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事实与定理
基本事实与定理高一知识点
基本事实与定理高一知识点基本事实与定理:高一知识点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各种基本事实与定理,它们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基石。
掌握了这些基本事实与定理,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提高解题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个高一阶段的基本事实与定理。
一、角的概念及基本性质角是数学中一个基本的概念,它是由两条射线(或称为半直线)共享一个公共端点形成的。
根据角的大小,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
锐角的角度小于90°,直角的角度等于90°,钝角的角度大于90°,而平角的角度等于180°。
在角的基本性质中,我们常用到的有垂直角、对顶角和余角等。
垂直角是两条相交直线之间的角,它们的角度相等。
对顶角是两条平行直线被一条横切线所切割而形成的内角,它们的角度相等。
余角是与给定角相加等于90°的角,即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90°。
二、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也称为边)所围成的一个封闭平面图形。
根据三条边的长短关系,三角形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度相等,而普通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都不相等。
相似三角形是指具有相似形状的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有一个重要的性质:对应角相等。
也就是说,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度相等,则它们是相似的。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例如测量高楼的高度、测量无法直接到达的距离等。
三、平行线与比例定理在平面几何中,平行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上永远不会相交的两条直线。
在平行线的研究中,我们常用到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夹角、平行线与横切线之间的关系等。
平行线的比例定理是指当有两组平行线与一条横切线相交时,各对应线段之间的比例相等。
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定理求解各种实际问题,例如测量高楼的高度、计算图形的面积等。
四、勾股定理及其应用勾股定理是三角形中一个经典的定理,它描述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边的关系。
立体的四个基本事实
立体的四个基本事实四大公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同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这个平面内。
『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换言之:不共线的三点决定一个平面。
『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4』空间平行线的传递性: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相互平行。
线面垂直「定义」如果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与平面互相垂直,记作 .「判定」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性质」垂直于同—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线面平行「定义」如果一条直线与某个平面没有公共点,则这条直线与该平面平行。
「判定」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
「性质」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面面平行「定义」如果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则我们说这两个平面平行。
「判定」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性质」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则它们的交线平行。
面面垂直「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判定」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性质」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定理1」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若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则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定理2」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若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则它和这条斜线的射影也垂直。
基本事实与定理概述课件
定理的证明方法
01
02
03
直接证明法
通过逻辑推理,直接证明 定理的正确性。
反证法
假设定理不成立,通过推 理导出矛盾,从而证明定 理的正确性。
归纳法
通过对一系列具体事例进 行观察和总结,归纳出一 般性的结论,进而证明定 理的正确性。
定理的应用场景
数学领域:定理在数学领域中有着广 泛的应用,如代数、几何、概率统计 等领域。
定理在经济学中用于证明市场均衡、最大化利益等经济理论和模型。
定理的拓展与深化研究
定理的推广
对原有定理进行推广,使其能够解决更广泛的问题。
定理的证明方法研究
研究定理的证明方法,深入理解定理的证明思路和技巧。
定理的应用研究
研究定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拓展定理的应用范围和价值。
PART 05
习题与解答
习题一:基本事实的辨析与运用
正确性。
归纳法
通过对个别情况进行分析和归 纳,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构造法
通过构造一个实例或反例来证 明某个命题的正确性。
放缩法
通过放大或缩小数量级,将复 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便于
推导和证明。
定理证明中的常见错误
逻辑错误
在推导过程中出现逻辑错误,导致结论不正 确。
定义和性质理解不准确
对定义和性质理解不准确,导致推导过程中 出现偏差。
总结词
理解与辨析
详细描述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事实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对基本事实进行 理解和辨析,能够正确运用基本事实进行推理和证明。
总结词
运用与推理
详细描述
本题要求学生运用基本事实进行推理,通过已知的事实推出未知的事 实,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8.3《基本事实与定理》教学设计
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8.3《基本事实与定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基本事实与定理》是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几个重要的数学定理,包括勾股定理、平方差定理和完全平方定理。
这些定理是初中数学的基础,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定理本身,还要学会如何运用这些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一些简单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已经熟悉。
但是,对于较复杂的数学定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定理的含义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勾股定理、平方差定理和完全平方定理的基本概念。
2.学会运用这些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勾股定理的证明和应用。
2.平方差定理和完全平方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结合实例讲解,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定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定理解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数学定理解决问题。
例如,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分别是3cm和4cm,如何求斜边的长度?2.呈现(15分钟)介绍勾股定理的概念和证明方法。
通过PPT展示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定理的含义。
同时,给出一些勾股定理的应用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一些关于勾股定理的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和运用。
教师及时批改学生的答案,给予反馈。
八年级上册数学公式,基本事实,定理
八年级上册数学公式、基本事实及定理近年来,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中小学的教学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八年级上册数学学习中,数学公式、基本事实以及定理更是成为了学生们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八年级上册数学中的一些重要公式、基本事实以及定理,希望对广大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常见数学公式1.1 圆的面积公式圆的面积公式为:$S = \pi r^2$, 其中$r$为半径。
1.2 圆的周长公式圆的周长公式为:$C = 2\pi r$, 其中$r$为半径。
1.3 直角三角形斜边公式直角三角形斜边公式为:$c^2 = a^2 + b^2$, 其中$a$、$b$分别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c$为斜边。
1.4 二次函数顶点坐标公式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的顶点坐标公式为:$(\frac{-b}{2a},\frac{-\Delta}{4a})$,其中$\Delta = b^2 - 4ac$。
1.5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为:$S_n = \frac{n}{2}(a_1 + a_n)$,其中$S_n$为前n项和,$a_1$为首项,$a_n$为第n项。
二、基本事实2.1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包括: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2 圆的性质圆的性质包括:圆的直径是圆的最长直径,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2.3 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性质包括:二次函数的抛物线开口方向由二次项系数$a$的正负决定,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2.4 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包括:$f(-x) = f(x)$时为偶函数,$f(-x) = -f(x)$时为奇函数。
2.5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包括:$\sin^2x + \cos^2x = 1$,$1 +\tan^2x = \sec^2x$,$1 + \cot^2x = \csc^2x$等。
基本事实与定理课件
05
CATALOGUE
定理的发展历程
古代定理的发现
1 2 3
勾股定理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在《几何原本》中证明了 勾股定理,而在中国,商高早在西周时期就发现 了勾股定理的特例。
毕达哥拉斯定理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学派在公元前6世纪发 现了这一定理,并证明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 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示例
在统计学中,归纳法常常被用来总结数据分布规 律和趋势,通过观察和计算得出结论。
04
CATALOGUE
定理的应用场景
数学教育
定理在数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数学知识的核心内 容之一。通过学习定理,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 ,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育中,定理的应用场景包括课堂教学、习题练习和 考试等。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定理、推导证明和引导学生应用 定理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02
CATALOGUE
定理的分类
代数定理
01
02
03
代数定理定义
代数定理是数学中关于代 数对象的性质和关系的定 理,通常涉及代数运算、 代数式、方程等。
代数定理举例
例如,代数基本定理、韦 达定理、二次方程求根公 式等。
代数定理的应用
代数定理在数学的其他分 支和实际应用中都有广泛 的应用,如解方程、不等 式、函数性质等。
科学研究
在科学研究中,定理常常被用来建立理论模型、推导公式和解决问题。例如,在 物理学中,牛顿三定律、能量守究中的定理应用场景还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论推导等。通过应用 定理,科学家可以得出更准确的结论和预测,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
工程实践
定理的证明
证明方法
基本事实的证明通常采用逻辑推理、 反证法、归纳法等数学方法。
3 基本事实与定理
推的理
,最后证实结论(求证)的过程.
知识点一 公理与定理 【例1】 指出下列真命题哪些是公理,哪些是定理.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同角的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解:根据公理和定理的概念,结合规定的八条基本事实,可知(1)是公理,(2) (3)是 定理.
公理是不需要进行推理证明的真命题,可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 的依据;定理都是真命题,但其正确性是需要经过推理证实的,而后又把它作为 判定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
为推理的依据.例如,“在等式或不等式中,一个量可以用它的等量来代替”,简称 “ 等量代换 ”.
2.证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要按“已知”“求证”“证明”的顺序和格式写出.
其中“已知”是命题的 条件 ,“求证”是命题的结论 ,而“证明”则是由条
件(已知)出发,根据已给出的定义、基本事实和已经证明的定理,经过一步一步
3.(2018淄博)甲、乙、丙、丁4人进行乒乓球单循环比赛(每两个人都要比赛一
场),结果甲胜了丁,并且甲、乙、丙胜的场数相同,则丁胜的场数是()1 (D)0
4.证明真命题“对顶角相等”的依据是 同角的补角相等
.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定理是真命题 (B)公理一定不是假命题 (C)公理与定理没有区别 (D)定义、定理、公理、公式等都是进行推理的依 据 6.下列真命题中,是公理的是( D ) (A)互余的两个角都是锐角 (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C)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D)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知识点二 真命题的证明 【例2】 求证: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已知:如图,a⊥c,b⊥c,求证:a∥b.
证明:因为a⊥c,b⊥c(已知), 所以∠1=90°,∠2=90°(垂直的定义), 所以∠1=∠2(等量代换). 所以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即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8.3基本事实与定理优秀教学案例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完成以下任务:
1.学生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2.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总结,给予积极评价,强调重点,指出不足。
3.知识梳理:对本节课所学的基本事实与定理进行梳理,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五)作业小结
在作业小结环节,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布置作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保每组学生的能力均衡,以便于开展合作学习。
2.设计具有合作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教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及时反馈和鼓励。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学生总结经验,提高自我认知:
4.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学生在分层训练中提高解题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倡导严谨、务实的学术态度,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精神。
3.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4.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基本事实与定理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形成个性化的学习策略。
2.组织课堂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采取以下步骤:
初中数学基本事实与定理
求证: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五、【练习内化、达标促学】
【当堂检测】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所有的定义都是命题
B、所有的定理都是命题
C、所有的公理都是命题
D、所有的命题都是定理
2、下列命题中,属于公理的是()
A、同角的补角相等
B、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在证明过程中,可以作为逻辑推理依据的是()
A、公理、定理
B、定义、公理、定理
C、公理、定理、题设(已知条件)
D、定义、公理、定理、题设(已知条件)
4、下面是证明“等角的余角相等”的过程,请在括号内填写各步推理的依据。
已知:∠1+∠3=90°,∠2+∠4=90°,且∠1=∠2。
求证:∠3=∠4。
证明:∵∠1+∠3=90°()
∴∠3=90—∠1()
∵∠2+∠4=90°()
∴∠4=90°—∠2()
∵∠1=∠2 90°—∠1=90°—∠2()∴∠3=∠4 即:等角的余角相等。
六、【自我总结、反思成学】
教学后记:
需要反正两面才符合备课要求的标准。
基本事实与定理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基本事实与定理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基本事实和定理在数学和逻辑推理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都是经过验证和证明的真实陈述。
然而,它们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相同点:
1. 真实性,基本事实和定理都是经过验证和证明的真实陈述。
它们都是可以被证明为真实的陈述,而不是主观的观点或假设。
2. 逻辑推理,基本事实和定理都可以用于逻辑推理。
它们可以作为推理的基础,帮助我们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
不同点:
1. 证明,基本事实通常是已知的、不需要证明的真实陈述,而定理则需要经过严格的证明才能被接受。
定理是基于已知的事实和其他定理进行推导和证明的。
2. 普适性,定理通常具有更广泛的普适性,它们可以适用于更广泛的情况和范围。
而基本事实可能更多地局限于特定的情况或领
域。
总的来说,基本事实和定理都是经过验证和证明的真实陈述,它们都具有逻辑推理的作用。
然而,定理需要经过严格的证明才能被接受,而且通常具有更广泛的普适性。
基本事实则更多地是已知的真实陈述,可能更多地局限于特定的情况或领域。
8.3 基本事实与定理 课件
12 如图,设相邻两个角∠AOB,∠BOC的平分线分别 为OE,OF,且∠EOF是直角,求证:A,O,C三点 共线.
证明:∵OE,OF分别平分∠AOB,∠BOC,且∠EOF是直角, ∴∠AOE=∠BOE,∠COF=∠BOF,∠EOF=90°. ∴(∠AOE+∠BOE)+(∠COF+∠BOF)= 2(∠BOE+∠BOF)=2∠EOF=2×90°=180°, 即∠AOB+∠BOC=180°. ∴∠AOC=180°. ∴AO,OC成一直线,即A,O,C三点共线.
的,所以是定理.
【答案】 D
3 在下列语句中,属于定理的是( ) A.在直线AB上任取一点E
B.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C.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吗 D.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
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点拨】 A.不是命题,所以不是定理;B.相等的角不一定
11 如图,将三个正方形的一个顶点重合放置,若OF平
分∠DOB,求证:OE平分∠AOC.
证明:由题意可知∠COD=∠AOB=90°, ∴∠COA=∠DOB. 同理可得∠EOA=∠FOB. ∵OF 平分∠DOB,∴∠DOF=∠FOB=12∠DOB. ∴∠EOA=12∠DOB=12∠COA. ∴OE 平分∠AOC.
9 要证明命题“垂直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也一 定垂直于另一条”,写出“已知”,“求证”, 正确的是( B ) A.已知:如图,l1∥l2,求证:l3⊥l1,l3⊥l2
B.已知:如图,l1∥l2,l3⊥l2,求证:l3⊥l1 C.已知:如图,l3⊥l1,l3⊥l2,求证:l1∥l2 D.已知:如图,l3⊥l1,求证:l1∥l2,l3⊥l2
第八章 平行线的有关证明
8.3
8.3 基本事实与定理 (2)
8.3基本事实与定理【基础须知】1.公理:如果一个命题的正确性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把它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公理.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等.2.如果一个命题可从公理或其他真命题出发,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判断它是正确的,并且可以进一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命题叫定理.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等.定理是正确的命题,但正确的命题不一定是定理.3.定义、命题、公理和定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四者都是句子,都可以判断真假,即定义、公理和定理也是命题,不同的是定义、公理和定理都是真命题,都可以作为进一步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只不过公理是最原始的依据,而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因而它不一定能作为进一步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4.命题证明的步骤为:(1)审题:分清命题的题设与结论;(2)画图:依照题意画出图形,画图时要做到图形正确且具有一般性,切忌将图形特殊化;(3)写出“已知”“求证”,按照图形,将题设与结论“翻译”成“已知”“求证”;(4)探求证明思路.根据已知条件,用学过的定义、公理、定理进行分析、探求如何证得结论;(5)写出证明过程,证明的每一步都要做到叙述清楚,有理有据.【重点梳理】本节的重点是进一步了解证明的含义,理解证明的必要性,掌握证明的书写格式,能灵活地应用所学的公理、定理、定义进行逻辑推理,提高演绎推理的能力.【难点再现】本节的难点是推理依据的选择.【例题讲解】如图,b∥c,b⊥a,问a与c有何关系?为什么?证明:∵a⊥b(已知),∴∠1=90°( ).∵b∥c( ),∴∠2=∠1=90°( ).∴a⊥c( ).解析:结合图形,容易得到a⊥c,然后根据题意,说出其中的原因.答案:垂直定义已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垂直定义点拨。
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8.3《基本事实与定理》说课稿
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8.3《基本事实与定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8.3《基本事实与定理》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几个重要的数学定理,包括勾股定理、平方根的性质、相反数的性质等。
这些定理是初中数学的基础,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材中,这些定理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介绍,并且配有相应的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在七年级的学生中,他们已经学习过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对于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和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学定理,他们可能还存在着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这一节的内容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用生动形象的例子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定理。
三. 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平方根的性质、相反数的性质等基本数学定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掌握定理的证明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数学定理,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平方根的性质、相反数的性质等基本数学定理。
难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这些定理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定理,提高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定理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讲解勾股定理、平方根的性质、相反数的性质等基本数学定理,并通过例题进行解释和应用。
3.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交流,理解和掌握定理。
定义,真假命题,基本事实,定理,证明之间的关系
定义,真假命题,基本事实,定理,证明之间的关系
定义、真假命题、基本事实、定理和证明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
1. 定义:定义是明确某一概念或对象的含义的陈述。
定义不涉及对错,只是对某一概念或对象进行描述或解释。
2. 真假命题:命题是一个陈述句,其真实性是可以判断的。
真命题是指符合事实或经过验证的命题,而假命题则是不符合事实或错误的命题。
3. 基本事实:基本事实是无需证明或论证的事实,它们是公认的、自明的,通常作为其他论证的基础。
例如,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就是一个基本事实。
4. 定理:定理是需要经过证明才能被接受为真的命题。
一旦一个定理被证明,它就可以作为其他命题的基础。
5. 证明:证明是使用逻辑推理和已知事实来证明某一命题真实性的过程。
证明依赖于基本事实和先前已被证明的定理。
关系:
定义是描述概念或对象的基础,不涉及真假。
真假命题是根据事实和逻辑来判断的,有真也有假。
基本事实是无需证明的事实,常作为其他命题的基础。
定理需要证明才能被接受为真,可以基于基本事实或其他定理。
证明是使用逻辑推理和已知事实来证明某一命题真实性的过程。
总的来说,这些概念在逻辑和数学中都有其特定的角色和相互依赖的关系,共同构成了严谨的知识体系。
初二数学基本事实与定理讲解视
初二数学基本事实与定理讲解视数学中的基本事实和定理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基石,下面我将用中文向大家进行讲解。
1. 同一数的两边相等定理:如果两个数相等,那么它们的任何运算结果也会相等。
例如,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如果a=b,那么a+c=b+c,a-c=b-c,a×c=b×c,a÷c=b÷c。
2. 交换律:对于加法和乘法来说,如果交换两个数的位置,结果不变。
例如,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a+b=b+a,a×b=b×a。
3. 结合律:对于加法和乘法来说,不管是多个数相加还是相乘,它们的运算顺序不影响最终结果。
例如,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a+b)+c=a+(b+c),(a×b)×c=a×(b×c)。
4. 分配律:对于加法和乘法来说,当一个数同时与两个数进行运算时,可以先分别运算再进行合并,结果不变。
例如,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a×(b+c)=a×b+a×c。
5. 平方和差公式:对于任意实数a和b,有(a+b)(a-b)=a²-b²。
这个定理在解决一些代数方程或证明某些等式时经常用到。
6. 勾股定理:对于直角三角形来说,斜边的平方等于两个直角边平方的和。
即,在一个直角三角形ABC中,如果∠C=90°,我们有c²=a²+b²,其中c表示斜边的长度,a和b分别表示两条直角边的长度。
7. 对数定理:如果一个数的某个底数的对数等于另一个数,那么这两个数相等。
例如,如果b是一个正数且b≠1,则对于任意实数x和y,如果logb(x)=logb(y),那么x=y。
这些是数学中的基本事实与定理的一部分,它们在我们的学习和问题解决中非常有用。
希望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基本事实与定理
基本事实与定理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中,基本事实与定理是我们探究、研究各种问题的基础和重要依据,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基本事实与定理。
数学基本事实•自然数:自然数指的是大于等于0的整数。
•有理数:有理数是指可以表示成两个整数之比的数。
•无理数:无理数是指不能表示成有理数的数。
•实数:实数是指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数。
•集合:集合是由零个或多个元素组成的整体。
基本定理•唯一分解定理:每个自然数都可以唯一地表示成若干个素数的乘积。
•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常用方法。
•费马小定理:如果p是质数,a是不被p整除的整数,那么a^(p-1) ≡ 1 (mod p)。
•柯西-施瓦兹不等式:对于实数a1,a2,…,an 和b1,b2,…,bn,有: (a1b1 + a2b2 + … + anbn)^2 ≤ (a1^2 + a2^2 + … + an2)(b12 + b2^2 + … + bn^2)。
物理基本事实•牛顿力学三大定律:质点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倾向;力是一种导致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因素;对于所有物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直接抵消,但总体上抵消。
•能量守恒定律:孤立系统的能量总是守恒的。
•动量守恒定律:孤立系统之间互相作用时,系统内物体的动量之和总是不变的。
•相对论性能量公式:E=mc^2,其中E代表能量,m代表物体的质量,c代表光速。
基本定理•帕斯卡定律:对于任何处于连通状态的液体,液体中的任何一点承受的压强一定相等。
•阿基米德原理:在液体或气体中,被浸没的物体所受浮力等于它所取代糠秕的重量。
•熵的增加定律:封闭系统内熵的总和只能增加,不能减少,不可逆过程中系统的总熵增加的数量,等于热量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的数量。
化学基本事实•元素周期表:将元素按照电子排布方式、化学性质等特征分为横向周期和纵向族。
•化学键:化学键是各种原子之间因进行化学反应而发生形成,原子通过共用电子或电子转移等手段获得化学稳定的过程。
8.3基本事实与定理
用实验、归 纳、观察、 猜想等方法.
真命题常常通过 推理的方式即根 据已知事实来推 断未知事实
这些方法往 往并不可靠.
也有一些命题是 人们经过长期实 践后而公认为正 确的命题
在数学发展史上,数学家们也遇到过类 似的问题,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数学家
欧几里得编写了《原本》,将前人积累下
来的丰富的几何学成果整理在系统的逻辑 体系之中,他挑选了一部分不定义的数学 名词(称为原名)和一部分公认的真命题 (称为基本事实)作为证实其他命题的出 发点和依据,定义出其他有关的概念,并 运用推理的方法,证实了数百个有关的命 题,使几何学成为一门具有公理化体系的 科学。
定理 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
归纳总结:
一些条件
+
公理
推理的过程叫证明
经过证明的真命题叫定理
推理
证实其它命题的正确性
温馨提示:证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要按“已 知”“求证”“证明”的顺序和格式写出。
1、你认为基本事实和定理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①都是真命题;②都可以作为证明依据; 不同点: 基本事实是实践得来的;定理是推理证明得到。
(3)假命题.当a=b=1时,左边=3,右边=4 , 不相等.
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那么它的两个锐角互余.
都是真命题.
假命题. 真命题.
假命题.
(1)例如a=0时,/a/=0 (3)例如: 30, 60, 30, 满足 90, 90,但 60 90.
如何证实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呢
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并且被人们公认的真命 题叫做 。
除了公理之外,其他真命题的正确性都通过推理的 方法证实。
经过证明的真命题叫做 。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 直线垂直. 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 这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6.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7.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8.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基本事实与定理课件
定理的定义和特点
定理是通过逻辑严密的推理证明得出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基本事实和定理的区别和联系
基本事实是不需要证明的真实陈述,而定理是通过推理证明得出的数学结论,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依存关系。
常见的基本事实
加法
两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相加的结果是唯一确定的。
交换律
加法和乘法中,交换操作数的顺序不会改变结 果。
乘法
两个数相乘的结果是唯一确定的。
结合律
加法和乘法中,操作数的结合方式不会改变结 果。
常见的定理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平行四边形定理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相交线定理
平行线被切割产生的内错角相等。
证明基本事实的方法
基本事实不需要证明,它们是数学系统的基础,可以通过定义或公理直接得 出。
基本事实与定理课件
通过这个课件,我们将介绍基本事实和定理的定义和特点,探讨它们的区别 和联系,以及它们在数学中的应用和历史背景。
什么是基本事实和定理
基本事实是数学中不需证明的真实陈述,定理是通过严格证明得出的数学结 论。
基本事实的定义和特点
基本事实是数学中最基本的真实陈述,不需要证明,可以作为其他推理的基础。
基本事实和定理的区别和联系
基本事实和定理的区别和联系
基本事实和定理是数学中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也有一些联系。
基本事实是数学中的已知事实,通常是根据观察、实验、测量等方法得到的。
它们是不需要证明的,因为它们被广泛接受为真实,并作为数学推理的基础。
例如,2 加 2 等于 4 是一个基本事实。
定理是数学中的一个命题或陈述,可以通过严谨的证明得到。
它们是在基于一些已知事实的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新的结论。
定理通常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普遍性,并且可以推广到许多不同的情况。
例如,费马定理是一个著名的定理,它陈述了在正整数幂次大于 2 的情况下,无法找到三个整数 a、b 和 c,使得 a 的幂加上 b 的幂等于 c 的幂。
联系方面,基本事实可以作为定理的前提条件或基础,定理可以基于基本事实进行推导和证明。
定理可以进一步解释和揭示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或从基本事实中得出更深入的结论。
从这个角度看,基本事实和定理在数学中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
总而言之,基本事实是已知的真实事实,不需要证明;而定理是通过证明得到的新的结论。
虽然它们是不同概念,但在数学中它们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数学导学案 主备: 审核人 签审人: 使用时间:
中学 编号:NSZX13-14-B 班级: 学生姓名:
导
学
案
装
订
线
8.3 基本事实与定理
【学习目标】
1.掌握九条基本事实作为证明的出发点和依据.
2.会用这九条证明其他定理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九条公理
2.学会书写证明过程
【导学流程】
一、自主预习(明白什么是公理、定理。
,用时15分钟)————宋体五号加粗
1.创设教学情境
(1)同学们举出我们学过的一些真命题的例子. 2.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九条基本事实作为证明的出发点和依据. (2).会用这九条证明其他定理 3.学生自主学习,完成预习题 自主学习41---43,预习例题 4.组内交流质疑
归纳:一、定理的概念
一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这样得到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问题:
你能再举出一些基本事实或定理的例子吗?
命题“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那么它也垂直于另一条”是真命题吗?如果是,说明理由,如果不是,请举出反例 证明的概念
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作出判断,这个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二、展示交流(用时15分钟) 5.小组汇报交流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经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4、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5、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6、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
7、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
8、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及其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9、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6.教师精讲点拨
例1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那么它也垂直于另一条. 1)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2)你能将命题所叙述的内容 用图形语言来表达吗?
命题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那么它也垂直于另一条. (3)这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呢?
题设: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 结论:这条直线也垂直于两条平行线中的另一条.
命题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那么它也垂直于另一条. (4)你能结合图形用几何语言表述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吗? 已知:b ∥c , a ⊥b 求证:a ⊥c .
三、反馈拓展(用时15分钟)
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利用已经学过的定义定理 来证明这个结论呢? 已知:b ∥c ,a ⊥b .
求证:a ⊥c .
注: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这些根据,可以是已知条件,也可以是学过的定义、基本事实、定理等. 7.课堂巩固训练
1.在下面的括号内,填上推理的依据. 如图3,∠A +∠B =180º, 求证∠C +∠D =180º.
证明:∵∠A +∠B =180º(已知),
∴AD ∥BC ( ). 又∵ AD ∥BC ( ). ∴∠C +∠D =180º( ).
8.教学小结提升 填空 已知:如图1,∠1=∠2,∠3=∠4, 求证:EG ∥FH . 证明:∵∠1=∠2(已知) ∠AEF =∠1 ( ); ∴∠AEF =∠2 ( ). ∴AB ∥CD ( ).
∴∠BEF =∠CFE ( ).
∵∠3=∠4(已知);
∴∠BEF -∠4=∠CFE -∠3.
即∠GEF =∠HFE ( ).
∴EG ∥FH ( ).
9.课堂达标检测
在下面括号内,填上推理的根据.
已知:如图6,AB ⊥BC ,BC ⊥CD ,且∠1=∠2. 求证:BE ∥CF.
证明:
∵AB ⊥BC ,BC ⊥CD (已知),
∴ = =90°( ).
∵∠1=∠2(已知),
∴ = (等式性质).
∴BE ∥CF ( ).
9.课堂达标检测
如图,已知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在括号内为下面各小题的推理填上适当的根据: (1)∵a ∥b,∴∠1=∠3(_________________); (2)∵∠1=∠3,∴a ∥b(_________________);
(3)∵a ∥b,∴∠1=∠2(__________________);
(4) ∵a ∥b,∴∠1+∠4=180º (_____________________) (5)∵∠1=∠2,∴a ∥b(__________________); (6)∵∠1+∠4=180º,∴a ∥b(_______________).
D
C
B
A
a b
1
2 3 c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