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活动彩色圆柱体优选稿

合集下载

中班益智区案例分析:彩色的圆柱体

中班益智区案例分析:彩色的圆柱体

中班益智区案例分析:彩色的圆柱体活动材料四组彩色圆柱体案例回放今天的区域活动中,宋佳轩毫不犹豫地跑到益智区,拿出了彩色圆柱体。

我走过来见他在盒子里摆弄各个圆柱体,说:“把它拿到外面来玩好不好?里面的空间太小了。

”于是宋佳轩把彩色圆柱体一个一个地拿到桌子上摆好,按照从盒子里拿出来的从小到大、从细到粗的顺序,先铺了一层黄色的圆柱,再放了绿色、红色的圆柱。

只剩下蓝色的圆柱了,这回他摆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粗细的对应,一个挨一个地放上去了,嘴里念叨着“可以了”。

他拿着两根细小圆柱边敲边得意地望着自己的作品,嘴角露出了笑容。

过了一会,他盯着中间一根细长的圆柱架着一块扁平的圆柱,凑到跟前看了好一会,似乎在担心它是否会塌掉。

“轰……”果然倒掉了。

宋佳轩把地上的圆柱体一个个捡起来放到桌子上,又开始一个一个往上垒,当他把所有的蓝色圆柱垒完了,我拿着一块扁平的圆柱体说:“试下把这个红色的再加上去呢?”他立刻回应:“不行的,再加上一个胖的会倒的。

”他嘟着嘴想了一会说:“加瘦的就不会倒了。

”于是他开始不断地尝试,在“胖”圆柱上加“瘦”圆柱,又在“瘦”圆柱上加“胖”圆柱,大的上面加小的,小的上面加大的,最后还用力吹,想把垒高的圆柱吹倒。

案例分析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机会通过感知来了解和比较物体的各种特征,如通过积木来学习长度、重量和面积的知识等。

中班的幼儿应能感知和区分粗细、长短、厚薄、轻重,能理解这些概念和会用相关术语描述物体的特征。

上述案例中,幼儿在看似简单的垒高过程中,不断尝试,不断摸索,在多次的搭建、倒塌、在搭建的过程中和教师的引导中,逐步体会到了放置物体的轻重、位置的偏正、动作的缓急等会对物体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经过多次尝试后逐步认识到一些保持物体平衡的方法,更加注意重心的平稳等物理特征,通过自己的直观感知,探索出了一定的规律:“胖”的圆柱上面放“瘦”的就不会掉,“瘦”的上面放“胖”的就会倒掉。

可见,幼儿已经能够进行量的比较,能理解粗细、轻重的概念,但还不会用相关术语进行描述。

彩色圆柱体——栅栏建构

彩色圆柱体——栅栏建构

活动名称:彩色圆柱体——基本操作
教具构成:彩色圆柱体(红、黄、绿)工作毯托盘(木板)
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通过视觉正确辨别大小的能力,具有不同颜色和立体空间感受;
2.学习正确的比较方法;
3.锻炼手眼协调能力以及手部肌肉控制力。

操作步骤:1.取来工作毯摊平,摆正;将三组圆柱体盒用木板(托盘)拖来放在工作毯上;
2.打开盖子,将盒子放到盖子上;依次由红、黄、绿的顺序取出圆柱体,将盒子盖好放到一边;
3.通过观察,将红色和黄色圆柱体分别由高到低摆成一排;绿色由低到高摆成一排;
4.将黄色圆柱体依次摞到红色上,绿色依次落到黄色上;
5.按照由上到下依次将圆柱体取下来摆成一排,依次收回到盒子里(红、黄、绿);
6.将盒子放回木板,端回原处。

变化与延伸:可以与插座圆柱体进行配对、比较。

适用年龄:3岁左右
错误控制:1.圆柱体的体积逐渐递减;
2.栅栏搭建错误时,会出现不美观的现象。

兴趣点:精美教具以及操作本身。

注意事项:在整个过程中可以让小朋友参与进来,进行尝试。

儿童摆错时,要仔细观察如需帮助及时进行指导;如果小朋友是故意的,就不用帮助。

【最新文档】彩色圆柱体大小怎么操作-范文模板 (6页)

【最新文档】彩色圆柱体大小怎么操作-范文模板 (6页)
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圆柱的体积)
二、新授教学
(一)教学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演示动画“圆柱体的体积1”)
1.教师演示
把圆柱的底面分成了16个相等的扇形,再按照这些扇形沿着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这样就得到了16块体积大小相等,底面是扇形的形体.
2.学生利用学具操作.
3.启发学生思考、讨论:
(1)圆柱体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形体?(近似的长方体)
(2)一个圆柱形罐头盒的内底面半径是5厘米,高15厘米,它的容积是多少?
(三)教学例5.
1.出示例5
例5.一个圆柱形水桶,从里面量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25厘米,这个水桶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水桶的底面积:
=3.14×
=3.14×100
=314(平方厘米)
水桶的容积:
314×25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彩色圆柱体大小怎么操作
篇一:蒙氏活动:彩色圆柱体
蒙氏活动:彩色圆柱体
活动目的:
1、直接目的:培养幼儿视觉上对大小、粗细识别概念的再认识。
2、间接目的:手眼动作的协调,手臂肌肉控制力,敏锐的观察及注意力。 活动准备:
=7850(立方厘米)
=7.8(立方分米)
答:这个水桶的容积大约是7.8立方分米.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2.公式的应用.
四、课堂练习
(一)填表
底面积s(平方米)
高h(米)
圆柱的体积v(立方米)

感官教具之彩色圆柱体

感官教具之彩色圆柱体
感官教具之彩色圆柱体
核心提示:彩色圆柱体是插座圆柱体的延伸教具,在蒙台梭利早期教具中并没有,是后人研发.........
彩色圆柱体是插座圆柱体的延伸教具,在蒙台梭利早期教具中并没有,是后人研发。插座圆柱体具有典型的自动纠错功能,它更适于年龄较小的幼儿,在蒙台梭利教育早期使用。彩色圆柱体去掉圆穴自动纠正错误的功能,让幼儿通过自己前期的感觉经验,发现差异,比较判断,给予幼儿尝试和思维的空间。
当幼儿熟练以后,可以组合使用,通过排序、配对等方式,发现圆柱体内在的相同之处,更有利于锻炼幼儿的感知能力。同时,彩色圆柱体借助色彩和形状,可进行创意造型,丰富幼儿的想像力。彩色圆柱体为几何学立体组的学习提供了早期经验。
教具构成
彩色圆柱体是插座圆柱体的延伸教具,无握柄和插座,形状、尺寸、数量与之完全相同,分红、黄、绿、蓝四种颜色与A、B、C、D四组对应,放在相同颜色的木盒中。
第1箱(红色)高度相同,直径递减。
第2箱(黄色)高度、直径均递减。
第3箱(绿色)高度与直径成反比,直径越大,高度越低。
第4箱(蓝色)直径相同,高度递减。
适用年龄
2.5岁以上,有插座圆柱体操作经验。
基本操作
彩色圆柱体单组序列练习(以红色为例)
1.引导幼儿,介绍彩色圆柱体,准备工作毯。
2.双手捧教具盒轻轻放到桌上。教师坐在幼儿的右边。
4.彩色圆柱体的造型艺术:用四组彩色圆柱体组合拼摆,塑造各种图案,发展幼儿想像力。
另外,还可以适当延伸记忆游戏、基础卡片、合作操作等。
注意事项
1.彩色圆柱体与带插座圆柱体组相似,操作顺序也相同。
(1)红色盒子:按粗细排序。
(2)黄色盒子:按高低和粗细排序。
(3)绿色盒子:按粗细排序。体由粗到细按序放回木盒中,送回教具架上

蒙氏感官彩色圆柱体绿色教案

蒙氏感官彩色圆柱体绿色教案

蒙氏感官彩色圆柱体绿色教案标题:蒙氏感官彩色圆柱体绿色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通过感官体验认识和理解彩色圆柱体的特征和属性。

2. 培养学生对颜色的敏感性和观察力。

3. 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操作技巧。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辨别和命名不同颜色的圆柱体。

2. 学生能够将圆柱体按照颜色进行分类。

3. 学生能够用手指触摸和感受圆柱体的形状和表面特征。

4. 学生能够使用彩色圆柱体进行简单的堆叠和组合。

教学准备:1. 蒙氏感官彩色圆柱体(绿色)。

2. 彩色圆柱体的图片或卡片。

3. 一块柔软的垫子或毯子。

4. 教学板或白板。

5. 彩色粉笔或马克笔。

6. 学生的个人工作区。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展示彩色圆柱体的图片或卡片,并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卡片上的颜色,并鼓励他们说出颜色的名称。

3.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些彩色圆柱体呢?探索(10分钟):1. 将蒙氏感官彩色圆柱体(绿色)放在柔软的垫子上,并邀请学生一个接一个地触摸圆柱体。

2. 鼓励学生用手指轻轻滑过圆柱体的表面,感受它的形状和质地。

3. 引导学生观察圆柱体的颜色,并与之前引入部分的图片或卡片进行对比。

4. 提问学生:你能找到其他颜色的圆柱体吗?请尝试找到并将其放在一起。

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颜色的圆柱体,并帮助他们命名每个颜色。

2. 引导学生思考:你能将这些圆柱体按照颜色进行分类吗?请尝试并将它们分成几组。

3. 鼓励学生用手指和眼睛一起工作,将圆柱体放在一起形成不同的组合。

实践(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些彩色圆柱体。

2. 要求学生在自己的工作区上进行自由的探索和实践。

3. 引导学生尝试将圆柱体按照颜色分类,堆叠和组合。

4. 鼓励学生互相观察和交流,分享他们的发现和创意。

总结(5分钟):1. 邀请学生回到教学板或白板前。

2. 与学生一起总结彩色圆柱体的特征和属性。

蒙台梭利教案彩色圆柱体兴趣点

蒙台梭利教案彩色圆柱体兴趣点

蒙台梭利教案彩色圆柱体兴趣点引言蒙台梭利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幼儿教育领域,其基本理念是通过自主探索和实践活动来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

在蒙台梭利教案中,彩色圆柱体是一种常用的教具,它能够帮助儿童发展观察、分类和排序等认知能力。

本文将介绍彩色圆柱体教具的特点、使用方法以及培养儿童兴趣的方法。

一、彩色圆柱体教具的特点•彩色圆柱体教具是一组由不同高度和直径的圆柱体组成的教具,每个圆柱体都具有不同颜色。

•彩色圆柱体教具的颜色鲜艳,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每个彩色圆柱体教具都有一个独特的插孔,可以用于插入杆子。

二、彩色圆柱体教具的使用方法在使用彩色圆柱体教具时,教师可以引导儿童进行以下活动:1.观察和比较–让儿童观察每个彩色圆柱体的外观特点,例如高度、直径和颜色。

–让儿童比较不同彩色圆柱体之间的差异,如哪个圆柱体更高、哪个圆柱体更宽等。

2.分类和排序–引导儿童将彩色圆柱体按照颜色分类,例如将所有红色的圆柱体放在一起,将所有蓝色的圆柱体放在一起,以此类推。

–鼓励儿童根据圆柱体的高度或直径进行排序,例如将所有高的圆柱体放在一起,将所有矮的圆柱体放在一起。

3.插孔练习–让儿童使用彩色圆柱体教具上的插孔,将圆柱体插入杆子中。

–引导儿童根据不同的要求,插入特定颜色或特定高度的圆柱体。

4.游戏–创造一些游戏规则,鼓励儿童使用彩色圆柱体进行游戏,如根据老师的要求,利用彩色圆柱体进行堆叠、挑选等活动。

三、培养儿童对彩色圆柱体教具的兴趣为了培养儿童对彩色圆柱体教具的兴趣,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创造有趣的场景–在教室里布置一个特别的区域,专门用于展示彩色圆柱体教具和相关活动。

–利用绘画、故事等方式,创造一些有趣的场景,吸引儿童主动参与其中。

2.多样化的活动–在使用彩色圆柱体教具时,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让儿童在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活动中体验到彩色圆柱体的魅力。

3.鼓励自主探索–鼓励儿童自由选择和探索彩色圆柱体教具,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力进行创造和发现。

幼儿园大班蒙氏数学教案《圆柱体》

幼儿园大班蒙氏数学教案《圆柱体》

幼儿园大班蒙氏数学教案《圆柱体》教案标题:幼儿园大班蒙氏数学教案《圆柱体》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能够认识圆柱体,并能够描述其特征和形状。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圆柱体模型、立体图形卡片、幼儿绘画纸。

2. 教学媒体:幻灯片。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挂出一张立体图形卡片,让幼儿观察,并引导他们发现和说出卡片中的立体图形是什么形状。

- 引导幼儿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比如有长宽高、能够围成空间等。

2. 探究(15分钟)- 展示圆柱体模型给幼儿观察,引导幼儿发现它由两个圆面和一个长方形面组成。

- 引导幼儿比较圆柱体和卡片上的其他立体图形的不同之处,并让他们描述圆柱体的特征,如形状、边缘和面的特点等。

- 让幼儿自由触摸模型,感受并描述模型的表面,引导他们认识到圆柱体是一个有曲面和平面组成的立体图形。

3. 实践(15分钟)- 分发绘画纸和彩色笔给幼儿,让他们用绘画纸和彩色笔绘制圆柱体。

- 引导幼儿观察圆柱体,并帮助他们正确绘制圆柱体的形状。

- 老师巡视并指导幼儿的绘画过程,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4. 总结(5分钟)- 让幼儿展示自己绘制的圆柱体,并让他们互相欣赏。

- 引导幼儿回答问题:圆柱体由哪些面组成?有曲面和平面吗?有边缘和角吗?- 引导幼儿总结这节课学到的内容,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课后延伸活动:1. 观察实际生活中的圆柱体,如水杯、筒灯等,并让幼儿描述其特征和形状。

2. 让幼儿在自由玩耍时,尝试制作圆柱体,并观察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和困难,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引导幼儿在幼儿园的环境中寻找和观察其他的立体图形,可以在课后给予奖励或表扬。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和绘制等方式,让幼儿认识了圆柱体的特征和形状,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课后延伸活动能够进一步巩固幼儿的学习成果。

蒙氏彩色圆柱体教案

蒙氏彩色圆柱体教案

蒙氏彩色圆柱体教案教案标题:蒙氏彩色圆柱体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蒙氏圆柱体教具的引导,帮助学生认识不同颜色的圆柱体。

2. 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教案步骤:引入:1. 使用一些彩色的圆柱体教具,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颜色的好奇心。

2. 与学生互动,提问他们对不同颜色的圆柱体有什么认识和了解。

活动一:颜色识别与分类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不同颜色的圆柱体。

2. 引导学生分辨相同颜色和不同颜色的圆柱体,进行分类整理。

活动二:颜色搭配游戏1. 准备一些由红、黄、蓝等基本颜色组成的圆柱体教具。

2. 让学生尝试将不同颜色的圆柱体进行搭配,观察和感受颜色的变化。

3. 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创造自己喜欢的颜色搭配组合,并与同学分享。

活动三:图形拼凑与填色1. 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圆柱体教具,每个教具上都绘有一个简单的图案或形状。

2. 让学生根据图案或形状,选择相应颜色的圆柱体进行拼凑和填色。

3. 鼓励学生用不同颜色的圆柱体创建属于自己的图案或形状,并展示给同学们。

巩固与评估:1. 让学生展示他们通过这些活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回顾黑板上的颜色分类、搭配和自创图案等,询问学生有关彩色圆柱体的问题并加以回答。

拓展活动:1. 外出实地观察环境中的彩色物体,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不同颜色的圆柱体。

2. 图书角落提供与彩色圆柱体相关的绘本,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资源准备:1. 蒙氏圆柱体教具2. 彩色圆柱体拼图或卡片3. 画纸、彩色铅笔、彩色笔等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对于颜色分类、搭配以及图案创作的准确性和创造力。

教案备注: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调整教案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教具的选择。

注重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和创造潜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氏活动彩色圆柱体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活动目的:
1、直接目的:培养幼儿视觉上对大小、粗细识别概念的再认识。

2、间接目的:手眼动作的协调,手臂肌肉控制力,敏锐的观察及注意力。

活动准备:
1、红色盒一个,(盒里有10个大小不同,颜色与盒盖相同的圆柱),粗细字卡各一张。

2、工作毯一块。

3、已有插座圆柱体的经验。

适合年龄:
大约3.5岁.5岁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走蒙氏线,进行线上游戏。

2、请一幼儿取来工作毯并铺好。

3、老师向幼儿介绍教具,并告诉幼儿拿教具的方法。

4、请一个幼儿上前取教具,放在工作毯上。

5、老师问小朋友:“这个盒盖是什么颜色?”打开盖子再问幼儿:“这里面的圆柱体是什么颜色他们的颜色是一样的吗”
6、老师将10个大小不一的圆柱一一取出,不按顺序放置,盖上盒盖后将盒子放在毯子的右上角.
7、老师对一幼儿说:“请你拿出最大的圆柱体放在这里;请你再拿出最小的圆柱体放在这里。


8、“这是最大的,我们还可以说这是最粗的;这是最小的,我们也可以说这是最细的。

”说完将字卡与其对应,进行三段式教学。

9、老师询问:“谁来试试把这些圆柱按从粗到细水平排列?”
10、老师:“还可以怎样排列呢谁来试试看”(让小朋友试试像粉红塔似的垂直垒高,再让他们试试没有遇过的一些排列方式。


11、等全部排好后,问小朋友:_“还要不要试试看?”
12、将圆柱一个个慢慢地整理好放回木盒中,放回原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