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简便计算小学数学教案
简便计算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教学目标:
1. 理解简便计算的概念和意义;
2. 能够利用简便计算方法快速计算数字;
3. 能够熟练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教学重点:
1. 理解简便计算方法;
2. 掌握使用简便计算方法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知识:通过简单例题引导学生认识简便计算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习加法简便计算方法:介绍通过近似相加和交换律简便计算加法;
3. 学习减法简便计算方法:介绍通过近似减去和借位简便计算减法;
4. 学习乘法简便计算方法:介绍通过分解乘数和合并乘数简便计算乘法;
5. 学习除法简便计算方法:介绍通过倍数法和估算商数简便计算除法;
6.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供学生巩固所学的简便计算方法;
7.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简便计算方法,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应用。
教学辅助:
1. 教案PPT;
2. 课堂小板书;
3. 计算题练习册。
教学评估:
1. 课堂练习:随堂练习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一些练习题供学生在家中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建立简便计算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同的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商的变化规律简便运算教法
商的变化规律简便运算教法这是一篇基于商的变化规律的简单计算教案,是一篇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和家长借鉴。
商的变化规律简便运算教法 1一、教材分析:《商的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除数是两位数商一位和两位的笔算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让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既为学习简便运算作准备,也有利于以后学习小数除法、分数和比的有关知识,是小学数学中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
二、学情分析:学生能运用已有的计算技能,通过计算,发现商随着被除数或除数的变化而变化,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放手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比较等活动去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三、教法学法:基于以上的认识,遵循“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实现为前提”的重要理念。
为了完成以上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发现规律,掌握规律;突破教学难点:利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发现式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
教师以组织者、引导者和合的身份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多元化互动,通过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中去。
学生一方面尝试发现,体验创造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合作意识,在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逐步归纳出商的变化规律。
四、教学设计:它是从四个环节进行的。
首先,引入对话,揭示新课。
此链接中没有创建场景。
我觉得直接探索这种探究式的法律课程比较好。
另外,如果这个课程创造的场景太多,可能很难完成。
于是我直接安排学生快速回答九个问题,然后学生分类,老师方便提问:你怎么分类的?由学生说:按被除数、除数、商分类。
这直接为后面的探究做了铺垫。
第二个环节是探索规律,建构新知。
从三个方面着手。
1、被除数不变,商的变化规律。
这个规律要强细讲解,先要学生整体观察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被除数不变,除数从上往下变大了,商从上往下反而变小了,反之除数从下往上变小了,商反而变大了。
简便计算(参考教案二)
简便计算(参考教案二)导读:本文简便计算(参考教案二),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教学目标(一)学会根据算式特点,运用运算定律,用简便方法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
难点:根据算式特点,自觉、灵活地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口算,并说说哪些题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为什么?25×40= 2600÷100= 24×9+24=8×125= 2.5×3.6= 2.4×0.5+0.5×3.6=1300÷100=50×9×2= 15.31-(0.31+3.5)=21×100= 4×7×25= (16.8+1.47)÷0.7=2.小结并引出新课我们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减法性质;除法商不变的性质可以使一些运算简便。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能不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和性质,使计算简便呢?(二)学习新课1.学习例4 1.8×2.58+1.8×1.42+0.5=(1)观察:上面的算式有什么特点?思考:运用什么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2)学生试做。
(3)投影打出学生试做的过程,并由学生讲出简算的依据。
1.8×2.58+1.8×1.42+0.5=1.8×(2.58+1.42)+0.5(根据乘法分配律)=1.8×4+0.5=7.2+0.5=7.7。
2.试做:1.56×1.7+0.44×1.7-0.7=学生试做后,订正,学生讲解。
1.56×1.7+0.44×1.7-0.7=(1.56+0.44)×1.7-0.7(根据乘法分配律)=2×1.7-0.7=3.4-0.7=2.7。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简便运算专题教学设计
《简便运算专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总复习之简便运算专题教材分析:简便运算是六年级学生毕业总复习“数的运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系列微课是对整数、小数、分数所有简便运算方法的综合汇总。
通过本内容的教学,能够使学生运算的速度、准度及计算能力得到一个较大的提升。
学情分析:“简便运算”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是考察学生计算能力,并能否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运算性质,使计算得以速算、巧算的一种计算方法,但在日常教学中,一部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总是心存芥蒂,感觉棘手,并且错误率很高。
鉴于六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比较丰富,而且他们的思维活跃,喜欢挑战,喜欢探寻规律,再加上当今的大数据时代,高效便捷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因此,这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通过巧算适应快节奏的初中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目标:1.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运算性质,使计算得以速算,巧算,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
2.结合实际例子,培养学生认真分析,细心观察,巧妙计算的良好学习品质。
3.激发学生勇于探究数学规律的愿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简便运算的各种题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分析、检验的学习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过程:第一讲一、介绍什么是简便运算?简便运算是一种特殊的计算,它是运用运算定律、运算性质或者根据数字的特征,使一个较复杂的式子变得很容易计算出结果的运算。
(简便运算一般不用笔算,而是利用特殊技巧,口算即可算出较复杂题目的结果。
)二、简便运算最常用的方法(一)五个运算定律(二)两个运算性质一、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简算——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计算时,要善于观察题目,同时要有凑整意识。
【注】凑整,即“凑十”、“凑百”、“凑千”等,是加减法简算的重要方法。
介绍加法交换律: 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例如:(7+16)+4=7+(16+4)= 7+20=27(其中的a,b,c可以是任意数)(1)“凑整”进行计算时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一般同时运用。
教学设计小数乘法简便运算
教学设计小数乘法简便运算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规律;2.学会运用小数简便运算的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小数乘法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方法;难点:如何合理选择简便运算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黑板、彩色粉笔、小数乘法实例等;2.学生准备:铅笔、练习纸、作业本。
四、教学过程【导入】1.利用课件或黑板上呈现一个小数乘法的实例,让学生自己去计算,然后请几名学生上来展示计算过程和结果,让其他学生评价是否正确。
【引入】2.分析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错误,激发学生关于小数乘法简便运算的思考,引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意义进行思考和讨论。
3.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代表,讨论并总结小数乘法的规律和运算特点,并设计一个小数简便运算的方法。
【呈现】4.分组展示:每组代表向全班呈现自己设计的小数简便运算方法,并向全班解释该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5.教师点评:对每组呈现的方法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讲解】6.介绍老师设计的小数简便运算方法之一:a.小数点后位数相加,小数点前位数相乘。
b.举例说明:如计算0.5×40.2,先将小数点后的位数相加得到7,再将小数点前的位数相乘得到20,将结果合并得20.7c.通过多个示例来讲解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d.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该方法的运用。
【操练】7.学生继续小组合作,根据老师介绍的简便运算方法,设计一批小数乘法练习题,并互相交换,进行练习。
8.学生自主练习:在课堂上,学生按照老师设计的简便运算方法,完成课本上关于小数乘法的练习。
【总结】9.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小数乘法简便运算方法,重点总结运用该方法的适用情况和实际应用。
【拓展】10.小数乘法的应用:利用小数乘法简便运算方法,教师设计一些涉及实际生活问题的练习题,例如购物打折、商品价格计算等。
乘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乘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第一篇:乘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第8课时乘、除法的简便计算一、教学内容:乘、除法的简便计算P29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解题算法的多样化。
2、过程与方法:在选择合理的、灵活的方法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体验乘法运算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观察能力、类推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解题算法的多样化。
难点: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相乘或相除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实物投影、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1、口算。
4×( ) =12 100÷( )=25 4×( )=32 1000÷( )=1252×5= 50×2= 25×4= 8×125= 125×80= 40×25= 刚才的口算题,你们很快就算出了结果,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在乘法运算中有哪三对好朋友呢?(想)教师板书:5×2= 25×4= 125×8= 请同学们要牢记这三对好朋友,一会儿它要给我们很大的帮助。
2、简便计算。
5×13×432×(20224) 5×99+5让学生说一说简便计算的方法和计算的过程。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简便计算。
板书课题: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二)探索发现1、教学例8。
课件出示教材第29页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师生交流后,教师可选择重要问题进行解决。
(1)解决问题: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学生尝试计算,探索简算方法。
师:我们先来研究12×25应该怎么算更简便些。
展示交流各种算法,并说明算理。
交流预设:方法一:12×25 =(3×4)×25 =3×(4×25)=3×100 =300(个) 方法二:12×25 ‘ =(10+2)×25=10×25+2×25 =250+50 =300(个) 方法三:12×25=12×(100÷4) =12×100÷4 =120224 =300(个)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在计算25×12时,方法一把12写成4与3的乘积,目的是4个25的乘积是100,可得25×12=25×4×3=100×3=300;方法二是把12写成10与2的和,目的是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先计算10个25是多少,再计算2个25是多少,最后把计算的结果相加。
五年级简便计算
小学五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教学设计(一)学会根据算式特点,使用运算定律,用简便方法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提升学生的计算水平。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
难点:根据算式特点,自觉、灵活地实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三)1.口算,并说说哪些题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为什么?25×40= 2600÷100= 24×9+24=8×125= 2.5×3.6= 2.4×0.5+0.5×3.6=1300÷100= 50×9×2= 15.31-(0.31+3.5)=21×100= 4×7×25= (16.8+1.47)÷0.7=2.小结并引出新课我们使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减法性质;除法商不变的性质能够使一些运算简便。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能不能使用这些运算定律和性质,使计算简便呢?(二)学习新课1.学习例4 1.8×2.58+1.8×1.42+0.5=(1)观察:上面的算式有什么特点?思考:使用什么运算定律能够使计算简便?(2)学生试做。
(3)投影打出学生试做的过程,并由学生讲出简算的依据。
1.8×2.58+1.8×1.42+0.5=1.8×(2.58+1.42)+0.5(根据乘法分配律)=1.8×4+0.5=7.2+0.5=7.7。
2.试做:1.56×1.7+0.44×1.7-0.7=学生试做后,订正,学生讲解。
1.56×1.7+0.44×1.7-0.7=(1.56+0.44)×1.7-0.7(根据乘法分配律)=2×1.7-0.7=3.4-0.7=2.7。
3.小结: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某一部分符合简便运算的特点,应该怎么办呢?(局部符合简便运算的特点,就要在局部实行简便计算。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数学教案设计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等基本的运算定律。
2. 学生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运算效率。
3.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运算定律的学习和理解
2. 简便计算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如购物时的找零问题,让学生意识到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2. 新知学习:
- 分别讲解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并通过实例演示。
- 让学生自己尝试推导和证明这些运算定律,加深理解。
3. 实践操作:
- 出示一些简单的算式,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 对于学生的答案,教师要及时反馈和指导,鼓励他们积极思考。
4. 总结归纳:
-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运算定律在简便计算中的重要作用。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应用运算定律。
四、作业布置:
1. 完成课本上的习题,加强对运算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 观察生活中的例子,找出运算定律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
通过对运算定律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数学不仅仅是抽象的概念,更是实际生活的工具。
同时,通过简便计算的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简便运算教学设计简便运算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帮大家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知识与技能掌握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操作,理解简单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开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开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利用几何直观,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让学生任意说说想到的分数,师随机板书这些分数。
2.根据板书,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分数里分别包含几个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由学生之前已经学过有关分数的知识引入新课,不仅进展了有效的复习,而且由问题引发学生猜想推想,渗透新课所要运用的知识,为探究新知打下根底。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1.提出问题(1)课件出示分西瓜的情境图。
将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哥哥吃了2块,弟弟吃了1块。
(2)从上面的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哥哥吃了西瓜的,弟弟吃了)(3)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问题1:哥哥和弟弟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问题2:哥哥比弟弟多吃了几分之几?问题3:西瓜还剩下几分之几?……2.探究同分母分数的加法(1)教师有意识地选择第1个问题,要求学生列出算式。
(2)同桌讨论:+等于多少?(3)操作验证答案。
如果出现这种答案,教师不忙于下结论,而再询问:有不同的答案吗?如果出现这种答案,要追问:你是怎样想的?集体验证:(预设)方法1:把○平均折成8份,先涂了2份,又涂了1份,合起来涂了3份,也就是;方法2:是2个,2个加1个是3个,也就是……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用课件进展示范。
(4)引导辨析:+的结果为什么不是?【设计意图】在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时出现了两种思路,第一种思路停留在直观感知层面,第二种思路是根据分数的意义从抽象的加法关系进展分析的。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数学教案设计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2. 难点: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
(1) 定义和解释乘法分配律。
(2) 分析和讨论乘法分配律的特性。
(3) 举例说明如何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3. 实践活动: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尝试使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师在旁指导。
4. 总结回顾: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乘法分配律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更多运用乘法分配律的例子。
5.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以巩固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练习效果:检查学生的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评估他们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情况。
3. 测试反馈:定期进行小测验或考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
五、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测试结果,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便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乘法中的简便计算数学教案设计
乘法中的简便计算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乘法中的简便计算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中的简便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法交换律:a×b=b×a2. 乘法结合律:(a×b)×c=a×(b×c)3. 乘法分配律:a×(b+c)=a×b+a×c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简单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发现乘法运算的规律,引出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二)新知讲解:1. 乘法交换律:通过举例说明两个数相乘,无论怎样排列,结果都是相同的。
例如:3×4=4×3;5×7=7×52. 乘法结合律:通过举例说明三个数相乘,无论怎样组合,结果都是相同的。
例如:(2×3)×4=2×(3×4);(5×6)×7=5×(6×7)3. 乘法分配律:通过举例说明一个数分别与另外两个数相乘,再把乘得的积加起来,等于这个数与另外两个数的和相乘。
例如:5×(2+3)=5×2+5×3(三)课堂练习: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检验他们对乘法简便计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四)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强调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在简化计算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能够理解并掌握乘法中的简便计算方法。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有些学生还不能灵活运用这些定律。
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能力训练。
五、作业布置:请同学们找出生活中可以用到乘法简便计算的例子,并尝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进行简化计算。
《简便计算》练习课教学设计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简便计算》练习课教学设计第一篇:《简便计算》练习课教学设计《简便计算》练习课教学设计人民路小学刘长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简便算法中,使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与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融为一体。
2、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感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3、情感与态度:通过学习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重点:理解简便算法的算理。
难点:在简便算法中,把一个数改成两个合适的数的积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你们知道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吗?介绍高斯是如何解决1+2+3+…+100 的。
问: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增加了学生探究的乐趣,让学生明白只要勤思多想,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
为新课做了铺垫。
】(二)提出问题,探索方法。
1、出示问题:25⨯ 7 ⨯4 问:如果按照计算顺序,会先算什么?简便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25和4是什么关系?25×4 =100。
所以可以列式为: 25⨯ 7 ⨯4 =25 ⨯4 ⨯7 =100 ⨯7 =700 25和4是一对好朋友,还有哪些数互为好朋友?125和8、2和5。
我们把这种方法命名为:找朋友法。
练习:125 ⨯5 ⨯2 ⨯82、出示问题:567+55 -67 问:哪两个数之间有关联?可以先算。
计算时,我们可以将有关联的放到一起,就是给数字搬家。
此法叫:搬家法。
练习:123+65+267+35368—49+32—51(学生独立列式,教师巡视。
)共同探索方法:123+65+267+35368—49+32—51 =(123+267)+(65+35)=368+32—(49+51)=390+100 =400—100 =490 =3003、出示问题:137+98 问:98接近哪个整百的数,还差几?可以如何列式。
加100会多2,就应该减去2。
四年级数学上册《简便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分配律等简便运算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简便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简便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复合运算问题,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2.引导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功喜悦,增强自信心,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人沟通、交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简便运算》为核心,围绕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分配律等简便运算方法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发现数学规律,提高数学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等辅助教学,形象直观地展示简便运算的规律和方法。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简便运算的规律,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简便运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梳理知识,形成体系
-通过对比、总结、归纳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梳理简便运算的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简便运算的规律和方法。
2.利用情境创设、实际问题引入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比、总结、归纳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提高数学素养。
中小学加减法简便运算练习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
中小学加减法简便运算练习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第一章:加减法简便运算概念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简便运算的概念。
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简便运算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加减法简便运算的定义及作用。
加减法简便运算的基本技巧。
1.3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加减法简便运算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讲解概念:详细讲解加减法简便运算的定义和作用。
演示技巧:展示加减法简便运算的基本技巧,并进行示范。
学生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内容。
1.4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加减法简便运算概念的理解程度。
通过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加减法简便运算技巧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加减法简便运算的技巧与方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简便运算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简便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加减法简便运算的基本技巧。
加减法简便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3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回顾上一章所学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讲解技巧:详细讲解加减法简便运算的基本技巧,并进行示范。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展示如何运用加减法简便运算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内容。
2.4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加减法简便运算技巧的理解程度。
通过练习题,评估学生运用加减法简便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加减法简便运算的练习与巩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加减法简便运算的技巧。
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2 教学内容加减法简便运算的练习题。
3.3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回顾前两章所学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布置练习:布置针对加减法简便运算的练习题。
学生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答案讲解:讲解练习题的答案,指出学生的错误,并进行讲解。
3.4 教学评价通过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加减法简便运算技巧的掌握程度。
分数简便计算(一)教学设计
分数简便计算(一)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简便运算(一)学习目标:根据算式的结构和数的特征,灵活运用运算法则、定律、性质和某些公式,可以把一些较复杂 的四则混合运算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教学过程: A 、 知识回顾:(1)64×125 (2)293×4×25 (3)75×16+84×75(4)325-165-135 (5)101×99 (6)7500÷25÷4(7)145+785+255+15 (8)25×8×4×125 (9)98×25B 、例题精讲:例题1计算4.75-9.63+(8.25-1.37) 原式=4.75+8.25-9.63-1.37 =13-(9.63+1.37) =13-11 =2 练习1计算下面各题。
1. 6.73-2 817 +(3.27-1 917 ) 2. 759 -(3.8+1 59 )-115例题2:计算33338712 ×79+790×6666114原式=333387.5×79+790×66661.25 =(33338.75+66661.25)×790 =100000×790 =79000000练习2计算下面各题:1. 3.5×114 +1.25+112 ÷452. 975×0.25+934 ×76-9.753. 925 ×425+4.25÷160 4. 0.9999×0.7+0.1111×2.7例题3:计算:36×1.09+1.2×67.3原式=1.2×30×1.09+1.2×67.3 =1.2×(32.7+67.3) =1.2×100 =120练习 3 计算:1. 45×2.08+1.5×37.6 2. 52×11.1+2.6×778例题4计算81.5×15.8+81.5×51.8+67.6×18.5 原式=81.5×(15.8+51.8)+67.6×18.5 =81.5×67.6+67.6×18.5 =(81.5+18.5)×67.6 =100×67.6=6760 练习453.5×35.3+53.5×43.2+78.5×46.52. 235×12.1+235×42.2-135×54.3C 、课堂小结:简便计算方法:1、遇到连加想加法的交换率和结合律。
人教版四年级简便计算教学设计及反思(13篇)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简便计算教学设计及反思(13篇)人教版四年级简便计算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1、在简便算法中,把一个数改成两个适宜的数的积或商的方法。
2、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的才能,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教学重、难点:1、简便算法的算理。
2、在简便算法中,把一个数改成两个适宜的数的积或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主题图学生准备: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并记录下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教学过程:一、质疑〔出示主题图及题目:王教师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还买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
王教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师:在昨天的预习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难题?生1:“12×25”中,我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个数进展改写。
生2:我想知道数的改写有什么好的方法?……师:同学们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是了不起!二、解疑师:计算“12×25”时,谁有妙招教给大家?谁能帮助解决刚刚同学们遇到的难题?〔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汇报。
〕小组1:我们组能帮助解决第一个难题。
只要记住以下几组常见凑整的数就容易了:5×2=10,25×4 =100,25×8=200,125×8=1000……计算“12×25”时可以为25找朋友4凑整,就是把12改写成3×4,即:12×25=〔3×4〕×25=3×〔4×25〕=3×100=300师:集体的力量真大,把这个难题解决了。
真羡慕你们的小集体!小组2:也可以把25改写成100÷4,就是:12×25=12×〔100÷4〕=12×100÷4=1200÷4=300师:这种方法也很巧妙!小组3:我们组把12改写成60÷5:12×25=25×〔60÷5〕=25×60÷5=1500÷5=300师:你们的答复同样精彩!小组4:我们组把25改写成5×5:12×25=12×〔5×5〕=12×5×5=60×5=300师:真不错!小组5:我们组把25改写成50÷2:12×25=12×〔50÷2〕=12×50÷2=600÷2=300师:有自己的见解,很好!小组6:我们组把12改写成2×6:12×25=〔2×6〕×25=2×25×6=50×6=300师:独具匠心,好!小组7:我们组把12改写成6+6:12×25=〔6+6〕×25=150+150=300师:妙极了!小组8:我们组把12改写成4+8:12×25=〔4+8〕×25=4×25+8×25=100+200=300师:真是绝了!小组9:我们组把25改写成20+5:12×25=12×〔20+5〕=12×20+12×5=240+60=300师:真行啊!小组10:我们组把12改写成10+2:12×25=〔10+2〕×25=250+50=300师:了不起!小组1:我们组还有一种方法,把12改写成4+4+4:12×25=〔4+4+4〕×25=4×25+4×25+4×25=100+100+100=300师:多么富有创造性的考虑,你们真行!小组3:我们组也还有一种方法,把25改写成5+5+5+5+5:12×25=12×〔5+5+5+5+5〕=12×5+12×5+12×5+12×5+12×5=60+60+60+60+60=300师:你们组的想法很独特,教师佩服你们!……师:小疑有小进,大疑有大进!同学们小组合作,集思广益,打倒了学习上的“拦路虎”,个个都是好样的!三、拓展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生1: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钱?生2: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同桌合作讨论、交流,汇报列式。
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2.2.2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2.2.2简便运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简便运算的概念及其作用。
2.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包括竖式计算、快速计算、逆运算等。
3.能够应用简便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理解它的作用。
•难点:理解逆运算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和时序内容一:简便运算的概念及其作用(10分钟)1.引入知识点:做过加减乘除的同学是不是都很烦,因为计算起来比较麻烦?2.讲解简便运算的概念:简便运算是指在计算时使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使计算更简单、方便、快捷。
3.举例说明简便运算的作用:比如我们用直接相减法计算10-1和用借位减法计算10-7,哪一种方法更简单、更快捷?内容二:竖式计算(15分钟)1.引入竖式计算的概念:竖式计算是一种以竖列为基础、逐位相应计算的方法。
2.讲解加法竖式计算的方法:以个位数相加为例,让同学们手写竖式计算,演示计算过程,以及怎样进位。
3.练习加法竖式计算:出题,让同学们分组完成练习。
内容三:快速计算(15分钟)1.引入快速计算的概念:快速计算是指在计算时使用一些特殊的方法,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速度。
2.讲解快速计算的方法:以9的乘法表为例,让同学们看看其中的规律,引导他们掌握快速计算的方法。
3.练习快速计算:出题,让同学们分组完成脑筋急转弯并运用快速计算的方法解答。
内容四:逆运算(10分钟)1.引入逆运算的概念:逆运算是指来自同一运算方式的相反的运算。
2.讲解逆运算的方法:以加减法为例,让同学们掌握逆运算的方法及其应用场合。
3.练习逆运算:出题,让同学们分组完成练习。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实用性,能够使同学们深入理解简便运算的概念、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参考资料•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四年级数学下册。
•期刊:中小学数学教育。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主要介绍了简便运算的概念、方法及其应用,通过竖式计算、快速计算、逆运算等例子引导同学们掌握简便运算的基本方法,使同学们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能够更好地进行数学研究和数学交际,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简便计算教案范文
简便计算教案范文课题名称:简便计算课时数:1课时教材版本:任意版本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简便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了解简便计算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简便计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加强学生对简便计算的应用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习题和实际应用问题。
2.学生准备好课本和纸笔。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简便计算的概念和意义,引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你们通常使用哪些简便计算方法?步骤二:讲解(10分钟)1.教师给学生讲解简便计算的基本方法,如:快速算术、近似计算、折扣计算等。
2.授课结束后,教师通过例题演示,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步骤三:练习(30分钟)1.学生自主完成习题集中关于简便计算的练习题。
2.教师巡视学生完成情况,及时纠正错误,解决疑惑。
步骤四:拓展应用(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应用问题,要求学生用简便计算方法解决。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给出答案。
3.学生代表分组展示答案,并讲解解题思路。
步骤五:总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简便计算的重要性及应用。
2.学生和教师共同总结简便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板书设计:简便计算基本概念:快速算术、近似计算、折扣计算、百分数计算等基本方法:平方定律、平方和差定理、积因子法等实际应用问题:XXX(问题示例)教学反思:本节课以简便计算为主题,通过简单的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讲解和练习建立学生对简便计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拓展应用环节中,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课堂更加活跃有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3-7 16:57:00来源:人气:861讨论:0条
课程解读
一、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连减的简便算法,整数四则运算中的简便算法。
解答过程:
630÷14
=630÷7÷2
=90÷2
=45
解题后的思考:可以用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也可以用这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数。
[思维突破题]
例7.崔老师买了25筒乒乓球,每筒32元,每筒有12个乒乓球,还买了5副乒乓球拍,花了280元。(1)崔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乒乓球?(2)买乒乓球花了多少元?(3)每个乒乓球拍多少元?
难点: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三、考点分析:
1.连减的简便计算
2.加减计算的灵活运用
3.连除的简便计算
4.乘法、乘加的简便计算
知识梳理
1.加法交换律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种运算方法叫做加法交换律。
a+b=b+a
2.加法结合律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种运算方法叫做加法结合律。
(a b)×c=a×c b×c
6.减法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a-b-c=a-(b+c)
7.除法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用一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a÷(b×c)
典型例题
[方法应用题]
例1.你能快速口算出得数吗?
5769—637—1769—620—363—380
[综合运用题]
例5.计算:642—398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加减计算的灵活运用。
(2)解题思路:398接近于400,可先用642—400=242,多减了2所以还要加2。
解答过程:
方法一:
642—398
=642—400+2
=242+2
=244
方法二:
642—398
=642—(400—2)
=642—400+2
=40÷5
=8
3874-(874+1000)
=3874—874—1000
=3000—1000
=2000
329-38-62
=329—(38+62)
=329—100
=229
347-129-147
=347—147—129
=200—129
=71
6000÷125÷8
=6000÷(125×8)
=6000÷1000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2)解题思路:从100元中减去上衣和裤子的价钱就是找回的钱;还可以用100元减去上衣和裤子的价钱总和。
解答过程:
方法一:100—49-48
=51—48
=3(元)
方法二:100—(49+48)
=100—97
=3(元)
答:应找回3元钱。
解题后的思考:我们看到上衣和裤子的价钱,49元和48元都接近50元,而且都比50小,因此可以将100分成2个50。(50—49)+(50—48)=3(元),前两种方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第三种方法是根据数据特点,灵活选用的算法。
=242+2
=244
解题后的思考:在方法一中,容易在“凑整”的思维定式下错写为642—400—2。因为将减398看成减400,是多减了,所以应该加上2。而在方法二中,应注意到括号前面是减号,因此在去掉括号时,要变号。
例6.计算:630÷14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连除的简便计算。
(2)解题思路:630和14都是7的倍数,所以用630先除以7,再除以2。
(a+b)+c=a+(b+c)
3.乘法交换律
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这种运算方法叫做乘法交换律。
a×b=b×a
4.乘法结合律
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种运算方法叫做乘法结合律。
(a×b)×c=a×(b×c)
5.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减)
**2.商场开展优惠酬宾活动,凡购物满200元回赠现金40元。小东妈妈带了650元到商场购物,请你帮她算一算,她最多能买到多少钱的物37+63 197―37―63
200÷4×5 200÷(4×5)
1200÷4÷6 1200÷24
*二、怎样简便怎样算。
360÷45
=360÷9÷5
例3.计算:496—(96—20)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加减计算的灵活运用。
(2)解题思路:496和96能凑整。
解答过程:
496—(96—20)
=496—96+20
=400+20
=420
解题后的思考:括号前面是“—”,去掉括号时括号里面的各项应该变号。题中的“—20”,应变为“+20”。
例4.妈妈要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付给售货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解答过程:
方法一:20×12×3
=20×(12×3)
=20×36
=720(张)
720<900
答:3本相册不够用。
方法二:900÷3÷12
=300÷12
=25(页)
25>20
答:3本相册不够用。
解题后的思考:这是一道一题多解的题,同学们要发散自己的思维,想出更多的解题思路。
提分技巧
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有许多,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用最简单、最容易理解的方法,这就是优化思想。
650÷200=3(个)……50(元)
3×40+650=120+650=770(元)
答:她最多能买到770元钱的物品。
一、比一比
197-37+63○197―37―63
200÷4×5○200÷(4×5)
1200÷4÷6○1200÷24
*二、怎样简便怎样算。
360÷45
3874-(874+1000)
329-38-62
347-129-147
6000÷125÷8
三、解决问题。
*1.果园里摘了2400个苹果,每25个装一袋,每4袋装一筐,一共可以装多少筐?
预习导学
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复习
一、预习新知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的知识已经学完了,下节课我们一同来复习这部分内容。
二、预习点拨
探究与反思
探究任务一:运算定律
【反思】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都有哪些?
探究任务二:运算定律的运用
【反思】怎样灵活运用这些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同步练习(答题时间:45分钟)
=6
三、解决问题。
*1.果园里摘了2400个苹果,每25个装一袋,每4袋装一筐,一共可以装多少筐?
2400÷(25×4)
=2400÷100
=24(筐)
答:一共可以装24筐。
**2.商场开展优惠酬宾活动,凡购物满200元回赠现金40元。小东妈妈带了650元到商场购物,请你帮她算一算,她最多能买到多少钱的物品?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连减的简便计算。
(2)解题思路:先用5769—1769=4000,再计算637+363=1000,620+380=1000,最后用4000—1000—1000=2000。
解答过程:
5769—637—1769—620—363—380=2000
解题后的思考:仔细观察算式的运算符号及数字的特点,恰当地选用所学的运算定律。
例2.计算:324—127+476—273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加减计算的灵活运用。
(2)解题思路:324和476能凑整,127和273能凑整。
解答过程:
324—127+476—273
=324+476—127—273
=800—(127+273)
=800—400
=400
解题后的思考:在交换数的位置时,要连同数前的符号一同交换。题中是+476与—127交换了位置。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乘法、乘加的简便运算。
(2)解题思路:
求崔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乒乓球,可先从题目中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条件:买了25筒乒乓球,每筒有12个。求25个12是多少,即12×25。
要求买乒乓球花了多少元,先找相关条件:买了25筒乒乓球,每筒32元。求一共花多少元,就是求25个32元是多少。即25×32,里面有一个特殊因数25,因此可以仿照12×25的算法解决此题。
解题后的思考:比较几个算式,找出题目中的一些特殊数,如25与4,5与2等,是我们运用定律,简便计算的关键。
例8.每本相册都是20页,每页可以插12张照片,小红家大约有900张照片,3本相册够用吗?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一题多解。
(2)解题思路:可以用乘法算出3本相册一共可以插多少张照片,然后和900张比较;也可以用除法,先算平均每本相册插多少张照片,列式900÷3,每页插12张照片,再算每本相册要插多少页,列式900÷3÷12,最后和20页比较,看够不够用。
要求每个乒乓球拍多少元,首先找到相关的已知量:买5副乒乓球拍花了280元;要明确每副与每个的含义,一副即2个。
解答过程:
(1)12×25
=3×(4×25)
=3×100
=300(个)
或
12×25
=1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