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W.10-20固定碳测定
固定污染源废气 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HJ 1286
HJ1286—2023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技术规范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和相关废气参数连续监测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技术性能、监测站房、安装、技术指标调试检测、技术验收、日常运行维护、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以及数据审核和处理等有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3836.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HJ38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75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 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212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1013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非甲烷总烃nonmethane hydrocarbons(NMHC)采用规定的监测方法,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上有响应的除甲烷以外其他气态有机化合物的总和(除非另有说明,结果以碳计)。
3.2连续监测系统continuous monitoring system(CMS)连续监测固定污染源废气条件参数(温度、压力、流速或流量、湿度以及含氧量等)所需要的全部仪器和设备。
3.3废气连续监测系统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CEMS)连续监测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条件参数所需要的全部仪器和设备。
3.4有效数据valid data符合标准技术指标要求且经验收合格的CEMS,在固定污染源排放废气条件下正常运行所测得的数据。
1HJ1286—20233.5有效小时均值valid hourly average整点1h内不少于45min有效数据的算术平均值。
锅炉热平衡测试
04:04:30
29
燃烧设备的分类 悬燃炉
燃料在燃烧空间内呈悬浮状态进行燃烧的锅炉, 又称室燃炉。
悬燃炉有燃用煤粉的煤粉炉,燃用液体燃料的 燃油炉和燃用气体燃料的燃气炉。
04:04:30
30
燃烧设备的分类 悬燃炉
煤粉炉 燃油炉 燃气炉
04:04:30
31
燃烧设备的分类 沸腾炉
一定粒径的煤在 燃烧室内被自下而 上送入的空气流托 起,并上下翻滚进 行燃烧。
04:04:30
5
1. 锅炉房设备的基本知识
锅炉房设备的组成
① 锅炉本体:“锅”、 “炉”
“锅”-吸热 容纳水和蒸汽的受
压部件,包括锅筒(汽 包)、对流管束、水冷 壁、集箱(联箱)、蒸 汽过热器、省煤器和管 道组成的一个封闭的汽 水系统。
04:04:30
6
1. 锅炉房设备的基本知识
锅炉房设备的组成
研究的目的,在于掌握和弄清楚锅炉燃料的热 量在锅炉中的利用情况,有多少被有效利用,有多 少变成了热量损失;这些损失的热量体现在哪些方 面以及产生的原因。
通过热平衡不单可以求出锅炉的热效率和燃料 消耗量、更重要的是可以寻求提高锅炉热效率的途 径。
04:04:30
34
锅炉热平衡概念
输入锅炉的热量
有效利用热量
04:04:30
17
燃料的元素分析成分:C、H、O、N、S、A、M
灰分(A) 灰分是燃料中不可燃的固体矿物杂质。它不仅使固体燃料 的发热量降低,燃烧困难,而且增加运煤、出灰的工作量 和运输费用。此外,灰分中一部分飞灰在锅炉中随烟气流 动,造成受热面和引风机磨损,排入大气污染环境。若灰 的熔点过低,会造成炉排和受热面结渣,影响传热和正常 燃烧。固体燃料中灰分含量变化很大,一般为5~50%。 液体燃料中灰分很少,在0.1%以下。气体燃料基本不含 灰分。
注浆标准
煤矿注浆防灭火技术规范前言煤矿注浆防灭火技术应用至今仍未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规范,为使这项技术更加规范化,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首部《煤矿注浆防灭火技术规范》,从而为注浆防灭火实际应用提供全煤炭行业统一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查阅了国内外有关的技术资料,重点查阅了国内煤矿注浆防灭火设计、实际应用的资料和论文,以及黄泥注浆代用材料(页岩、矸石、粉煤灰、尾矿等)的有关科研成果及其推广应用的技术报告等,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包括执行说明)的有关规定和《矿井防灭火规范》的相关内容一致的原则,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启胤、王长元、徐承林。
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负责解释。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注浆防灭火工艺过程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矿井注浆防灭火的实施、设计与施工等。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均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煤矿安全规程》1992—10—22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矿井防灭火规范》(试行)1988—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注浆防灭火方法method of fire fighting by grouting是将注浆材料(黄土、页岩、矸石、粉煤灰、尾矿等)细粒化后加水制备成浆,用水力输送到煤矿井下注入需防灭火区域内,封堵漏风通道、包裹煤岩阻止氧化、冷却煤岩温度而预防或扑灭矿井火灾的一项技术措施。
3.2 沉降速度settling velocity浆液的悬浊液液面在量筒中匀速下降的平均速度,mm/min。
3.3 临界稳定时间critical stable time浆液的悬浊液液面在量筒中匀速下降的时间,min。
注氮标准
煤矿注浆防灭火技术规范作者:MT/T702—1997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煤矿注浆防灭火技术应用至今仍未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规范,为使这项技术更加规范化,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首部《煤矿注浆防灭火技术规范》,从而为注浆防灭火实际应用提供全煤炭行业统一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查阅了国内外有关的技术资料,重点查阅了国内煤矿注浆防灭火设计、实际应用的资料和论文,以及黄泥注浆代用材料(页岩、矸石、粉煤灰、尾矿等)的有关科研成果及其推广应用的技术报告等,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包括执行说明)的有关规定和《矿井防灭火规范》的相关内容一致的原则,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启胤、王长元、徐承林。
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负责解释。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注浆防灭火工艺过程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矿井注浆防灭火的实施、设计与施工等。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均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煤矿安全规程》1992—10—22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矿井防灭火规范》(试行)1988—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注浆防灭火方法method of fire fighting by grouting是将注浆材料(黄土、页岩、矸石、粉煤灰、尾矿等)细粒化后加水制备成浆,用水力输送到煤矿井下注入需防灭火区域内,封堵漏风通道、包裹煤岩阻止氧化、冷却煤岩温度而预防或扑灭矿井火灾的一项技术措施。
3.2 沉降速度settling velocity浆液的悬浊液液面在量筒中匀速下降的平均速度,mm/min。
3.3 临界稳定时间critical stable time浆液的悬浊液液面在量筒中匀速下降的时间,min。
我国煤炭资源煤种分类、分布和生产量比重
我国煤炭资源煤种分类、分布和生产量比重我国煤炭资笛品种齐全在已查明的煤炭资源中,按变质程度分,有褐煤、低变质烟媒(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中变质烟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和无烟煤按煤种分,分为烟煤和无烟煤两大类其中烟煤分为炼焦烟煤(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气煤、to焦煤、气肥煤)和一般烟煤〔贫煤,长馅煤、不粘煤、弱粘煤,irz中粘煤)我国主要媒炭品种分类特征是:一、褐煤:所有煤中最低级的煤,其特征是高水分,高氧含量(约ns}-%),并含有一些腐植酸生要用于发电和气化褐煤生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和西南,其中内蒙古东部地区占77.55%云南占11.88%二、低变质烟煤。
可分为长焰煤、不钻煤和弱粘煤,是煤化程度稍高于褐煤,主要作为动力煤,个别长焰煤焦油产率高.可作为液化用煤。
低变质烟煤的最大特点是灰分低、硫分低、可选性好,粕媒回收率高从总体上看,不粘煤和弱粘煤的煤质均优于其他煤种。
低变质烟煤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各省(区)和内蒙古、山西等地,以陕西为最多,占33.7%:其次为内蒙古,占27%}, 11中粘煤:过度煤级的煤,在中国它只有很小一部分的储量和产量其特征与一些气劣晕用弱粘煤类似2、弱粘煤煤化程度较低或中等媒化粗度的煤.其粘结性很差,不能单独用于炼焦由干其特殊的成因,弱钻煤具有较高的惰性组含量。
典型的弱钻煤产于山西省大同市s,不粘煤:早期煤化阶段曾被氧化过.因此它具有低发热量的特点主要用于发电、气化和民用燃料等不粘煤主要产于中国的西北部地区a,长焰煤:煤化程度是所有烟煤中最低的.由于其撼烧时火焰较长而被称为长焰煤.主要用于发电、电站锅炉燃科等辽宁省的长焰煤储量是全国最大的三、中交责烟煤.可分为气煤、气肥业某、月巴业某、1 焦煤、焦煤、瘦煤和贫瘦煤.主要用途为炼焦或炼焦配煤,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因灰分或硫分高,可选性差,精煤回收率低,只能作一般动力媒使用中变质烟煤主要产区在山西、安徽、山东、河北和贵州等省,其中山西占52 %,安徽占o.-山东占8%,河北占4.3%.贵州占3.9%总体上看,我国中变质烟煤资资较少,尤其是质量好的肥煤、焦焦和族移数量更少1、贫瘦煤:挥发分低,粘结性较差,可以单独用来炼焦。
高频红外碳硫仪测定石墨样品中固定碳的方法研究
高频红外碳硫仪测定石墨样品中固定碳的方法研究摘要:为快速、准确确定石墨样品中的固定碳含量,通过探讨试样称样量、助熔剂加入量、试样预处理温度和加热时间等条件对结果的影响,确立了先将样品在箱式电阻炉470 ℃下灼烧4 min 去除有机碳、硝酸酸化去除无机碳,随后添加0.5 g 纯铁助熔剂,0.5 g 锡助熔剂和1.8 g 钨粒,最后在高频红外碳硫仪上燃烧测定的方法。
该方法操作流程简单、快速,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方法的准确度达-0.124%~-0.171%,精密度达0.976%~3.09% (RSD%, n=12),满足石墨固定碳的分析质量要求。
方法的检出限为0.006%,适合测定固定碳含量≤30%的样品。
关键词:石墨固定碳高频红外碳硫仪石墨的化学成分是碳,其具备良好的导电、耐高温、耐磨、耐腐蚀等特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工业上用途越来越广泛。
我国是最大的天然石墨生产国,石墨行业的发展需要准确的石墨成分分析、石墨选矿、产品加工等多项技术[1]。
目前固定碳含量测定主要有间接定碳法[2-5](适用于石墨产品,固定碳含量>50%)、硝酸处理-烧碱石棉吸收重量法[2]或硝酸酸化、低温焙烧氧化处理后非水滴定法[6]等方法,这些方法或适用范围具有局限性,或操作复杂、耗时较长,不适合大批量的样品分析工作。
本文在这些测定方法基础上研究了利用高频红外吸收的测定方法,以实现快速、准确的测定石墨样品固定碳含量的目的。
高频红外吸收法是近年来基于高频红外碳硫仪上的一种新兴技术并在钢铁、农业、矿业等多行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7]。
其采用固体进样,经高温燃烧转化成气体后红外检测实现样品碳含量的测定。
与经典的间接定碳法、直接定碳-碱石棉吸收重量法、非水滴定法[2-6]等方法相比,其过程无需传统的液体转化过程,分析速度快,从进样到分析结束只需60~70s ,且操作过程简单,降低了分析难度。
本文建立了试样经470℃灼烧4 min 去除有机碳、硝酸低温加热去除无机碳后在高频红外碳硫仪上测试固定碳的方法。
【首次发布】固定污染源废气中CO、CO2等气态污染物的便携式测定方法
【首次发布】固定污染源废气中CO、CO2等气态污染物的便携式测定方法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固定污染源废气气态污染物(SO2、NO、NO2、CO、CO2)的测定便携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HJ 1240-2021),自2022年6月1日起实施。
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生态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规范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气态污染物(SO2、NO、NO2、CO、CO2)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气态污染物(SO2、NO、NO2、CO、CO2)的便携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本标准的附录A 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验证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黄浦区环境监测站、上海市宝山区环境监测站、上海市松江区环境监测站、上海市嘉定区环境监测站和河南省信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21年12月30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2年6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气态污染物(SO2、NO、NO2、CO、CO2)的便携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气态污染物(SO2、NO、NO2、CO、CO2)的测定。
SO2、NO、CO的方法检出限均为1mg/m3,测定下限均为4mg/m3;NO2 的方法检出限为3mg/m3,测定下限为12mg/m3;CO2的方法检出限为1g/m3,测定下限为4g/m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HJ 75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T 373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 39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 1011环境空气和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组分便携式傅里叶红外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船用固定二氧化碳检验指南
船用固定二氧化碳检验指南船用固定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检验指南引言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重,因此在船舱内部排放时会下沉并聚集在船舱底部。
二氧化碳具有良好的灭火能力,但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因此,船舶上安装固定式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在发生火灾时可快速将二氧化碳释放到舱室内灭火,但也需要非常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
本指南旨在指导船员如何正确检验固定式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确保系统处于良好状态,同时也规范了系统的使用和维护要求。
一、检验项目及周期1.每年检验- 目视检查二氧化碳储存钢瓶是否有腐蚀、损坏- 检查钢瓶重量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检查管路及喷头是否完好无阻塞- 检查启动装置是否完好- 检查舱室入口处是否有明显的警示标识2.每5年检验- 对二氧化碳储存钢瓶进行水压测试- 对启动装置进行工作测试3.每10年彻底检修- 将所有钢瓶、管路、喷头等全部拆卸- 对钢瓶进行水压测试- 对管路及喷头进行清洗检查- 重新安装并进行密闭性能测试二、检验人员要求船上检验可由持有适任证书的船员或检验机构的检验员执行。
检验人员需要对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工作原理、构造特点、使用要求和注意事项有深入了解。
三、检验记录每次检验完成后,应详细记录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发现问题及整改措施等内容,作为船舶文件的一部分保存。
四、使用和维护要求1.使用时应事先通知所有人员撤离舱室,并将舱室门窗全部关闭2.每次使用后需对系统进行重新充装3.储存钢瓶要远离热源,防止日晒4.管路和喷头要保持清洁,防止堵塞5.定期检查钢瓶、管路、阀门等部件是否渗漏6.储存钢瓶达到使用年限时需及时更换。
固定碳的检测方法
固定碳的检测方法嘿,咱今儿个就来讲讲固定碳的检测方法。
你说这固定碳,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家伙,藏在各种物质里,咱得想办法把它给揪出来。
要说检测固定碳,那可不是一件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事儿。
就好比你要在一群人里找出那个最特别的人一样,得有点技巧才行。
有一种方法呢,是通过燃烧来检测。
把要检测的东西放到一个特定的装置里,然后点上火,让它燃烧起来。
这就像是一场考试,看看这东西在火的考验下能交出什么样的答卷。
燃烧之后,咱就可以根据剩下的残渣来推算出固定碳的含量啦。
你想想,这是不是有点像烤面包,面包烤完了,剩下的那部分就是咱要关注的。
还有一种方法呢,是利用化学试剂。
就好像是给固定碳设了个小陷阱,用特定的试剂去和它反应,然后通过观察反应的情况来确定固定碳的存在和多少。
这就像钓鱼一样,用对了鱼饵,就能把鱼给钓上来。
不过啊,这些方法可都得小心翼翼地操作,稍有不慎,那结果可就不准确啦。
这就跟你走路一样,得一步一步稳稳当当的,不然就容易摔跟头。
而且在检测的过程中,还得注意各种条件,比如温度啊、湿度啊,这些都能影响检测的结果呢。
你说这固定碳检测难不难?当然难啦!但咱不能因为难就退缩呀,对吧?咱得像个勇敢的战士,去攻克这个难关。
而且,你想想,要是咱能准确地检测出固定碳的含量,那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啊!可以帮助工厂生产出更好的产品,可以让科研人员有更准确的数据去研究,这多有意义呀!检测固定碳的过程,就像是一场冒险,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但咱就是喜欢这种挑战,不是吗?咱就是要在这看似复杂的世界里,找到属于我们的答案。
总之呢,固定碳的检测方法虽然有难度,但只要咱用心去学,用心去做,就一定能掌握它。
咱可不能被这点小困难给吓倒,要勇往直前,去探索那神秘的固定碳世界!你准备好了吗?。
《煤矿注浆防灭火技术规范》
《煤矿注浆防灭火技术规范》作者:mt/t702—xx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煤矿注浆防灭火技术应用至今仍未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规范,为使这项技术更加规范化,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首部《煤矿注浆防灭火技术规范》,从而为注浆防灭火实际应用提供全煤炭行业统一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查阅了国内外有关的技术资料,重点查阅了国内煤矿注浆防灭火设计、实际应用的资料和论文,以及黄泥注浆代用材料(页岩、矸石、粉煤灰、尾矿等)的有关科研成果及其推广应用的技术报告等,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包括执行说明)的有关规定和《矿井防灭火规范》的相关内容一致的原则,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邵启胤、王长元、徐承林。
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负责解释。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注浆防灭火工艺过程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矿井注浆防灭火的实施、设计与施工等。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均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煤矿安全规程》xx—10—22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矿井防灭火规范》(试行)xx—10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注浆防灭火方法methodoffirefightingbygrouting是将注浆材料(黄土、页岩、矸石、粉煤灰、尾矿等)细粒化后加水制备成浆,用水力输送到煤矿井下注入需防灭火区域内,封堵漏风通道、包裹煤岩阻止氧化、冷却煤岩温度而预防或扑灭矿井火灾的一项技术措施。
3.2沉降速度settlingvelocity浆液的悬浊液液面在量筒中匀速下降的平均速度,mm/min。
3.3临界稳定时间criticalstabletime浆液的悬浊液液面在量筒中匀速下降的时间,min。
煤炭的分类及基本特征
一、煤炭的分类煤的分类是指依据煤的自然性质和煤在热加工过程中所表现的特性,将各种性质不同的煤分为若干类别,使同一类煤有相近的特性,不同类煤的性质有明显差异。
以便于科学地研究和合理地利用煤炭资源。
煤的分类由于内容和目的的不同,分类方法也有多种。
现行中国煤炭分类是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 GB 5751-1986),分类参数有两类,即用于表征煤化程度的参数和用于表征煤工艺性能的参数。
用于表征煤化程度的参数:——干燥无灰基挥发分:符号为V daf,以质量分数表示;——干燥无灰基氢含量:符号为H daf,以质量分数表示;——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符号为Q gr.daf,单位为兆焦每千克( MJ/kg);——低煤阶煤透光率:符号为P M,以百分数表示。
用于表征煤工艺性能的参数:——烟煤的黏结指数:符号为G R·I(简记为G);——烟煤的胶质层最大厚度:符号为Y,单位为毫米(mm);——烟煤的奥亚膨胀度:符号为b,以百分数表示。
首先将所有的煤按煤化程度分为3大类:无烟煤、烟煤、褐煤。
再把这3大类煤划分为14个大类,17个小类。
在整个煤炭分类中,对每一类煤均可用汉语拼音代号表示,其代号采用两个汉语拼音的大写字母,如气肥煤的汉语拼音代号为QF,瘦煤的代号为SM,等等。
采用汉语拼音代号的优点是既有利于数据库中贮存,又可用简单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的煤种。
在煤分类方法中还采用了两位数的编码表示不同的煤类,如气煤的数字编码有34、43、44、45,共4个,瘦煤的编码有13、14,共2个,而贫煤的编码只有11。
数码越多的煤类,表示其分类指标的变化范围越宽。
在各类煤的数码编号中,十位数字代表挥发分的大小,如无烟煤的挥发分最小,十位数字为0,褐煤的挥发分最大,十位数字为5,烟煤类的十位数字介于l~4之间。
个位数字对烟煤类来说,是表征其黏结性或结焦性好坏,如个位数字越大,表示其黏结性越强;个位数字为1的烟煤类,都是一些没有黏结性的煤,如贫煤、不黏煤和长焰煤,个位数字2~6的烟煤,它们的黏结性随着数码的增大而增强。
固定碳的计算方法
固定碳的计算方法嘿,咱今儿个就来聊聊固定碳的计算方法。
你说这固定碳,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宝藏,得通过特定的方法才能找到它的准确数值呢!咱先得搞清楚啥是固定碳。
简单来说,它就是在燃料或者物质中除去水分、灰分和挥发分之后剩下的那部分。
就好像你吃苹果,削了皮,去了核,剩下的那实实在在能吃的果肉一样。
那怎么算呢?一般来说,是用 100 减去水分的百分数、灰分的百分数和挥发分的百分数。
这就好比你有一堆东西,知道了其中一部分的占比,那剩下的不就好算了嘛!比如说,一种物质水分占 10%,灰分占 20%,挥发分占 30%,那固定碳就是 100 减去 10 再减去 20 再减去30,等于 40%呀。
你可能会问,这有啥难的呀?嘿,可别小瞧了这计算,稍微不注意,算错了一点,那结果可就差之千里啦!就像你走路,方向偏了一点,走得越远,离目的地就越远。
而且啊,不同的物质,它们的固定碳含量可是差别很大的哦!就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一样。
有些物质固定碳含量高,有些就很低。
这就需要我们仔细去分析,去研究。
咱再想想,这固定碳的计算在实际生活中有啥用呢?那用处可大啦!比如说在能源领域,知道了燃料的固定碳含量,就能更好地了解它的燃烧性能,就像了解一个人的特长,能更好地发挥他的作用一样。
在工业生产中,也能根据固定碳的含量来选择合适的原材料,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你看,这小小的固定碳计算,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它就像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很多知识和应用的大门。
所以啊,咱可得好好掌握这个计算方法。
别觉得它难,只要多练习,多实践,就像学骑自行车一样,刚开始可能会摔倒,但慢慢就熟练啦。
总之呢,固定碳的计算方法虽然不复杂,但也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就像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一样,用心去做,才能得到好的结果。
可别不当回事儿哦,不然到时候出了错,后悔都来不及啦!怎么样,现在对固定碳的计算方法是不是有更清楚的认识啦?。
固定碳含量测试方法
固定碳含量测试方法固定碳含量是指一种物质中所含碳元素的比例,通常用质量百分比表示。
测定物质中的固定碳含量对于判断其质量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固定碳含量测试方法。
固定碳含量测试方法一般分为两个步骤:样品制备和测试操作。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待测样品。
样品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具体选择取决于所研究的物质。
然后,我们需要将样品制备成适合测试的形式。
对于固体样品,通常需要将其研磨成细粉末;对于液体样品,可以直接使用;对于气体样品,需要通过吸附或吸收的方法将其转化为液态或固态。
一般情况下,固定碳含量测试方法采用燃烧的原理。
在测试操作中,我们需要将样品放入一个特制的燃烧器中,与氧气或空气进行反应。
通过控制燃烧条件,如温度、时间和气氛等,使样品中的碳元素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然后,通过测定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再结合样品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出固定碳的含量。
在具体的测试操作中,有一种常用的方法叫做干燥热分析法。
该方法主要用于测定固态物质中的固定碳含量。
首先,我们需要将样品放入一个称量瓶中,并记录下瓶子的质量。
然后,将瓶子放入一个恒温烘箱中,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干燥,使样品中的水分蒸发。
待样品完全干燥后,取出瓶子,再次称量,并记录下质量。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瓶子放入一个燃烧器中,并与氧气或空气进行燃烧反应。
在燃烧过程中,样品中的碳元素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通过将燃烧产物通过吸收管转化为液态,并用称量瓶收集,再称量瓶的质量,可以得到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我们可以根据样品的质量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固定碳的含量。
固定碳含量的计算公式为:固定碳含量(%)= (样品质量 - 干燥后瓶子的质量)/ 样品质量× 100%。
需要注意的是,在测试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控制燃烧条件,以确保样品中的碳元素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收集。
此外,还需要进行空白测试,即不加入样品的情况下进行一次测试,以消除仪器和试剂的影响。
定碳方法
多用炉定碳的方法一.2604仪表碳势的补偿1.氧探头毫伏值补偿1)按压键直到显示”level3”,仪表提示输入”pass word”,按”▲”输入密码”3”,仪表显示pass,进入level 3菜单。
2)按压键直到显示”ZIRCONIA PROBE”, 按”▲”键选择”option page”,按压键直到显示”probe offset”(毫伏值补偿), 按”▲”键根据箔片定碳结果调到需要的数值,随后同时按压和键退出。
实例:930℃定碳,碳势设定值1.00,实际定碳值0.95。
补偿方法:从上位机“实用程序”菜单中选择“气氛计算”程序,输入渗碳温度930℃,CO含量20%,碳势先输入1.00,点击探头电压,显示1155mv,随后碳势输入0.95,点击探头电压,显示1152mv,两者电压值差为3 mv。
因为实际碳势比设定碳势低,所以在”probe offset” (毫伏值补偿)中应该将补偿值减去3 mv,即将实际的显示碳势从1.00变为0.95,则碳势控制系统自动加入富化气将实际碳势从0.95升到1.00,达到了补偿的目的。
当实际定碳值比设定碳势低时,补偿方法与上面相反。
补偿后要重新定碳直到吻合为止,修正后误差应该在±0.03之内,才允许进行进一步对模型进行线性修正。
2.碳势的修正碳势修正的目的:因为实际2604仪表的碳势控制模型不一定与实际氧探头相符,所以用“cust lin1 page”可以对整个碳势控制模型进行修正,以使两者更好的吻合。
1)按压键直到显示”level3”, 仪表提示输入”pass word”,按”▲”输入密码”3”,仪表显示pass,进入level 3菜单。
2)按压键直到显示“INPUT OPERS”, 按”▲”键选择”cust lin 1 page”,按压键进入该子菜单,将箔片定碳结果分别输入各对应输出即可。
“input2-14”点的值为2604仪表的碳势计算值。
现场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各修正点的位置和数量。
柴油认知—柴油10%蒸余物残炭测定
10%蒸余物残炭轻柴油和车用柴油安定性的指标之一 10%蒸余物残炭 油品在规定的仪器中隔绝空气加热,使其蒸
发、裂解及缩合所形成的残留物,称为残炭。 由于轻柴油和车用柴油馏分轻,直接测定残
炭值很低,误差较大,故规定将试油蒸馏到残余 10%后再进行蒸发、裂解及缩合,故称为10%蒸 余物残炭。
加热 强度 控制
• 预热期加热保持均匀;加热强度过大,试样会溅出瓷坩埚外,使结果偏低,加热 强度小,会延长燃烧期,溅出残炭的可能性加大,同样使结果偏低;
• 燃烧期要控制火焰不超过火桥,否则结果偏低。强热期必须保证7min,加热强度 不够,影响残炭形成,使其无光泽,并不呈鱼鳞片状,造成结果偏大。
坩埚 冷却 和称
测定方法
测定前,先按GB/T 6536-1977《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 对200mL试样进行蒸馏,收集10%残余物作为试样;也可用 GB/T 255-1977(1988)《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获取10 %残余物,由于该法采用100mL蒸馏烧瓶,因此需进行不少 于两次的蒸馏,收集10%蒸余物作为试样。再按康氏法测定 残炭。
量
• 强热期过后,移开喷灯,使仪器冷却到不见烟(约15min),再移去圆铁罩和外、 内铁坩埚盖,用热坩埚钳将瓷坩埚移入干燥器内,冷却40min,称量
• 过早取出坩埚,新鲜空气进入,残炭易发生燃烧,结果偏小;超时未取,温度降 低,易引起瓷坩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结果偏高。
测定意义
残炭是评价油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焦炭倾向的 指标。轻柴油和车用柴油的10%蒸余物残炭反映油 品精制深度或油质好坏,间接说明油品在使用过程 中发生结焦和生成积碳的倾向,10%蒸余物残炭值 大的柴油在使用时易在气缸内形成积炭,导致散热 不良,机件磨损加剧,缩短发动机使用寿命
焦炭固定碳测定方法
上虞市宏兴机械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上虞市道墟镇屯南工业区 邮编:312368网址: 邮箱:**************
电话:************* 传真:************* ★★★★★
4、焦炭固定碳测定方法
一、方法简介:
用已测出的水分含量、灰分含量、挥发分含量进行计算,求出焦炭固定碳含量。
二、固定碳的计算
分析试样固定碳按式(7 )计算
:
豆丁致力于构建全球领先的文档发布与销售平台,面向世界范围提供便捷、安全、专业、有效的文档营销服务。
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北美、欧洲等在内的豆丁全球分站,将面向全球各地的文档拥有者和代理商提供服务,帮助他们把文档发行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豆丁正在全球各地建立便捷、安全、高效的支付与兑换渠道,为每一位用户提供优质的文档交易和账务服务。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 适用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非甲烷总烃(NMHC)测定。
1.2 NMHC的检出限为4×10-2ng。
当色谱进样量为1.0ml时,方法的检出浓度为4×10-2mg/m3,方法的定量测定浓度范围为0.12~32mg/m3。
2. 定义非甲烷总烃(NMHC):指除甲烷以外的碳氢化合物(其中主要是C2~C8)的总称。
在本规定的条件下所测得的NMHC,是于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有明显响应的除甲烷外碳氢化合物总量,以碳计。
3. 方法原理用双柱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气相色谱仪,注射器直接进样,分别测定样品中的总烃和甲烷含量,以两者之差得非甲烷总烃含量。
同时以除烃空气求氧的空白值,以扣除总烃色谱峰中的氧峰干扰。
4. 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分析中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
4.1 硅胶。
4.2 5A分子筛。
4.3 活性炭:15#。
用6mol/L盐酸溶液(4.6)浸渍12h后,用水洗至中性,在105℃烘干备用。
4.4 盐酸:ρ=1.19g/ml。
4.5 磷酸:ρ=1.71g/ml。
4.6 盐酸溶液:1+1。
4.7 磷酸溶液:c(H3PO4)=3.3mol/L。
用量筒量取ρ=1.75g/ml磷酸(4.5)38ml,缓慢倒人水中,再用水稀释到100ml。
4.8 氢气:经5A分子筛(4.2)、活性炭(4.3)和硅胶(4.1)净化处理。
4. 9 空气:经5A分子筛(4.2)、活性炭(4.3)和硅胶(4.1)净化处理。
4.10 氮气:体积分数为98.5%,经5A分子筛(4.2)、活性炭(4.3)和硅胶(4.1)净化处理。
4.11 四氧化三钴:6~10目。
4.12 钯6201催化剂:60~80目。
取一定量的氯化钯(PdCl2),在酸性条件下用水溶解,溶液量要能浸没10g(60~80目)6201担体。
放置24h,在轻微搅拌下蒸干,然后装人U型管置于加热炉中,在100℃下通人空气(4.9)30min,再升温至500℃灼烧4h,然后将温度降至400℃用氮气(4.10)置换10min,再通人氢气(4.8)9h,再用氮气(4.10)置换10min即可得钯6201催化剂,(参见GB/T 15263-1994)。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氰化氢的测定 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氰化氢的测定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1. 适用范围1.1 本方法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氰化氢测定。
1.2 在氰化氢无组织排放的空气样品分析中,当采样体积为30L时,方法的检出限为2×10-3mg/m3,定量测定的浓度范围为0.0050~0.17mg/m3。
在有组织排气样品分析中,当采样体积为5L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09mg/m3,定量测定浓度范围为0.29~8.8mg/m3。
1.3 硫化氢和氧化剂(如Cl2)存在对测定有干扰。
2. 方法原理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氰化氢(HCN),在中性条件下,与氯胺T作用生成氯化氰(CNC1),氯化氰与异烟酸反应,经水解生成戊烯二醛,再与吡唑啉酮进行缩聚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反应方程式如下:3. 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
3.1 符合二级实验用水质量指标的纯水。
3.2 氢氧化钠。
3.3 冰乙酸。
3.4 氯化钠。
3.5 硝酸银。
3.6 氰化钾。
3.7 无水磷酸二氢钾。
3.8 无水磷酸氢二钠。
3.9 铬酸钾。
3.10 氯胺T。
3.11 试银灵(对二甲胺基亚苄基罗丹宁)。
3.12 异烟酸。
3.13 吡唑啉酮。
3.14 N,N'-二甲基甲酰胺。
3.15 氢氧化钠溶液:c=2%。
称取2 g氢氧化钠溶解于少量水中,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3.16 氢氧化钠溶液:c=0.1%。
称取lg氢氧化钠溶解于少量水中,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3.17 氢氧化钠吸收液A:c(NaOH)=0.05mol/L。
称取2g氢氧化钠溶解于适量水中,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3.18 氢氧化钠吸收液B:c(NaOH)=0.1mol/L。
称取4g氢氧化钠溶解于适量水中,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3.19 乙酸溶液:0.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名称
作业指导书
编号QW.10-20 第 1 页,共 3 页
编写周金环审核批准
1.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含碳量大于50%的石墨产品的固定碳测定。
2.方法提要
属间接固定碳法——燃烧法(将称好的1g料放在温度为950士5℃的高温炉中燃烧),即测得试样的挥发分、灰分后,由总量中将它们减去,其差值为固定碳含量3.测试步骤:
序
号
方法图片示意简易流程图
1 称料
2 放马弗炉中灼烧1.5小时(直到无黑色为
止)
3 将着烧后的料移入干燥器中
4 料在干燥器中完全凉后称残留物和方舟
的重量
4.计算
3.1高、中、低碳石墨固定碳百分含量计算
称1g的样品放入950℃的炉中
放入干燥器中
称残留物和方舟
文件名称
编号QW.10-20 第 2 页,共 3 页作业指导书
编写周金环审核批准
X1= 100%-X2-X3
3.2高纯石墨固定碳百分含量计算公式:
X1= 100%-X3
X1 ――固定碳百分含量,%
X2――挥发分百分含量,%
X3——灰分百分含量,%
取三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5.精确度
称量应精确至0.0001g,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0.0003g
文件名称
作业指导书
编号QW.10-20 第 3 页,共 3 页编写周金环审核批准
修改页
修订人修订
日期
修订
页次
修订
状态
修订内容批准
周金环11.4.19 C/1 增加将称好的1g料放在温度为950士5℃的高温炉中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