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第一专题景泰蓝的制作(第1课时)导学案苏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景泰蓝的制作)(一)教案 苏教版必修5 教案
![高中语文(景泰蓝的制作)(一)教案 苏教版必修5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3d241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21.png)
教学参考书
授课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辅助手段
多 媒 体
专用教室
√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二、作者及背景:
⒈作者简介。
叶圣陶的名字大家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他的文章,请同学说出篇名,并就你所知道的,对作者作简要介绍。
要求答出:⑴.篇名:童话《古代英雄的石像》、小说《多收了三五斗》。
⑵简介: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
三、研习新课:
⒈熟悉课文。
请二至三名学生顺次朗读,教师将学生读错的字写在黑板上。每个学生朗读后,教师均就学生朗读情况作指导性小结,在充分肯定优点的前提下指出不足。
⑴朗读完课文,让学生说出黑板上的字的正确读音,教师明确:
铜器作(zuō)(作坊) 芨(jí) 蘸(zhàn)
铬(gè) 拌和(huò) 铁屑(xiè)(碎末) 机械(xiè) 硒(xī)
磨刀石水磨、
椴木碳水磨
电镀
主要动作
打
粘
填
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磨
镀
详略安排
一般
详
详
略
略
略
制作特点
制作精细、 操作繁琐、 手工制作
3.说出自己的理解
4.读课文,理清写作顺序。
课外作业
请写出这篇课文简明的段落提纲。
教 学 小 结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景泰蓝的制作》(一)教案 苏教版必修5
备 课 时 间
13年9月 9日
编写人 周倩倩
上 课 时 间
第周 周月日
班级节次
课题
总课时数
第节
教学目标
在学习中了解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了解作者如何用准确、严密的语言有详有略的介绍景泰蓝的制作过程。
江苏省兴化市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景泰蓝的制作教案 苏教版必修5
![江苏省兴化市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景泰蓝的制作教案 苏教版必修5](https://img.taocdn.com/s3/m/9b072d04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7.png)
景泰蓝的制作教学目标:1.学问和力量:1、把握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法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
2、领悟文章以制作过程为说明挨次,有详有略地进行说明的布局方法2.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重点阐叙:以景泰蓝制作工序为挨次,有详有略逐一说明。
教学难点突破:本文的多种说明方法。
教学方法:教具预备:教学课时数:教学过程实录:一.导语:今日我们来学习《景泰蓝的制作》,请大家看课本前的图片,留意图片的颜色二.解题问:什么是景泰蓝?同学从课文中找答案。
(课本25页下面的注解)三.作者简介问:本文作者是叶圣陶,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学校时我们曾学过他的文章明确:看《学案与测评》P14页。
四.研习课文说明文主要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依据适当的挨次,运用说明方法进行说明。
通过预习我们应当已经了解到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景泰蓝的制作”,那么它有什么特点呢?文章是依据什么挨次去说明的呢?作者又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呢?学习本文时要留意体会。
1.同学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自然段)简要说明写作此文的缘起和目的。
其次部分:(2--16自然段)具体说明景泰蓝的制作方法。
重点部分,分为4层。
1.介绍铜胎的制作(制胎)方法。
(2--3自然段)2.介绍如何掐丝。
(4--9自然段)详3.介绍如何涂色。
(10--13自然段) 4.分别介绍烧蓝、打磨和镀金三道工序。
(14--16自然段)略第三部分:(17自然段)强调景泰蓝的手工操作特点,突出劳动人民的聪慧才智。
2.到黑板上完成下面的表格(左起其次列开头填写)制作过程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连接词开头其次步轮到该说就是还得主要环节尽打接合焊剪、曲夹、蘸粘、焊煮、洗捣、研、筛、和、舀、填放、送烧、提金刚砂石水磨、磨刀石水磨、椴木碳水磨电镀主要动作打粘填烧磨镀详略支配一般详详略略略制作特点制作精细、操作繁琐、手工制作问:同是景泰蓝制作过程中的工序,作者为何详写掐丝、点蓝两道,而略写其他?明确:①这两道工序最简单、最精细,详尽地体现了景泰蓝制作的精细、操作的繁复和手工制作的特点;②这两道最重要,是打算景泰蓝质量的关键工序。
苏教版必修五《景泰蓝的制作》导学案【精品教案】.docx
![苏教版必修五《景泰蓝的制作》导学案【精品教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eb933cd4482fb4daa48d4bc5.png)
《景泰蓝的制作》导学案主备:高金彪审核:刘春海时间:2010-6-22教学目标:1.学习抓住生产过程的特点,按照生产程序,准确使用术语,有详有略地说明比较复杂的生产过程的写法。
2.学习课文多种样式综合运用的说明方法,特别是诠释说明和比较说明。
3 了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以景余蓝制作工序为顺序,有详有略逐一说明。
2.难点:本文的多种说明方法。
课前预习案一、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叶圣陶,原名叶绍钧。
1894年生,江苏苏州市人。
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
解放前曾担任过小学、中学和大学教师,当过编辑。
二十年代初与茅盾、郑振铎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
解放后,曾任全国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现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
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散文集《小记十篇》,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一篇宣言》、《多收了三五斗》、《夜》。
关于"景泰蓝”:景泰蓝,也叫“铜胎掐丝珪琅”,是北京著名的物种工艺品之一。
此种工艺制作在明景泰年间广泛流行,当时以蓝釉为最出色,习惯称为“景泰蓝”。
清代以后远销国外,品种有碗、瓶、盘、烟具、台灯、糖罐、奖杯等。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铁砧②瓶颈③喷水④譬如⑤白芨浆慎.< ⑦剥落粘满硒粘液拌和和面和平______应犁____________ ⑧舉丝._____ 铁臼⑨囲砂. -⑩种料.槻木_______ 铁屑作坊______ 着火 ____ 一着不工作______ 着力 ____ 说着—剂了______2、辨字形并组词砧财镀踱愣堺①②③3、解释词义①疏疏朗朗:②半斤八两:③各有千秋:④推陈出新:⑤恰如其分:⑥瓶颈:4、辨析词义①⑥二、预习课文,1、熟读课文,2、把握文章主旨思考以下几个问题理清文章结构。
课内探究案一、自主学习,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景泰蓝的制作 学案
![景泰蓝的制作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c3d10fb52acfc789ebc911.png)
“科学之光”专题《景泰蓝的制作》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本文按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安排说明顺序,并根据事物自身的特点以及读者的认识实际,安排详略,区分主次的特点。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下定义、举例、列数字、比较、分类、比喻等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3.学习本文语言准确、平易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1.掌握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法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
2.领会文章以制作过程为说明顺序,有详有略地进行说明的布局方法。
【自主学习】一、知识准备1、叶圣陶,原名叶绍钧。
1894年生,江苏苏州市人。
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
解放前曾担任过小学、中学和大学教师,当过编辑。
二十年代初与茅盾、郑振铎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
解放后,曾任全国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现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
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散文集《小记十篇》,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一篇宣言》、《多收了三五斗》、《夜》。
2、关于“景泰蓝”:景泰蓝,也叫“铜胎掐丝珐琅”,是北京著名的特种工艺品之一。
此种工艺制作在明景泰年间广泛流行,当时以蓝釉为最出色,习惯称为“景泰蓝”。
清代以后远销国外,品种有碗、瓶、盘、烟具、台灯、糖罐、奖杯等。
3、文体解读说明文是一种文章的形式。
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确切生动。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1]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等。
二、预习检测1、给加点的字注音①低洼( ) ②蘸水( ) ③缂丝( )④瓷器( ) ⑤铁屑( ) ⑥瓜楞( )⑦舀水( ) ⑧铁臼( )2、近义词辨析(1)接合结合例句:①根据网络上的信息,北京至少有十多家人造鸡蛋技术培训机构,大都分布在丰台区的城乡______地带。
江苏省兴化市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景泰蓝的制作教案 苏教版必修5
![江苏省兴化市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景泰蓝的制作教案 苏教版必修5](https://img.taocdn.com/s3/m/0e61c2d3aaea998fcd220eab.png)
景泰蓝的制作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1、掌握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法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
2、领会文章以制作过程为说明顺序,有详有略地进行说明的布局方法2.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重点阐叙:以景泰蓝制作工序为顺序,有详有略逐一说明。
教学难点突破:本文的多种说明方法.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课时数:教学过程实录:一.导语:今天我们来学习《景泰蓝的制作》,请大家看课本前的图片,注意图片的颜色二.解题问:什么是景泰蓝?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
(课本25页下面的注解)三.作者简介问:本文作者是叶圣陶,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初中时我们曾学过他的文章明确:看《学案与测评》P14页。
四.研习课文说明文主要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按照适当的顺序,运用说明方法进行说明。
通过预习我们应该已经了解到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景泰蓝的制作”,那么它有什么特点呢?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去说明的呢?作者又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呢?学习本文时要注意体会。
1.学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自然段)简要说明写作此文的缘起和目的。
第二部分:(2--16自然段)具体说明景泰蓝的制作方法。
重点部分,分为4层。
1.介绍铜胎的制作(制胎)方法.(2--3自然段)2.介绍如何掐丝.(4—-9自然段)详3.介绍如何涂色.(10--13自然段)4.分别介绍烧蓝、打磨和镀金三道工序。
(14—-16自然段)略第三部分:(17自然段)强调景泰蓝的手工操作特点,突出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2.到黑板上完成下面的表格(左起第二列开始填写)制作过程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衔接词开头第二步轮到该说就是还得主要环节尽打接合焊剪、曲夹、蘸粘、焊煮、洗捣、研、筛、和、舀、填放、送烧、提金刚砂石水磨、磨刀石水磨、椴木碳水磨电镀主要动作打粘填烧磨镀详略安排一般详详略略略制作特点制作精细、操作繁琐、手工制作问:同是景泰蓝制作过程中的工序,作者为何详写掐丝、点蓝两道,而略写其他?明确:①这两道工序最复杂、最精细,详尽地体现了景泰蓝制作的精细、操作的繁复和手工制作的特点;②这两道最重要,是决定景泰蓝质量的关键工序。
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第一专题景泰蓝的制作课件苏教版必修5
![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第一专题景泰蓝的制作课件苏教版必修5](https://img.taocdn.com/s3/m/779ac520d15abe23492f4d17.png)
7、列数字(shùzì)(数字(shùzì)说明)
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数字从数量上说明(shuōmíng)事物、阐释事理。
例:波萝(bō luó)蜜一个可以重达六七十斤…… 8、画图表(图表说明)
用图画、照片、示意图或表格来说明事物
或事理。 例:略
第九页,共23页。
自主(zìzhǔ)研习
第十页,共23页。
• ②这两道工序(gōngxù)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 复杂、最关键的工序(gōngxù),它们直接影 响着制品的质量,决定着制品的特色。
第十七页,共23页。
• 文章除了介绍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外,还写了 作者的一点体会和感想,把这些句子找出来, 读一读,说说他们(tā men)的作用。
• 粘满了铜丝的铜胎是一件值得神奇的东西… • 对工人的由衷赞美,也使读者体会到是勤劳
烧
打磨 以后
金刚砂石水磨、磨刀石水磨、椴木
磨
(yǐhò 炭水磨
镀金 没u)完
电镀
镀
第十六页,共23页。
• 同是景泰蓝制作过程中的工序(gōngxù),作 者为什么详写掐丝、点蓝两道,而略写其他?
• ①这两道工序(gōngxù)最有特色,最能体现 “繁复”、“精细”的特征,详写能突出景 泰蓝特有的制作过程。
课文 (kèwén) • 1.景梳泰理蓝缘何(yuán hé)得名?
• 开始流行于明朝景泰年间 • 开头的时候多用蓝色料 •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说明对象是什么,说
明对象的特点是什么? • 景泰蓝的生产工序 • 景泰蓝的制作 • 全用手工、繁复、精细
第十二页,共23页。
3.梳理文章,列出结构层次
镀金(dù jīn)
ò)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第1专题 《景泰蓝的制作》导学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第1专题 《景泰蓝的制作》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d7383df78a6529647d5367.png)
《景泰蓝的制作》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抓住生产过程的特点,按照生产程序,准确使用术语,有详有略地说明比较复杂的生产过程的写法。
2.学习课文多种样式综合运用的说明方法,特别是诠释说明和比较说明。
3.了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预习检测给加点的字注音①低洼.()②蘸.水()③缂.丝() ④瓷.器()⑤铁屑.() ⑥瓜楞.() ⑦舀.水() ⑧铁臼.()整体感知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合作探究1.同是景泰蓝制作过程中的工序,作者为什么详写掐丝、点蓝两道工序,而略写了其他?2.作者在介绍掐丝这道关键工序时,主要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文章在介绍景泰蓝制作工序时,使用了一些行业术语,这会不会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试分析。
我的质疑参考答案:合作探究1.提示:(1)这两道工序最复杂、最精细,详尽地体现了景泰蓝制作精细、操作繁复和手工制作的特点及水平;(2)这两道工序最重要,是决定景泰蓝质量的关键工序;(3)这两道工序是景泰蓝制作所特有的,不为别人所熟知。
2.提示:主要使用了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说明什么叫掐丝,是下定义。
以粘一棵柳树为例,说明如何掐丝,用的是举例子。
“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是打比方。
最后将掐丝与刺绣进行比较,说明掐丝的对象和材料,则是作比较。
由于多种说明方法互相补充和配合,使掐丝这道关键工序的说明比较完整、具体。
3.提示:不会。
在介绍各道工序的时候,作者运用了“掐丝”“点蓝”“烧蓝”“打磨”等行业术语。
这些术语的使用都是必要的和准确的。
因为术语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最能准确地概括某一道工序的特点和内容。
恰当使用术语,能够使说明的语言更精练,使文章眉目清楚,读者也更容易把握各道工序的内容和特点。
本文每一道工序都用一个术语加以概括,除“点蓝”之外,都能确切地说明这一道工序的内容和特点;即使是“点蓝”,虽不能确切地反映现在涂色料的工作的全部内容,但经作者解释之后,人们还是能了解这一传统叫法的过去和现在的实际意义。
苏教版高二必修五教案:第一专题 第5课《景泰蓝的制作》(共1课时)Word版含答案
![苏教版高二必修五教案:第一专题 第5课《景泰蓝的制作》(共1课时)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765eafed630b1c58eeb525.png)
《景泰蓝的制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抓住特征、突出重点、按照生产制作顺序,并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写法。
2.了解并认识制作景泰蓝手工艺品技术工人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所学专业技术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掐丝和点蓝这两道工序。
2.难点:本文的多种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激发兴趣导入]课件播放景泰蓝图片,学生欣赏,导入新课。
学生预习课文](一)预习思考题:1.抓住本文的说明顺序,划分段落和层次。
2.每道工序请用两个字归纳出来。
3.找出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
(二)字词正音:1.砧zhēn(锤或砸东西时垫在底下的器具)。
2.芨jī(白芨,多年生草木植物)。
3.醮zhàn(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一下就拿出来)。
4.硒xī(非金属元素)。
5.臼jiù(舂米的器具)。
(三)词语补释:1.疏疏朗朗:稀疏明朗的意思。
2.界成:划分界线而成。
3.匀净:精细深浅一致。
出示参考资料](一)作者简介:叶圣陶,原名叶绍钧,1894年生,江苏苏州市人。
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
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散文集《小记十篇》,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多收了三五斗》、《夜》。
(二)关于“景泰蓝”:景泰蓝,也叫“铜胎掐丝珐琅”,是北京著名的工艺品之一。
此种工艺制作在明景泰年间广泛流行,当时以蓝釉为最出色,习惯称为“景泰蓝”。
清代以后远销国外,品种有碗、瓶、盘、烟具、台灯、糖罐等。
课文简析](一)内容与结构分析:本文是一篇介绍景泰蓝手工艺品制作过程的说明文。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第1自然段)简要说明写作的缘由和目的。
缘由是“看了景泰蓝的制作过程”,“景泰蓝是多数人喜欢的手工艺品”。
目的是介绍它的制作过程。
第二部分: (第2--16自然段)具体说明景泰蓝的制作方法(过程)。
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可分为六层。
第一层(第2--3自然段)介绍制胎。
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景泰蓝的制作(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5
![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景泰蓝的制作(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5](https://img.taocdn.com/s3/m/4e450dd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2.png)
《景泰蓝的制作》学习目标:1 学习文章以制作过程支配说明挨次,有详有略,逐层说明的布局方法。
2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方法。
3体会本文如话家常的平实性说明语言的特点。
学习重点:1.重点:以景泰蓝制作工序为挨次,有详有略逐一说明。
2.难点:了解劳动人民的聪慧才智,增加宠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课时支配:2课时第一课时以学为先自主生疑学法指导:1、了解到说明文主要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依据适当的挨次,运用说明方法进行说明。
2、通过“预习提示”我们已经了解到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景泰蓝的制作”,那么它有什么特点呢?作者又运用了那些方法来说明的呢?学习本文时要留意体会。
一、教材助读:1.拼写下列字词的拼音。
铁砧.尽打.瓶颈.掐.丝譬.如着.力恰如其分.白芨.浆依据剥...落缂.丝筛.选釉.料掺.合铁屑捣..碎舀.着椴.木瓜楞.2.参考《晨读晚练》P9“积土成山”3.作者简介:叶圣陶,原名叶绍钧。
1894年生,江苏苏州市人。
我国现代有名的作家和训练家。
解放前曾担当过学校、中学和高校老师,当过编辑。
二十年月初与茅盾、郑振铎发起组织“文学争辩会”。
解放后,曾任全国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训练出版社社长、训练部副部长,现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
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散文集《小记十篇》,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一篇宣言》、《多收了三五斗》、《夜》。
4.关于“景泰蓝”:景泰蓝,也叫“铜胎掐丝珐琅”,是北京有名的物种工艺品之一。
此种工艺制作在明景泰年间广泛流行,当时以蓝釉为最精彩,习惯称为“景泰蓝”。
清代以后远销国外,品种有碗、瓶、盘、烟具、台灯、糖罐、奖杯等。
补充阅读:父亲(叶圣陶)又跟我说过,说明文非认认真真练习不行。
为什么又非练习不行呢?我想:一则由于在学习中,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几乎处处要用到说明文;二则,练习说明文可以为写别类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景泰蓝的制作苏教版高三上册语文教案
![景泰蓝的制作苏教版高三上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3238c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1.png)
景泰蓝的制作苏教版高三上册语文教案教案一:《景泰蓝的制作》教学目标:1.了解景泰蓝的起源和制作工艺;2.了解景泰蓝的特点和艺术价值;3.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景泰蓝的制作工艺和特点;2.培养学生对景泰蓝的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2.激发学生对景泰蓝的兴趣,了解其特点和艺术价值。
教学准备:1.课件或图片资料;2.景泰蓝作品或实物。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幅景泰蓝作品并进行简单描述,引起学生的兴趣。
Step 2 了解景泰蓝的起源和制作工艺(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景泰蓝的起源和制作工艺,可以借助课件或图片资料进行说明。
Step 3 了解景泰蓝的特点和艺术价值(10分钟)教师详细介绍景泰蓝的特点和艺术价值,可以通过展示景泰蓝作品或实物来说明。
Step 4 欣赏景泰蓝作品(15分钟)教师展示多幅景泰蓝作品,并指导学生观察、欣赏,并让学生发表个人感受和意见。
Step 5 艺术创作活动(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景泰蓝艺术创作活动,可以分成小组完成一幅小作品。
Step 6 学习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学生回答提问,巩固所学知识。
Step 7 课堂扩展(5分钟)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给出相关参考资料,鼓励学生对相关艺术作品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如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2.评价学生在艺术创作活动中的表现,如创造力、合作能力等。
景泰蓝的制作苏教版高三上册语文教案
![景泰蓝的制作苏教版高三上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01b53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21.png)
景泰蓝的制作苏教版高三上册语文教案教案名称:景泰蓝的制作教案学科:语文适用对象:高三上学期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a) 了解景泰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b) 掌握景泰蓝制作的工艺流程和技巧;c) 学会欣赏和评价景泰蓝艺术作品;d) 能够进行景泰蓝制作实践操作。
2. 教学重点:a) 理解景泰蓝的特点和技艺;b) 掌握景泰蓝制作的流程和技巧。
3. 教学准备:a) 给学生准备一份关于景泰蓝的资料;b) 准备一些景泰蓝的制作工具和材料。
4. 教学过程:a) 导入:给学生介绍景泰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以及其在中国传统工艺中的地位和意义。
b) 讲解:讲解景泰蓝的制作工艺流程,包括设计图案、制作胎体、填充琉璃、烧制、修饰等步骤,并详细介绍每个步骤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c) 实践操作:提供给学生一些景泰蓝的制作工具和材料,让他们实际动手制作一件小型的景泰蓝艺术品。
老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指导和帮助。
d) 展示和评价:学生完成制作后,可以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欣赏和评价。
老师也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建议和意见,让他们进一步完善和提升自己的作品。
5. 课堂延伸活动:a) 给学生提供一些景泰蓝的艺术作品,让他们进行欣赏和分析,了解不同作品的风格、技巧和表现主题。
b)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设计和制作自己的景泰蓝艺术作品,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特色的主题或元素。
6. 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景泰蓝制作过程和技巧的小论文,对景泰蓝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7. 教学反思:课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教学资源:- 景泰蓝的简介资料- 景泰蓝制作工具和材料- 景泰蓝艺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第1专题 《景泰蓝的制作》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第1专题 《景泰蓝的制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1c0851fbd64783e09122b9d.png)
《景泰蓝的制作》教学设计教学设想:本文位于苏教版说明文第二板块“科学之光·美丽的创造”的第一篇,《景泰蓝的制作》是一篇传统典范说明文,以此文为范例,继续让学生感受说明文明白晓畅语言、合乎逻辑的说明顺序、恰当的详略安排、合理的说明方法。
本文的阅读无难度,教学时以学生自读概括把握。
目标要求:1、能够筛选主要信息,把握文章脉络。
2、领会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法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
3、领会文章以制作过程为说明顺序,有详有略地进行说明的布局安排。
过程:一、导入(播放图片,让大家了解识别这种工艺品;学习要求)二、解题1、什么是景泰蓝?(中国特种手工艺品之一,这项工艺始于明代景泰,而且初创时只有蓝色,所以叫景泰蓝。
现在虽然各色具备,然而仍然使用以前的名字。
因为景泰蓝已变为一种工艺的名称,而不是颜色的名称。
)2、作者介绍本文作者是叶圣陶,初中时我们曾学过他的文章,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作者。
(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
名绍钧,江苏苏州人。
创作涉及童话、散文、小说等领域。
他写作态度严肃认真,风格朴素自然,语言洗练优美,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其代表作有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短篇小说:《夜》、《多收了三五斗》;长篇小说:《倪焕之》。
)三、了解课文1、字词积累铁砧(zhēn)白芨浆(jí)缂丝(kè)釉料(yóu)铁屑(xiè)铁臼(jiù)琢磨(zhuó)掐丝(qiā)焊接(hàn)剥落(bō)粘贴(zhān)粘稠(nián)尽打(jǐn)尽力(jìn)尽管(jǐn)作坊(zuō)工作(zuò)蘸水(zhàn)椴木(duàn)2、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和同学合作,完成本文的提纲(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自然段)简要说明写作此文的缘起和目的。
第二部分:(2--16自然段)具体说明景泰蓝的制作方法。
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一专题景泰蓝的制作 教案
![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一专题景泰蓝的制作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a6a67baef8941ea66e0527.png)
教学案科目: 高二语文主备人: 备课日期:课题景泰蓝的制作计划课时计划上课日期教学目标1 学习文章以制作过程安排说明顺序,有详有略,逐层说明的布局方法。
2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方法。
3体会本文如话家常的平实性说明语言的特点。
【学法建议】1、学习时提醒学生本文作为典范的传统说明文,在程序性说明文中具有典型意义。
2、为了激发学习积极性,减轻说明文学习的枯燥,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制作录像。
3、梳理全文说明顺序、说明思路时,可以提取中心词、衔接词等显在语言标志。
教学重难点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流程\内容\板书景泰蓝的制作【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叶圣陶: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
名绍钧,江苏苏州人。
创作涉及童话、散文、小说等领域。
他写作态度严肃认真,风格朴素自然,语言洗练优美,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小说多写“平凡的人生故事”。
其代表作有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短篇小说:《夜》、《多收了三五斗》;长篇小说:《倪焕之》。
2、资料链接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中国特种手工艺品,最早产于元朝时的古老京都,盛行于明朝景泰年间(1450年-1456年),因其釉料颜色主要以蓝色(孔雀蓝和宝石蓝)为主,古称为景泰蓝。
3、预习思考(1)预设问题①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分几步?是哪几步?②作者为什么详写掐丝、点蓝这两道工序?③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④在语言上,这篇文章遣词准确、造句严谨、用语平实。
请举例说明。
⑤你可以为景泰蓝下一定义吗?(2)预习课文后,你提出了哪些新的问题?※互动课堂【课时安排】1课时一、自学评价1、下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A、作坊zuō著作zuò作威作福zuò作奸犯科 zuòB、喁喁私语yúyú角隅yú汲水jī白芨浆jīC、粘结nián 掂量 diān 踮脚diǎn 拈花惹草 zhānD、铁砧zhēn 箴言zhēn 诊断zhěn 缜密zhēn 关键点拨加工润色。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第1专题 《景泰蓝的制作》教案1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第1专题 《景泰蓝的制作》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d775cd1b7375a417866f8f7c.png)
《景泰蓝的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强化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把握文本的“说明顺序”和采用的各种“说明方法”。
2、学习作品如何突出说明对象的特点,并以此安排详略。
3、体会准确、通俗、平实的说明语言。
4、“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美丽的创造。
二、重点与难点1、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突出说明事物特征。
2、有详有略地进行说明的布局方法。
3、“通俗科技语体”的准确性与平实性的统一。
三、教法学法预设1、学生课前搜集“景泰蓝”的相关资料。
2、文本难度小,学生自读,通过完成教师设计的问题达到教学目标。
课前案一、走近作者叶圣陶(1894-1988),字秉臣,原名,江苏苏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1899年进私塾读书,1907年进公立小学,一年后进苏州公立中学。
中学时期,喜读外国小说,开始接触文艺,曾与同学组织诗会“放社”。
1911年中学毕业后,历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员,还当过编辑,编过《小说月报》、《妇女杂志》和《中学生》等刊物。
叶圣陶早在1914年就开始用文言文写短篇小说,“五四”运动前后改用白话写作。
1921年初,和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出“为人生”的主张,并严肃认真地进行实践,这时期的作品有短篇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抗争》、《四三集》,散文集《脚步集》、《未厌居习作》,诗歌集《雪朝》,并创作了被茅盾先生称之为“扛鼎”之作的长篇小说《》等。
作为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叶圣陶的童话集《》深受小读者的喜爱。
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暴露和讽刺了旧社会的黑暗,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悲惨命运;在看到兴起的革命力量之后创作的作品中,则充满了对光明的热切追求。
作为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70多个春秋,为我国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的精力。
在工作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写出大量有关教育、教学的专论、专著和书简。
苏教版语文高二《景泰蓝的制作》学案
![苏教版语文高二《景泰蓝的制作》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ffc4e1192e45361166f599.png)
《景泰蓝的制作》学案●画语导入景泰蓝,有一个不凡的出身,曾经在深宫大殿集帝妃、官绅的宠爱于一身,平民庶人只能在宫女和太监的描绘中猜味它的惊艳;它有一个不凡的妆容,制胎成就它的体裁,掐丝镶嵌它的五官,烧焊联结它的肢件,点蓝和烧蓝为它抹上脂粉,磨光和镀金是它穿上的外衣。
经过精妆细琢,它才出落成为绚美的丽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吧。
【字词梳理】1.正音铁砧.()白芨.浆()缂.丝()釉.料()铁屑.()铁臼.()琢.磨()掐.丝()焊.接()剥.落()钳.子()瓶颈.()答案:zhēn,jī,kè,yòu,xiè,jiù,zhuó,qiā,hàn,bō,qián,jǐnɡ2.辨音粘.贴()尽.打()作.坊()温和.()粘.稠()尽.力()工作.()和.诗()和.面()和.稀泥()答案:zhān,nián;jǐn,jìn;zuō,zuò;hé,hè,huó,huò3.辨形接(hàn)光(dié)轻怕重(niān)卫(hàn)通(dié)妇(hàn)间(dié)答案:疏,蔬;砧,拈,踮;焊,捍,悍;碟,牒,谍【词语积累】1.词语释义疏疏朗朗:稀疏明朗的意思。
界成:划分界线而成。
匀净:精细深浅一致。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多含贬义)细密:①既细又密,精细周密,多指做工。
②不疏忽大意;仔细。
细致:①精细周密,多指工作。
②细密精致,多指艺术品的图案的特点。
细微:细小;微小。
多指变化、动作、声音等。
精细:精密细致,做得细心。
2.词义辨析细密细致细微三者都含有“细”之意。
但“细密”指精细、周密,多指做工。
如:刺绣,缂丝,象牙雕刻,全都在细密上显能耐。
“细致”指精细周到,多指工作,有时也指艺术图案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泰蓝的制作》
学习目标:
1 学习文章以制作过程安排说明顺序,有详有略,逐层说明的布局方法。
2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方法。
3体会本文如话家常的平实性说明语言的特点。
学习重点:
1.重点:以景泰蓝制作工序为顺序,有详有略逐一说明。
2.难点:了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以学为先自主生疑
学法指导:
1、了解到说明文主要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按照适当的顺序,运用说明方法进行说明。
2、通过“预习提示”我们已经了解到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景泰蓝的制作”,那么它有什么特点呢?作者又运用了那些方法来说明的呢?学习本文时要注意体会。
一、教材助读:
1.拼写下列字词的拼音。
铁砧.尽打.瓶颈.掐.丝譬.如着.力恰如其分.
白芨.浆按.照剥.落缂.丝筛.选釉.料
掺.合铁屑.捣.碎舀.着椴.木瓜楞.
2.参考《晨读晚练》P9“积土成山”
3.作者简介:叶圣陶,原名叶绍钧。
1894年生,江苏苏州市人。
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
解放前曾担任过小学、中学和大学教师,当过编辑。
二十年代初与茅盾、郑振铎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
解放后,曾任全国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现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
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散文集《小记十篇》,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一篇宣言》、《多收了三五斗》、《夜》。
4.关于“景泰蓝”:景泰蓝,也叫“铜胎掐丝珐琅”,是北京著名的物种工艺品之一。
此种工艺制作在明景泰年间广泛流行,当时以蓝釉为最出色,习惯称为“景泰蓝”。
清代以后远销国外,品种有碗、瓶、盘、烟具、台灯、糖罐、奖杯等。
补充阅读:
父亲(叶圣陶)又跟我说过,说明文非认认真真练习不可。
为什么又非练习不可呢?我想:一则因为在学习中,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几乎处处要用到说明文;二则,练习说明文可以为写别类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初父亲让我自己选定一件事物或者一个过程作为题目来练习,要努力写得让从未接触过这件事物或这个过程的人看了也能明白。
把很不容易达到的标准作为练习的要求,当然是从难从严的意思。
我听了父亲话,真的作了不少练习。
后来我当了编辑,在为少年儿童编各种书刊写各种文章的时候,我体会到当初的练习没有白费,确实使我学到了些本领。
对于不是专干编写的人来说,说明文也是极其有用的。
阅读说明文的能力的确有着意锻炼的必要。
单看中学用的课本:数学、物理、化学、动物、植物、生理、历史、地理,哪一种不是说明文?就是语文课本,除了丈学作品和议论文之外,选的几乎全是说明文;而文学作品和议论文之中,还往往包含说明的成分。
同学们要是掌握了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就眼前来说,对学好各门功课都有帮助。
反过来说,在学习其他课本的时候,其实也在锻炼阅读说明文的能力,这一点可以给同学们指出,引起他们的注意。
(叶至善《关于〈景泰蓝的制作〉》)
5.自读文章,完成填空
《景泰蓝的制作》一文介绍了工艺独特、工艺水平要求高、主要采用手工操作的高级工艺品景泰蓝的制作
过程。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第一部分(1节)点
明、、,这一部分交待了写作的缘起,引出后文。
(二)第二部分(2~16节),是全文的主要内容,具体说明。
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又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1、第一层(2~3节)介绍制作景泰蓝的第一道工序:。
(1)第2节先说明制作铜胎的原料是,接着
举、、三个例子说明景泰蓝铜胎的打制方法。
先,再,然后需把红
铜起来,两边,再尽打后两
边。
(2)第3节将景泰蓝的制胎与相比较,说明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引出下文。
2、第二层(4~9节)介绍制作景泰蓝的第二道工序:。
掐丝是景泰蓝制作的关键工序,作者对它介绍得十分详细。
(1)作者在介绍掐丝这道工序时抓住了这一个特点。
以“掐丝”为例,课文不仅介绍了、、等各个步骤,而且介绍了。
为了更明白地说明,便于读者了解,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2)第6节说明景泰蓝制品上的图案“”的科学道理。
说明顺序是。
(3)第7节、着重说明景泰蓝掐
丝的特点,是一件值得惊奇的东西。
(4)第8、9两节介绍的、是掐丝的辅助工序,作者简要带过。
3、第三层(第10~13节)介绍制作景泰蓝第三道工序:。
也是景泰蓝制作的关键工序,是作者继“掐丝”之后又一详写内容。
(1)第10节介绍“”和“景泰蓝”名称的由来。
(2)第11节说明。
(3)第12节说明。
(4)第13节介绍。
4、第四层(14~16节)分别介绍
了、、三道工序。
(三)第三部分(17节)概括整个制作过程,强调景泰蓝制作
“”的特点,结构上,结束全文
同伴互助探究展学
[研读探究]
一、针对预习中“我的疑问”进行交流解疑
二、合作探究以下几个问题
1.同是景泰蓝制作工序,为什么详写“掐丝”和“点蓝”这两道工序而略写其它?
2.重点研读有关段落,体会有详有略、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把事物说明白。
3.品味准确、通俗的语言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