生。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猫的外貌特征,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郑振铎及其作品《猫》。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感受猫的可爱和魅力。
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猫的性格特点和习性。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的描写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认识到猫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价值。
3.5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堂学习,进行课后写作,表达对猫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学生通过写作,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学生通过评价,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4.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学生通过同伴评价,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学习效果。
第16课《猫》教案及教学实录

1.教学重点
-词汇掌握:本节课的核心词汇如“猫”、“懒”、“玩耍”等,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这些词汇的准确理解和运用是理解课文的基础。
-文本理解:学生需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对猫的日常行为的观察,展现猫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这是理解课文主旨的重点。
-修辞手法:课文中使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是学生需要学习并能够识别运用的重点,如“猫步轻盈,如同舞者”。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猫的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如何用语言描绘猫。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欣赏动物的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猫》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猫这种动物充满了好奇和喜爱。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问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猫,成功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大家纷纷举手分享自己与小猫的故事,课堂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
-教学难点中的修辞理解,如比喻和拟人的区别,教笑”两个例子,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帮助学生识别和理解。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猫》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可爱的小猫?”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猫的奥秘。
-表达能力:通过学习课文,学生应能够模仿课文的表达方式,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动物或其他事物的特点。
2.教学难点
-词汇运用:学生可能对一些生动词汇的具体运用场景理解不深,如“懒洋洋”地形容猫的状态,需要通过实例解释和练习来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是呀,孩子们,老舍先生在一句中连用了三个语气词,现在我们去掉三个语气词,请大家自己比较着读一读,来放开声音读。
生自由读
师:体会出什么了
生:加上语气词可以强调猫一天一夜没回家,但没加语气词的句子就不能强调
师:这是你的体会,还有别的体会吗?
生:没有加的句子很平淡像白开水根本没有一点味道,加上语气词后,句子显得更生动了。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能不能用既怎样,又怎样?
生:它既胆小又勇猛
师:真好!你们也读出了矛盾的性格,多古怪的猫啊(板书)
生:有老舍、周而复、夏丐尊写的猫
师:这可是三位著名作家啊,今天就让我们先来认识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板书:老舍)谁想来读读课文(请四名同学接读课文)
师:同学们,在他们读的时候注意一边听一边想,文中有两个能概括课文内容的句子,看你能发现吗?
四生接读课文,师纠正个别字音
师:还没学课文就能读得这么正确、流利,真厉害。课文都读通顺了,谁来读读能概括课文内容的句子。
师:好可爱的小猫呀。这个同学推测挺有道理的。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宋代陆佃说:鼠善害苗,而猫捕鼠,去苗之害,故猫字从苗。看了这段资料,再看猫这个字你想说什么
生:猫可以为民除害
生:猫可以为民除害,所以我们要保护它。
师:正像我们同学所说的,这种说法里寄托着古人对猫的喜爱之情呢。你看,咱们中国的汉字多有趣啊。有很多作家写了关于猫的文章。同学们,咱们来交流看看,预习时你发现都有哪些作家写过猫呢?
《猫》教学实录(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写动物的课文,请大家看我写课题(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放开声音,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我们都知道猫这个字是形声字,那你看表义的是哪一部分呀
生:反犬旁
师:表音
生:苗
师:古人为什么用苗表音呢
生:因为猫叫声是苗苗的
师:你来学学猫的叫声(生学猫叫)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猫的老实,贪玩,尽职,我们们先来读读贪玩。
生读句子“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它也不肯回来。”
全班读
师:多贪玩的猫啊,对于猫如此贪玩,老舍先生是什么态度?请大家读读书,画出有关的语句。
生画句子
师:谁来读你画的句子?
生:读句子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老舍先生的态度。同学们,老舍先生写的这句话用词很有特点,你读读发现发现。
师:这样读好吧。(范读)像说话一样
生读
师:好多了。就像老舍先生面对面地我们说话一样。咱们呀,就这样读
师:第二天,这只贪玩的猫终于回来了,老舍先生把它爱怜的抱在怀里,一位邻居进来了,老舍先生对领导说——
生:接读句子:说它贪玩吧你多爱这只猫啊,一位朋友来做客吧,老舍对朋友说——
生说
师:老舍先生还写下了这句话,想对所有的读者说——来,一起读
生齐读
师:读得太好了。同学们,让老舍先生如此喜爱的猫,不仅贪玩,还尽职呢!谁能谈一谈猫的尽职
生读句子
师:你读得很认真,同学们,让我们看看这幅画面。师描述猫捉老鼠屏息凝视的情景。
师:什么样子啊,都来做做
生表演
师:我看你表演得很好,你来说说为什么这样做
生默读批注,组内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请坐好,我们来交流分享,请你说
生:我认为第二自然段猫的性格更古怪了,高兴时比谁都温柔可亲,不高兴时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师:你很会读书,读出了古怪的性格,我要把它写下来,猫高兴的时候是温柔可亲,不高兴的时候是一声不出。就这样继续说
生:第三自然段,表现它的性格有点古怪,什么都怕藏起来,可有时候又那么勇猛,遇到蛇也敢斗一斗
师:哦,你觉得更生动了,同学们我也想来读读,加上这三个语气词我们可以感受老舍是带着什么样感情来说的呢?(师读,生鼓掌)
师:你体会到什么
生:老舍对猫的喜爱,
师:他品出了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了不起。
生:他非常喜欢这只猫。
师:从老舍先生连用三个语气词,可以体会到老舍先生多么喜欢这只猫啊。谁能带着喜爱之情再来读读这句(生读)
生:不是的,屏息就是暂时不呼吸
师:对,就是暂时不呼吸。一个小时过去了,它——一起读
生:屏息凝视。
师:轻一点,千万别惊动老鼠,两个小时过去了,它
生:屏息凝视
师:它就是这样,一连几个小时不动,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猫尽职
生:很执着,非要捉住
师:课文中哪个词还能读出尽职。
生:非,不可
师:你体会到了,你能读出它的尽职吗
生:第一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既是中心句也是总起句。第二句是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
师:你很会读书,她读懂了课文主要写的是猫的性格?一起说
生:古怪(板书)和小猫的
生:淘气(板书)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前三自然段是围绕第一句话写的。第四自然段是围绕第二句话写的。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1—3自然段,看看你都从哪儿体会到了猫性格的古怪。在一旁作简要的批注。(生读,作批注)
师:呵呵,小手林立,可以交流了是吧?好的,小伙子,请你先来。
生:我是从第一自然的第四句话读出来,(读句子)一般的猫玩一会就回来,这只猫玩一夜都不回来,像个野猫子一样
师:哦,多贪玩的猫啊,谁给他补充
生:有时候老实还会找个地方睡大觉,但如果出去玩玩听到老鼠一点响动,所以我觉得他的性格很矛盾
师:哦,你很会读书,注意边读边想,读出了猫的古怪,你说他有时很老实,有时还很贪玩,有时还很尽职。(师板书,猫有时很老实,有时又贪玩,又尽职。)
生读。
师:读得好(鼓掌)
师:这么尽职的猫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来,一起读读
生齐读
师:下面,请大家看黑板,让我们再看看舍家的猫,老实、贪玩又尽职。哦,你小手举得老高,发现什么请你说
生:我发现它的性格很矛盾,为什么老实又贪玩
生:性格古怪贪玩又尽职
师:老舍先生就是通过写猫这种相反的矛盾的性格,来体现它的古怪,表达喜爱之情。你看多有意思的猫啊!同学们,课文的二三自然段也写出了猫古怪的性格。请同学默读,作上简要批注,然后小组内交流。
生:非要把老鼠捉住,不然不吃饭
师:哦,你说的是它心里的想法,屏息凝视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认真地看,生怕老鼠溜掉
师:凝视就是认真地看,
师:同学们,你们在鼓掌,我有一点不明白,一口气都不喘,这样的猫能捉老鼠吗
生:屏息就是,忍住呼吸,就算把脸憋红了,也得忍着,要不老鼠就吓跑了
师:哦,你是只尽职的猫,这就是屏息不喘气,你再来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