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 第3章 期望效用理论及其受到的挑战PPT课件

合集下载

金融心理学第三章

金融心理学第三章

W+W1 W W+W2 对待风险的态度比较(假定效用函数U 严格递增) W+W1
风险偏好者 风险厌恶者 不赌: EU <U (ER ) =U (W ) 可能不赌: EU <U (ER) >U (W ) 不赌: EU <U (ER ) <U (W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刘玥
r
r
r
风险中立者 一样: EU =U (ER)=U (W ) 赌: EU =U (ER)>U (W ) 不赌: EU =U (ER)<U (W )
2015-6-25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刘玥 5
如何解释“圣彼德堡悖论”?
① 最大效用原理:在风险和不确定条件下,个人的 决策行为准则是为了获得最大期望效用值而非最 大期望金额值。 ②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一个人对于财富的占有多多 益善,即效用函数一阶导数大于零;随着财富的 增加,满足程度的增加速度不断下降,效用函数 二阶导数小于零。
风险厌恶者:在公平赌博面前,认为不赌比参赌要好,即参加公平赌 博的预期效用小于不赌的效用。这样的人也叫做避险者。
风险中立者:在公平赌博面前,认为赌与不赌都一样,即参加公平赌 博的预期效用等于不赌的效用。
2015-6-25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刘玥 8
效用函数
U U2 EU U(W) U1 W+W1 W W+W2 风险偏好者 U U2 U(W) EU U1 风险厌恶者 U U2 EU U(W) U1 W W+W2 风险中立者
含义:引入一个额外的不确定性的消费计划 不会改变原有的偏好。也即消费者对于一 个给定事件中的消费f、g的满意程度并不依 赖于第三种行为h的优劣性 (即独立于第三 种行为)。

行为金融学培训课件

行为金融学培训课件

多数人选A1和B2, 这不能用 期望效用最大化理论来解释
“Allais悖论” 还揭示了人的心 理因素对概率分布的扭曲会影响 人的决策,这一点被期望效用最 大化理论所忽略。此后,许多学 者包括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尝试 研究人的心理因素对不确定性下 决策的影响。
对期望效用理论的挑战(2)
股权溢价之迷(Mehra,Prescott, 1985):实际观测到的股权收益率大大超过
债券收益率无法用基于消费的资产定价模型 (Lucas, 1978)解释(效用函数CRRA)。根 据这一模型,要达到实际的股权溢价需要很高 的风险厌恶水平,这与实际不符合。
无风险利率之迷(Weil, 1989); 股权波动率之迷(Campbell, 2000)。
对期望效用理论的挑战(3)
Ellesberg悖论(Ambiguity aversion)
行为金融学简介
提要
对市场有效性假说 (EMH)的挑战 对期望效用理论的挑战 心理实验 投资者的行为特征 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 行为组合理论(BPT) 行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BCAPT)
市场有效性假说 (EMH)
Fama(1970): 市场价格能够迅速和充分 反映市场的有关信息,证券价格是完全 随机的。基于三个假设:
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 )
权重函数是概率的增函数,是对 客观概率的扭曲:低估一般概率 ,高估极小概率;
概率扭曲后成为容度;
用关于容度的Choquet 积分代 替关于概率的期望。
Utility
3. 市场反常现象:日历效应, 小公司效应
期望效用理论
von Neumann-Morgenstern (1944) 投资者是风险厌恶的; 风险厌恶由凹的效用函数描述; 投资者目标是收益的期望效用最大化; 投资者有共同的客观概率; 主观期望效用(SEU),按Beyes法则

《期望效用函数》PPT课件

《期望效用函数》PPT课件
并设消费者拥有x的财富:
保险费I:uxIEux+Z
消费者购买保险是为了规避风险,那么消费者 愿意出多少钱来规避风险呢?
如果没有保险,消费者的预期效用为 Eux+Z
购买保险后,消费者的收入带来的效用应该不 低于存在风险时的期望效用。
例子:计算保险费
例7(P65)
4、保险费额度的大小
消费者的期望效用函数可写成:
u(E(g))Eu(g) u(E(g))Eu(g) u(E(g))Eu(g)
风险规避
风险中立
风险偏好
u( )为凹函数
u()为线性函数 u( )为凸函数
期望效用函数在决策中的应用
风险规避的消费者会购买都多少保险?
例8:公平的保险价格与理性的保险购买量 (P65)
§3.风险规避的度量
1、风险规避系数
E [uh(w )]1u(wh)1u(wh)
2
2
赌局2:50%的概率赢或输2h。其期望效用为:
E [u2h(w )]1u(w 2 h)1u(w 2 h)
2
2
赌局3:50%的概率赢或输3h。其期望效用为:
E [u3h(w )]1u(w 3 h )1u(w 3 h )
2
2
由效用函数的凹性可知:
E[uh(w )]E[u2h(w )]E[u3h(w )]
A B,CA,CB则:
PA(1P)C PB(1P)C
A B,CA,CB则 :
PA(1P)C PB(1P)C
例: 设A=获1000元,B=获10元,C=死亡。对大多数
人,1000元>10元>死亡。 设10元为一确定的状态。则必定存在概率
0<P<1,使得:
P 1 0 0 0 元 ( 1 P ) 死 亡 1 0 元

行为金融学 中央财经大学 3 3预期效用理论 (3.2.1) 3.2阿莱悖论PPT

行为金融学 中央财经大学 3  3预期效用理论 (3.2.1)  3.2阿莱悖论PPT

问题1 前景A2
100
前景B1 0
100万美元
89% 11%
问题2 前景B2 0 0
500万美元
89% 1% 10%
7
阿莱悖论—康利斯克改写
前景A1 100万美元 100万美元
89% 11%
问题1 前景A2
100万美元 0
500万美元
89% 1% 10%
前景B1 0
前景B1 0
100万美元
89% 11%
问题2 前景B2 0
500万美元
90% 10%
3
阿莱悖论 Allais Paradox
前景A1 100万美元
100%
问题1 前景A2 0
100万美元 500万美元
1% 89% 10%
前景B1 0
100万美元
89% 11%
问题2 前景B2 0
500万美元
90% 10%
100万美元
89% 11%
问题2 前景B2 0 0
500万美元
89% 1% 10%
8
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形式,人的决策却不相同
9
思考题:
在工作和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违背了预期效用理论?
10
5
阿莱悖论—康利斯克改写
前景A1 100万美元 100万美元
89% 11%
问题1 前景A2
100万美元 0
500万美元
89% 1% 10%
前景B1 0
100万美元
89% 11%
问题2 前景B2 0 0
500万美元
89% 1% 10%
6
阿莱悖论—康利斯克改写
前景A1 100万美元 100万美元

期望效用理论 PPT

期望效用理论 PPT
定理1:任何L,L’, L’’∈ L,且L L’ L’’,偏好满足完 备性、自反性、传递性、连续性和独立性,那么存 在q ∈(0,1),使得qL+(1-q)L’’~L’。
证明:设立A={q ∈[0,1]| qL+(1-q)L’’ L’} B={q ∈[0,1]| L’ qL+(1-q)L’’}
根据完备性,A∪B=[0,1] 根据连续性,qA=inf{q} ∈A; qB=sup{q} ∈B 因此,qA=qB=q。证毕
D=(5000000,0、1; 1000000,0、0 ; 0,0、90) 结果发现,大多数人在A和B中会选择A,而在C和D 中会选择D。实验结果与期望效用公理相抵触。
期望效用函数
反对期望效用得例子:阿莱得悖论
主要质疑公理体系中得独立性公理
设置:L1=(0、11,0、89;1000000,1000000);
即:
π=-(σ2/2) [U’’(W)/ U’(W)]
其中,σ2就是x得方差。 [-U’’(W)/ U’(W)]可作为风险厌 恶度量指标。
风险态度及其度量
阿罗-普拉特指标(Arrow-Pratt absolute risk aversion)定义:
(1)Ra’(W)<0,递减绝对风险厌恶,随着财富增加,投 资者要求得风险溢价降低; (2)Ra’(W)>0,递增绝对风险厌恶,随着财富增加,投 资者要求得风险溢价降低; (3)Ra’(W)=0,不变绝对风险厌恶。
偏好定义
抽奖模型
为了简化分析,假定:无论抽奖方法如何,消费者仅 对通过引致抽奖得到最终分布感兴趣。如果两种 抽奖方法完全不同,但引致抽奖结果一样,消费者 就觉得她们没有差异。
所有类似得抽奖商品,就构成了在不确定情况下得

最新第三讲 期望效用理论精品课件

最新第三讲 期望效用理论精品课件
即:
u( px1 (1 p)x2 ) pu(x1) (1 p)u(x2 )
这表明,风险厌恶(yànwù)的经济主体偏好未来 收益分布的期望值,而不是未来收益分布本身。 即对于风险厌恶(yànwù)的经济主体而言,确定性 收益(数学期望值)的效用大于效用的期望值。 基于这一性质,我们认为,风险厌恶(yànwù)者 的效用函数为凹函数。
第二十五页,共36页。
五、风险厌恶的度量
1.确定性等值与风险溢价
确定性等值(certainty equivalence)是指经 济行为主体对于某一博彩行为的支付意愿。即与某 一博彩行为的期望效用所对应的数学期望值(财富 价值)。
风险溢价(risk premium)是指风险厌恶者为
避免承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险而愿意放弃(fàngqì)的投资收益。或
第二页,共36页。
风险:是指那些涉及以概率或可能性形式出 现的随机问题,但排除了未数量化的不确定性问 题。即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所有事件,以及每一 事件发生的概率有准确的认识。但对于哪一种事 件会发生却事先一无所知。
不确定性:是指发生结果尚为不知的所有情形 ,也即那些决策的结果明显地依赖于不能由决策 者控制的事件,并且仅在做出决策后,决策者才 知道(zhī dào)其决策结果的一类问题。即知道(zhī
如果假设收入的边际效用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减,那么
这个(zhè ge)游戏也许能够达到某个有限的预期效用值,
也许会有某个玩家愿意为玩这个(zhè ge)游戏而支付这一
效用值。
U xi lnxi
贝努利假设,每个奖金的效用为:
iU (xi )
i 1
i 1
(ln
2i
)
1 2i
1.39

行为金融学PPT课件

行为金融学PPT课件
盈余公告效应是指上市公司财务公告的盈利数据比上一年增长了的公司,其 股票价格会在公告前后较长时间内呈现出一致性的向下漂移的现象。
– Basu(1977)发现以市盈率可以预测股票收益。
(市盈率(静态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 )
– Banz‘s (1981)的研究发现“小公司效应”的存在,即通过投资于小 公司股票可以使投资者获取长期收益的一种现象 ;
Company LOGO
(2)金融泡沫---证券市场上一种特定的“异象”
• 金融泡沫是指一种或一系列的金融资产在经历了一个连续的上涨之后,
市场价格严重偏离实际价格的经济现象。其产生的根源是过度的投资引
起资产价格的过度膨胀,导致经济的虚假繁荣。Leabharlann – 16-17世纪的郁金香泡沫
– 18世纪的英国南海泡沫
• EMH具有3种形式:弱式有效市场:证券价格反映了所有的历史信息,投资者无法 利用过去的信息获利;半强式有效市场:证券价格包含了弱式有效市场信息和所有 公开信息,投资者不仅无法从历史信息中获利,而且也不能从当前公开信息中获利; 强式有效市场:证券价格不仅包含了半强式有效市场的信息,还反映了一切私下及 内幕消息,在此情况下,市场充分发达,投资者即使拥有内部信息,也无法获取超 额利润。
但行为经济学家发现,个人在对不确定的结果进行预期时,常常违反贝叶斯法 则和其他有关于概率的理论。例如,人们经常会使用短期的历史数据来预测不确定 的未来,并试图找出这些过去发生事件的代表(Representative)意义有多大。当他们 过分相信这些事件的代表性意义时,往往导致他们忽视这些近期事件的发生仅仅是 偶然产生、而并非符合他们建立的“模型”的事实。这种启发式思维(Heuristic Decision Processes)形成于人类与自然抗争的进化过程,在生活中的很多场合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比如它帮助人们迅速对信息做出反应以规避危险,但也可以严重的误 导投资者。

预期效用理论PPT课件

预期效用理论PPT课件
决策树分析
通过对决策树中各种可能性的分析 和比较,可以计算出各方案的预期 效用值,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 依据。
风险决策分析
风险决策概念
风险决策是指在具有一定风险性 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决策,决策 者需要根据各种可能性的概率和
结果来制定相应的决策方案。
风险决策分析方法
常用的风险决策分析方法包括最 大可能法、期望值法、最小最大 后悔值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 决策者量化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预期效用理论概述
定义与背景
定义
预期效用理论是研究在不确定条件下理性人选择行为的理论。它假设决策者追 求预期效用最大化,通过对不同选项的期望值和概率进行计算,选择最优决策。
背景
预期效用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现代经济学、金融学等领域的重要理论 基础。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在不确定环境下进行决策分析的方法。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将投资风险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 风险,其中系统性风险无法通过分散投资来消除。
β系数 β系数衡量了资产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之间的敏感性, 即系统性风险的大小。
预期收益率与β系数的关系 在均衡状态下,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与其β系数呈线性关系, 即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公式。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预期效用函数的构建
效用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效用函数的定义
描述消费者从消费商品或服务中 获得的满足程度的函数。
效用函数的性质
通常假设效用函数是连续的、单 调递增的、凹函数。

行为金融学_PPT课件

行为金融学_PPT课件
(主体的效用函数为严格凹函数:确定性财富带来的效用小于 参与期望收益相同的一场赌博带来的期望效用,所以此类 主体总愿意参与公平赌局,甚至有时多付出一些也无所谓)
效用
效用函數
Ud Uc
0
MUa< MUb
‧D
‧B
(邊際效用遞增)
‧ A ‧C
期望財富
1
2
3
(萬元)
(三)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理性投资者会在最大化收益的同时最小化所承担的风险。 过度自信的投资者会错误判断它们所承担的风险的水平。
Barber and Odean 的研究发现,单身男性的投资组合风险
(波动率和Beta系数)最高,其次是已婚男性、已婚女性和单
身女性。
• 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可能不会很好地分散投资组合,因为他们非
常相信自己选择了正确的股票 。
• 自认为正确的投资者看不到对冲风险的必要。 • 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将在其认为会盈利的投资策略上投入大笔资
套利的前提是完全竞争市场和存在可替代的资产。 套利行为是保证市场有效和市场均衡的条件。
套利限制一:基本面风险
大量证券没有完全的替代组合,使 得即使证券价格出现偏差,套利者 也无法进行无风险对冲交易。基本 面的风险消除不可能。
套利限制二:噪声交易者风险
绝大噪声交易者是短视的 噪声交易者心里无法预期,若噪声交易
(一)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
理性人使用边际分析方法,通过比较边际收益和边际
成本的大小进行决策;
理性人是自私的,单方面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理性人的决策不受道德影响; 理性人作为决策主体不仅指单个消费者或投资人,也
包括家庭、企业以及其他组织等主体。

行为金融理论(ppt)

行为金融理论(ppt)
心理账户理论认为,人们会在头脑中为不同的资金建立不同的心理账户,并对这些 账户进行独立的评估和决策。
心理账户理论解释了人们在投资决策中为什么会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例如对特 定资产或投资组合的过度关注或忽视。
心理账户理论还解释了人们在面对不同来源的资金时,为什么会表现出不同的风险 偏好和投资行为。
代表性启发理论
市场波动与投资者心理的关系
4 详细描述
市场波动与投资者心理的关系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研究方法
传统金融学主要采用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方 法,而行为金融学则结合了心理学、社会学 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注重实验、案例和实地 研究。
实践应用
传统金融学强调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的科学 性和准确性,而行为金融学则更注重投资者 心理和行为对市场的影响,为投资者提供更 加实际的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建议。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历程
策略来获取超额收益。
02
惯性策略
投资者对信息的反应不足,导致过去表现好的股票在未来继续表现良好,
这为投资者提供了惯性策略。
03
成本平均策略
投资者对风险的反应过度,导致在市场下跌时大量抛售股票,而在市场
上涨时又未能及时买入。因此,成本平均策略可以帮助投资者在长期内
降低风险。
行为金融学对投资风险的影响
详细描述
行为金融学理论指出,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常常受到心理偏差的影响,如过度自信、代表性启发等。这些偏差可 能导致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的评估出现偏差,进而影响投资决策。例如,某投资者在市场上涨时过于自信,可能 过度买入,而在市场下跌时又过于恐慌,可能过度卖出。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投资案例分析
总结词
投资者情绪对市场的影响
早期阶段

《预期效用理论》课件

《预期效用理论》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期望效用函数
期望效用函数是预期效用理论的 核心概念,它描述了人们在面临
风险时所期望的效用水平。
期望效用函数基于个体对不同结 果的可能性和效用的评估,通过 数学运算得出一个综合的效用值

期望效用函数是决策分析的重要 工具,可以帮助人们评估不同决
策方案的优劣和潜在的风险。
风险厌恶与风险喜好
风险厌恶是指个体在面临风险 时倾向于选择更安全的选项, 以避免潜在的损失或不确定性 。
行为金融学是研究人类决策行为的金融学分 支,它挑战了传统金融学的预期效用理论。 近年来,行为金融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 得了重要进展,对金融市场的理解更加深入 。
预期效用理论的扩展与改 进
预期效用理论是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础,但随 着研究的深入,该理论也暴露出一些局限性 。研究者们不断尝试扩展和改进预期效用理
详细描述
可得性启发会导致人们忽略那些不显眼或不易回忆的信息, 从而做出不准确的判断或决策。例如,在评估一个产品的质 量时,人们可能会根据他们能够回忆起的最近的负面反馈来 做出判断,而忽略了其他更全面的信息。
锚定效应
总结词
锚定效应是指人们在做出判断或决策时,往往会受到第一手信息或初始值的影 响,从而导致他们的决策被固定在初始值上。
详细描述
锚定效应会导致人们的决策受到初始信息的限制,无法根据更全面的信息进行 调整。例如,在评估一个物品的价值时,人们可能会根据初始的报价来做出判 断,而忽略了其他更全面的信息。
过度自信与自我归因
总结词
过度自信与自我归因是指人们往往对自己的能力和判断过于自信,并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将失败 归因于外部因素。
概念
该理论认为决策者会根据对结果 的预期效用和概率的评估,来选 择能够产生最大期望效用的行动 方案。

《期望效用理论》课件

《期望效用理论》课件
期望效用理论
这份演示将为你介绍期望效用理论,解释什么是期望效用,以及它如何应用 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方面。
期望效用理论的定义和历史背景
定义
期望效用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决策行为的经济学理论,主要研究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时所做 的决策。
历史背景
该理论最早由丹尼尔·伯努利在18世纪中叶提出,后来经过数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发展和完善, 成为现代经济学的基础。
期望效用函数的定义和构成
定义
期望效用函数是指一个人在面对某种决策时所期望 获得的效用值,即所期望收到的好处减去可能产生 的损失。
构成
期望效用函数由两个因素组成:期望收益和风险。 在做出决策之前,人们会权衡这些因素,并选择能 够最大化期望效用的选项。
期望效用理论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的 应用
1 经济学
价值
该理论对于研究人类决策行为、制定战略和做出决 策等具有深远的影响,是经济学、管理学和心理学 等多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心理学
该理论对于研究人类决策行为、预测人们对某种行 为的倾向和行为后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望效用理论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
1
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
期望效用理论无法完全预测人们的行为,没考虑到非理性决策、心理误判等因素 影响。
2
未来发展
为了克服期望效用理论的局限性,目前有学者在完善该理论,探寻其他决策理论 并相互结合,以便更好地预测并解释人类决策行为。
期望效用理论解释了人们在面对风险和不确定性时所做的选择,因此能够应用于金融学、 股票市场和保险等领域。
2 管理学
该理论能够指导企业和组织在制定策略和做出决策时如何平衡风险和收益的关系,从而 实现更好的业务结果。

行为金融学第3章期望效用理论及其受到的挑战

行为金融学第3章期望效用理论及其受到的挑战

效用函数定义与性质
效用函数的定义
描述投资者对于不同投资结果的偏好程 度的函数,通常将投资结果映射到一个 实数轴上,使得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偏 好对不同结果进行排序和选择。
效用函数的性质
通常具有连续性、单调性和凹性(或 凸性),这些性质反映了投资者对于 风险的态度和偏好。
风险偏好与效用函数关系
风险厌恶型投资者
其效用函数通常为凹函数,表示 他们对于风险的厌恶程度较高, 更愿意选择确定性较高的投资结 果。
风险中性型投资者
其效用函数为线性函数,表示他 们对于风险的态度中立,对投资 结果的确定性没有特殊要求。
风险追求型投资者
其效用函数通常为凸函数,表示 他们对于风险的追求程度较高, 更愿意选择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特 征的投资结果。
行为金融学第3章期望效用理论及 其受到的挑战
目 录
• 期望效用理论基本概念 • 期望效用理论在金融学中应用 • 挑战一:现实世界中非理性行为 • 挑战二:市场异象与传统金融理论矛盾 • 挑战三:实验经济学对期望效用理论验证结果 • 总结:行为金融学视角下期望效用理论再审视
01 期望效用理论基本概念
02 期望效用理论在金融学中 应用
资产配置与投资组合优化
01
投资者根据期望效用最大化原则,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资产配 置,以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02
通过构建投资组合,投资者可以降低非系统性风险,提高整体
投资收益的稳定性。
期望效用理论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理性的决策框架,有助于优
03化投资组合配置。来自风险定价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易得性启发
投资者容易受到易于获取的信息影响,而忽略其他重要信息。
锚定效应
投资者在做决策时,容易受到之前的信息或经验影响,而无法根 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量化交易课件3效用和行为金融共67页

量化交易课件3效用和行为金融共67页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Leabharlann 量化交易课件3效用和行为金融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决策
效用
偏好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期望效用理论的公理化假设
• 不确定性决策中,预期效用值:
U(p1x1, p2x2,…,pnxn)=p1u(x1)+…pnu(xn)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风险态度及效用函数
• 假设一个人面对一个有两种可能结果的财富:P(0<P<1)概 率获得财富X,1-P概率获得财富Y,那么,期望效用值 记作:
•实验结果 • 绝大部分人的选择是(A,D),即在A、B中选择了A, 在C、D中选择了D。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同结果效应
• 被试者被要求在下面两组彩票中做出选择
• 备选组1
A:(2500,0.33;2400,0.66;0,0.01)
B:(2400)
• 备选组2
C:(2500,0.33;0,0.67)
风险寻求与效用函数
效用
pU(x) + (1-p)U(y) U(px+(1-p)y)
x px+(1-p)y y
财富
U(px, (1-p)y)<pU(x) + (1-p)U(y)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风险中立与效用函数
效用
U(px+(1-p)y) pU(x) + (1-p)U(y)
x px+(1-p)y y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反射效应
• 被试者被要求在下面方案中做出选

• 备选组1’
• 备选组1
A’:(-4000,0.80)
收A:(4000,0.80)
益 性
B:(3000)
预 • 备选组2 期C:(4000,0.20)
损 B’:(-3000)
失 性

备选组2’
预 C’:(-4000,0.20)
体现为竞争环境中以个人 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的行为 模式。
具有理性预期、风险回避 和效用最大化这三个特点。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3.2
期望效用理论及其假设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期望效用理论
• 期望效用理论是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决策时,理性预 期、风险回避和效用最大化行为的模型化描述。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目录
CONTENTS
3.1 经济人假设 3.2 期望效用理论及其假设 3.3 心理实验对期望效用理论的挑战 3.4 期望效用理论的修正模型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3.1
经济人假设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经济人假设
追求私利,以利己为原则, 力图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 大的经济利益。
第3章 期望效用理论及其受到的挑战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引导案例:圣·彼得堡悖论
你愿意付出多少赌金来参与这个游戏?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期望结果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案例思考
• 人们为什么会违背期望效 用理论?
• 什么因素会对期望效用理 论产生影响?
• 它们是怎么样的影响呢?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概率性保险
• 人们普遍购买保险以防止损 失,这是期望效用函数呈凹 形的证据。
• 概率性保险实验对效用函数 呈凹型的假设提出了质疑。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孤立效应
•两阶段赌博中, 被试者被要求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孤立效应
• 实验结果(N:参加人数,括号内表示选择的人数比例) • 问题1: N=141,A[74] ,B[26] • 问题2: N=81 ,A[42] ,B[58]
U(px, (1-p)y)=pU(x) + (1-p)U(y)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风险厌恶与效用函数
效用
U(px+(1-p)y) pU(x) + (1-p)U(y)
x
px+(1-p)y
y
财富
U(px, (1-p)y)>pU(x) + (1-p)U(y)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财富
U(px, (1-p)y)=pU(x) + (1-p)U(y)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3.3
心理实验对期望效用理论的挑战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阿莱悖论
• 期望效用理论受到了选择 实验中的一系列“悖论” 的挑战。
• 最早的选择实验由法国经 济学家阿莱(Allais)做 出,因而产生了著名的 “阿莱悖论”(Allais paradox)。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不确定性效应
•被试者被要求分别在下面两组方案中做出选择
A ($1,0 , 1 0 ) 0,000 B ($5,0 , 0 0.0 $ 1,1 ;0,0 0 ,0 0 0.08 0 ,9 0 ,0;0 .)0 01 C($1,00, 00,.0101 00;,0.89) D($5,00, 00,.010;0 ,0.)9
期 D’:(-3000,0.25)
D:(3000,0.25)
• 备选组3’
• 备选组3
E’:(-3000,0.90)
E:(3000,0.90)
F’:(-6000,0.45)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反射效应
• 反射效应实验结果(N:参加人数,括号内是选择人数的比例) 备选组1 : N=95,[20] ,[80] 备选组1’: N=95,[92] ,[8] 备选组2 : N=95,[65] ,[35] 备选组2’: N=95,[42] ,[58] 备选组3 : N=60,[86] ,[14] 备选组3’: N=60,[8] ,[92] 备选组4 : N=60,[27] ,[73] 备选组4’: N=60,[70] ,[30]
D:(3000,0.25)
• 实验结果
问题1: N=95,A[20] ,B[80]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埃尔斯伯格悖论
A瓶: 100个红球和黑球 比例未知 分别记红A与黑A
B瓶: 50个红球,记红B 50个黑球,记黑B
(1)你偏爱赌红A,还是黑A? [无偏见] (2)你偏爱赌红B,还是黑B? [无偏见] (3)你偏爱赌红A,还是红B? [红B] (4)你偏爱赌黑A,还是黑B? [黑B]
D:(2400,0.34;0,0.66)
• 实验结果(N:参加人数,括号内表示选择的人数比例)
问题1: N=72,A[18] ,B[82]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同比率效应
• 被试者被要求在下面两组彩票中做出选择
• 备选组1
A:(4000,0.80)
B:(3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