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八年级上数学定义公式
最全面的初中数学概念定义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定义定理公式总结一、基本知识㈠、数与代数A、数与式:1、有理数有理数: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数轴: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
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绝对值: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加法: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
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
②0不能作除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
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
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
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最全面的初中数学概念定义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定义定理公式总结一、基本知识㈠、数与代数A、数与式:1、有理数有理数: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数轴: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
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绝对值: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加法: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
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
②0不能作除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
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
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
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八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公式
二、单位换算
三、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1 公里=1 千米 1 千米=1000 米 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 厘米 1 厘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米=10 毫米
2、1 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 1 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 倍数
(2)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1 平方厘米=100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
15.分数除以整数(0 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数,商不变.0 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得 0.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h
式,盼望能关怀到大家!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 2 公式 S=(+b)h2
八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公式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 度.
一、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bh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b)2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bh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平年 2 月 28 天, 闰年 2 月 29 天 平年全年 365 天, 闰年全年 366 天 1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日=24 小时 1 时=60 分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八年级上册数学公式
一、代数公式1.二项式定理:对于任意实数a和b,以及自然数n,有:(a + b)ⁿ = C(n, 0)aⁿb⁰ + C(n, 1)aⁿ⁻¹b¹ + C(n, 2)aⁿ⁻²b² + ... + C(n, n-1)abⁿ⁻¹ + C(n, n)a⁰bⁿ其中C(n,k)表示从n个元素中选择k个元素的组合数。
2.平方差公式:对于任意实数a和b,有:(a+b)(a-b)=a²-b²3.同底数幂相除法则:对于任意非零实数a、b和自然数n,有:(aⁿ)/(bⁿ)=(a/b)ⁿ二、几何公式1.周长公式:对于任意多边形的周长C,有:C = a₁ + a₂ + ... + an其中a₁,...,an是多边形的各条边的长度。
2.面积公式:对于常见图形的面积S,有:-矩形:S=长×宽-正方形:S=边长²-三角形:S=(底边×高)/2-梯形:S=(上底+下底)×高/2-圆:S=πr²(其中π取近似值3.14,r为半径)3.体积公式:对于常见几何体的体积V,有:-长方体:V=长×宽×高-正方体:V=边长³-圆柱体:V=πr²h(其中π取近似值3.14,r为底圆半径,h为高)-圆锥体:V=(1/3)×πr²h(其中π取近似值3.14,r为底圆半径,h为高)三、三角函数公式1.三角比的定义:- 正弦函数sinθ = 对边 / 斜边- 余弦函数cosθ = 邻边 / 斜边- 正切函数tanθ = 对边 / 邻边其中θ为一个角度,对边、邻边和斜边分别指的是与θ相关的三角形中的三条边。
2.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sin²θ + cos²θ = 1- tanθ = sinθ / cosθ其中θ为任意角度。
3.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sin(θ + 2πn) = sinθ(其中n为整数)- cos(θ + 2πn) = cosθ (其中n为整数)- tan(θ + πn) = tanθ (其中n为整数)。
八年级上册数学必背概念定义全部公式总结
八年级上册数学必背概念定义全部公式总结章节一:数与代数基础1. 整数- 定义:由整数集合(Z)中的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组成。
- 公式:Z={...,-3,-2,-1,0,1,2,3,...}2. 实数- 定义:由有理数集合(Q)和无理数集合的全体组成。
- 公式:R=Q∪D3. 代数表达式- 定义:由常数、变量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
- 公式:a+bx+c=x^2+2章节二:平面几何1. 对称- 定义:两个点、图形、式子在某个点、轴等方面相同。
- 公式:点(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x,-y)。
2. 相似- 定义: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但尺寸不同。
- 公式:∆ABC∼∆DEF,则AB/DE=BC/EF=AC/DF。
3. 勾股定理- 定义: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之和。
- 公式:c²=a²+b² (c为斜边)章节三:函数与方程1. 函数- 定义:一组有序数对,在数对中,第一元素为定义域中的一个数,第二元素为值域中的一个数。
- 公式:y=f(x)2. 一元一次方程- 定义:形如ax+b=c(a≠0)的方程。
- 解法:等式两边同时减去b,再同除以a。
- 公式:ax+b=c, x=(c-b)/a3. 二元一次方程组- 定义:两个形如ax+by=c的方程。
- 解法:用消元法将两个方程消去其中一个变量,再带回求解另一个变量。
- 公式:ax+by=c, dx+ey=f数与代数基础是数学学科的基本内容。
在中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了解这些基础概念、定义与公式是非常必要的。
本章主要包括整数、实数、代数表达式等知识点。
首先,整数的定义是由整数集合(Z)中的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组成。
在计算中,我们可以使用整数实现对于数量的整数计量。
例如,当我们需要表达“3个苹果减去5个苹果,在数学中可以表示为3-5=-2。
整数的范围非常广泛,因此我们可以应用它们来完成数学分析、几何分析、统计分析等。
八年级上册数学公式定理
优选文档八年级上册数学公式定理1.全等形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把两个全等的图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4.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3〕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4〕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5.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6.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7.角平分线的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8.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局部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9.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10.垂直平分线的定义:经过线段中点而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1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13.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14.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公式概念定理归纳
八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定义、公式归纳1.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对应角的平分线、对应边上的高相等。
4.作图: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课本P8)、作已知角的平分线(课本P19)、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课本P35)、作轴对称图形(课本P40)。
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成SS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成SAS)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成ASA)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成AAS)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简写成HL)6.7.8.9.10.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11.12.13.14.15.“最短问题”解题方法: 课本P4216.17.18.19.20.21.22.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任何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
23.24.25.1²=.2²=.3²=.4²=1.5²=2.6²=3.7²=4.8²=6.9²=8.10²=10.11²=12.12²=14.13²=16.14²=19.15²=22.16²=25.17²=28.18²=32.19²=36.20²=40.1³=.2³=.3³=2.4³=6.5³=12.6³=21.7³=34.8³=51.9³=72926.27.28.29.30.3132.33.在一个变化过程中, 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 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常量。
34.35.36.37.38.39.40.41.42.4344.45.整式乘除法公式和方法:46.因式分解定义:47.因式分解方法:(1)提公因式法(2)公式法(将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逆用)。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八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第一章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²+b²=c²。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²+b²=c²,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a²+b²=c²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实数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1、实数的分类:正有理数、有理数零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实数负有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特点,归纳起来有四类: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7、32等;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π+8/3等;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xxxxxxxx01…等;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等。
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1、相反数: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是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
如果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a|≥0)。
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
若|a|=a,则a≥0;若|a|=-a,则a≤0.3、倒数: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5、估算。
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2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²=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八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公式知识点
八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公式知识点八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公式知识点八年级的学生想提高数学成绩,第一步就要将书上的重要公式弄懂,经常复习,做到熟练运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八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公式知识点篇1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
叫做完全平方公式、为了区别,我们把前者叫做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后者叫做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
(a+b)2=a2+2ab+b2,(a—b)2=a2—2ab+b2。
(1)公式中的a、b可以是单项式,也就可以是多项式。
(2)不能直接应用公式的,要善于转化变形,运用公式。
(一)、变符号例: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1)(—4x+3y)2(2)(—a—b)2分析:本例改变了公式中a、b的符号,以第二小题为例,处理该问题最简单的方法是将这个式子中的(—a)看成原来公式中的a,将(—b)看成原来公式中的b,即可直接套用公式计算。
解答:(1)16x2—24xy+9y2(2)a2+2ab+b2(二)、变项数:例:计算:(3a+2b+c)2分析:完全平方公式的左边是两个相同的二项式相乘,而本例中出现了三项,故应考虑将其中两项结合运用整体思想看成一项,从而化解矛盾。
所以在运用公式时,(3a+2b+c)2可先变形为[(3a+2b)+c]2,直接套用公式计算。
解答:9a2+12ab+6ac+4b2+4bc+c2(三)、变结构例:运用公式计算:(1)(x+y)(2x+2y)(2)(a+b)(—a—b)(3)(a—b)(b—a)分析;本例中所给的均是二项式乘以二项式,表面看外观结构不符合公式特征,但仔细观察易发现,只要将其中一个因式作适当变形就可以了,即(1)(x+y)(2x+2y)=2(x+y)2(2)(a+b)(—a—b)=—(a+b)2(3)(a—b)(b—a)=—(a—b)2八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公式知识点篇2一、全等三角形1、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八年级上数学定义公式
下面是一些八年级上数学定义和公式的介绍:1.整数:整数是由正整数、负整数和0组成的数集。
整数常用符号为Z。
2.自然数:自然数是用来计数的数集,即从1开始的正整数。
自然数常用符号为N。
3.有理数:有理数是能够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的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有理数常用符号为Q。
4.实数:实数是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在内的所有数。
实数常用符号为R。
5.平方根: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另一个数,使得它的平方等于给定的数。
平方根常用符号为√。
6. 二次方程:二次方程是形如ax²+bx+c=0的方程,其中a、b和c是实数且a≠0. 二次方程的解可以通过使用求根公式x=(-b±√(b²-4ac))/2a来求得。
7.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一个数列,其中每个后续项与前一个项之差保持相等的数列。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使用an = a1 + (n-1)d来表示,其中a1是首项,d是公差,n是项数。
8.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一个数列,其中每个后续项与前一个项之比保持相等的数列。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使用an = a1 * r^(n-1)来表示,其中a1是首项,r是公比,n是项数。
9.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和三个内角组成的多边形。
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使用海伦公式s=(√(s(s-a)(s-b)(s-c))求得,其中s是半周长,a、b和c是三角形的边长。
10.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是一种有一个直角(90°)的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边长可以使用勾股定理a²+b²=c²来求得,其中a和b 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度,c是斜边长度。
11.正弦、余弦和正切:正弦、余弦和正切是三角函数,根据角的定义得到。
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弦等于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余弦等于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正切等于对边与邻边的比值。
12.长方形:长方形是一个具有相对边长不同的四边形,其中所有内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的周长可以通过使用公式P=2l+2w求得,其中l和w 是长方形的两个相邻边长。
8年级上数学公式及定理
初二数学上册【公式定理】,期末复习必看八上数学第一章:三角形1、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 AB+AC>BC)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推论2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每一个内角。
推论4 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3、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 - 2)×180° 。
推论: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第二章全等三角形4、全等三角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①边边边公理(SSS)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②边角边公理(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角边角公理(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角角边推论(AAS)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⑤斜边、直角边公理(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5、角的平分线①性质定理: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几何语言: ∵OC是∠AOB的角平分线(或者∠AOC=∠BOC) PE⊥OA,PF⊥OB ,点P在OC上∴PE=PF(角平分线性质定理)②判定定理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几何语言: ∵PE⊥OA,PF⊥OB PE=PF ∴点P在∠AOB的角平分线上(角平分线判定定理)第三章轴对称6、轴对称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7、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①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几何语言: ∵MN⊥AB于C,AB=BC,(MN垂直平分AB), 点P为MN上任一点∴PA=PB(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②逆定理 :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八年级数学复习必背几何定理定义公式
八年级数学复习必背几何定理定义公式班级姓名第一部分相交线、平行线1、直线公理: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直线;2 、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4、对顶角相等;5、垂线的性质:①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②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写为:垂线段最短;6、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作平行线;7、在同一平面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相交和平行;在空间几何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相交、平行和异面;8、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7、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平行线的判定: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0、平行线的性质: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第二部分三角形1、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2、三角形的中线: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和对边中点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中线;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对边相交,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角平分线;4、三角形的高:经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高;5、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6、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7、推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8、真命题: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9、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10、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11、连接多边形的不相邻顶点的直线叫作对角线;从n 边形n ≥3的一个顶点可以引n-3条对角线,n 边形n ≥3一共有)3(21 n n 条对角线;12、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作全等形;13、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作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1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①边角边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②角边角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角角边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边边边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⑤斜边、直角边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第三部分 轴对称图形 1、轴对称: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能够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直线成轴对称;2、轴对称图形: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3、轴对称的性质:①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②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③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④真命题: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②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6、角的轴对称性:①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②在角的内部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③角的平分线是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7、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作等腰三角形;8、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②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9、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10、等边三角形的定义: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作等边三角形;1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1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①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13、直角三角形的性质: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③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④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⑤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3014、直角三角形的判定:①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②真命题:如果三角形的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长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③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第四部分中心对称图形1、中心对称:如果把一个图形绕一个点旋转180°后能够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点成中心对称;2、中心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一个点旋转180°后能够与自身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3、中心对称的性质:①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②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4、真命题: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成中心对称;5、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6、平行四边形性质: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7、平行四边形判定:①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真命题: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⑤真命题: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注意:假命题...: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8、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作矩形;9、矩形的性质:①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10、矩形的判定:①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11、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作菱形;12、菱形的性质:①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②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13、菱形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推而广之:真命题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14、菱形的判定:①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③真命题:一条对角线平分一个内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15、正方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并且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作正方形;16、正方形性质: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17、正方形的判定:既是矩形,又是菱形的四边形是正方形;18、梯形的定义: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作梯形;19、等腰梯形的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叫作等腰梯形;20、等腰梯形性质:①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②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21、等腰梯形判定:①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②真命题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22、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定义:连接三角形的两边中点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中位线;23、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24、梯形的中位线:连接梯形的两腰中点的线段叫作梯形的中位线;25、真命题: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之和的一半;26、真命题: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中点的连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之差的一半;27、梯形的面积等于中位线与高的乘积;28、真命题:①连接任意四边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真命题:②连接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的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矩形;真命题:③连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
八年级上册数学定义总结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数学定义总结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定义总结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定义总结人教版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1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八年级数学人教版第十六章分式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B叫做分式(fraction)。
八上数学公式大全总结
八年级上册数学公式总结1.平方差公式:(a+b)(a-b)=a²-b²。
2.完全平方公式:(a±b)²=a²±2ab+b²。
3.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前面是正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4.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a^m / a^n = a^(m-n)。
5.单向式相除: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6.多项式除以单向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7.把一个多项式化成了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个变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8.两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即(a+b)(a-b)=a²-b²。
9.两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数的积的平方等于这两数的和或差的平方,即a²+b²=(a+b)²=(a-b)²。
10.两个数的和乘以或除以这两个数的差的平方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即(a+b)²=(a-b)²或(a+b)/(a-b)=a²+b²/(a-b)²。
11.弦图定理:三个数(或线段)连续排列,顺次顺序可以构成三角形时,则它们的平方和等于中心线段的平方(即第一、三个数(或线段)的平方和等于中间数(或线段)的平方)。
12.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即c²=a²+b²,其中c为斜边,a、b为直角边。
13.余弦定理:三角形的任意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和减去这两边与其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即a²=b²+c²-2bc cosA,其中A为边a所对的角。
14.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减去这两直角边的乘积的两倍。
八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及公式
八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及公式一、三角形。
1. 三角形的概念。
-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内角和三个顶点。
2. 三角形的分类。
- 按角分类:-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中直角所对的边称为斜边,另外两条边称为直角边。
-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 按边分类:-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
-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
-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3.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4.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 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 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 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5.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外角性质。
-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 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二、全等三角形。
1.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 SSS(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八年级上册数学必背概念定义全部公式总结
八年级上册数学必背概念定义全部公式总结
一、集合:
1. 集合的定义:集合是由一组对象组成的具有某种特征的对象集合。
它是不可分割的、没有重复元素的元素序列。
2. 交集:两个集合A和B中的交集为A∩B,表示A和B中共有的元素。
3. 并集:两个集合A和B的并集为A∪B,表示A和B中所
有的元素。
4. 差集:两个集合A和B的差集A-B,表示A和B中A中存
在而B中不存在的元素。
二、函数概念:
1. 函数定义: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数学关系,它把某个变量(x)
和它的值(y)之间的联系表示出来。
2. 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就是将函数的定义域上的每个点映射到函数的值域上的相应的点的图形。
3. 连续性:连续性是指函数的图像在某一点没有断点,也就是说函数的图像是连续的。
4. 函数的单调性:单调性是指函数的图像在一定的区间内保持一定的方向,这个方向可以是递增或者递减。
三、平面直角坐标系:
1. 坐标原点:坐标原点是指二维坐标系统中两个坐标轴的交点。
2. 坐标轴:坐标轴是一对垂直的直线,以原点为起点,分别为横坐标轴和纵坐标轴。
3. 直角座标:直角座标是指一个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
4. 原点对称:原点对称是指给定一个点P,将其位置上的镜子照在原点O上,就得到点P的原点对称点P'。
八级上数学定义公式
第十一章三角形1、三角形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判定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的简易方法:较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最大边)。
4、三角形四心:(1)重心:三条中线交点;(2)垂心:三条高的交点;(3)内心:三个角平分线的交点;(4)外心: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º。
6、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7、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8、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9、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10、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11、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多边形一个顶点对角线为:(n-3)条多边形对角线总条数为:n(n-3)÷2 条12、正多边形定义: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13、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内角和等于(n-2)×180º14、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º。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3、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4、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1)SSS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等。
(3)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AAS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八年级上数学定义公式之欧阳音创编
第十一章三角形1、三角形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判定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的简易方法:较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最大边)。
4、三角形四心:(1)重心:三条中线交点;(2)垂心:三条高的交点;(3)内心:三个角平分线的交点;(4)外心: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º。
6、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7、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8、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9、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10、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11、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多边形一个顶点对角线为:(n-3)条多边形对角线总条数为:n(n-3)÷2 条12、正多边形定义: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13、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内角和等于(n -2)×180º14、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º。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3、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4、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1)SSS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等。
(3)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AAS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三角形
1、三角形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
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判定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的简易方法:较小两边之和大于第
三边(最大边)。
4、三角形四心:(1)重心:三条中线交点;(2)垂心:三条高的交
点;(3)内心:三个角平分线的交点;(4)外心: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o。
6、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7、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8、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9、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10、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11、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
边形的对角线。
多边形一个顶点对角线为:(n-3)条多边形对角线总条数为:n(n-3)÷2 条
12、正多边形定义: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
边形。
13、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内角和等于(n-2)×180o
14、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o。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1、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3、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
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4、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
应角相等。
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1)SSS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等。
(3)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AAS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6、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1)角相等且两垂直;(2)垂线段相等】
7、角的平分线的判定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
角的平分线上。
【(1)两垂直且垂线段相等;(2)角相等】
第十三章轴对称
1、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
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一个图形)
2、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
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两个图形)3、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轴对称。
4、线段垂直平分线: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
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5、轴对称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
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重直平分线。
(两个图形)
6、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
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一个图形)
7、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
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8、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与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
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9、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点(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1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三线合一)
1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
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1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
都等于60°.
13、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4、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
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15、最短路径问题:
(1)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连接直线外的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垂线段最短)
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同底数幂的乘法:a m ?a n = a m+n (m,n 都是正整数)。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同底数幂相除除法公式:a m ÷a n = a
m-n (a ≠0,m,n 都是正整数,
并且m >n)。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3、幂的乘方:(a m )n = a mn (m,n 都是正整数)。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4、积的乘方:(ab)n = a n b n (n 是正整数)。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5、a 0=1(a ≠0)
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
6、分式乘方法则:
b a n = b a 7、整式的乘法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
,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n n
(a+b)(p+q)=ap+aq+bp+bq
8、整式的除法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9、乘法公式:
(1)平方差公式:(a+b)(a-b) = a2-b2
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2) 完全平方公式:(a+b)2 = a2+2ab+b2
(a-b)2 = a2-2a b+b2
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
去)它们的积的2倍。
(3)(x+p)(x+q)=x2+(p+q)x+pq
10、添括号法则: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正号,括到括号的各项都
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11、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成了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这个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12、因式分解的方法:
(1)提公因式法: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取出来,将多项式写成公因式与另一个因式的乘积的形
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2)公式法:
平方差公式:a 2
-b 2=(a +b )(a -b) 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
完全平方公式:a 2+2a b +b 2 =(a +b )
2 a 2-2a b +b 2 =(a -b )2
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
2倍。
等于这
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十字相乘法公式:x 2
+(p+q )x+pq=(x+p )(x+q )第十五章分式
1、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C B C A B A
C B C A B A (C ≠0)
2、分式的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
的约分。
最简分式: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
分式的通分: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3、分式的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
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4、分式的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5、分式乘方法则:b a
n = b a 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6、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1)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2)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7、a -n =a 1
8、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指数的相反数。
9、将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10、解分式方程的步骤:(1)方程两边乘以最简公分母(去分母)(2)解得(3)检验当时,最简公分母≠0(或最简公分母=0)n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