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第五章个人空间私密性领域性
5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PPT课件
试验室研究
做法:要求被试者从前后左右等八个方 向接近三个不同的对象,当被试者停止前进 时记录被试者与对象之间的距离。
.
13
模拟研究
研究发现前面较大、后面次之,两侧更容易接近他人。
.
14
.
15
现场研究
在现实生活中对真实环境中社会交往的人 际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记录。这方面的 研究主要集中于幼儿园儿童。
24
群体的大小也影响个人入侵的倾向。
一般来说,人们更不愿入侵正在交谈的群体成 员的个人空间,4人群体比两人群体的影响更甚。看 来正在交谈的群体的社会密度显示了群体本身的凝 聚力,自然要受到别人的尊重。人们也更不愿侵犯 社会地位高的群体空间,这可以从群体成员的年龄 和衣着显示出来所以步行者距群体成员一般比距单 独的个人更远。
.
41
.
42
人类的空间行为具有某些共性,也存在跨文化 的差异。
霍尔指出,在地中海文化中(包括法国、阿拉伯、 南欧和拉丁美洲人等),习惯使用嗅觉、触觉、以及 其他感觉形态进行人际交往,使用极近的交往距离 甚至频繁的身体与日光接触,显示出极大的密切性。
.
43
而在北美和北欧文化中(如德国、英国和美国白 种人等),则喜欢较大的交往距离和个人空间,一般 很少对他人使用非言语的密切行为。这一观点已得 到其他研究者的证实。
.
18
个人空间受到侵犯时人的行为
研究表明,当有人闯入自己的空间时,逃离之 前常常在行为上做出一些复杂的反应,如改变脸部 朝向或调节椅子的角度。有些被试者还做出防卫姿 态,如收肩缩肘,手托下巴,还有人以书本或其他 物品将自己与来犯者隔开。如果这些防卫措施都无 济于事,被试者就可能逃走。
.
19
满足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要求的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满足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要求的建筑设计方法研究摘要:通过了解当人们处于一个空间中产生的对其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的需求,探明影响这些需求的因素及人们对此种环境追求的心理原因,结合各种类各方面有迹可循的已建成建筑,分析这些建筑对人们个人空间、私密性及领域性方面的心理需求产生的作用以及为了满足人们的个人空间、私密性及领域性的心理需求做出的方案设计,探究出一些对满足人们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要求的有所帮助的建筑设计方法。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个人空间;私密性;领域性“空间”一词既可以指一个物体所占的大小和相对位置的度量,也可以指具有情意、竞争、压迫等感情状态的心理状况。
当一个人处于一个位置时,感受到的空间即由周围建筑围合而成的物理空间和周围环境对其产生的情感空间。
人们处在空间中时,必然会进行一系列行为活动,产生对个人空间、私密性及领域性的需求,尊重且重视这些情感需求,才能营造出更适宜生活、以人为本的建筑空间。
为了提供更为适宜的建筑空间以满足人们对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的要求,必须要深入了解这些心理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并且通过不同的适当刺激创造不同感受或进行适宜活动的丰富的建筑空间。
个人空间的影响因素与建筑设计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言谈、举止、面部表情等各种状态产生着一定的调节作用,这被称为“心理的空间”。
而对于单个人来讲,个人的心理空间即由围绕人体周围个人所需要的最小的空间组成。
个人空间的大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对于个人来说也不尽相同,并在不同情境中随个人意识所变化。
产生个人空间的原因也是为了自我保护,当处于紧张不安、对周围环境感到不舒适等情绪变动或者感受到身体面临的危险及潜在危险时即会触发这种对个人空间的需求。
由于个人空间受到个人不良情绪的变动而触发,那么维护好一个适宜人们积极情绪的建筑空间尤为重要。
与环境功能不相适宜的空间,会使人们的不良情绪激化,产生不良影响。
个人空间 私密性 领域性
2
第五章 个人空间、私密性、领域性
教学目标:
了解个人空间、私密性、领域性的特征,掌握个人空间、私密性、 领域性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教学重点:
个人空间、私密性、领域性三者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环境设计中个人空间、私密性、领域性的结合与应用。
一、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
•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 独处还是交往?和什么人在一起? 以什么方式交往?
取决于人的性格、年龄、角色、心境、场合等多种 因素
传统文化中比较喜欢热闹情境和大团圆的场面,过分强调“大家”而忽 视“个人”。
个人的选择应得到适当的满足 个人的控制需要得到相应的尊重 善于交往是一种能力 善于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和生活选择
11 人 的 靠近 择 选
分析结论——
无论何时何地人都需要有一个能受到保护的空间 ,尤其是公共场合,心理学上把这个空间叫做“人 际气泡”。而且这个气泡会随接触的人不同而改变 大小,面对陌生人时这个气泡相对熟人来说会更 大。每个人都不想别人侵犯自己的个人空间,所 以在公共场合选择位置时都尽量远离被打扰到。
案例——亲密距离
宁波月湖公园
当人们处于亲密 距离时,如宁波月湖 公园里的人们,个人 空间较大,对于个人 领域性的要求也相对 较高。两人在一起所 形成的气场也较大, 基本上不会有人会从 两人中间过。
对于位置的要求 会考虑私密性,在小 道边上的时候也可能 是选择背向道路的位 置避免背打扰。
25
案例——个人距离
这种情况下,
人们的私密性大大降 低,领域也很局限。
纽约中央公园
戴拉寇特剧院 Delacorte Theater 29
职场中那些行为最让你没有安全感
第五章个人空间、私密性、领域性
探讨环境心理学中的空间行为
空间行为是环境心理学八大研究领域之一,它 并不是研究衣食住行这类表面现象,而是透过 现象研究人使用空间的固有方式,即人如何使 用空间作为人际交往的手段,并通过这方面的 研究进一步揭示人使用空间时的心理需要。 个人空间(Personal Space)、私密性(Privacy) 和领域性(Territoriality)是其基本内容,三者相互
•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私密性与环境设计
1.居住场所的私密性 私密性的重要作用:
保证居家生活的和谐和宁静,提高机体宿舍居住人员的 满意度,减少监狱暴力行为,改进居住场所中的工作和 学习效率等。
居家生活中的私密性尤为重要 一家人亲密团聚是幸福 隐蔽独处也不可缺少 理想的住宅=有只属于每人的私密空间
大学中有些学生退学原因之一 缺乏私密性 宿舍生活中,找不到一处安静的地方独处
缺乏私密性的牢房 促使犯人产生反社会的念头 缺乏私密性的住宅 会导致邻里间的矛盾
案例:养老院的私密性设计
• 满足老年人私密性的需求:我国进入人口老人化社会,养老院 已经成为许多老人所选择的归宿。但我国目前许多养老院与集 体宿舍差不多,不能为老年人提供舒心自在的养老环境。
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 独处还是交往?和什么人在一起? 以什么方式交往?
取决于人的性格、年龄、角色、心境、场合等多种 因素
传统文化中比较喜欢热闹情境和大团圆的场面,过分强调“大家”而忽 视“个人”。
个人的选择应得到适当的满足 个人的控制需要得到相应的尊重 善于交往是一种能力 善于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和生活选择
27
棒球场 Baseball Fields
当人们处于社会距离的 情况下,如波士顿公园里溜 冰和打棒球的人们,这种距 离下,人们可以进行一些的 社交活动,也可以独自活动。
04个人空间私密领域
• 空间体验的起点
4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在最根本的层次上, 满足人的活动需求是空 间环境的必备特征。感 受空间环境首先是从我 们的日常一举一动开始。
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以自己的尺度来使用和感受 空间环境,以获得相应的行为需求。
4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4.2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 减少拥挤的对策
1、空间分隔
——当处于社会密度与空间密 度的两难境地时,在确保使用 功能的前提下,宁可放弃宽敞, 提供更多的小空间。
2、缓解交通拥挤
——建立高效率的交通系统。
4.3 私密性
4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 4.3.1 私密性的含义
——指个体有选择地控制他 人或群体接近自己。
独处是人的需要, 交往也是人的需要。 私密性应对的主要是 独处的需要。
4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4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4.4.3 领域的功能
1、领域的组织功能
私密性 人
2、 领域与私密性
活动 +容积
领域性 控制
3、 领域与安全防卫
私密空间 领域
•可防卫空间的设计原则 (1) 形成易于被感知并有助于防卫的领域 (2)自然的监视
4.5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与场所的设计
•个人独处
行为倾向 →退缩
•亲密相处 •隔绝干扰
(withdrawal)
•匿名
心理状态
•保留
→信息控制 •闭锁
(control of info)
选4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私密性:空 间环境的可 控制→控制感、
安全感
4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3.年龄:年龄的不同对个人空间的需求也不同。 4.环境因素:一个人需要的个人空间随房间的尺寸的减少而增大。
而且人们在感到便于疏散时有较强的控制感 ,要有满 足于自己的相对较小的个人空间。
四种人际距离:
1.避免接受过多刺激 2.防止应激造成的过度唤醒 3.弥补私密性的不足 4.防止身体受到他人的攻击
如图为一项神经病所进行的研究中研 究不同时刻离开的病人累计的百分比
对侵犯个人空间的反应:
被入侵者的反应:1.入侵者的个人特征影响着被入侵者的反应
2.男性入侵者比女性入侵者引起更多动作反应 3.入侵者年龄对反应也起一定的影响
防止身体受到他人的攻击如图为一项神经病所进行的研究中研究不同时刻离开的病人累计的百分比对侵犯个人空间的反应
第六章 个人空间· 私密性和领域性
小组成员: 宋娜 王诚 王杰 王君杰 王维增 王远顺 谢飞 许杰 杨阳 张磊
第一节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 个人空间的概念: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彼此间用距离·语言· 表情· 姿势等 保持适当的状态和恰当的交往方式。
人际空间定位:
• 1.个人交往时的座位选择
•
2.公共场合中的座位尊卑
•
3.国际会议上的位置排列
社会距离:
•
•
1.20~3.60M可以看到对方 全身以及周围环境。
这一距离相互接触已是不 可能,主要由于视觉提供 详细的信息。
•
这一距离常用于非个人的 事物接触,如同事间商量 工作等。
公共距离:
3.6~7.6M或者更远距离, 这是一般演讲的正常距离。
此时无细微的感觉信息输 入,无视觉细部可见。 为表达意义差别,需提高 声音甚至夸张的非语言行 为辅助语言表达。
环境心理学——个人空间、私密和领域性分析
3.年龄 个人空间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 4.性别
男性和女性对所喜欢和不喜欢的人显示出不同的个人空间:女性以较近距
离接触所喜欢的人;而男性的空间行为不随吸引而改变。 5.环境因素 人们感到便于疏散时有较强的控制感,因而满足于较小的个人空间。
二、人际距离
个人空间影响人际距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决定了在相互 交往时何种渠道成为最主要的交往方式。人际距离四种:密切 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和公共距离。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彼此间的距离、言语、表情、身
姿等各种线索起着微妙的调节作用。称为“心理的空间”, “空间关系学”。
一、个人空间
在人类中,个人空间既包含生物性的一面,又受到社 会与文化的影响。 (一)个人空间的度量 • 个人空间的度量依据个人所意识到的不同情境而膨 胀,是个人心理所需要的最小的空间范围。 • 他人对这一空间的侵犯与干扰会引起个人的焦虑与 不安。
公共距离:
3.6~7.6M或者更远距离, 这是一般演讲的正常距离。 此时无细微的感觉信息 输入,无视觉细部可见。 为表达意义差别,需提 高声音甚至夸张的非语言 行为辅助语言表达。
第二节 私密性
一、私密性的定义:对接近自己或自己所在群体的选择性控制。 从定义可以看出,私密性是指对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的选择与控制。 私密性可以概括为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两方面:退缩和信息控制。退缩包括个 人独处、或隔绝来自环境的视觉和听觉干扰。信息控制包括匿名,即不愿别人对 自己有任何了解;保留,即个人对某些事实加以隐瞒;不愿多交往,尤其不欢迎 不速之客。 人们主观上总是努力保持最优私密性水平,当个人需要与他人接触的程度和实 际所达到的接触程度相匹配时,就达到了最优私密性水平。个人选择的范围越大, 控制能力越强,感觉就越满意。
空间设计中的领域感与私密性
空间设计中的领域感与私密性对于各种不同类型, 不同功能的室内空间, 一般都要满足人们的不同活动行为的需要. 有集体需要,也有独特的个人需要, 同时不同的需要取决于人不同活动的性质, 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有声音的还是安静的, 公众的, 小规模的抑或是私人的.如果室内空间存在不只一种的用途,那么就需要让他们共存.既要满足人们公众活动要求, 当然也要满足人们对空间的领域感和私密性, 因为人们的某些活动( 如会议, 观演, 购物等) 可能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 或是相互毗连; 而人的另一些活动( 如休息, 会谈, 学习等) 由于私密性的原因又可能要求有间距, 或者分隔. 有些活动可能要求进出方便; 而另一些活动则需要控制进出; 有的活动(KTV, 卧室等) 会有特定的空间要求, 而另一些则可以较灵活或有可能去公用一个通用空间.文丘里说过:”建筑的基本目的是去围合空间, 形成一场合,并非仅仅去追求空间的向导.”意思就是说空间要表现出层次, 要有相对的公共性与私密性的领域,并且要有一系列有象征,可被识别的标志加以区分. 在这里, 对场所的强调, 实际上也就是对领域感的强调. 领域感的形成正是室内空间具体化的体现, 包含有人在其中从事某种或某几种活动的含义.强调领域感就是要把空间与人的社会活动与人们心理上的要求统一起来. 这是空间设计创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私密性,它的特点可用”静”和”密”二字加以概括.”静”是相对的, 是对该领域的空间气氛的特定要求;”密”则是形成领域感的具体分隔手段和先决条件. 没有一定程度的”密”,也形不成一定程度的领域感.对于不同功能, 不同空间特点的室内, 其领域感的满足和私密性的形成都有不同的具体处理手法.像居住空间,对卧室的私密性要求很高, 空间分隔也就尽量以绝对分隔为主,空间界限非常明确, 具有全面抗干扰的能力,保证了安静,私密的功能需求. 而起居室中的会客区域,有时以家具进行象征性分隔, 再加上局部装饰地毯进行强化, 这样领域感便形成了. 但这只是象征性的, 是一种心理感受形成虚拟的领域感,其空间划分隔而不断, 通透连贯, 流动性极强.可见, 领域感的形成和私密性的满足是室内空间造型设计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 只有领域感形成了, 才谈得上满足其私密性,而领域感的形成具体说来就是依靠各种不同方式的空间分隔处理, 以满足人们对室内空间的开放或私密性要求. 下面仅从满足领域感和私密性的角度方面对空间分隔形式加以诠释.1. 绝对分隔这种分隔方法使空间界限异常分明,以实体墙面分隔空间, 达到隔离视线, 温湿度, 声音的目的,形成独立的一个空间, 具有很强的私密性.2. 相对分隔通过屏风, 隔断等, 使空间不是完全封闭, 具有一定流动性, 空间界限不是十分明确.这种分隔形式形成的领域感和私密性不如绝对分隔来的强烈3. 意向分隔也就是所谓象征性分隔. 主要是通过非实体的局部界面进行象征性的心理暗示, 形成一定的虚拟领域场所, 以实现视觉心理上的领域感. 具体手法如下:建筑结构与装饰构架利用建筑本身的结构和内部空间的装饰构架进行分隔, 以简练的电线要素组成通透的虚拟界面.隔断与家具利用隔断和家具分隔, 具有较强的领域感. 隔断以垂直面分隔为主;家具以水平面的分隔为主.光色与材质利用色彩的明度, 纯度变化, 材质的光滑粗糙对比, 照明的配光形式区分, 实现领域感的形成.界面凹凸与高低利用墙面的凹凸与地面,天花吊顶的高低变化进行分隔, 使空间带有一定的展示性和领域感,富有戏剧效果和浪漫情调.陈设与装饰利用陈设和装饰分隔, 使空间具有较强的向心感. 既容易形成视觉重心, 也容易产生领域的感觉.水体与绿化通过不同造型的水体与绿化的分隔,不但能美化扩大空间感,并划分出一定区域, 还能使人亲近自然的心理得到一定满足.室内空间作为人们活动的主要场所,无论其所要解决的功能要求, 所要处理的空间关系, 比起室外来,都要细致, 复杂的多. 在眼下电脑化, 数字化的社会环境中, 对于室内空间设计, 其宗旨, 说穿了, 就是为了方便人们各种各样的生活,让人们在室内空间中把主要精力和更多时间投入到自己的个性化生活中去, 作为室内空间, 就应在人们个性化生活中增添一抹亮色, 实质相互”配套”,相互促进.。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被试验者反应: 被试验者在试验者接近树 荫区域是抬头看了试验者 一眼,当试验者进入树荫 区域时无法集中看书。
反应分析: 试验者将阴影部分作为自 己的领域空间,一旦有人 进入则将之视为领域的侵 犯。
试验者路径
模拟实验法
试验行为: 试验者同样绕着试验者以 相同的区域靠近并在其身 边坐下。 被试验者反应: 被试验者并未作出明显的 反应。
总结分析
共同选择的区域: 虽然这些区域其主要的功能都不是用来供给游客休息的,可是 一旦高度合适,环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会吸引很多的游客 休息。
总结分析
共同不选择的区域: 在很多的小道上其实也都有设计一些凳椅,可是人们普遍都不 会选择去坐在这样的区域,主要是因为私密性不强,同时也没 有很强的倚靠空间,不能给人们一种安全感。
观察法
公园中人们的行为模式: 读 书 看 报 陪 小 孩 游 玩
老 年 人 聊 天
情 侣 出 行
观察法
公园中人们的行为模式: 钓 鱼 绘 画 写 生
团 队 演 练
个 人 游 玩
读书看报(1)
个人空间与领域性: 将报纸、杯子和包等私有物品 全部摊开放在桌子上,说明她 将长期占有整张桌子; 个人空间比较大,对此地的领 域感很强。 私密性: 在完全开放的空间里,私密性 相对较弱。
实验者位置
模拟实验法
试验行为: 试验者坐在被试验者脚所 放置的位置附近。
被试验者反应: 被试验者马上将脚放下, 拿起自己的包反正一边。
反应分析: 试验者选择有靠背的空间 增强了对于该区域的领域 性。身体全部偏向左侧, 作出想要独占该空间的趋 势,当有人靠近是其领域 空间受到侵犯。
试验者位置
环境心理学 6.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主要内容
02
私密性
01
个人空 间与人 际距离
领域性
03
第二节 私密性
一、私密性的定义
可概括为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退缩和信息控制。 1、退缩:独处、与世隔绝 2、信息控制:匿名、隐瞒减少交往
第二节 私密性
二、私密性的功能
1、有助于建立自我认同感 2、有助于个人建立和保持自律 善于交往是一种能力,耐得住寂寞也是一种能力。
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千手观音
雍和宫万福阁 迈达拉弥勒大佛
由整根白檀木雕成。通高26米,8米埋 地下,地上18米。从万福阁大门进入,距 离大佛像仅4米左右,D:H远远小于1,给 人以极近距离感,使得人们不得不产生高 山仰止膜拜的姿态。
为了产生繁华热闹的气氛,商业步行街临街建筑必须相对呼应,行人之 间、行人和商店之间也必须相互视觉和听觉涉及;街面宽度和临街建筑的高 度以接近为好,比值至少不应大于2,过大则与车水马龙的交通干道无异。
法国议会最早在剧场中开会,代表或议员坐观众席,发言者站在舞台 上。当今的法国议会虽然也受教堂的影响,但更多体现的是歌剧院的风格 而仍保留了这一布局传统。
台湾虽然吸取了法国的 议会风格,但主席台更 低,离议员座位也更近。
人人都想当主席,人人都 想抢话筒,为议员间上演 “全武行”提供了方便。
第一节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别过来,让我静一静!
第一节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一、个人空间
(三)对侵犯个人空间的反应 1、被入侵者的反应 入侵者的个人特征,如年龄、性别、社会地位都影响 着被入侵者的反应。
第一节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一、个人空间
(三)对侵犯个人空间的反应 2、入侵者的反应 (1)入侵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同样被别人侵犯,所以入 侵者自己也会感觉不自在。 (2)人们忌讳穿越正在交谈的两人所形成的空间,尤其 是男女交谈的“双人空间”。 (3)人们不愿入侵正相互交谈的群体成员的个人空间, 更不愿意侵犯社会地位较高者的群体空间。
个人空间 私密性 领域性
满足私密性的措施
好的居住场所首先提供不 同层次的私密性 减少或隔绝视听干扰是主 要方式 半私密性或半公共性
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男女有别 俯仰有别 群体和文化有别
PSYCHOLOGY
开敞教室的研究
台
传统教室的课桌采用行列式布置,讲
与课桌相对,而开敞教室是一个没有隔 墙的大空间,可容纳三至五个班的学生 Image
个人空间、私密性
[ 领域性 ]
territorialit y TERRITORIALITY TERRITORY
PSYCHOLOGY
领域和领域性
领域性是个人或群体 为满足某种需要,拥 有 或占有一个场所或一个 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 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 该场所或区域就是拥 有或占有它的个人群体 的领域。 领域性是所有高等动 物的天性。 半私密的户外空间本质上也 是一种领域性行为,不过还兼 有控制信息交流的作用。 心理学家也试图借助不同的 桌椅布置方式来研究教室中的 领域性。 人的领域性不仅包含生物性 一面,因此人的领域行为也比 动物复杂得多。
开敞办公室
开场办公室也称景观办公室,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于德国。它是一个大面积 开敞的工作区其中没有从地面到ຫໍສະໝຸດ 棚的隔墙有的一层路就是一间大办公室。
噪声和行为干扰分散了雇员工作时的注意力,提高效率,需解决干扰和缺乏私 密性的问题。
在我国,社会的开放与变革导致文化更加多元。
PSYCHOLOGY
chapter 6
权力地位对应
正式会 议上的 座位排 列
阶层 地域 文化
PSYCHOLOGY
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个人空间”主要用于坐具布置
人际距离可作为家具布置,室内尺度和园林小品的设计依据
环境心理学 6.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第一节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四、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二)人际距离 人际距离还可以加以引申,应用于景观设计和街道 设计。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把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与人际 距离作了类比。
观察发现,即使熟人在这一距 离出现,坐着工作的人不打招呼继 续工作也不算失礼;反之,若小于 这一距离,即使陌生人出现,坐着 工作的人也不得不打招呼问询。 这一点对于室内设计、家具布 置以及公共场所的服务待客都有参 考价值。
第一节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二、人际距离
(四)公共距离 1、标准:3.60-7.60m 2、交往方式:演员或政治家与公众正规接触 3、出现:讲课、讲座、演讲、表演等
第一节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四、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一)个人空间的应用 主要用于坐具布置。
无论男女,老年 人的个人空间和人际 距离都有减小的倾向, 一般并不忌讳夹坐在 同类群体中间,即使 相互并不熟悉,也不 会计较。因此易形成 老年人排排坐在公园 聊天、看街的场景。
第一节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四、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一、个人空间
(一)个人空间的度量 1、模拟研究:被试者按自己想法摆放人物剪纸图形 2、实验室研究:被试者从八个方向接近三个不同对象 3、现场研究:观察陌生人、熟人之间的距离
第一节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一、个人空间
(二)个人空间的功能 个人空间是一个针对来自情绪和身体两方面潜在危险 的缓冲区,起着自我保护作用:避免接受过多刺激,防止 应激造成的过度唤醒,弥补私密性的不足,防止身体受到 他人的攻击。
别过来,让我静一静!
环境心理学 6.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第六章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空间行为”研究空间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着重研 究人使用空间的情况,尤其关注人在进行社会交往时空 间行为的固有方式。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等概念 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是这一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内容。
主要内容
02
私密性
01
个人空 间与人 际距离
领域性
03
第一节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为什么许多大学生喜欢在宿 舍床位上安装床帘?
第三节 领域性
二、领域的类型
(一)主要领域 使用者使用时间最多、控制感最强的场所,包括家、 办公室等对使用者来说最重要的场所。 主要领域为个人或群体独占和专用,并得到明确公认 和法律保护。 (二)次要领域 属半公共性质,如住宅前的街道、公用楼梯、房前屋 后的空地。
法国议会最早在剧场中开会,代表或议员坐观众席,发言者站在舞台 上。当今的法国议会虽然也受教堂的影响,但更多体现的是歌剧院的风格 而仍保留了这一布局传统。
台湾虽然吸取了法国的 议会风格,但主席台更 低,离议员座位也更近。
人人都想当主席,人人都 想抢话筒,为议员间上演 “全武行”提供了方便。
第一节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千手观音
雍和宫万福阁 迈达拉弥勒大佛
由整根白檀木雕成。通高26米,8米埋 地下,地上18米。从万福阁大门进入,距 离大佛像仅4米左右,D:H远远小于1,给 人以极近距离感,使得人们不得不产生高 山仰止膜拜的姿态。
为了产生繁华热闹的气氛,商业步行街临街建筑必须相对呼应,行人之 间、行人和商店之间也必须相互视觉和听觉涉及;街面宽度和临街建筑的高 度以接近为好,比值至少不应大于2,过大则与车水马龙的交通干道无异。
环境心理学
课程内容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ppt课件
模拟实验法
实验者位置
ppt课件完整
试验行为: 试验者坐在被试验者的背 后。
被试验者反应: 被试验者并未作出很明显 的反应,即使的达到了密 切距离,也没有想要离开 或者厌恶试验者的趋势。
反应分析: 试验者对于这个开放的公 共区域,将自己的个人空 间缩小的很小的范围,同 时在背部的对于领域入侵 的感觉比正面的要来的小 。
私密性: 对私密性要求不高在属于公 共的空间能够进行舒适的交 流。
地理位置原因: 座位设置围合可以为老年人 提供多人交流的空间。
生理原因: 光照比较充足的地方,老年 人和小孩向光性都比较强。
ppt课件完整
11
情侣出行
个人空间与领域性: 个人空间较大,对于个人领 域性的要求也相对较高。两 人在一起所形成的气场也较 大,基本上不会有人会从两 人中间过。
试验者路径
ppt课件完整
试验行为: 试验者同样绕着试验者以 相同的区域靠近并在其身 边坐下。
被试验者反应: 被试验者并未作出明显的 反应。
反应分析: 被试验者将注意力集中在 小孩子身上,因而对于试 验者靠近的行为并未察觉 。
21
模拟实验法
试验行为: 试验者同样绕着试验者靠 近。
被试验者反应: 被试验者在试验者明显的 接近之后做出反应。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调研
---月湖公园
小组成员: 班级: 建筑101班 指导老师:段然
实施步骤
1. 集体讨论,分析调研地点,确定调研地点和时间; 2. 集体讨论,确定调研的方法和内容; 3. 集体进行调研,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调研的数据和资料的采集; 4. 集体统计和分析调研资料并分析,得出分析结果; 5. 根据调研结果提出改进方案; 6. 制作调研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环境心理学中的空间行为
空间行为是环境心理学八大研究领域之一,它 并不是研究衣食住行这类表面现象,而是透过 现象研究人使用空间的固有方式,即人如何使 用空间作为人际交往的手段,并通过这方面的 研究进一步揭示人使用空间时的心理需要。
个人空间(Personal Space)、私密性(Privacy) 和领域性(Territoriality)是其基本内容,三者相互
• 人们是不愿在陌生环境下选择背对其他人入座的 ,因为当 你坐在前面就会失去对后面情况的控制,所以人们会比较 喜欢坐在能够通览全局的靠后的位置,所以选择坐在后排 的人会比较多。
2、一整排长椅子空着,你会选择什么 位置?
选择坐边 上, 42
选择坐中 间, 18
分析结论——
数据显示,人喜爱逗留的空间是有边界的区域,因为边界 给个人空间划定出领域,使个人空间受到庇护。
调查结果——
教室座位选择
1、当你走进一间空教室自习,你会选择以 下哪个座位?
远2 离 门 口1
3 12 10 7
5
靠
近
31
窗
户
9
分析结论——
• 个体在室内环境中的生活、生产活动,也总是力求其活动 不被外界干扰或妨碍 。所以在选座位时,大家通常会选择 远离门口、靠近窗户的位置,这样可以保持个体一定的私 密性,不受到别人的干扰。
行为局限理论认为,个人空间 受侵犯,个体对环境的控制力 减弱,行为自由受到限制,因 此需要重新恢复行为自由,这 就必须有足够大的个人空间。
19
• 身体前部 的安全空 间比身后 更大
人际距离
(1)亲密距离 (2)个人距离 (3)社会距离 (4)公共距离
人际距离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决定了在相互交往时何种渠道 成为最主要的交往方式。人类学家霍尔在以美国西 北部中产阶级为对象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人际距 离概括为四种: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和 公共距离。
当人们处于个 人距离状态时,如 右图上海延中绿地 里的人们,将树荫 作为自己的个人空 间,无形的阴影人 给勾勒出一个个人 领域,若其他人走 进阴影区域时,人 们将会不能集中注 意力看书。
私密性相对于 之前的较强,让人 更加有安全感。
上海延中绿地
案例——社会距离
波士顿公园
蛙池 Frog Pond 蛙池夏天可以在边上乘凉,也可以 在浅水中玩耍,到了冬天变身成为 一个小型滑冰场。
• 没有人能容忍他人闯入自己的空间。
• 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即使最 亲密的两人之间也是一样。
•互相走得太近,过于重视对方,会让人 有错觉,也会产生压力。
•过于疏忽,又可能失去联系。
什么是个人空间?
个人空间气泡 invisible field
人与人之间总保持一定 的距离,好似被包围在 一个气泡之中。这个气 泡随身体移动而移动, 当气泡受到干扰和侵犯 时,人就会感到焦虑和们处于社会距离的 情况下,如波士顿公园里溜 冰和打棒球的人们,这种距 离下,人们可以进行一些的 社交活动,也可以独自活动。
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私 密性较低,领域性较局限。
案例——公共距离
当人们处于公共 距离的情况下,如纽 约中央公园的戴拉寇 特剧院,舞台上的人 需要提高音量,并且 加上言语以外的夸张 的肢体动作来吸引观 众席上的人,与观众 互动。
联系又有所区别。
第五章 个人空间、私密性、领域性
教学目标:
了解个人空间、私密性、领域性的特征,掌握个人空间、私密性、 领域性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教学重点:
个人空间、私密性、领域性三者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环境设计中个人空间、私密性、领域性的结合与应用。
一、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
•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3、如果这一长排座位的一边已经有人, 你会选择什么位置坐下?
45 40
39
35
30
25
20
15
10
5
0
人 的 远离 择 选
11 人 的 靠近 择 选
分析结论——
无论何时何地人都需要有一个能受到保护的空间 , 尤其是公共场合,心理学上把这个空间叫做“人 际气泡”。而且这个气泡会随接触的人不同而改 变大小,面对陌生人时这个气泡相对熟人来说会 更大。每个人都不想别人侵犯自己的个人空间, 所以在公共场合选择位置时都尽量远离被打扰到。
案例——亲密距离
宁波月湖公园
当人们处于亲密 距离时,如宁波月湖 公园里的人们,个人 空间较大,对于个人 领域性的要求也相对 较高。两人在一起所 形成的气场也较大, 基本上不会有人会从 两人中间过。
对于位置的要求 会考虑私密性,在小 道边上的时候也可能 是选择背向道路的位 置避免背打扰。
25
案例——个人距离
•
讲台
门
1
口
1
6
6
11
11
门
16
口
16
2
3
4
2
3
4
7
8
9
7
8
9
12
13
14
12
13
14
17
18
19
17
18
19
5
5
窗
10
10
15
户
15
20
20
2、一整排长椅子空着,你会选择什么位置?
A、中间
B、边上
3、如果这一长排座位的一边已经有人,你会选择什么位置坐下?
A、远离这人的另一边坐下 B、靠近这人的旁边坐下
这个气泡实际上是心理 上个人所需的最小空间 范围。称为个人空间
法恩斯沃斯住宅
案例
建筑大师密斯在美国接受的第一项 住宅设计委托,前后花了5年时间建成 一座长23米、宽8.6米的玻璃盒子,结 果女房主感到起居不宁,对这位大师 提出诉讼。因为生活在这样的房子里 虽然视野开阔得到四面都能看清,但 自己的一举一动也随时被人观察,私 密性严重受到干扰。
• 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 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她)的旁边。
• 试验进行了整整80人次。
• 结果证明:
• 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容忍一个陌生 人紧挨自己坐下。当心理学家坐在 他们身边后,很多被试者会默默地 移到别处坐下,有人甚至明确地问: “你想干什么?”
问卷调查
• 1、当你走进一间空教室自习,你会选择以下哪个座位?
恰当运用人际距离:
个人距离
社交距离
公T共ex距t 离
亲密距离
•50 厘米以内 •属于私下情境。 多用于亲人或密友
•50-120厘米
•一般的朋友交谈
•各种宴会或非正式场合 站立交谈时的最佳距离
•120-350厘米
• 350-450厘米
•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 听众所保持的距离。
•礼节上较为正式的交 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