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反比例应用题

合集下载

小升初数学正比例反比例应用题练习

小升初数学正比例反比例应用题练习

小升初数学正比例反比例应用题练习1、某服装生产车间要做612套学生服装,前5天做了170套,照这样计算,要做完这批服装需要多少天?(用比例知识解答)解:设完成这批服装需要x天每天做的服装的数量一定,服装的总量和需要的时间成正比例关系170:5=612:xX=182、李师傅用电锯把一根钢材锯成5段,需要24分钟,照这样计算,他把一根同样的钢材锯成7段需要多长时间?(用比例知识解答)锯5段的次数:5-1=4(次)锯7段的次数:7-1=6(次)锯1次的时间一定,锯的次数与需要的总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解:设锯7段需要的时间是x分钟24:4=x:6x=363、小明过生日,妈妈为她买来了生日蛋糕和蜡烛,已知蜡烛每分钟燃烧的长度一定,已知点火8分钟后,蜡烛的长度是12厘米,点火18分钟后,蜡烛的长度是7厘米,你能算出蜡烛最初的长度是多少厘米吗?(用比例知识解答)解:设蜡烛最初的长度为x厘米每分钟燃烧的长度一定,时间和燃烧的总长度成正比例关系(x-12):8=(x-7):18X=164、一个车间计划生产725台机床,实际前5天生产了145台,照这样计算,剩下的多少天可以完成任务?(用比例知识解答)解:设剩下的x天可以完成任务145:5=(725-145):xX=205、甲乙丙三人进行200米赛跑(他们的速度保持不变),甲到终点时,乙还差20米,丙离终点还有25米,问乙到达终点时,丙还差多少米?解:设乙到终点时,丙还差x米甲到终点时,乙跑的路程:200-20=180(米)甲到终点时,丙跑的路程:200-25=175(米)时间一定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例,速度之比=路程之比180:175=200:(200-x)X=50/9。

正反比例应用题- 题目

正反比例应用题- 题目

正反比例应用题典题探究例1.有大小两个互相咬合的齿轮,大齿轮有90个齿,小齿轮有18个齿,如果大齿轮每分转100转,小齿轮5分钟转多少转?(用比例知识解答)例2.学校会议室用方砖铺地.用8平方分米的方砖铺需要500块;如果改用10平方分米的方砖铺,需要多少块?例3.修路队每天修路3.2米,15天可以修完,实际每天修4米,几天可以修完?例4.从“六一”儿童节那天开始,小明前4天看了80页书,照这样计算,这个月小明一共可以看多少页书?(用比例知识解)演练方阵A档(巩固专练)一.选择题(共9小题)1.一个制服厂生产一批童装,每天生产350件,8天可完成任务;如果每天生产400件,多少天可以完成?设χ天可以完成.正确列式是()A.400X=350×8 B.C.350:8=400:X2.(•广州模拟)生产一批零件,前3天生产124个,照这样计算,需再用12天完成全部任务.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如果设这批零件共x个.正确的算式是()A.B.C.12x=124×33.每100千克小麦可出X千克面粉,Y千克小麦可出面粉的千克数为()A.B.C.D.4.一个会议室用方砖铺地.用边长3cm的方砖铺,需要350块,如果改用10cm2的方砖铺,需要()块.A.280 B.187 C.390 D.3155.小明在操场上插几根长短不同的竹竿,在同一时间测量竹竿长和相应的影长,情况如表:这时,小明身边的王强测量出了旗杆的影长是6米,可推算出旗杆的实际高度是()米.影长(米)0.5 0.7 0.8 0.9 1.1 1.5竹竿长(米) 1 1.4 1.6 1.8 2.2 3A.12米B.3米C.9米D.6米6.用正方形的地砖铺地,铺地的面积和需要地砖的块数()A.正比例B.反比例C.不成比例7.学校会议室用方砖铺地.用8平方分米的方砖铺,需要350块;如果改用10平方分米的方砖铺,需要()块.A.300 B.280 C.260 D.2408.一辆拖拉机的后轮半径是前轮半径的1.2倍,后轮转动6周,前轮转动()A.7.2圈B.5圈C.8圈9.(•长沙)从甲地开往乙地,客车要10小时,货车要15小时,客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A.2:3 B.3:2 C.2:5二.填空题(共3小题)10.在一幅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A、B两城之间的距离是3cm,A、B两城之间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_.11.(•当涂县)用3千克绿豆可以做出21千克绿豆芽.照这样计算,18千克绿豆可以做出多少千克绿豆芽?(1)“照这样计算”就是说_________是一定的.(2)_________和_________成_________比例.(3)所求结果用ⅹ表示,写出比例式:_________.12.一间教室,如果用面积6平方分米的方砖铺,要用96块,如果改用面积是9平方分米的方砖铺,要用多少块?三.解答题(共8小题)13.甲、乙两国的国土面积相等,但甲国人数是乙国人口数的16倍,若乙国的人均国土面积为296000平方米,那么甲国的人均国土面积是多少?14.生产了一批零件,每天生产200个,15天完成,实际每天生产了250个,实际多少天可以完成?(用比例方式列式)15.小伟家用面积是18平方分米的地砖需48块,如果改用面积是9平方分米的地砖,需多少块?16.一间教室用边长8分米的方块来铺,刚好要125块,如果改用边长1米的方砖来铺,需要多少块?比计划多用多少块?(用方程解答)17.学校电脑室计划用面积为9平方分米的瓷砖铺地,需480块,现改用边长为4分米的瓷砖铺地,需要多少块?(用比例解)18.用边长15厘米的方砖铺一块地,需要2000块,如果改用边长为20厘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用比例解)19.一间房子要用方砖铺地.用面积是9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96块.如果改用边长为2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用比例解)20.丽丽家客厅,用边长0.3m的方砖铺地,需要560块,如果改用边长0.4m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用比例解)B档(提升精练)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比例尺是1:5000000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实际距离是()A.50千米B.500千米C.5千米2.下列正确的有()A.因为12=2×2×3,所以不能化成有限小数;B.自行车行驶的路程一定,车轮转数和直径成反比例;C.正方形边长一定,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D.任何一个三角形至多有两个锐角3.当一个物体两部分之间的比大致符合5:3时,会给人以美的感觉,这个比被称为“黄金比”.亮亮要为自己设计一个“乐学牌”书桌,如果书桌的长度是80厘米,书桌的宽度大约定为(),会给人以最美的感觉.A.80厘米B.40厘米C.48厘米4.一个长方形(如图),被两条直线分成四个长方形,其中三个的而积分别是45 平方米,15 平方米和30平方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方米.A.60 B.75 C.80 D.905.(•龙岗区)李老师准备给健身房铺正方形地砖,如果选择边长为3dm的地砖要400块.那么选择边长为2dm的地砖要()块.A.600 B.900 C.1200 D.18006.甲、乙两辆自行车的车轮直径相同,以同样的速度蹬自行车,()跑得快.(下面是甲、乙两辆自行车的前后齿轮情况)A.B.7.半径为1厘米的小圆在半径为4厘米的固定大圆外滚动一周,则小圆滚动了()周.A.3B.4C.5D.68.如图,在皮带传动中,大轮的直径是28cm,小轮的直径是12cm,如果传动中没有打滑现象,那么大轮转了12圈,小轮转了()圈.A.9B.12 C.24 D.289.(•灵石县模拟)两个齿轮,其中一个齿轮的直径是6cm,当另一个齿轮转动一周时,它需转动3周,则另一个齿轮的直径是.()A.2B.3C.1810.一个批发兼零售的文具店规定:凡一次购买铅笔300枝以上(不包括300枝),可以按批发价付款;购买300枝以下(包含300枝)只能按零售价付款.小明来该商店买铅笔,如果给学校六年级同学每人买1枝,那么只能按零售价付款,需要120元;如果多买60枝,那么可以按批发价付款,同样需要120元.若按批发价购买6枝与按零售价买5枝的款相同,那么这个学校六年级的学生有()人.A.240人B.260人C.280人D.300人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安次区模拟)张阿姨用计算机打字的个数和所用时间如下表.时间/分 2 4 6 8 10 12 14数量/个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张阿姨打750个字需要_________分钟.12.(•广州模拟)玩具厂按1:100的比例生产了一种飞机模型,若该模型的长度为12厘米,则飞机的实际长度约12米._________.13.(•吴江市)一列动车在高速铁路上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图.看图填写下表:时间/小时 2 _________路程/千米_________800这列动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成_________比例.14.(•海珠区)(1)如图是表示某种规格钢筋的质量与长度成_________比例关系的图象.(2)不计算,根据图象判断,6m的钢筋重_________kg.15.(•阜阳模拟)喜喜和欢欢一起照相,喜喜身高1.6米,在照片上她的高是5cm.欢欢在照片上高4cm,欢欢的身高是_________米.16.(•德宏州模拟)画一张长10cm、宽6cm的图,如果长缩小为2.5cm,按照这个比例,宽应缩小为_________cm.17.(•延庆县)2010年3月30日中午11:30,六(1)班同学们在学校国旗杆旁边垂直于地面立了一根20厘米长的木棒,测得它的阴影长度是12.5厘米.同时测得国旗杆的阴影长度是16.5米.国旗杆高_________米.18.(•海安县)当人的下肢长与身高的比值约为0.6时,身材显得最美.刘老师的身高是160厘米,下肢长94厘米,她穿的高跟鞋最佳高度为_________厘米.19.(•涟源市模拟)用边长为15厘米的方砖铺地,需要2000块.如果改用边长30厘米的方砖铺地,需要_________块.20.(•江苏)生活中我们一般用摄氏度(℃)来描述温度,但也有一些国家用华氏度(℉)来描述.水的冰点是0℃,沸点是lO0℃,用华氏度描述水的冰点是32℉,沸点是212℉,那么我们人体正常体温36℃,用华氏度描述是_________℉.三.解答题(共8小题)21.(•海安县模拟)如图,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22.(•广州模拟)张老师准备在书房的地面上铺每块面积是900平方厘米的地砖,刚好用了200块.如果全部改铺每块面积是600平方厘米的地砖,需要多少块?23.(•临川区模拟)修一条路,计划每天修50米,40天完成,实际5天修了300米,照这样计算,多少天完成任务?(用正、反比例两种方法解答)24.(•临川区模拟)运一堆52吨重的钢材,3小时运了15.6吨,照这样计算,还要几小时才能运完?(用比例方法解)25.(•临川区模拟)某服装厂加工一批服装,计划每天加工250件,18天可以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加工,实际多少天可以完工?(用比例解)26.(•临川区模拟)学校操场上有棵大树,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要测量树的高度,他们想了一个办法,在上午9时,由小王站在太阳下.已知小王身高1.40米,同时测得小王的影长和大树的影长分别是1.12米和8米,你知道树高多少米吗?27.(•永定区模拟)张阿姨家上个月用电65度,电费39元,王大爷家上个月的电费是27元,他家上个月用电多少度?(用比例解)28.(•雨花区)在比例尺是1:3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2.4厘米,求甲、乙两地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精选练习六年级下册 正比例、反比例应用题专项训练 含答案解析

精选练习六年级下册 正比例、反比例应用题专项训练 含答案解析

精选练习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反比例应用题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1.XXX的身高为1.5米,她的影长为2.4米。

如果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一棵树的影子长为4米,那么这棵树有多高?2.一间房子原计划用边长为5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2000块。

如果改用边长为4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使用比例解法)3.使用相同的方砖铺地,铺18平方米需要618块砖。

那么铺24平方米需要多少块砖?(使用比例知识解答)4.测量小组要测量一棵树的高度,先量得树的影子长为12米,接着在树的附近直立了一根长2米的竹竿,量得竹竿的影子长为1.2米。

这棵树的高度是多少米?5.XXX计划每天加工240个零件,20天完成。

实际每天多加工60个,那么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使用比例知识解答)6.XXX收割小麦。

前6天收割了114公顷,剩下152公顷。

1)按照前几天的工作效率,剩下的还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使用比例解法)2)前几天收割的比后几天收割的少百分之几?3)每公顷平均收小麦7.5吨,这个农场用载重5吨的卡车运回全部小麦,需要运多少次?7.XXX的身高为1.6米,他的影长为2.4米。

如果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一棵树的影长为6米,那么这棵树有多高?8.市政工程队原计划每天铺0.6千米,24天完成。

实际每天铺0.8千米,那么实际用多少天完成?9.给学校教务处办公室铺地砖,原计划选用边长为3分米的方砖,需要960块。

后来实际选用了边长为4分米的方砖铺地,那么实际需要多少块4分米的方砖?10.甲乙两地相距XXX,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计划7小时行完全程,汽车的速度如下表,问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行完全程?(计算后简要说明)时间(小时):2 3 4 …路程(千米):100 150 200 …11.工程队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4.5千米,20天完成。

实际每天修6千米,那么实际需要几天才能完成?(使用比例解法)12.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135千米,那么行驶315千米需要多少小时?(使用比例解法)13.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每小时行45千米,4小时到达乙地。

八年级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练习题

八年级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练习题

八年级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练习题1. 正比例关系问题1:某汽车行驶600公里需要消耗30升汽油,如果行驶900公里,需要消耗多少升汽油?解答:设行驶900公里需要消耗的汽油量为x升。

根据正比例关系,可得以下比例:600公里 / 30升 = 900公里 / x升通过交叉乘积,得到:600x =解方程可得:x = 45因此,行驶900公里需要消耗45升汽油。

问题2:某商品的价格为20元,如果买3个,总金额是多少?解答:设买3个商品的总金额为y元。

根据正比例关系,可得以下比例:1个商品 / 20元 = 3个商品 / y元通过交叉乘积,得到:y = 60因此,买3个商品的总金额是60元。

2. 反比例关系问题1:工人A 2小时可以完成一项工作,如果工人B只有1小时的时间,能完成多少该项工作?解答:设工人B在1小时内完成的工作量为y。

根据反比例关系,可得以下比例:工人A的工作时间 / 工人B的工作时间 = 工人B的工作量 / 工人A的工作量通过交叉乘积,得到:2小时 / 1小时 = y / 1解方程可得:y = 2因此,工人B在1小时内能完成2个该项工作。

问题2:某项任务需要10个工人一起完成,如果只有5个工人能来,完成该任务需要多少时间?解答:设完成该任务需要的时间为t小时。

根据反比例关系,可得以下比例:工人数 / 时间 = 原先的工人数 / 原先的时间通过交叉乘积,得到:10个工人 / t小时 = 5个工人 / 1小时解方程可得:t = 2因此,如果只有5个工人能来,完成该任务需要2小时。

以上为八年级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练题的部分解答。

年级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练习题

年级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练习题

年级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练习题
正比例和反比例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在年级研究中经常会遇到这两种类型的题目。

以下是一些年级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练题,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两种关系。

正比例题目
1.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求2小时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解答:
设汽车行驶的路程为x公里,则根据正比例关系可得:
60公里/1小时 = x公里/2小时
解方程得:x = 60 * 2 = 120公里
2. 小明去超市买苹果,苹果的单价是每个2元。

如果小明买了5个苹果,他要支付的金额是多少?
解答:
设小明支付的金额为y元,则根据正比例关系可得:
2元/1个 = y元/5个
解方程得:y = 2 * 5 = 10元
反比例题目
1. 一辆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1小时后发现油
箱中的油量减少了1/6。

求这辆车油箱的容量。

解答:
设油箱的容量为z升,则根据反比例关系可得:
60公里/1小时 = z升/1/6升
解方程得:z = 60 * (1/6) = 10升
2. 5个工人需要3天时间完成一项任务,如果再增加3个工人,那么完成该任务需要多少天?
解答:
设完成任务需要的天数为t天,则根据反比例关系可得:
5个工人/3天 = 8个工人/t天
解方程得:t = 3 * 5 / 8 = 1.875天,约等于1.88天
以上是一些年级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练题的解答,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明确所给的条件,并正确运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

希望这些题目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试题答案及解析

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试题答案及解析

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试题答案及解析1.(2013•中宁县模拟)盐是每包1.2元,小明的妈妈买盐的包数和用的钱数成比例.【答案】正.【解析】判断买盐的包数和用的钱数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因为买盐用的钱数÷买盐的包数=每包盐的价钱=1.2元(一定),所以小明的妈妈买盐的包数和用的钱数成正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 3A÷5=20%B,A和B成什么比例?为什么?【答案】成正比例.【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3A÷5=20%B,则3A=20%B×5,3A=B,则A:B=1:3=(一定),所以A和B成正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3.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上画几个边长各不相同的正方形.根据画出的正方形,把下表填写完整.边长/cm52(2)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吗?为什么?【解析】(1)先确定出正方形的边长,进而依据正方形的特征,即可画出符合要求的正方形;(2)依据正方形的周长C=4a,代入数据即可求解;(3)依据正比例的意义,即如果两个相关联量的比值一定,则这两个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据此即可判断.解:(1)据分析画图如下:;(2)6×4=24(厘米),5×4=20(厘米),3×4=12(厘米),(3),因为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值一定,所以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特征、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正比例的意义.4.判断变化的量是否成正比例,说明理由.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答案】成反比例.【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因为除数×商=被除数(一定),所以除数和商成反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5.订阅《扬子晚报》,订的份数与总价.(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答案】成正比例;【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成正比例;因为总价÷数量=单价(一定),所以订阅《扬子晚报》,订的份数与总价成正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6.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说明理由:房间的面积一定,铺地砖的块数与每块地砖的面积.【答案】成反比例.【解析】判断铺地砖的块数与每块地砖的面积是否成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乘积(商)一定,如果是乘积(商)一定,就成反(正)比例,如果不是乘积(商)一定或乘积(商)不一定,就不成比例.解:因为:每块地砖的面积×块数=房间的总面积(一定),也就是每块地砖的面积和块数的乘积一定,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每块地砖的面积和块数成反比例.点评: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成反比例的关系,用字母表示为yx=k(一定).7.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为什么?(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2)每头奶牛的产奶量一定,奶牛的头数和产奶总量.(3)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4)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5)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答案】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不成比例,反比例.【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1)因为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一定),符合正比例的意义,所以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成正比例;(2)牛奶的产量÷奶牛的头数=每头奶牛的产奶量(一定),所以每头奶牛的产奶量一定,奶牛的头数和产奶总量成正比例;(3)因为:长×宽=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所以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方形的长和宽成反比例;(4)正方形的边长×边长=面积,在这个关系式中,正方形的面积随一条边的变化而变化,而正方形的另一条边也会随着变化,这样三个量都是变化的,所以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不成任何比例;(5)因为“速度×时间=路程(一定),所以时间和速度成反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8.判断变化的量是否成正比例,说明理由.若S= t,则S 和t.【答案】成正比例.【解析】要想判定S和t成是否成正比例,必须根据式子,进行推导,然后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分析数量关系,找出一定的量,看这两个变量是否是比值一定,从而判定成不成正比例关系.解:因为S=t,所以=(一定),是S和t对应的比值一定,符合正比例的意义,所以S和t成正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比例的量,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再做出判断.9.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关系?比值一定,比的前项与后项.【答案】成正比例.【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与比值有下面的关系:前项:后项=比值(一定),已知比值一定,也就是比的前项和后项的比值一定,所以比的前项和后项成正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10.工程队施工的效率一定,施工的时间和施工总量..【答案】成正比例.【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因为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一定),即工程队施工的效率一定,施工的时间和施工总量成正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11.判断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被除数一定,商和除数.【答案】成反比例.【解析】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因为商×除数=被除数(一定),是乘积一定,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被除数一定,商和除数成反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12.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关系?=,x和y.【答案】成反比例.【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因为=,即xy=6(一定),是积一定,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x和y成反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13.题中的两个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每块地砖的面积一定,地砖的块数和铺地的面积..【答案】正比例.【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用同样大小的地砖铺地,铺地面积÷地砖的块数=每块地砖的面积(一定),即地砖的块数和铺地面积的比值一定,所以地砖的块数和铺地的面积成正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14.先判断X和Y的关系,再填空.(1)x249…成比例.(2)成比例.反比例【解析】先看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再确定成什么比例,在此基础上再填空.解:(1)根据==0.04,是比值一定,X和y成正比例,所以0.12÷0.04=3,0.04×9=0.36.(2)根据3×40=1×120=120,是乘积一定,X和y成反比例,所以120÷20=6,120÷2=60.点评: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要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15.下表中x与y两个量成反比例,请把表格填写完整.【解析】x与y成反比例关系,也就是x与y的乘积是一定(相等)的.根据相对应x与y都是已知的一栏,可求出乘积,然后根据已知项,求出未知项填入.解:3×4=12,12÷=36,12÷0.2=60,12÷60=0.2;最后一栏可填入任意乘积为12的两个数;X3360.260点评:此题考查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16.判断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指出成什么比例:(1)浓度一定时,水和药的用量.(2)车轮转数一定,所行路程和车轮周长.(3)圆锥体积一定,底面半径和高.(4)4X﹣5Y=0,(X、Y不等于0),X和Y..【答案】正比例;正比例;不成比例;正比例.【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1)因为药的质量÷(水+药)的质量=浓度,水的质量=药的质量×(﹣1),所以水的质量÷药的质量=﹣1(一定),所以浓度一定时,水和药的用量成正比例;(2)因为车轮所行驶的路程÷车轮的周长=车轮的转数(一定),即车轮所行驶的路程与车轮的周长的比值一定,所以车轮所行驶的路程与车轮的周长成正比例;(3)圆锥的体积:V=sh=πr2h,所以r2h=(一定),即底面半径的平方与高成反比例,所以底面半径与高成不成比例,(4)因为4x﹣5y=0,所以4x=5y,即=(一定),所以x与y成正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17.买笔记本的数量和钱数的关系如下表:数量/本01234567…(1)将表格补充完整,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描点再顺次连接.(2)哪个量没变?数量和总价之间成什么比例?(3)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买9本笔记本,需要多少元钱?【答案】(2)单价没有变,数量与总价之间成正比例.(3)13.5元.【解析】①每本的价格是1.5元,由此可以完成上表,从而完成统计图;②根据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变化关系得出数量与总价成正比例的特点;③代入数据即可计算得出.解:(1)根据题意可得,每本的价格为1.5元,由此可完成下表:根据表格中数据可在右图中描点连线,得出统计图如右图:(2)单价没有变,数量与总价之间成正比例.(3)9×1.5=13.5(元),答:单价不变,数量与总价之间成正比例,如果买9本笔记本,需要13.5元.点评:此题考查了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以及成正比例关系的量的特点.18.(2012•潞西市模拟)车轮的周长、转数和行驶的路程三者之间分别成什么比例关系?(举例说明)【答案】行驶的路程与车轮的转数成正比例;行驶的路程与车轮的周长成正比例;车轮的周长与车轮的转数成反比例.【解析】分别从车轮的周长一定、车轮的转数一定和行驶的路程一定这三种情况分析,找出另外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另外两种量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另外两种量就成反比例.解:(1)当车轮的周长一定时,行驶的路程:车轮的转数=车轮的周长(一定),是比值一定,行驶的路程与车轮的转数成正比例;(2)当车轮的转数一定时,行驶的路程:车轮的周长=车轮的转数(一定),是比值一定,行驶的路程与车轮的周长成正比例;(3)当行驶的路程一定时,车轮的周长×车轮的转数=行驶的路程(一定),是乘积一定,车轮的周长与车轮的转数成反比例.点评: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解决此题关键是先确定一个量一定,再看另外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判断.19.(2012•沛县模拟)先判断,再填空.3a=b a和b成比例.【答案】正比例.【解析】由3a=b得出;a:b=,根据正比例的关系式x:y=k(一定)所以a和b成正比例.解:因为3a=b所以a:b=,符合正比例关系式x:y=k(一定),所以a和b成正比例.点评:此题主要先根据等式改写成比例式,再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20.(2013•华亭县模拟)设一个量x与另一个量y成正比例,已知当X=6时,y=4.(1)写出y和x的关系式.(2)求出当x=6.9时,y的值.【答案】x:y=6:4;y=4.6.【解析】(1)因为一个量x与另一个量y成正比例,所以x与y的比值一定,即x:y=6:4;(2)把x=6.9代入(1)即可求出y的值.解:(1)因为一个量x与另一个量y成正比例,所以x与y的比值一定,即x:y=6:4;(2)把x=6.9代入x:y=6:4,即6.9:y=6:4,6y=6.9×4,6y=27.6,y=4.6.点评:本题主要是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和解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21.已知4y=6x,x和y成反比例..【答案】×.【解析】判断x和y是否成反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不是乘积一定或乘积不一定,就不成反比例.解:4y=6x,x:y=4:6=,即x与y的比值一定,符合正比例的意义,所以x和y成正比例,不成反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种变量是否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判断.22.正方体的棱长一定,它的体积和表面积比例.【答案】不成.【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所以正方体的棱长一定,它的体积和表面积不成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3.一筐桃平均分给猴子,猴的只数和每只猴分桃的个数..【答案】成反比例.【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因为猴的只数×每只猴分桃的个数=桃子的总数(一定),所以一筐桃平均分给猴子,猴的只数和每只猴分桃的个数成反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4.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答案】不成比例.【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因为S÷r=πr,r变化,πr就变化,所以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不成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5.判断题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数值..【答案】反比例.【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因为分数的分子÷分母=分数值,所以分母×分数值=分数的分子(一定),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分数值和分母成反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6.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答案】不成比例.【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不一定),比值不一定,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不成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7.互相咬合的齿轮的齿数和转数比例.【答案】反.【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因为:齿轮的齿数×转数=转过的总齿数(一定),所以齿轮的转数与齿数成反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8.份数一定,每份数和总数比例每份数一定,份数和总数比例总数一定,每份数和份数比例.【答案】正,正,反.【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因为:总数÷每份数=份数(一定),所以每份数和总数成正比例;因为:总数÷份数=每份数(一定),所以份数和总数正比例;因为:每份数×份数=总数(一定),所以每份数和份数成反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9.已知xy=5,x与y成比例.【答案】反.【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因为:xy=5(一定),则x与y成反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30.圆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面积与半径也成正比例..(判断对错)【答案】×.【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解:因为圆的周长÷直径=π(一定),符合正比例的意义,所以圆的直径和周长成正比例;圆的面积÷半径=π×半径(不一定),是比值不一定,所以圆的面积与半径不成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31.轮船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速度因为和的一定,所以和成正比例.【答案】√,路程,÷,时间,一定,路程,时间,比值,路程,时间.【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因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即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一定,所以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32.已知y=x,x与y不成比例..(判断对错)【答案】×.【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已知y=x,则:y÷x=(一定),所以x与y成正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33.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烧煤量和烧煤天数成比例.理由:.【答案】反,两种相关联量的乘积一定.【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因为:每天烧煤量×烧煤天数=煤的总量(一定),所以每天烧煤量和烧煤天数成反比例;理由:两种相关联量的乘积一定;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34.如果y=,那么x和y成反比例..(判断对错)【答案】√.【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如果y=,则:xy=8(一定),即乘积一定,所以x和y成反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35.货物的总吨数一定,运走的吨数与余下的数成反比例..【答案】错误.【解析】根据题意知道,运走的吨数与余下吨数的和就是货物的总吨数,由此即可判断.解:因为,运走的吨数+余下的吨数=总吨数,不是比值与乘积一定,所以不成比例.点评:此题考查了两个量成何比例的方法,即如果两个量的比值一定,则这两个量成正比例,如果两个量的乘积一定,那两个量就成反比例.36.如果,A×B等于C一定,那么A和B成正比例.【答案】反.【解析】判断成A和B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A×B=C(一定),是乘积一定,所以A和B成反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37.运一批粮食,卡车的载重量和所需要的次数如下表:每次运的重量/吨34568②表中涉及到这批粮食总质量、、三种量,其中是一定的,和是相关联的量,它们成比例.【解析】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3×40=4×30=5×24=6×20,即每次运的重量×所需次数=这批粮食的总重量(一定),每次运的重量和所需次数成反比例;据此解答,然后填表即可;②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可知:表中涉及到这批粮食总质量、每次运的重量、所需次数三种量,其中这批粮食的总重量是一定的,每次运的重量和所需次数是相关联的量,它们成反比例.解:①因为3×40=4×30=5×24=6×20,即每次运的重量×所需次数=这批粮食的总重量(一定),每次运的重量和所需次数成反比例;则:3×40÷8=15(吨),3×40÷12=10(次),填表如下:×所需次数=这批粮食的总重量,因为这批粮食的总重量是一定的,每次运的重量和所需次数是相关联的量,它们成反比例;点评:此题应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及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反比例的方法进行解答.38.速度、路程和时间这三种量,一定,和成正比例.【答案】速度;路程;时间.【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不是比值一定或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正比例.解:速度、路程和时间这三种量中,路程÷时间=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一定,所以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同理也可得出时间一定时,路程与速度成正比例);点评: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再做出判断.39.在如果x与y成正比例,那么“?”是;若x与y成反比例,那么“?”是【答案】1,4.【解析】(1)如果x和y成正比例,则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根据比值一定,列出比例式:4:12=?:24,求得“?”的值;(2)如果x和y成反比例,则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根据乘积一定,列出方程:4×12=?×24,可求得“?”的值.解:(1)x和y成正比例,则2:600=?:300,?×600=2×300,?=600÷600,?=1;(2)x和y成反比例,则?×300=2×600,?×300=1200,?=1200÷300,?=4;点评:根据正、反比例的关系列出含“?”的算式,进而求得“?”的数值即可.40.若7x=y,那么x:y=:,x与y成比例.【答案】1、7、正.【解析】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即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即可写出这个比例式,再看x与。

正反比例练习题-正比例和反比例练习题

正反比例练习题-正比例和反比例练习题

正反比例练习题-正比例和反比例练习题正比例或反比例练习题一、判断下面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说明理由。

1、每箱木瓜的个数一定,运来木瓜的箱数和木瓜的总个数。

2、看一本书,每天看的页数和所看的天数。

3、房间的面积一定,铺地砖的块数与每块地砖的面积。

4、每块地砖的面积一定,铺地面积与所需地砖的块数。

二、用比例尺知识解决问题。

1、一条跑道全长200米,在图纸上的长度是10厘米。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2、一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8毫米,在设计图上用4厘米表示,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3、在一幅比例尺是1:4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20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4、在一张图纸上,量得学校操场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

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1:200,这个操场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5、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3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距离是6厘米。

在这一幅地图上,又量得甲丙之间的距离是4厘米,甲丙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三、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

1、光辉服装厂4天加工服装160套,照这样计算,生产360套服装,需要多少天?2、化肥厂有一批煤,每天用12吨,可用40天。

如果这批煤要用60天,每天只能用多少吨?3、修路队3天修路150米,照这样的速度,再修10天,又修多少米?4、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每小时行45千米,5小时到达。

返回时,每小时行驶50千米,几小时回到甲城?5、一间房子,用面积是16平方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54块。

如果改用面积是9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7、用同样的砖铺地,铺18平方米要用砖618块。

如果铺24平方米,要用砖多少块?1、一幅图的比例尺是,那么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实际距离50千米在图上要画()厘米。

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3.一种微型零件的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2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4.判断下列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1)路程一定,车轮的周长和车轮滚动的圈数。

正比例和反比例应用题

正比例和反比例应用题

正比例和反比例应用题1、淮光化肥厂要生产一批化肥,原计划每天生产432吨,25天完成;实际每天生产540吨,只要多少天就能完成?2、某工程大队计划30天挖水渠3750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挖25米,实际只用多少天完成?3、某工人制造一个机器零件所用的时间由40分钟减少到24分钟,原来需要8小时完成的任务,现在可以提前几小时完成?4、有一本书,每页16行,每行36个字,共有150页,现在要改为每页18行,每行24个字。

该书应有多少页?5、一项工程,25人每天工作8小时,36天可以完成;现在增加5人,限40天完成。

每天应工作几小时?6、一间教室用边长米的正方形砖铺地,需要300块,如果改用边长为米的正方形砖铺地,需要多少块?7、一对互相咬合的齿轮,主动轮有40个齿,从动轮有30个齿,如果主动轮每分钟转180转,从动轮每分钟转多少转?8、电视机厂试制一批新产品,原计划每天生产40台,30天完成。

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25%,实际多少天完成?9、农机厂的配件车间,生产每个配件的时间,由原来的7分钟减少了分钟,原来每天生产140个配件,现在每天可生产多少个?10、电扇厂计划20天生产电扇1600台,生产5天后,由于改进技术,效率提高25%,完成计划还要多少天?11、兄妹两人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兄走完全程需2小时,妹走完全程需3小时,两人相遇时,兄比妹多走千米,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

12、某人从甲地去乙地,每小时行7里,又从乙地回到甲地,每小时走4里,已知去时比回来时少用小时,求甲乙两地距离?13、两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它们速度的比是10∶9,如果第一辆汽车用2小时,第二辆汽车要用多少小时?14、某工厂每天烧煤吨,比原计划每天少烧吨。

这样原计划烧60天的煤,现在可以烧多少天?15、一个纺织厂的织布车间,以前每人可以看2台织布机,每班用15人,现在每人多看3台织布机,每班可以少用几人?16、某化肥厂生产一批化肥,每天生产9吨,需要30天完成。

(完整版)正比例和反比例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正比例和反比例练习题及答案

正比例和反比例练习题及答案一、对号入座。

1、35:=20÷16==%=2、因为X=2Y,所以X:Y=:,X和Y成比例。

3、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20%,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最简整数比是。

4、向阳小学三年级与四年级人数比是3:4,三年级人数比四年级少% 四年级比三年级多%5、甲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2:3,甲乙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比是,甲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比是。

6、一个比例由两个比值是2的比组成,又知比例的外项分别是1.2和5,这个比例是。

7、已知被减数与差的比是5:3,减数是100,被减数是。

8、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距离6厘米,乙丙两地距离8厘米;已知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 120千米,乙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9、从2:8、1.6:和:这三个比中,选两个比组成的比例是。

10、一块铜锌合金重180克,铜与锌的比是2:3,锌重克。

如果再熔入30克锌,这时铜与锌的比是。

二、明辨是非。

1、一项工程,甲队40天可以完成,乙队50天可以完成。

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比是4:5。

2、圆柱体与圆锥体的体积比是3:1,则圆柱体与圆锥体一定等底等高。

3、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甲数就是乙数的。

4、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比值不变。

5、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

6、实际距离一定,图上距离与比例尺成正比例。

7、正方体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8、订阅《今日泰兴》的总钱数和份数成正比例。

三、选择题。

1、把一个直径4毫米的手表零件,画在图纸上直径是8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A、1:B、2:1C、1:20D、20:12、已知=1.2、=1.2,所以X和Y比较。

A、X大B、YC、一样大3、如果A×2=B÷3,那么A:B=。

A、2:B、3:C、1:D:14、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4,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5、体积和高都相等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它们底面积的比是。

小学六年级正反比例的应用题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正反比例的应用题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正反比例的应用题含答案1、用同样的方砖铺地,铺20平方米要320块,如果铺42平方米,要用多少块方砖?2、一间教室,用面积是0.16平方米的方砖铺地,需要275块,如果用面积是0. 25平方米的方砖铺地,需要方砖多少块?3、建筑工地原来用4辆汽车,每天运土60立方米,如果用6辆同样的汽车来运,每天可以运土多少立方米?4我国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3周约3.6小时,运行20周约需多少小时?5、一种铁丝,7.5米长重3千克,现在有19.5米长的这种铁丝,重多少千克?6、汽车在高速公路上3小时行240千米,照这样计算,5小时行多少千米?7、修一条公路,4天修了200米,照这样计算,又修了6天,又修了多少米?8、小明读一本书,每天读12页,8天可以读完。

如果每天多读4页,几天可以读完?9、今春分配给学校一些植树任务,每天栽200棵6天可以完成任务,现在需要4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栽多少棵?10、农场用3辆拖拉机耕地,每天共耕225公顷,照这样速度,用5辆同样拖拉机,每天共耕地多少公顷?11、一艘轮船,从甲地从开往乙地,每小时航行20千米,12小时到达,从乙地返回甲地时,每小时多航行4千米,几小时可以到达?12、100千克黄豆可以榨油13千克,照这样计算,要榨豆油6.5吨,需黄豆多少吨?13、学校计划买54张桌子,每张30元,如果这笔钱买椅子,可以买90张,每张椅子多少钱?14、一对互相咬合的齿轮,主动轮有20个齿,每分钟转60转,如果要使从动轮每分钟转40转,从动轮的齿数应是多少?15、把3米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测得影长1.2米,同时测得一根旗杆的影长为4.8米,求旗杆的高是多少米?16、一个机器零件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是4厘米,求这幅图纸的比例尺。

(5分)17、地图上的26厘米,在比例尺为1∶1300000的地图上约是多少千米?(5分)18、李师傅计划生产450个零件,工作8小时后还差330个零件没有完成,照这样速度,共要几小时完成任务?19、用一批纸装订同样的练习本,如果每本30页,可以装订80本。

正比例反比例的拓展应用例题与课堂练习作业

正比例反比例的拓展应用例题与课堂练习作业

课堂例题与练习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40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50千米,结果返回的时间比去的时间少48分钟,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

练习:从A城步行到B城办事,每小时走5千米,回来时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往返共用6小时,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2、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甲车每小时行驶48千米。

乙车每小时行驶42千米,当乙车行驶至全程的7/20时,甲车距中点还有24千米。

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练习: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56千米,乙每小时行40千米。

当乙行至全程的2/5时,甲车已超过中点12千米,求两地路程。

3、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当甲车行至全程的1/3处时,乙车行了全程的1/2,当乙车到达B地时,甲车距B地还有20千米。

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练习: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当甲车行至中点时,乙车行驶了全程的3/5。

当甲车到达B地时,乙车超过B地24千米。

求AB两地路程。

4、小王、小李和小张同时各做120个零件,小王做完时,小李做了100个。

小张做了60个。

找这样的速度。

小李做完十,小张还差多少个没做完?练习:甲、乙、丙三人进行百米赛跑,当甲到达终点时,乙距离终点还有20米,丙距离终点还有25米。

按这样的速度计算,当乙到达终点时,丙距离终点还有多少米?5、客货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已知客货两车的速度比是4:5。

两车在途中相遇后继续行驶,货车把速度提高20%。

客车速度不变,再行4小时后,货车到达A地,客车离B地还有112千米。

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练习:客车和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经过若干小时在途中相遇。

相遇后又行驶5小时,货车到达甲地。

这时客车到乙地后又调头行了甲乙两地距离的25%。

客车和货车从出发到相遇用了几个小时?课后作业1、一辆汽车从甲地去乙地每小时行45千米,返回时每小时多行20%,往返共用11小时。

正比例与反比例练习题

正比例与反比例练习题

正比例与反比例练习题1. 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发现骑行的时间和他的速度成正比。

如果他以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骑行,那么上学的时间是多少?解答: 假设骑行的时间是 x 小时,则速度和时间成正比,可以表示为 10/x = k,其中 k 是比例系数。

根据比例关系可得,x = 10/k。

由题意可知,当速度为10公里/小时时,上学时间为x小时,代入公式得到:x = 10/k。

因此,上学的时间为 10/k 小时。

2. 某工厂生产零件的速度和工人数量成正比。

如果有8个工人能够在5小时内生产完500个零件,那么10个工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生产1000个零件?解答: 假设生产零件的时间是 x 小时,则工人数量和时间成正比,可以表示为 8/5 = 10/x。

通过交叉乘积得到方程 8x = 50,解得 x = 6.25。

因此,10个工人需要6.25小时才能生产完1000个零件。

3. 小红做作业的速度和作业量成反比。

如果她能够在12小时内完成180页的作业,那么她在4小时内能完成多少页的作业?解答: 假设完成作业的页数是 y 页,则速度和作业量成反比,可以表示为 180/12 = y/4。

通过交叉乘积得到方程 180*4 = 12y,解得 y = 60。

因此,小红在4小时内能完成60页的作业。

4. 某项任务由8个工人在10天内完成,如果增加到12个工人,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同样的工作?解答: 假设完成任务的时间是 x 天,则工人数量和时间成反比,可以表示为 8*10 = 12*x。

通过交叉乘积得到方程 80 = 12x,解得 x = 6.67。

因此,增加到12个工人需要6.67天才能完成同样的工作。

由于天数不能为小数,可以向上取整,并得出需要7天才能完成。

5. 某车辆的速度和行驶时间成反比。

如果车辆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行驶,那么行驶1000公里需要多长时间?解答: 假设行驶的时间是 y 小时,则速度和时间成反比,可以表示为 80/y = k,其中 k 是比例系数。

正比例及反比例应用题

正比例及反比例应用题

正、反比率应用题☆知识重点:<1>解答正、反比率应用题,要以正、反比率的意义为依照.<2>解答正反比率应用题的一般步骤:①先确立题中三种数目关系中的定量,而后剖析两个变量是比值必定,仍是积必定,进而确立两个变量间是正比率关系仍是反比率关系.②设未知数x.③依据题意列出等式,正比率列成比率式,反比率列成乘积相等的等式.④解答并查验.<3>解答正反比率应用题的重点是正确判断,两种有关系的量是成什么比率,判断的方法是用比率解以下各题例1. 一个车间装置一批电视机,假设每日装50台,60天达成任务,假设要用天达成任务,每日应装多少台?例2.生产一批部件,方案每日生产160个,15天能够达成,实质每日超产80个,能够提早几日达成?例3.用4台拖沓机每日可耕地32公顷,假设用9台相同的拖沓机,每日可耕地多少公顷?4、甲、乙两袋大米,甲袋重量是乙袋重要的,乙袋比甲袋多24千克,两袋共重多少千克?5.电视机厂要生产一批电视机,头30天生产180台,照这样计算,要生产1320台,需要多少天?6.一辆汽车小时行100千米,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用小时,两地相距多少千米?7.一间房子用方砖铺地,用8平方分米的方砖铺,需要240块,假设改用10平方分米的方砖铺,需要多少块?8.一艘轮船,从甲港开往乙港,每小时航行25千米,8小时能够抵达目的地.从乙港反回甲港,每小时航行20千米,几小时能够抵达?9.相同的方砖铺地,铺18平方米用砖144块,现有840块方砖可铺地多少平方米?10.修一条公路,5天共修4500米,照这样计算20天共可修多少米?11.用边长20厘米的方砖铺一块地,需要2000块,假设改用边长为40厘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正比率与反比率应用题实质运用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为90千米/时,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行程以下。

把下表填写完好。

时间/时12345678行程/千9180270360米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一些人买同一种苹果,购置苹果的质量和对付的钱以下。

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反比例应用题专练

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反比例应用题专练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正比例、反比例——专项训练』1.小兰的身高1.5m,她的影长是2.4m。

如果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一棵树的影子长4米,这棵树有多高?解:设这棵树高x米,4:x=2.4:1.52.4x=4×1.5x=6÷2.4x=2.5答:这棵树高2.5米.2.一间房子要用方砖铺地,用边长5分米的方砖需用2000块,如果改用边长是4分米的方砖,需用多少块?(用比例解)解:设需用x块,4×4×x=5×5×200016x=25×200016x÷16=50000÷16x=3125答:需用3125块3.用同样的砖铺地,铺18平方米要用618块砖.如果铺地24平方米,要用多少块砖?(用比例知识来解)解:设要用x块砖,由题意可得:18:618=24:x,18x=618×2418x=14832x=824答:要用824块砖小升初数学应用题『正比例、反比例——专项训练』4.测量小组要测量一棵树的高度,先量得树的影子长12米,接着在树的附近直立了一根长2米的竹竿,量得竹竿的影子长1.2米.这棵树的高度是多少米?解:设这棵树的高度是x米,12:x=1.2:21.2x=12×21.2x=24x=20答:这棵树的高度是20米5.小华的身高是1.6米,他的影长是2.4米.如果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一棵树的影长为6米,这棵树有多高?解:设这棵树x米,得:1.6:2.4=x:62.4x=1.6×62.4x=9.6x=4答:这棵树高4米6.市政工程队铺一条路,原计划每天铺0.6千米,24天完成.实际每天铺0.8千米,实际用多少天完成?解:设实际用了x天.0.8x=0.6×24x=14.4÷0.8x=18答:实际用18天完成.小升初数学应用题『正比例、反比例——专项训练』7.青艺农场收割小麦.前6天收割了114公顷,剩下152公顷.(1)照前几天的工作效率,剩下的还要多少天才能完成?(用比例解)解:设还需要x天才能完成.114∶6=152∶x114x=152×6x=912÷114x=8答:剩下的还要8天才能完成.(2)前几天收割的比后几天收割的少百分之几?解:(152-114)÷152=38÷152=0.25=25%答:前几天收割的比后几天收割的少25%.(3)每公顷平均收小麦7.5吨,这个农场用载重5吨的卡车运回全部小麦,需要运多少次?解:7.5×(114+152)÷5=7.5×266÷5=1.5×266=399(次)答:需要运399次.。

正比例和反比例应用题

正比例和反比例应用题

1、比例的基本性质2、熟练掌握比例式的恒等变形及连比问题3、能够进行各种条件下比例的转化,有目的的转化;4、单位“1”变化的比例问题5、方程解比例应用题比例与百分数作为一种数学工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处理多组数量关系非常有用,这一部分内容也是小升初考试的重要内容.通过本讲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有:一、比和比例的性质性质1:若a : b =c :d ,则(a + c ):(b + d )= a :b =c :d ; 性质2:若a : b =c :d ,则(a - c ):(b - d )= a :b =c :d ; 性质3:若a : b =c :d ,则a ×d = b ×c ;(即外项积等于内项积) 正比例:如果a ÷b =k (k 为常数),则称a 、b 成正比; 反比例:如果a ×b =k (k 为常数),则称a 、b 成反比.二、主要比例转化实例①x a y b =⇒ y b x a =; x ya b =; a b x y =; ②x a y b = ⇒ mx a my b =; x ma y mb =(其中0m ≠); ③x a y b = ⇒ x a x y a b =++; x y a b x a --=; x y a b x y a b ++=-- ;④x a yb =,yc zd = ⇒ x ac z bd=;::::x y z ac bc bd =; ⑤ x 的ca等于y 的d b ,则x 是y 的ad bc ,y 是x 的bc ad .三、按比例分配与和差关系⑴按比例分配例如:将x 个物体按照:a b 的比例分配给甲、乙两个人,那么实际上甲、乙两个人各自分配到的物体数量与x 的比分别为():a a b +和():b a b +,所以甲分配到ax a b +个,乙分配到bxa b+个. ⑵已知两组物体的数量比和数量差,求各个类别数量的问题例如:两个类别A 、B ,元素的数量比为:a b (这里a b >),数量差为x ,那么A 的元素数量为axa b-,教学目标知识点拨比例应用题(一)B的元素数量为bxa b-,所以解题的关键是求出()a b-与a或b的比值.基础知识过关演练【例1】小红的爸爸是个种地能手,他开拖拉机耕地的时间和面积如下表:表中,耕地时间和耕地面积成正比吗?为什么?一、填空1、在A×B=C中,当B一定时,A和C成()比例,当C一定时,A和B成()比例2、如果a×4=b×6,那么a﹕b=(:)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0.25,另一个外向是()。

正比例反比例练习题

正比例反比例练习题

正比例反比例练习题正比例反比例练习题正比例和反比例是数学中常见的关系,它们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练习题的形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1. 正比例练习题问题一:小明去超市买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为2元。

如果他买了5个苹果,需要支付多少钱?解答:苹果的价格和购买的数量之间是正比例关系。

根据正比例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比例式:苹果的价格/购买的数量 = 2/1。

现在我们已知购买的数量为5个,代入比例式计算:苹果的价格/5 = 2/1,解方程得到苹果的价格 = 2 * 5 = 10元。

因此,小明需要支付10元。

问题二: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了3小时,它行驶的总路程是多少公里?解答:汽车的速度和行驶的时间之间是正比例关系。

根据正比例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比例式:行驶的总路程/行驶的时间 = 60/1。

现在我们已知行驶的时间为3小时,代入比例式计算:行驶的总路程/3 = 60/1,解方程得到行驶的总路程 = 60 * 3 = 180公里。

因此,汽车行驶的总路程是180公里。

2. 反比例练习题问题一:小明在工厂工作,他生产的产品数量和生产所花费的时间之间是反比例关系。

如果他花费4小时生产了30个产品,那么他花费6小时能生产多少个产品?解答:产品数量和生产所花费的时间之间是反比例关系。

根据反比例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比例式:产品数量 * 生产所花费的时间 = k,其中k为一个常数。

现在我们已知花费4小时生产了30个产品,代入比例式计算:30 * 4 = k,解方程得到k = 120。

因此,当他花费6小时时,产品数量 * 6 = 120,解方程得到产品数量 = 120/6 = 20个。

问题二:一辆汽车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小时,它行驶的总路程是多少公里?解答:汽车的速度和行驶的时间之间是反比例关系。

根据反比例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比例式:速度 * 行驶的时间 = k,其中k为一个常数。

正比例和反比例(含试题和答案)

正比例和反比例(含试题和答案)

三、考点分析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这样的式子来表示:xy= K (一定)。

2、用“描点法”可以得到正比例的图像,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对照图像,能根据一种量的值,估计另一种量相对应的值。

3、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这样的式子来表示:xy = K (一定)。

4、两个变量的比值一定,这两个变量成正比例;两个变量的积一定,这两个变量成反比例;没有上述两种关系,这两个变量不成比例。

【典型例题】例1、(正比例的意义)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

这两种量有什么关系?分析与解:(1)从上表可以看出,表中有时间和路程两种量。

(2)从左往右看,时间扩大,路程也扩大;从右往左看,时间缩小,路程也缩小。

所以它们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3)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始终不变,1120 = 120,2240= 120,3360 = 120……这个比值就是火车的行驶速度。

通过观察和计算,我们对路程和时间的关系有两点发现:第一点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也就是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第二点路程和对应的时间的比的比值(也就是速度)是一定的,有这样的关系:时间路程= 速度(一定)。

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我们就可以得到结论: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的量。

点评: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分三步:一看它们是不是相关联的两种量;二是看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是不是也随着变化;满足了前面两个条件,再看它们的比值是否一定。

完整版)正比例和反比例练习题

完整版)正比例和反比例练习题

完整版)正比例和反比例练习题1.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成正比例。

正确。

因为圆的面积公式为πr²,半径r增大,面积也会增大,成正比例关系。

2.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

错误。

圆的面积公式为πr²,半径r的平方与面积成正比例。

3.圆的面积和圆的周长的平方成正比例。

错误。

圆的面积和周长没有直接的正比例关系。

4.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

正确。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为a²,边长a增大,面积也会增大,成正比例关系。

5.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成正比例。

正确。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为4a,边长a增大,周长也会增大,成正比例关系。

6.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时,长和宽成反比例。

正确。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为lw,面积一定,长和宽成反比例关系。

7.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时,长和宽成反比例。

错误。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为2(l+w),周长一定时,长和宽没有直接的反比例关系。

8.三角形的面积一定时,底和高成反比例。

正确。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1/2bh,面积一定,底和高成反比例关系。

9.梯形的面积一定时,上底和下底的和与XXX反比例。

错误。

梯形的面积和上下底线段之和与高没有直接的反比例关系。

10.圆的周长和圆的半径成正比例。

正确。

圆的周长公式为2πr,半径r增大,周长也会增大,成正比例关系。

11.一个因数不变,积与另一个因数成正比例。

错误。

一个因数不变时,积与另一个因数成反比例关系。

12.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正比例。

错误。

长方形的长一定时,宽和面积成反比例关系。

13.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的成反比例。

正确。

大米的总量不变,吃掉的越多,剩下的越少,成反比例关系。

14.圆的半径和周长成正比例。

正确。

圆的周长公式为2πr,半径r增大,周长也会增大,成正比例关系。

15.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反比例。

正确。

分数的值为分子除以分母,分子一定时,分数值与分母成反比例关系。

16.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

正比例与反比例

正比例与反比例

正比例与反比例一、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1、订《少先队员》的份数和总钱数。

2、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

3、总人数一定,行数和每行人数。

4、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

5、购买同一种钢笔的数量和总价。

6、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

7、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

8、圆的周长与它的半径。

1、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面积与宽。

2、分数值一定,分子和分母。

3、一个加数一定,另一个加数与和。

4、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5、圆柱的底面积一定,它的体积与高。

6、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的页数和所剩下的页数。

7、圆锥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与高。

8、购买苹果的总价一定,购买苹果的千克数和单价。

9、圆柱的侧面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周长与高。

10、正方体的棱长与表面积。

11、被减数一定,减数和差。

12、总人数一定,每行人数和行数。

13、长方体的底面积一定,体积和高。

14、路程一定,已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

15、百米赛跑中,跑步速度和所用时间。

16、车轮的转数一定时,车轮的直径和行驶的路程。

17、x=2y,(x、y不为0)那么x和y.18、大豆的出油率一定,大豆的数量和出油的数量(1)买相同的电脑,购买的电脑台数与总价(2)每捆练习本的本数相同,练习本的总本数与捆数(3)总路程一定,已行的路程与未行的路程(4)分数值一定,分数的分子与分母(5)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面积和宽(6)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7)一本书的总页数一定,看的天数与平均每天看的页数(8)圆的周长和直径(9)订阅《扬子晚报》,订的份数与总价(10)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与比例尺(11)小麦的出粉率一定,小麦的质量与面粉的质量(12)六(1)班同学做操,每排站的人数与排数1、天数一定,每天烧煤量和烧煤总量()比例。

2、圆的直径和面积()比例。

3、订《少年科学画报》的份数和所需要的钱数()比例。

4、生产时间一定,每小时生产的个数和总个数()比例。

5、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比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判断
1苹果的单价一定,购买的千克数与总价成()比例。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变,它的底与高成()比例。

二、学习目标
1.掌握解决正反比例问题的方法。

2.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自主探索
1.修一条公路,开工3天修15千米。

照这样的速度,24天修多少千米?
2.同学们做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如果每行站4人,可以站几行?
四、解题方法
1.分析题意,找出题中的定量和两种相关的量。

2.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

3.设未知数为x,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检验并写答语。

五、能力生成
1.修一条长1800米的铁路,7天修完840米。

照这样的速度完成这项工程还要用几天?
2.一间教室用边长0.4米的正方形砖铺地,需要用300块;如果改用边长为0.5米的正方形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