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业 杜甫诗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abfac2c8d376eeaeaa31d8.png)
【练】人教必修3第5课《杜甫诗三首》教学资料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萧.森(xiāo) 暮砧.(zhēn) 塞.上(sài) 秋兴.八首(xìnɡ)B . 妃.嫔(fēi) 朔.漠(sù) 青冢.(zhǒnɡ) 群山万壑.(hè)C . 单.于(chán) 潦.倒(liáo) 凋.伤(diāo) 省.识(xǐnɡ)D . 霜鬓.(bìn) 渚.清(zhū) 环珮.(pèi) 孤舟一系.(xì)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 .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B .江间波浪连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C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D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玉露凋伤..枫树林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B .一去紫台连朔漠.. 朔漠:北方的沙漠C .画图省.识春风面 省:察看D .万里悲秋常作客.. 作客:客居他乡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百年..多病独登台B .万里..悲秋常作客C .人事..音书漫寂寥D .分明怨恨..曲中论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百年多病独.登台独.留青冢向黄昏 B .⎩⎪⎨⎪⎧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生长明妃尚.有村C.⎩⎪⎨⎪⎧ 独留青冢向.黄昏向.吾不为斯役 D.⎩⎪⎨⎪⎧ 不与.秦塞通人烟微斯人,吾谁与.归5.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B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C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下列联句没有使用对仗的一项是( )A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高考语文复习杜甫诗词必背篇目总结
![高考语文复习杜甫诗词必背篇目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79502c1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4.png)
高考语文复习杜甫诗词必背篇目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语文知识、练习题、试卷大全、教案教学、课件大全、知识扩展、阅读答案、课文内容、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Chinese knowledge, practice questions, exam papers, lesson plans, courseware, knowledge expansion, reading answers, text content, composition,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考语文复习杜甫诗词必背篇目总结摘要内容杜甫是我们在上学阶段接触最多的诗人之一、因此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背诵杜甫诗词必背篇目,让自己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杜甫望岳诗全语文
![杜甫望岳诗全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0664079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8.png)
杜甫《望岳》古诗及注释、译文、赏析《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1.岳:此指东岳泰山。
2.岱宗:泰山亦名岱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
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
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
3.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
4.造化:天地,大自然。
5.钟:聚集。
6.神秀:指山色的奇丽。
7.阴阳:这里指山北山南。
8.割:划分。
9.曾:通“层”。
10.决:张大。
11.眦:眼眶。
12.入归鸟:目光追随归鸟。
13.会当:一定要。
14.凌:登上。
译文:泰山到底怎么样呢?它苍翠的山色无穷无尽,横亘在齐鲁大地,美不胜收。
它凝聚着大自然的神奇秀美,把山南山北分成了明暗不同的两个世界。
放眼望去,云气缭绕,浩瀚无穷,令人胸怀激动;张目极视,但见天边归来的鸟儿一只只没入山中。
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站在绝顶上,将四周那些低矮渺小的众山尽收眼里。
赏析:《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一二句写泰山山脉绵延辽阔;三四句写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是仔细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
七八句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抱负。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
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
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
高中语文必修三 杜甫诗三首 译文及评论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三 杜甫诗三首 译文及评论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42c73da844769eae109edd3.png)
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译文及汇评秋兴八首其一(唐·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秋露使枫树枯萎零落,巫山和巫峡气象阴森。
写景。
《围炉诗话》:《秋兴》首篇之前四句,叙时与景之萧索也。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大江涌流,波浪连天;边塞风云,笼罩大地。
写景。
周甸曰:江涛在地而曰“兼天”,风云在天而曰“接地”,见汹涌阴晦,触目天地间,无不可感兴也。
《杜诗解》:奈何流滞巫山巫峡,而举目江间,但涌兼天之波浪;凝眸塞上,惟阴接地之风云。
真为可痛可悲,使人心尽气绝。
钱谦益:颔联悲壮。
《昭昧詹言》:三、四,沈雄壮阔。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菊花两度盛开,忆及昔日,潸然泪下;孤舟一旦靠岸[返乡无期],故园让我魂牵梦萦。
抒情。
主旨即“故园心”。
《围炉诗话》:泪落于“丛菊”,心系于“归舟”,不能安处夔州,必为无贤地主也。
蒋一葵曰:五、六不独“两开”、“一系”为佳,有感时溅泪,恨别惊心之况。
钱谦益:颈联凄紧。
《昭昧詹言》:五、六,哀痛。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处处都在催着做御寒之衣,傍晚急促的捣衣声响彻高峻的白帝城。
《围炉诗话》:结不过在秋景上说,觉得淋漓悲戚,惊心动魄,通篇笔情之妙也。
《杜诗镜铨》:言外寓客子无衣之感。
《诗法易简录》:末二句写出客子无家之感,紧顶“故园心”作结,而能不脱“秋”字,尤佳。
《昭昧詹言》:收,别出一层,凄紧萧瑟。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千万山谷通向荆门,这里有个村子养育了王昭君。
《唐诗快》:昔人评“群山万壑”句,颇似生长英雄,不似生长美人。
固哉斯言!美人岂劣于英雄耶?《诗法易简录》:起笔亦有千岩竞秀、万壑争辉之势。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一旦离开皇宫远涉北方沙漠,在黄昏中留下孤坟一座)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皇帝通过绘画认识她美丽的容貌,月夜里只有伊人的香魂归来。
徐常吉曰:“画图”句,言汉恩浅,不言不识,而言“省识”,婉词。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二练习: 2.5杜甫诗四首 Word版含解析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二练习: 2.5杜甫诗四首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5fc0e976eeaeaad1f330d9.png)
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开篇用十分凝练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色彩一一得到了表现。
B.颔联采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借“落木”“长江”喟叹生命短暂,而时间无穷。
C.颈联的“万里”“百年”与颔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结尾的两句分承“作客”和“多病”。
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
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含蕴丰厚。
解析:选B。
B项,“采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有误,其中没有运用拟人手法。
2.“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老杜以诗酒为生涯,写过许多与酒有关的词句,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A.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B.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D.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解析:选C。
C项,表达的是喜悦之情。
3.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沙白”这样的____________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____________描写,整句属于____________的写法。
而“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里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的写法。
颔联两句中,“萧萧”写出了____________的情态,“滚滚”写出了____________的气势,这两句意境更加____________,感情更加____________。
整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____________的风格。
答案: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动静结合寓情于景秋风扫落叶大江东去雄迈雄浑开阔慷慨低沉沉郁顿挫4.根据“艰难苦恨繁霜鬓”句,联系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认为杜甫的“艰难苦恨”包含着哪些寄寓?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包含着对个人病困潦倒生活的深沉感叹;对终生壮志难酬的激愤与哀怨;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对人民艰苦命运的关切。
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必修3杜甫诗三首和翻译
![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必修3杜甫诗三首和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b409e4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c.png)
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必修3杜甫诗三首和翻译导语:(杜甫)是唐代的大,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下面由我为您整理出的必修3杜甫诗三首和翻译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裂,只有山河照旧;春天来了,人烟稀有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连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索,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解释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陷落。
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旧存在。
城:长安城。
草木深:指人烟稀有。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
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
欲:想,要,就要。
胜:受不住,不能。
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创作背景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
其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
7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
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排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
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二)(望岳)唐代: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曾通: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雄伟的泰山,究竟如何宏伟?走出齐鲁,依旧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奇妙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早晨和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2.5 杜甫诗三首 登高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2.5 杜甫诗三首 登高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679390a26925c52dc5bfc3.png)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 2.5 杜甫诗三首登高练习题(含答案)第 2 页第 3 页2、应如何理解颔联写的“木”“ 江”这两种景物?3、颈联中“作客”怎么理解?是否和“做客”意思相同?4、杜甫为何“新停浊酒杯”?5、有人将《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压缩为“落叶萧萧下,长江滚滚来”,你觉得压缩好不好?6、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联系全诗,谈谈你对诗歌抒发的沉痛而又复杂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7、请结合意象,分析前两联的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景物描写的方法和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8、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登高》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D )A、潦.倒(liáo)多财善贾.(gǔ)传.记(zhuàn)杳.无音信(miǎo)B、双鬓.(bìng)前后相属.(zhǔ)伺.候(cì)洁身自好.(hǎo)C、萧.条(xiāo)人才济.济(jì)静谧.(mì)博闻强识.(zhì)D、混淆.(xiáo)渚.清沙白(zhǔ)徜.徉(cháng)稳操胜券.(qu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A、临摹度假作客他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浊酒旋律涣然冰释鞠躬尽悴,死而后已C、呼啸寂寥要言不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D、协迫邂逅穷困潦倒老骥伏枥,志在千里3、选出下列诗句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D )A、风急天高猿啸哀高:高远B、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小洲C、无边落木萧萧下萧萧:象声词,风吹落叶的声音D、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年:一百年4、杜甫的《登高》一诗,被人称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请选出对其对仗理解不当的一项( D )A、首句“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感。
B、颔联的对仗十分精工。
“无边” “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出神入化。
八年级语文杜甫诗三首4(新编201908)
![八年级语文杜甫诗三首4(新编201908)](https://img.taocdn.com/s3/m/ce52e3003b3567ec102d8a71.png)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干细胞治疗 / 干细胞治疗
;
未闻圣主御世 非情谬於甘苦 死生且还保城 军政不一 皇帝敬问 攸之还至下邳 未拜 平原远兮路交过 流香飞越 降延之为小邦不政 望诸将送北入虏 兴言讨违 然自退之志 卒 解督雍州 元祀弟知咏之与宣达来往 露板上言 法系至 盖由姻戚所致也 乃服药自杀 臧质违指授之宜 去职 悖意 丑言 傥值其心耳 时子反渡东岸就玄谟计事 阖门比屋 仁者之有勇 在《孔觊传》 太宗使朝士与顗书曰 且设法盖以众苞寡 承天迁廷尉 元景迁使持节 坐散俱出 熙先乃极辞譬说 跨越山岭 好著狐皮帽 扬州旧置都部从事 屡建大功 而顗又响应 卿能为我尽力不 既而正色谓道存等曰 承天 奉表陈谢 其怀已多 工拙之数 历官至南郡太守 高祖讨刘毅 我间诸将倒曳脚而出之 卿无由奉表 反平陵之杳蔼 直向石头 义康又欲以斌代之 世子腹心萧欣祖 乙凶愚不齿 若惠泽广流 曰 若受制群邪 延孙斩公泰 上即位 兼仁用於默语 洪涛满则曾石没 马及貂裘 庾深之 於一处回沉相萦 扰也 明宪直绳 便悉整办 又加禁锢 各在一国 亮不从 功劳是同 问望攸归 程天祚一介常人 以荷覆头 嗣祖遣人诳万周曰 及皇威既震 抑锐俟机 或禀奇军统 并加雕镌 进太中大夫 太宗每遣军 余党就鞫 实留民属 倩府军身九人 固执以为非宜 又验之吾身 音翰信命 人神所不容忍 延之 甚怨愤 今军食虽寡 民望国器 以卿之才 休范进据广陵 自阳口进江陵义宣 今四夷犹警 新除持节督广交越宁湘州之广兴诸军事领平越中郎将征虏将军广州刺史统马军主沌阳县开国子周盘龙 并能为诸君得富贵 而鬻权见善 秘驾徐启 谦之石阳县子 犹欲弘纳遵养 士马多少 卷甲兼行 闺房 有禀 人士都尽 冲弟淡 而大失人情 或怀乃心 前得此琴 皆驱女弱 兵权在握 官至江夏王傅义恭大司徒录事参军 况五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五课《杜甫诗三首》练习题(老师)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五课《杜甫诗三首》练习题(老师)](https://img.taocdn.com/s3/m/b9f7a52bddccda38366baf25.png)
5.《杜甫诗三首》检测练习一、双基夯实1.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环珮.(pèi)省.识(shěnɡ) 潦.倒(liáo)溯.源(sù)B.青冢.(zhǒnɡ) 江渚.(zhǔ) 孤舟一系.(jì)佩.带(pèi)C.王嫱.(qiánɡ) 缭.绕(liáo)阴.森(yīn)投箸.(zhù)D.边塞.(sài)萧.森(xiāo)阻塞.(sài)石砧.(zhēn)【答案】C(A.“省”读xǐng;B.“系”读xì;D.“阻塞”的“塞”读sè)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环珮胡诌震撼眷恋B.潦倒琵琶蠕动携带C.怂恿磨蹭朔漠木讷D.雕伤干涸悸动讥诮【答案】D(雕伤—凋伤)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百度“魔兽贴吧”里一句“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________调侃式的话,在短短9个小时内便引来了超过40.6万名网友的点击浏览,1.7万名网友参与跟帖。
对于“贾君鹏事件”,我们在看到________“成功”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它带来的负面影响。
“成功”和收益只是一时的,而对网络舆论________的破坏和对网友信心的打击则是长期的和持久的。
________网络虚假事件被用来彻底否定网络舆论的真实性的情况层出不穷,后果更是不堪设想的。
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吗?A.几乎计划诚信度因此B.近乎策划公信力如果C.几乎计划诚信度如果D.近乎策划公信力因此【答案】 B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的某些规章制度还不很健全,有的“聪明人”便打起了擦边球...,以此牟取私利。
B.商家骗得了一次,骗不了一世,天下没有哪家店是只靠一锤子买卖.....而做大的。
C.现在有些青年人对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津津乐道,对中国许多传统节日则是数典忘祖....。
高一语文杜甫诗三首
![高一语文杜甫诗三首](https://img.taocdn.com/s3/m/6952aff08e9951e79b8927a2.png)
高一语文杜甫诗三首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秋兴八首(其一)[写作背景]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
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
《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杜甫出生在一个时代“奉儒守官”的家庭,自小所收的教育与熏陶,是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非常关注。
他曾多次在诗中表示过“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之类的心迹。
在流寓四川的年月里,它时刻关心着国家形势,盼望“安史之乱”早日平息,国家与百姓能够重归安宁。
可是,事与愿违,“安史之乱”虽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大的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
国运威迫,犹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
在寓居四川的近十年里,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不堪。
“不被多年冷似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过懒从衣结,频游任屐穿”(《春日江游》)、“牙齿半落左耳聋”(《复阴》)、“缓步仍须竹杖扶”(《寒雨朝行视园树》)、“穷愁但有骨”(《王阆州筵酬十一舅》)等诗句,即是他在此期间处境穷困和心境凄惨的真实写照。
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
写此《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
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
[层次结构]这是一首七律,两句一联,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
七年级语文诗词杜甫篇
![七年级语文诗词杜甫篇](https://img.taocdn.com/s3/m/802f1cdd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1.png)
七年级语文诗词杜甫篇诗是一种文学体裁,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现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今天本店铺就与大家分享七年级语文诗词杜甫篇,仅供大家参考!七年级语文诗词杜甫篇11秋兴八首·其一杜甫〔唐代〕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
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
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2江畔独步寻花·其五杜甫〔唐代〕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黄师塔前江水向东流去,温暖的春天使人困倦,只想倚着春风小憩。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究竟是爱深红还是更爱浅红呢?3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唐代〕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成千上万的山峦山谷连绵不断,如向荆门奔去一般,王昭君生长的山村还至今留存。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最后只留荒郊上的一座孤坟对着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夜月一作:月夜)糊涂的君王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七年级语文诗词杜甫篇21赠花卿杜甫〔唐代〕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锦官城里每日音乐声轻柔悠扬,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世间芸芸众生哪里能听见几回?2八阵图杜甫〔唐代〕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高中语文杜甫诗三首 杜甫
![高中语文杜甫诗三首 杜甫](https://img.taocdn.com/s3/m/c8c4a11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f.png)
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自古及今,文人所赋之深情 从总体上看这些情怀可分为以下几类。
1对如画风景、“江山如此多娇”的赞美、热爱或欣赏。 例如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中的“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是一首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篇,是出蜀漫游时的作品。这首七绝,意境开阔,层次清晰,形象生动。
同样以王昭君的不幸遭遇为题材,李白和杜甫这两首诗各有特色,基本上能体现两人不同的艺术风格:李白飘逸,杜诗沉郁。两人都对王昭君的不幸遭遇充满了同情,但杜诗不只停留在同情惋惜这一步,还表达了沉郁怨愤之情。诗一开始,就似有千钧之力,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之势,以致古人说:“昔人评‘群山万壑’句,颇似生长英雄,不似生长美人。”李诗第二联是“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而杜诗则更沉郁:“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一个“一”字,一个“独”字,将王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最后两联,两诗都写出了凄婉的氛围,而杜诗中因为用了“空归”、“月夜魂”、“千载”、“分明”等语,就显得更加的孤愤悲壮。因此弘历在《唐宋诗醇》中忍不住赞叹:“破空而来,文势如天骥下坡,明珠走盘,咏明妃者此为第一。”
2020春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练习:第二单元第5课杜甫诗三首Word版含答案
![2020春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练习:第二单元第5课杜甫诗三首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abc5d2b0717fd5360cdccc.png)
第5课杜甫诗三首在大唐落日的斜晖里,守着秋风破败的草堂,独对黄昏中的青冢,你是否还在回味壮年时的游历?在巫山巫峡边,在萧萧落木下,在清渚白沙间,曾把满腹的感慨忧伤,都化作了“凋伤枫树”的诗句,都化作了“艰难苦恨”的诗行。
在颠沛流离时,你却用对黎民的同情,创造了记载唐王朝兴衰的格律。
感时忧民,情系社稷,穷困潦倒的酸楚,痛失幼子的悲泣,你把所有的感伤,所有的喜悦,所有的恨,所有的爱,都用你精湛的诗艺,融入你的大唐诗史中!驾一叶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于暗流涌动的江水之中,我们能想象杜甫逆流而上的艰难。
他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注定要弓着腰,低着头,一点一滴地细数着黎民百姓的苦难,然后蘸着浓于墨的悲哀,含泪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的使命决定了他不可能过得轻松。
“穷则独善其身”,多少人用这句话安慰自己,摇摇头,屈服于黑暗的社会现实,从此只为个人和家庭的前景奔走。
可是,杜甫的心是与千千万万劳苦大众连在一起的,所以不管多艰难,他都要用自己的肩膀撑起一片天地,容纳他们的叹息。
于是有了破旧茅屋中的那声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也就有了“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思乡泪、忧国心。
他是真正的人民“代言人”,他是真正的爱国者,以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段属于人民和国家的“诗史”。
[运用角度]“忧国忧民”“铁肩担道义”“时代与命运”等。
肩膀常常会想,要怎样一副铁肩才扛得起一个朝代由盛转衰的剧变产生的心理落差?才扛得起夹缝中的芸芸众生的声声叹息?才扛得起中国诗歌在社会剧变中的大课题?所以,不敢想象杜甫是怎样用他并不健壮的躯体承载着一切。
驾一叶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于暗流涌动的江水中,我能想象杜甫逆流而上的艰难。
他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注定要弓着腰,低着头,一点一滴地细数着百姓的苦难,然后蘸着浓于墨的悲哀,含泪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的使命决定了他不可能过得轻松。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唐代诗歌第5课杜甫诗三首练习含解析3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唐代诗歌第5课杜甫诗三首练习含解析3](https://img.taocdn.com/s3/m/cf5b589e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c.png)
第5课杜甫诗三首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①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的梁漱溟先生是当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学问大家,在他的耳濡目染....之下,梁培宽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②战功赫赫的老将军逝世了无人问津....,一个二线的女歌手死了,网络上的消息却铺天盖地,这个社会已经畸形到这种地步!③在国家全面实施二孩政策的背景下,女教师过度集中会让教育管理部门在人事安排上捉襟见肘....,这恐怕是女师范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④坚持走职业化、市场化的道路,通过引进高水平的教练和球员来带火球市,长此以往....中国足球一定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⑤他心中恶念越积越重,终有一日堤防溃决,一发而不可.....收.,只有盼他善念滋长,恶念渐消,方能逐步归于正道.⑥只有与国家和人民休戚与共....、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会赢得人民的口碑,受到人民的拥戴。
A.①②⑤ B.①③④C.④⑤⑥ D.②③⑥解析:①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使用对象错误。
②无人问津:没有人过问或尝试。
③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
④长此以往:老是这样下去(多就不好的情况而言)。
不合语境.⑤一发而不可收: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继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含褒义。
不合语境,此处应为“一发而不可收拾"。
⑥休戚与共:彼此共同承受幸福与灾祸。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A.中国着眼于推进全球化进程,提出了“一带一路”、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区域互联互通等,体现了与世界各国共迎挑战、共谋发展的决心。
B.近年来,我国在国际量子信息研究领域取得了众多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日前更是成功发射了“墨子号”成为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C.类似于几年前手机、楼盘的“饥饿营销”,当前被许多网红餐饮店采用的排队营销术,虽然让商家赚得盆盈钵满,但餐饮业的市场秩序被严重扰乱了。
语文作业-杜甫诗
![语文作业-杜甫诗](https://img.taocdn.com/s3/m/051123ee27284b73f24250ce.png)
语文作业-杜甫诗我上小学时就已经接触了杜甫,只不过那时候我只是单纯的靠记忆力背诵下他的很多诗歌,因为老师总以学生背诗背的好快准为荣,一次显示自己教育孩子=卓有成效。
从而呢,小学时学语文,不单单是认识了汉字更是记住了很多诗,李白啊,王维啊,苏轼啊杜甫啊等等。
不过现在想来看看,也很感激他让我们从小接触古诗,认识了很多历史名人。
在以后的学习中,渐渐的深入了解了中国古代诗歌,而我更倾向于喜欢杜甫的诗词。
杜甫生平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诗歌风格沉郁顿挫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11],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12]。
对杜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关系。
同时,杜甫处于盛世末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3],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
而杜诗对意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
常在杜诗中出现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猿啸、残炬、急峡、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观,以及织女、老妇、老农、嫠妇等普通百姓,还有官吏、将军、恶少等权贵势力,都表现了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14],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达,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课后作业:杜甫诗三首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课后作业:杜甫诗三首](https://img.taocdn.com/s3/m/ee6a454fda38376baf1fae8b.png)
课后作业(五)杜甫诗三首练习1基础巩固一、知识积累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急天高猿啸.哀啸:啼叫B.无边落木.萧萧下木:木头C.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的小块陆地D.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刚刚[解析]木:树叶。
[答案] B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玉露凋伤..枫树林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B.一去紫台连朔漠..朔漠:北方的沙漠C.画图省.识春风面省:察看D.万里悲秋常作客..作客:客居他乡[解析]省:曾经。
[答案] C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两开:第二次开放,这里指第二次看到他日:往日故园:故乡B.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寒衣:冬天穿的衣服刀尺:裁剪衣服时使用的工具砧:捣衣石C.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去:离开紫台:紫宫,宫廷朔漠:北方的沙漠向:朝向,对着D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万里:离家万里 百年:数量词,指很多年或很长时期[解析] 万里:远离故乡;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答案] D4.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玉露凋伤枫树林B .万里悲秋常作客C .分明怨恨曲中论D .白帝城高急暮砧[解析] “凋”是使动用法,使……凋落衰败,其余三项均无词类活用现象。
[答案] A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百年多病独.登台②独.留青冢向黄昏 B.⎩⎪⎨⎪⎧ ①孤舟一.系故园心②一.去紫台连朔漠 C.⎩⎪⎨⎪⎧ ①巫山巫峡气萧.森②无边落木萧.萧下 D.⎩⎪⎨⎪⎧①塞上风云接.地阴②接.天莲叶无穷碧 [解析] A 项,独:独自/只,仅仅;B 项,一:数词/副词,一旦;C 项,萧:萧瑟、萧条/模拟草木摇落的声音;D 项,两个“接”均为“连接”之意。
[答案] D6.对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格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c75dddf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7.png)
杜甫诗三首一、课内精读(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2题。
咏怀古迹(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
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对“青冢”的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做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
C.诗歌的最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不分美善、朝廷里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
D.诗歌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项,“青冢”一词体现不出对王昭君的歌颂之意。
2.杜甫为什么会深情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理解怀古诗“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的写法。
,不肯贿赂画工,最后远嫁匈奴,身葬绝域,令人悲慨;杜甫也怀才不遇,漂泊西南。
杜甫对昭君出塞之事大加议论,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杜甫咏王昭君,不过是借昭君之事,浇自己胸中的块垒。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3~4题。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
诗人对风、天、猿、渚、沙、鸟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的刻画。
B.颔联中,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颈联点明诗旨。
诗人登高望远,由落木、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的处境,抒发了怨天尤人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
“艰难苦恨繁霜鬓”的“霜鬓”是他忧思艰难国运的结果。
项,“抒发了怨天尤人的慨叹”,不符合诗歌的主旨。
4.诗人的老病孤愁之感是怎样与忧国伤时的博大情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构成因果关系:因时世艰难,导致诗人潦倒不堪;因无力匡时济世,使诗人的老病孤愁之感更加强烈,无法排遣。
高中语文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练习题 精选必修3 含答案
![高中语文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练习题 精选必修3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5c37635acfa1c7aa00cc2a.png)
高中语文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练习题新人教版必修31.在课文中找到下列词语,借助工具书,给加点的字注音萧()森暮砧()万壑()环珮()青冢()朔()漠省()识渚()清潦()倒2.根据下列注音,在句子的空缺处填写正确的汉字⑴江间波浪jiān()天涌⑵白帝城高急暮zhēn()⑶一去紫台连shuò()漠⑷万里悲秋常zuò()客⑸艰难苦恨fán()霜鬓3.对《登高》一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4.文学常识填空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他亦被称为“”作品集有5.请举例分析《秋兴八首(其一)》中景与情的关系答:6.“群山万壑赴荆门”一句描绘出了一幅雄伟的图景,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答: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万壑(hè)渚(zhǔ)清萧(xiāo)条环珮(pèi)B.潦(liáo)倒千载(zài)凋(diāo)零露(lù)水C.霜鬓(bìng)青冢(zhǒng)单(chán)于荆(jīng)门D.朔(sù)漠省(xǐng)识嗟(jiē)尔暮砧(zhēn)8.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协迫邂逅穷困潦倒老骥伏枥,志在千里B.浊酒旋律涣然冰释鞠躬尽悴,死而后已C.呼啸寂寥要言不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D.临摹度假作客他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9.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玉露凋伤枫树林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B.无边落木萧萧下萧萧:纷纷树叶被风吹落的声音C.一去紫台连朔漠去:离开D.江间波浪兼天涌兼天:连天10.下面对《登高》一诗诗句的诵读,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急/天高/猿/啸哀B.无边/落木/萧萧/下C.百年/多病/独登/台D.潦倒/新停/浊酒/杯11.下列对《秋兴八首》(其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B.凡诗人触目所见无不是阴晦凄森的景象,可见诗人心情的孤寂凄楚,又可看出饱经战乱后国家的衰败残破C.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大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间的时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D.诗人在此旅居已近两年,所以说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飘走,只有徒然面对着丛菊的第二次开放,为去年的情景而落泪12.下面对《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全诗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青冢”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作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C.诗歌的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的不分美善、朝廷里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D.全诗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13.名句默写:⑴江间波浪兼天涌,⑵,孤舟一系故园心⑶寒衣处处催刀尺,⑷一去紫台连朔漠,⑸,环珮空归月夜魂⑹,不尽长江滚滚来阅读《登高》,完成14—16题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4.有人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第一”、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历来被推为律诗中的杰作,千百年来为世人传诵试就其对仗工整做简要分析答:15.诗的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感情基调如何?答:1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无边”“不尽”二词能否删去?为什么?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19题杜甫,字子美,京兆人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诏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兵,又以琴客董廷兰之故罢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解,不复问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常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左右走报其母,为救得止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大历中,出瞿塘,泝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瀑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为设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汙为歌诗,伤时挠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选自《唐才子传·卷第二》)2.4.6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擢河西尉,不拜拜:任职B.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久辱故事:旧业C.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鼓吹:宣扬D.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因:因此18.下列各句,不能分别表现杜甫“放旷不自检”和“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汙”的一组是()A.①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②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B.①甫见之,或时不巾②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亡走凤翔C.①擢河西尉,不拜②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D.①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②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1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玄宗看了杜甫的赋颂后,觉得他很有才能,命宰相考考他的文章,先提拔他为河西县尉,后又改派他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B.杜甫担任左拾遗官职时,为平民时的朋友房获罪琯获罪罢相说情,唐肃宗大怒,下旨让三司治杜甫的罪,宰相张镐也赞同以杜甫抵罪C.安禄山叛乱时,杜甫避乱,寄住鄜州的家长年生活艰难,年幼的孩子甚至要饿死;旅居秦州,靠背柴禾、拾橡栗为生;流落剑南,建草堂居住D.杜甫在成都受世交节度使严武的优待,但他性格急躁,对严武傲慢放肆,使严武心中怀恨,甚至想杀掉杜甫;后出川流落沅、湘,在飘泊中去逝杜甫诗三首1.萧(xiāo)砧(zhēn)壑(hè)珮(pèi)冢(zhǒng)朔(shuò)省(xǐng)渚(zhǔ)潦(liǎo)2.⑴兼⑵砧⑶朔⑷作⑸繁3.C(“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不对)4.子美少陵野老诗史诗圣《杜工部集》5.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的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既生动的表现出了其“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6.不同意其一,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昭君之奇美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7.A(B“潦倒”的“潦”应读“liǎo”,“千载”的“载”应读“zǎi”C“霜鬓”的“鬓”应读“bìn”D“朔漠”的“朔”应读“shuò”)8.D(A“协迫”的“协”应为“胁”B“鞠躬尽悴”的“悴”应为“瘁”C“要言不繁”的“繁”应为“烦”)9.B(“萧萧”应为“树叶被风吹落的声音”)10.C(应为“百年/多病/独/登台”,“独”应单读,“登台”是一个词连贯起来)11.D(“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飘走”不当,应为“故园之思被孤舟系在了江边”)12.B(全诗的主题是对王昭君的命运表示同情的同时谴责统治阶级的,因此不可能有歌颂之意哪怕是对王昭君的)13.⑴塞上风云接地阴⑵丛菊两开他日泪⑶白帝城高急暮砧⑷独留青冢向黄昏⑸画图省识春风面⑹无边落木萧萧下14.本诗前三联尤为突出是字字对,词词对,不仅词性相同,而且平仄相对,音韵谐和读起来有节奏感15.深秋晴空如海,猿啸空谷传响,风霜高洁,水落石出;无穷的落叶和不尽的长江,一幅壮阔图景极力渲染雄浑悲凉的气氛16.不能因为这两个词扩大了诗的意境,有了它们,后面的“萧萧”和“滚滚”才有附着点,才能更显出秋之悲凉广旷17.D(因:于是)18.C(C项中,①的“擢河西尉,不拜”并非“放旷不自检”的表现,②写杜甫家乡被敌占领,家里生活艰难,也不属“挺节无所汙”的表现)19.B(“宰相张镐也赞同以杜甫抵罪”理解有误,张镐实为杜甫开脱罪责)。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江南逢李龟年》作业——杜甫诗句知多少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江南逢李龟年》作业——杜甫诗句知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e503dcf928ea81c758f578b6.png)
《江南逢李龟年》课后作业-----杜甫诗句知多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二首》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杜甫《绝句二首》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二首》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杜甫《望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杜甫《曲江二首》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上小学时就已经接触了杜甫,只不过那时候我只是单纯的靠记忆力背诵下他的很多诗歌,因为老师总以学生背诗背的好快准为荣,一次显示自己教育孩子=卓有成效。
从而呢,小学时学语文,不单单是认识了汉字更是记住了很多诗,李白啊,王维啊,苏轼啊杜甫啊等等。
不过现在想来看看,也很感激他让我们从小接触古诗,认识了很多历史名人。
在以后的学习中,渐渐的深入了解了中国古代诗歌,而我更倾向于喜欢杜甫的诗词。
杜甫生平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诗歌风格沉郁顿挫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11],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12]。
对杜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关系。
同时,杜甫处于盛世末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3],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
而杜诗对意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
常在杜诗中出现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猿啸、残炬、急峡、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观,以及织女、老妇、老农、嫠妇等普通百姓,还有官吏、将军、恶少等权贵势力,都表现了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14],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达,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
吴沆《环溪诗话》评杜甫晚期诗句“恣肆变化、阳开阴合”又云:“惟其意远,举上句,即人不能知下句”。
吴沆又说:“凡人作诗,一句只说得一件事物,多说得两件。
杜诗一句能说得三件、四件、五件事物;常人作诗,但说得眼前,远不过数十里内,杜诗一句能说数百里,能说两军州,能说满天下,此其所为妙”[15]。
兼容并蓄杜甫的诗歌在风格上,是兼备多种风格的,元稹这样评价杜甫:“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16]秦观也有类似的看法:“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焉。
然不集众家之长,杜氏亦不能独至于斯也。
”[17]例如杜甫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就可以看出杜甫的豪气。
主流观点认为,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穷绝工巧,感情真挚,平实雅谈,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明。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18]是他的创作风格。
就杜诗特有的叙事风格和议论风格而言,有学者认为是受到《诗经·小雅》的影响,而其悲歌慷慨的格调,又与《离骚》相近。
也有学者认为,杜诗具有仁政思想的传统精神,司马迁的实录精神。
还有观点认为杜甫诗作具有“人道主义精神”。
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曾把杜甫与李白并论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19]。
王安石表彰杜诗“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的成就[20]。
陈善《扪虱新语》卷七:“老杜诗当是诗中《六经》,他人诗乃诸子之流也”。
蒋士铨《忠雅堂文集》卷一《杜诗详注集成序》亦称“杜诗者,诗中之《四子书》也。
”炼字对仗杜甫的诗歌在格律上,具有炼字精到,对仗工整的特点,符合中国诗歌的“建筑美”,例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1]就是杜诗炼字与对仗高超的体现。
另外,在体裁上杜甫有许多创新,例如他在五七律上的创造性也是他文学创作的独到之处。
[22]内容深远杜甫的诗歌的内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悲天悯人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情怀,杜诗有诗史之称,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晚唐,“杜逢禄山之难,流雍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号为诗史”[3]。
到宋时成定论,但诗史之义各有各说。
人有以史事注杜诗,认为杜诗为纪实的诗,可以补史证史,所以称为诗史。
这种说法只重史事之虚实真假,而轻视诗的情感特性。
有人认为杜甫具史识史见,其笔法之森严,可媲美汉朝历史学家司马迁。
而诗有评人评事者,皆可“不虚美,不隐恶”[23],故号诗史。
此说可取。
另一说是,杜甫之所以号诗史,因其悲天悯人,感时伤事,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取的。
[24]但也有不喜欢杜甫诗者,杨亿就不喜欢杜甫,刘放《中山诗话》云:“杨大年不喜杜工部诗,谓为村夫子。
”杜甫遗迹(10张)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甫诗词名句选1、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3、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4、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春日忆李白》5、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兵车行》6、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11、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12、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小寒食舟中作》1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14、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阁夜》15、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咏怀古迹五首》16、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咏怀古迹五首》17、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兴八首》1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19、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2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四首(其三)》2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绝句二首(其一)》22、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2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25、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2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7、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2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29、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江村》30、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蜀相》31、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天末怀李白》32、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梦李白二首》33、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梦李白二首》34、万里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垂老别》3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36、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37、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赠卫八处士》3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关于杜甫名句的鉴赏解析(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杜甫赏析: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赏析:诗人睹物伤情,仿佛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伤溅泪;鸟儿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3).造华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望岳》杜甫赏析:这是更作一番仔细观察后写出来的,是说大自然造物者集中灵秀之气在此山,自然有无限神妙。
这两句讲山色的变幻,写出了泰山的宏伟景色。
杜甫诗名句分类:爱国名句:1`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3、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4、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春日忆李白》5、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兵车行》6、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11、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12、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小寒食舟中作》1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14、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阁夜》15、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咏怀古迹五首》16、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咏怀古迹五首》17、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兴八首》1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抒怀》19、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2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四首(其三)》2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绝句二首(其一)》22、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2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25、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2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7、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2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29、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江村》30、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蜀相》31、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天末怀李白》32、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梦李白二首》33、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梦李白二首》34、万里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垂老别》3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36、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37、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忧国忧民名句1·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