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温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温毒
一、概述
温毒是时毒之病的总称,多发于冬春季节,系感受时毒病邪引起的急性热病。
温毒起病急,在一般温病具有的卫气营血证候变化的基础上,还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或外发斑疹的表现。
温毒有一定的传染性的流行性。
温毒之名,最早见于晋代王叔和的《伤寒例》,但最早把温毒作为温病病名的是清代吴鞠通,如《温病条辨》说:“温毒者,诸温夹毒,秽浊太甚也。
”周杓元《温证指归》称为时毒之证,说:“时毒一证,亦由天时厉气,风热郁于少阳、阳明,作时每多耳畔高肿,轻则不热,重则恶寒发热,夹食者胸闷,阖家大小,每每传染……治法亦主清散,甚则兼下。
”
温毒包括的病种很多,多以临床特点而命名。
如热毒壅于头面,头面部欣赤肿大的名为大头瘟;初病则咽喉红肿、疼痛糜烂,肌肤丹痧的名为烂喉痧;初病发热,两腮肿大疼痛的名为痄腮。
本文将主要论述大头瘟和烂喉痧的证治。
大头瘟是感受风热时毒所引起的以头面锨赤肿痛为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起病较急,变化较快,初起见憎寒壮热,头面或咽喉肿痛,多发生于冬春两季。
宋以前无大头瘟之名,《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少阴司天,客胜……及为丹空格疮疡”,与该病相关;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丹毒病诸候和肿病诸候》中所述病证也类似本病。
此外,唐·孙思邈《千金翼方·疮痈卷》所论之丹毒似也包括本病在
内。
直到金元时代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大头论》才有大头病之名称,李东垣称之为大头天行。
明·李梃《医学入门》、清·喻嘉言《医门法律》及沈金鳌《幼科释迷》等都明确称之为大头瘟。
吴鞠通《温病条辨》称本病为大头温、虾蟆温,将其归于“温毒”之中。
烂喉痧是感受温热时毒所引起的以咽喉肿痛腐烂、肌肤丹痧密布为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有较强的传染性,易引起流行。
初起邪气直犯肺胃,热毒充斥内外,进而可内陷,主要发生于冬春两季。
烂喉痧病名提出也较晚。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描述“阳毒”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似与本病类似。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喉心胸痛诸疾》所记有类本病,并将其归于“时气”范围,明确了烂喉痧发病的季节性和传染性特点。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列有“痹”的治疗方药,实包括该病的治法。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疫门》记述了治疗以咽痛、痧疹为主症的病案,从此确立了烂喉痧之名。
此后有关本病的专著相继而出,如清·金德鉴著《烂喉丹痧辑要》、夏春农著《疫喉浅论》、陈耕道著《疫痧草》等。
根据温毒的病证特点和发病季节,西医疾病中的颜面丹毒、流行性腮腺炎、化脓性腮腺炎、猩红热,以及艾滋病的某些证类等,都与温毒有相似之处,故对这些疾病或它们某一发展阶段的证候,可以参照温毒进行辨证论治。
二、病因病机
素体正气不足,或适逢正气亏虚,感触温毒病邪,是本病发病的内外因素。
冬春气候反常,多生乖戾之气,时毒之邪乘虚而入,壅阻
于体表经络,搏结于脏腑气血,则发为本病。
大头瘟的发病为在外感受风热时毒之邪,在内正气不足,尤其是肺胃阴液不足之体,外邪从口鼻吸人,易发为本病。
邪气上受,肺胃之气郁闭,故始见卫气同病,表现为先有短暂的憎寒发热,继则肺胃热毒炽盛,见壮热烦躁,口渴引饮,咽喉肿痛等症。
同时因风热挟毒攻窜于头面而出现头面红肿疼痛,甚则溃烂表现。
本病以邪在肺胃气分为主,很少传人营血,少数内陷营血者,可出现耗血动血的病变。
烂喉痧的发病为在外感受温热时毒病邪,在内气血阴阳失调(特别是阴虚内热的体质),当具有易感体质的人感受温热时毒病邪后,则易发为本病。
温热时毒较风热时毒致病性强,容易化燥伤阴,且传染性强,易引起流行。
其传播的途径有接触传染和空气传播两种。
邪气自口鼻而入,肺胃首先受邪,肺气不宣则卫气受郁,症见发热恶寒;肺胃热毒上攻咽喉,则咽喉红肿,甚则糜烂;肺胃热毒窜于血络,则肌肤丹痧。
本病以咽喉肿痛糜烂、肌肤丹痧为主要临床特点,病情重者,邪毒从肺胃气分内陷营血,可出现气营(血)两燔的重证,还可内陷厥阴,损伤血络,出现高热、昏迷、动血、丹痧紫黑等危重证候,并进一步发展为内闭外脱证。
陈耕道《疫痧草·辨论疫痧所由来》云:“疫毒直干肺脏,而咽烂气秽,盛者直陷心包,而神昏不救。
”本病后期,邪去正伤,每出现余毒未尽,气液两虚证候。
三、诊断要点
1.特殊的临床表现。
大头瘟以发热、头面欣赤肿痛为特征,表现为局部灼热疼痛,皮肤潮红发硬,界限清楚,严重者见黍米样水疱
疹,疱疹破损可出现糜烂;烂喉痧以急性发热,咽喉肿痛腐烂,肌肤丹痧密布为特征,可见杨梅状舌(舌红绛起刺如杨梅,气营两燔证中尤明显)。
2.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冬春二季。
3.有一定的传染性。
烂喉痧传染性较强,并可弓1起流行。
患者有与同类疾病病人的接触史。
4.烂喉痧与白喉、麻疹、药疹的鉴别:
(1)白喉亦以喉喉肿痛为特征,但无皮疹,咽喉有白色伪膜。
(2)麻疹的皮疹间有正常皮肤,皮疹渐出,并按发际至头面、至全身的顺序外发;本病发病当天见皮疹,皮疹间无正常皮肤。
(3)药疹有用药史,无典型的烂喉痧临床特征。
四、辨证论治
温毒的治疗,重在清泄热毒。
初起离不开疏表透邪,多用辛凉宣泄之品;肺胃气分热炽以清气解毒为主,便秘腑实者加攻下之品;邪入营血治以清营凉血,若成气营(血)两燔之证则清气凉营(血)并举。
温毒后期,热毒虽除,但常现化燥伤阴之候,如午后发热、脉象细数,治应甘寒滋阴养液,调理善后。
由于温毒有局部肿痛、溃烂的特点,所以外治法的使用很有必要,通过局部用药,达到清热解毒、活瘀止痛之效果。
(一)大头瘟证治
大头瘟为感受风热时毒所致,对其辨证,首先要辨毒邪郁结局部的表现,即红肿的程度、肿胀的范围、肿核的软硬、所在经络等;其
次辨病机的传变,确定病邪的表里进退。
风热毒邪上攻,肺胃蕴热耗阴,是本病发生发展的主要机理,故治疗原则为疏风泄热、解毒消肿,同时配以清热解毒、行瘀止痛之外敷方。
1.毒犯肺卫
【证候表现】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全身酸楚,口微渴,头面红肿,咽肿,目赤,舌边红,苔薄黄,脉浮数。
【病机分析】此为风热时毒初犯之证。
邪从皮毛、口鼻而入,在表则卫气受困,见发热、恶寒、身酸楚、无汗或少汗等;在里则肺胃受邪,口渴、咽肿;风邪趋上,挟毒成风热火毒炎上之证,故初起即见头面红肿、目赤,这一点与风热病邪初犯肺卫不同。
舌边红、苔薄黄、脉浮数为邪毒初犯,未至里热壅盛之舌象与脉象。
【治法】清热透表,宣肺泄热。
【方药】银翘散加味。
银翘散(见风温章)
银翘散是治疗风温邪在肺卫的主方,《温病条辨》有多种活用法;吴鞠通说:“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
”其加味使用法:“渴甚者,加花粉;项肿咽痛者,加马勃,元参;……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黄芩、栀子之苦寒。
”此外,头面红肿.可加大青叶、蝉衣、白僵蚕加强解毒散结力量;肿核较硬者,加川贝、葱白化痰散结通阳;便秘加瓜蒌化痰降气。
2.毒壅肺胃
【证侯表现】恶寒发热,甚则憎寒壮热,心烦口渴,头面欣赤肿痛,咽喉疼痛加剧,舌红苔黄,脉数。
【病机分析】本证是上证的继续发展:风热时毒化火,充斥肺胃,肺气闭郁,表气不开,则恶寒发热可发展为憎寒壮热,继而恶寒罢而热势更高。
热毒炽盛,壅结于头面脉络.则见心烦、头面欣赤肿痛、咽喉肿痛,肺胃津伤则口渴。
舌红苔黄、脉数为里热炽盛之候。
【治法】透卫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普济消毒饮(《东垣十书》),配外用解毒方。
①普济消毒饮(《东垣十书》
黄芩二钱(6g),黄连八分。
(2g),玄参三钱(9g),连翘三钱(9g),板蓝根三钱(9g),马勃一钱半(4.5g),牛蒡子三钱(9g),薄荷一钱(3g),僵蚕二钱(6g),桔梗一钱(3g),升麻八分(2g),柴胡一钱(3g),陈皮一钱半(4.5g),生甘草一钱(3g)。
上药共为粗末,每眼六钱(18g)。
重者八钱(24g),鲜苇根汤煎,去渣服,约二时一服,重者一时许一服。
现代水煎服,适当增加药量。
本方以芩、连苦寒清火解毒,薄荷、僵蚕、牛蒡、柴胡透泄风热,升麻、连翘、板蓝根清热解毒,桔梗、甘草利咽喉,马勃消肿解毒,玄参咸寒养阴以制邪火,陈皮行壅滞之气。
本方药物皆轻清之品,宣肺透表,清透心肺、头面之邪热,吴鞠通赞其得“轻可去实”之妙。
初起表证显著而里热不甚的,宜去芩、连等苦寒之品,以免引邪入里,或再加荆芥、葛根、防风以加强透表之力。
三四日后,邪热盛
而入里,再用芩、连为佳。
若热毒重,出现高热、头面肿痛甚者,加生石膏、知母、黄菊花清热解毒。
兼阳明腑实便秘,可加大黄泻下实热。
清·俞震《古今医案按》说:“泰和二年四月,民多疫病,初觉憎寒壮热,体重,次传头面肿甚,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俗云大头伤寒,染之多不效。
张县丞患此,医以承气汤加板蓝根下之,稍缓。
翌日其病如故,下之又缓,终莫能愈,渐至危笃。
请东垣视之,乃曰:身半以上,天之气也。
邪热客于心肺之间,上攻头面而为肿,以承气泻胃,是诛伐无过,殊不知适其病所为故。
遂用芩连各五钱,苦寒泻心肺之火;玄参二钱,连翘、板蓝根、马勃、鼠粘子各一钱,苦辛平清火散肿消毒;僵蚕七分清痰利膈;甘草二钱以缓之。
桔梗三分以载之,则诸药浮而不沉;升麻七分升气于右,柴胡五分升气于左,清阳升于高巅,则浊邪不能复居其位。
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用人参二钱以补虚,再佐陈皮二钱以利其壅滞之气,名普济消毒饮子。
”普济消毒饮子即普济消毒饮,原方有人参无薄荷。
现代可用于治疗颜面丹毒、流行性腮腺炎等病。
②三黄二香散(《温病条辨》)
黄连一两(30g),黄柏一两(30g),生大黄一两(30g),乳香五钱(15g),没药五钱(15g)。
上为极细末,用茶汁调敷或用香油调敷。
3.余毒未尽,肺胃气阴已伤
【证候表现】身热已退,或有低热,头面肿痛消失,心烦不寐,
口渴欲饮,不欲食或气逆欲呕,口咽干燥,舌干红少津,脉细数无力。
【病机分析】大头瘟后期,邪毒大部分已去,故头面肿痛消失,身热退;余热尚存,则心烦不寐,或有低热不去;肺胃阴液耗伤则见口咽干燥,口渴欲饮;朋耗气亦随之而耗,胃失和降,故不欲食或见气逆而呕。
舌干红少津、脉细数无力为气阴两伤之征。
【治法】清泄余热,益气和胃。
【方药】竹叶石膏汤(见风温章)。
清·汪昂《医方集解》说:“此手太阴足阳明药也。
竹叶、石膏之辛寒以散余热;人参、甘草、麦冬、粳米之甘平以益肺安胃,补虚生津;半夏之辛温以豁痰止呕。
”余邪去,气阴得复则诸症愈。
此属恢复期之治疗。
(二)烂喉痧证治
烂喉痧为感受温热时毒所致,传染性强,易引起流行,又名疫喉痧。
临床辨证,重在通过察痧、视喉、观神、切脉辨病势发展的顺逆。
凡丹痧颗粒分明,颜色红活荣润,咽喉溃烂不深,神情清爽,脉数有力,属于顺证;反之,丹痧密布,颜色晦暗,咽喉腐烂深,神迷或昏谵,脉沉细无力,为正不胜邪的逆证。
对烂喉痧的治疗以清泄热毒为主,因其邪毒重,变化速,故丁甘仁《喉痧证治概要》说:“此症当表则表之,当清则清之,或用釜底抽薪法,亦急下存阴之意。
谚云:救病如救火,走马看咽喉。
用药贵乎迅速,万不可误时失机。
”初起邪在肺卫,病位较浅,治宜辛凉清解为主;病情发展,毒壅气分,宜
清气解毒透热,气热化火化燥而成腑实者,当通腑泻热;气分毒热不去,内陷营血,当清营凉血解毒;病至后期,余邪未尽而阴分受伤,以养阴清热为主。
1.毒袭肺卫
【证候表现】恶寒发热,继则热势增高,烦渴,咽喉红肿疼痛,肌肤丹痧隐约可见,苔白而干,舌红或有珠状突起,脉浮数。
【病机分析】此为烂喉痧初起,疫毒外袭肌表,内侵肺胃之候。
肺卫受邪,故证见恶寒发热;咽喉为肺胃之门户,肺胃热毒上攻,故咽喉红肿疼痛;热毒迫于营分血络,将透未透,故丹痧隐约。
苔白而干,舌红,脉浮数为邪袭肺卫之征;舌上珠状突起为热毒盛。
本证以邪郁肌表为主,但因温毒病邪化燥化火迅速,故此时肺胃气分之毒热已现。
热势增高、烦渴为气热伤津表现。
【治法】疏表透邪,清热解毒。
【方药】清咽栀豉汤配外用解毒方。
①清咽栀豉汤(《疫喉浅论》)
生山栀三钱(9g),香豆豉三钱(9g),银花三钱(9g),薄荷一钱(3g),牛蒡子三钱(9g),甘草一钱(3g),蝉衣八分(2.5g),白僵蚕二钱(6g),乌犀角(磨汁)八分(2.58),连翘三钱(9g)。
桔梗一钱五分(5S),马勃一钱五分(5g),芦根一两(30g),灯心二十支,竹叶一钱(3g)。
水煎服。
邪毒袭于肺卫,治当清透为主,使之外解。
夏春农《疫喉浅论》
说,治疫喉之关键,唯在善取其汗,有汗则生,无汗则死。
丁甘仁也指出,治烂喉痧,当以“畅汗为第一要义”。
方中豆豉、薄荷、牛蒡、桔梗、蝉衣透表宣肺,肺气开,表气畅则邪气得透,此即“畅汗”之义。
银花、连翘、山栀、竹叶、灯心泄热解毒,马勃、僵蚕解毒利咽。
犀角凉营解毒力强,针对咽喉肿痛已起,肌肤丹痧隐约,有先证而治之义,但若病情不重,也可不用。
犀角现已禁用,可用橄榄或板蓝根代。
芦根、甘草解毒而养阴。
若表闭重,本方可加荆芥、防风辛散解表。
烂喉痧初起,忌用苦寒直折,以免闭遏邪气,促其内陷。
②玉钥匙(《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焰硝一两半(45g),硼砂半两(15g),脑子(冰片)一字(0.3g),白僵蚕一分(0.3g)。
上为末,研匀,以竹管吹少许人喉中。
本散为喉科的外治药,功能清热退肿定痛,烂喉痧咽喉红肿未糜烂者,用之宜。
2.毒壅气分
【证候表现】壮热,口渴欲饮,烦躁不安,咽喉红肿腐烂,肌肤丹痧显露,舌红赤有珠,苔黄燥,脉洪数。
【病机分析】本证系表邪已解,热毒壅结上焦气分所致。
气热炽盛,则壮热、口渴、烦躁;肺胃热毒上攻,膜败肉腐,则咽喉红肿腐烂;肺胃热毒外窜血络,则肌肤丹痧显露。
舌红赤有珠、苔黄燥、脉洪数为气分热毒壅盛之象。
【治法】清气解毒,泄热退疹。
【方药】余氏清心凉膈散配外用解毒方。
①余氏清心凉膈散(《温热经纬》)
连翘三钱(9g),黄芩三钱(9g),山栀三钱(9g),薄荷叶一钱(3g),石膏六钱(8g),桔梗一钱(3g),甘草一钱(3g),竹叶一钱(3g)。
本方即《局方》凉膈散去硝、黄,加石膏、桔梗而成。
方用连翘、黄芩、竹叶、山栀清泄气分邪热,桔梗、甘草轻宣上焦气分而利咽喉,生石膏大清肺胃炽热,伍以薄荷清气透邪,达热出表。
温热时毒邪气壅滞气分,治当清气解毒。
本证病位偏上偏表,用药以轻清透热为主,既不宜用温散之晶助热,亦不宜用苦寒郁遏气机。
若大便闭结,可酌加大黄、芒硝通下泄热;丹痧重,加生地、丹皮凉营解毒。
②锡类散(《金匮翼》)
象牙屑(焙)三分(1g),珍珠(制)三分(1g),青黛(飞)三分(2g),冰片三厘(0.1g),壁钱(泥壁上者)二十个,牛黄五厘(0.15g),焙人指甲五厘(0.15g)。
共研细末,装入瓷瓶内,勿使泄气,每用少许吹于患处。
此亦喉科外用药,功能清热解毒,去腐生新,凡咽喉红肿腐烂者用之效。
3.邪毒燔灼气营(血)
【证候表现】壮热汗多,烦躁口渴,咽喉红肿腐烂,甚则气道阻塞.声哑气急,肌肤丹痧紫赤,融合成片,舌绛,干燥起芒刺,如
杨梅状,脉细数。
【病机分析】本证为邪毒化火,燔灼于气营血之候,较上证更为重险。
表现为壮热汗多、烦躁口渴等气分热毒炽盛症状较上证更重,且咽喉肿烂已至气急声哑、肌肤丹痧已至紫赤融合的程度,加之杨梅舌的出现,均说明营血毒热已炽。
舌绛干燥、脉细数是营热阴伤之征。
【治法】气营(血)两清,解毒救阴。
【方药】凉营清气汤配外用解毒方。
①凉营清气汤(《丁甘仁医案》)
犀角尖(磨冲)五分(1.5g),鲜石斛八钱(24g),黑栀子二钱(6g),丹皮二钱(6g),鲜生地八钱(25g),薄荷八分(3g),川连五分(1.5g),赤芍二钱(6g),玄参三钱(9g),生石膏八钱(25g),甘草八分(3g),连翘三钱(9g),竹叶三十张(10g),茅根一两(30g),芦根一两(30g),金汁(冲)一两(30g)。
本方取玉女煎、凉膈散、犀角地黄汤等方合用之义。
石膏、栀子、薄荷、连翘、黄连、竹叶清气透热;犀角、生地、丹皮、赤芍为营血分药,清营凉血解毒;元参、石斛、茅芦根甘寒救阴;甘草生用解毒,又可调和诸药;金汁清凉而不燥,长于解毒,但现已多不用。
②锡类散(见本章)
③珠黄散(《和剂局方》)
珍珠(豆腐制)三钱(9g),牛黄一钱(3g)。
共研极细末,密闭贮存。
口服,每日0.6eo
毒燔气血,病势急,病情重,邪气极易内陷或出现一些兼变证,
凉营清气汤须随证化裁:痰多者加竹沥水30g冲服,或珠黄散口服,清热化痰;若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又有四肢抽搐,为手足厥阴同病,当加入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或至宝丹开窍止痉;若神志昏沉如迷,肢厥息微汗多,脉微细,此为内闭外脱,先用参附龙牡汤救逆固脱,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待脱回窍开,再依证治疗。
4.余毒未尽,肺胃阴伤
【证候表现】壮热已除,午后仍有低热,咽喉腐烂渐减但仍痛,口干唇燥,肌肤丹痧消退,皮肤干燥脱屑,舌红而干,脉细数。
【病机分析】本证为烂喉痧恢复期常见证候。
余毒未尽,而阴液已伤,故壮热虽降,午后仍有低热,咽喉腐烂减而咽痛仍有;皮肤干燥脱屑,口干唇燥为肺胃阴伤,皮肤不润。
舌红而干,脉细数为阴虚有热之征。
本证属邪少虚多之候,余热存在既有邪未尽的原因,也有阴液耗伤的原因。
【治法】滋阴养液,兼清余毒。
【方药】清咽养营汤(《疫喉浅论》)。
西洋参三钱(9g),生地三钱(9g),茯神三钱(9g),麦冬三钱(9g),白芍二钱(6g),花粉四钱(12g),天冬二钱(6g),玄参四钱(12g),知母三钱(9g),炙甘草一钱(3g)。
水煎,服时兑蔗汁适量。
西洋参、天冬、麦冬、生地、元参甘寒养阴;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知母、花粉清泄余热而生津润燥。
以上药物相合,养阴生津,兼清余热,阴复热去,则病自愈。
小结
温毒是感受时毒病邪所引起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临床上除具有一般温病所有的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特点外,还伴有局部的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斑疹表现。
本章论述了常见的两种温毒类疾病——大头瘟和烂喉痧的主要证治,从中可以了解到温毒类急性热病所具有的毒邪壅结凝聚、攻冲走窜的临床特点和以清泄热毒为主的治疗方法。
大头瘟以头面欣赤肿大为特征,病变部位较局限,预后较好,治以普济消毒饮为主透卫清热,解毒消肿,并可配用解毒散瘀消肿之外用药。
大头瘟后期余毒未尽,肺胃气液损牦未复,用竹叶石膏汤清泄余热,益气和胃。
烂喉痧以咽喉肿痛腐烂,肌肤丹痧密布为特征,较之大头瘟邪毒尤重。
夏春农《疫喉浅渤》说:“首当辛凉透表,继用苦寒泄热,终宜甘寒救液。
兼痰者清化之,兼湿者淡渗之,兼风者清散之,辛温升托皆在所禁。
”初起毒犯肺卫,用清咽栀豉汤宣肺透邪,清咽解毒;毒壅气分,用余氏清心凉膈散清气解毒,泄热退疹;毒燔营血,为病之极期,病情险恶,用凉营清气汤清气凉血,解毒救阴;恢复期余毒未尽,阴液损伤,用清咽养营汤滋阴养液,兼清余热。
五、急症处理
1.局部欣赤肿痛
大头瘟包括颜面丹毒、腮腺炎等西医疾病,可见头面赤肿疼痛,严重者有黍米样水疱疹,还可见耳前耳后硬肿,皆为热毒与瘀血、痰湿相搏结所致。
(1)头面、耳前耳后赤肿
三黄二香散(《温病条辨》):黄连30g,黄柏30g,生大黄30g,乳香15g,没药15g。
研极细末,初用细茶叶水调敷,干则再调,继用香油调敷。
面部注意避开眼部。
亦可以蒲公英捣碎加入鸡蛋清、少量白糖拌成糊状敷患处,每日换1次。
对于耳前耳后肿痛者,《本草纲目》记载:“腮颊热肿,赤小豆和蜜涂之,一夜即消。
”即以赤小豆50~70粒,捣碎,与鸡蛋清和蜜调成糊状,摊于纱布上贴患处,可收肿消痛止的效果。
(2)水疱、糜烂
如意金黄散(《外科正宗》):天花粉十斤,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五斤,南星、陈皮、厚朴、甘草、苍术各二斤。
为细末,随证调敷(花生油调)。
青黛散:青黛、黄柏各60g,石膏、滑石各120g。
麻油调敷。
2.咽喉腐烂疼痛
温热时毒之邪,从口鼻而入,聚于咽喉,则咽喉红肿腐烂疼痛;由肺胃外窜肌肤则为外发丹痧。
烂喉痧相当于西医猩红热,咽肿疼痛,轻则妨碍饮食,重则腐烂,难进食水,甚则痰热交阻,壅塞肺气而见声嘶喘咳,邪毒内陷心包可致窍闭气脱。
故在对本病采用全身疗法的同时,也应对咽喉腐烂疼痛采取紧急治疗措施,以缓解病情。
(1)外用锡类散、珠黄散吹喉(用法见本章)。
(2)冰硼散或西瓜霜喷喉,每日2~3次:便干腑气不降者,可
用番泻叶30g.煎水取汁150~250ml灌肠,可帮助泻咽喉热毒。
(3)病情紧急,咽烂疼痛严重,气急声嘶,加必要的西医处理,并以青霉素640万单位加入5%葡萄糖盐水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或清开灵注射液40~60mi加。
人百分之五葡萄糖500ml中静点。
(4)针刺:体针取合谷、曲池、内关、手三里、足三里、阳陵泉,均用泻法,留针20分钟左右;高热者少商穴点刺出血,耳针取神门、咽喉、肺、平喘等,每次2~3穴,留针15~20分钟。
六、预防与调护
1.及早隔离患者,特别是对于可疑为猩红热之有较强传染性疾病者,应立即隔离。
直至咽喉肿痛和丹痧消失。
在流行期间,应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大流行时,要进行药物预防,可用大青叶、板蓝根、贯众各30g煎汤服。
连服1周。
2.切勿挤压病变部位,尤其颜面部位要严禁挤压,以防热毒入血而生变证。
3.饮食宜清淡,多饮开水,吃流质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恢复期仍需吃清淡食品,少讲话或不讲话,居室不直接通风,以防感冒。
注意口腔卫生,可以淡盐水经常漱口,
七、现代临床医案选
1.湿热蕴毒上攻(急性扁桃体炎)【云南中医杂志 1998;(二):20)
徐某,女,8岁。
发热、咽痛十余日,某医院诊为“急性扁桃体炎”,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静脉滴注一周,仍发热不退,于1989年
9月7日就诊。
主要脉症:发热持续在38℃~39℃度之间,咽痛呕恶,食少,神差,大便稀,日行3次,小便黄少,舌红苔黄厚腻,脉细数,咽红肿(++)。
辨证:湿热郁伏,蕴毒上攻。
治则:清热化湿,开郁解毒。
方药:达原饮加减。
柴胡12g,知母9g,粉葛15g,黄芩12g,白芍6s,厚朴9z,槟榔9g,草果2个,射干12g,薄荷12g,桔梗9g,连翘9g,苡仁15g,甘草3g。
服药3剂,体温降至38℃以下,精神转爽,咽痛减,苔去大半。
继服上方去柴胡,加青蒿12g,竹叶12g,2剂,诸症悉愈。
再用清热养阴益胃之剂3剂善其后,巩固疗效。
按:急性扁桃体炎属中医“乳蛾”范围,临证因风热时毒所致最为多见,但湿热之邪不去,郁毒上攻而致肿痛者,亦不乏其见。
本例患儿热势高而缠绵,咽红肿疼痛,伴呕恶便稀,舌红苔黄腻,证属气分湿热,久蕴化毒,攻于咽喉,以达原饮疏利透达湿浊之邪以治气分湿热,加射干、薄荷、连翘、桔梗、苡仁等利咽解毒,调畅上下气机,使湿热毒邪得以祛除。
2、温毒气营同病(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福建中医药 1987;
(5):30)
林某,男,33岁。
以头枕部疖肿已愈7天,发热6天,神志不清3天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