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习题(8)

合集下载

南农无机及分析化学补充习题8

南农无机及分析化学补充习题8

第八章 补充习题一、选择题1.配合物中心离子的配位数等于:A. 配位体数B. 配位体中的原子数C. 配位原子数D. 配位原子所具有的孤对电子总数2.在FeCl 3溶液中加入KSCN 试剂,则:A. 生成复盐B. 产生沉淀C. 无现象D. 生成配离子3.在FeCl 3与KSCN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NaF 试剂,则:A. 无现象B. 有红色出现C. 红色变为无色D. 有沉淀4.下列物质能溶于氨水的是:A. Ag 2SB. AgClC. AgID. PbCl 25.已知AgCl 的sp K Θ 及[Ag(NH 3)2]+的f K Θ ,则AgCl + 2NH 3[Ag(NH 3)2]+ + Cl -的平衡常数为:A. sp K Θ⨯f K ΘB. sp K Θ/f K ΘC. f K Θ /sp K ΘD. 1/[sp K Θ⨯f K Θ ]6.在[Co(en)2Cl 2]+离子中,钴的氧化数和配位数分别为:A. 0和4B. +2和4C. +3和6D. +2和67.下列配离子中最稳定的离子是:A. [AgCl 2]-B. [Ag(NH 3)2]+C. [Ag(S 2O 3)2]3-D. [Ag(CN)2]-8.下列物质中,不能作配位体的是:A. -NH 2B. CH 3NH 2C. NH 4+D. NH 39. 以下表达式中,正确的是:A. ()()()/MY (MY)M Y =f c K c c ΘB. [][][]/f MY M Y =K Θ C. [][][]f MY (MY)M Y =K D. [][][]f M Y (MY)MY =K 10. 利用酸效应曲线可选择单独滴定金属离子时的:A. 最低酸度B. pH 突跃范围C. 最低pH 值D. 最高pH 值11. 当M 与Y 反应时,溶液中有另一配位剂L 存在,若αM(L) = 1,则:A. M 与L 没有副反应B. M 与L 的副反应严重C. M 与L 的副反应较弱D. [M]=[L]12. 下列关于酸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 酸效应系数愈大,配合物稳定性愈大;B. 酸效应系数愈小,配合物稳定性愈小;C. pH 值愈高,酸效应系数愈大;D. 酸效应系数愈大,配位滴定的pM 突跃范围愈大。

物理-选修3-3-教师用书-补充习题-第8章-气体

物理-选修3-3-教师用书-补充习题-第8章-气体

选修3-3 第八章《气体》教师教学用书五补充习题A组1.如图8-21所示,竖直放置的弯曲管A端开口,B端封闭,密度为ρ的液体将两段空气封闭在管内,管内液面高度差分别为h1、h2和h3,则B端气体的压强为(已知大气压强为P0)()A.P0-ρg(h1+h2-h3)B.P0-ρg(h1+h3)C.P0-ρg(h1+h3-h2)D.P0-ρg(h1+h2)2.医院急诊室给病人输液的装置如图8-22所示,在输液过程中()A.a部分气体压强不变,b处药液下滴速度不变B.a部分气体压强减小,b处药液下滴速度减小C.a部分气体压强增大,b处药液下滴速度变快D.a部分气体压强增大,b处药液下滴速度不变3.如图8-23甲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沿1→2→3→1顺序作循环变化,若用P—V或V—T图象表示这一循环,如图8-23乙图中表示正确的是()4.有一个氢气瓶,由于压强不大,可以把其中的氢气视作理想气体。

瓶中氢气的P—T图线如图8-24所示,如果瓶中氢气经历了过程1→2,则它()A.正在灌气B.正在用气C.内部气体质量没有变化D.无法确定5.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竖直放置,开口向上,管内有一截水银柱把一部分空气封闭在管的下部。

当玻璃管静止时,气柱长为l,压强为P,大气压为P0。

当它开口向上,竖直自由下落时,气柱长为l',压强为P',若气体温度不变,则()A.P'>P,l'>lB.P>P'>P0,l'>lC.P'=P0,l'>lD.P'=P0,l'<l6.如图8-25所示,光滑活塞把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放置于地面上的汽缸里,活塞面积为10cm2。

汽缸内温度为27℃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0N,已知汽缸内气体压强比外界大气压强大2×104Pa,则活塞的重为()A.10NB.20NC.30ND.40N7.(多选)如图8-26所示,两端开口的弯管,左管插入水银槽中,右管有一段高为h的水银柱,中间封有一段空气,则( )A.弯管左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B.若把弯管向上移动少许,则管内气体体积增大C.若把弯管向下移动少许,则右管内的水银柱沿管壁上升D.若环境温度升高,则右管内的水银柱沿管壁上升8.图8-27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P—V图中的等温变化图线,A、B是双曲线上的两点,△OAD和△OBC的面积分别为S1、S2,则()A.S1<S2B.S1=S2C.S1>S2D.S1与S2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B.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量C.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少D.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图8-23 乙甲图8-24 图8-27图8-21图8-2610.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如图8-28所示,其中AB段与t轴平行。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精编版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精编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1页答案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 )个面、(12 )条棱、(8 )个顶点。

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完全相等);正方体6个面(完全相同),12条棱(长度相等)。

2:用铁丝焊接一个长8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要准备8厘米的铁丝( 4 )根,5厘米的铁丝( 4 )根,4厘米的铁丝( 4 )根。

至少需用铁丝(68 )厘米。

3:焊接一个正方体框架共用去铁丝60厘米。

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棱长是( 5 )厘米。

因为正方体有12条相同的棱,所以用60除以12等于5.4:长方体上面下面的面积是(24 )平方厘米,长方体前面后面的面积是(18 )平方厘米,长方体左右侧面的面积是(12 )平方厘米。

5:下面的长方体都是由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的。

把它们的长、宽、高分别填在括号里。

长(7)厘米宽(3)厘米高(3)厘米一共由(63)个小正方体摆成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2页答案1:下面后面后面上面左面左面右面下面2:√×√√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3页答案3: 5 4 64:上面左面右面后面下面3 1 25:后面上面左面 4 2 3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4页答案1:⑴ 5×3=15⑵5×6=30⑶ 6×3=18⑷﹙15+30+18﹚×2=63×2=1262:图一﹙12×10+12×8+10×8﹚×2=﹙120+96+80﹚×2=296×2=592图二6×6×6=216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5页答案3:⑴前后⑵面积相等50⑶50x4+5x5x2=250平方厘米4:﹙30×20+30×15+20×15﹚×2=﹙600+450+300﹚×2=1350×2=27005:5×5×6=150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6页答案1:⑴ 3⑵48 顶面底面2:﹙20×14+20×21﹚×2+21×14=﹙280+420﹚×2+294=700×2+294 =1400+294 =16943:玻璃 1.2×1.2=1.44硬纸板 1.2×1.2×5=7.24:﹙8×3+4×3﹚×2—14=﹙24+12﹚×2—14=36×2—14=72—14=58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7页答案1:1元大2:一样大。

八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共10篇)

八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共10篇)

八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共10篇)八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一):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参考答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15页第五题谢很简单啊∵PD‖AB,PE‖AC ∴∠ABP=∠DPB,∠ACP=∠EPC ∵BP、CP分别平分∠ABC,∠ACB ∴八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二): 八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54页的45题的答案要过程哦有45题吗如果是4、5的话4.答:四边形EHFG为菱形证明:∵E是BC中点G是BD中点∴EG∥CD,且EG=1/2CD同理FH∥CD且FH=1/2CD.FG=1/2AB∴EG∥=FH∴四边形EHFG为平行四边形∵AB=CD∴EG=FG∴四边形EHFG为菱形5.答:AG⊥CG证明:∵E、F分别是AB、AC的中点∴AF=CF∴EF是△ABC的中位线∴EF∥BC∴∠GCD(2)=∠FGC(3)∵CG平分∠ACD∴∠FCG(1)=∠GC D(2)∴∠FCG(1)=∠FGC(3)∴CF=GF∴AF=GF∴∠FAG(4)=∠AGF(5)∵∠1+∠3+∠4+∠5=180°∴∠AGC=90°∴AG⊥CG【八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八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三): 苏教版8年纪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2页第4题和53页第4题!是菱形因为矩形对折在对折后的点是图1的中点,且两个对角线相等且垂直所以它是菱形S正方形OECF=(a/2)2=a2/4S四边形OMCF=1/4a2阴影部分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1/4八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四): 八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32页第4题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地面以目标的正上方4800米的高处,10秒后,飞机距离该地面目标5000米。

求飞机的飞行速度设飞机每秒飞行的速度为X米/秒则十秒飞行的距离为10X根据题意可以列方程4800^2+(10X)^2=5000^2X=140八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五): 数学八年级上册《补充习题》人教版 P26的第9题;P29的第14题;P65的第8题.2的48次方-1可以被60和70之间的哪两个数整除。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一、乘法
1、(3×3)=9
2、(4×4)=16
3、(2×2)=4
二、除法
1、(24÷3)=8
2、(18÷6)=3
3、(36÷6)=6
三、加法
1、(5+5)=10
2、(3+8)=11
3、(9+9)=18
四、减法
1、(20-13)=7
2、(18-10)=8
3、(14-7)=7
五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让孩子们学会用数量证明,学会认知和建构数学的基础知识,还有数的基本操作。

这些数学操作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加法就是用数量加上另一个数量,例如(5+5)=10;减法就是将一个数量减去另一个数量,例如(20-13)=7;乘法则是将一个数量乘以另一个数量,例如(3×3)=9;除法就是用某个数量去除另一个数量,例如(24÷3)=8。

熟练掌握这些基础的数学操作十分重要,这样才能方便孩子们理解更高难度的数学知识,从而掌握不同的数学知识。

要想掌握基础的数学操作,关键是去理解数的本质,去把握数之间的联系,而这也是孩子们最重要的技能之一,要多多练习,努力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从而了解更高难度的数学知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题目答案全解

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题目答案全解

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全解■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1页答案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 )个面、(12 )条棱、(8 )个顶点。

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完全相等);正方体6个面(完全相同),12条棱(长度相等)。

2.用铁丝焊接一个长8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要准备8厘米的铁丝( 4 )根,5厘米的铁丝( 4 )根,4厘米的铁丝( 4 )根。

至少需用铁丝(68 )厘米。

3. 焊接一个正方体框架共用去铁丝60厘米。

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棱长是( 5 )厘米。

因为正方体有12条相同的棱,所以用60除以12等于5.4.长方体上面下面的面积是(24 )平方厘米,长方体前面后面的面积是(18 )平方厘米,长方体左右侧面的面积是(12 )平方厘米。

5. 下面的长方体都是由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的。

把它们的长、宽、高分别填在括号里。

长(7)厘米宽(3)厘米高(3)厘米一共由(63)个小正方体摆成■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第2页答案选择统计图1:⑴重庆条形15-----59 扇形⑵ 3.63 折线■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第3页答案1:⑴略⑵作图略3511 12■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第4页答案1:(1)氮气78 二氧化碳及其杂质 0.06(2)0.21(3)略2:(1)54 24 30 12(2)21 17(3)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第5页答案3: 4 7 25 6 8作图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第6页答案二圆柱和圆锥圆柱和圆锥的认识1:第二个和第四个物体的形状是圆柱,第三个物体的形状是圆锥。

2:圆柱选 1 4 圆锥选 3 73:(1)底面侧面高(2)圆曲高4: 2cm 2.1cm■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第7页答案5: 2 36:上面-------圆余下随便连上面-------圆余下随便连7:①------③②--------①③------②■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第8页答案1:⑴长方 25 31.4⑵ 25×(3.14×10)=785(平方厘米)2: 选中间图2÷2=13.14×1x2+6.28x3=3.14×1x2+6.28x3=6.28+18.84=25.12■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第9页答案3:图一3.14x5x8=125.6图二40x2x3.14x20=50244:半径/cm 直径/cm 高/cm 侧面积/cm 底面积/cm 表面积/cm圆柱 2 4 10 125.6 12.56 150.72圆柱 3 6 5 94.2 28.26 150.725: 1.2x3.14x2=7.5366: 10÷2=53.14x5x2+3.14x10x6=3.14x25x2+3.14x10x6=157+188.4=345.4■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第10页答案1:图一12÷2=63.14x6x2+3.14x12x16= 3.14x36x2+3.14x12x16=226.08+602.88=828.96图二3.14x2x2+3.14x2x2x20=3.14x4x2+3.14x2x2x20=25.12+251.2=276.322:20cm=0.2m3.14x0.2x4=2.5123: 6÷2=33.14x3+3.14x6x1.5=3.14x9+3.14x6x1.5=28.26+28.26=56.52■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第11页答案4: 3×1.5×0.5=2.255:30×30×30=270006:图一底面积8×6=48体积48×4=192图二底面积4×4=16体积4×4×4=647:⑴ 10×4=40⑵ 10×4×2=80■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第12页答案1:⑴15×4=60⑵ 25×25=6252: 80×80×2=128003:解设:这个沙坑为x3×1.5×x=3.6x=0.84:5×5×5=125立方分米23÷5=4 (3)能切4个■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第13页答案1: 300 1043000 104027 5.62.7 0.562:0.72 810600 42008.25 703: 5.3 250400 0.054:2×1.5×1.2=3.6立方米3.6÷80=0.045立方米=45立方分米5: 40×40×50=80000立方厘米=80L■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第14页答案1: 256 240148 1200.4 0.01654 272:⑴﹙3×2.5+2.5×4+3×4﹚×2=29.5×2=59⑵ 4×3×2.5=303:⑴ 5×5×5=125⑵ 5×5×6=150■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第15页答案4:⑴(8×7+6×7)×2+8×6=(56+42)×2+8×6=98×2+48=196+48=244⑵ 70×50×65=227500立方厘米=227500毫升=227.5L5:4×4×4×200=12800立方分米=12.8立方米6:20×0.2×3×520=6240■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第16页答案1: 104 432 5762: 32 64 384 512 3: 1.8 84: 450 32005.67 0.8740 7403.6 3.65:(12×10+12×8+10×8)×2=(120+96+80)×2=296×2=59210×10×6=600600-592=8■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第17页答案6: 4×4x4=64立方分米=64000毫升7: 9×5×4×0.85=1538:体积7×6×6=252表面积7×6×4+6×6×2=168+72=2409: 1米=100厘米5×5×100=2500立方厘米7.8×2500=19500克=19.5千克■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第18页答案1:⑴(ab+ac+bc)×2⑵abc2: 6a a33: 0.6×0.6×0.6÷0.08=2.74:⑴50×15=750⑵(50×1.4+15×1.4)×2+50×15=(70+21)×2+750=182+750=932⑶ 50×15×(1.4-0.2﹚=50×15×1.2=90■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第19页答案1: 4 2/9 8/92:9/7 5/9 35/6 5 7/23:3/4×4=34:4/3×60=805:1/10×8=4/5■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第20页答案1:⑴24×1/3=8⑵24×5/6=22:⑴ 100×2=200⑵100×2/5=40⑶100×5/4=125■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21页答案3:15×2/5=64: 48×3/8=1848×1/6=85: 60×2/3=406:五年级720×1.2=864四年级720×7/9=560■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22页答案1:⑴梨树桃树桃树梨树比桃树多⑵美术组合唱组合唱组美术组比合唱组少2:⑴六年级二班六年级一班比六年级二班多⑵文艺书科技书比文艺书少■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23页答案3:36×2/9=84:⑴84x5/7=60⑵ 84x2/7=245: 40x3/8=1515+40=55■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25页答案1: 1/4 2/52:1/5 1/6 4/31/4 3/10 2/53: 9/5 10/7 2/33 2 1/94:(1)3/50×2=3/25(2)3/50×2/3=1/25■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26页答案1: 9/40 1/427/10 2/252:表面积1/6×1/6×6=1/6体积1/6×1/6×1/6=1/2163:120×5/6×3/4=754: 110×9/11×9/10=81■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27页答案1:15/8 18/51/28 45/162:第三堆80×15/16×7/5=1053: 3/4×5/6×4/5=1/24:第一个月330×5/11=150第二个月150×5/6=125■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28页答案1: 5/4 11 1/62: 6/5 1/52/9 81 03: 615×1/3×2/5=824:⑴ 4/5×1/2=2/5⑵ 4/5--1/2=3/105: 2/5<2<7/22/7<1/2<5/2■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29页答案1:7/12 8 15/221/16 25/2 10/32:1/12 332/25 153:625 75024 254:4/3 2/5 12/7 1/5 5:3/4x1/2=3/86: 2/5x3x5/6=1■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30页答案1: 7/25 1/6 31/4 8/15 1/36 2: < <> =3: 跑步126x1/3=42跳高126x1/6=214: 6 4 2 8■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31页答案5: 18x1/9=26: (1) 32x7/8=28(2) 32x3/16=67: 360x9/10x8/9=2881: 1/4 2/92: 1/3 2/7 1/6 3/22 3: 2/5 3/23 3/134/5 12/23 15/134: 2/25 4/25 1/451/18 1/12 2/635: 4/5÷4=1/54/5×1/4=1/5■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33页答案1:8 52:3/2 12 5/4 25/23:18 33/236 1084: 40÷2/5=40×5/2=1005: 20÷1/4=20×4=806:1÷2/9=9/21:5/12 12/7 5/77/10 2/5 7/252: 1/15 17/3020 7/103: (1) 2 10/31/2 3/10(2)4/5 5/65/9 15/324:x=1/6 x=2/3 x=2■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35页答案5:9/10 >2/5 <6:><<7: 6/5÷1/10=6/5×10=128:⑴ 1/20÷4/5=1/20×5/4=1/16⑵4/5÷1/20=4/5×20=16■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36页答案1:⑴(一本书)的页数×2/3=看的页数2/3x=40x=60⑵ (六年级植树)的棵数×5/6=(五年级植树)的棵树5/6x=50x=602: 解:设这种毯子的原价是x元7/8x=280x=320■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37页答案3:解设:……2/7x=4/5x=14/54: 解设:梨园的面积为x公顷3/4x=18x=72/3=245: 17/50÷1/4=17/50×4=68/50=34/256: x=5/6 x=7/10 x=20/21■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38页答案1:⑴ 30×2/5=12⑵12÷2/5=302:⑴ 180×5/6=150⑵ 150÷5/6=1803:鸭360÷9/7=360×7/9=280鹅 280÷7/8=280×8/7=320■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39页答案1: ( 结果分别是8/25 8 6/7 ) 2: 2/3 1/5 10/213: 4/5÷2/3÷2=4/5×3/2×1/2=3/5(吨)4: 10×1/2÷1/5=10×1/2×5=25(个)■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40页答案1. (1)19/24 19∶24 19/24(2)19/43 19: 43 19/432. 10/7、7/10、10:7、10/7、7:10、7/103. (1)240∶6 40240∶5 48(2)40 484. 4 12 1/35. 涂色略7∶2■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41页答案1. 16:8连8/4 3:12连1:4 20:4连5:1 0.1:10连1:1002. 21 30 3 103. 3∶5 6∶54∶7 1∶28∶15 5∶14. 3∶25. 5∶10=1∶2150∶600=1∶4125∶1000=1∶8■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42页答案1. (1)8∶7 7∶8(2)8/7 7/82. 第二个3. (1)5∶8 3∶8(2)5∶1 1∶6(3)1∶11 1∶10■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43页答案4. 5:3=15:9=25:15=20:12=50/305. 5:16 3:10 10:7 5:15/16 3/10 10/7 5 6. (1)70∶100(2)96∶100(3)48∶1007. 直径:4 cm 8 cm周长:12.56 cm 25.12 cm面积:12.56 cm2 50.24 cm2直径比:4∶8=1∶2周长比:12.56∶25.12=1∶2面积比:12.56∶50.24=1∶4■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44页答案1:9/16 7/162:⑴ 1/5⑵1/2⑶3/103:5+3=8水果糖64×5/8=40(千克)巧克力 64×3/8=24(千克)4:42+36=78(人)甲130×42/78=70(本)乙130×36/78=60(本)■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45页答案5:3+3+2=840×3/8=1540×3/8=1540×2/8=10这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初中语文补充习题八年级上册答案(最新教育部编人教版)

初中语文补充习题八年级上册答案(最新教育部编人教版)

“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奖项和所做贡献”是这则新闻的重点,所以要详写。 3.(1)“发现”是已有的事物、现象从隐藏不为人知的状态到为众人所知的状态的
所过以程。此而处用X“线发波现长”,是体介现于了紫新外闻线语和言Y的射准线确之性间。的(2一)“种卓电有磁成辐就射”指,它贝是林本在来血就清存疗在法的方。 面所取得的成就很突出,用在这里表明对贝林在医学方面取得成就的认可和肯定。 得诺4贝.尔不奖设,统我一认答为案一,是言成之全有了理中、表国达人清关晰于流“诺畅奖即”可的。“中示国例梦:近”,年中来华,民中族国作陆为续世有人界获上 伟大的民族之一,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应该也有能力在世界大舞台上发出 “中国之声”,缔造“中国之梦”。二是证明了中国高尖端人才的实力和国家的综合国 力,诠释了大国新时代的新气象。
初中语文补充习题(八年级上册)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1 消息二则
【夯实基础】 之火124,可...BA一以 条燎3A千.原要B古;獉塞最不(豪狊变à迈犻的)最,真C傲理锐气——不的—可枪一獉当杆句(犱子话ā—狀里—犵—面),一出D切政歼獉反权灭动;(最犼犻派ā鼓狀都)舞是人纸心老的虎一;最句谦话虚——的—星一星句 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文化传承】 争的1激.烈首,联作描者绘为了最解终放取军得解胜放利南心京情战的役激的动宏。伟场面,让我感受到我们军队的勇猛,战 断地2变.异意、思不是断说地自发然展界、不如断果地有前知进,它,这会是体人察类到社兴会盛发与展衰的败必这然条规不律可。改变的法则。不
2 首届[(B颁诺獉发贝:发尔布(狀、狌授ò)予 )C 仲獉裁(狕犺ò狀犵) D 渗獉透(狊犺è狀)] 34..BB(搭配不当,去掉“意识和”)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褒奖1世.界“诺上贝对尔人奖类”做的出设重立大者贡是献“炸的药人大。王“诺”、贝瑞尔典奖化”学在促家—进——科诺学贝发尔展。和该人奖类项进是步用中来发 挥着重要作用。(关键词为“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言之成理即可) ③ 诺234贝...①导让尔语读奖首交者的届代对资诺了诺金贝颁贝来尔奖尔源奖的奖;的④时颁获间发资得、的金者颁管基及发理本所者权情获和和况奖颁评有项奖奖清;机②权晰构是诺的以分贝认及离尔识诺的奖,贝体。的尔现颁奖了奖设诺机立贝构的尔、奖时奖项间评。和选地的点公; 正性、公平性、规范性,并能延续下去,为人类造福。 二、片段研读 12..最一大方 面合是法表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是体现新闻事实的翔实;还因为

语文五年级补充习题及答案

语文五年级补充习题及答案

语文五年级补充习题及答案语文五年级补充习题及答案「篇一」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死如归耳闻目左右梅止渴手旁观雾里花叹为观止洋兴叹惊鸿一骇人听闻垂帘政坐井天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海娃放牛,给八路军放哨,真是勇敢的孩子。

2.海娃机智勇敢,他能出色地完成送信任务。

3.鬼子非常凶恶,海娃临危不惧,把敌人带进了八选词填空。

三、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2.他呀!都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4.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四、用下列词语造句。

视死如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左顾右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视死如归、耳聪目明、左顾右盼、望梅止渴、袖手旁观、雾里看花。

叹为观止、望洋兴叹、惊鸿一瞥、骇人听闻、垂帘听政、坐井观天。

二、1不但而且2因为所以3即使也三、1.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不会惧怕反动军阀。

2.他呀!都老头子了,不用订这些东西。

3.十万支箭,三天造不成。

4.都是你自己找的,我帮不了你的忙。

四1.在抗日战争中,有多少为国家而视死如归的好儿女,他们都值得我们敬佩。

2.小明上课没有养成好习惯,上课总是左顾右盼。

语文五年级补充习题及答案「篇二」一、看拼音写词语。

qīnɡ xī chā zuǐ fēn biàn fǔ mō jiè shào xīn jiānɡ xiàn rùhún huánɡ yì tǐ二、下面哪一组没有错别字,在后面打“√”,在错字上面画“○”,并改在括号里。

1、混黄一体高大挺秀茫茫戈壁2、风砂雨雪界限清析飞快闪过3、抚模孩子望着窗外一丝微笑4、陷入沉思举着雨伞新疆戈壁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九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共10篇)

九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共10篇)

九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共10篇)九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一): 苏科九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某村计划修一条横断面为等腰梯形的水渠,横断面面积为10.5m ,上底比下底宽3m、比深多2m,问上底应挖多宽设上底为a米,下底为a-3米,深为a-2米根据题意(a+a-3)×(a-2)/2=10.5解得a=5或-2/3(舍去九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二): 六年级数学上册《补充习题》答案86---92《补充习题》第86页答案.①:说一说每个百分数表示的含义,再说一说哪种蔬菜中的胡萝卜素的含量最高,哪种最低,并按一定的顺序把表中的百分数排列起来.8.1%>7.6%>1.3%>0.1% 答:菠菜里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白菜最低.②:写出下面的百分数.百分之六=6% 百分之一百零九=109% 百分之三点七=3.7%百分之二百=200% 百分之七十五=75% 百分之零点零三=0.03%③:哪一种食品的合格率高一些48÷50=96%86÷90≈95.6%答:甲种食品合格率高.④:小芳用3分钟做了48道口算题,做错了5道.小力用5分钟做了70道口算题,做错了9道.谁的口算正确率高一些48—5=43(道)43÷48≈89.6%70—9=61(道)61÷70=87.1%答:小芳的口算正确率高一些.《补充习题》第87页答案.①:火药的主要成分是火硝、木炭、硫磺,这三个成分质量的比是15:2:3.配制这种火药是时用去16千克硫磺,需要火硝和木炭各多少千克120:16:24=15:2:3答:火硝120千克,木炭24千克.②:(题目太长了,我就不打了.)120×六分之五=100(棵)100×一百分之九十=90(棵)答:四年级植树90棵.③:(题目太长了,我就不打了.)9021÷90979≈9.9%答:是消灭的鸟的种类的9.9%.④:学校图书室有文艺书960本,科技书的本数比文艺书多50%.科技书有多少本960×50%=480(本)960+480=1440(本)答:科技书有1440本.(纯属手打.)(下面几页下次再打)九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三): 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补充习题上的第75页9.8除以14怎么简便计算=(9.8*5)/(14*5)=49/70=7/10=0.7【九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九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四): 六年级数学补充习题上85答案10、有一项工程要在规定日期内完成,如果甲工程队单独做正好如期完成,如果乙工程队单独做就要超过5天才能完成.现由甲、乙两队合作3天,余下的工程由乙队单独做正好按期完成,问规定日期是多少天甲做3天相当于乙做5天甲乙的工作效率之比=5:3那么甲乙完成时间之比=3:5所以甲完成用的时间是乙的3/5所以乙单独完成需要5/(1-3/5)=5/(2/5)=12.5天规定时间=12.5-5=7.5天11、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2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30天完成,现在乙队先做5天后,剩下的由甲、乙两队合作,还需要多少天完成乙5天完成5×1/30=1/6甲乙合作的工作效率=1/20+1/30=1/6那么还需要(1-1/6)/(1/6)=(5/6)/(1/6)=5天12、一项工程甲独完成要10天,乙独做需15天,丙队要20天,3队一起干,甲队因事走了,结果共用了六天,甲队实际干了多少天乙丙的工作效率和=1/15+1/20=7/60乙丙都做6天,完成7/60×6=7/10甲完成全部的1-7/10=3/10那么甲实际干了(3/10)/(1/10)=3天12、加工一个零件,甲需要4小时,乙需要2.5小时,丙需要5小时.现在有187个零件需要加工,如果规定三人用同样多的时间完成,那么各应该加工多少个甲乙丙加工1个零件分别需要1/4小时,2/5小时,1/5小时那么完成的时间=187/(1/4+2/5+1/5)=187/0.85=220小时那么甲加工1/4×220=55个乙加工2/5×220=88个丙加工1/5×220=44个13、一项工程,由甲先做5/1,再由甲乙两队合作,又做了16天完成.已知甲乙两队的工效比是2:3,甲乙两队独立完成这项工程各需多少天甲乙的工作效率和=(1-1/5)/16=(4/5)/16=1/20甲的工作效率=1/20×2/(2+3)=1/50乙的工作效率=1/20-1/50=3/100那么甲单独完成需要1/(1/50)=50天乙单独完成需要1/(3/100)=100/3天=33又1/33天14、一项工程,甲队20人单独做要25天,如果要20天完成,还需再加多少人将每个人的工作量看作单位1还需要增加1×25×20/(1×20)-20=25-20=5人【九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九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五): 九年级数学一单元的题有答案的!九年级上册数学都可以的!九年级(上)单元测试卷第一章证明(二)(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A、一锐角对应相等B、两锐角对应相等C、一条边对应相等D、两条边对应相等2、如图,由∠1=∠2,BC=DC,AC=EC,得△ABC≌△EDC的根据是()A、SASB、ASAC、AASD、SSS3、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7,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成两部分的差为3,则腰长是()A、4B、10C、4或10D、以上答案都不对4、如图,EA⊥AB,BC⊥AB,EA=AB=2BC,D为AB中点,有以下结论:(1)DE=AC;(2)DE⊥AC;(3)∠CAB=30°;(4)∠EAF=∠ADE.其中结论正确的是()A、(1),(3)B、(2),(3)C、(3),(4)D、(1),(2),(4)5、如图,△ABC中,∠ACB=90°,BA的垂直平分线交CB边于D,若AB=10,AC=5,则图中等于60°的角的个数为()A、2B、3C、4D、5(第2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6、设M表示直角三角形,N表示等腰三角形,P表示等边三角形,Q表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下列四个图中,能表示他们之间关系的是()7、如图,△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点D,DE⊥AB,垂足为E,且AB=6cm,则△DEB的周长为()A、4cmB、6cmC、8 cmD、10cm8、如图,△ABC中,AB=AC,点D在AC边上,且BD=BC=AD,则∠A的度数为()A、30°B、36°C、45°D、70°9、如图,已知AC平分∠PAQ,点B,B′分别在边AP,AQ上,如果添加一个条件,即可推出AB=AB′,那么该条件不可以是()A、BB′⊥ACB、BC=B′CC、∠ACB=∠ACB′D、∠ABC=∠AB′C(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10、如图,△ABC中,AD⊥BC于D,BE⊥AC于E,AD与BE相交于F,若BF=AC,则ABC的大小是()A、40°B、45°C、50°D、60°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80°,那么顶角是度.12、如图,点F、C在线段BE上,且∠1=∠2,BC=EF,若要使△ABC≌△DEF,则还须补充一个条件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5题图)13、如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CD与BE相交于点O,且AD=AE,AB=AC.若∠B=20°,则∠C= °.14、在△ABC中,AB=5cm,BC=6cm,BC边上的中线AD=4cm,则∠ADC的度数是度.15、如图,在Rt△ABC中,∠B=90°,∠A=40°,AC的垂直平分线MN与AB交于D点,则∠BCD的度数为 .三、解答题:(共75分,其中16、17题每题6分;18、19题每题7分;20、21题每题8分;22题10分,23题11分,24题12分)16、已知:如图,∠A=∠D=90°,AC=BD.求证:OB=OC17、已知:如图,P、Q是△ABC边BC上两点,且BP=PQ=QC=AP=AQ,求∠BAC的度数.18、已知: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点E为梯形外一点,且AE=DE.求证:BE=CE.19、已知D是Rt△ABC斜边AC的中点,DE⊥AC交BC于E,且∠EAB∶∠BAC=2∶5,求∠ACB的度数.20、已知:如图,AB=AC,CE⊥AB于E,BD⊥AC于D,求证:BD=CE.21、已知: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的AC边上取中点D,BC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使 CE = CD.求证:BD = DE.22、(10分)已知: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E分别为BC、AC上的点,且AE=CD,连结AD、BE交于点P,作BQ⊥AD,垂足为Q.求证:BP=2PQ.23、(11分)阅读下题及其证明已知:如图,D是△ABC中BC边上一点,EB=EC,∠ABE=∠ACE,求证:∠BAE=∠CAE.证明:在△AEB和△AEC中,∴△AEB≌△AEC(第一步)∴∠BAE=∠CAE(第二步)问:上面证明过程是否正确若正确,请写出每一步推理根据;若不正确,请指出错在哪一步并写出你认为正确的推理过程.24、(12分)如图1,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CBN是等边三角形,直线AN,MC交于点E,直线BM、CN交与F点.(1)求证:AN=BM;(2)求证:△CEF为等边三角形;(3)将△ACM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0,其他条件不变,在图2中补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并判断第(1)、(2)两小题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不要求证明)汇智教育九年级第一单元证明(二)测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D 2.A 3.C 4.D 5.C 6.A 7.B 8.B 9.B 10.B二填空题11.2012.∠B=∠E 或∠A=∠D 或 AC=FD13.2014.9015.1016:在17:在又18:又在19:设即则20::解21:证明:22:证明:23:错误由边边角得不出三角形全等正确的过程为:24:(1) 易证则(2)九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六): 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21页到27页开始发了哦~这只是参照,别全抄啊~写完了可以对一下、全抄的话你的成绩会下降的哦~(单位名称自己写)p21 1.24*2=48 2.0.21*4=0.842.1米=100厘米 49*100=49003.3.6除以(3*1.5)结果:0.8米4.2023除以20=100cmp22 1.12乘8乘5等于480 7的立方等于3432.2的立方乘25 等于2003.高:6除以6等1个宽:20除以10≈1个长:50除以9.5≈5个 1*1*5等于5个4.2*2=4分米(12-4)*(10-4)*2等于96立方分米 96立方分米等于96L p23 1.13*2.7*1.3等于45.63 13*2.7*1等于35.12.20*0.2*3*520等于62403.9*5*4.5等于202.5 202.5立方分米等于202.5L 202.5*0.85=172.125千克4.设玻璃缸中的水会下降X厘米25乘12X=9等立方结果:2.43厘米P24 1.300 3000 1040 104 2.7 27 0.72 810 600 4200 8.253.10厘米等于0.1米 80*50*0.1 等于400立方米4.2*1.5*1.2 等于3.6 3.6除以80等于0.045米 0.045立方米等于45立方分米~P25 1.(1)5的平方乘6等于150 (2) 5的立方等于1252.(1)(8*7+6*7)*2+8*6等于244(2)70*50*65等于227500毫升 227500ml=227.5L3.4的立方*200等于12800 12800立方分米=12.8立方米4 6的立方等于216 216立方分米等于216000MLP26 1.5cm 150 1.5 125 0.125 1.8cm 2(ab=bc=ac) abc a的立方5.(1*15+15*0.6)*2等于486.5*1*1600等于8000 800*0.3等于2400 2400立方分米等于2.4MP27 1.6*0.5*0.5等于1.5 0.5*6*4除以5等于2.4千克2.4 等于64(6÷2)*(4÷2)*(4÷2)等于12嘿咻~终于发完了~加100分哦~我发了好久呢~九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复习题22的答案设甬道的宽为x米两条纵向甬道面积=2*80*x=160x等腰梯形中位线=(上底+下底)/2=(100+180)/2=140横向甬道=中位线*高=140x甬道的面积=160x+140x-2x*x=300x-2x^2等腰梯形总面积=140*80甬道的面积是花坛的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则6*(300x-2x^2)=140*80-(300x-2x^2)x^2-150x+800=0解得x=75-5√193 ≈5.5米九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八): 六年级数学上册补充习题30的案20、学校环保小组的回收箱是长方体铁箱(有盖),其底面是周长为28分米的正方形,高是5分米,做10个这样的回收箱最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底面边长=28/4=7分米每个需要铁皮7×7×2+28×5=238平方分米一共需要铁皮238×10=2380平方分米=23.8平方米21、把下面的长方体木块截成4段,木块的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长16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截成4段,多出6个横截面那么表面积增加16×3×6=288平方厘米22、商店进货120套衣服,第一天卖出总数的三分之一,第一天卖出的是第二天卖出的八分之五,还剩下多少第一天卖出120×1/3=40套第二天卖出40×5/8=25套还剩下120-40-25=55套23、甲乙两列火车的的速度比为5:4.乙车先出发,从B开往A,当走到离B还有72千米的地方时,甲车从A开往B,两列火车相遇的地方离AB两站距离的比为3:4.那么AB相距多少千米相遇的时候甲行了全程的3/7,那么乙行了全程的1-3/7=4/7因为“两列火车相遇的地方离AB两站距离的比为3:4”因为甲乙速度比=5:4=1:4/5那么甲乙路程比=1:4/5所以甲行3/7,那么乙行3/7×4/5=12/35所以全程=72/(4/7-12/35)=72/(8/35)=315千米九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九):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补充习题52、53页答案52页:1·学校美术组有男生16人,女生24人.(1)男生人数相当于女生的(2/3),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3),比值是(2/3).(2)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2/5),男生人数和总人数的比是(2:5),比值是(0.4).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6厘米.长是宽的(5/3),宽是长的(3/5).长和宽的比是(5:3),比值是(5/3);宽和长的比是(3:5),比值是(0.6).3·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到达乙地时,客车行了6小时,货车行了5小时.(1)客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0:1),比值是(40);货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8:1),比值是(48).4· 4:12=(4)÷(12)=(4/12)9÷24=(9):(24)=(0.375)5·现在右边方格纸上涂一涂,在填空.黑色格子与白色格子个数的比是2:7,白色格子与黑色格子个数的比是(7:2).6·白兔有9只,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7/9.(1)黑兔有(7)只.(2)白兔和黑兔只数的比是(9:7),比值是(9/7);(3)黑兔和白兔只数的比是(7:9),比值是(7/9).53页:1·化简下面各比,并求出比值.(1)24:144=1:61:6=1÷6=1/6(2)3/20÷3/8=(3/20×40):(3/8×40)=6:25=2:52:5=2÷5=2/5(3)0.625:3/4=(5/8×8):(3/4×8)=5:65:6=5÷6=5/6(4)0.3:0.18=30:18=5:35:3=5÷3=5/32·用10千克糖和100千克水配制成糖水.(填最简单的整数比)(1)糖和水的质量比是(1:10);(2)糖和糖水的质量比是(1:11).3·小华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75页.(1)已经看的页数和总页数的比是(75:120),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5:8);(2)还没有看的页数和总页数的比是(45:120),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3:8).4· 24:6=48:(12)=(12):33:(9)=1/3=(4):129:12-=3/(4)=6:85·(1)苹果和梨数量的比是(9:8);梨和苹果数量的比是(8:9);(2)梨的数量是苹果的(8/9);苹果的数量是梨的(9/8).九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十): 北师大九年级数学北师大九年级上册数学1.6习题问题解决答案3;...把BE连起来因为ED是AB的中位线,所以AE=BE因为AC=AE+EC=27所以BE+EC=27因为C△ABC=50=BC+EC+EB=BC+27所以BC=50-27=234;作出A关于河岸的对称点A" 再连接A"B与河岸的交点即为所求原理是两点之间线段距离最短5;对不起,没做上这是我一个一个想的我也是九年级的学生相信我没错。

八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doc

八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doc

八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画横线的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嶙峋(ling xiin)帷幕(w互i)俭俗(cdng)箱箧(qiA)B.水澡(zhao)笨拙(zhuo)匀称(chang)桥墩(dUn)C.轩榭(xu&n)惟妙惟俏(qiao)飞漱(shu)泅水(qiU)D.蹒跚(pdnshan)镂空(lou)差使(chai)愧作(zub)2.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面对这道难题,他漫不经心地做,最后还是没有解出来。

B.中国作家莫言因其作品将“梦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以及中国当代生活融为一炉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填补了中国人在这一奖项上的空白。

C.他在政治课上答错了一道题,结果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

D.当云南彝良地震不期而遇时,给当地的人们带来巨大灾难。

3.指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A.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出台的“新国八条”措施,在限购、价格控制、信贷、税收等环节进一步加码,且行政干预力度进一步扩大。

B.“一票难求”促使众多在沿海务工的农民工以结伴骑摩托车返乡过年。

“摩托车返乡”大军从沿海涌向内陆,踏上漫漫回乡路。

C.备受关注的翻拍电影《奋斗》4月2日上映至今票房平平,“米莱” 一角的消失似乎成为众多影迷对电影版《奋斗》不感兴趣的最大原因。

D.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多种生活必须品价格迅速上涨,这就加大了中低收入者特别是城乡居民的生活成本。

4.用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段,句序排列通顺正确的一项是()(2分)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万山纵横,莽莽苍苍,一直延伸到青海中部。

在古希腊的神话中,天神们都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这里是上帝、众神的乐园。

这座山就是被称作“亚洲脊柱”的昆仑山④同样,在中国的某些古典神话中,皇帝和他的神仙们也都居住在一座高山之上。

⑤在青海境内长约1200公里,平均海拔5500 公尺,山顶皑皑白雪终年不化。

三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补充习题第八课的答案

三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补充习题第八课的答案

三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补充习题第八课的答案1、《红楼梦》中最早说“乌眼鸡”一词的是谁?( ) [单选题] *A.小红B.凤姐(正确答案)C.晴雯D.探春2、1一人不排队挤上公交车,众人批评他:“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

”他嬉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这个挤公交的人语言幽默、得体。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下列中括号内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杏[仁](rén)火[炽](chì)[暂]时(zàn)(正确答案)B.机[杼](zhù)一[钹](bá)[犬]牙(quǎn)C.[叛]乱(pàn)褴[褛](lǚ)坚[劲](jìn)D.[溶]解(róng) [燕]山(yàn)惆[怅](chàng)4、1《窦娥冤》是我国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1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提防(tí)称职(chèn)狡黠(xiá)振聋发聩(kuì)B.氛围(fēn)憎恶(zēng)阴翳(yì)矫揉造作(jiāo)C.字帖(tiè)倔强(jué)叱咄(duō)吹毛求疵(cī)(正确答案) D.诡谲(jué)两栖(xī)愧怍(zuò)悲天悯人(mǐn)6、1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音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附和(hè)炫耀(xuàn)哺育(bǔ)仓皇逃窜(cuàn)B.山涧(jiān)冗杂(rǒng)门框(kuàng)潜心贯注(qiǎn)(正确答案) C.粗拙(zhuō)藻饰(zǎo)狼藉(jí)春寒料峭(qiào)D.选聘(pìn)遏制(è)斟酌(zhēn)颠沛流离(pèi)7、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静谧(mì)庇护(bì)参差不齐(cī)鲜为人知(xiǎn)(正确答案) B.炽热(chì)孕育(yùn)振聋发聩(kuì)惟妙惟肖(xiāo)C.摇曳(yè)诡谲(jué)栩栩如生(xǚ)神采奕奕(yì)D.伫立(chù)星宿(xiù)络绎不绝(yì)强聒不舍(guō)8、1概要复述类似写作中的缩写,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削枝强干,提炼压缩,使其主干清晰,脉络分明。

物理补充习题(八年级)

物理补充习题(八年级)

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是什么基础题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涛声、鸟语、琴声……这些声音都是由于物体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我们听到的这些声音都是通过传播的。

2、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轻质小球。

小球被弹开,该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

实验中,轻质小球的作用是。

3、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当从玻璃钟罩内向外外抽气时。

能听见闹钟声音逐渐变;让空气重新慢慢进人玻璃钟罩内的过程中,能听见闹钟声音逐渐变。

由此可以推测,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4、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条件,在下列环境中,声音不能传播的是()A.海底B.山顶上C.月球表而D.泥土中5、下列事例中,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是( ).A.我们能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游泳者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鞭炮声C.人在小溪边能听到“哗哗”的流水声D.我们能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6、用鼓槌敲击鼓面发出声音.鼓声的声源是( ).A.鼓槌B.鼓面C.空气D.鼓的侧面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和泥土中的传播速度相B. 100 m比赛中,终点的计时员应该在听到枪声后开始计时C.登上月球的航天员可以直接对话,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D.声波可以使物体振动,能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拓展题8. 1994年,苏梅克一列维彗星裂成20多块碎片撞向木星,产生了巨大的爆炸,但是身处地球的人们却没有听到一丝声响,这是因为。

9.住楼房的同学有这样的体验:一楼居民在室内说话,其他楼层的住户不易听到,但一楼的人轻轻敲击铁质水管,其他楼层的住户就能听得很清楚.这是为什么?10、下表列出了不同温度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你能从中得到什一么结论?基础题1、乐音是声源做(有/无)规则振动产生的.乐音的三个特性是、和。

其中反映声音高低的是,响度反映的是声音的。

2、“你的声音真好听”说明声音的好,“雷声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大,“小孩尖叫声刺耳”是指声音的高。

2022五年级下册语文补充习题第八课答案

2022五年级下册语文补充习题第八课答案

2022五年级下册语文补充习题第八课答案1、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的下一句是“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以下对《红楼梦》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单选题] *A.《红楼梦》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刻画了种种人情世态。

(正确答案)B.《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指贾府或和贾府有关系的十二个女性主子,其中年龄最小,辈分也最小的是惜春。

C.王熙凤是《红楼梦》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她贪婪、凶狠、狡诈,设计害死贾瑞,因此王熙凤身上没有丝毫人性之美。

D.在《红楼梦》中曾多次写到“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其目的不过是为了给作品增添神秘气息,吸引读者兴趣。

3、1柳永《雨霖铃》是豪放词的典型代表。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醴酪”的读音是“lǐluó”。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下面对《红楼梦》主题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封建叛逆者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败、罪恶的社会现象和各种尖锐的社会矛盾。

揭示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正确答案)B.小说通过贾府由极盛到衰败的过程,表现富贵如过眼云烟、万事转头空的哲理。

C.《红楼梦》通过描绘一批纯洁少女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妇女的苦难,表现了红颜薄命的普遍现象。

D.《红楼梦》通过贾府由盛转衰,再归复崛起的叙述,真实地表现了世间万物“物极必反”的朴素真理。

6、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秋士”的意思是()[单选题] *得志的人读书人秋天的战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正确答案)8、1《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9、1《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散文,作者是台湾作家李乐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