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白杨礼赞

合集下载

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共21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共21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白杨礼赞
课文入
欣赏图片
课文导入
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欣赏过“碧 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的风韵,我们瞻 仰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的雄姿,我们也 遥望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的倩影。这节 课我们将走近白杨树的生命。白杨树是极易见的一种树 ,房前、屋后、河畔,公路旁都有它的身影。这些画面 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优美、宁静……下面让我共同欣赏 歌曲《小白杨》。
伟丈夫!
农民 哨兵 精神 意志
四个“难道”反问句式 ,层层递进、层出 迭见,气势恢弘,由赞美树到赞美人,过渡自然。
第一个“难道”句,引导读者把白杨树与人联 系起来思考,由树及人。
第二个“难道”句,引导读者把白杨树的品质与 北方农民的品质联系起来,点明象征北方农民。
第三个“难道”句,又进一步从白杨树的坚强 不屈与敌后傲然挺立的抗日军民联系起来,点明 象征北方农民中的战士。
背景知识
这是一篇托物抒情的散文,写于1941年。在此之前,作者茅盾 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正是抗日战争的 相持阶段,他亲眼目睹了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 团结抗战的情形,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 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
读准下列划横线字的字音。
写白杨树前先写高原,目的有两个。其 一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衬托它傲然挺立 的形象;其二暗写陕甘宁边区这个抗日根据 地,为后文揭象征意义作铺垫。
在第三部分文中找一找体现白杨树外形、色彩,风格的词,并把它们 标记下来。想一想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词是哪个,它的含义又是什么?
外形:干:“笔直”,枝:“绝无旁枝”“丫枝一律向上”“绝不旁逸斜出”,叶 :“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色彩:“银色”“淡青色”;风格:“倔强”,“直 ”“不折不挠”“力争上游”。最关键、最重要的词是“力争上游、倔强挺立”它表现 了白杨树不仅外形美,内在的精神更美。

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白 杨 礼 赞茅

学习目标
1、积累生字词及与作者相关的知识; 2、领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理清文章的抒
情线索; 3、在整体感知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找出
文中富有感情的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 情感,并赏析关键语句; 4、学习象征、对照与及烘托的艺术手法, 复习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修辞手 法。
学习目标
衬托 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 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 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 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 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3、作者是从 哪些方面进行 具体描写来突 出白杨树的? 白杨树外形的 总特征是什么?
干 笔直 丈把高 无旁枝
白 枝 笔直 向上 靠拢 成为一束 杨 树 叶 宽大 片片向上 没有斜生的
楠木
白杨树
对 照
一是以其“贵族化”与白杨树的“极普通” 形成鲜明对照;二是引出赞美楠木的国民 党蒋介石们,划清自己与固执派的界限, 表明自己对共产党所领导的北方抗日军民 的热爱。
巩固练习
1、你认为“极普通”和“不平凡”矛盾 吗?说说理由。
①不矛盾。
② “极普通”是单纯从树的生物 角度而言,因为这种树在西北很多很 常见。“不平凡”是从树的象征意义 角度讲的,因为它象征北方的抗日军 民。
• 象征这个表现方法的基本作用有二:一 是把作家要说而不愿直说的托义于物, 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一是帮助作家把 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奇妙地告知给读者。
• 《白杨礼赞》属于后者。这方法帮助 《白杨礼赞》冲破了国民党政府的“审 查”。我们今天运用象征的写法一般说 是属于前者,主要是为了增强文章的表 现力,收到更好的文学教育效果。
皮 光滑 有晕圈 淡青色

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共39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共39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 2.作者围绕白杨树的什么特征表达了赞美之情呢?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 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 的树! 第8段:白杨不是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
目标二 理解并初步运用象征手法
齐读第五段,体会白杨树的形象特征
思考三
1.白杨树的总体形象特征是什么,用文中的词语 来概括?
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白杨树外形的?各有 什么特点?
3.作者认为白杨树的内在品质是什么? 4.这篇课文仅仅只是礼赞白杨树吗?
1.白杨树的总体形象特征是什么,用文中的词语 来概括?
【小结】 象征手法的作用: 使文章显得含蓄隽永,与当时的写作背景有关。
齐读:第七段,文中写白杨树还用了什么手法?
好女子
婆娑 屈曲盘旋
对比
伟丈夫
伟岸 正直 质朴 严肃 坚强不屈 温和 靠紧团结 挺拔 力求上进
齐读: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 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 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 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 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12用血写 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象征
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某一事物或某种 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手法叫象征。
象征体和本体只见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 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房 )染 )
懈 dài (怠 ) dài(殆 )尽 tái( 苔 )藓
解释字词
1.礼赞:表示尊敬和赞美。 2.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语出陆
游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3.无边无垠:形容范围极为广阔。同“无边无际”。 4.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砥,磨刀石,宽平的意思。 5.潜滋暗长:暗暗的生长,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长。 恹恹:精 神不好,困倦的样子。
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不屈不挠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 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 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 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 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 你就觉得它只是树?
生长环境 ——“雄壮”“伟大”(景美)

干——笔直
杨 礼
外形特征
枝——靠拢 叶——向上
力争上游(形美)

皮——光滑
内在气质
靠近团结 倔强挺立 不折不挠
有斗争精神(神美)
课堂检测 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折磨(zhé) 折本(zhé) 折腾(zhē) B.参天(cān) 参差(chēn) 参考(cān) C.纵横(héng) 横行(héng) 蛮横(hèng) D.倔强(jiàng) 强壮(qiánɡ) 强迫(qiánɡ)
课堂检测 4.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1)一脸雀斑的小内德说道:“嗨!我有主意了。我
们很久没去爬悬崖了。”(语言描写)
(2)我慢慢地挪动了一下。(动作描写)

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共3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共3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礼赞:怀着敬意地赞扬
白杨礼赞:礼赞白杨,表达了作者对白 杨树的赞美和尊敬,奠定了全文的感情 基调。
请同学们用“作者赞美了…… 的白杨树”的句式说一句话。
例如:作者赞美了力争上游的白杨树。
1、作者赞美了坚强不屈的白杨树。 2、作者赞美了在坦荡如砥的高原上傲然挺立的白杨树。 3、作者赞美了象征北方农民的白杨树。 4、作者赞美了如同家乡哨兵的白杨树。 5、作者赞美了象征抗日军民的白杨树。 6、作者赞美了有着极强生命力的白杨树。
托物言志
当时作者生活在特殊形势下的重庆,没有言 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手法, 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 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因此,本文从表达方式上 来看,是抒情散文;从表现手法上来看,又是一 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托物言志散文往往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寄 托作者的情感,或表达作者的志向。这类散文常 常先细致描绘这一事物,突出其某些方面的特征; 然后使用象征手法,赋予这一事物某种象征意义, 借此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或志向。
白杨礼赞
——茅盾


1
基础过关
2
初步感知
3
品味语言
1
基础过关
茅盾
原名: 沈德鸿
生平
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 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此后 先后在上海各刊物任编辑、主编,为文学研究会 发起人之一,1930年由日本回国后加入到左翼 作家联盟。
短篇小说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先由 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引出白杨树,然后细致描绘白杨树的 外形,接着使用象征手法,使白杨树人格化,赋予它不 平凡的品格,借赞美白杨树来赞美广大农民、战士,讴 歌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顽强意志和坚强精神。直接抒情的 句子贯穿全篇,使人在细致描绘的自然物中,感受到意 在言外的时代气息和革命精神。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 使作者对北方军民的赞美情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增强了 文章的表现力。

八年级语文上册15白杨礼赞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15白杨礼赞课件
学生作品2 我的这幅画运用了很多色彩,第一是黄土的黄色,麦浪的绿色,白杨树皮的银色和淡青色,这些都
可以在书中找到,在这里我还画了蔚蓝的天和十分耀眼的太阳,这是我的想象,书中没有说到。 我通过“黄绿错综”“仿佛并肩的远山的连峰”“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这些文章中的句
子,大概确定了这些景物的位置,描画出了这一幅风景。(色彩)
第二年3月经哈密到迪化(今乌鲁木齐)。1940年4月离开迪化,经兰州去西安,5月中旬在西安遇见 朱总司令。接受朱总司令的邀请,全家同去革命圣地延安。在延安参观、访问,到鲁迅艺术学院等处 讲学将近5 个月。同年10月,茅盾夫妇和董必武同志一起乘八路军军车从延安到达重庆。
【材料二】 我写了一篇散文,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风景谈》,这是我的第二篇“见闻录”。我写了延安
探究明确: (1)北方的农民 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2)共同的特点∶形神皆似,能引发人们的联想,白杨树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保持倔 强挺立,它的伟岸的姿态和质朴、严肃、不缺乏和蔼的气质都与北方的军民以及 他们身上的精神意志类似;境遇类似,树与人在西北都极为常见、普通,不被人 重视,但是面对困苦的岁月,都保持着极强的生命力,不屈不挠。 (3)《白杨礼赞》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人们对白杨树和北方军民有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从白杨树到人,将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既是外在的形象,也是内在的精神品质, 这种由此及彼的写作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印象的加强,也是象征手法艺术魅力的体 现;从写作背景来说,作者当时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借白杨树 来赞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符合当时 的现实情况,也显得含蓄隽永。
白杨树 左河水
置身寒瘦也成行,走土飞沙是绿墙。 直正清白随召唤,愿为柴火敢为梁。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

拓展延伸
《白杨礼赞》发表后,一位画家根据《白杨礼赞》 的意境,画了一幅白杨图。茅盾看后,觉得礼赞白杨 之情好像意犹未尽,于是又写下了这首格律诗。
题白杨图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 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课后作业
1、朗读并背诵课文第6-8段。(必做) 2、结合本篇文章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 法,写一篇“XX赞”的小练笔。(必做) 3、课外阅读《白杨礼赞》的姐妹篇 《风景谈》,试比较一下两篇文章在 内容和情感方面的异同。(选做)
排比 反问 层层递进 由浅入深 气势充分
写法探究
什么叫象征,本文的象征体和本体是什么?
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 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手法叫象征。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类似的特 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 起来。
这种手法称为托物言志
树(本体) —人(象征体) 朴质、严肃 —北方的农民 坚强不屈 坚强不屈 —哨兵 层 团结、力求上进 —精神和意志 层 深
学习目标
1、找一找文中哪些句子是直接对 白杨进行“礼赞”的?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赞美了白杨 树的不平凡? 3、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4、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精读细研
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 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 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白杨不是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 树……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抗日的军民,尤其象征了民族 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通过四个“难道”层层深入地揭示出来: 第一个“难道”引导读者把白杨树与人联系起来思考,由树及 人; 第二个“难道”引导读者把白杨树的品质与北方农民的品质联 系起来,点明象征北方农民; 第三个“难道”点明象征抗日军民——“守卫他们故乡的哨 兵”; 第四个“难道”进一步抽象化,点明“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 求上进”的白杨树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抗日精神和意志。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

【读音释义】
①妙手偶得: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 ②坦荡如砥(dǐ):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 ③ 潜 ( q i án ) 滋 暗 长 : 暗 暗 地 生 长 。 滋 , 生 长 。 ④恹(yān)恹:形容患病而精神疲乏。 ⑤旁逸斜出:指(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⑥婆娑(suō):枝叶扶疏,形容姿态优美。 ⑦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⑧ 秀 颀 ( q í) : 美 而 高 。 ⑨力争上游:比喻努力奋斗,争取先进。 ⑩倔强(jué jiàng):(性情)刚强不屈。 ⑪伟岸:指魁梧;高大。
(三)品味白杨树 “外形特征不平凡”“内在气质不平凡”
1、有感情朗读第5段,从哪些方面写了白杨树外形,有什么特点?内在气质有什么特点?
第一句是中心句“力争上游”“笔直”点出白杨树的特质,然后从白杨树干、枝、叶、 皮,用了“绝无旁枝”“紧紧靠拢”“决不旁逸斜出”“片片向上”等词语,写出了白杨 树的外部形象不平凡,最后两句议论点出“正直、坚强、倔强、不屈不挠”内在气质不平 凡。
(四)品味白杨树“象征意义不平凡”
1、有感情朗诵第7、8段作者是如何写白杨内在品质“不平凡”的? 第7段欲扬先抑,否定的是“好女子”,肯定的是“伟丈夫”,两词相对照,更突出
了白杨树与众树的不同。 四个“难道”反问句式 ,层层递进、气势恢弘,由赞美树到赞美人,过渡自然。揭示
了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抗日的军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 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象征手法
所谓象征手法,指借用某一事物或形象的某些特征,来表现另一事物或形象的艺术手段。 比如,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梅花是品质高洁的象征,莲花是洁身自好的象征。
我们学过的《黄河颂》《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未选择的路》等都运用了象 征手法。

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共4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共4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的自然力所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
交代白杨树
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 的生存环境,烘
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 托出一种“不平
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 凡”的环境氛围,
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 为白杨树出场进
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成果展示
文章最后一段提到楠木,是不是有些多余?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不多余,这是为了与白杨树形成对比。
楠木
白杨树
品格
贵族化
普通当中蕴含着“不平凡”
代表贱视民众、
代表在北方坚持抗
所代表的人
顽固倒退的人们。 战的广大民众。
课程导入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合作探究
探究任务
请你结合学过的课文回忆一下象征手法有什么特点,并分 析作者是如何将白杨树的精神品质与北方抗日农民的精神品质 联系在一起的。
课程导入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知识卡片
《红梅赞》是歌剧《江姐》的主题歌。
小说《红岩》中的人物江雪琴。
描写了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 民党当局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狱中地下革命斗争,而 以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狱中 进行了英勇战斗,虽然这些共产党人最后惨遭屠杀,但 却充分显示了这些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探究方法
➢ 默读课文,找到赞美白杨树的语句。 ➢ 结合上下文,分析这些语句和标题之间的关系。 ➢ 从外形、姿态等角度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的。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北极普通的一 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初中语文++]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初中语文++]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梳理内容
象征手法
坦荡如砥、无边无际
不平凡在哪?
笔直的枝、干, 绝不旁逸斜出
倔强、不屈不挠、挺拔
划分层次
体会精神
象征手法
任务三:入其魂 白杨树即使再不平凡,也只是一棵树,难道作者
大费周章就只是为了写这样的一棵树吗?
象征
划分层次
梳理内容
体会精神
象征的定义:
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 一具体事物来表达某种特殊的思想或者 情感。(读者:想象和联想)
梳理内容
体会精神
格式:
我由……想到……它象征了……
例如: 我由蜡烛想到了老师,它象征着人们要有奉献精神,燃烧自己点亮别人!
总结
1.主题 :课文通过白杨树这一艺术形象,歌颂 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 形象,歌颂了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 志。 2.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欲扬先抑
划分层次
体会精神
象征手法
任务三:入其魂 作者通过哪些语句层层深入地把这种象征意义解 释出来的?请勾画具体语句,四人一小组,组内合作诵读。Βιβλιοθήκη 四个反问句,难道?难道?难道?
难道?
划分层次
梳理内容
体会精神

——人
朴质、严肃 坚强不屈
北方的农 民
傲然挺立
——哨兵
层 层深入团结、力求上进——精神和意志
划分层次
划分层次
体会精神
象征手法
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棵树
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说极普通,又说不平凡,这是一种文学技法,欲
扬先抑(抑扬结合):富于变化,使行文有波澜;
为下面扬的内容张本(蓄势)。
划分层次

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共56张PPT) 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共56张PPT)   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7、8段 由写白杨树过渡到对其象征意义的揭示, 并直接点明象征意义。
结尾 再次点题,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
这样一条线索将对高原景色的描写、对白杨 树形象的刻画、对白杨树象征意义的揭示串 联了起来。
3.本文结构上采用了哪些突出的手法?
欲扬先抑,首尾照应。 作者起笔便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峻拔有力,赞美之情破空而来,使读者一开始就对 白杨树有了深刻的印象。 接着,作者从环境、外形、品格三个方面来写白杨 树的“不平凡”。
2.初步体会文章的感情,明确全文的抒情线索。 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是本文的抒情线索。
精读课文 分析讨论
1.文章开篇写“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 赞美白杨树!”内容上突出了什么?结构上 有何作用?
开篇作者的感情就喷涌而出,点明白杨树是不平凡的, 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奠定了全文的 感情基调。结构上有统领全文的作用。
性,联想是纽带;3.抒情性,“言志”是目的。
七年级下学期学过的《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都是托物言志散文。
字词清单

与土地相关,故下面是“土”。
开垦( kěn ) 主宰( zǎi )
倦怠( dài )
读 写 写
丫枝 魁梧,高大。 倔强(jué jiànɡ)婆娑( suō )
虬枝( qiú )
伟岸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本文采用象征手法,通过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和外部形态,赞扬了白杨树力争上游的精神,赞美了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朴质、坚强、团结向 上的精神和意志,抒发了作者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 之情。
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为历代文人 墨客所歌咏。“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 绦”是柳的风韵;“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是松的雄姿;“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梅 的倩影。这节课我们将到西北高原走一走,看看 白杨树的勃发英姿。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
白杨礼赞
茅盾
白杨:落叶乔木,树干高大而直,叶背和小枝 生有绒毛,是树木中木材较好的,盛产于黄土高原。
解题
礼,是敬礼、致敬。 白杨礼赞,就是“礼赞白杨” 意即带着敬意赞美白杨树。
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
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长、中国 作协主席等职。
黄绿错综 无边无垠 雄壮、伟大(景美) 坦荡如砥 干——笔直 枝——靠拢 生命力旺盛(形美) 叶——向上 皮——光滑 倔强挺立 向上发展 坚强,有斗争精神(神美) 不折不挠
坚强不屈 质朴严肃 力求上进
文本探究
1.开头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总领全文,开门见山,点明主旨。 (2)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3)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2、朗读2-3段,生长环境不平凡表现在哪 些方面?
色彩丰富:黄绿错综 幅员广阔:无边无垠 地势平坦:坦荡如砥
(景美)
作用:突出白杨树的生存环境不平凡,为白 杨树的出场作铺垫。
字词检测
主宰(zǎi) 恹恹欲睡(yān ) 晕圈(yùn) 坦荡如砥(dǐ) 虬枝(qiú) 旁逸斜出(yì) 婆娑(suō) 不折不挠(náo) 倔强(jiàng) 潜滋暗长(qián) 倦怠(dài) 纵横决荡(héng)
锤炼:这里是反复斟酌加以提炼的意思。 秀颀:美而高。颀,高。 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 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砥,磨刀石。 旁逸斜出: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逸,逃,逃跑。 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无边无垠:没有地域的界限,广阔无边。 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长。 不折不挠:折磨不了,压迫不倒,形容意志坚强。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白杨礼赞》教学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白杨礼赞》教学课件
3.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和语言的美感。如以“难道”开头的四个句 子,以反问强化了内容的表达,以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以层递步步深化内 容。不少地方还使用了比喻、拟人,使语言更加鲜明、生动。
4.全文语言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如开头就以高亢昂扬的语调写“白杨树实在 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实在”一词具有无限感慨和赞颂之情,类似的语句又 迭次反复出现,感情不断升华。
作者简介
茅盾,小说家,原名沈德鸿,字 雁冰,诞生在浙江桐乡。代表作有长 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 《林家铺子》等。
写作背景
这篇散文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由于 中国国民党固执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濒于分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苦卓绝的抗 日战争。1940年5月,茅盾离开新疆返回内地,受朱德 同志邀请前往延安。在延安参观讲学期间,亲身体察了 解放区军民的斗争生活,看到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的精 神风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 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和 赞美之情,便写下了此文。
新课讲授
(一)学习5、6自然段,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章怎样刻画白杨树的性情的?
作者用“倔强挺立”总写它的性情 特点,并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 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险恶 的环境中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情。
2.阅读课文第5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来突出 白杨树的?
(1)分别从干、枝、叶、皮等四个方 面描写白杨树的特点。写干,突出了白杨 树的直;写枝,突出了它的直而紧靠;写 叶,突出了它的向上;写皮,则主要点明它“ 微微泛出淡青色”。(2)作者用“力争上游” 概括了白杨树的形象特征。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第4 段的赞美是在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后发出的,白杨树在黄土地上傲然挺立,形成 一种意境美)

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共28页)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共28页)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思考:什么写作手法?
•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 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 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象征
•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 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
• 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
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
读读写写
11.秀颀【xiù qí】:美而高。 12.鄙视【bǐ shì】:轻视,看不起。 13.妙手偶得【miào shǒu ǒu dé】: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文学素养很深
人,出于灵感偶然得到妙语佳作。 14.坦荡如砥【tǎn dàng rú dǐ】: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比喻人非常直率。现多用来
梳理思路
开篇点题 ① 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②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单调,有一点儿吧?
生长环境 ③ 然而刹那间,……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④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赞平 美凡
形象品质
⑤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不屈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不平凡
黄绿错综 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 (壮美)
生长环境 有点倦怠
(单调)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

好女子
婆娑 屈曲盘旋
拟人 对照衬托 欲扬先抑
伟丈夫!
伟岸 严肃 和蔼 挺拔
正直 朴质 坚强不屈 靠紧团结 力求上进
农民 哨兵 精神 意志
排比 反问 层层递进 气势充分 酣畅淋漓
思考作者是如何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 (注意四个反问句的问法有什么变化,意思是怎样不 断加深的。)
这四个句子,以反问强化了内容的表达,以排比 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以层递步步深化内容,使感情的 表达更加强烈。
白杨礼赞
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理解白杨树的“外形美”。(重点) 2.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难点) 3.感受作者对广大抗日军民的崇敬与赞美之情。 (重点)
情景导入
白杨树
大树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绿色,你知道图片中 的树是什么树吗?
课前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 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
枝:笔直、紧紧靠拢(团结)
叶:片片向上
(进取)
皮:光滑淡青色 (质朴)
阅读第2、3两段,完成下列问题。
作者笔下的壮美的黄土高原有怎 样的特点?作者感受又如何?
“黄绿错综”; 特点:“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
作者感受:雄浑、伟大;单调。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白杨树而是从从黄土高原写起?
①展现了白杨树不平常的生长环境,衬托出它傲然 挺立的形象。 ②暗写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揭示了象征意义, 表达主题思想,为全文作铺垫。
再语 见! 文 天 地
课前自主学习
坦荡如砥( dǐ) 虬( qiú)枝 秀颀( qí ) zhān( 毡 )子 潜zī( 滋 )暗长
读一读
恹恹( yānyān)欲睡 婆娑( suō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北方抗日军民呢?
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 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 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方法指点
象征 1.象征是借某一具体事物或形象表达某种意义,这意义不是事物本 身具有的,而是作者借此事物所做的联想和寄托。 2.象征不同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它们主要是着眼于局部的语 言表达效果)。象征是一种写作技能,大都表现在文章立意上, 是借某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在表达象征意义之前,往往 要对这一事物进行细致的描画,突出其某方面的特点,为赋予它 特定的象征意义做好铺垫。 3.象征的作用主要是将作家想说而不愿直说或不能直说的思想、情 志寄托于物,奇妙地传达给读者,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小组活动:交流画作,简要陈说自己的设计理念。可以从 绘画主题、内容、色彩选择、构图设计等角度进行解读。
任务二
交流白杨图,品读白杨形象
第5、7段,白杨的“不平凡”
外 干:笔直、绝无旁枝
部 枝:笔直、紧紧靠拢
形 象
叶:片片向上
皮:光滑淡青色
力争上游
倔强挺立 不屈不挠
伟岸、正直、 朴质 严肃、和蔼、 坚强不屈、 挺拔
1、寻找文章线索
找出文中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
实在 不平凡

实在 不平凡

实在 不平凡
不是平凡
赞美
高声赞美
任务一
2、绘制文章结构图
通过寻找关键句,我们发现,作者"礼赞″白杨树,赞的是它的 "不平凡 "。思考文章从哪些方面来写白杨树的不平凡?
•环境不平凡:
•外形不平凡:
•精神不平凡:崇敬地赞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故知新
“礼赞”是带着敬意赞美之意。文章第1段、第4段、第6段、 第8段、第9段,都是直接抒发赞美之情的段落,形成本文的抒 情线索,并与标题形成呼应。而且,文章从生长环境、外在形 象、内在精神三个方面,表现白杨树的不平凡,沿着由远及近、 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感情线索,将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 情推向了极致。
白杨礼赞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依循抒情线索,理清文章脉络。 (重点)
2.学习象征手法,认识托物言志。(难点) 3.体会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 达效果。(重点)
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 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县人,茅盾是笔名,著 名作家、社会活动家。担任《小说月报》主 编,并与郑振铎、叶圣陶等发起组织文学研 究会。著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 《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 求》。 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 部曲》包括《春蚕》、《秋收》、《残冬》, 散文《白杨礼赞》。
课堂小结
不平凡
初见白杨,昂扬情绪 凝视白杨,倾心形貌
生长环境 外在形象
联想白杨,礼赞精神
内在精神
本文题为《白杨礼赞》,开头、中间、结尾又不断点题,直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形成一以贯 之的感情线索,统领全文。而且,这条感情线索由远及近、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表现白杨树生长环 境、外在形象、内在精神的不平凡,将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推向了极致,情也浓浓,意也浓浓, 令人回味无穷。
资料链接
写作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在此之 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 延安讲学。当时,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 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北方军民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多次 粉碎了敌伪的疯狂“扫荡”,作者从解放区 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 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借 白杨树这一形象热烈的歌颂他们。
合作探究
初见白杨,昂扬情绪
(2)这样的高原图景给了作者怎样的感想?
(3)“单调”的感受是怎样改变的?变成了怎样的情绪? “单调”有什么作用?
知识小结
开头段的作 用有哪些?
为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 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引起下文; 起线索作用; 抒发情感,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哨兵
团结、力求上进——精神和意志


精读探究
7.文章反复强调白杨树是 “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 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你认为“极普通”和“不平凡” 矛 盾吗?说说理由。
不矛盾。
“极普通”是单纯从树的生物角度而言,因为这种树在西 北很多很常见。
“不平凡”是从树的象征意义角度讲的,因为它象征北方 的抗日军民。
温故知新
白杨树
不平凡
生长环境 外部形态
内在气质
精读探究
1.白杨树的生长环境是怎样的不平凡?
生长 环境
黄绿错综色彩 无边无垠面积 坦荡如砥地势
雄壮 伟大
不平凡
精读探究
2.白杨树的形象。

笔 直 , 绝 无 旁 枝 正直
枝笔直Leabharlann 紧紧靠拢团结叶片片向上
进取

光滑淡青色
质朴
精读探究
3.文章中哪些文句让你感受到“从解放区的人民身 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
充满敬意的赞美。 礼赞。
崇敬和赞美。
合作探究 除了文题,文章中还有没有哪些句段直接表现了这种赞美之情?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
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
凡的树。
第8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
精读探究
第8段则通过主旨句“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 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 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直接点明白杨 树的象征意义。
精读探究
6.要赋予白杨树这样的象征意义,文章需要
做怎样的铺垫?
精读探究

——人
朴质、严肃

坚强不屈
北方的农民
层 坚强不屈
合作探究
联想白杨,礼赞精神
(1)第4段起什么作用呢? 过渡:这样力争上游、不折不挠的白杨树自然让人浮想联 翩…… (2)品读第7段四个排比反问句,说说这四个句子让我们 感受到作者的联想有什么变化?意思是怎样逐层加深的? 由树联想到人;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联想到有 相同特点的北方农民;由白杨树的坚强不屈联想到傲然挺立、 守卫家乡的抗日军民;由白杨树枝枝叶叶紧靠团结,力争上游 的精神,联想到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四个反问 句连贯紧凑,思想逐步升华,赞美之情逐渐达到高潮。
合作探究
凝视白杨,倾心形貌
(1)第3段起什么作用呢? 过渡:既然白杨树让人在“惊奇”中叫出声来,那么作者当 然会走近凝视、细细观察。
(2)作者从哪几个角度观察白杨树?它的形貌有什么特点?
开头一句用“笔直”点出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这是总括;接 下来的四句,依次描写白杨树的干、枝、叶、皮,分别用“绝无旁 枝”“绝不旁逸斜出”“微微泛出淡青色”等词语来衬托白杨树的形象美, 这是第二层;最后两句概括白杨树的气质和性格,突出它的正直、坚强、 倔强和不折不挠。接下来,作者用拟人和对比的手法,进一步给白杨树的 气质以高度的评价。( )
本文开头段
开门见山,(开篇点题) 点明白杨树的“不平凡”,点明线索
的作用是什么? 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合作探究
文章要赞美白杨树,第二段却没提白杨树,这一段主 要写了什么?删掉这一段可不可以?
写了白杨树的生长环境黄土高原。 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衬托它坚强不屈的品格和傲然 挺立的形象。
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不平凡”
首尾照应
合作探究
从“那”到“这”,从第1段的“赞美”到第9段的“高声 赞美”,说明什么?
说明对白杨树的观察是从远到近,感情是由浅入 深。同时,更进一步说明作者对白杨树的感情不仅仅 是赞美,还有崇敬。
合作探究
文章围绕赞美白杨树的什么特点展开?请用简洁的语言
精读探究
4.这种“对解放区人民”的赞美,作者并不是正面表达的,而是 通过什么事物表达的?这是什么方法?
精读探究
5.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怎样揭示出来的?
第一个“难道”是总提,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 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第二个“难道”, 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性格出发,把它象征为北方农民。 第三个“难道”,进一层由白杨树的“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 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地守卫自己家乡的哨兵。 第四个“难道”,由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 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合作探究
恹恹 旁逸 晕圈 倔强 婆娑
yān yì yùn juéjiàng pósuō
虬枝 楠木 秀颀 参天 主宰
qiú nán qí cān zǎi
刹那 毡子 外壳 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
chà zhān qiào yín dǐ
合作探究
看文章题目,大家认为作者对白杨树的情感是怎样 的?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梳理作者对白杨树由远及近、由浅入深的情感层次。
初见白杨,昂扬情绪
白杨树
不平凡
凝视白杨,倾心形貌
联想白杨,礼赞精神
合作探究
初见白杨,昂扬情绪
(1)在哪里初见白杨树?环境有什么特点?从哪 些文句看出来?
高原;辽阔平坦、色彩鲜艳的高原图景,为全文开 拓了一个广阔的背景;“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黄的是土,绿的是麦田”,而且“无边无垠,坦荡 如砥”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