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简便计算方法总结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总结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总结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总结小学数学中,有很多简便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快速、准确地算出答案。

以下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几种简便计算方法的总结。

一、加法计算方法:1.相邻进位法:对于两位数相加时,如果两个数的个位数相加大于等于10,就要进位。

这时,只需将两个个位数的十位数相加,然后加上原本的十位数即可。

例子:25+17=(20+10)+5+7=332.韦达定理:对于一连串相邻的整数相加时,可以直接使用韦达定理来计算。

韦达定理说,这一连串的整数相加的结果是首项与末项的和乘以项数的一半。

例子:1+2+3+...+10=11×5=553.数根法:数根是一个数逐位相加直到得到个位数的过程。

对于一串整数相加,我们可以分别求出每个数的数根,然后将这些数根相加,最终得到的数就是整串数的和的数根。

二、减法计算方法:1.差位相减法:对于两个数相减时,通过分别减去两个数的个位数、十位数、百位数等来得到差。

例子:864-329=(800-300)+(60-20)+(4-9)=500+40-5=5352.差根法:差根法的思路与数根法类似,只是将减法运算转化为数根运算。

对于减法题目,我们可以分别求出被减数和减数的数根,然后将这两个数的数根相减,最终得到的数就是差的数根。

例子:452-177=(4-1)+(5-7)+(2-7)=2-5=7三、乘法计算方法:1.末尾相乘法:对于两个数相乘时,可以将两个数末尾的数相乘得到个位数,再将十位数和千位数(如果有)相乘得到十位数和百位数的和,以此类推。

例子:23×14=2×4+2×10+3×4+3×10=92+60+12=1642.平方尾法:对于一个数的平方,我们可以快速计算出个位数的平方,并且个位数之前的数与个位数之后的数是对称的。

通过这个规律,可以简化平方的计算。

例子:32²=09+2×3×10+1×3²=900+60+9=961四、除法计算方法:1.估商除法:对于一个除法题目,我们可以先用整数估算出商,然后将估算的商与被除数相乘得到一个近似的积,再用这个积减去被除数,看看差是否小于除数。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方法总结及类型归类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方法总结及类型归类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乘除法篇一、乘法:1.因数含有25和125的算式:例如①:25×42×4我们牢记25×4=100,所以交换因数位置,使算式变为25×4×42. 同样含有因数125的算式要先用125×8=1000。

例如②:25×32 此时我们要根据25×4=100将32拆成4×8,原式变成25×4×8。

例如③:72×125 我们根据125×8=1000将72拆成8×9,原式变成8×125×9。

重点例题:125×32×25 =〔125×8〕×〔4×25〕2.因数含有5或15、35、45等的算式:例如:35×16我们根据需要将16拆分成2×8,这样原式变为35×2×8。

因为这样就可以先得出整十的数,运算起来比拟简便。

3.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例如:56×32+56×68我们注意加号两边的算式中都含有56,意思是32个56加上68个56的和是多少,于是可以提出56将算式变成56×〔32+68〕如果是56×132—56×32 一样提出56,算是变成56×〔132-32〕注意:56×99+56 应想99个56加上1个56应为100个56,所以原式变为56×(99+1) 或者56×101-56 =56×〔101-1〕另外注意综合运用,例如:36×58+36×41+36 =36×〔58+41+1〕47×65+47×36-47 =47×(65+36-1) 4.乘法分配律的另外一种应用:例如:102×47我们先将102拆分成100+2 算式变成〔100+2〕×47 然后注意将括号里的每一项都要与括号外的47相乘,算式变为:100×47+2×47例如:99×69 我们将99变成100-1 算式变成〔100-1〕×69 然后将括号里的数分别乘上69,注意中间为减号,算式变成:100×69-1×69二、除法:1.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乘积:例如:32000÷125÷8 我们可以将算式变为32000÷〔125×8〕=32000÷10002.例如:630÷18 我们可以将18拆分成9×2 这时原式变为630÷〔9×2〕注意要加括号,然后翻开括号,原式变成630÷9÷2=70÷2三、乘除综合:例如6300÷〔63×5〕我们需要翻开括号,此时要将括号里的乘号变为除号,原式变为6300÷63÷5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加减法篇一、加法:1.利用加法交换律例如:254+158+246我们首先观察发现254与246相加可以凑成整百,于是交换158和246两个加数的位置,变成254+246+158。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方法总结及类型归类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方法总结及类型归类

在四年级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进行各种计算,包括加减乘除等。

为了提高计算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老师们常常会教授一些简便计算方法。

本文将总结四年级数学中常用的简便计算方法,并进行类型归类。

一、整数相加、相减的简便计算方法1.同位数相加、相减法:将两个整数的个位数、十位数等对齐,然后从低位开始逐位相加或相减。

例如:245+187=400+40+2=4422.转化法:将除个位数外的其他位数转换成相同数位上的数。

例如:245+187=200+40+420+5=4423.进位法:当个位数相加或相减大于9时,需要向上一位进位。

例如:9+7=16,将6写在个位上,再向上一位进位,即得16二、整数相乘的简便计算方法1.同位数相乘法:将两个整数按位进行相乘,然后将各位结果相加。

例如:37×8=(30×8)+(7×8)=240+56=2962.综合算法:将一个整数分解成更简单的数相乘。

例如:37×12=(30×10)+(30×2)+(7×10)+(7×2)=370+60+70+14=514三、整数相除的简便计算方法1.倍数法:将除数转化为一个最接近被除数的整倍数,然后计算倍数与商的乘积。

例如:126÷7≈120÷7=172.近似数法:将被除数与除数调整到相近的数,然后计算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如:235÷14≈210÷12=17.5四、其他简便计算方法1.结果优选法:当需要计算的数超过100时,可以用下一个最接近的整百数来计算。

2.整十整百调整法:将需要计算的数调整为一个更接近的整十或整百的数,然后计算。

例如:396+48≈400+50=450综上所述,四年级数学中常用的简便计算方法主要包括整数相加、相减的简便计算方法、整数相乘的简便计算方法、整数相除的简便计算方法以及其他简便计算方法。

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计算效率,并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简便方法计算方法总结

简便方法计算方法总结

简便方法计算方法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一)“凑整巧算”——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计算。

要求学生善于观察题目,同时要有凑整意识。

【评注】凑整,特别是“凑十”、“凑百”、“凑千”等,是加减法速算的重要方法。

1、加法交换律定义:两个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公式:A+B =B+A,例如:6+18+4=6+4+182、加法结合律定义: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公式:(A+B)+C=A+(B+C),例如:(6+18)+2=6+(18+2)3、引申——凑整例如:1.999+19.99+199.9+1999=2+20+200+2000-0.001-0.01-0.1-1=2222-1.111=2220.889【评注】所谓的凑整,就是两个或三个数结合相加,刚好凑成整十整百,譬如此题,“1.999”刚好与“2”相差0.001,因此我们就可以先把它读成“2”来进行计算。

但是,一定要记住刚才“多加的”要“减掉”。

“多减的”要“加上”!(二)运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算。

1、乘法交换律定义: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公式:A×B=B×A例如:125×12×8=125×8×122、乘法结合律定义:先乘前两个因数,或者先乘后两个因数,积不变。

公式:A×B×C=A×(B×C),例如:30×25×4=30×(25×4)(三)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同时注意逆进行。

1、减法定义: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相减。

公式:A-B-C=A-(B+C),【注意:A-(B+C)= A-B-C的运用】例如:20-8-2=20-(8+2)(四)运用除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除以一个数,先化为乘以一个数的倒数,再分配)。

小升初常考简便运算

小升初常考简便运算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一、带符号搬家法(根据: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率)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 符搬家”。

二、结合律法(一)加括号法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

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即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

但是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

(即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要变号。

)c)(二)去括号法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加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加现在还是加,是减还是减。

但是将减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 (注:去掉括号是添加括号的逆运算)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乘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

但是将除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

(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 (注:去掉括号是添加括号的逆运算)三、乘法分配律法1.分配法括号里是加或减运算,与另一个数相乘,注意分配24×(1211-83-61-31)2.提取公因式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0.92×1.41+0.92×8.59516×137-53×1373.注意构造,让算式满足乘法分配律的条件。

257×103-257×2-257 2.6×9.9 四、借来还去法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

简便方法计算方法总结

简便方法计算方法总结

(一)“凑整巧算”—-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计算。

要求学生善于观察题目,同时要有凑整意识.【评注】凑整,特别是“凑十"、“凑百”、“凑千”等,是加减法速算的重要方法。

1、加法交换律定义:两个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公式:A+B =B+A,例如:6+18+4=6+4+182、加法结合律定义: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公式:(A+B)+C=A+(B+C),例如:(6+18)+2=6+(18+2)3、引申--凑整例如:1.999+19。

99+199.9+1999=2+20+200+2000—0.001—0。

01—0.1—1=2222—1。

111=2220.889【评注】所谓的凑整,就是两个或三个数结合相加,刚好凑成整十整百,譬如此题,“1。

999"刚好与“2”相差0.001,因此我们就可以先把它读成“2”来进行计算。

但是,一定要记住刚才“多加的”要“减掉”。

“多减的”要“加上”!(二)运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算。

1、乘法交换律定义: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公式:A×B=B×A例如:125×12×8=125×8×122、乘法结合律定义:先乘前两个因数,或者先乘后两个因数,积不变。

公式:A×B×C=A×(B×C),例如:30×25×4=30×(25×4)(三)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同时注意逆进行。

1、减法定义: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相减。

公式:A-B-C=A-(B+C),【注意:A-(B+C)= A-B-C的运用】例如:20-8-2=20-(8+2)(四)运用除法的性质进行简算(除以一个数,先化为乘以一个数的倒数,再分配).1、除法定义:一个数连续除去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相除。

公式:A÷B÷C=A÷(B×C),例如:20÷8÷1。

(完整word版)小学简便计算方法总结

(完整word版)小学简便计算方法总结

卓立教育-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方法总结一、拆分法:为了方便计算或能使计算变得简便,在进行计算时,会将某些数字拆分开来再进行重新组合,这样的方法叫拆分法。

例题1:101+75=(100+1)+75=100+75+1=176例题2:125×32=125×8×4=1000×4=4000例题3:999×999+1999=999×999+(1000+999)【将1999拆分】=999×999+999+1000 去括号,并使用交换律交换位置=999×999+999×1+1000 为使用乘法分配律,故将原式变形,给拆分出来的999乘以1=999(999+1)+1000 使用乘法分配律,提取999=999000+1000=1000000例题4:33333×66666+99999×77778此题数字中最为特殊的是77778,我们发现这个数字加上22222正好等于100000,所以最好能从其他数字中拆分出来22222。

经过观察,我们发现只有66666可以拆出,所以将66666拆分成22222×3。

原式=33333×3×22222+99999×77778=99999×22222+99999×77778=99999(22222+77778)=9999900000例题5:13000÷125=13×1000÷125=13×8=104例题6:19881988÷20002000= 1988×10001÷2000×10001=1998÷2000,即二、归零法:为了方便计算或能使计算变得简便,在进行计算时,要在计算式中加上一个数再减去同一个数的方法叫归零法。

(即等于加了个“0”,所以叫归零法)例题1:++++++=+++++++在上式中,我们加了一个又减去了一个,等于没加没减。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总结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总结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总结小学数学的简便运算方法是指在计算时采用一些简单且快速的技巧和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下面将总结一些小学数学的简便运算方法。

一、加法运算的简便方法:1.集合法:将两个数的个位数、十位数、百位数等进行分列,然后相同位置上的数进行相加。

2.交换单位:当计算时遇到多位数相加时,可以先进行个位数的相加,然后再相加十位数、百位数等。

3.近似法:将数以10的倍数进行近似,例如:47+24≈50+20=70二、减法运算的简便方法:1.集合法:将减数和被减数的个位数、十位数、百位数等进行分列,然后相同位置上的数进行相减。

2.借位法:当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可以向十位或更高的位借位。

例如:25-8可以变为15-8+10=173.自动借位法:当减法的结果小于0时,可以将被减数的个位数向十位数借位,并将减数的个位数加上10进行计算。

三、乘法运算的简便方法:1.分解法:将乘数分解成一个较大的数和一个较小的数,然后分别与被乘数相乘。

例如:7×8=7×5+7×3=35+21=562.乘数与倍数法:当乘数是5、10、100等的倍数时,可以直接将被乘数的数字后面加上相应的0。

例如:6×70=420。

3.交换律:乘法满足交换律,可以根据需要改变乘数的位置,使计算更方便。

例如:7×6=6×7四、除法运算的简便方法:1.试商法:对于小的除数,可以通过试除法的方式,逐位进行计算,从最高位开始试商,最后将商依次相加得到最终的商。

2.粗略法:对于较大的除数,可以先估算商的范围,然后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微调,以接近准确的商。

3.除数整除法:当被除数能整除除数时,可以直接得到商为整数的结果。

例如:18÷6=3五、数字进位的简便方法:1.进位法则:当个位数为9时,相应位置的数要进位,个位数变为0,十位数加1、例如:29+8=30+7=372.高位进位:当计算中的高位数相加后需要进位时,可以向更高的位数进行进位。

四年级简便计算归纳整理

四年级简便计算归纳整理

四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年级,学生开始接触更加深入的数学学科。

在这个年级中,简便计算、归纳和整理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四年级中关于简便计算、归纳和整理的内容,并提供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一、简便计算简便计算是指通过一些特殊的计算方法来简化复杂的运算过程,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简便计算方法。

1.乘法口诀表乘法口诀是四年级学生必须要背诵的内容。

通过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可以在计算乘法时省去繁琐的计算过程,提高计算的速度。

2.进位和退位在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时,经常会出现进位和退位的情况。

学生需要学会判断是否需要进位或退位,并正确地进行计算。

3.估算和调整估算和调整是指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时,通过合理地估算和调整,使得计算结果更加接近实际值。

这一方法可以在计算中起到预防错误和纠正错误的作用。

二、归纳归纳是指通过观察和总结的方法,从大量的事实中找出规律和共性,然后进行概括和总结。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归纳方法。

1.观察和列举观察和列举是进行归纳的基础步骤。

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列举出一系列相关的事实,从中寻找共性和规律。

2.找出规律在观察和列举的基础上,学生需要通过思考和分析,找出相同或相似的规律。

这一步骤需要学生运用自己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概括和总结一旦找到了规律,学生需要将其进行概括和总结。

这一步骤可以通过描述、表格、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三、整理整理是指将学习的内容进行系统化和有序化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整理方法。

1.编制课堂笔记课堂笔记是学生整理学习内容的重要手段。

学生可以通过记录重点内容、关键步骤和例题等方式,将学习内容整理有条理,方便复习和回顾。

2.制作学习卡片学习卡片是学生进行复习和记忆的工具。

学生可以将重要的公式、定理和规律写在卡片上,通过反复翻阅和记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组织学习资料学习资料的组织是一个高效学习的重要环节。

学生可以将课本、练习册、作业本等内容按照章节或主题进行归类整理,建立自己的学习资料库,方便查找和使用。

常用的七种简便运算方法

常用的七种简便运算方法

常用的七种简便运算方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人们经常需要进行各种运算。

为了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人们发展了一些简便运算方法。

下面介绍七种常见的简便运算方法。

一、乘法运算乘法是一种常见的运算,我们可以通过快速的心算来简化乘法运算。

以下是常见的三种乘法运算方法:1.整数乘法当两个整数相乘时,我们可以使用分配律和结合律来简化运算。

例如,计算48×5:首先,我们可以将5分解成2和3的和:48×5=48×(2+3)。

然后,应用分配律,得到:48×(2+3)=48×2+48×3最后,进行心算得出:48×2=96,48×3=144将结果相加,得到:96+144=240。

所以,48×5=240。

2.十位数乘法当一个数以0结尾,另一个数是两位数时,我们可以使用十位数乘法来简化运算。

例如,计算40×32:首先,将32分解成30和2的和:40×32=40×(30+2)。

然后,应用分配律,得到:40×(30+2)=40×30+40×2最后,进行心算得出:40×30=1200,40×2=80。

将结果相加,得到:1200+80=1280。

所以,40×32=1280。

3.另一个乘法快速计算方法是经过适当分解,再通过相应的加减法操作,运算速度更快且容易进行。

例如,计算98×7:首先,将98分解成90和8的和:98×7=(90+8)×7然后,应用分配律,得到:(90+8)×7=90×7+8×7最后,进行心算得出:90×7=630,8×7=56将结果相加,得到:630+56=686所以,98×7=686二、除法运算除法是一种常见的运算,我们可以使用心算和简化方法来快速计算除法。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知识点总结

7.4简便计算
一、运算律
加法: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乘法:
交换律:axb=bxa
结合律:(axb)xc=ax(bxc)
分配律:(a±b)xc=axc±bxc
二、其它规律
1、把数化整。

能凑成整10、整100、整1000的数,要把数交换、结合在一起先算。

如:12+98+2=12+(98+2) 1.2+5.6+4.4= 1.2+(5.6+4.4)4x24=100 8x25=200 8x125=1000
2、改变运算顺序(去括号、添括号):
去括号前:如果括号前是“+”(或者无),括号内的数前面的运算号都不变(照抄写下来);如:2+(5-3)=2+5-3
去括号前:如果括号前是“-”,括号内的数前面的运算号都要变号。

如:2-(5-3)=2-5+3
添括号后,如果要在括号前加“+”号,那么括号内的数前面
的符号和没添加括号时一样,不变。

如:2+5-3 =2+(5-3)添括号后,如果要在括号前加“-”号,那么括号内的数前面的符号和没添加括号时都要改变。

如:2-5+3=2-(5-3)
(去、添括号只会在加减运算钟使用)
3、对适当的数进行分解。

如32x125x25=(4x25)x(8x125)
4、具有相同特点的数结合在一起进行先算。

如相同分母的分数加减运算,先计算同分母的。

5、连减连除题型。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的几种方法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的几种方法

请归纳小学数学简便计算得几种方法1、利用运算定律、性质、法则。

①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②减法性质a-(b+c)=a-b-c,a-(b-c)=a-b+c,a-b-c=a-c-b,(a+b)-c=a-c+b=b-c+a。

③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④除法性质a÷(b×c)=a÷b÷c,a÷(b÷c)=a÷b×c,a÷b÷c=a÷c÷b,(a+b)÷c=a÷c+b÷c,(a-b)÷c=a÷c-b÷c、⑤与、差、积、商不变得规律与不变:如果a+b=c,那么(a+d)+(b-d)=c,差不变:如果a-b=c,那么(a+d)-(b+d)=c,积不变:如果a×b=c,那么(a×d)×(b÷d)=c,商不变:如果a÷b=c,那么(a×d)÷(b×d)=c,(a÷d)÷(b÷d)=c、2、拆数法、凑整法。

3、利用基准数法。

4、等差数列求与。

例1:87+44+56=?分析:运用加法结合律,先将44与56凑整,再计算。

解:87+44+56=87+(44+56)=87+100=187例2:63+18+19=?分析:将63拆分为60+1+2,然后再用结合律将18与2,19与1凑整。

解:63+18+19=60+2+1+18+19=60+(2+18)+(1+19)=60+20+20=100例3:45-18+19=?分析:在只有加减法得同级运算中,运算顺序可改动,先+19,再-18,也可以理解为“带符号搬家”。

常用的七种简便运算方法

常用的七种简便运算方法

小学数学速算技巧顺口溜简便计算三字经做简算,是享受。

细观察,找特点。

连续加,结对子。

连续乘,找朋友。

连续减,减去和。

连续除,除以积。

减去和,可连减。

除以积,可连除。

乘和差,分别乘。

积加减,莫慌张,同因数,提出来,异因数,括号放。

同级算,可交换。

特殊数,巧拆分。

合理算,我能行。

常用的七种简便运算方法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a+b+c=a+c+ba+b-c=a-c+ba-b+c=a+c-ba-b-c=a-c-ba×b×c=a×c×ba÷b÷c=a÷c÷ba×b÷c=a÷c×ba÷b×c=a×c÷b)(一)加括号法1.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2.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要变号。

(二)去括号法1.在加减运算中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

2.在乘除运算中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原来括号里的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

)1.分配法括号里是加或减运算,与另一个数相乘,注意分配例:8×(3+7)=8×3+8×7=24+56=802.提取公因式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例:9×8+9×2=9×(8+2)=9×10=903.注意构造,让算式满足乘法分配律的条件。

例:8×99=8×(100-1)=8×100-8×1=800-8=792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

小学简便计算方法总结

小学简便计算方法总结

小学简便计算方法总结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习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掌握简便计算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计算速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下面总结了小学数学常用的简便计算方法。

一、加法的简便计算方法1.同位数相加:将同位数的数相应位上的数字相加,不进位。

2.进位相加:将参与加法计算的数按照个位、十位、百位等顺序进行相加,若一些的和超过10,则向下一位进位。

3.补数减法:将减数补全为一个整数,然后进行加法计算。

4.分步相加:可以将一个大的数拆分为多个小的数相加,再将结果进行累加。

例如,对于387+126,可以拆分为300+100=400,80+20=100,7+6=13,然后将结果相加。

二、减法的简便计算方法1.减法转换为加法:将减法问题转化为加法问题。

例如,对于36-25,可以转化为36+(-25)。

2.补数法:将被减数补全为一个整数,然后进行加法计算。

3.列竖式减法:将减法按照列竖式的形式进行计算,从右到左逐位计算。

如果不满足减法条件,则向高位借位。

三、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1.乘法的分配率:a×(b+c)=a×b+a×c。

可以将乘法分解为更简单的计算。

2.乘法交换律:a×b=b×a。

可以改变计算次序。

3.乘法结合律:(a×b)×c=a×(b×c)。

可以改变计算次序。

4.十位数相乘:对于两个十位数相乘,只需要将两个十位数的个位数相乘得到个位,十位数直接相乘。

5.乘数末尾为5的乘法:将乘数的个位数加1,得到除了个位数之外的位数,然后与被乘数首位相乘得到最后的结果。

四、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1.除法的分配率:(a+b)÷c=a÷c+b÷c。

可以将除法分解成更简单的计算。

2.除数约分:将除数和被除数同时除以同一个数,得到的结果不变。

3.除法转换为乘法:将除法问题转化为乘法问题。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方法总结及类型归类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方法总结及类型归类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乘除法篇一、乘法:1.因数含有25和125的算式:例如①:25×42×4我们牢记25×4=100,所以交换因数位置,使算式变为25×4×42. 同样含有因数125的算式要先用125×8=1000。

例如②:25×32此时我们要根据25×4=100将32拆成4×8,原式变成25×4×8。

例如③:72×125 我们根据125×8=1000将72拆成8×9,原式变成8×125×9。

重点例题:125×32×25 =〔125×8〕×〔4×25〕2.因数含有5或15、35、45等的算式:例如:35×16我们根据需要将16拆分成2×8,这样原式变为35×2×8。

因为这样就可以先得出整十的数,运算起来比拟简便。

3.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例如:56×32+56×68我们注意加号两边的算式中都含有56,意思是32个56加上68个56的和是多少,于是可以提出56将算式变成56×〔32+68〕如果是56×132—56×32 一样提出56,算是变成56×〔132-32〕注意:56×99+56 应想99个56加上1个56应为100个56,所以原式变为56×(99+1) 或者56×101-56=56×〔101-1〕另外注意综合运用,例如:36×58+36×41+36=36×〔58+41+1〕47×65+47×36-47 =47×(65+36-1)4.乘法分配律的另外一种应用:例如:102×47我们先将102拆分成100+2 算式变成〔100+2〕×47 然后注意将括号里的每一项都要与括号外的47相乘,算式变为:100×47+2×47例如:99×69 我们将99变成100-1算式变成〔100-1〕×69然后将括号里的数分别乘上69,注意中间为减号,算式变成:100×69-1×69二、除法:1.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乘积:例如:32000÷125÷8 我们可以将算式变为32000÷〔125×8〕=32000÷10002.例如:630÷18 我们可以将18拆分成9×2 这时原式变为630÷〔9×2〕注意要加括号,然后翻开括号,原式变成630÷9÷2=70÷2三、乘除综合:例如6300÷〔63×5〕我们需要翻开括号,此时要将括号里的乘号变为除号,原式变为 6300÷63÷5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加减法篇一、加法:1.利用加法交换律例如:254+158+246我们首先观察发现254与246相加可以凑成整百,于是交换158和246两个加数的位置,变成254+246+158。

简便运算的16种运算方法

简便运算的16种运算方法

简便运算的16种运算方法数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从古至今,它的覆盖范围从基本的加减乘除到复杂的概率统计与抽象猜想,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运算,现代的数学运算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多,让我们更便捷的完成复杂的计算,帮助人类完成更好的分析。

其中最简单的,也是最重要最常用的数学运算就是加减乘除,下面我们就来讲讲这16种简便运算方法。

1.加法:加法是最基本的一种运算,它的运算结果是两个数相加的结果。

例如:3+2=5,用符号表示就是3+2=5,也可以用三个箭头来表示:3→2→52.减法:减法也是一种常用的运算,它的运算结果是两个数相减的结果。

例如:5-2=3,用符号表示就是5-2=3,也可以用四个箭头来表示:5→-2→33.乘法:乘法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运算,它的运算结果是两个数相乘的结果。

例如:3×2=6,用符号表示就是3×2=6,也可以用三个符号来表示:32=64.除法:除法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运算,它的运算结果是两个数相除的结果。

例如:6÷2=3,用符号表示就是6÷2=3,也可以用三个符号来表示:6÷2=35.开平方:开平方就是求一个数的平方根,也就是说求一个数的乘积等于另一个数的数字,它的运算结果是求一个数的平方根。

例如:√9=3,用符号表示就是√9=3,也可以用两个箭头来表示:9→√36.百分数:百分数表示一个数和总数的比例,它的运算结果是一个数和总数的比例。

例如:50%=0.5,用符号表示就是50%=0.5,也可以用两个箭头来表示:0.5→50%7.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就是当有两个未知数的数学式子时,它的运算结果是求出这两个未知数的值。

例如:2x2-2x+1=0,用符号表示就是2x2-2x+1=0,也可以用三个箭头来表示:2x2→-2x→+1=08.指数:指数是指把一个数乘以自身的次数,它的运算结果是把一个数乘以自身的次数。

例如:23=8,用符号表示就是23=8,也可以用两个箭头来表示:23=89.因式分解: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复合数字分解成几个乘积的基础数字,它的运算结果是把一个复合数字分解成几个乘积的基础数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卓立教育-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方法总结一、拆分法:为了方便计算或能使计算变得简便,在进行计算时,会将某些数字拆分开来再进行重新组合,这样的方法叫拆分法。

例题1:101+75=(100+1)+75=100+75+1=176例题2:125×32=125×8×4=1000×4=4000例题3:999×999+1999=999×999+(1000+999)【将1999拆分】=999×999+999+1000 去括号,并使用交换律交换位置=999×999+999×1+1000 为使用乘法分配律,故将原式变形,给拆分出来的999乘以1=999(999+1)+1000 使用乘法分配律,提取999=999000+1000=1000000例题4:33333×66666+99999×77778此题数字中最为特殊的是77778,我们发现这个数字加上22222正好等于100000,所以最好能从其他数字中拆分出来22222。

经过观察,我们发现只有66666可以拆出,所以将66666拆分成22222×3。

原式=33333×3×22222+99999×77778=99999×22222+99999×77778=99999(22222+77778)=00例题5:13000÷125=13×1000÷125=13×8=104例题6:÷= 1988×10001÷2000×10001=1998÷2000,即二、归零法:为了方便计算或能使计算变得简便,在进行计算时,要在计算式中加上一个数再减去同一个数的方法叫归零法。

(即等于加了个“0”,所以叫归零法)例题1:++++++=+++++++在上式中,我们加了一个又减去了一个,等于没加没减。

这样一来,除最后一项之外,每一项与前一项相加就会等于前一项。

则:=1三、凑整法:为了方便计算或能使计算变得简便,在进行计算时,要通过“凑”的方式让计算式中出现整百、整千、整万等数字。

例题:99999+9999+999+99+9=(99999+1)+(9999+1)+(999+1)+(99+1)+(9+1)(加了5个1,所以减去5)=100000+10000+1000+100+105=111110—5 =111105四、代入法:为了方便计算或能使计算变得简便,在进行计算时,把一些相同项用字母代替的方法。

例题:﹙++﹚×﹙++﹚-﹙+++﹚×﹙+﹚计算式共由4个项组成,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每一项中都有+,我们就可以设+=a,则原式就可以变换为:(+a)×(a+)-﹙+a+﹚×a=a+++a-a--a(相同加项和减项相抵消)=五、通分与约分:为了方便计算或能使计算变得简便,在进行计算时,巧妙运用通分(找最小公倍数)和约分(找最大公约数)。

例题:77÷8+11×10+1×第一步,带分数变假分数=77÷+×10+×=77×+×10+×交叉约分=9+2×56+ =121六、倒数法:即“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例题:﹙+﹚÷×250%除以等于乘以4=×4×=×10=七、运算定律及法则:即运用各类运算定律及法则使计算变的简便的方法(选取常见、常用的几个,举例说明)。

(1)乘法分配律 a×(b+c)=ac+bc概念记忆: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之后的和(或: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之后的和,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乘以第三个数)例题1:777÷777首先,带分数变假分数,只变换不计算结果=777÷为了出现乘法分配律,给最后一个777乘以1=777÷=777÷倒数法变换=777×(777与777相约分)约分=例题2:33333×66666+99999×77778此题数字中最为特殊的是77778,我们发现这个数字加上22222正好等于100000,所以最好能从其他数字中拆分出来22222。

经过观察,我们发现只有66666可以拆出,所以将66666拆分成22222×3。

原式=33333×3×22222+99999×77778=99999×22222+99999×77778 可以使用乘法分配律=99999(22222+77778)乘法分配律=00(2)乘法交换律 a+b= b+a概念记忆:两个数或多个数连续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相加,和不变。

如:125+83+75+17=125+75+83+17=300(3)乘、除法交换律××÷÷÷=÷×÷×÷=9×4×=(4)减法性质a-b-c=a-(b+c)概念记忆: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后几个数的和。

(5)除法性质a÷b÷c=a÷(b×c)概念记忆: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后几个数的积。

(6)乘、除法运算性质A:乘法:两个因数相乘,其中一个因素扩大若干倍,要想使积不变,另外一个因数就应该缩小相同的倍数(记忆方法:乘法,你扩我缩)例题:×-345×-123×将上式中、345、全部变化成=×-×-×使用乘法分配律提取=×(--)=×0=0B:除法:两个数相除,被除数缩小若干倍,要想使商不变,除数也应该缩小相同的倍数;两个数相除,除数缩小若干倍,要想使商不变,被除数也应该缩小相同的倍数;(记忆方法:除法,你缩我也缩)例题:略(7)完全平方和公式:(a+b)×(a+b)= +2ab+概念记忆:两个数和的平方,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他们乘积的2倍。

例题:(75+4)×(75+4)=+4×75×2+=5625+600+16=6241(8)完全平方差公式:(a-b)×(a-b)= -2ab+概念记忆:两个数和的平方,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和减去他们乘积的2倍。

例题:(75-4)×(75-4)=-4×75×2+=5625-600+16=6041(9)平方差公式:(a+b)×(a-b)=-概念记忆:两个数的和乘以他们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的差。

例题1:71×79=(75-4)×(75+4)=-=5625-16=5609例题2:-+999×274+6274=(2014+2013)×(2014-2013)+999×274+6274=4027+999×274+6000+274=4027+999×274+274×1+6000=4027+274×(999+1)+6000=4027+274000+6000 =284027八、数字关系:运用数字之间的关系而使计算变简单的方法,需要牢记。

(1)125和8、25和4等等(2)和、和、和、和、和、和、和、和1九、裂项法:裂项法在近年的小升初考题中出现次数较为频繁,题型难度不一。

对初学的同学来说容易产生畏惧心理,但是只要了解此种题型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再结合一定量的练习,还是可以掌握的。

先看一道最基础的裂项法题目:例1、1111111111223344556677889910++++++++⨯⨯⨯⨯⨯⨯⨯⨯⨯ 从这道题目我们可以总结出裂项法题目的基本特点,主要如下:1、分数加法题(也有少量变形为分数减法或加减混合计算);2、不易通分;3、分母为有规律的乘法或乘积的形式。

(比如此题也可以表现为:1111111112612203042567290++++++++,就更为隐蔽一些)如果能在各种各样的计算题中准确的识别出这种题型,就可以优先考虑使用裂项法进行计算,不仅能少走弯路,也可以增强信心。

【解题思路】此题的右侧可以向右无限延伸,比如可以一直加到120072008⨯,这样,如果不能通过各加数之间的相互约减,很难进行计算,所以可以进行拆分裂项,制造减法。

以134⨯为例:14343113434343434-==-=-⨯⨯⨯⨯,将各项都进行类似的处理,可以得到如下算式:1111111111111111111223344556677889910-+-+-+-+-+-+-+-+-,加减消去后剩下:1911010-=。

例2、1111112558811111414171720+++++⨯⨯⨯⨯⨯⨯ 解:仿照上例,将125⨯拆分为5225-⨯,但注意到分数值实际上扩大了3倍。

可以给每个分数乘以13,我们把这一步叫做调整系数....。

原式=1111111(...)325581720⨯-+-++-=1113()322020⨯-=。

由此可知,当分母的乘法不是连续自然数相乘的形式时,通过调整系数,我们一样可以进行裂项法的计算。

例3、15111989109 (26122090110)++++++ 这道题看上去和前面两题区别较大,但实际上,每个分数都可以改写成1m n-的形式。

只要抓住原式为分数加法、不易通分、分母为有规律的乘积这几大特点。

最终还是确信可以通过裂项法解决问题。

解:原式=111111111...1261220110-+-+-+-++- =11111110...261220110⨯------ =111110(...)2612110-++++ 现在题目又回到了前面提到的最基础的题型了吧!例4、111 (1232349899100)+++⨯⨯⨯⨯⨯⨯ 这是一道分母有3个乘数的分数加法题,对照前面所说的三大特点,它是不是全都符合呢但是我们怎么样去拆分它呢显然组成分子的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和减数都应该来自下面的乘数中,不然就得不到形如1n 的单位分数,但对于1123⨯⨯来说,2-1,3-1,3-2似乎都符合条件,该如何选择呢经过试验可知只有选择3-1的拆分方法,并调整系数,才能保证前后拆分项之间的连贯性...。

解:原式=1314210098(...)21232349899100---⨯+++⨯⨯⨯⨯⨯⨯ =1314210098(...)212312323423498991009899100⨯-+-++-⨯⨯⨯⨯⨯⨯⨯⨯⨯⨯⨯⨯ 1111111(...)212232334989999100=⨯-+-++-⨯⨯⨯⨯⨯⨯ 111()21299100=⨯-⨯⨯=494919800 例5、1+211++3211+++43211++++ ......+11234 (1000)+++++= 分析:这道题目似,不属于裂项法的范畴,因为似乎分母不是乘积的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