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技术操作
(完整版)微生物的接种技术
微生物的接种技术1 目的1.1学习掌握微生物的几种接种技术1.2 建立无菌操作的概念,掌握无菌操作的基本环节2 实验说明将微生物的培养物或含有微生物的样品移植到培养基上的操作技术称之为接种。
接种是微生物实验及科学研究中的一项最基本的操作技术。
无论微生物的分离、培养、纯化或鉴定以及有关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及生理研究都必须进行接种。
接种的关键是要严格的进行无菌操作,如操作不慎引起污染,则实验结果就不可靠,影响下一步工作的进行。
3 实验器材3.1 器械和用品酒精灯,玻璃铅笔,火柴,试管架、接种环、接种针、接种钩、滴管、移液管、三角型接种棒等接种工具。
3.2 菌种和培养基菌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培养基:普通琼脂斜面和平板,营养肉汤,普通琼脂高层(直立柱)。
4 实验流程斜面接种法→液体接种法→固体接种法→穿刺接种法。
5 操作步骤5.1 斜面接种法斜面接种法主要用于接种纯菌,使其增殖后用以鉴定或保存菌种。
通常先从平板培养基上挑取分离的单个菌落,或挑取斜面,肉汤中的纯培养物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
操作应在无菌室、接种柜或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先点燃酒精灯。
将菌种斜面培养基(简称菌种管)与待接种的新鲜斜面培养基(简称接种管)持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及无名指之间,菌种管在前,接种管在后,斜面向上管口对齐,应斜持试管呈45~0度角,并能清楚地看到两个试管的斜面,注意不要持成水平,以免管底凝集水浸湿培养基表面。
以右手在火焰旁转动两管棉塞,使其松动,以便接种时易于取出。
右手持接种环柄,将接种环垂直放在火焰上灼烧。
镍铬丝部分(环和丝)必须烧红,以达到灭菌目的,然后将除手柄部分的金属杆全用火焰灼烧一遍,尤其是接镍铬丝的螺口部分,要彻底灼烧以免灭菌不彻底。
用右手的小指和手掌之间及无名指和小指之间拨出试管棉塞,将试管口在火焰上通过,以杀灭可能沾污的微生物。
微生物检验基本操作技能—接种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件)
的环境中进行,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1.接种针;2-接种环;3-接种钩;4-涂布棒;6-接种圈;7-接种锄;8-小解剖刀
高压蒸汽灭菌锅,接种环,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 养皿,试管,三角瓶,酒精灯,移液管,无菌水,灭 菌保藏菌种的试管 (三)灼烧接种环 (四)接种环接种 (五)恒温培养
1、接种环(针、铲)一定要保证其冷却后方可进行转接,以免 烫死微生物。
2、取试管棉塞时要轻缓,不宜用力过猛。棉塞一定要夹在手上 ,不能放在桌子上。
3、斜面接种时,所划直线尽可能直,不要划破培养基,也不要 使接种环触碰管壁或管口。
4、牢固树立无菌操作概念,细心体会无菌操作要领。
为什么在接种前一定要将接种环冷却?如 何灼烧过的接种环是否已经冷却?
疫苗接种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详解
疫苗接种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详解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的一种重要措施,能够有效保护人们的健康。
本文将对疫苗接种的操作流程以及评分标准进行详细解析。
一、疫苗接种的操作流程1. 信息咨询与登记在接种前,工作人员会向接种者提供相关疫苗的相关信息,包括疫苗的种类、接种的禁忌症以及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
接种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工作人员指引填写接种登记表。
2. 健康状况评估接种者进入接种区域后,医务人员会询问接种者的过敏史、疾病状况以及是否出现发热等症状。
根据接种者的健康状况,医务人员会做出是否接种的判断。
3. 皮肤消毒与注射接种前,医务人员会先检查接种者的注射部位,确保无损伤或其他异常。
随后,医务人员会对接种部位进行皮肤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接下来,医务人员将适量的疫苗通过注射器注射到接种者的肌肉组织中。
4. 观察与记录接种后,接种者需要在接种区域内进行观察一段时间,常见观察时间为15到30分钟。
这是为了监测接种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医务人员会记录接种者的注射时间、接种的型号以及接种者的身份信息等重要信息。
5. 教育与咨询接种后,医务人员会向接种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常见不良反应,以及如何处理。
同时,医务人员会提醒接种者关注接种后的反应,并告知如何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
二、疫苗接种评分标准为确保疫苗接种的安全有效,相关机构和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评分标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接种者的适宜性评估评分标准中,包括对接种者年龄、健康状况和免疫史等的评估。
不同疫苗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有特定的适应症,因此在接种前会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满足接种条件。
2. 接种场所的规范性评估评分标准中,对接种场所的环境、设施和操作流程进行规范性评估。
确保接种场所符合卫生要求,接种设备齐全、无损坏,并且有专业的医务人员指导接种。
3. 接种操作的准确性评估评分标准中,对医务人员的操作准确性进行评估。
微生物接种方法
微生物接种方法微生物接种是生物实验中的一项基本技术,也是各种微生物检测和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步骤。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微生物接种方法,包括平板划线法、斜面接种法、液体培养基接种法和穿刺接种法等。
平板划线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其目的是将菌种纯化,得到单一的菌落。
该方法通过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使菌种在培养基上繁殖并形成菌落。
具体步骤如下:(1)将固体培养基灭菌后倒入培养皿中,待凝固后加入适量菌液。
(2)用接种环取适量菌液,在培养皿表面划线。
(3)将培养皿放入适宜的温度下培养,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
(4)根据需要重复划线操作,直至得到单一的菌落。
斜面接种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其目的是将菌种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以便于观察和保存。
该方法通过将菌液加入到灭菌后的斜面培养基中,使菌种在斜面上繁殖并形成菌落。
具体步骤如下:(1)将斜面培养基灭菌后放置在实验台上,用无菌操作法加入适量菌液。
(2)将接种环放入菌液中沾取少量菌种,然后在斜面培养基上划线接种。
(3)将培养皿放入适宜的温度下培养,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
(4)根据需要重复划线操作,直至得到单一的菌落。
液体培养基接种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其目的是将菌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以便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该方法通过将菌液加入到灭菌后的液体培养基中,使菌种在液体培养基中繁殖并形成微生物。
具体步骤如下:(1)将液体培养基灭菌后倒入试管中,加入适量菌液。
(2)用摇床或其他设备将试管中的培养基混合均匀。
(3)将试管放入适宜的温度下培养,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微生物接种技术是生物工程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制品制造、环境生物治理、医学诊断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接种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发展前景。
微生物接种技术是指将目的微生物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入到培养基或发酵系统中,使其在特定的环境下生长繁殖,以达到特定的生物制品或环境治理的目的。
该技术的主要环节包括菌种选择、接种量确定、接种方法选择和培养条件控制等。
实验3-微生物接种技术
实验三微生物接种技术一、实验目的1、掌握无菌操作在微生物接种过程中的重要性。
2、掌握几种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
3、掌握微生物微生物扩大繁殖的基本方法。
4、认识微生物接种工具二、实验原理微生物接种技术是生物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操作技术。
由于实验目的、培养基种类及容器等不同,所用接种方法不同,如斜面接种、液体接种、固体接种和穿刺接种等,以获得生长良好的纯种微生物。
为此,接种必须在一个无杂菌污染的环境中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同时,因接种方法的不同,常采用不同的接种工具,如接种针、接种环、移液管和玻璃刮铲等。
三、实验器材主要仪器及设备无菌室、超净工作台、培养箱、振荡器、接种针、接种环、接种钩、接种铲,试管固体斜面培养基、培养基平板、三角瓶液体培养基,PDA平板及斜面,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斜面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试管半固体培养基。
菌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青霉(Penicillium sp.)、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Hansen)、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放线菌等。
四、操作步骤(一)斜面接种技术具体操作如下:1、贴标签接种前在试管上贴上标签,注明菌名、接种日期、接种人姓名等。
贴在距试管口径2-3厘米的位置。
2、点燃酒精灯。
3、接种用接种环将菌种移接到贴好标签的试管斜面上。
无菌操作程序简述如下:⑴手持试管将菌种和用于接种的斜面两支试管用大拇指和其他四指握在左手中、使中指位于两试管之间。
斜面向上,并使它们位于水平位置(图a)。
⑵旋松棉塞先用右手将棉塞旋松,以便接种时易于拔出。
⑶取接种环右手拿接种环在火焰将环端烧红灭菌,然后将有可能伸入试管的其余部分,均用火烧过灭菌。
⑷拔棉塞用右手的无名指、小指和手掌边先后拔出试管的棉塞,然后让试管口缓缓过火灭菌(切勿烧得过烫),如图b、c所示。
⑸环冷却将灼烧过的接种环伸入菌种管,先使环接触没有长菌的培养基部分,使其冷却。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规范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规范(一)、目的:用于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预防接种及局部麻醉的前驱步骤。
(二)、用物准备: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戴口罩,洗手。
2、物品准备:治疗盘内放2%碘酊、75%酒精、消毒棉签、沙轮、瓶启子、一次性1毫升、5毫升、10毫升注射器各一具、药液遵医嘱、弯盘一个、注射卡一张。
(三)、操作程序:1、将用物携至病人床旁,进行核对,做好解释,详细询问三史(家族史、用药史、过敏史)2、按规定配好皮试液,用1毫升注射器抽吸药液,排尽空气。
3、选前臂掌侧下1/3处或三角肌下缘部位,用75%酒精棉签消毒皮肤,待干。
4、左手绷紧前臂内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度角刺入皮内,放平注射器,右手拇指固定针拴,注射药液0.1毫升,使局部形成一圆形隆起的皮丘,皮肤变白,毛孔变大。
5、注射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切勿按压。
15-20分钟观察反应。
6、结果判断: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
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增大并出现红晕,直径大于1厘米,周围有伪足,局部发痒,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四)、注意事项:1、如患者对皮试药物有过敏史,禁止皮试。
如有家族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皮试后应密切观察反应,如有异常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青霉素停药三天以上或改换批号,均需重做过敏试验。
2、皮试药液要现用现配,剂量要准确,并备肾上腺素等抢救药物及物品。
3、皮试结果阳性时,应告知医师、患者及家属,并于注明。
附:常用易过敏药物的皮试液剂量青霉素类 200-500微克/毫升;头孢菌素类 500微克/毫升;破伤风抗毒素150微克/毫升;普鲁卡因0.25%原液;碘造影剂皮试。
预防接种操作步骤
预防接种操作步骤
预防接种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用于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和控制。
以下是预防接种的操作步骤:
1. 确定接种计划:根据国家和地区的预防接种计划,了解所需接种的疫苗种类和时间表。
2. 提前预约:在接种前提前预约接种点,以便安排时间和准备所需材料。
3. 健康评估:在接种时,进行健康评估,回答相关问题,以确保接种的安全性。
4. 接种区域准备:对接种区域进行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5. 疫苗准备:将所需的疫苗从冷藏处取出,检查疫苗的过期日期和完整性。
6. 注射操作:准备好注射器和针头,确保使用无菌器具。
按照正确的注射技术将疫苗注射到正确的部位。
7. 包扎处理:在接种后,对注射部位进行包扎处理,以防止感染和出血。
8. 监测观察:在接种后,观察接种者的反应和疫苗副作用,记录相关信息。
9. 给予相关建议:在接种后,向接种者提供相关的注意事项和建议,以确保接种效果和后续的健康管理。
10. 记录和报告:将接种相关信息记录在个人接种卡或电子健康档案中,并向相关部门报告接种情况。
以上是预防接种操作的基本步骤,确保按照相关指南和标准进行操作,提供有效的预防接种服务。
微生物的无菌操作及接种技术
工业生产中的微生物接种
工业生产中培养的菌种接入种子罐时,一般先制成菌 悬液。 常用的方法有压差法、火焰封口法等。 1 、火焰封口法 种子罐的接种口周围设有沟槽,接种时先在沟槽里注 入少 量酒精,然后用火焰点燃酒精,使接种口被包围在一堆 火 焰之中,接着将菌悬液倒入种子罐中即可。
历史ⅱ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 的变化资料
定期作实验室沉降菌计数,以检查无菌室微生物生长 繁殖动态。
无菌环境的要求与保持
2、超净工作台
超净工作台是为实验室工作提供无菌操作环境的设施, 以保护实验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时为外部环境提供 某些程度的保护以防污染并保护操作者。
原理:超净工作台的洁净环境是在特定的空间内,洁 净空气(进滤空气)按设定的方向流动而形成的。以气流 方向来分,现有的超净工作台可分为垂直式,由内向外 式以及侧向式。
无菌操作要求
无菌操作要求
(二)接种的操作方法
接种的基本程序 常用接种方法
斜面接种 划线接种 液体接种 穿刺接种
(二)接种的操作方
法1、接种的基本程
序
灭菌接种环 杀灭接种环沾染的微生物,以免污染标本
沾取标本 接种
•操作需在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内进行 •无菌室、超净工作台使用前后需进行消毒。 •实验使用的物品使用前后需严格灭菌
垂直流超净工作台
垂直流超净工作台 水平流超净工作台
无菌环境的要求与保 持
超净台的使用与维护
风速保持在0.32-0.48米/秒 使用前打开紫外灯照射40~60min 开启超净工作台工作电源,关闭紫外灯,并用75%的酒精或0.5%过
氧乙酸喷洒擦拭消毒工作台面。 使用中,有机玻璃罩受到污染,严禁用酒精棉球擦拭,请用含水棉布
《预防接种操作技术》课件
05
预防接种的未来展望
新疫苗的研发与上市
新疫苗的研发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 将会有更多针对不同疾病的创新 疫苗问世,为预防接种工作提供 更多选择。
疫苗上市进程
新疫苗需要通过严格的临床试验 和审批程序才能上市,这个过程 需要一定的时间。
预防接种政策的改进与完善
政策调整
随着疫苗技术的进步和疾病流行情况 的变化,预防接种政策需要进行相应 的调整和完善,以更好地保障公众健 康。
接种后密切观察儿童是否有发热、皮疹等不 良反应。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如发现儿童有异常反应,应立即采取急救措 施并就医。
04
预防接种的常见问题及解 答
常见问题一:预防接种是否安全?
总结词
预防接种安全性得到证实
详细描述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科学研究,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已经得到充分证实。疫苗在上 市前会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安全评估,确保对健康人群无害且能够产生预期 的免疫效果。
感谢观看
THANKS
常见问题二:预防接种是否有效?
总结词
预防接种效果显著
详细描述
预防接种对于预防特定疾病的效果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 异性免疫力,有效降低感染和发病的风险,对于保护个体和群体的健康具有重要 意义。
常见问题三:预防接种有哪些不良反应?
总结词
不良反应较为罕见且轻微
详细描述
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虽然存在,但发生的概率较低,且大多数反应较为轻微。常见的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红 肿、发热、头痛等,一般无需特殊处理,短时间内即可自行缓解。
苗等。
灭活疫苗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病原 微生物,但仍保持免疫原性, 如百白破疫苗、乙脑灭活疫苗 等。
微生物学实验中接种技术
微生物学实验中接种技术接种技术是微生物学试验中最常用的基本操作技术,接种就是利用接种工具在无菌条件下将培养物往新的培养基上移植。
(一)接种工具常用的接种工具有接种针、接种环、接种铲、涂布棒等。
接种细菌或酵母菌用接种环或接种针,接种环(或接种针)有一次性的塑料材质的,已灭菌可挺直用法,也有铂金或镍铬合金的。
假如用法金属材质的,用法前后均应在火焰上彻底灼烧灭菌,灭菌时右手持接种环(或接种针)的木柄或塑料柄,将金属部分竖立于火焰中,慢慢下移使金属环(或接种针)烧红,并将接种环(或接种针)和柄之间的金属棒也通过火焰数次。
取菌时,必需待接种环(或接种针)冷却后方可用法。
接种某些不易和培养基分别的放线菌和真菌时,有时用接种钩或接种铲。
用涂布法在琼脂平板上分别单个菌落时需用涂布棒。
常用的接种工具见图4-1。
图4-1 常用的接种工具a.接种针b.接种环c.接种钩d.接种护e.移液管f.滴管g.涂布棒h.微量取液器 (二)常用的接种办法按照目的不同,可分离采纳接种环、接种针、移液管等举行斜面培养基接种、液体培养基接种和半固体培养基穿刺接种等。
1.斜面培养基接种将微生物从一个斜面培养基接种至另一个斜面培养基上的办法,称为斜面培养基接种。
斜面培养基接种主要用于接种纯菌,使其增殖后用以鉴定或保存菌种,操作办法如下: (1)左手持菌种管与培养基管,斜面皆向上,菌种管在外侧,右手用拿毛笔的姿态持接种环,将铂丝与欲进入试管的柄部通过火焰灭菌。
(2)右手的小指与掌心夹下培养基管的棉塞,第四指与小指夹下菌种管棉塞,管口通过火焰。
(3)接种环伸入菌种管,蘸取少许菌种。
(4)接种环伸入培养基管,在斜面上蜿蜓划线,或者划直线。
注重沾有菌种的接种环不行碰管口与其他地方。
(5)管口再通过火焰,并将棉塞塞于本来的试管。
(6)接种环灭菌。
2.液体培养基接种液体培养基接种基本上与斜面培养基接种法相同,不同之处是,将挑取的菌种移种至液体培养基管中时,斜持试管,将菌涂于液面处管壁上,试管竖立以后菌种即在液体内。
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要点
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要点1.接种前准备在进行接种前,医务人员首先需要确认儿童的疫苗接种史,并检查接种记录,确保接种的类型和接种间隔时间。
同时,对儿童的个人信息进行核对,确认其身份和是否有禁忌症,以确保接种的安全性。
此外,医务人员应检查疫苗的有效期和储存条件,确保疫苗的质量。
2.接种手术台的准备接种手术台应处于清洁状态,并配备必要的器具和设备。
医务人员需要使用无菌的消毒液对接种台进行清洁处理,并将所需的注射器、针头等准备齐全。
此外,还需要准备适当数量的保险针头和一次性注射器,以防止交叉传染。
3.接种部位的选择接种部位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
在给儿童进行接种时,通常选择上臂三角肌部位或股外侧部位作为接种部位。
对于特殊情况下的接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注射技术在进行注射时,医务人员需要采用正确的注射技术。
首先,需要确保注射器和针头是无菌的,并要注意使用合适尺寸的针头。
接着,将皮肤上擦拭酒精棉球,然后用拇指和食指让皮肤紧张。
注射时需要掌握合适的注射角度和深度,避免针头插入过深或浅。
注射结束后,应将针头迅速收回并按压接种部位,然后用棉球轻轻按压,以促进血液塞栓。
5.注射后处理注射结束后,医务人员需要对儿童进行观察,确保没有异常反应。
同时,应指导家长进行相关的护理,如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剧烈活动等。
6.记录和储存接种后,医务人员需要及时记录接种信息,并将其存档。
同时,疫苗的剩余量应进行记录,以便做好补充和储存管理。
7.安全操作总之,在进行预防接种技术操作时,医务人员需要遵循规范流程和注意事项。
只有正确地操作和执行,才能确保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定期的培训和学习也是提高医务人员接种技术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服法
①用于OPV服用。
②用消毒的药匙将脊髓灰质炎疫苗送入儿童口中(液体疫苗可直 接滴入),用凉开水送服咽下。
③月龄小的儿童,喂服糖丸疫苗时可将糖丸碾碎,放入药匙内, 加少许凉开水溶解成糊状服用。或将糖丸疫苗溶于 5 毫升凉开水 中,使其完全溶化口服咽下。 ④口服疫苗时要看服下肚,如儿童服苗后吐出,应先饮少量凉开 水,休息片刻后再服。
接种操作
皮内接种法 ①接种(皮试):结核菌素试验应在左前臂掌 侧中部, BCG 接种应在左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 内。
②操作方法 用1ml 注射器(卡介苗用蓝芯注 射器)配4.5号针头吸取疫苗,皮肤常规消毒, 待酒精干后,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 注射器,食指固定针管,针头斜面向上,与皮 肤呈 10~15 度角刺入皮内,左手拇指固定针管, 然后注入疫苗或试验液,使注射部位形成一个 圆形皮丘,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45度角后,拔 出针头。勿按摩注射部位。
[1] The Australian Immunization Handbook 9th Edition, 2008 : 52
股外侧肌与上臂三角肌中部厚度比较
部位 皮肤与浅筋膜 ( cm) 0.64 ± 0.28 0.65±0.11 肌肉 ( cm) 1.29±0.18 0.74±0.12
股外侧肌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远安免疫规划的明天共同努力!!!
臀部
肌肉接种
上臂 大腿
前界: 髂前上嵴外侧2横指到髌
骨上缘中点连线
后界: 股骨大转子与股骨外上髁
的连线[1]
[1] 吴泗龙,张一模,杜心如等.股外侧肌肉注射的应用解剖学,实用护理杂志, 1995,11(4):12~13.
股动脉 股静脉 股神经
股外侧肌
股外侧肌 安全接种部位要点
大腿中段 1/3 前外侧
安瓿启开后活疫苗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
接种操作--皮肤消毒
(1)确定接种部位,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 如果接种部位皮肤不清洁,先进行清洗。 (2 )用灭菌镊子夹取 75%乙醇棉球或用无菌棉签蘸 75%乙醇,螺旋 式的由内向外消毒接种部位皮肤,涂擦直径≥5cm。消毒区不可用 手触碰。 (3)接种活疫苗时不能用2%碘酊消毒,局部用75%乙醇消毒时,待 干后再接种。
图 10-7 皮下注射法
肌内接种法
上臂外侧, 肩峰下2-3横指处
①接种部位 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
②操作方法 用 1ml 或 2ml 注射器配上 6 号或 5.5 号针头吸取疫苗,接种对象取坐位或立 位,注射侧的手叉腰,皮肤常规消毒,左手 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以执毛笔式), 与皮肤成 70~90 度角,快速刺入针头长度的 2/3 ,固定针管,放松皮肤,回抽无血,注 入疫苗后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球稍加 按压针眼部位。若有回血,应更换注射部位, 重新注射。
三角肌九区划分法
——把三角肌的长度和宽度中线都均分为三等 分,使三角肌成为九个区,分别为三角肌 上、中、下1/3部的前、中、后区。 (1)三角肌的上1/3部的前、中、后区 为三角肌肌内注射的绝对安全区。 (2)三角肌的中1/3部的前、中区为相 对安全区。 (3)三角肌的中、下1/3部的后区深面, 因有桡神经通过,为三角肌注射的危险区。 (4)三角肌的下1/3部的前、中区因肌 肉太薄不能作肌内注射。
图 10-5 皮内注射法
皮下接种法
①接种部位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 ②操作方法 用1ml 或2ml注射器配上 5.5号针头,吸取疫苗后,皮肤常规消毒, 左手绷紧局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 食指固定针柄,针头斜面向上,与皮 肤成30~40度角,快速刺入针头长度 的1/3~2/3,放松皮肤,左手固定针 管,回抽无血,注入疫苗,快速拔出 针头。若有回血,应更换注射部位, 重新注射。
预防接种员资质年审 暨师资培训
规范让接种更安全
----接种技术操作要点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6.4.5
内容提要
安全接种概念 疫苗吸取要点 接种技术要点
安全接种概念
定义:对疫苗应用灭菌的注射器具和规范的操作进行注射,
并对使用过的注射器具进行安全处理,称为安全注射。
安全注射的三要素
内容提要
安全接种概念 疫苗吸取要点 接种技术要点
接种操作----吸取疫苗
◆将安瓿尖端疫苗弹至体部; ◆用砂轮割锯安瓿颈部,75%乙醇棉球消毒安瓿颈部后掰开; ◆将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下放入安瓿的液体中吸取;( ◆吸取疫苗后,将注射器的针头向上,排出注射器内的气泡,直至针头上有一小滴疫 苗出现为止; ◆使用冻干疫苗时,用注射器抽取稀释液,沿安瓿内壁缓慢注入,轻轻摇荡,使疫苗 充分溶解,避免出现泡沫。 ◆含有吸附剂的疫苗使用前,必须充分摇匀。
对受种者安全。使用安全的注射器材和适宜的注射技术; 对实施接种者安全。操作过程中避免针刺伤害; 对环境安全。正确处理使用过的注射器材,避免有害的污 染和伤害。
安全接种
“三查”是指—— 检查受种者健康状况和接种 禁忌证 查对预防接种卡(簿)与儿 童预防接种证 检查疫苗、注射器外观与批 号、效期 “七对”是指核对—— 受种对象姓名 年龄 疫苗品名 规格 剂量 接种部位 接种途径
三角肌
[1] 吴长初,刘金伟,丁自海.婴幼儿肌内注射部位的解剖学观测,解剖与临床, 2007,12(6):380~382.
安全接种体位要点:搂抱式
体会:股外侧肌接种肉丰厚,部位较广,可操作性 强。 血运循环丰富,疫苗吸收好,局 部反应轻,可供多次注射。 减少发热的发生率。
内容提要
安全接种概念 疫苗吸取要点 接种技术要点
接种操作要点
接种部位和途径
皮内注射: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卡介苗 皮下注射: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麻风、MMR、 A群流 脑、A+C群流脑、钩体、乙脑和甲肝减毒活疫苗等 肌内注射:上臂三角肌肌肉。百白破、白破、乙肝和出血热 疫苗等 口服:凉开水送服。脊灰糖丸 划痕法:上臂外侧上部。炭疽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