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最新范文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第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记录三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师生关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平等中的首席。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给学生生命以活力。
能否处理好师生关系就成为教育成败的一个关键。
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还存在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的诸多因素,这无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大障碍。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每一位教师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也是实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
我们必须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有意识地研究新型师生关系,摆正教师的位置,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生命活力。
师生关系就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教师与学生的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个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二是师生关系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特殊的交往关系。
1、不可否认,教师和学生之所以产生联系,形成师生关系,是因为教学过程这个媒介所起的作用,但是教学结束以后是不是师生关系就终结了呢?理论上可以确定,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学生始终和部分老师保持联系,请教各种问题,因而师生关系就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上升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
从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教育对象进行教育到专业化的师生关系再到师生平等对话共同发展,师生关系实际上经历一个发展的、动态的上升过程。
因此,研究师生关系不能仅仅静态地考察,还要全面、发展地看待。
那么师生关系的确立就能促就教育教学的发展吗?显然不是。
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关系发展的完美阶段,这种和谐不是教师或学生单方面努力的结果,而是经过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相互作用达到协调、满意的结果。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范文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活动,师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变化和发展的师生关系。
在施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应体现以下几方面:一、要善待学生。
俗话说“十个指头都不一样长”,更何况是人呢?从心理上讲,学习不好的学生往往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尊重与爱护,因为他们比学习好的学生有着更大的心理压力。
作为教师,只有尊重和爱护“学困生”,才能引起师生情感“共鸣”,使他们恢复理智和自尊,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勇气,从而转变为人们期待的好学生。
在实践上,对于“学困生”,首先,教师一定要作深入了解,既要了解其自身原因,又要了解其家庭原因;既要了解其生理原因,又要了解其心理特征,以便对症下药;其次,教师要善于去发现、去捕捉其“闪光点”,及时的给予真诚的表扬,让他们体验到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快感,从而迸发出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再次,教师要适时地为他们制订出适当的高而可攀的目标,让他们看到努力的方向;最后,教师在平常提问或检测中,问题难度要适中,并注意把一些简单易答的问题留给“学困生”,让他们始终有一种成功感。
对于考试受挫的学生,要及时地帮助他们分析失利的原因,以解除不必要的顾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
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作为教师,一定要善待学生的失误、宽容我们的学生,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千万不要歧视他们。
学生犯了错误以后,作为老师,应正确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千万不要动不动就“上告”其家长。
而应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做到细心开导、耐心教育,给他们一个改正的机会。
否则,往往会诱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既降低了教师的威信,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又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
二、要关注学生一个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每天面对学生,如果你问他是否了解自己的学生,或许不少教师觉得是对他的一种侮辱——以自我感觉来说,多数教师会认为自己的学生虽然不一定了如指掌,但总能了解个七七八八。
新课程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教育理念日益被重视和倡导。
新课程教育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领者和指导者。
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师生关系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本文将从新课程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展开讨论。
一、尊重和平等在新课程教育下,师生关系更加注重尊重和平等。
传统教育中,师生关系往往是一种上下级关系。
师长有令下,学生必须服从。
而在新课程教育中,师生关系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合作关系。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单方面输送者,而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导者和助手。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意见的权利,不再一意孤行地灌输知识,而是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讨论,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奥秘。
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下,师生双方的关系更像是朋友一样的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帮助。
教师应该从平等的角度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选择和观点,而不是盲目地要求学生服从自己的安排和要求。
只有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二、信任和沟通在新课程下,师生关系建立在信任和沟通之上。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而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指导者。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和支持,鼓励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教师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师还应该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
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排除前行的障碍。
教师也要正确地向学生传达自己的教学观点和方法,指导他们正确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在新课程下,师生关系的沟通不再是一种单向的传递,而是一种双向的交流。
教师要有学生的视角去思考问题,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感受,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交流。
只有在信任和沟通的基础上,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新课程条件下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条件下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21世纪,我国要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谁赢得了教育,谁就赢得了21世纪”。
和谐的相处师生关系是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现在的学生在学校的时间远远超过在家里的时间,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往往超过父母对他们的影响,一般教师的话要比父母的话更起作用,这从一定意义上可以看出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心理、情感、思维的影响十分的重要。
人们常常说老师是孩子的第二任父母、亲其师信其道等都印证了这一事实,因此,构建和形成民主平等、和谐关爱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证。
如何在课堂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个人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新型的,即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课堂教学结构为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
让学生当主人、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
同时要把握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学生学习的监督者。
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这是构建并形成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
二、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特点,积极探索并尝试新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课堂氛围;努力创设情境,从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亲历过程。
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到课堂中来。
教师首先是精心组织教材内容、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其次在课堂中合理设置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教学活动过程,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新型课堂结构,这是构建和形成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
三、关注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针对学生起点即基础不同,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中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比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式设计若干个层次不同的任务或教学情境,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环境。
新时期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时期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
一、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二十多年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使我深刻认识到,如果师生关系处于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就能营造出良好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对自己的教育和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做到事半功倍;反之,如果老师高高在上,因不能平等对待学生而导致紧张的师生关系,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既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又不利于自己的教育和教学,出现事倍功半。
作为一个老教师,受一些“师道尊严”的旧观念影响,加上性格较为急躁,在很多时候以管代教、以堵代疏,用老师的权力去逼迫学生服从自己,出现过不少师生关系紧张的时候,结果就是自己和学生都不愉快,达不到教育教学效果,即使学生表面服了,但其内心也是不服的。
这些教训,使自己真正认识到了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
也因为这个原因,这次研讨会我就毛荐自遂,主动成为发言者了。
二、要关爱学生。
在随英德市首届“名班主任”培训对象到肇庆中学、顺德一中等地交流学习时,感受最深的是指导老师——广东教育学院的王玲教授在点评时说的两句意思相近的话:一句是“成功的班主任=爱心+智慧”,一句是“没有爱当不好班主任,只有爱也做不好班主任”。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才能和蔼地对待学生,包容学生,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亲弟妹、亲儿女,才有可能真正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刚毕业时,我在省铁子弟学校做初一的班主任,听小学部老师说,这班学生在六年级时以纪律散漫、不服老师管教而出名的。
我带着刚工作时的一腔热情,课间与他们一起交谈,课后或与他们一起走路回家,边走边聊,或与他们一起打球,一学年对全班所有同学家访一次以上。
三年耐心细致的教育,无微不至的关怀,使他们与我结成了深厚的情谊,师生关系非常的和谐,他们的也学业进步很大,全部升上了高一级学校,其中马新燕以当年全县中考状元考上广东省交通学校。
新课程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体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过去,传统的师生关系往往呈现出一种单向的权威和服从的关系,师生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感。
而在新课程下,师生关系呈现出了更加和谐的新型模式。
在这样的新模式下,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平等,这种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就新课程下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行探讨。
一、师生关系的平等与尊重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往往扮演者权威的角色,而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地位。
而在新课程下,师生关系更加强调平等和尊重。
教师不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们的引导者和朋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学生也更加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教师也更加愿意倾听学生的声音,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这样的关系让师生之间更加平等、和谐。
二、开放的交流与鼓励的氛围新课程下,提倡开放的交流与鼓励的氛围。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感受和需求,充分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师不再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通过开放的交流与鼓励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不再害怕犯错,而是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尝试各种方法解决问题。
这样的教学氛围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能够促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三、个性关怀与情感交流新课程下,师生关系还强调个性关怀与情感交流。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与情感需求。
而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关怀每一个学生。
教师也应当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满足。
在这样的关怀和情感交流下,学生会更加愿意与教师交流,更加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师生之间的信任感也会更加深厚,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四、友善教育与激励引导在新课程下,友善教育与激励引导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手段。
新课程和谐师生关系建立
新课程和谐师生关系建立安顺学院附中韩伟走上工作岗位马上要进入六个年头了,来到安顺学院附中也两年整了,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淡却了大学的豪情壮志和冲动,转而一种更为实际的态度看待教学中的问题。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方法技巧,学生的认知结构,学校的教学设施及环境等都对教学活动有着不可小视的影响,但我认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
营造一种和谐、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快乐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开展教学的双边活动。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应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在“导”着学生前进的同时,学生必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导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由学生自觉性的发挥程度而定。
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学基本形成了一个以“教师灌、学生装”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实施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师角色,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教师要全面、认真、科学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这样,不但可使教学事半功倍,而且能使学生终身“享用不尽”,即所谓的“授人鱼,供一餐之用,授人渔,则享用不尽”。
要达到教师的最高教学境界━━授人以渔,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坚实的基础,它能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有利于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当一名学生害怕或厌烦的教师走进教室时,学生们就会无精打采,他们的情绪仿佛蒙上了一层阴影,而当一位受学生尊敬、在学生中有威信的教师走进教室上课时,学生们顿时情绪饱满、精神振奋。
良好的课堂气氛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积极向上的教学情境,而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氛围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兴趣培养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心理需求。
这样,学生才能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习的潜能。
关于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论文
关于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论文关于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论文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在课程实施中改变过于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机械学习的现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即不只是教会学生学什么、做什么,更应教会学生怎么学、怎么做。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本质就是要搭建一个以平等为基础的教育平台,构建教学双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学习的新型模式,构建以尊重、关爱、民主为核心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关键词:新课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当前,全国上下都在进行新课程改革,要想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改理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因为只有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才会真心实意配合老师开展好教学活动,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认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最为基本的原则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相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
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相通。
现在的不少中小学生,无论是学习素质或是心理素质都普遍较差,厌学情绪也较为严重,其思想品质不纯,行为不端,他们的言行举止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针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就不能只注重传授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如何去做人。
在我们亲身经历的现实生活中,师生之间公开对立,学生对老师出言不逊、甚至扬言要进行打击报复,而老师则粗暴地采取不让上课、赶出教室、交学校处理、请家长等手段,这样的事情、这样的现象确实存在,并有所上升。
这种现象的出现,使我们广大教师不得不重新认真审视一下,在当今社会中应该如何构建和维系牢固而又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一古老而崭新的话题。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大为改观,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当今的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5篇)
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5篇)第一篇: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积极的人生准则和良好的心态来维系,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传统的道德标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一些行为准则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
师生关系主要决定于教师的师德师风以及个人思想和文化素质、修养。
怎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一、尊重学生,乐于奉献人们把教师比作是蜡烛、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教师也应该象蜡烛一样给学生付出自己的一切,像园丁一样精心栽培心爱的花木,对学生要亲切关怀、耐心帮助、平等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倾注全部的爱。
这种爱是建立在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的,是对学生未来的深切关注。
这种爱应该是经常性的、是公平的,不能只给学习好的同学,而对“学困生”冷若冰霜。
因为教师的歧视和偏心,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挫伤自信心,从而导致他们拒绝教师的一切要求,产生逆反心理,自暴自弃,觉得前途渺茫,最终就会走向由厌学到弃学之路。
教师要想赢得学生的尊敬,就必须主动的接近学生,了解学情,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有的知识全部传授给每一个学生。
真诚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也是热爱学生的具体体现。
如果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要及时批评教育;教师本人有了错也应该勇于说“对不起。
”并注意改正,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信任”是赢得学生心灵沟通的关键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一定会给人的思想和行为造成巨大的影响。
信任是人的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对人格的肯定和评价。
学生成绩的好坏有一部分就取决于教师对学生能力的信心。
信任也是一种激励的方式,这种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积极而热烈的情绪,使他们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攻克一切难关,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信任本身也是社会的一种要求,它可以使人们懂得怎么样去做一个受人疼爱的人,怎么样去尊敬别人。
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对自己的学生满怀希望、充满期待,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德、智、体等诸方面会逐步得到完善。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优秀范文五篇)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的共识,构建和谐的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所在。
这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结合起来,以人的全面发展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又必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两者互利互存,共同发展。
(1)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人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依赖于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师生都乐于和对方交往,在交往中彼此建立信任感,老师和学生是亲密的朋友,学生在老师面前没有畏惧感,学生敢于也愿意向老师敞开心灵的大门,满足了学生对爱和尊重的需要。
他们不仅从老师那里得到知识的营养,而且获得了关爱。
在教学中,教师表现为态度和蔼,表情亲切,语调温和;学生表现为情绪高涨,态度认真,精力集中,把教师对他们的关爱和尊重化为学习上的一股动力,能把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意见及时地反馈给教师,使教育教学活动中反馈的信息量增大。
此外,师生之间还会由于有感情基础而产生共鸣效果,整个教学气氛就出现轻松、活泼和愉悦的局面,良好的气氛所激发的是轻松、愉悦、积极、热情、认真、自信的心理状态。
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记忆更加清晰牢固、想象更加丰富广阔,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使学生的智力、技能、体质、人格等各方面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
(2)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更加认真、负责,寓教于乐。
教师和学生会分享彼此的思想,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教师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和学生达到共识、共进,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4] 在教学中,教师会用精心设计的备课,亲切优雅的教态,生动优美的语言,准确精炼的讲评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而且不断地从学生的快乐和进步中得到激励和安慰,教学思路更为敏捷,教学信息渠道更加畅通,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新课程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要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
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源泉,而是学生的学习指导者和引导者。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只有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平等的关系,学生才会更愿意与教师交流,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
教师也要理解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善于倾听他们的心声,与学生建立起密切的情感联系,使教学工作更便于开展。
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要建立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
教师和学生应该携手合作,共同致力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教师不再是单方面的布置任务和要求,而是要与学生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共同探讨学习策略和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教师也要与家长进行密切的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共同协商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要建立在关爱和支持的基础上。
教师要善于关心和支持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关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及时给予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习的动力。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他们的个性特长的发展。
在生活上,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及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照顾,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温暖和关爱。
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要建立在权利责任的基础上。
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明确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共同承担起教育事业的重任。
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教育职责,认真履行教学任务,做到公正公平,注重实效。
教师也要注重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修养,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学生也应该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认真对待学习,努力完成学业。
教师工作心得:新时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教师工作心得:新时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和谐师生
关系的构建
在教师工作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我觉得新时期构建和谐
师生关系的一些心得:
1. 尊重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不论他们的成绩如何。
我们要尽力理解并关心每个学生,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重视。
2. 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
我们可以通过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学习感到乐趣。
3. 建立沟通渠道: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
我们应该鼓励学
生和我们进行良好的交流,包括学习方面的问题、个人困惑等。
同时,我们也要主动
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以及解答他们的疑虑。
4. 关注学生的成长: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
成绩,我们还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品德修养等方面。
通过关注学生的成长,我们
能够更好地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5. 公正对待学生: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我们要保持公正和公平。
不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公正对待,从而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
总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倾听、尊重、理解和关心学生,通过有效的沟通和
公正的对待,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只有在
和谐的师生关系下,学生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力,并取得更好的学习成就。
谈新课改下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人类社会迈进了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课改带来了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的转变,同时也带来了师生关系的变化。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改的关键之一,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又是关键。
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一. 师生关系要建立在平等基础上新课程提倡以人为本,那么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
它要求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
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
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里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
要达到这种效果,我认为教师要努力,要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是他们的良师益友。
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
赋予师生关系广泛的民主平等性不仅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客观需要,也是我们有效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新课改的要求。
二. 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现代社会是人本社会,人本精神就应该成为师生关系建构的重要基础。
所以以人为本观念是经过长期探索发展的结果,这是值得人们珍视的理论。
这就是我们看待师生关系的一种合理的视野。
然而新课改中我们似乎又矫枉过正,忽视了教师自己的人的地位,过分的强调了学生的本体地位。
所以教师一方面要用平等、尊重、理解的心态去看待学生,将他们当成鲜活的生命去与之交流理解,但同时又珍视自己的地位,不过分拔高、不师道尊严,也不搞虚无主义,坚持双本体思想,以学生为本、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核心,实现教学中的“五个转变”:即从以教师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由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沟通;从以教师组织教学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自我控制为主;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注重心智技能开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主。
只有这样,学生自己知道了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使学生感觉到老师所要传授的知识变是自己所要想学习的内容,一定会创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三. 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榜样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
新课改论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论文:新课改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改论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论文:新课改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
和谐是社会的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也是新课改下的内容和任务。
建设和谐社会,构件和谐校园,是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基本要求。
而我国现在还没有真正摆脱应试教育。
在教学中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课堂教学重视学科的学习,忽视学生的其它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师生往往急功近利,不仅造成了大量学生厌学,产生学习倦怠,而且造成许多教师厌教,产生职业倦怠。
导致师生之间情感关系冷漠,缺乏沟通。
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来提高素质教育,下面我们就几点来阐述一下:一、新课改下和谐师生关系的理论价值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与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所在,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
和谐是新课改下的教育理念实现的基石。
新课改理论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新课改理论首先要求教师杜绝等级歧视。
基础有差别、智力潜力需挖掘。
不要凭某阶段的成绩做高低定位。
师生应是平等的、和谐的。
《教育法》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的对待学生,应当尊重学生们的人格。
教师和学生一样,具有法律赋予的平等的人格和尊严。
新课改的实施要达到师生间和谐互信。
不难设想,一个连自己都接纳不了,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人,会做什么事情。
和谐则能沟通,和谐则能自信,和谐则必然成功。
正是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魏书生才能把考试只得八分学生教到了及格乃至更高。
二、新课改下和谐师生关系的实践价值新课改下的和谐师生关系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必需。
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全文5篇]
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全文5篇]第一篇: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广东省东莞市望牛墩镇新联小学李笑葵【摘要】教育学家指出学生学好的十个因素,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师生关系融洽。
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人。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二者必须建立共同的思想情感基础。
教师热爱、信任、关怀学生;学生热爱、信任、尊重教师。
二者情感融洽,心心相印,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教师教得轻松、愉快,而且学生也学得轻松、愉快。
因此作为教师,应该主动地去增进师生情感的亲密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教育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开放的课堂是学生有心理安全感的课堂,这就需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安全、温暖、宽松的学习氛围。
教师既是学生的朋友、参谋、指导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伙伴,教师要善于倾听,尊重学生的自我感受,肯定学生的思考,要给学生多一些真诚的微笑,多一些鼓励的话语,为他们的进步喝彩,使他们更多地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表现自已,表达自已的思想、认识和情感,不怕出错和失败,因为即使错了和失败了,教师也不会批评,同学也不会耻笑,这样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就能创造性地探索思考。
一、尊重学生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开始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德,一种品格,一种谦逊。
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是教师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基本师德。
只有尊重学生的老师,学生才会从心里尊重你,才会接受你的教育,你的教育才会有效。
没有尊重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尊重生命是一切教育的核心理念。
只有尊重生命,才能理解生命的巨大潜能和复杂的差异性,也才会有科学的教育。
每个学生都有自已的特点、个性,教育的真正意义就是要发展人的个性。
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发展其个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其巨大的潜能,让学生都闪烁着个性的光芒。
台湾作家廖玉蕙在一篇名为《我们就该这样长大吗》的文章里叙述自已无法忘掉自已上小学五年级时被音乐老师厉声奚落她为“乡巴佬”、“土包子”、“笨蛋”,至今想来犹然历历如在眼前。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演讲(2篇)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演讲尊敬的校领导、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非常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一同分享关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话题。
师生关系是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所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学校教育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什么是和谐师生关系。
和谐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睦友爱的关系。
它不仅仅是一种关系,更是一种教育理念,旨在通过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所以,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不仅仅涉及到校园氛围的建设,更是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幸福感和学习动力的提升。
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引导学生。
教育是一种示范,教师应该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和正确的行为来影响学生。
只有教师自己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习态度,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
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
学生是我们的花朵,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我们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其次,师生之间要加强沟通。
沟通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注重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了解学生的想法、困惑和需求,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同时,学生也要主动与教师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积极寻求帮助。
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才能增进双方的理解和信任,进而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
再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
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不是教师为了讨好学生而放任学生,而是在建立良好的关系基础上,引导学生发展成为独立自主、自律自觉的人。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让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同时,要给予学生适当的自主权,让学生参与到决策和管理中来,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最后,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
学生是青春期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们容易受到各种情绪和心理问题的困扰。
新课程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新课程教育理念也逐渐被引入到学校教育中。
在过去,师生关系往往是一种单向指导和从属的关系,但是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和民主化,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更多是以引导、激发和启发学生为目的。
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让教育更加和谐,也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通过分析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特点及其影响,探讨如何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特点1. 平等沟通: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往往是权威的代表,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老师的指导。
而在新课程下,师生之间更多是平等的对话和沟通。
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授者,更多的是引导者和学生一起探讨问题。
学生也能够更加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
2. 合作共赢: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更加注重合作共赢,而不是单方面的传授与接受。
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完成某个项目或者活动。
这样的合作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有利于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3. 尊重差异: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更加注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会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特点,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学生也能够更加自由地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
4. 民主决策:在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民主化。
学生有权参与学校教育的决策过程,可以通过班会、学生会等途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教师也会更加重视学生的需求和期望,积极倾听学生的声音,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
影响: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传统教育中师生关系的矛盾和不和谐。
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多的是平等和互动的关系,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更加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特点。
教师工作心得新时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_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教师工作心得新时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_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教师:新时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在以往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是真理的占有者。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大大拓宽,他们的思想更加开放,而有些教师在电脑操作、网上学习、畅销书阅读方面已落在了学生的后面。
在信息时代,学生的独立性增强了:他们思维敏捷、充满活力,喜欢对人或事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有些与他们很少沟通、甚至业已落伍的教师不会那么百依百顺、言听计从。
此时如果教师仍坚持旧的观念,不与学生交流,不能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那么其师道尊严”维护之艰就可想而知了。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支撑下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不同主体对世界意义的建构有差异性。
要想获得对世界的多种理解、建构出世界的多种意义,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
建构主义者非常强调合作学习”,把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视为教学的基本任务。
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客观知识”的传递过程。
二、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师生关系新课程的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使用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学科教育的本位不在学科而在教育。
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活动方式,教师的活动不再是依据固有模式灌输”现成知识,而要应对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不断推出有创意、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这就需要师生之间互相沟通、交流,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看待学生。
而且,课程标准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同时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设性的,而对实现目标的手段与过程,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
这就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体现并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了比较好的环境,更体现了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的新理念。
关于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于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自从进入教书这一行业,我满怀激情下定决心做一个“微笑”型的老师,但现实中学生毛病百出、叛逆挑衅,总是让我恼火,甚至暴跳如雷,对学生要求越高越容易给学生挑刺,动不动就对学生大声训斥,反而成了“黑脸”型的老师了,学生不跟我亲近,自己也觉得疲惫不堪,师生关系很不融洽。
由此,我开始反思,有什么方法让师生关系更和谐一些。
有一天我读到了这么一个故事,寺院里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在寺院的高墙边发现一把座椅,他知道有人借此越墙到寺外。
长老搬走了椅子,凭感觉在这儿等候,午夜,外出的小和尚爬上墙,再跳到“椅子”上,他觉得“椅子”不似先前硬,软软的甚至有点弹性。
落地后小和尚定眼一看,才知道椅子已经变成了长老,原来他跳在长老的身上,后者是用脊梁来承接他的。
小和尚怆惶离去,这以后一段日子他诚惶诚恐等候着长老的发落。
但长老并没有这样做,压根儿没提及这“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
小和尚从长老的宽容中获得启示,他收住了心再没有去翻墙,对长老也更加尊重了。
通过刻苦的修炼,小和尚成了寺院里的佼佼者,若干年后,成为这儿的长老。
无独有偶,有位老师发现一位学生上课时时常低着头画些什么,有一天他走过去拿起学生的画,发现画中的人物正是呲牙咧嘴的自己。
老师没有发火,只是憨憨地笑道,要学生课后再加工画得更神似一些。
而自此那位学生上课时再没有画画,各门课都学得不错,后来他成为颇有造诣的漫画家。
的确,宽容非常重要,如果当初长老搬去椅子并对小和尚“杀一儆百”,最终结果也许是另外一种情况。
是的,有时侯,学生犯了错误,大多数都会后悔,希望得到宽容、谅解。
有些学生只要我们老师拉一拉,就能成为好学生。
如果稍一不慎,推一推,或不注意方法,就能毁掉一个人,甚至酿成更为悲惨的结果。
作为教师,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我们应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学生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推想学生的处境。
这种以己推人的思想包含了理解他人,宽容他人。
教师对学生有了宽容之心才能更有效地教育学生,获得学生的尊重,使师生关系更和谐。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科论文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科论文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科论文一、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约弗夫(S.L.YOVEFF,1972)对28所学校中的1672名地球学专业的学生和43名教师做了调查。
他发现,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存在正比的关系。
其中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怀是学生对学科形成积极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对学生热情关怀,会使学生获得了学习的自信心,而这正是学生坚持学习、热爱学习所必须的。
正如一些学生所说的,"是因为这显示了教师对你的真正关心,只要感受到这一点,就能使你自己想学习"。
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学习的另一个作用方面是,师生关系本身就营造了一种课堂气氛,而课堂气氛本身是影响学习的。
师生关系不良,课堂气氛容易紧张、死板,使得学生如坐针毡,惶恐不安或默然。
而师生关系良好,课堂气氛温馨和谐,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思维活跃。
快乐的情境是学生喜欢的、趋向的,而在不好的课堂气氛下,学生会不自觉的想要逃避。
经过一段时间,这种情感也会泛化到学业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对学生性格发展的影响。
师生关系是学生生活环境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提供满足。
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学生会形成一些好的性格品质,如信任、宽容、善良、同情、友爱、尊重他人、自尊、自信等等。
在这个基础上,学生的性格会升化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如助人为乐、追求成就、贡献社会、有远大理想等等。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仅能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同时也是向学生提供了一种人际关系的榜样。
在充满爱的师生关系影响下,学生会把这种爱在自己身上扩展出来,形成爱他人、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等等好的心理品质。
可见师生关系对学生性格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奥马特拉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性格进行比较研究,他列出22项性格特征,对100名教师和他们所教的学生的性格特征进行比较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内容摘要】教育是人类认识、改造社会的高级活动。
它的实施者是人,教育对象是人,评价者也是人。
因此整个教育活动的基础也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
尤其是师生关系更是其核心。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学会“用大脑走路,用脚板思考。
”教育观念要转变,教育手段要更新,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也日益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新课程呼唤和谐的师生关系。
怎样才能建立新课程目标下的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诗是说,弹琴,既要有琴,还要有弹琴的手指,两者巧妙地统一起来,才有优美动听的琴声。
教学过程同样如此,它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只有师生密切配合,才能弹奏出优美的教育乐章。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亲密、真挚的师生感情,才能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才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因此,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应倾心构建这样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多一些感情投资,真正使这一宝贵资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
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教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教师而讨厌学习。
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
那么,怎样才能建立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的体会如下:
一、教师要相信学生。
人是最富有感情的,心灵之窗总是向热情、信任的人敞开着。
记得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名犯人外出修路时捡到一沓钱,马上交给警察,警察用轻蔑的眼神看着他,戏虐道“别给我来这一套,偷,你还来不及呢!”当夜,囚犯越狱而去。
在逃亡的火车上,囚犯万念俱灰,蔫蔫地倚在厕所旁。
这时一位姑娘过来,发现门扣坏了,遂轻声地对他说“先生,请你为我把门好吗?”囚犯一愣,望着美丽姑娘信任、期待的眼神,使劲点了点头。
到了下一站,囚犯下了火车,走进警察局自首了。
在这个故事中,囚犯的不同抉择,不是因为警察和姑娘身份的不同,而是因为他们态度的不同。
警察的不信任使他而感到绝望和被遗弃,是姑娘的信任而又使他升腾起尊严感、自豪感,产生一种自爱、自律的强大力量。
我们的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教师的信任是师生间感情交流的入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思想基础。
因此,教师必须相信学生,以朋友的身份去相信每一个学生,尤其是要相信那些有失误的学生,不戴“有色眼镜”去看他们,而是给予他们信任和期待,拉他们一把,相信会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进步因素,产生自信、产生力量,从而能消除不足,更新自我,创造成绩。
二、教师要热爱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唤。
它需要教师从情感上热爱学生,从生活学习的细微处关爱学生,处处想学生之所想,帮学生之所难。
尤其对那些身处逆境的孩子,教师更要用自己的热情去温暖他们,不失时机地给他们一个微笑、一句安慰的话、
甚至一件微薄的礼物,让他们时刻感到你是他们的贴心人。
因为,“孩子们所喜欢的是那种本人就喜欢孩子、离开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们交往是一种幸福和快乐的人。
”可见,教师用自己高水平的情商给学生以“细无声”的“滋润”,不但会使学生爱其所教的学科,产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的情感效应,而且会促使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良好品质的形成。
三、教师要宽容学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学生是未成年人,犯错误是难免的,有不足是正常的。
在学生出现错误时,应少加些指责、批评,多一些循循善诱。
切忌与学生计较,粗暴地训斥学生,这样将导致学生疏远你、敌视你。
宽容不是无能的表现,而是教师人格美的体现。
宽容有时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有力量。
它作为一种教育态度,既不是消极的放任自流,也不是有意回避矛盾,它和严肃批评一样,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冷静反省,认识缺点,从而改正错误。
既然批评和宽容的最终目的一样,而经常批评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用宽容对待学生却能保护学生的自尊,那么,我们对学生少进行些批评,多给予宽容不是更容易与学生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吗?
四、教师要帮助学生
人都喜欢受人重视、被人需要,学生也一样,喜欢被人夸赞,喜欢在集体中显示自己的长处。
而学生一旦在集体中表现自己并获得成功,得到老师、同学的称赞、承认,就很容易化作求知、上进的动力。
我任教的班上有一位同学,成绩不好,上课又不遵守纪律,不是讲小话就
是搞小动作,在班里很不受欢迎。
一次上课,我发现他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低下头在纸上写着什么。
我心里想:看你又在玩什么花样。
走近一看,只见他课桌上摆着一张素描画,画得还真是象模象样。
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和颜悦色地让他把画收起来,等下课了再画。
以后,我让他为班里出黑板报。
并经常鼓励他,课堂上也经常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
说也怪,他上课不再捣蛋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令同学们刮目相看。
人人都有蒙昧的时候,人人都有闪光点。
教师要善于启迪蒙昧的心灵,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在集体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座标。
学生通过表现自己,得到了集体的承认,获得了自信。
老师也因此得到了学生的信任、尊重,这样,老师和学生之间自然形成了一种亲密融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