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第二框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哲学)教材分析

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作者:佚名资料来源:不详点击数:773 更新时间:2009-5-1 22:52:53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讨论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在较为宏观的层面上,讨论新编的《生活与哲学》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教材,应该如何理解和看待这本教材;第二,在较为微观的层面上,讨论教材中的一些具体内容,主要是就教材的逻辑结构和我们在编写这本教材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一点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下面我们先来讨论第一方面的内容。
一、如何理解和看待《生活与哲学》这门课和这本教材(一)如何定位《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这门课是一门什么样的课?这本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在这门课和这本书中,我们要告诉学生什么?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确的。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一课程的基本性质就是: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为他们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
这门课要讲的不是一般的哲学,不能把它讲成哲学概论,也不能用其他哲学派别来冲击和淡化这门课的主题,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这门课程的主题和任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
当然,不能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
讲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不能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新教材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到整个人类哲学发展的长河中予以考察,让学生在与中西哲学的对比中,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现实力量。
我们常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了以往哲学思想的优秀成果,这不是一句空话。
应该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与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处在一个什么位置上。
教材力图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建构,通过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所未有的科学真理性和指导人民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比如说,哲学是怎样起源的,这原本是一个哲学味道颇浓的话题。
我们把这一问题放到了“生活处处有哲学”这一框中。
生活与哲学第二课_图文

这一关系,对应的正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问题。
认为意识决定了世界万物的存在(唯心)
心外无物
王守仁 (1472-1529) 原名 云,更名守仁,字伯安,号 阳明,学者称阳明先生。
练一练
范 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
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
是基本元素。 莱布尼瓷: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
树叶。
3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意识是世 界的本原 意识决定 物质.意识 第一性,物 质第二性.
对思维和存在究竟哪个是本原,思维与存在究竟谁决定谁的 问题回答得不同,哲学的性质就不同;对思维和存在究竟哪个是本 原,谁决定谁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 标准。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⑴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物质是本
B.不可知论者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 缺陷: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 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
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
休谟
康德
庄子也有如此风度,他的妻子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来 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于责问道:“ 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 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份、太不近 人情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意思。她刚死时,我怎 会独独不感悲伤呢?思前想后,我才发现自己仍是凡夫 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来,也就 不感悲伤了。” 作为哲学家,他们都认为世界是不可能认识的,于是他 们顺应自然,服从命运的安排。这反而使他们获得了一 种面临任何问题和困难,人世间的风风雨雨,都处变不 惊,心平气和,泰然处之。
哲学生活第二课第二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人教版· 政治· 必修4
进入导航
第一单元·第二课 · 第二课时
系列丛书
激导 趣思
人教版· 政治· 必修4
进入导航
第一单元·第二课 · 第二课时
系列丛书
我古南朝期齐宰肖良内名如 国代北时,国相子府,流 云高满。们信教大因报,扬死 ,僧座他迷佛,谈果应宣人 后精 不 。 员 缜 身 出 指 神灭官范挺而,出 谢神 则灭 “形 则 存 形 存神,
人教版· 政治· 必修4
进入导航
第一单元·第二课 · 第二课时
系列丛书
区别 唯物主 义形态 基本观点 局性优 限和点 1 正揭了质界基 ) 确示物世的本 ( 物决意, 质定识意 识有动, 具能性意 辩和史 证历唯 物主义 识物具巨 对质有大 的作。别 反用特是 认人社在 为类会本 质也物的 上是质 规,映社历发的 律反了会史展客 观求反了广人群 要,映最大民众 的本益 根利 2 它唯主和证有 ) 把物义辩法机 ( 地合一,自观历 结在起把然和史 观唯辩的础有地 在物证基上机结 合在一起
人教版· 政治· 必修4
进入导航
第一单元·第二课 · 第二课时
系列丛书
知梳 识理
一唯主 、物义 1.唯 主 和 心 义 根 分 : 物义唯主的本歧 ①____________和②____ ___ ___ 2.唯 主 的 本 点 物义根观: 意是生,有 识派的先 谁本。 是原 ③__________是 原 , 本的 ,
本方向,本质上是⑩__________;但它缺少⑪________依 据;它把物质归结为⑫________。
人教版· 政治· 必修4
进入导航
第一单元·第二课 · 第二课时
系列丛书
2 近形上唯主 ( 代而学物义 ) 在 结 ⑬__________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 总 物主义;但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⑭________, 因而具有⑮______________性、⑯______________性和历 史观上的⑰__________等局限性。
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第二框课件..

其三不彻底性:即自然观是唯物的,承认自然界是客观的;但 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认为是“理性”、“意识”支 配社会的发展,即历史观却是唯心的。“英雄创造历史”。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 统一;
都有优点和局限性?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有哪些? 他们有什么不同?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 都是错误的吗?
合作探究三: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什么?他们有
什么关系?
合作探究一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题,简单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 的第一方面内容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 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 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世界的本 原是物质. 物质决定 意识,物质 第一性,意 识第二性,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唯 物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主 ( 机械唯物主义) 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观点属于哪 一种唯物主义观点?这种观点有什么优点和局限性?
(2)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 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3)学者没弄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 标准,是错误的。
合作探究二: 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有哪些?他们都有优点
和局限性?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有哪些?他们 有什么不同?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 都是错误的吗?
(一)唯物主义:
宇永场质子 都 都 置 子宙恒所是是是是的就17由运。按世不变是原世原 动 世 一界变化物子纪子 的 界 定的 的 所 质的法和 , 是 次本 , 造 ,结国虚 虚 物 序原 世 成 就合哲空 空 质 结, 界 的 是和学构是的合上。世原分家成原世的所简界子离伽,子界,有言的及在森原运,不的之本其空狄子动可“事:原属间认是的分物物性原。位为、,
生活与哲学电子课本02第二课

生活与哲学电子课本02第二课(总1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
它们在相互辩难中发展,在湍急的思想河流中曲折前行。
我们怎样才能认识各种哲学派别的本质?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掌握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吸收前入的智慧,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
哲学的基本问题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
也有一些哲学家,如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他们的观点被称哲学应该研究人类认识的问题 学应该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类认识的问题。
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的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名 言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
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作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恩格斯 名 言为不可知论。
专家点评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哲学家,在表达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方式上各不相同。
西方古代哲学主要关注的是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西方近代哲学研究的侧重点则转向了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
生活与哲学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二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心 主义 形态
基本观点
局限性或优点
举例
心外无物。
把人的主观精神看 作世界的本原,当 主观 成第一性的东西, 唯心 认为客观事物以至 主义 整个世界,都依赖 于人的主观精神。 把客观精神看作世 客观 界的主宰和本质, 唯心 认为现实的物质世 主义 界只是这些客观精 神的外化和表现。
即水、火、木、金、土。早期 的“五行”说反映了人们对事 物多样性及世界本原的认识。
唯物主 义形态
基本观点
局限性或优点 只是一种猜测,没 有科学根据。把物 质归结于具体的物 质形态。
举例
1、否认世界是神 古代朴 创造的。 素唯物 2、认为世界是物 主义 质的。 近代形 而上学 唯物主 义
辨证和 历史唯 物主义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
否认正确反 映存在
思维决定存在 承认能正确 反映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
“你是做什么的?家在哪里?追求什么?”
民工回答:“打工,家在深山里,追求富 裕。你追求什么?” 学者说: “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 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
(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错误的,因此是非科学的。但是, 唯心主义体系中也有一些合理的内容,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 和发展了辩证法思想,也有一些唯心主义为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提供了哲学理论的素材,因而在人类认识史上有其历史进步性 的一面,就其局部的作用而言,对于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 少的借鉴意义。因此,唯心主义是“一朵无实花”不应该完全 否定。
高二政治导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第二框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及其形态。
(2)了解: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仅具有从属的意义。
2.能力目标学会判定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什么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学习重难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知识准备(一)唯物主义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的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认为: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和。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如水、火、气、土等,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4.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和历史观上的等局限性。
5.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二)唯心主义1.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
2.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把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的外化和表现。
3.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我们除了看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外,还可以看到和的对立。
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具有的意义。
学习内容1.课堂探究(P12):你同意上述材料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理解吗?谈谈你的看法。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案(精品,全册)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案(精品,全册)前言(第一课时)一、课改的必要性:教材抽象,体系严密,学生难以学习1、存在的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学生动手的能力比较差,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
2、时代的要求:主要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3、中央的决定: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
二、新的体系:1、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各课程模块的内容相对独立,实行学分管理。
必修部分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共8个学分,设4个课程模块。
选修部分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共12个学分,设6个课程模块。
各课程模块均为36学时,经考核合格,可获2个学分。
课程模块的开设顺序应根据学生的选择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必修模块的学习主要在高中一二年级完成。
本课程必修部分每周2学时,各课程模块的教学以一学期为单位。
1、经济生活一个基础:即是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的系统联系。
2、必修: 2、政治生活—对应:一个要求: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3、文化生活明协调发展的要求。
4、生活与哲学三个内容: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常识。
必修课程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设置三个模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为主要内容,设置生活与哲学模块。
这四个课程模块的建构,贯彻了整体规划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德育课程体系的思路,既保持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的系统联系,又体现内容目标的递进层次。
对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常识,将成为本课程的重要内容。
科学会主义常识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3、选修:经济学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选修课程是基于必修课程教学的延伸和扩展,是体现课程选择性的主要环节。
课程模块的设置,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既着眼于学生升学的需要,又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既体现本课程作为德育课程的特有性质,又反映本课程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中的特有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物主义形 态 古代朴素唯 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 学唯物主义
辨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
基本观点
局限性或优点
本质看作是永恒不变的。 “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
其三不彻底性:即自然观是唯物的,承认自然界是客观的;但 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认为是“理性”、“意识”支 配社会的发展,即历史观却是唯心的。“英雄创造历史”。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 统一;
(2)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 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3)学者没弄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 标准,是错误的。
合作探究二: 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有哪些?他们都有优点
和局限性?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有哪些?他们 有什么不同?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 都是错误的吗?
(一)唯物主义:
课前背诵: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2.哲学基本问题的具体内容。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4.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
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人生追求”
生活中的哲学
学者问民工:我说兄弟,都过大半辈子了,你人生都追求些啥 呀?
“人生追求”
民工:当然是赚很多很多的money,想买啥就买啥!啊 哈哈。。
“人生追求”
学学者者:: 忒俗!一看你就没、没品位,你追求的是物质的满 足,是唯物主义者;不像我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满足,是唯 心主义者。同样是地球人,做人的差距怎么那么大呢!
预习: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你同意这位学者对唯物主义、唯心
主义的理解吗?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和根本 观点分别是什么?
合作探究二: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有哪些?他们
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 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性;2、意识具有主观 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
能动性。
根本利益,是现时代的 思想智慧
请。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2、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3、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 “水”是万物的本原。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 原是“火”。火生气,气生水, 水生土,土又还原成火。
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 生成万物的 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早期 的“五行”说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多样性 及世界本原的认识。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正确性:
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 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宇永场质子 都 都 置 子宙恒所是是是是的就17由运。按世不变是原世原 动 世 一界变化物子纪子 的 界 定的 的 所 质的法和 , 是 次本 , 造 ,结国虚 虚 物 序原 世 成 就合哲空 空 质 结, 界 的 是和学构是的合上。世原分家成原世的所简界子离伽,子界,有言的及在森原运,不的之本其空狄子动可“事:原属间认是的分物物性原。位为、,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意识是世 唯 界的本原, 意识决定 心 物质,意识 主 第一性、物 质第二性。 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 (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 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 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 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 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世界的本 原是物质. 物质决定 意识,物质 第一性,意 识第二性,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唯 物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主 ( 机械唯物主义) 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观点属于哪 一种唯物主义观点?这种观点有什么优点和局限性?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4、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原子构成。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5、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6、气者,理之依也。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7、“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二)唯心主义: 1、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 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①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局限性: ②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
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观点属于哪 一种唯物主义观点?这种观点有什么优点和局限性?
伽英森国狄化和学霍家尔约巴翰赫·道是尔形顿而在上学 1唯80物3主年义发的表主“要原代子表说人”物,。提他出们所 有关物于质物都质是的由观原点子可构以成概。括为:原
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合理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把物质归结为原子,具有机械性、形而 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的局限性。
其一机械性:即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械运 动, 甚至把人看做是一个机器,所以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又称 为机械唯物主义。“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 其二形而上学性:即把自然科学研究的习惯和方法推广为哲学 的分析方法,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把事物的
1、否认世界是神创造 的
2、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只是一种猜测, 没有科学根据。 把物质归结于具 体的物质形态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 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 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 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具有机械性,形 而上学性和历史 观上的唯心主义 等局限性
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
都有优点和局限性?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有哪些? 他们有什么不同?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 都是错误的吗?
合作探究三: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什么?他们有
什么关系?
合作探究一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题,简单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 的第一方面内容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 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