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几种主要思想主张的解读(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中几种主要思想主张的解读(一)

关于“仁”

《论语》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孔子认为“仁”是为人的最高准则,也是理想实践的最高境界和目标。

原著回顾: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就是仁。一旦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天下的人就会称赞他仁德了。实践仁德全靠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践仁德的细目。”孔子说:“不符合礼的不看,不符合礼的不听,不符合礼的不说,不符合礼的不做。”

颜渊说:“我虽然愚钝,也愿意照这些话去做。”

【评析】“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要求人们提高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有子说:“一个人的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官长,这种人很少;不喜好冒犯官长,却喜欢造反作乱,这种人从未有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做人的正确原则就会形成。孝弟这个东西,大概就是仁道的根本吧!”

【评析】儒家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孝敬父母,顺服兄长,那么在外就可以尽忠国家,就不会有犯上作乱的事情发生,这样就可维持社会的稳定、生存和延续。儒学把“仁”的根本建立在日常生活,即与家庭成员的情感关系上,把家庭中子女对父母情感的自觉培养作为“仁”的根本、秩序的来源和社会的基础。

3.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广泛地给老百姓以好处,并且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说是仁了吗?”孔子说:“这哪里是致力于仁呢!那一定是达到了圣的境界了吧!尧舜对此恐怕都感到为难呢!所谓仁,是说自己想站得住,于是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于是也使别人行得通。能以自身作比方去类推别人,可以说是实践仁的方法了。”

【评析】孔子指出了实践“仁”的方法,那就是推己及人,在考虑自己的同时要想到其他的人。在这里孔子并没有否定个人的利益,只是强调一定要由自己的难处或愿望想到别人的难处与愿望,并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其实也就是所谓的“忠恕”之道。“推己及人”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4.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孔子说:“人如果不仁,怎样对待礼呢?人如果不仁,怎样对待乐呢?”

【评析】孔子在这段话中阐述了“仁”与“礼”、“乐”的关系。仁,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礼和乐,是一个人的外在表现。礼和乐都要建立在仁的基础上才有意义。这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说的“诚于中而形于外”的来源。一个人对别人的礼貌是不是真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那个人是否有诚意。

5.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译文】孔子只用鱼竿钓鱼,而不用纲取鱼;用带生丝的箭射鸟,但不射栖宿中的鸟。【评析】这句话是说,孔子捕鱼不用能捕很多鱼的纲,射猎也不射已经栖息的鸟。他泛爱博施,上体天心,怜及万物,把仁爱的思想在自己的生活中切实地贯彻着,融入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并推及世间万物,是真正的“仁”的思想的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