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君权的加强》练习02
七年级历史明朝君权的加强2
1、文字,请许我一份明媚的心情 春夏秋冬的那些流年里,我看遍春天的红花杨柳,赏过了夏天的田田荷叶,嗅过淡淡桂花清香,踏过冷天阴冷的寒风。一时想起,不禁倍感寂寞。总是在一个人的流年里徘徊,总是在一个人的世界 里喘息,总是一个人读着这些变化莫测的美丽四季。
春风,徐徐地吹,把大地装扮得花红柳绿,木棉花儿像红色的火焰在燃烧;春天的茉莉开得刹是可爱,像胖嘟嘟的婴儿的拳头。我走在春天的风里,感受着风的清凉,赏悦着花儿鲜艳和绿树的养眼, 看着茉莉花一大片地开满在绿树丛中,还是能感到的春的生机勃勃。
。 建筑工程培训 /course/all/1/
再次挂起来,边饮着茶边看着,心里美美的呢,真是好呀。人生就该如此,不要丢掉自己的喜好,即使很好呢。
想想呀,起码有个梦也可以做做,有个梦想可以激励自己,人生总算是有点色彩,有点追求,至于实现不实现,还在其次。如此就挺好,挺好呀,还求什么呢?看着那幅墨荷,我默默地想着,雪花 飞舞着,仿佛间,墨荷静静地望着雪花,从来没有的宁静,而从容。
第15课__明朝君权的加强练习题
16 明清君权的加强1.后世人朝讽明朝以来考取功名的人说:“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
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阅读材料后请回答:(1)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2分)(2)造成材料所说的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3分)(3) 有人说:“科举制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
”有人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效……”结合史实谈谈你对这两种观点的评价。
(3分)$2 阅读下列史料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
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所参决。
……外设都、布、按三司,分隶兵刑钱谷,其考核则听于府部。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请回答:(1)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指谁(2)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3)材料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4)上述史料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明末清初著名思想界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①上述材料是对我国古代哪一种制度的反映这一制度正式形成于什么朝代唐朝对这一制度是善的②材料一、二中,唐太宗和顾炎武为什么会对这一制度得出不同的结论③随着新课程改革,历史学科考试形式发生了变化,这是为什么&17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1阅读下列材料:[宣德六年(1431年)某人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
——摘编《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1)“某人”自述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的突出特点有哪些(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某人”的历史地位和所述事件的历史意义。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题目及答案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题目及答案1、记住明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
1368年,朱元璋(即明太祖),南京。
2、明太祖统一全国后,在政治、思想文化上各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君权?(1)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的权力(中央:废丞相,撤销中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奋力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军政)(2)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3)八股取士3、何为锦衣卫、东厂,职责是什么?如何评价?锦衣卫:明太祖时,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监管对臣民的监视、侦察。
特点: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约束,成为特务机构。
东厂:明成祖朱棣时增设,由皇帝亲信宦官统领,以加强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4、明朝科举制考试的目的是什么?内容是什么?答题形式是怎样的?你怎样评价八股取士?目的: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内容:四书五经;形式:八股文;消极影响:考试内容单调,考试形式僵化,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危害极大。
5、概述靖难之役,并分析这场斗争的实质是什么?时间:1398年—1402年;结果:朱棣(明成祖)称帝;实质:统治阶级内部的夺权之争。
6、明成祖即位后,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君权?(1)政治方面:1421年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增设特务机构—东厂(2)文化教育方面:继续实行八股取士(3)军事方面:继续实行削藩7、重点归纳明初加强君权的措施。
(1)政治方面:(行政机构)中央废丞相,设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厂卫特务机构):明太祖设锦衣卫;明成祖设东厂(明成祖时)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2)思想文化教育方面:八股取士(3)军事方面:实行削藩政策,加强君权。
8、列举秦朝、西汉、隋唐、明朝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实行科举制,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最为重要;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只考四书五经,不允许发表个人见解。
初三历史明朝君权的加强试题
初三历史明朝君权的加强试题1.余秋雨曾说过:“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其向往的理由是①废除宰相,专制顶峰②消灭割据,结束分裂③科技领先,宋词兴盛④经济繁荣,重心南移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朝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准确识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宋朝”,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明太祖为了防止相权太重而有篡位夺权的危险,便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对左丞相胡惟庸以“图谋不轨”诛杀后,干脆乘机废除宰相制度,中国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①不合题意,因此含有①的选项,均不合题意,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明朝君权的加强·废除丞相2.秦朝的“丞相”一职最终被废止的朝代是()A.唐朝B.北宋C.元朝D.明朝【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丞相”一职最终被废止的朝代。
明太祖时,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
故答案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3.顾炎武曾批评明朝一种制度“败坏人才”超过秦始皇焚书坑儒,其矛头指向了A.锦衣卫B.内阁C.六部D.八股文【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的八股文。
教材中顾炎武的原话是“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可见,顾炎武批评的是八股文,不是什么锦衣卫、内阁、六部等。
故答案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4.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这种变化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社会秩序动荡B.边疆防御巩固C.军政实现合一D.皇权高度膨胀【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
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制,使六部直接归中央管辖;清朝设立军机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的枢纽;这两项措施都表明皇权的高度膨胀,尤其是军机处的设置,表明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初一历史明朝君权的加强试题
初一历史明朝君权的加强试题1.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A.南京B.北京C.西安D.洛阳【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史实的识记。
依据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第一子目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的内容中:“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
”据此可知,明朝定都南京,故选A。
【考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加强君权的措施。
2.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A.诗赋B.三通四史C.前四史D.四书五经【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史实的识记。
依据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第一子目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的内容中:“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据此可知,故选D。
B选项三通四史,杜佑《通典》,郑樵的《通志》,马端临《文献通考》称为三通;《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为(前)四史。
C选项前四史是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考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加强君权的措施。
3.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A.东厂B.西厂C.锦衣卫D.内阁【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史实的识记。
依据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第一子目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的内容中:“明太祖还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成为特务机构。
”据此可知,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锦衣卫,故选C。
A选项东厂是明成祖时期增设的特务机构。
B选项是明成祖时期将明太祖设立锦衣卫改名而来。
初一历史明朝君权的加强试题
初一历史明朝君权的加强试题1.“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以上材料的内容应该发生在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太祖改革的相关知识内容。
鉴于元代相权过重,威胁皇权的情况,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了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2.我国的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到明朝时发生了巨大变化。
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A.八股取士B.试题类型繁多C.以诗词为主要内容D.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发展的相关知识内容。
根据所学知识,B、C、D三项是明朝之前的科举制的史实;到了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所以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3.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不包括()A.丞相制的废除B.军机处的设立C.厂卫制度的设立D.大兴文字狱【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为加强君主专制,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君主集权的强化·君主集权强化的措施4.“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这一史实最早发生在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解决本题,需把握材料中的关键:“今我朝罢丞相”,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为了加强君主权利,在中央,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5.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A.八股取士B.以诗赋为主要考试内容C.开创殿试D.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朝科举考试的准确识记。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检测题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检测题
一、选择题
1、明朝时,掌管地方政权的机构是()
A、六部
B、中书省
C、行中书省
D、三司
2、废除丞相是在下列哪个朝代()
A、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3、明成祖登上帝位的过程,类似于()
A、唐太宗李世民
B、宋太祖赵匡胤
C、隋文帝杨坚
D、明太祖朱元璋
4、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现是()
A、设置殿阁大学士
B、设六部分理朝政
C、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D、八股取士
5.如果你是右图中一位榜上有名的考生,你不可能
A.熟读四书五经
B.会写作规范的八股文
C.在考试卷中发挥自己对朝政的见解
D.成为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二、阅读下列材料: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沉痛地说:“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焚书!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坑儒还厉害”。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八股文”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2)作者的言论主要抨击了这个朝代的什么制度?制定这一制度的目的
是什么?
(3)实行这一制度的后果如何?
(4)作者抨击这一制度时与什么历史事件进行了对比?这一事件有何危害?。
七年级历史明朝君权的加强2_5930
现在的村庄,这类事情越来越少,那些阴阳先生及巫师巫婆们都很少再有人请,他们一般都待在家里,等有人上门来算命、测字、打卦等,再就是,谁家老人亡故了,帮忙掐算一下,定一下葬时间, 并搁置一下风水,如坟穴及棺椁方向和实用的镇物等,专门法事及驱鬼活动不复再有。
巫术及所谓的神灵,更多的是一种禁忌和心理上幻象,这种行为本质上是“一种被歪曲了的自然规律的体系,也是一套谬误的指导行动的准则;它是伪科学,也是一种没有成效的技艺。”(弗雷泽 《金枝》)尽管如此,人们的信仰在很多层面上是一种自我性质的限制和无形约束,人们始终相信,生命虽有只有一条,但“心”和想象的道路不可能只有一条,它是无限的、万能的,恒久不灭的。
当日下午,曹姓巫师要在爷爷奶奶房里施法捉妖,村人围了一堆,后来又被巫师赶了出来,说人多了不好施展,妖精从这儿逃的时候,说不定还会附上其他人的身上。众人惊恐,纷纷后撤。我们这 帮孩子早就被清理到大门以外,并有专人看守,不得私自上房或在院中观看。
曹姓巫师折腾了许多,村人在院中惊呼了好几次,才开门,叫奶奶和父亲进去,怕很难打败它之类的话。村人哦哦,表示惊诧。
初一历史明朝君权的加强试题
初一历史明朝君权的加强试题1.阅读下列图片材料(6分)请回答:(1)你能分辨出它诞生于哪个朝代吗?(2分)(2)请再列举出该朝加强中央集权两项措施?(4分)【答案】(1)明朝(2)设立锦衣卫,实行八股取士等。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朝政治制度特点的准确认识,解答本题需要时结合图示分析归案,题干图片中没有了丞相,据此可以判断应该是明朝,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时期废除丞相,相权、皇权合而为一,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在地方上废除元朝的行中书省制,设三司;在中央废丞相制,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授权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科举考试采用八股取士。
明成祖继续执行削藩政策,增设特务机构东厂。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明朝君权的加强·废除丞相、设立锦衣卫、八股取士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
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
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13分)材料一“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指秦朝焚书坑儒)……。
”(1)材料一抨击了明朝怎样的选官方式?(2分)为什么这种方式“有甚于咸阳之郊”?(2分)(2)为了加强专制集权,明清两朝还创立了哪些制度?(2分)材料二“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这是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写的,结果他被斩首……(3)材料二反映了清朝统治者采取的什么措施?(2分)有什么危害?(2分)(4)以上两则材料的措施主要侧重于哪一方面的统治?(1分)有什么共同目的?(2分)【答案】(1)八股取士(2分)读书人只会埋头攻读,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后,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2分)(2)废除宰相制度、建立厂卫特务机构、清朝设立军机处等(2分)(3)文字狱(2分)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七年级历史明朝君权的加强2_5930
家人收集卖呗。”。菲律宾签证/。
邻居一听,貌似明白了,一下转向那个来,一边哭她还喊着:“奶奶!奶奶呀!你快来吧。她们都欺负我!” 这时候,戴着红袖标的李奶奶急忙走过去说:“大家散了,散了!疫情期间不要扎堆!我认识这孩子的奶奶。孩子还小说说就算了……” 大家散开后,我没有走。我站在小女孩身边,把她从地上拽起来。小女孩抽泣着不停地用袖子擦着眼泪,躲闪着我的目光。我帮她戴好口罩,轻声对她说:“小妹妹,我注意 你有好几天了。你干嘛要捡别人戴过的口罩呀?那多不卫生呀?快和姐姐说说,你是缺钱花吗?”小女孩看着我,脸上挂着泪痕,她怯怯地拽着衣角,低着头,突然倔强喊道: “我不缺钱!我有钱!我妈给我邮寄了好多钱呢!” ”那你干嘛要捡别人用过的口罩呀?”小女孩犹豫了一会突然扬起头问我:“姐姐,你是不是有好多医用口罩呀?我能不能用我的钱跟你买口罩?”
“啊?你咋说我有好多口罩呀?”我不解地望着女孩,真不知道小女孩怎么会问起我这个问题。我还没等说话,小女孩又说:“姐姐,我听奶奶说你是医生,医生是不是就有 许多口罩?”
《3.1明朝君权的加强》(课件+练习)
【记一记】 ☉明太祖定都应天(今南京),明成祖迁都北京。 ☉秦始皇设立丞相,明太祖废除丞相。丞相的设立与废除都是
为了加强君权。
☉明太祖设锦衣卫,明成祖设东厂,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 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明清。 ☉中央加强对地方管辖的措施:秦朝实行郡县制,西汉颁布推 恩令,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明朝设立三司。
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
三、靖难之役
1.背景: (1)明太祖分封的藩王势力日益膨胀。 (2)建文帝下令实行削藩。 靖难 ”旗号,起兵反对建 2.概况:北平燕王朱棣,打出“_____
文帝。
明成祖 3.结果:燕王朱棣胜利并称帝,他就是_______。
四、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1.迁都:1421年迁都_____ 2.削藩:继续实行削藩政策,进一步强化君权。 东厂 。_____________ 厂卫特务机构 的设置, 3.设厂:增设特务机构_____ 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情景2
“宋濂请客”——恐怖的厂卫特务机构
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喝酒。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 他昨天在家请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一一 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你没有骗我!”然后,拿出锦衣卫
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
(2)是什么原因让宋濂吓出一身冷汗?请从组成、职责和权限
邱老师按照学习小组设置了如下学习情景,引导学生探讨明朝 君权的强化,请你共同参与探究活动。
情景1 材料一
“胡惟庸案”——立竿见影的行政机构改革 明朝初年,胡惟庸做宰相后,权倾朝野。他生杀予夺,
骄恣擅权。他不仅毒死了明太祖器重的谋士刘基,还僭用皇帝 专有的装饰,连呈送给皇帝的奏章,他也要先过目。凡是对自 己不利的奏章,他都一律扣留。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
初三历史明朝君权的加强试题
初三历史明朝君权的加强试题1.专制主义政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把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之手;二是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
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两个基本特征的有()①西周的分封制②隋唐的科举制③明朝废除宰相制度④清朝设立军机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特征。
明朝废除宰相制度,标志着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清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③④均符合这两个基本特征。
西周的分封制不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隋唐的科举制是一种考试制度,也与上述特征无关。
所以答案选D。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宰相制度的废除;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军机处的设立2.余秋雨曾说过:“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其向往的理由是①废除宰相,专制顶峰②消灭割据,结束分裂③科技领先,宋词兴盛④经济繁荣,重心南移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朝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准确识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宋朝”,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明太祖为了防止相权太重而有篡位夺权的危险,便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对左丞相胡惟庸以“图谋不轨”诛杀后,干脆乘机废除宰相制度,中国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①不合题意,因此含有①的选项,均不合题意,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明朝君权的加强·废除丞相3.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
以下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A.“火”旁的“炮”最早可能始于唐朝B.“相”退出历史舞台始于明成祖朱棣C.“楚河、汉界”源于秦末汉初的历史D.“围魏救赵”的象棋战术源于战国史【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废除丞相的相关知识点的准确识记。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练习题
明清君权的加强习题基础达标(每题1分,共15分)1. 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A.南京B.北京C.西安D.洛阳2.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A.诗赋B.三通四史C.前四史D.四书五经3.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A.东厂B.西厂C.锦衣卫D.内阁4.不属于明朝统治者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措施是()A.分封子孙到各地做藩王B.废行中书省,设三司C.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D.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5. 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突出表现是()A.废行省,设三司B.设厂卫等特务机构C.废丞相,设六部D.设立殿阁大学士6、明朝的建立时间在()A.1368年B.1399年C.1421年D.1402年7、明代一知识分子想参加科举考试,他必须复习的内容是()A.唐诗B.宋词C.四大名著D.四书五经8、明朝采取的下列措施中,最能说明封建制度已经渐趋衰落的是()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B、废行省,设三司C、设厂卫特务机构D、以八股取士9、关于明朝科举制()①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②明朝开始八股取士制度③科举试卷仅从四书、五经中命题④答卷文体有严格规定,不许发挥个人见解A.①②③④全对B.①②③④不对C.①②③对④不对D.①不对②③④对10.标志着清朝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是()①仿效明朝制度设立内阁.六部②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③设立军机处④一再兴起文字狱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1.下列关于军机处设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雍正帝为加强皇权而设立军机处B.军机大臣由皇帝亲自挑选的满汉官员充任C.军国大事由军机处裁决后交由各级官员执行D.军机处设置标志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12.中国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A.设议政王大臣会议B.废丞相设内阁C.设军机处D.三省六部制13.中国封建社会中文字狱最严重的朝代是( )A.秦朝B.元朝C.明朝D.清朝14.有关文字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造成社会恐怖B.严重摧残人才C.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15.清朝的知识分子从“经世”到“避世”,由要求社会改革到“为考据而考据”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焚书坑儒B.实行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C.实行了八股取士制度造成的D.设立了军机处。
15《明朝君权的加强》跟踪练习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跟踪练习姓名:班级:一、填空题(一)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明朝建立:领导的元末农民起义军,势力不断壮大,年初,他以应天为都城,改称,称皇帝,建立明朝,就是明太祖。
1.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
2.在中央,废除,由、、、、、六部分理朝政。
直接对皇帝负责。
3.明太祖授权侍卫亲军成立特务机构,对臣民进行监视、侦查。
4.为了选拔的官吏,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范围内命题,答卷的文体必须用形式,这就是“八股取士”的制度。
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二)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明太祖死后,继位的建文帝下令实行,燕王起兵反对建文帝,史称。
胜利的燕王称帝,他就是,于年迁都。
加强了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5.明成祖继续执行削藩政策,增设了特务机构,由皇帝亲信的宦官统领。
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二、选择题1.明朝的建立者和都城分别是()A.朱元璋、开封B.朱棣、应天C.朱元璋、南京D.朱棣、北京2.丞相自秦朝建立,到何时被废除()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3. 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是()A.废除丞相B.实行“八股取士”B.实行削藩 D.设置厂卫特务机构4.明朝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考试范围只允许在()范围内A.四书五经B.四库全书C.八股文D.四书六艺5.发动“靖难之役”的皇帝是()A.建文帝B.朱元璋C.朱棣D.明成祖6.为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于1421年迁都北京的是()A.明太祖B.建文帝C.明成祖D.明英宗7.对于明朝“八股取士”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A.选拔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B.培养了大量听命于皇帝的忠实奴仆C.败坏了人才的选拔,危害极大D.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明朝君权的加强随堂练习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随堂检测 2014.04.30一、明朝建立年初,(明太祖)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建立明朝。
同年秋天,明军攻占,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二、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1、明太祖朱元璋①在中央,废除,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管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在地方,废除,设直属中央的,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
②设立特务机构,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锦衣卫由直接指挥。
③在思想文化上,实行“”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范围内命题,考生不准。
答卷的文体必须是“”。
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不讲究实际学问。
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2、明成祖朱棣帝看到藩王势力日益膨胀严重威胁自己的统治,下令削藩。
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史称“”。
获胜后称帝,他就是明成祖,进一步强化君权。
①迁都,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②继续执行政策;③增设特务机构,由宦官统领,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
,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学习自测】1、“堂堂大元,奸佞专权。
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
哀哉可怜!”这首《醉太平·堂堂大元》的小令向我们揭示了元朝灭亡的原因。
导致元朝灭亡的因素有①元朝政治腐败②农民起义③外族入侵④对外侵略战争的失败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2、明朝建立是在A.13世纪60年代B.13世纪80年代C.14世纪60年代D.14世纪80年代3、“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材料中的“我朝”是指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4、中国古代设丞相与废丞相的两个皇帝是A.秦始皇、明太祖B.秦始皇、明成祖C.秦始皇、隋文帝D.隋文帝、雍正帝5、明朝时期官吏战战兢兢,老百姓提心吊胆,这是以下什么机构的设置所产生的后果?A.三省六部制 B.三司 C.行省制 D.厂卫特务机构6、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科举制的表述错误的是A.隋朝时期,科举制创立B.唐朝时期,科举制进一步完善C.宋朝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四书五经D.明朝科举考生的答卷分成八个部分7、右边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对八股取士的评价,你认为八股取士与焚书坑儒的相同之处是①为了加强思想统治②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③有利于文化的发展④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8、下列措施与明成祖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有关的是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B.设锦衣卫C.执行削藩政策D.废行省,设三司9、历史影视作品是对历史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
七年级历史明朝君权的加强2_5930
明朝君权的加强一课一练2
《明朝君权的加强》一课一练2适用年级:七年级建议时长:0分钟试卷总分:28.0分一、单选题1.明朝的开国皇帝叫()(2.0分)(单选)A. 刘邦B. 忽必烈C. 朱元璋D. 皇太极2.八年级学生王朋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们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所说的应该是明朝实行的哪项措施带来的后果()(2.0分)(单选)A. 设置厂卫特务机构B. 大兴文字狱C. 设殿阁大学士D. 废除丞相3.明朝设立厂卫特务机构,表明()(2.0分)(单选)A.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B. 封建统治制度进一步完善C. 封建社会渐趋繁荣D. 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加强4.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宰相的地位。
我国古代宰相制度废除于()(2.0分)(单选)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5.把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规定在四书五经范围之内是在下列哪个朝代()(2.0分)(单选)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6.明太祖为加强君主权力,在地方()(2.0分)(单选)A. 废行省,设三司B. 废丞相,权分六部C. 建立锦衣卫D. 执行削藩政策7.明朝时废除丞相制后,把朝廷的政务分割给()(2.0分)(单选)A. 内阁B. 中书省C. 六部D. 锦衣卫8.下列史实与右图中人物活动相符的有()①建立明朝②营建北京城③设立锦衣卫④设立东厂⑤建立后金⑥废除丞相制度(2.0分)(单选)A. ①③⑥B. ①②④C. ②④⑤D. ③⑤⑥9.明朝的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的共同职责是( )。
(2.0分)(单选)A. 协助皇帝处理政务B. 制定法律C. 监视、侦查臣民D. 督查百官10.秦朝“焚书坑儒”、明清“八股取士”都是为了( )。
(2.0分)(单选)A. 压制知识分子B. 推崇儒家经典C. 完善法律体系D. 加强思想控制11.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搜集了一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建立者的图像,请你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2.0分)(单选)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C. ②①④③D. ②③①④12.下列甲、乙、丙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丙图反映的朝代是()(2.0分)(单选)A. 秦朝B. 西汉C. 唐朝D. 明朝13.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2.0分)(单选)A. 夏朝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B. 秦朝推行郡县制C. 唐朝开创科举制D. 明朝废除宰(丞)相制14.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以八股文为答题形式的考试使科举制()(2.0分)(单选)A. 与时倶进B. 更能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C. 为国家选拔出务实、积极进取的人才D. 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基础达标
1. 如果你是明朝一名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2.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A.诗赋
B.三通四史
C.前四史
D.四书五经
3.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
D.内阁
4.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北京古城是在下列哪位皇帝时修建的
A.朱元璋
B.朱棣
C.建文帝
D.崇祯帝
5.不属于明朝统治者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分封子孙到各地做藩王
B.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C.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
D.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
6. 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突出表现是( )
A.废行省,设三司
B.设厂卫等特务机构
C.废丞相,设六部
D.设立殿阁大学士
能力提升
1、明朝的建立时间在()
A.1368年 B.1399年
C.1421年 D.1402年
2、我国内阁决策制度形成于()
A.明太祖时 B.明成祖时
C.元朝 D.南宋
3、明代一知识分子想参加科举考试,他必须复习的内容是
A.唐诗
B.宋词
C.四大名著
D.四书五经
4、明朝采取的下列措施中,最能说明封建制度已经渐趋衰落的是()
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B、废行省,设三司
C、设厂卫特务机构
D、以八股取士
5、朱棣登上皇位的过程,类似于()
A、刘秀
B、杨广
C、李世民
D、赵匡胤
6、识图题:
(1)请在右边《清朝疆域图》中填出北京和南京的准确位置。
(2)年,以为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
(3)靖难之役之后,改为北京,于年,迁都北京,以加
强。
拓展探究
1.后世人嘲讽明朝以来考取功名的人说:“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
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A.①②③④全对 B.①②③④不对
C.①②③对④不对 D.①不对②③④对
(1)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2)造成材料所说的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3)有人说:“科举制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
”有人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效……”结合史实谈谈你对这两种观点的评价。
2.1990年,我国发行了由沈阳造币厂铸造的“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纪念币(第七组)金币”。
该套纪念金币共一枚,纪念金币上的朱元璋相貌堂堂,头戴皇冠,身穿龙袍,端坐在龙椅之上,左手持书卷,双目凝视前方,俨然帝王气派。
但是从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朱元璋的画像来看,朱元璋是非常丑陋的,《明史》本传记载:朱元璋“姿貌雄伟,奇骨贯顶”。
应说这是一副奇特古怪,长相不雅的容貌。
那么,朱元璋的相貌到底是丑是俊?请你查阅有关资料深入探究一下,明太祖朱元璋是个好皇帝还是不好的皇帝?
参考答案
基础达标
1.A
2.D
3.C
4.B
5.A
6.B
能力提升
1.A
2.A
3.D
4.C
5.C
6.(1)略(2)1368年,朱元璋应天(3)明成祖北平 1421年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拓展探究
1.(1)说明了明朝以后很多读书人只顾埋头攻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
(2)明政府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这种选拔官员的方式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3)提示:科举制的实行,为读书人参政开辟了途径,扩大了统治基础,繁荣了文化,而明代科举制考试内容限制在四书五经内,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摧残了文化。
2.评论朱元璋时不可绝对,即不能简单把朱元璋说成好皇帝或坏皇帝,而应是客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