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学(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学(或公共政策分析):以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政策领域即现实的政策实践、政策系统及政策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它的基本目标是端正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制定质量。
2、公共政策:由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3、政策过程:政策过程是由若干个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监督、政策评估和政策终结五个主要环节构成的政策周期所组成的政策运动、发展的政治过程。
4、政策指标是衡量政策目标的量及质的尺度,是对政策目标的具体说明。
如国民生产指数、总需求指数、人均GDP 等。
5、标准:评估标准又称为绩效标准或决策标准,它是用来衡量和比较各种备选方案产生的结果的依据,它为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提供定量或定性的衡量尺度。
政策目标本身往往包含评估的标准或规则,但将一般性的目标分解成可操作性的标准,是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效益、效率、充分性、公正性、适当性等。
6、理论预测是根据理论假定以及现在和历史的数据对未来社会状况做出判断。
7、直觉预测指的是分析者从一个猜测的事态出发,然后寻找支持这一猜测的数据和假定,其过程是一个回溯推理的过程。
8、技术可行性: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现有的技术或方法能否使得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二是备选方案(在技术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政策目标9、经济可行性既指一项政策方案的执行能获得财经资源的充分支持,又指方案或项目的执行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经济效益或效率,它主要测量方案或项目的成本和收益。
10、成本-效益分析:根据方案或项目的预期结果的成本与收益(经济价值)来评估每种方案或项目的效果,并用货币单位来计量收益情况,需计算每个备选方案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主要用来解决变动的成本和效能的问题。
11、内部收益率,就是资金流入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现值总额相等、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公共政策学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学:它尽可能地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和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及其与政策内诸影响因素之间进行因果关系和相关性分析,探索公共政策的固有规律,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
2.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选择和确定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3.公共政策的形式特征:指的是一项政策由谁制定,它的合法化经过什么样的程序,目标群体是谁,适用范围和生效时间怎样,执行者是谁,主要的执行手段是什么等在政策文本上有正式规定的特征。
4.公共政策的内容构成:指的是具有不同政策效力的各项公共政策构成的一个统一的、相互作用的政策体系。
5.公共政策的结构:指的是公共政策系统各构成要素在时空连续区上的排列、组合方式及其各要素之间互动的相对稳定的方式。
是公共政策构成要素的组合方式和秩序。
6.政策系统:是一个由若干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政策子系统(要素)构成的一个政治巨系统。
7.公共政策的主体:指那些在特定政策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实施、评估和监控的行为者。
8.公共政策的客体:指政策发挥作用时所指向的对象。
9.政府能力:指政府在其职责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力,正确制定并有效实施公共政策的能力。
10.治理能力:指政府在一个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社会里,运用公共权威,协调各类主体、维持公共秩序、满足公共需要、增进公共利益的能力。
11.公共政策问题:指统治集团和社会大多数人感觉到现实中出现的某一情况与他们的利益、期望、价值和规范有着相当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组织或团体活动要求社会公共组织和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
12.政策议程:通常是指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和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应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
13.政策目标:指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
公共政策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30(第一章和第四章是重点)第一章绪论1 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具有主体数量的不确定性和实体上的共享性等特征。
它包括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
要正确界定公共利益,通常要遵守以下四项基本标准:公共、合理、正当、公平。
公共利益是一种公众利益,受益主体是社会公众,利益的实现依赖于公共权力机构的公共选择机制;界定公共利益要遵循合理性原则;界定公共利益要基于广泛的民意;实现公共利益的同时要给予私人利益受损的少数人公平、合理的补偿。
2 公共权力(2014):一般是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得权力,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力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公共权力的产生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公共权力的运行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权力运行机制应用到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之中,进而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
公共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对公共权力实施有效制约,才能保证私人的合法权力和社会的良好运行。
3 公共秩序:也成为社会秩序,是指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共同确定,主要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道德和法律是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维护公共秩序,既要依靠道德规范,也需要法律规范的制约,两者互相补充、互为条件。
4 公共物品(2013年):是指那些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
具有以下特征: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消费的非排他性,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出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
因此,公共物品一般不能有效的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其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少数,如国防和灯塔,通常采用免费提供的方式。
《公共政策学》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指国家及地方的权威机构为了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促进公共利益和社会进步而制定的相关规定或公共指导准则,这些相关规定或公共指导准则往往是以法律法规、路线方针、谋略策略、法令、决策、方法、办法、规章制度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公共政策主体:指在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反馈评估与监督的整个运作过程中对公共政策问题、公共政策过程、公共政策目标群体施加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官方与非官方的所有行动者。
公共政策客体:指公共政策作用的对象,或者说,公共政策主体就哪些问题制定公共政策,即公共政策周期运行过程所能预测、协调和控制的一切对象。
公共政策环境:指影响公共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公共政策工具:指被设定为旨在实现一定公共政策目标的各种措施、策略、方法、技术、行动、作为以及配置的人力、资金、设备、资源等手段。
公共政策问题:指统治集团(政府)或社会大多数人,感觉现实中出现的某种情况与他们的利益、期望、价值和规范有相当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或组织活动,要求有关社会公共组织和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被后者列入公共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
公共政策议程:指将公共政策问题提上政府议事日程、纳入决策领域的过程。
公共政策制定:指公共部门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而提出的一系列可接受的方案或计划,并在政策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和审查备选方案,最后形成正式政策的过程。
政策合法化过程:指一种有法律程序、历史习惯或权威领导批示而形成的仅是政策获得合法批准而实施的过程,而且,还包括政策上升为法律的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指公共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利用相关的政策资源和政策工具,采取宣传、解释、协调、控制等行动形式,将政策付诸实现,从而推荐政策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以有效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
政策执行偏差:指由于受到各种要素束缚的影响和制约,政策的执行活动发生偏离原定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政策执行后果的现象。
公共政策评估:指政策评估主体依照一定的标准,运用特殊的方法,对政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及其实施后的效果、效益与效率进行的分析、比较与综合后所做出的一种价值判断,以此作为决定政策继续、调整、创新或终结的依据。
公共政策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30(第一章和第四章是重点)第一章绪论1 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具有主体数量的不确定性和实体上的共享性等特征。
它包括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
要正确界定公共利益,通常要遵守以下四项基本标准:公共、合理、正当、公平。
公共利益是一种公众利益,受益主体是社会公众,利益的实现依赖于公共权力机构的公共选择机制;界定公共利益要遵循合理性原则;界定公共利益要基于广泛的民意;实现公共利益的同时要给予私人利益受损的少数人公平、合理的补偿。
2 公共权力(2014):一般是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得权力,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力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公共权力的产生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公共权力的运行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权力运行机制应用到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之中,进而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
公共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对公共权力实施有效制约,才能保证私人的合法权力和社会的良好运行。
3 公共秩序:也成为社会秩序,是指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共同确定,主要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道德和法律是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维护公共秩序,:是指那些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
具有以下特,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消费的非排他性,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出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
因此,公共物品一般不能有效的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其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少数,如国防和灯塔,通常采用免费提供的方式。
更多的公共物品则是准公共物品,既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非排他性。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100题)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100题)1)、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2)、公共政策主体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3)、公共政策主体能力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策主体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4)、决策权力决策权力可以定义为一种法津权力,它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他去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5)、公共决策体制公共决策体制:实质就是围绕决策权力的分配,人为设计出来的包括决策程序、决策规划、决策方式等制度的总称。
6)政策执行资源政策执行资源:指的是政策执行主体实施政策时必须具备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主要包括:经费和人力、信息、权威、执行保护。
7)、政策执行矫正政策执行矫正:是指政策主体采取一定的纠正措施,使政策执行回到正确的方向并且消除不良后果的过程。
8)、政策均衡政策均衡:指的是所有政策要素、政策关系维持一定的最好情况的状态,政策供给适应政策需求,人们对既定的政策安排和政策结构处于一种满族或满意状态,因而无意也无力改变现行政策。
9)、政策宣示:政策宣示:即法定政策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通过法定和约定俗成的方式,正式向公众发布政策决定,如记者招待会,白皮书,文件,宪报等。
10)、政策监控系统监控系统是指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11)、公共政策评价公共政策评价:依据一定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12)、正式评价正式评价: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价方案,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的评价。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的实质:有效增进和公平分配公共利益2、定义: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3、政策的主体: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全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公共政策主体不仅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而且在公共政策执行、评估和监控等环节都发挥积极的能动作用。
政策主体主要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政党、利益集团、思想库、大众传媒和公民个人等)4、政策的客体:公共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目标群体)两个方面。
5、根据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过程中政府介入程度飞高低,将政策工具分为三类:自愿性工具(家庭与社区、志愿者组织和市场)、混合性工具(信息与规劝、补贴、产权拍卖、税收与使用者付费)和强制性工具(管制、公共企业和直接提供)6、政策的制定:社会问题被列入政策议程,如何制定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并从中优选方案。
7、政策的评估:设计出各种政策方案之后,就要对它们进行评估和论证。
一般来说,政策方案评估包括价值评估、效果评估、风险评价和可行性评估,其中,可行性评估是政策方案评估的重点内容。
8、公共政策合法化:广义: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政策就是具有合法性的政策,而使政策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过程就是公共政策的合法化过程.狭义:主要偏重于从法律角度来解释公共政策合法化;包括决策主体的合法化、决策程序的合法化和决策内容的合法化。
9、政策执行就是政策方案被采纳以后,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经解释、宣传、组织、实施、服务等活动将政策的观念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10、定量分析:分析一个对象内部几个因素之间或者几个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运用各种数量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或满意)的方案及形成对人们有用的信息.具有实证性、明确性、客观性。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要点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公共政策——由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实质性政策——与政府将要采取的行动有关的,会直接带给人们收益或不便,并分配相关收益或支付成本的政策类型。
程序性政策——只涉及怎样采取行动或由谁来采取行动,但其可能会有实质性结果的政策类型。
如利用程序性问题推动、推迟或阻止实质性的决定或政策。
公共政策分析——是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选择的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其目的在于通过整合性与科际性的分析,发现问题的要害和症结所在,帮助决策者减少决策失误,改善公共部门在决策上的低效状况,增强决策的预期性和取向性。
政策主体——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在西方,人们习惯于将政策主体尤其是政策制定者分为官方的主体和非官方的主体两大类,官方决策者一般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非官方参与者包括利益集团、政治党派、大众传媒、思想库和公民个人等。
公共政策工具——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要确定采取何种手段、通过何种机制来执行政策,这种手段和机制就是公共政策工具。
政策工具的选择与政策选择本身同等重要,关系到公共政策能否达成预期政策目标。
政策规划——政策规划是指在既定原则下寻求优化方案的一系列分析和抉择活动。
既需要决策者的积极参与,又需要政策分析人员的密切配合。
常被视为狭义的政策分析过程。
且政策规划主体既有单一型又有多元型。
听证制度——指权力机关特别是行政机关作出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利益的重大事项或者重大决定之前,充分听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意见的制度。
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指公共政策从制定到执行的整个过程都要合乎法律的要求,不能违背法律的意旨,即公共政策过程的合法性。
政策执行——政策执行就是指“在一个议案成为一项政策之后所发生的事情”。
[终稿]公共政策学考试重点整理
公共政策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就是指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而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政策研究组织:是由具有不同学科知识背景的专家、学者和有经验的前政治家、行政人员所组成的综合性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其主要工作是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的政策理论研究、政策规划、政策分析、政策评估等工作,以帮助改进执政党及政府部门的政策质量。
3.政策系统是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
4.政策主体(政策活动者)可以一般地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5.政策客体指的是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
6.公共政策问题是指客观存在的已经被社会上多数人觉察、认同、感觉出来的,已经与既定的价值、规范、利益发生冲突,并且由社会中的团体与个人表达出来属于政府管辖的范围并且能被列入政府的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
7.政策议程:又称政策日程,是指政策制定者就某个广为关注的公共问题进行讨论,以决定是否需要对其采取行动、何时采取行动及采取什么行动。
8.公众议程:公众进行讨论的议程;是指公共问题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要求政策制定者将其列入自己的议事日程。
9.政府议程:指政府相关部门根据特定程序而把公共问题列入自己的议事日程,进行讨论、研究和处理的过程。
政府议程本质上是一种行动议程,是决策机关和人员对有关问题依照特定程序予以解决的实际行动过程。
10.方案规划:指发展一个计划、方法和对策,以满足某种需求,解决某项问题。
11.政策规划者是指参与政策方案的设计、研究、审议等活动的各种机构和人员,他们可分为政策系统内部的规划者和政府系统外部的规划者。
12.方案审议指有关机构、团体和人员对围绕某个政策的所有备选方案进行鉴定、评估和考察。
公共政策学的名解
1公共政策分析:是一个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它的目的是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
2公共政策:是国家机构及公共团体为了实现特定的公共目的,对社会价值进行合理配置的决定与实施过程。
3公共政策模型:不是实验中的实物模型,而是理论研究中以科学概念、科学假说和数学模型出现的理论模型(概念模型),是指在合理架设的基础上,将问题抽象为一组概念或命题,按照其内在逻辑和本质结构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相似于原型的、结构严整的逻辑体系。
4主体:是指一个社会中具有自我意识机能与自觉能动性并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
公共政策主体:指直接或间接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监控、评估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5利益团体:利益团体是基于某种共同价值、共同利益、共同态度或者是某种职业和行业而形成的正式、非正式团体和群体等社会组织。
6公共政策客体:是指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问题和发挥作用时所指向的对象。
由社会公众围绕利益关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某种与“应有”和“规范”不相一致的状态子系统,它是一个立体结构,包括了政策所要改变的状态、政策直接作用的人与事、政策所要调节的公众利益三个层面的内容。
7目标群体:公共政策客体中人的方面的因素构成了政策的目标群体。
它是公共政策直接作用与影响的公众群体。
政策目标群体系统中既存在具有相同利益的个人组合的统计群体,它不是一种实体性存在,只具有统计上的意义;也存在由于利益相同而产生出来的相互联系的临时性团体,这是一种实体性群体;另外还有组织严密的利益集团。
8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政治观念的树立(对国家、政党、制度、权威、意识形态、权利义务的认识)和政治行为模式的形成(遵纪守法,拥护社会制度等)。
9利益:是一切社会矛盾运动和发展的最终动因。
利益相关者:是指特定的活动中所有相关的受益或受损的活动主体公共政策的利益取向:是以总体系统观为指导的总体利益,这样既能发挥对部分进行整合的整体优势,又能调动系统所有组成部分的积极性,从而使系统具有较大的总体利益。
公共政策学
公共政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公共政策学:是尽可能地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
融入:指研究之初,研究者很快进入角色,使自己的语言、行为举止和生活方式都能够与研究对象及其社区保持一种同化状态,以通过移情理解来加深对于研究对象的认识。
跳出:指研究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移情理解之后,当需要对所观察到的政策现象进行判断、分析和解释时,研究者要跳出被同化的角色,恢复到政策研究者客观的、中立的立场上来,从局外人的角度,重新审视被观察的政策现象,归纳出理性的结论。
非介入性研究:也称为无回应性研究或者文献研究,是一种与其他几种研究方式在策略、思路、材料等方面都迥然有异的研究方式。
概率抽样:按照概率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定数目的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概率抽样是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概率被选入样本,严格的统计学语言叫作使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一个已知不为零的被选机会进入样本。
分层抽样:它是先把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照某种特征和标志进行分类或者分层,然后再在各个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者系统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结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整群抽样:是采用简单概率抽样、系统抽样或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些小的群体,然后由所抽出的若干个小群体内的所有元素构成样本。
深度访谈法:是一种非标准化、非格式化的政策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
元政策:是政策体系中管总的或具有统摄性的政策,对其他各项政策起指导和规范的作用,是其他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是政策主体用以指导一定历史时期全局性行动的高度原则性的指针。
公共政策学
二、简答题
1、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①导向功能:政策的导向功能是指政策引导社会中人们的行为或事物的发展朝着政策制定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②控制功能:是指政策对社会中人们的行为或事物的发展起到制约或促进作用。③协调功能:对各种关系和利益的协调,以保证整个国家社会生活的和谐进行。④象征功能:是指政策仅具有符号意义,不产生实质性后果,主要发挥象征性作用。
①公共政策主体②公共政策客体③政策环境
5、公共议程和政府议程的区别
①系统议程是一种公众讨论议程,即公众共同讨论某一现象或某一事件或某一问题的是非好坏,进而讨论社会应有的态度和政府应当采取的对策。这些问题通常与公众利益直接相关,并经传媒推动的问题。
②政府议程是政策问题引起政府官员深切关注并被政府提起讨论的过程,是行动的程序。
12、政策效果的类型
①直接效果②潜在效果③附带效果④象征性效果
13、政策评估的类型
①正式评估与非正式评估②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③事前评估、执行评估和事后评估④政策影响评估、政策效率评估和政策效益评估
(2)政策执行手段①行政手段②法律手段③经济手段④思想诱导手段
11、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
(1)政策问题的性质包括政策问题的性质、政策对象行为的多样性、政策对象人数及行为需要调适量(2)政策本身的因素,包括政策的正确性、合理性、具体明确性、政策资源的充足性等
(3)政策以外的因素①目标团体对政策执行的影响②执行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态度③执行机构组织间的沟 通与协调④政策环境
5、政策执行手段及特点
公共政策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30(第一章和第四章是重点)第一章绪论1 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具有主体数量的不确定性和实体上的共享性等特征。
它包括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
要正确界定公共利益,通常要遵守以下四项基本标准:公共、合理、正当、公平。
公共利益是一种公众利益,受益主体是社会公众,利益的实现依赖于公共权力机构的公共选择机制;界定公共利益要遵循合理性原则;界定公共利益要基于广泛的民意;实现公共利益的同时要给予私人利益受损的少数人公平、合理的补偿。
2 公共权力(2014):一般是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得权力,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力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公共权力的产生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公共权力的运行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权力运行机制应用到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之中,进而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
公共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对公共权力实施有效制约,才能保证私人的合法权力和社会的良好运行。
3 公共秩序:也成为社会秩序,是指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共同确定,主要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道德和法律是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维护公共秩序,既要依靠道德规范,也需要法律规范的制约,两者互相补充、互为条件。
4 :是指那些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
具有以下特征: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消费的非排他性,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出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
因此,公共物品一般不能有效的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其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少数,如国防和灯塔,通常采用免费提供的方式。
(完整word版)公共政策学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学名词解释(部分)1.公共政策:是以执政党和政府为主的公共机构,在一定的政治背景下,经论辩、竞争、合作的民主途径,以科学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采取行动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求得社会进步的活动过程.P52.政策分析(狭义):是指在政策规划和决策阶段,有政策专家所作出的分析。
P233.政策行动主体:是指参加到整个公共政策过程之中的,对政策规划、决策、执行和评估起到实际作用的具体组织机构和代表组织机构的个体机构的能动体系。
P364。
政策工具:将政策的价值、目的和目标与是时候试图大袋的理想状态有机结合起来的手段和方法.P925。
自愿性政策工具:是指通过个人、家庭、社会组织或市场发挥作用,在资源的基础上解决公共问题的手段、途径与方法。
P976。
强制性政策工具:叶蓓成为直接政策工具,它借助于国家和政府的权威及强制力,迫使目标群体及个人采取或不采取某种行为,以此来实施公共政策,解决社会公共问题.P997。
政策目标: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达到的效果p1108。
公共政策议程:是由一系列程序构成的过程,指的是社会公共问题进入由政策行动主体构成的政策子系统的范围并成为政府特别关注的、在深思熟虑后下决心要加以解决的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
P1259。
系统性议程:是指一定范围内的政策相关者所共同持有的、可供讨论的值得公众关注的也是现存政府合法管辖范围之内涉及的所有议案。
P12910.制度性议程:有权威的决策者明确表示要积极而慎重地加以解决的社会公共问题。
11。
政策之窗:1.提案支持者们推广其解决方法或吸引别人重视他们的特殊问题的机会。
2.是指决策的内外部环境经过一系列的酝酿而形成的决策压力。
P13212。
公共政策规划:是政策行动主体在对政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民主的程序和方法,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提出相应的解决政策问题的办法或方案,为政策决策提供必要前提的过程。
P15213。
政策网络:指政策预案提议的最初阶段上,解决政策问题的各种方案还在酝酿之中,还没有形成界限分明的政策主张而定时候出现的一种政策规划主体的组合。
公共政策学 自考复习
公共政策学一、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党和国家在处理公共领域内的公共事务时所制定的行为规范、准则或指南;在我国包括一系列的命令、通知、指示、条例、规定等。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威部门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调整和平衡社会利益关系,而遵循一定的制度和程序制定的行动指南和行为规范。
2、政策环境: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采用第一种含义)分为自然和社会环境。
3、政策科学(德洛尔):研究如何运用有系统的知识、有结构的理性和有组织的创造性来改进社会政策制定,以制定更好的政策的一门跨学科的学科。
4、公共政策主体: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5、政策过程模型:政策过程看成是一系列的政治活动,模型的中心是要求政策制定者“如何”去形成政策,或者说是“应该”如何形成政策,而不要求政策制定者对公共政策的实质进行评判。
6、政策目标: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的实施所达到的效果。
7、政策合法化:政策方案经由特定国家机关的审议、修改、通过、批准、签署、公布等程序而获得合法地位或成为法律的行为过程。
8、政策法律化:也称为政策立法。
在现实生活中,政府的一些政策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和修改,已经适于成熟和稳定,为了增加政策的权威性,有必要经过立法程序使之上升为法律,这就是政策的法律化。
9、政策执行:在政策制定完成之后,将政策所规定的内容变为现实的过程,是为实现政策目标而重新调整行为模式的动态过程。
10、政策工具:人们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或达成一定的政策目标而采用的具体手段与方式。
11、公共政策评估(安德森):政策评价与政策(包括它的内容、实施及后果)的估计、评价和鉴定相关。
12、公共政策控制:政策监控者为了保证政策的权威性、合法性和政策的有效执行,达成特定的政策目标,对政策过程尤其是政策执行过程的偏差的发现与纠正的行为。
13、集团头脑风暴法:依靠一定数量专家的创造性思维来对决策对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状况做出集体判断的创造性思维方法。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第一章1.决策科学:是以现代科学手段与分析工具研究决策原理、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并认识和把握正确决策的规律的综合性新兴科学。
2.个案研究法:公共政策学中的个案研究方法指的是致力于探讨具体的个别的政策的特殊性,并从中发现普遍性或验证某一普通性假设的研究方法。
3.行为主义:指的是一种关于观察个人、组织或动物等有机体在既定环境中或内外刺激下的表现和反应的学说;它强调上述受观察者可观察的、可计量的、有规律的,甚至能够操作和重复的各种行为表现的重要性,相信能够从这样的行为表现中发现事物本身固有的因果关系或某种相关性,并且认为任何研究结论都不能脱离作为记录这样的行为表现的证据而先验地推导出来。
4.行为科学的宗旨:行为科学的宗旨就是解释、预测、控制人的行为,以利于达到群体和组织预期的目标。
5.凯恩斯主义:主要是指凯恩斯宣扬的加强政策对国家经济进行干预的一系列主张。
凯恩斯主义主张抛弃自由放任政策,扩大国家的经济职能,实行国家调控、干预经济体系的运行。
凯恩斯主义的出台被奉为政府制定政策干预经济的理论依据,对公共政策学的产生有着巨大的影响。
第二章1.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尽可能地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和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及其与系统内外诸影响因素之间进行因果关系或相关性分析,探索公共政策的固有规律,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并成功地改造社会与自然。
2.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的所有的政策的共同的体质和属性,就是政策一般。
3.决策行为:指政策的直接主体决定做什么和怎么做,并预测和设计行为的结果,也就是选定目标和选取最优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行为。
4.政策过程研究:指分析哪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政策主体的选择行为的,是怎样影响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影响的性质和程度怎样。
5.公共政策学的次级概念:指的是核心概念的子概念或从属性概念。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前5章
行为主义:指的是一种关于观察个人,组织或动物等等有机体在既定环境中或内外刺激下的表现和反应的学说。
凯恩斯主义:他宣扬的加强政府对国家经济进行干预的一系列主张。
即抛弃自由放任政策,扩大国家的经济职能,实行国家调控,干预经济体系的运行。
个案研究法:致力于讨论具体的个别的政策的特殊性,并从中发现普遍性或验证某一普遍性假设的研究方法。
决策科学:是以现代科学手段与分析工具研究决策原理,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并认识把握正确决策的:规律的综合型新兴学科。
理论模型(概念模型):指的是一组概念或命题按照其相互间的本质联系被组织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逻辑结构严密的网络或框架。
决策行为:指政策的直接主体决定做什么和怎么做,并预测和设计行为的结果,也就是选定目标和选取最优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行为。
理性主义模型:理性主义分析方法在公共政策领域中的应用,就形成了理性决策模型或决策的理性主义模型。
公共政策学:是一门新兴科学,它尽可能地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和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及其与系统内外诸影响因素之间进行因果关系或相关性分析,探索公共政策的固有规律,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并成功地改造社会和自然。
自然主义:是依据如下事实抽象出来的一个概念,即它的研究工作不是在人为设计的实验室的或实验设定的背景下进行的,而是倾向于在自然的环境下进行的。
公共政策学的边际概念:指的是从其他学科引进或移植过来的概念。
科学追求:即借助于一定的方法程序和手段以尽可能充分地使科学的品格在研究过程特别是研究结果中得到实现和体现,是公共政策学的根本追求。
政策过程研究:指分析哪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政策主体的选择行为的,是怎样影响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影响的性质和程度怎样。
政策链: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公共事物,提供公共服务,协调和增进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
公共政策学考试
公共政策学考试一、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2、公共政策问题:是指统治集团或社会大多数人感觉到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某种与他们的利益、期望。
价值和规范有相当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或组织活动要求有关社会公共组织和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和公共问题。
3、公共政策过程:就是政策的生命过程。
就是指一项政策从问题认定到政策终结的整个运行过程。
这个过程是一系列相互衔接的操作性程序的有机组合。
4、公共政策执行:就是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于公共政策对象,使公共政策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
5、政策调整:在公共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根据政策评估和监控所反馈的信息,对原有政策中不适应政策对象和政策环境变化的部分,采取渐进的方式,进行增删,修正和更新。
6、公共政策评估:就是评估主体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相关的评估程序,考察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政策产出和政策影响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判断政策结果实现政策目标的程度的活动。
7、政策创新:是公共政策主体根据政策环境变化的需求,主动改变现存政策要素的组合形态或功能,创新新政策的行为和过程。
8、政策周期:是指公共政策经历了从问题认定到政策的出台,再经过执行,评估,监控,调整诸环节最终归于终结。
9、公共权力:基于特定政治共同体成员的同意或授权,为支配,管理,调控该政治共同体内部和对外的公共事物,而物化于法定的公共组织及其组成部分的职权关系中的一种公共权威力量。
10、政策终结:公共政策的决策者通过对政策进行审慎的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错误的,过时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政策功能,政策工具或政策组织的一种行为。
11、政策论证:指政策方案的论证以有利的信息来强化自己的政策主张,并且对决策者和利益相关者已经提出或有可能提出的不同意见进行有理有据的抗辩,旨在推动决策者采纳自己的政策方案而拒绝其他政策方案的做法。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公共政策工具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概论--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概论 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2.公共政策主体---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3.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指政策主体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4.决策权力---是一种法律权力,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其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5.集权制---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务,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6.分权制---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7.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指由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组成,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8.公共政策评价---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9.正式评价---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价方案,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的评价。10.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重点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11.完全理性思维---完全理发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政策:指国家及地方的权威机构为了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促进公共利益和社会进步而制定的相关规定或公共指导准则,这些相关规定或公共指导准则往往是以法律法规、路线方针、谋略策略、法令、决策、方法、办法、规章制度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公共政策主体:指在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反馈评估与监督的整个运作过程中对公共政策问题、公共政策过程、公共政策目标群体施加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官方与非官方的所有行动者。
公共政策客体:指公共政策作用的对象,或者说,公共政策主体就哪些问题制定公共政策,即公共政策周期运行过程所能预测、协调和控制的一切对象。
公共政策环境:指影响公共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公共政策工具:指被设定为旨在实现一定公共政策目标的各种措施、策略、方法、技术、行动、作为以及配置的人力、资金、设备、资源等手段。
公共政策问题:指统治集团(政府)或社会大多数人,感觉现实中出现的某种情况与他们的利益、期望、价值和规范有相当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或组织活动,要求有关社会公共组织和政府采取
行动加以解决,并被后者列入公共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
公共政策议程:指将公共政策问题提上政府议事日程、纳入决策领域的过程。
公共政策制定:指公共部门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而提出的一系列可接受的方案或计划,并在政策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和审查备选方案,最后形成正式政策的过程。
政策合法化过程:指一种有法律程序、历史习惯或权威领导批示而形成的仅是政策获得合法批准而实施的过程,而且,还包括政策上升为法律的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指公共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利用相关的政策资源和政策工具,采取宣传、解释、协调、控制等行动形式,将政策付诸实现,从而推荐政策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以有效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
政策执行偏差:指由于受到各种要素束缚的影响和制约,政策的执行活动发生偏离原定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政策执行后果的现象。
公共政策评估:指政策评估主体依照一定的标准,运用特殊的方法,
对政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及其实施后的效果、效益与效率进行的分析、比较与综合后所做出的一种价值判断,以此作为决定政策继续、调整、创新或终结的依据。
公共政策监督:指公共政策监控的主体从一定制度、法规的依据出发,对公共政策系统的运行,包括公共政策的制度、执行与评估及终结获得进行监视和监督的行为。
公共政策监控机制:指公共政策监控主体与公共政策监控客体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关系。
公共政策调整:指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根据新形势的需要,对公共政策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不断的修正、补充和发展,对公共政策的局部进行修正、调整和完善,以便达成预期公共政策效果的一种公共政策行为。
公共政策终结:指公共政策决策者通过对公共政策或项目进行慎重的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中止那些过时的、多余的、不必要的或无效的公共政策或项目的一种政治行为。
公共政策创新:指公共创新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新型的公共政策问题,重新组合公共政策要素,及时调整各种资源配置,以实现公共政策创新目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