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提纲(精简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复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复习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分化于自然的决定性因素。
(2)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方式(3)实践活动贯穿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
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内在的包含三重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思想意识。
解决这三种关系,就是生产实践、调整社会关系的实践和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因此就构成社会生活的三大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领域、政治生活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
(4)劳动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人和人类社会的任何发展和变革都是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实践活动实现的。
或者: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表现。
2、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联系、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一)联系及其特点联系作为普遍的哲学范畴,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相互联系是物质的普遍本性之一。
质的普遍本性之一。
(1)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具有客观性。
(2)联系具有普遍性。
首先,一个事物内部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着的。
其次,事物和外部其他事物是联系着的。
再次,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联系具有多样性。
因此,必须全面把握事物的各种联系,避免片面性。
(4)联系具有条件性。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二)发展的永恒性及其实质世界的统一性使世界万物相互联系,相互联系会产生运动,在运动、变化的基础上出现了发展。
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指客观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的前进的运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精选5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精选5篇)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考试重点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即教材第一、二、三章考试题型:单选题 15%;多选题20 % 判断题 10% 简答题20%材料分析20% 论述题15%主要内容:绪论: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第一章哲学及其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物质定义及其现代意义;意识的形成及其本质;运动与静止;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实践的含义、类型、特点;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交往实践;联系与发展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同一性与斗争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分析法;质量互变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规律及其特点;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观点;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及其应用;第二章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观点;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在认识论层面与唯心主义认识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不同回答;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真理的含义、特点、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人的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真理与谬误真理的检验标准;真理与价值统一、价值评价。
第三章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点;社会发展对动力因素: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科技革命等;群众史观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第四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第五章垄断形成的原因、垄断的实质及其危害;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主要形式;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与实质;第六章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第七章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分别是什么?3.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章节重点、知识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试卷结构(-)单选题:25题x2分二50分;(没有多项选择题!)(二)简答题:5题x6分二30分;(三)论述题:2题xlθ分二20分(三选二作答!)二、内容分布:绪论部分;哲学(1-3^):政治经济学(4-5章);科学社会主义(6-7章),复习重点放在卜5章,各种题型均会涉及,其中1/4/5章是重中之重;6-7$以选择砸居多且题燃不多,根据历年真题,两章一般会有一道大题三、复习及答题注意事项:1、复习参考资料: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抓住选择题选择题共50分,好好准备很有把握得高分3、认真准备简答和论述题简答和论述题的复习重点主要在1-5章I❶看清题目,切忌粗心看错,答非所问'❷重视答题思路,在理解基础上答题,部分题目有固定答题思路,学会i 举一反三I❸答题时思路明确、字迹工整、格式规范、条理序号列清楚❹花时同记忆背诵不可少,功夫不负有心人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选择题(部分选择题包含在简答和论述之中,此处不再重复)1、三次工人运动:法国里昂」:人起义、英国人民宪单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堆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地12、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3、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I注意人物及观阑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❷政治经济学一一英国古典经济学: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殊图;❸科学社会主义一一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4、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斯剩余价史学说为余础,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5、马克思吸收近代自然科学三大学说:细胞学说、能削: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6、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7、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❶哲学一世界观方法论;❷政治经济学一理论基础:❸科学社会主义一核心8、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理论特性一一以实践为思础的理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卖阙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点和归宿9、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一一与时俱进10、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一一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11、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惜况出发,而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出发(一般原理在普遍原理)1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一一理论联系实际二、简答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内在联系(2017.10)答:(1)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内在逻俐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是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2017.4)答:(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2)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还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姑列宁、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人的理论: (3)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木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和7取,在本质上和∙致的;(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O3、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2016. 10)答: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不仅在于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不断发展4、简述马克思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创新(2018.4)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它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⑵马克思彻底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对它进行了根本改造,同时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思想,摒弃了他理论中的形而上学的杂质,创立了唯物辩证法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一、选择题(部分选择题包含在简答和论述之中,此处不再重复)1、世界观,是人们对推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2、哲学是|系统化、虱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哲学基本问题:(两大方面)(1)第一方面,顾郎∏丽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据此可以把哲学分为两大根本对立的派别一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一一世界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一一世界本原归结为意识,主张意识第∙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复习提纲(很全)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3.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4.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5.联系的概念。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6.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概念。
(特别注意生产力概念)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7.为什么说联系具有普遍性。
①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相互联系②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中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8.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
理由有三:①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②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否了的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和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③给人们提供了认识时间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9.马克思主义首要和基本观点,实践的概念及类型。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类型有三:①物质生产劳动时间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③科学实验10.真理的概念,真理与谬误的区别。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11.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完整word版)《马原》复习提纲(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绪论1、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承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基本原理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马克思基本原理是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有机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三个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2)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社会根源:社会两极分化;工人极端困苦。
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思想根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主义。
5、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丝织工人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马克思毕生两个伟大科学发现即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7、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集中体现: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③(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④(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提纲整理
第一章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及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本原德谟克利特:原子论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慧能:既非幡动,亦非风动王阳明:心外无物客观唯心主义朱熹:理在事先荀子:凡已知人之胜也康德:理性不可能了解和把握自在之物费尔巴哈:3.时间和空间:(不确定)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物质运动总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4.物质的含义及其属性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5.人类意识的能动性:意识的本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从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6.矛盾的性质:(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是: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另一方面,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重点知识(完整版)
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案: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④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2、怎样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答案:首先回答实践的含义,然后实践的特点,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的本质,最后是回答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特点: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的本质:(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社会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3、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及其方法论?答案:基本内容: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有保留其积极因素。
方法论:这告诉我们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既不能完全肯定一切也不能完全否定一切.肯定中包含否定。
否定中包含肯定,尤其是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时,我们因该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4、怎样理解价值与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答案: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精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1、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作出诠释和回答:⑴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⑵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⑶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⑷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份: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选)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即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4、(简/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它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原因:⑴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
⑵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
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和循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⑶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绪论P2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和三个主要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建立的,为他们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与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关于无产阶级与人类解放的科学。
?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及其表现: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2.P14题)性的统一。
(课本思考题第2科学性不意味着价值中立与没有立场,革命性也并不意味着缺乏客观态度与科学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是互相支撑,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
这种统一是以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为基础,并在这种实践中实现的。
这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的关键就在于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正因为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具有革命的彻底性,它对于科学特别是科学的革命理论有着强烈的渴望。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基础,理论品质与社会理想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
(各3.P15-19标题及其基本内容)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立论基础。
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与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理论基础——?中检验真理与发展真理。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社会理想——?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章..z.....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两种不同观点1. P29-30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一、选择题(60分)单选45个、双选10个、多选5个二、辨析题(28分)共4题,每题7分三、材料题(12分)三段话,提出三个问题,一一回答主要考试内容:前三章和第四章相关内容,绪论和第五章只涉及2-3个选择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3广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三个来源: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Q:科学社会主义参考: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附:此处有学友的笔记2、19世纪40-60年代,马恩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P9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其强大生命力的根源)P1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其哲学基础。
4、(P26-27)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5、(P28-29)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征?是相对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大学期末考试专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一: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创新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宏大革命。
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相识历史和时代问题供应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冲突、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隐私和它被社会主义必定代替的历史命运。
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觉的基础上,阐明白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白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马克思主义最显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显明的政治立场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五: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志向实现物质财宝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志向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看法必需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更,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我们确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我们必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探讨新状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相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觉、有所创建、有所前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第一章1、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概念、关系。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概念、基本观点。
怎样区分二者。
3、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和静止的概念、关系。
社会的物质性的表现。
4、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实践的基本特征。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5、联系和发展的概念、特点、关系。
6、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内容。
质变和量变的概念。
度的概念、适度原则。
7、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概念、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8、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变化。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9、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10、规律及其客观性。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11、意识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第二章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特点。
2、不同哲学派别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3、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概念。
4、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与谬误。
真理的检验标准。
5、价值及其特性。
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价值评价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价值评价的作用是什么?6、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第三章1、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英雄史观的理论主张。
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的关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有什么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概念涵义及其辩证关系。
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概念涵义及其辩证关系。
6、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7、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阶级斗争、革命、改革、科学技术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8、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含义1.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他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2、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3、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4、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理论意义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和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及割裂二者关系的错误观点1、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是有他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大学考试知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详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绪论1.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和三个主要组成部分P2\3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批判继承了哪些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创立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P8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和解放的根本性质和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作了完全科学的论述,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文明大道发展的结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各标题及其基本内容)P14-19(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答:(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起了主导作用,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结合时代特点和本国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选择题)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选择题)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人民性E.发展性(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体现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4.物质的唯一特性(选择题)客观实在性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选择题)对立统一规律6.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选择题)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物质之间密不可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寻找的)7.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选择题)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答: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9.量变质变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规律即辩证关系: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必考期末重点(精简版)
一:近代哲学得基本问题ﻫ全部哲学,特别就是近代哲学得重大得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得关系问题它包括:1,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得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得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
就是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得唯一标准。
2,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得问题。
根据对这一问题得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二辨别唯心主义得两种历史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就是被感知“我”客观唯心主义:上帝绝对理念就是世界得主宰ﻫ三:马克思主义物质得定义物质得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独立于人得意识之外,能为人为意识所反映)ﻫ物质得概念:标志客观实在得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就是人通过感觉感知得,它不依赖于我们得感觉而存在,为我们得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ﻫ五:意识:意识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得产物,就是人脑得机能与属性,就是物质世界得主观映像意识它得内容就是客观实在它得形式就是主观得六世界得物质统一性世界就是物质得,而物质就是运动得。
运动就是物质得存在方式与根本属性。
掌握运动与静止得关系1、物质世界得运动就是绝对得,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得静止,静止就是相对得。
割裂两者得关系将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相对主义诡辩论(特点就是只承认运动得否定性)。
如:人一次也不能跨进同一条河流这就是错误得。
人不能两次跨进同一条河流这就是正确得,因为它反映了运动得绝对性。
2.运动得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得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得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得稳定性、有条件性。
3.运动就是物质得运动,物质就是运动得载体。
运动与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六:实践三种形式:客观实在性实践就是物质性得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实践就是人类有意识得活动社会历史性实践就是社会得历史得活动七:唯物辩证法得内涵1.总特征:联系与发展(1)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事物联系普遍性三层含义a.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得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423第一章
1、28哲学的基本问题。
30物质和意识的概念、31关系。
2、29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概念、基本观点。
怎样区分二者。
3、32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32运动和静止的概念、关系。
33社会的物质性的表现。
4、34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35实践的基本特征。
38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425
5、40联系和发展的概念、特点、41关系。
6、46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47否定之否定规律内容。
46质变和量变的概念。
7、43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概念、44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44矛盾的普遍性和45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8、46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变化。
47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427
9、47-48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47-48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10、54规律及其客观性。
55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11、56-57意识的作用。
57-58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第二章
1、63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64-65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429
2、66-67不同哲学派别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对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观的反映。
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做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的,被动的反和接受外界的对象。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观的能动反映。
3、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
68
1.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2。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3。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发展和无限发展。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概念。
68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4、真理的客观性、72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2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近似的、有条件的。
73
真理与谬误。
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
符合的就是真理,不符合的就
是谬误。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
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
最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77真理的检验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75-76
5、价值及其特性。
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特性:客观性,文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79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84
价值评价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
价值评价
的特点有:(1)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2)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
(3)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81
价值评价的作用是什么?价值评价在实践中的作用:激励作用、制约作用、导向作用。
首先,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主观反映,作为人们对价值现象的认识,是推动着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
其次,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尺度是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因素,它要求实践活动必须努力消除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服从于实践目标的实现,即服从于实践满足人们客观需要这一根本目的。
最后,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它制约着实践活动的发展朝着更充分、更全面、可持续性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着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方向发展。
82
431
6、85-89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第三章
1、94-95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127英雄史观的理论主张。
2、94-98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的关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有什么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3、96-98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4、100-10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概念涵义及其辩证关系。
433
5、105-107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概念涵义及其辩证关系。
6、108-109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111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7、112-115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16-117阶级斗争、119-120革命、121改革、123-124科学技术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8、130-131人民群众和个人在133-134历史上的作用。
435
第四章
1、141-142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
2、143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3、144-145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4、145价值量的决定。
437
5、146价值规律的内容、147表现形式及147-148作用,如何运用价值规律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
5、148-149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6、150-151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7、15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内容、151-152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8、153-154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15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439
9、157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10、159-160简述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161并说明这两种方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起到了何种作用。
11、162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163资本的技术构成、有机构成。
12、165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165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资本相应的三种职能。
166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441
13、167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14、169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7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本质。
15、172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175-176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77-178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第五章
1、182-183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184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184-185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概念。
185垄断利润和186垄断价格。
443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190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193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3、194-197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194-195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4、198-20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变化的202-203原因和203-204实质。
5、205-210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445
第六章
1、213空想社会主义概念、及其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213-214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是什么?
2、228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233-234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3、236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4、220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和221弊病。
第七章
255-260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题型: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20分)
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
四、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五、论述题(共1题,共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