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甜味剂汇总

功能性甜味剂汇总
功能性甜味剂汇总

功能性甜味剂“塔格糖”的生产及应用

塔格糖(tagatose)(见图1)是果糖在C一4手性碳原子上的对映异构体,分子质量180.16u,CAS 87—81—0。它是一种很好的低能量食品甜味剂和填充剂,并具有抑制高血糖、改善肠道菌群、不致龋齿等多种生理功效。2001年,美国FDA批准塔格糖为GRAS。

1、塔格糖的性质与功能

纯净的塔格糖为白色无水晶体物质,无臭,熔点134℃,玻璃化温度15℃。其水溶性很好,溶于水后还会引起沸点升高和冰点降低,但并不吸热,因此不会产生清凉的口感。塔格糖的吸湿性较低,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很好,在pH 3~7范围内均可稳定存在。它很容易发生美拉德褐变,在较低的温度下即可发生焦糖化反应[1]。

塔格糖的甜度为蔗糖的92%,是一种很好的填充型甜味剂。其甜味特性与蔗糖相似,无任何不良异味或后味。相对而言,塔格糖的甜味刺激较蔗糖快,与果糖类似。此外,塔格糖对强力甜味剂还有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包括甜蜜素、糖精、阿斯巴甜、安赛蜜、甜菊糖、纽甜和三氯蔗糖等[2]。

机体所摄取的塔格糖,并不能被小肠所完全吸收。被小肠吸收的塔格糖,通过肝脏,经糖酵解途径代谢。未被吸收的塔格糖则直接进入大肠后,几乎被其中的微生物菌群完全发酵。其发酵所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几乎完全被机体重新吸收代谢。在诸多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美国FDA确认,塔格糖可在营养标签上标示其能量值为6 280.2 J/g[1]。

塔格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许多食品(如灭菌牛乳、超高温灭菌乳、乳粉、热可可、各种干酪、某些品种的酸乳、婴儿配方食品)以及某些植物、药物中都存在有一定量的塔格糖[3]。

塔格糖在机体内的吸收率较低,不会引起机体血糖水平的明显变化,很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研究显示,塔格糖并不会引起健康受试者和Ⅱ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明显变化,并可明显抑制糖尿病患者因摄入葡萄糖所引起的血糖升高[4],但对其胰岛素敏感性并无明显作用。另据专利报道,塔格糖可缓解改善糖尿病的症状,抑制各种并发症的

发生[5]。塔格糖抑制血糖升高的机制可能在于,塔格糖除吸收率较低外,同时还抑制了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

机体摄入的塔格糖,仅有20%被小肠吸收。而绝大部分塔格糖直接进入结肠,被其中微生物菌群所选择性发酵,促进有益菌增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起到明显的改善肠道菌群的作用,是一种很好的益生素(prebiotic)[6]。同时,塔格糖发酵还产生大量有益的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 acid,SCFA)。尤其是丁酸,它是结肠上皮细胞的良好能量来源,并被为在抑制结肠癌、抑制肠道致病菌(如大肠杆菌等)以及促进乳酸菌等有益菌的生长等方面都有良好作用。有研究认为,塔格糖起到明显益生素作用的最低剂量为7.5 g/d。

研究显示,塔格糖并不会降低牙斑的pH值,而不会引起龋齿[1]。它在抑制齿蚀斑、消除El臭方面有良好功效,因此在El腔产品方面用途广泛,可用于抑制龋齿、齿龈炎等牙齿疾病,消除El臭以及洁齿等。2002年12月2日美国FDA发表声明,基于诸多科学研究成果,可以确认塔格糖不被口腔细菌发酵,不会导致龋齿。

还有研究显示,对于健康受试者和Ⅱ型糖尿病患者,塔格糖可适当而持续地降低其体重 [1]。另据专利报道,塔格糖对促进血液健康十分有利[7],有助于提高雌鼠怀孕的几率并促进母体及胚胎健康[8]。此外,塔格糖还可增强细胞对毒素的敏感性,并可显著抑制可卡因(cocaine)、呋喃妥英(nitrofurantoin)等对肝细胞的毒害作用[9]。

大量安全毒理学试验显示,塔格糖安全无毒。2001年4月11日,美国FDA批准塔格糖作为GRAS用于食品。后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批准了塔格糖在食品中的应用。但过量食用塔格糖仍可能导致轻微的肠胃不适,如肠胃气胀、腹泻等,其原因可能主要在于机体对塔格糖的吸收障碍2001年6月,FAO/wHO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onfoodadditives,JECFA)批准塔格糖作为食品添加剂,ADI值为0~80mg /kg·d[1]。

2、塔格糖的生产技术

塔格糖的生产,一般以半乳糖为原料,通过化学方法或酶法进行异构化反应而成。其中,半乳糖原料可由乳糖水解得到。也有研究使用半乳糖醇为原料,经生物氧化为塔格糖。但半乳糖醇价格较高,目前暂不适宜用作工业化生产原料。

2.1 塔格糖的化学合成工艺

塔格糖的化学合成是以半乳糖为原料,主要包括异构化和酸中和2个步骤[10]。首先,以可溶性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为催化剂,将半乳糖与金属氢氧化物发生异构化反应,生成金属氢氧化物一塔格糖复合物中间体沉淀。然后,以酸中和复合物中间体,得到塔格糖终产物。其中,半乳糖可由乳糖水解而得。

半乳糖的异构化是塔格糖化学合成反应的关键。基于成本的考虑,金属氢氧化物反应物最好采用Ca(OH)2,或Ca(OH)2与NaOH 的混合物。一般是加入Ca(OH)2混合水而成的水溶浆,或者加入石灰(CaO)混合水发生水合作用后的产物。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催化剂通常采用CaCI2,用量约为半乳糖摩尔数的1%~5%。异构化反应应在碱性、低温条件

下进行,控制在pH>10、一15~40*(2范围内。

酸中和的目的是生成不溶性金属盐,而将塔格糖从复合物中间体中释放出来。剩余的离子则通过离子交换树脂除去。中和酸可使用H SO4、H PO4或HCI等,以C02为最佳。根据反应体系的pH值来控制酸中和反应的进程,当pH<7时,中和反应结束。在加酸过程中,反应体系温度应控制在25*(2以下.以yoI 3'1 No 1(Total 205)避免不利副反应的发生。最后,将塔格糖从反应液中结晶过滤出来。

例如,在230 L不锈钢反应釜中加入10,0 kg乳糖和40L去离子水,搅拌混匀,升温至5013。加入乳糖酶,水解6 h直至水解基本完成,得到含45%葡萄糖、45%半乳糖和10%乳糖的乳糖水解液。将乳糖水解液降温至25℃后,再顺序加入154 g CaCI2、Ca(OH)2水溶浆(2.0kgCa(oH)2加2.5 L水)。然后,加入适量质量分数10%NaOH溶液,调整pH 12.5。反应3h后,反应物变得稠厚,开始形成沉淀。将沉淀物过滤、离心后,得到糊状滤饼。在滤饼中混入25L水,制成悬浮液。然后,通入适量CO2中和,至最终pH 6.5。在中和过程中,滤饼溶解,同时形成塔格糖终产物和CaCO 沉淀。反应液经离心分离、去离子、结晶等步骤,即可提纯出塔格糖。HPLC分析显示,塔格糖产率可达到47.6%。

2.2 塔格糖的酶法合成

研究显示,L,阿拉伯糖异构酶(AraA,EC

5.3.1.4)对三维构型相似的L一阿拉伯糖和D一半乳糖的异构化都具有催化活性,可将其分别异构化L一核酮糖和D一塔格糖[11、12]。

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Lactobacillus pentosus、Lactobacillus mannitopous、Lactobacillus buchneri、Lactobacillus brevis、Lactobacillus pentoaceticus、Lactobacillus lycopersici

等乳杆菌属,产气杆菌(Aerobacter aerogenes),医学环状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tilis),丙酮丁酸梭状芽孢杆菌(Cl0stridi“acetobutylicum),大肠杆菌(EscherichiⅡ coli),Erwinia cativosa,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以及小球菌(Pediococcus,如Pediococcus pentosaceous)、节杆菌(Arthrobacter)等,都可以发酵产生AraA。以L.阿拉伯糖为碳源,经pH 5.5~ 7.0、30~ 40℃发酵,即可得到诱导酶L一阿拉伯糖异构酶。

根据AraA来源的不同,其异构化作用的最佳条件也不尽相同。通常采用20~80~C、pH 4.0~9.0.最好是在50~70*(2、pH 5.5~7.0条件下进行异构化。也有某些突变菌系产生的L一阿拉伯糖异构酶,可在高达100℃温度下进行异构化作用。有研究将源自超嗜热菌(Thermotoga neapolitⅡⅡ)的AraA编码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复制、重组、表达,得到热稳定性非常好的重组体AraA[13]。

D一半乳糖的浓度,明显影响着异构化反应的速率和转化率。原料D一半乳糖的浓度较高时,其转化为塔格糖的酶反应过程的米氏常数Km通常较高,因此塔格糖的产率也较高。若原料D一半乳糖的浓度较低,那么塔格糖的产率则依赖于生产酶的菌种。

图2示出以乳糖渗透物(Lactose permeate,干酪乳清或牛乳经超滤处理后得到,含有2%~6%乳糖、0.2%~0.4%蛋白质、0.2%~0.6%盐以及微量脂肪)为原料制备塔格糖的工艺流程_1 。乳糖渗透物经超滤(1)去除蛋白质,经暂贮槽(2),通过反渗透(3)脱盐并浓缩。浓缩液经微滤(4)分离去除高分子量物质(细菌,也就是不溶性蛋白),由固定化乳糖酶水解(5)为葡萄糖和半乳糖混合物(葡萄糖:半乳糖约为1:1)。乳糖水解物经半连续式发酵(6),葡萄糖被酵母或细菌发酵生成乙醇,经真空泵(15)、蒸馏(16)回收。或者也可先离心(7)得到无细胞液体,再蒸馏(16)回收乙醇,微生物细胞则返回发酵罐(6)。蒸馏回收的乙醇泵入储罐(7),为副产品。未被发酵的半乳糖,经异构化(8),得到半乳糖与塔格糖混合物。然后,经阳离子交换柱(9),去离子水选择性洗脱(10),而分离得到塔格糖粗液。未被异构化的半乳糖,返回异构化柱(8)再次进行异构化作用。塔格糖粗液经蒸发浓缩(11)后,结晶(12),过滤,干燥,即为成品。结晶过程中,引入适量乙醇及塔格糖晶种,以利于结晶。乙醇经过滤回收后,返回结晶罐(12),可循环使用。

2.3 由半乳糖醇生物转化为塔格糖

研究显示,醋酸菌(AcPtic acid bactPr )可将半乳糖醇生物转化为塔格糖[15]。研究显示,醋酸杆菌(Acetobacter sp.)产塔格糖的产率较低,仅有3~35mg/L;而葡萄糖酸菌(Gluconobacter sp.)氧化半乳糖醇为塔格糖的产率很高,达到100~160 mg/L。其中,Gluconobacter MIM 1000/9的塔格糖产率最高,24 h内氧化5g/L半乳糖醇为tagatgose 达到158mg/L。而且,未发现有半乳糖和果糖副产物。

为提高塔格糖产率,在培养基中逐渐增加半乳糖醇的添加量,以诱导G.oxydans DSM 2343菌株逐渐适应较高浓度的半乳糖醇。结果显示,其半乳糖醇脱氢酶活力和塔格糖产率

显著提高,培养24 h后塔格糖产量最高达到3 160 mg/L(20 g/L半乳糖醇,24h),转化速率达到6.6×10 。L/h。

3、塔格糖的应用

表1为美国规定的塔格糖在食品中的使用范围及限量[1]。

3.1 塔格糖的风味增强作用

塔格糖对强力甜味剂具有很好的甜味协同增效作用[1]。只要添加很少数量的塔格糖,就可起到明显的甜味增强作用。当塔格糖与强力甜味剂协同使用时,它可替代相当数量的强力甜味剂,其用量甚至可低于甜味阈值。0.1~50 g/kg的塔格糖即可起到很好的甜味协同增效作用,尤其是在0.5~20 g/kg用量时。通过塔格糖和强力甜味剂的配合使用,可大大提高其甜度,并明显改善其口感、风味和后味。

塔格糖对多种强力甜味剂具有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包括甜蜜素、糖精、阿斯巴甜、安赛蜜、甘草甜素、甜菊糖、罗汉果苷、索马甜、阿力甜、纽甜和三氯蔗糖等。根据强力甜味剂的品种、终产品甜度及感官要求(口感、后味和风味)的不同,塔格糖与甜味剂的质量比通常为1:1~1 000:1,更好是在4:1~200:1之间[2]。

感官分析显示,在柠檬十饮料和可乐饮料体系中,少量塔格糖的添加,即可明显改善产品的口感,降低因强力甜味剂(如安赛蜜、糖精等)带来的苦后味、金属后味和涩味等,并使产品的甜味刺激来得更快,口感风味更为新鲜清爽。并且,它可增加饮料体系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使饮料口感更为完满,而这正是强力甜味剂所缺乏的。因此,总体上塔格糖使低能量清淡饮料的口感风味,更接近于以蔗糖增甜的全能量传统饮料。

对于以强力甜味剂增甜的低脂乳饮料(包括巧克力、酸乳和水果等各种风味),塔格糖的添加,可明显改善其口感,降低因强力甜味剂所引起的苦后味,获得最佳的甜味和甜后味。特别对于巧克力乳饮料,塔格糖可显著增强其浓郁醇厚的乳脂风味。此外,塔格糖还是糖果巧克力产品的良好风味增强剂。感官评价表明,在以强力甜味剂增甜的巧克力中,添加塔格糖,可明显增强其甜味和甜后味,而降低苦味;同时其口感也得以明显改善,乳脂风味显著增强[1]。

3.2 塔格糖在食品中的应用

将塔格糖应用于谷物食品中时,必须充分注意到塔格糖几个重要的物理特性,包括高熔点、低玻璃化温度、晶体不吸湿、高溶解性、易结晶性及pH稳定性等。尤其应注意的是塔格糖良好的美拉德反应特性,较低的温度有利于增强风味,但高温长时间处理则会导致过深的色泽和苦后味。

在即食谷物的生产过程中,蒸煮工序是一个关键步骤,可采用传统的间歇式蒸汽蒸煮工艺或挤压工艺[1]。根据所采用蒸煮工艺的不同,产品的淀粉糊化程度、风味、组织结构和营养特性等都有所不同。传统的蒸汽蒸煮工艺,通常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而挤压工艺所需的温度和时间都较低。在挤压工序的处理温度相对较低(如130℃),且处理时间较短时,塔格糖即可作为唯一的甜味料用于低能量即食谷物中。

还可将塔格糖喷涂于谷物表面,以增加产品的甜度,制成各种风味的挂糖霜或糖衣的谷物食品。由于塔格糖低粘度、易结晶快、不易吸湿等特性,制得糖霜涂层的货架期也较长。将塔格糖溶于水形成83。白利糖度水溶液,加热至97℃直至完全溶解,再将溶液冷却至70~(2,喷涂于谷物表面。最后于80C 下干燥15 min,塔格糖结晶形成一层白色均匀的糖晶体霜涂层。

也可将塔格糖制成非结晶形式的涂层,形成富有光泽的糖衣表面,并可将其他附加配料(如坚果等)粘附于谷物表面。但塔格糖必须与非结晶性的甜味料配合使用,如低聚果糖、葡聚糖、乳糖醇、麦芽糖醇、异麦芽酮糖等,以形成稳定的糖衣表面。塔格糖的使用,可赋予糖衣涂层更好的甜味特性,增加其脆性,并防止结块。

塔格糖在糖果巧克力中也有很好的应用。它可作为唯一甜味料应用于无糖巧克力中,而工艺无须太大改变。将一部分可可脂与除油脂以外的其他原料混合均匀后,经精磨和精炼,再加入卵磷脂和香料,最后调温、浇模成型、冷却,即为成品。塔格糖也可与异麦芽酮糖等其他甜味料配合使用,用于太妃糖等各式糖果中,制得高品质的低能量无糖糖果。

DAMHERT 塔格糖果仁巧克力

?品牌:DAMHERT

?产品类别:巧克力

?品种:果仁巧克力

?用途:非喜糖专用

?含糖种类:无糖

?售卖方式:包装

?包装系列:简装系列

?是否进口:是

?有无中文标签:有

?原产地:比利时

?商品条形码:5412158001542

?原料与配料:塔格糖、可可油、全脂奶粉、可可块、榛子、膳食纤维、菊粉、奶油、

?保质期:390(天)

?等级:A

?净含量(规格):50(g)

?配料:乳化剂、大豆卵磷脂、天然调味、香草枝、可可固体、

?储藏方法:存放在阴凉干燥处。

?包装规格:1*288包/箱

甜味剂是指赋予食品或饲料以甜味的食品添加剂。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天然甜味的天然甜味剂(如甜菊糖等),人工甜味剂包含人工合成高倍甜味剂和果葡糖浆等。功能性甜味剂包含天然甜味倍甜味剂,一般就是我们所指的甜味剂市场。图1:甜味剂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甜味剂

甜味剂将逐步替代蔗糖的使用。甜味剂对于糖的替代,主要体现在人均用糖增速的缓慢增长甚至是零增长,却是如火如荼。甜味剂对于糖的替代主要是基于两点原因:

一是糖价虽然存在波动,但整体保持稳定甚至有所增长,而甜味剂的价格却一直在下降,价甜比的优势愈发图2:糖价处于稳定波动或向上的趋势当中(元/吨)

二是人们对于低脂肪食品的消费诉求,大大的促进了甜味剂在食品和饮料中的使用。

图3:世界食糖总消费量和人均食糖消费量增长缓慢

估算目前全球甜味剂市场消耗量在25万吨。由于并没有公开的权威数据可以估算全球甜味剂市场的空间,通场的容量信息。我们了解到,全球安赛蜜的消费量约为1.6万吨,占全球人工合成高倍甜味剂消费量的比例为

人工合成高倍甜味剂为24.6万吨,加上少量的天然甜味剂(5000吨左右),全球甜味剂消费量约在25万吨。

全球甜味剂市场约为70亿。泰莱公司在全球三氯蔗糖行业的市场份额近60%,2012年泰莱公司甜味剂收入假设三氯蔗糖收入在甜味剂中占比为60%,那么三氯蔗糖市场约为20亿。泰莱公司年报披露,三氯蔗糖行业在球高倍甜味剂市场的28%,估算全球甜味剂市场在70亿左右。BCC认为,未来全球甜味剂将保持1.1%的年均尽管甜味剂市场将稳步增长,但行业格局却并不稳定;现存主流甜味剂并非十全十美,部分甜味剂将面临被另一部分甜味剂将顺势而起。

世界甜味剂的大家庭中,以三氯蔗糖、糖精和阿斯巴甜市场规模最为庞大,其他甜味剂如安赛蜜往往用作与使用。

图4:全球高倍甜味剂市场以三氯蔗糖、糖精和阿斯巴甜为主

图5:高倍甜味剂占有美国甜味剂用量的20%

图6:美国三种主要甜味剂比例关系

安赛蜜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又名AK糖,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易用性俱佳,是糖精和甜蜜素的理想替代赛蜜稳定性好

但安赛蜜单独使用会有严重的后苦味,但与其他甜味剂往往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所以安赛蜜一般都与素等复配使用,也可以与糖醇等复配,可谓甜味剂中的“万金油”。例如,安赛蜜和阿斯巴甜(1:1)、安赛蜜和合时会发生明显的增效作用,一般浓度下可增加甜度20%-40%。此外,安赛蜜还可以良好的溶解在糖浆中。

表2:安赛蜜可良好的溶解在糖浆中

目前全球安赛蜜需求量约为16000吨,约为甜味剂需求总量的6%-7%。随着阿斯巴甜、糖精等逐渐没落,高于甜味剂整体的增速增长,从而能够提升自身在甜味剂中的占比。

纽甜(Neotame),一种新型的二肽类强力甜味剂,系阿斯巴甜(APM)的衍生物。纽甜是美国纽特公司继阿斯巴甜万美元而开发出的一种最新产品,由阿斯巴甜和3,3-二甲基丁醛(DMBA)制得。

图1:纽甜的化学结构

图2:用阿斯巴甜和DMBA可一步合成纽甜图

图3:DMBA合成工艺

如前所述,纽甜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安全性高、稳定性强,与阿斯巴甜一样,甜味纯正。之所以并未像阿开,是因为尚在专利保护期内,纽甜价格较高,不够经济;此外,纽甜单位用量甜度过高,易用性不强。

但纽甜未来前景将十分广阔,且中国厂商将快速崛起,主要是因为:

纽甜的专利即将到期,经济性将大幅提升。纽甜的专利属于美国纽特公司,即将于2013年底到期。美国ZF 月8日以前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植物专利申请,其专利期满终止日为自专利授权之日起17年或自该申请的最日起20年,二者取其时间较长者,纽甜的专利将于2013年底到期。

纽甜的主要原料,阿斯巴甜已经在国内形成了产业集群。纽甜生产亦须原料易得,中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阿时,随着阿斯巴甜以后逐步退出市场,现存阿斯巴甜厂商将成为纽甜最大的潜在生产厂商。

表3:中国阿斯巴甜厂商产能

尽管有着专利的限制,但国内已经涌现了部分纽甜生产商,有望成为行业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表4:中国纽甜的“星星之火”——部分纽甜生产商

近年天然甜味剂的发展也尤为迅速,甜菊糖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甜菊糖是从菊科草本植物Steviarebaudiana叶子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甜苷,我国也有大量种植。甜菊糖不足的的后苦味,以及居高不下的成本。

图4:甜菊苷的提取工艺

甜菊糖刚刚被作为甜味剂允许使用,正是需求爆发的时刻。2008年全球最大的天然甜味剂市场——美国批准菊糖进一步提纯物)用作甜味剂后,全球其他国家也纷纷向甜菊糖开了绿灯。到目前为止,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士、土耳其等许多国家将甜菊糖纳入食品添加剂、饮料增补剂范畴。2011年,欧盟也在美国之后给予甜菊糖志着甜菊糖苷进入欧洲市场。国际巨头型的饮料企业也纷纷改变配方,如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等,将甜菊糖作为而为国际市场打开了大门。

甜菊协会统计目前国际甜菊糖市场容量约9000吨,并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而我国产销量增长亦图5:中国甜菊糖产量快速增长

图6:中国甜菊糖消费量持续增长

各种甜味剂性能价格分析

各种甜味剂性能价格分析 一、三氯蔗糖: 1、三氯蔗糖基本特性: 口感醇和、稳定性能好,甜度高是蔗糖的600倍,无热量,不会引起人体血糖波动,不参与新陈代谢,抗龋齿有利于人体健康。 2、安全性: 在毒理方面经过140多项试验结果证实了蔗糖素的安全性后,1990年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确定三氯蔗糖每日允许摄人量(ADl)为0—15mg/kg,并确认其为“公认安全级(GRAS)”。 3、缺点:无粘度无重量;不发生褐变反应。 4、应用特性: (1)三氯蔗糖和传统的甜昧剂配合使用,可以降低能量,做低糖食品。也可以单独使用,即使是单独使用三氯蔗糖生产的食品,其甜味口感也非常理想。 (2)三氯蔗糖可以在许多饮料生产中添加使用,在营养饮料、机能性饮料生产中,使用三氯蔗糖还可以掩蔽维生素和各种机能性物质产生的苫味、涩味等不良味道,由于三氯蔗糖本身的稳定性能极好,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以,作为甜味剂在饮料生产中添加使用时,不会对饮料的香味、色调、透明性、粘性等稳定性指标产生任何影响,易于使用。 (3)三氯蔗糖在发酵乳和乳酸菌饮料生产中添加使用时,不会被一般的乳酸菌和酵母分解(见图5所示),也不会对发酵过程产生阻害,同时在乳品中对奶香有增效作用,因此,非常适用于发酵乳类、乳酸菌类饮料的生产。 (4)三氯蔗糖分子渗透性好,在罐头和蜜饯中应用时,可以深入食品的内部,增强食品的甜感。 (5)在含酒精的饮料生产中添加三氯蔗糖,可以起到缓解酒精饮料的辛辣口感的独特作用。 此外:三氯蔗糖在加热杀菌、长期保存等方面,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因此,将三氯蔗糖为甜味剂用于生产饮料时,易于生产使用和流通管理,尤其是对象咖啡等中性饮料,采用煮沸加热、甚至采用蒸汽加热等加热方式加热后销售时,使用三氯蔗糖作为甜味剂则可以完全克服这类饮料在高温时呈现出的甜度降低、甜味口感下降等现象,见图6所示。 5、成本分析: 三氯蔗糖性价比高,目前单价是1000元/KG,单位甜度仅为1.6元。 总之,三氯蔗糖作为一种甜味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AK糖: 1、AK糖的基本特性: AK糖的化学名是乙酰磺胺酸钾,又称安塞蜜,是目前世界上第四代合成甜味剂。它的甜度为蔗糖的200倍,口感较差,无热量,在人体内不代谢、不吸收,对热稳定性

常用甜味剂比较

常用甜味剂比较 1)安赛蜜(AK糖) 具有良好口感和稳定性,与甜蜜素 1: 5配合,有明显增效作用。调味料不得使用。 2)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 对光热稳定,耐酸碱,不潮解,甜味纯正,加入量超过 0.4%时有苦味,常与糖精9: 1混合使用,使味感提高。 3)木糖(D-木糖) 在人体内不能消化,与木糖醇比较,无清凉口感,参与美拉德反应,适用于调味料。 4)甜菊糖(甜叶菊苷) 耐高温,不发酵,受热不焦化,碱性条件下分解,有吸湿性,有清凉甜味。浓度高时带有轻微的类似薄荷醇苦涩味,但与蔗糖配合使用( 7:3)可减少或消失。与柠檬酸钠并用,可改进味感。 5)甘草甜素(甘草酸三钾盐) 甜味释放得较慢,后味微苦,稳定性高,不发酵,具有增香效果,但不习惯者会感不快。多用于调味料、凉果及保健食品,也可用于啤酒、面制品增泡。在调味料生产,常按甘草甜素:糖精=3~4:1比例,再加适量蔗糖可使甜味效果好,并缓解盐的咸味、增香;用于糖果,多与蔗糖、糖精和柠檬酸合用,风味独特、甜味更佳;在咸腌制品中,可避免出现发酵、变色及硬化现象。 6)葡萄糖 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其热量与蔗糖相近,在低甜度食品中可与蔗糖配合使用。也属于填充性甜味剂。 7)糖精(糖精钠) 甜味强,耐热及耐碱性弱,酸性条件下加热甜味渐渐消失,溶液大于 0. 026%则味苦,婴幼儿食品、调味料不得使用。 8)阿斯巴甜 人体摄入后在体内转化成天门冬氨酸和苯丙氨酸,口感接近蔗糖,无不愉快后味,不耐热。苯丙酮尿症患者忌用。 9)乳糖 ?在保存挥发性香味和口味方面能力较强,对产品色素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加热可产生焦化,用于烘培食品可使外观呈金棕色。 ?具有吸湿性,可保持面制品和甜食中的水份并使其柔软。 ?可帮助发泡稳定。

蜂蜜中甜味剂防腐剂的检测

蜂蜜中甜味剂、防腐剂的检测 北京莱伯泰科仪器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建立了萃取法-HPLC检测法同时测定蜂蜜样品中安赛蜜、糖精钠、苯甲酸、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等8种甜味剂和防腐剂的分析方法,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54nm。萃取方法简单,HPLC检测结果准确,具有良好的标准曲线线性、重复性以及检测结果,该法可在25min内完成样品中8种物质的全部检测。 前言: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日益受到民众的关注。国家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严格规定了食品中各添加剂的添加种类和添加量,但却不乏有不法分子为了功力违法添加非法添加剂或超标添加的事件发生。甜味剂是赋予食品或饲料以甜味的食物添加剂,安赛蜜和糖精钠为最为常用的添加剂。防腐剂为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添加剂,苯甲酸、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在食品中最为常用。不法分子为了谋取暴利或延长食品保质时间,故意超量添加,在食品标识中无明确说明,对人体产生一定影响。为防患食品安全问题,要求仪器行业提高仪器检测能力,快速寻找各种检测方法,本文通过萃取-HPLC在25min内同时检测蜂蜜中8种甜味剂和防腐剂,各物质达到完全分离,检测快速准确,确为食品添加的检测手段提供一种快速方法。 1、实验部分: 1.1仪器与试剂 LC600二元高压梯度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北京莱伯泰科仪器有限公司,北京) 标样: 安赛蜜(1mg/mL,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糖精钠(1mg/mL,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苯甲酸(1mg/mL,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山梨酸(1mg/mL,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99.0%,北京化学试剂公司)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99.0%,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99.0%,北京化学试剂公司) 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99.0%,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试剂: 甲醇(色谱纯,Fischer公司) 无水乙醇:优级醇,99% 乙酸铵缓冲液:0.02mol/L 盐酸溶液:0.03mol/L 1.2标样和样品处理 1.2.1标准溶液配制 分别准确称取0.1g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精确到0.001g),

国内的几种常见甜味剂及使用国家地区

国内的几种常见甜味剂及使用国家地区 一、糖精 它的学名叫“邻苯甲酰磺酰亚胺”,大家常说的糖精就是它的钠盐,是最早投入商业应用的人工甜味剂,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人体内没有可以降解糖精的酶,因此约95%的糖精在小肠吸收后原封不动的通过尿液排出,剩下的少部分可以到达大肠并通过粪便排出。 关于它的安全性,有一段极为曲折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科学院在1955年、1968年、1970年、1974年分别组成专门委员会进行大规模评估。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也在1968年、1974年、1977年、1987年、1988年、1991年、1993年专门讨论糖精的议题。其中最典型的一次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有研究怀疑糖精在大剂量下会导致大鼠膀胱癌,于是FDA提议禁用,但美国国会不同意,只要求在使用了糖精的食品上加上警示语。后来陆陆续续有30多项研究证明发生大鼠身上的致癌机理在人的泌尿系统不会发生。在这期间,世界各国对糖精的态度也是一会儿让用,一会儿不让用,消费者感到无所适从。1991年美国FDA撤消了禁用糖精的提议;2000年,美国国家毒理学计划作出决定,将糖精从“潜在致癌物”名单中剔除,含有糖精的食物再也不用挂着警示标志。 目前批准使用的国家和地区:美国、加拿大、中国、欧盟、日本、

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台湾等。 二、甜蜜素 甜蜜素的学名是“环己基氨基磺酸”,平时大家说的甜蜜素就是它的钠、钾、钙盐,它是目前国际上争议相对较大的一种甜味剂。甜蜜素很难被人体吸收,即使吸收也无法进一步代谢,基本上原封不动的从尿液排出体外,但是没有被吸收的甜蜜素可以被肠道菌群分解产生环己胺。不过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研究会和国家科学院认为甜蜜素虽然不是致癌物,但有可能促进致癌, 因此至今美国仍然禁止使用。我国于1996年批准甜蜜素作为食品添加剂,当糖精被监管部门重点管控后,甜蜜素成为我国食品添加剂滥用最为突出的品种之一。 目前批准使用的国家和地区:中国、欧盟、香港等。 三、阿斯巴甜 它是由两个氨基酸分子和一个甲基共同组成的二肽型甜味剂,在食品工业已有30多年的应用历史。它的缺点是不稳定,既怕热,又怕酸碱。它可以在小肠被完全分解为苯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甲醇并吸收,不会到达大肠。两种常见氨基酸就不必说了,不少人担心甲醇有毒。 至今有100多项研究支持其安全性评价结论。仅欧盟就在2002、2011、2013年分别对阿斯巴甜作出评估,最近一次评估的结论是阿斯巴甜没有致癌性,不会危害健康,对孕妇、儿童等敏感人群也是安全的。不过由于代谢产生苯丙氨酸,因此患有“苯

甜味剂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甜味剂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要: 甜味剂对世界的食品有着重要的影响,从1900年产量的8百万吨到1970年的7千万吨[10].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甜味剂基本性质和应用情况,概述了符合人体健康的功能性甜味剂的特点和好处。阐述了功能性甜味剂既能够满足人们对甜食的偏爱又不会引起副作用,并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对肝病、糖尿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因此功能性甜味剂将成为市场主要甜味剂品种之一。 关键词: 甜味剂; 应用现状; 发展前景 Abstract : Sweetness is one the most important taste sensation for humans and for many animal species as well .There is scarcely any area of food habits today tha does not in some way invole the sweet taste.The importance of sweetness is reflected in the world production of sugar,which rose from 8 million tons in 1900 to 70 million tons in 1970[10] .No other agricultural product has show a similar increase in production during the same period.The sweetness of individual sweetnener is usually measured in model systems and compared to that of sucrose.Some sweetening agents and their main appl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are introduced at home and abroad. There is contain Cane suger , Sodium soccharin , Sodium cyclamate, Aspartame, Trichlorosucrose, Stevioside, Acesulfame k and so on.Features and advantages of functional sweetening agents conforming with human heath are summarized. Functional sweeteningagent can satisfy people’favor to sweet , but can’t result in side effect. Functional sweetening agent can strengthen immuneto disease and have supplementary treatment for disease of liver and diabetes. So functional sweetening agent will be one ofmain sweetening agents. Key words : Sweetening agents; application; c urrent situation; prospect; 1 前言 甜味剂[2] 是指能赋于食品甜味的调味剂,他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史前蜂蜜的发现。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人类对甜味剂的需求是先天的, 而不是后天对环境要求的一种客观反应。甜味剂对食品、饮料风格的调整起关键作用。甜味剂对世界的食品有重要的影响,从1900年产量的8百万吨到1970年的7千万吨[10].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甜味剂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希望甜味剂的能量尽可能低甚至能量值为零,口感好,价位比较合适。五、六十年代以前的近一个世纪, 食品工业中所用的甜味剂多半是蔗糖和来自石油化工产品的糖精。五、六十年代以后, 在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国相继出现了甜蜜素、二肽甜味剂、甜蛋白、乙酰磺胺酸钾以及阿力甜等甜味剂[7]。由于人们对低热量减肥食品的需求日益高涨, 使得高甜度甜味剂在毒性、生产方法及应用研究等方面继续深入, 人们已经开始对能产生甜味的分子结构进行研究, 以期发现新的超高甜度甜味剂。甜味剂的种类很多, 本文就一些常用和新型的甜味剂的特点和应用情况以及甜味剂的发展趋势作一概述。 2 国内外常使用的甜味剂 2. 1 蔗糖( Cane suger) 蔗糖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甜味剂,是一种非还原性二糖,由α2D2吡喃葡萄糖基和β2D 呋喃果糖及经分子内糖苷键连接而成,蔗糖安全性高、价格低廉、味质好且符合人们传统的饮食习惯,将长期是最主要的甜味剂品种之一。但由于受耕地的限制,蔗糖的产量不

防腐剂与人工甜味剂的测定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97834072.html, 防腐剂与人工甜味剂的测定方法 作者:张玉梅 来源:《食品界》2018年第08期 薄层层析法 TLC具有简单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TLC法分离样品后,需要再以呈色剂及或紫外光 照射检视定位作初步鉴定,但因需样品消耗量大,且无法直接与光谱法连接检测,结果仅能定性,难以达到快速定量目的,为其缺点。可利用TLC法定性检测果汁中的糖精、醋磺内酯钾和甜精。随着固相材料及光学侦测技术发达,已可达成定量样品目标。预先对样品以C18管柱进行固相萃取,接着以C18薄层片分离的TLC法进行饮料中己二烯酸、苯甲酸定量,其结果回收率达101%,变异系数1.8%。以TLC法定量分析饮料中对羟苯甲酸、甲酯、乙酯、丙 酯、丁酯防腐剂的含量,选用含荧光剂F254的C18薄层片分离,并于波长260nm进行光密度扫描,检测结果变异系数5.1~8.3%。由上述研究结果可知,受限于TLC法分辨率,无法同步分析多类型防腐剂及人工甜味剂。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分析防腐剂容易有干扰,早期是使用二次反应产物的间接测定法。早期建立以蒸气蒸馏萃取酸化食品样品中己二烯酸后,加入铬酸钾与硫酸混合溶液氧化己二烯酸生成丙二醛,再与硫巴比妥酸作用形成红色物质,并于波长530nm进行分光光度的定量。防腐剂也有 相同干扰情况,以分光光度法尝试直接检测糖精及糖精钠含量,但发现若是样品中苯甲酸存在时,因糖精及糖精钠的最大吸收波峰229nm及235nm波峰和苯甲酸的吸收波长225nm重迭,使亮度吸收受到干扰,无法准确定性、定量。采用直接分光光度测定防腐剂,样品经蒸气蒸馏萃取后,以分析化合物最大吸收波长测定吸亮度,但若是样品中同时含有苯甲酸、己二烯酸、去水醋酸,由于己二烯酸的吸收波峰和苯甲酸、去水醋酸吸收波峰有部分重迭,将影响定量结果。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具有分离效率佳及灵敏度高的优点,但分析物必须对热稳定且具挥发性,才能适用。受限管柱材料,GC法检测食品中的防腐剂或人工甜味剂甜精,需要个别进行;为避免管柱损伤,样品通常需要进行复杂的净化前处理。近年出现新的高效能萃取技术,如先以顶空固相微萃取饮料中己二烯酸及苯甲酸,再以GC分析,结果回收81.2~108.1%,变异系数 7.5%以下,此法显著降低样品需求量,以及有效减少有机溶剂使用。固相萃取法吸附-热脱附的TD- GC法,可以检测食品中苯甲酸、己二烯酸、对羟苯甲酸甲酯、乙酯、丙酯等五种防腐剂。 毛细管电泳法

浅谈甜味剂

走进甜味剂的世界(综述) 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郑潇洁10121943 摘要:本文通过对甜味剂和阿斯巴甜的检索,旨在对食品添加剂之甜味剂的各方面研究进行总是,并且以阿斯巴甜为例,着重介绍了阿斯巴甜的相关知识,包括结构,来源,合成方法,以及对它的争议。目的是对甜味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对于市面上广受争议的甜味剂进行评价,展望了甜味剂的发展趋势,为以后探索更新的更健康的甜味剂寻找突破口。 关键词:甜味剂合成阿斯巴甜新技术 1.食品添加剂 1.1食品添加剂的定义 世界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不尽相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食品法规委员会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43条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第28条,以及《食品营养强化剂卫生管理办法》第2条,中国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1.2添加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并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这主要是它给食品工业带来许多好处,其主要作用大致如下: 有利于食品的保藏,防止食品败坏变质。 例如:防腐剂可以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同时还具有防止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作用。又如:抗氧化剂则可阻止或推迟食品的氧化变质,以提供食品的稳定性和耐藏性,同时也可防止可能有害的油脂自动氧化物质的形成。此外,还可用来防止食品,特别是水果、蔬菜的酶促褐变与非酶褐变。这些对食品的保藏都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

甜味剂是一类十分重要的食品添加剂

甜味剂是一类十分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在应用中需要满足食品生产的四项要求--安全标准的要求、口感品质的要求、符合工艺的要求、成本低廉的要求。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吃的更营养、吃的更健康逐步成为消费者关心的重点。低脂肪低热量的食品添加剂将成为主要发展趋势,另外由于近期砂糖价格持续走高也加剧了甜味剂市场的升温。现有的各种单体甜味剂,由于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陷,无论哪种单体甜味剂,都不能同时满足安全、口感、工艺、成本四项要求。只有对单体甜味剂各自的优点进行利用和发挥,对其缺点进行弥补和改造,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复配和改造,才能接近和达到同时满足四项要求的目标。 ? 1. 复配甜味剂的功能目的 由于每一种甜味剂的口感和质感与蔗糖都有区别,且用量大时往往产生不良风味和后味,用复合甜味剂就克服这些不良之处。甜味剂经复合后有协同增效作用,不仅可以消除苦味涩味,同时也提高甜度。利用二种以上单体甜味剂和其它物质产生增效作用,提高甜度,矫正和提升口感风味。根据各种不同食品的安全标准,选择允许使用的甜味剂。根据各种不同食品工艺,选择和改造成符合工艺要求的甜味剂。 ? 2. 主要甜味剂的甜度 甜味剂的评定可粗略分为四个方面:甜度数值的评价:细微差别测试;评定者对甜味敏感度的测试及描述性分析。另外心理物理学家还发展了许多方法用于感官评价和消费者的测试,必须注意的是这些方法具有不同的测试目的,选用时应给予注意。甜味剂替代蔗糖时,大多数是在等甜度条件下进行替换。参见[表1] 表1 相对甜度对比表(蔗糖=1)[1]

*系两种文献值 3. 影响甜味强度的因素 甜味剂甜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浓度、粒度、温度、介质和构型等;同时,将不同甜味剂混合使用,有时会互相提高甜度,这称为协同增效作用。

常用甜味剂比较

常用甜味剂比较

常用甜味剂比较 一、常用甜味剂 1)安赛蜜(AK糖) 具有良好口感和稳定性,与甜蜜素1: 5配合,有明显增效作用。调味料不得使用。 2)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 对光热稳定,耐酸碱,不潮解,甜味纯正,加入量超过0.4%时有苦味,常与糖精9: 1混合使用,使味感提高。 3)木糖(D-木糖) 在人体内不能消化,与木糖醇比较,无清凉口感,参与美拉德反应,适用于调味料。 4)甜菊糖(甜叶菊苷) 耐高温,不发酵,受热不焦化,碱性条件下分解,有吸湿性,有清凉甜味。浓度高时带有轻微的类似薄荷醇苦涩味,但与蔗糖配合使用(7:3)可减少或消失。与柠檬酸钠并用,可改进味感。 5)甘草甜素(甘草酸三钾盐) 甜味释放得较慢,后味微苦,稳定性高,不发酵,具有增香效果,但不习惯者会感不快。多用于调味料、凉果及保健食品,也可用于啤酒、面制品增泡。在调味料生产,常按甘草甜素:糖精=3~4:1比例,再加适量蔗糖可使甜味效果好,并缓解盐的咸味、增香;用于

糖果,多与蔗糖、糖精和柠檬酸合用,风味独特、甜味更佳;在咸腌制品中,可避免出现发酵、变色及硬化现象。 6)葡萄糖 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其热量与蔗糖相近,在低甜度食品中可与蔗糖配合使用。也属于填充性甜味剂。 7)糖精(糖精钠) 甜味强,耐热及耐碱性弱,酸性条件下加热甜味渐渐消失,溶液大于0. 026%则味苦,婴幼儿食品、调味料不得使用。 8)阿斯巴甜 人体摄入后在体内转化成天门冬氨酸和苯丙氨酸,口感接近蔗糖,无不愉快后味,不耐热。苯丙酮尿症患者忌用。 9)乳糖 ? 在保存挥发性香味和口味方面能力较强,对产品色素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 加热可产生焦化,用于烘培食品可使外观呈金棕色。 ?具有吸湿性,可保持面制品和甜食中的水份并使其柔软。 ? 可帮助发泡稳定。 10)三氯蔗糖 用蔗糖作原料生产,口感最接近蔗糖,耐热,在酸性至中性环境下十分稳定。 11)果葡糖浆

甜味剂

常用食品甜味剂及使用安全比较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xxx级材料化学xxx 201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 教授 摘要:简要介绍了市场上食品中常用的人工合成甜味剂与天然甜味剂的种类,各自的化学结构、性状、用途、在食品中的使用范围及使用安全性。同时在食品应用中权衡了人工合成甜味剂和天然甜味剂的优缺点,并结合市场情况对未来食品添加剂中甜味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甜味剂;化学结构;性状;功能;应用;安全 甜味是一种人们普遍喜爱的味道,也是影响食品口味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甜味剂已经成为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添加剂,在食品制造中,保持甜度的情况下它可取代蔗糖降低食品提供的热值,适合某些人群的需要。现今,由于低热量、口感好的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使得各种各样的高强度低热值、减热值甜味剂在食物、饮料、糕点和制药工业等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但是,各种甜味剂在食品中的添加量也是有一定规定的,如果添加不合理,在提供好口感的同时也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一般甜味剂分为糖精、安赛蜜、甜蜜素、阿力甜、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纽甜等人工合成甜味剂;甜菊糖苷、木糖醇、麦芽糖醇、甘露糖醇等天然甜味剂。 1人工合成甜味剂 人工合成甜味剂是指非生物天然合成的而是人工经化学处理得到的产物。人工合成甜味剂[1]是一种只提供甜味,食用后不参与人体新陈代谢的甜味剂,这一类甜味剂的特点是甜度高,为蔗糖的数十倍、数百倍甚至更高,用量很少即可达到预期的甜度,重要的是热值非常低[2]。 1.1糖精 即邻磺苯甲酰亚胺,为无色或白色结晶粉末,在水中有较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其甜度为蔗糖的300~500倍,不含热值。市售的糖精实际上是糖精钠,化学结构如下: 它的优点是价格低廉;缺点是溶于水后有明显的苦后味与浓重的金属味,对热不稳定,遇酸分解并丧失甜味。糖精能与甜蜜素(1:10)混合使用,可使甜味增强且没有不良口感[3]。

食品防腐剂的种类及应用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及应用 【摘要】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形、营养价值,以及为储存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包括营养添加剂、食品加工助剂。食品添加剂可以是一种物质或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其大多数并不是基本食品原料本身所固有的物质,而是生产、贮存、包装、使用等过程在食品中为达到某一目的而添加的物质。主要的食品添加剂像防腐剂、抗氧化剂、甜味剂和着色剂等在食品工业中有相当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就这几种主要的食品添加剂作详细的介绍。 【关键字】食品添加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甜味剂;着色剂 目前,国际上对食品添加剂的分类,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各国各地区的使用情况、特点和传统习惯不尽相同,而许多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香料也有抗氧化作用。乳化剂也有保鲜作用等等。所以,各国、各地区大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来分类。我国在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中,除香料外,将其分成23种,即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姆糖基础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剂、凝同剂、甜味剂、增稠剂及其他。食品添加剂一般不能单独作为食品食用,且使用量很少并且有严格的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功能有五个方面:一是提高食品质量,二是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并可开发食品新资源,三是有利于食品加工,使加工工艺变得容易可行,四是有利于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并增强食品的个性特征,五是有利于原材料的综合应用。 随着消费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的营养、方便、多样化和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愈来愈高,也日益关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食用的安全性。食品添加剂毕竟不是天然成分,在规定的剂量范畴内使用对人无害,假如无限制地使用,也可能引起各种形式的毒性表现。所以食品添加剂能否正确使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 近年来,由于食品毒理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对食品添加剂提出一定的卫生要求,总的原则是按照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要求严加管理。食品添加剂及其使用符合下列一般要求:(1)食品添加剂本身原则上经过规定的《食品安全发生毒理学评价程序》证明在使用限量范围内对人无害,也不应含有其他有毒杂质;对食品的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2)食品添加剂进入人体后,最好能参加人体正常的物质代谢,或能被正常解毒过程解毒后全部排出体外,或因不能被消化道吸收而全部排出体外;(3)食品添加剂在达到一定加工目的后,最好能在以后的加工、烹调过程被破坏或排除,使之不能摄入人体,则更安全;(4)食品添加剂应有的质量标准,有害杂质不能超过允许限量;(5)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来掩盖食品的缺陷或作为伪造的手段。但是,大部分牛产企业对食品添加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够了解,在生产过程中严重违反国家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及《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要求,乱加、多加状况十分严重。 食品添加剂的违规使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为了改善食品的组织形态及色、香、味等以适应消费者的需要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2或是为了增强食品的营养成分、而超范围、超限量使j用食品营养强化剂。(3或为了使食品具有更有效的、更经济的加工条件和更长的货架期和保质期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加工助剂及添加剂等.(4)还有的企业使用了上游供应商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原辅材料而使自己的产品食品添加剂超标。(5)大多数食品生产企业常常是搞不清到底哪些添加剂是允许的、使用限量是多少,从而随意使用小符合要求的食品添加剂。 本文主要对防腐剂、着色剂、功能性甜味剂和抗氧化剂做主要介绍。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及简介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及简介 防腐剂:碳酸饮料、果泥、果酱、糖渍水果、蜜饯、酱菜、酱油、食醋、果汁饮料、肉、鱼、蛋、禽类食品等,常用的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等。 着色剂:主要用于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类、配制酒、糕点上的彩装、糖果、山楂制品、腌制小菜、冰淇淋、果冻、巧克力、奶油、速溶咖啡等各类食品等。常使用的有: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焦糖色素等人工合成色素。像叶绿素铜钠盐等一些天然食用色素,主要是由植物组织中提取,但它们的色素含量及稳定性一般不如人工合成的色素,另外还有天然等同色素。 甜味剂:是赋予食品以甜味的添加剂。常用的有:糖精钠(也就是人们习惯上称的糖精)、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麦芽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等。使用甜味剂的食品有很多。像:饮料、酱菜、糕点、饼干、面包、雪糕、蜜饯、糖果、调味料、肉类罐头等几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都会加用不同种类的甜味剂。 香料:糖果与巧克力中一般有香精油、香精、粉体香料浸膏几种类型。每一种类型又有无数品种,如在糖果与巧克力中,按香型可分为果香型、果仁香型、乳香型、花香型、酒香型等不同品种。 膨松剂:部分糖果和巧克力制品中,以及一些油炸制品、膨化食品、发酵面制品等。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 酸度调节剂:具有增进食品质量的功能,更普遍用于各类食品中。

相当一部分糖果与巧克力制品采用酸味剂来调节和改善香味效果,尤其是水果型的制品。常用的有:柠檬酸、酒石酸、乳酸、苹果酸。 抗氧化剂:是一种通过给食品中易氧化成分分子中脱氧基团以氢原子、阻止氧化连锁反应,或与其形成络合物,抑制氧化酶类的活性,从而防止和延缓食品表面被氧化变质的一类食品添加剂。 增稠剂:是一类亲水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稳定、乳化或悬浊状态作用,能形成凝胶或提高食品粘度,故亦称凝胶剂、胶凝剂或乳化稳定剂。 乳化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其分子通常具有亲水基(羟基)和亲油基(烷基),易在水和油界面形成吸附层,从而改变乳化体中各物相之间的表面活性,使之形成均匀的乳化体或分散体,故能改进食品的组织机构、口感、外观等。 膨松剂:是以粮食粉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在加工时(加热过程中)因产生气体而使组织成为均匀致密的多孔结构状态,而使食品疏松、松脆的一类食品添加剂。 组织改良剂:通过保水、粘结、增塑、稠化和改善流变性能等作用而改进食品外观或触感的一种食品添加剂。 面粉改良剂:提高面粉质量的一类添加剂,可以提高出品率,提高面粉精白度和筋力。 消泡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具有消除和抑制液面气泡的能力,使操作得以顺利进行。 抗结剂:防止粉状或晶体状食品聚集、结块。

食品添加剂复习题含答案

《食品添加剂》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20分) 1.目前我国现行《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版本是( D )。 A:GB2760-2007 B:GB2760-2001 C:GB2760-1996 D:GB2760-2011 2. 确定物质ADI值的客观依据是( B )。 A:暴露量评估 B:动物毒性试验的NOEL结果C:识别危害 D:风险特征描述 3. 在肉类腌制品中最常用的护色助剂是( A )。 A:L-抗坏血酸 B:核黄素C:硫胺素 D:β-胡萝卜素 4. 我国GB2760-2011规定硝酸钠只能用于肉类制品,最大使用量为( C )而最大残留量小于30mg/kg。

A:0.3 g/kg B:0.5 g/kg C:0.15 g/kg D:0.25 g/kg 5. 下面哪一种抗氧化剂简称生育酚?( D ) A:没食子酸丙酯 B:丁基羟基茴香醚C:二丁基羟基甲苯 D:维生素E 6. 味精的化学名是( C )。 A:谷氨酸钾 B:鸟苷酸二钠C:谷氨酸钠 D:谷氨 酸钙 7. 下列防腐剂中属于多肽类抗生素的是( C )。 A:甲壳素 B:纳塔霉素 C:乳酸链球菌素 D:大蒜辣素 8. 我国允许按生产需要使用而不加限制的甜味剂是( A )。 A:木糖醇 B:阿斯巴甜C:甜蜜素 D:糖精 9. 下面哪一种属于天然着色剂?( C )

A:柠檬黄 B:日落黄 C:红曲红 D:胭脂红 10. 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又被称为花楸酸的是( C )。 A:苯甲酸 B:脱氢醋酸钠 C:山梨酸 D:丙酸钠 11. 苯甲酸在( C )条件下对多种微生物有明显的杀菌、抑菌作用。 A:中性 B:高温 C:酸性 D:碱性 12. 石膏属于哪一种食品添加剂?( A ) A:凝固剂 B:被膜剂 C:增稠剂 D:乳化剂 13. 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抗氧化剂的是( A )。 A:乙基麦芽酚 B:茶多酚 C:BHA D:BHT 14. 亚硫酸盐在土豆片、苹果、蘑菇罐头生产中,经常作( C )使用。

高倍甜味剂分类与发展现状

高倍甜味剂分类与发展现状 近二十年来,肥胖症、糖尿病和龋齿等人群高发病的产生都被认为与饮食习惯及膳食结构尤其是与蔗糖摄入过多有密切关系。因此,甜味剂发展重点之一就是安全性高,无营养价值、无热量或极低热量的功能性高倍甜味剂。 功能性高倍甜味剂的特点是应用的安全性高,用量少,甜度高,使用成本一般都远低于蔗糖,这些也都是食品科学家不断开发新型高倍甜味剂的动力所在。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已获批准的高倍甜味剂约20种,其中得到多数国家批准允许使用的品种主要有糖精钠、甜蜜素、AK糖、阿斯巴甜、三氯蔗糖、阿力甜、纽甜、甘草甜素、甜菊苷、罗汉果甜苷和索马甜等。 一、高倍甜味剂分类 高倍甜味剂主要分成两大类,即高倍甜味剂和填充型甜味剂。高倍甜味剂的甜度通常为蔗糖的10倍以上。填充型甜味剂的甜度通常为蔗糖的0.2~2倍,兼有甜味剂和填充剂的作用,可赋予食品结构和体积。填充型甜味剂又分为功能性单糖、功能性低聚糖和多元糖醇3大类。功能性单糖主要包括结晶果糖等,功能性低聚糖包括大豆低聚糖、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和低聚木糖等,多元糖醇包括赤藓糖醇、木糖醇和麦芽糖醇等。 依来源的不同高倍甜味剂分为天然提取物和化学合成产品两大类。天然提取物目前主要包括甜叶菊提取物、罗汉果提取物和索马甜等;化学合成产品主要包括阿斯巴甜、纽甜、三氯蔗糖、安赛蜜、阿力甜等。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合成类高倍甜味剂主要有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阿力甜和纽甜等。当前人工合成高倍甜味剂能够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主要因为具备诸多优点:如合成高倍甜味剂甜度高,体积小,使用量少,能量值为0或几乎为0,有利于厂家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甜味剂比较

1)安赛蜜(AK糖) 具有良好口感和稳定性,与甜蜜素 1: 5配合,有明显增效作用。调味料不得使用。 2)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 对光热稳定,耐酸碱,不潮解,甜味纯正,加入量超过 0.4%时有苦味,常与糖精9: 1混合使用,使味感提高。 3)木糖(D-木糖) 在人体内不能消化,与木糖醇比较,无清凉口感,参与美拉德反应,适用于调味料。 4)甜菊糖(甜叶菊苷) 耐高温,不发酵,受热不焦化,碱性条件下分解,有吸湿性,有清凉甜味。浓度高时带有轻微的类似薄荷醇苦涩味,但与蔗糖配合使用( 7:3)可减少或消失。与柠檬酸钠并用,可改进味感。 5)甘草甜素(甘草酸三钾盐) 甜味释放得较慢,后味微苦,稳定性高,不发酵,具有增香效果,但不习惯者会感不快。多用于调味料、凉果及保健食品,也可用于啤酒、面制品增泡。在调味料生产,常按甘草甜素:糖精=3~4:1比例,再加适量蔗糖可使甜味效果好,并缓解盐的咸味、增香;用于糖果,多与蔗糖、糖精和柠檬酸合用,风味独特、甜味更佳;在咸腌制品中,可避免出现发酵、变色及硬化现象。 6)葡萄糖 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其热量与蔗糖相近,在低甜度食品中可与蔗糖配合使用。也属于填充性甜味剂。 7)糖精(糖精钠) 甜味强,耐热及耐碱性弱,酸性条件下加热甜味渐渐消失,溶液大于 0. 026%则味苦,婴幼儿食品、调味料不得使用。 8)阿斯巴甜 人体摄入后在体内转化成天门冬氨酸和苯丙氨酸,口感接近蔗糖,无不愉快后味,不耐热。苯丙酮尿症患者忌用。 9)乳糖

? 在保存挥发性香味和口味方面能力较强,对产品色素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 加热可产生焦化,用于烘培食品可使外观呈金棕色。 ? 具有吸湿性,可保持面制品和甜食中的水份并使其柔软。 ? 可帮助发泡稳定。 10)三氯蔗糖 用蔗糖作原料生产,口感最接近蔗糖,耐热,在酸性至中性环境下十分稳定。 11)果葡糖浆 甜味纯正,越冷越甜,甜味较其他消失快。用于饮料有清凉感,不掩盖果汁原色原香;用于果脯果酱生产,有利于抑菌,吸湿保水;对面包、糕点可使其松软;用于冰激凌生产可防止冰晶。 糖醇类共性 ? 不引起血液葡萄糖值上升,是肥胖、糖尿病者的理想甜味剂。 ? 长期食用不蛀齿。 ? 部分糖醇具有润畅通便作用,程度差异如下: ? 赤藓糖醇-麦芽糖醇+ 木糖醇++ 山梨糖醇+++ 甘露醇+++ ? 具有溶解水吸热性能,入口有清凉感。 ? 与其他甜味剂比较:甜度低,热值低,吸湿性好,耐热耐酸,不发生美拉德反应,适合烘培。 糖醇类各自特点 1)木糖醇 与强力甜味剂复配,产生协调增效作用,并能掩盖其不良后味;与金属离子有螯合作用,可作抗氧化剂的增效剂,有助于维生素和色素稳定。 2)山梨糖醇 在烘培食品中有保湿保鲜作用,可用作淀粉的稳定剂和果品的保香剂、抗氧剂和保鲜剂等,防止食品糖盐等结晶析出,可维持甜、酸、苦味强度平衡和增加食品风味。

甜味剂

甜味剂 甜味剂(Sweeteners)是指赋予食品或饲料以甜味的食物添加剂。世界上使用的甜味剂很多,有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按其营养价值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按其化学结构和性质分为糖类和非糖类甜味剂。糖醇类甜味剂多由人工合成,其甜度与蔗糖差不多。因其热值较低,或因其与葡萄糖有不同的代谢过程,尚可有某些特殊的用途。非糖类甜味剂甜度很高,用量少,热值很小,多不参与代谢过程。常称为非营养性或低热值甜味剂,称高甜度甜味剂,是甜味剂的重要品种。 基本介绍 根据《食品添加剂手册》描述:甜味剂(Sweeteners)是指赋予食品或饲料以甜味的食物添加剂。目前甜味剂种类较多,可分为: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按其营养价值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按其化学结构和性质分为糖类和非糖类甜味剂。 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糖和乳糖等糖类物质,虽然也是天然甜味剂,但因长期被人食用,且是重要的营养素,通常视为食品原料,在我国不作为食品添加剂。 营养甜味剂是指某甜味剂与蔗糖甜度相同时,其热值在蔗糖热值的2%以上。非营养型甜味剂是指热值低于蔗糖热值的2%。 甜度的基础物质是蔗糖,以蔗糖的甜度为1时,可得到其他甜味剂的相对甜度。例如,木糖醇,甜度:1~1.4;果糖,甜度:1.14~1.75;阿斯巴甜,甜度:200;糖精,甜度:200~700。 高强度甜味剂(high intense sweetness)主要是指那些甜度较高,用量较少,不给予食品以体积、黏度和质地,它们常常要与营养型甜味剂或增容剂混合使用。 天然非营养型甜味剂日益受到重视,是甜味剂的发展趋势,WHO指出,糖尿病患者已达到5千万以上,美国人中有四分之一以上要求低热量食物。在蔗糖替代品中,美国主要使用阿斯巴甜,达90%以上,日本以甜菊糖为主,欧洲人对AK糖(安赛蜜)比较感兴趣。这三种非营养型甜味剂在我国均可使用。 种类介绍 通常所说的甜味剂是指糖醇类甜味剂、非糖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3类。 糖醇类甜味剂多由人工合成,糖醇类的甜度比蔗糖低,但有的和蔗糖相当。主要品种有: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麦芽糖醇、木糖醇等。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木糖醇、山梨糖醇和麦芽糖醇。因为糖醇类甜味剂热值较低,而且和葡萄糖有不同的代谢过程,因而有某些特殊的用途。例如糖醇可通过非胰岛素机制进入果糖代谢途径,实验证明它不会引起血糖升高,所以是糖尿病人的理想甜味剂。 非糖类甜味剂包括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一般甜度很高,用量极少,热值很小,有些又不参与代谢过程,常称为高甜度甜味剂,非营养性或低热值甜味剂,是甜味剂的重要品种。 非糖天然甜味剂的主要产品有:甜菊糖、甘草、甘草酸二钠、甘草酸三钠(钾)、竹芋甜素等。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甘草酸苷和甜菊苷。前者如甘草酸二钠,甜度为蔗糖的200倍;后者纯甜度约为蔗糖的300倍,因其不被人体吸收,无热量,是适于糖尿病、肥胖症患者的甜味剂。由于糖精的安全性尚有争论,人们对代替糖精的甜味剂,特别是对天然甜味剂的开发发生兴趣。例如中国的罗汉果和非洲竹芋甜素等,均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理想的甜味剂应具备以下特点:①很高的安全

3实验三 几种甜味剂、酸味剂性能比较及食品调味实验

实验三几种甜味剂、酸味剂性能比较及食品调味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比较几种甜味剂的性能。 2.了解并比较几种酸味剂的性能。 3.了解食盐对几种甜味剂、酸味剂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实验报告只需写第一点:味的对比) 基本的调味方式有味的对比、味的相乘、味的消杀、味的转化等四种。 1、味的对比(本实验只做味的对比):味的对比又称味的突出,是将两种以上不同味道的呈味物质,按悬殊比例混合作用,导致量大的那种呈味物质味道突出的调味方式。味的对比主要是靠食盐来突出其它呈味物质的味道,因此才有"咸有百味之王"的说法。注意:对比方式虽然是靠悬殊的比例将量大的呈味物质的味对比出来,但这个悬殊的比例是有限度的。究竟什么比例最合适,这要在实践中自己体会。 2、味的相乘:味的相乘又称味的相加,是将两种以上同一味道的呈味物质混合作用,导致这种味道进一步加强的调味方式。 3、味的掩盖:味的掩盖又称味的消杀,是将两种以上味道明显不同的呈味物质混合使用,导致各种呈味物质的味均减弱的调味方式。如料酒中的乙醇,食醋中的乙酸等,当这些调味品与原料共热时,其挥发性物质的挥发性得到加强,从而冲淡和掩盖了原料中的异味。 4、味的转化:味的转化又称味的变调,是将多种味道不同的呈味物质混合使用,导致各种呈味物质的本味均发生转变的调味方式。 三、实验材料 天平、一次性杯5个/组、塑料勺、100ml量筒、玻棒、恒温水浴锅(或酒精灯、石棉网、)吸管若干支 蔗糖、甜蜜素、糖精、食盐、柠檬酸、白醋(均为食品级) 四、实验步骤 (一)比较甜味剂的甜度大小 1.在天平上称取3g蔗糖于一次性杯中,量取100ml水倒入,用勺搅拌至溶解。 2.同上法称取0.2g甜蜜素于一次性杯中,量取100ml水溶解。 3.同上法称取0.2g糖精于一次性杯中,量取100ml水溶解。 4.比较1、2、3甜度 5.1、2、3加热(恒温水浴锅或采用酒精灯加热,加热温度感觉刚烫嘴合适)再试,比较

甜味剂的安全使用

甜味剂的安全使用 摘要 为了既不摄取糖分、吃得健康又能享受甜美的味道,尤其是提高糖尿病人和肥胖人群的生活质量,非营养性甜味剂是很好的选择,它们在正常用量的情况下是安全可靠的,其安全性大于天然糖类和营养性甜味剂。 甜,是人类最喜欢的味道。人们不光喜欢甜的食物,还把美好的生活、纯真的爱情等等形容为甜美、甜蜜、甘甜之类。我们的舌头对于能直接为机体提供能量、对生命至关重要的含有羟基的小分子碳水化合物,所感觉到的味道,就是所谓的甜味。在这些小分子碳水化合物中,双糖(如蔗糖)和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给我们带来的甜味更浓。在食品匮乏的纪元中,那些把富含糖份的食物的味道定义为“好味道”、在择食时优先觅取这类食物的那些生物个体,无疑更有生存优势,他们的基因就更容易传播。因此在漫长的生命进化过程中,我们进化出了对甜味的嗜好。同样的道理,人类还进化出了对鲜味(由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产生)和油脂(可为机体大量供能)香味的喜好。 但是人们始料未及的是,社会发展如此之快,这个星球上的绝大多数人现在已经不再为能量摄入不足而担忧。君不见短短几十年过去,中国人见面问候时很少还问“吃了吗?”曾几何时,经济发展良好地区的人们已经可以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想什么时候想吃就什么时候吃。可是人类的机体却还不知道已经发生了这样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的机体并不知道吃了上顿还有下顿,它们仍然“认为”想要在残酷的大自然中生存就必须拼命摄取和储存能量,所以我们会吃饱了还想吃。如此一来,因甜美可口而被过量摄入的糖类食物转眼就成了健康的大敌。首先,糖作为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如果摄入过多,机体在利用之余,会把剩余的部分转化成脂肪贮存起来。这些多余的脂肪堆积在各种组织的细胞里,不仅占据了细胞的功能空间,还会导致一些细胞合成和释放白介素-6之类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引起炎症反应——这就是我们常常听说的“三高”、“代谢综合症”等不健康状况的重要病理基础。再者,小分子的精制糖瞬间便可被肠道吸收,特别是对于有高血糖倾向的人群,很快引起血糖升高,长此以往刺激胰岛素过度分泌,胰岛素受体变得不再敏感,形成所谓“胰岛素抵抗”,终致胰岛功能衰竭——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II型糖尿病”。以上情况都是健康长寿的大敌,一旦罹患,就加入了冠心病、脑卒中、肾衰、视网膜病变、肢端坏疽等血管疾病患者的后备军。 这听起来很悲催,难道我们就不能尽情享受美妙的甜味了吗?不会的,聪明的人类早已开发出了种类繁多的欺骗自己味蕾的人工甜味剂,它们并不提供能量,所以也被称为非营养性甜味剂,使得不适合进食糖类的人们也能享受甜美的生活。非营养性甜味剂有很多品种,被坊间笼统地称为“糖精”,但其实它们的化学结构各不相同,它们和“真糖”也毫无共同之处,只是能在大脑引起与“甜”类似的味觉感受而已。有趣的是,不同的物种之间有着不同结构的甜味剂受体,他们感受“假甜味”的能力也不相同。比如猪对某些大分子的非营养性甜味剂很不敏感,就尝不出“甜”味儿,而在品尝真正的糖或者分子比较小的甜味剂时,猪和人一样会有愉悦的感觉。 常用的非营养性人工甜味剂都有哪些呢?比较成熟并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使用的有下列5种: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安赛蜜、糖精钠和纽甜。此外还有甜菊苷、非洲竹芋甜素、甜蜜素等,也已作为安全的膳食添加剂在欧洲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