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症脑血管痉挛
脑血管造影术护理及并发症预防
脑血管造影术护理及并发症预防脑血管影术(DSA)是利用股动脉穿刺进行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在临床实践中,如果通过彩超、MRA 或CTA检查,考虑有脑血管疾病的情况,特别是需要进一步介入治疗的时候,需要通过DSA检查明确诊断。
一、术前护理1.评估患者的文化水平、心理状态以及对该项检查、治疗技术的认识程度;指导患者及家属了解检查、治疗的目的、过程、可能出现的意外或并发症,征得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并签字:为病人创造安静的休养环境,解除心理压力。
2.遵医嘱做好各项化验检査,如肝肾功能、血型、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
3.用物准备:沙袋或盐袋(1Kg),毛巾2-3条(白色、大小适宜),必要时备注射泵、监护仪、氧气、药品(甘露醇、尿激酶)等。
4.建立静脉通路、穿刺部位一般为左上肢(留置针)。
5.遵医嘱备皮,沐浴及更换病员服。
6.遵医嘱禁食、禁水和禁药:局麻者4至6小时,糖尿病患者适量进食,避免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全麻者9至12小时。
7.特殊情况遵医嘱术前用药、留置尿管、心电监护。
二、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每2小时监测一次,连续6次正常后停测。
密切观察患者四肢活动、语言状况及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等,并与术前比较,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及早发现颅内高压、脑血栓形成、内血管破裂出血、急性血管闭塞等并发症。
2.穿刺点护理:术后平卧,穿刺部位按压30分钟,沙袋或盐袋(1kg)压迫6-8小时,穿刺侧肢体继续制动(取伸展位,不可屈曲)2-4小时。
一般于穿刺后8小时左右可行侧卧位,24小时内卧床休息,限制活动;术后(2小时内每15分钟1次)密切观察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和肢体远端皮肤颜色、温度等,防止动脉栓塞;注意局部有无渗血、血肿,指导患者咳嗽或呕吐时按压穿刺部位,避免因腹压增加而导致伤口出血:24小时后,如无异常去除加压包扎,穿刺点常规消毒,纱布敷盖可下床活动。
3.药物观察:使用肝素和华法林时主要监测凝血功能,注意有无皮肤、黏膜、消化道出血,有无发热、皮疹、哮喘、恶心、腹泻等药物不良反应。
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并发脑血管痉挛的预见性护理
严 密观 察破 裂动 脉 瘤栓 塞 术后 患者 病 情 , 并做 好 相 应 护理 , 可防止脑血管痉挛发生 , 减 少致 残 率 , 提 高 患 者 生 活质 量 。
关键词 : 破裂动脉瘤栓塞术 ; 脑 血 管痉 挛 ; 观察; 护 理 中 图分 类 号 : R 4 7 3 . 6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编号 : 1 O O 1 —4 1 5 2 ( 2 0 1 3 ) 1 5 — 0 0 3 6 —0 2 D OI : 1 0 . 3 8 7 0 / h l x z z . 2 0 1 3 . 1 5 . 0 3 6
l i f e f o l l o wi n g br v i n g t h e r a p y o r ma s t e c t o my :
后患者婚姻质量 的影响 [ J ] . 护理学杂 志 , 2 0 1 0 , 2 5 ( 1 0 ) :
性 状 况 的研 究 口] . 中 国性 科 学 , 2 O 1 0 , 1 9 ( 1 ) : 3 - 5 , 1 1 . ( 本文编辑 丁迎春)
[ 9 ] Gi l b e r t E,Us s h e r J M ,P e r z J . S e x u a l i t y a f t e r b r e a s t
・
36 ・
J o u r n a l of Nu r s i n g S c i e n c e Au g .2 0 1 3 Vo 1 .2 8 No .1 5
r e nc e s i n c op i ng f or wom e n di a gn os e d wi t h br e a s t c a nc e r
颅 内动 脉瘤 破 裂 是 一 种 常见 而 又 危 及 患 者 生命 的急 性 脑 血 管 病 , 其 主 要 的并 发 症 为 脑 血 管 痉 挛
颅内动脉瘤患者栓塞治疗围术期并发脑血管痉挛的护理
HU Xio p n - W U a — i g, I Ca— i g , I i h a a — i g, Xi o b n  ̄ L U i p n  ̄ L U L — u
D p.fN rn Ad n t t n b D p N uoug r Nah aH si l eto us g miir i ; . et i s ao f o e r rey n u opt, s , a A ltdwt N n u n e i , e gag4 10 , hn) i a f ie i a h aU i rt H nyn 2 0 2 C ia h v sy
Ab t c : sr t a T i p p r i t u h s a e s o s mmaie p r p rt e n ri g c r f2 ai n s w t e e r la go p s u d r o n nr c a il rz ei e a i u sn a e o 8 p t t i c r b a n is a m n e g i g i t r n a o v e h a a e r s e o oh r p n e v ni n n u y m mb l t ea y it r e t . P y h lg c l c r o a o d i d cn a tr , t h b e a in t ic v r c a g s w r o s c oo i a a e t v i n u i g f co s i to sr t o dso e h n e ee g v o sg i c n .Mo i r g o lo rs u e l o x g n s t r t n a d b o d o y e r s u e n lss o in f a t i n ti n b o d p e s r ,b o d o y e au ai n l o x g n p e s r ,a ay i n CVP C P on o ,P W ,HC ,T T CD, CT h u d b o d ce n d f r n e o . I o a c h u d b t c e o p t ns w t b o ma e u s W h twa r C s o l e c n u td i i e e t p r d f i mp  ̄ n e s o l e at h d t ai t i a n r lr s h . a e h a s mo e i o n sl mb re t ee ii g a d me ia in 2 ai n sd s h r e t o t n o l a in . a in swe e w t ND u mp  ̄a t wa u a ah trzn n d c t . 3 p t t i a g d wi u y c mp i t s 5 p t t o e c h a c o e r i DI S b t h 4 o e r c v r d a d 1we e w t a a y i i g te t miis ft m e o e e n r i l r lss n r h xr t . h }p i e e
儿童中重度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发展以及危险因素的分析
儿童中重度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发展以及危险因素的分析唐知己;张金石;张震宇;黄乾亮;叶新运【摘要】目的分析儿童中重度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的情况以及危险因素.方法对赣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所收治的儿童中重度颅脑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床边TCD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作为判断脑血管痉挛的方法,分析不同分组脑血管痉挛的情况以及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伤后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结果 76例患儿纳入研究,GCS评分低、出血量多患者平均VmMCA显著增高.对脑血管痉挛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入院时GCS评分,有无复合伤,有无合并脑疝是儿童中重度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中重度颅脑损伤后GCS评分,颅内大量出血患者脑血管痉挛程度重;儿童伤后低GCS评分、脑疝以及复合伤是引起血管痉挛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及时进行干预降低风险.【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7(023)035【总页数】3页(P15-17)【关键词】颅脑损伤;脑血管痉挛;经颅多普勒;危险因素【作者】唐知己;张金石;张震宇;黄乾亮;叶新运【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赣州 341000;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赣州 341000;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赣州341000;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赣州 341000;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赣州 341000【正文语种】中文颅脑损伤是导致儿童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常见于高处坠落以及交通意外。
颅脑损伤后的脑血管痉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1],脑血管痉挛会直接导致脑组织缺乏血供,严重会导致大范围的脑梗死,致死致残[2]。
本科室从2015年1月~2017年1月针对收治的儿童中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脑血管痉挛情况进行了一项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本科室2015年3月~2017年3月诊治的儿童中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共计108例。
韦尼克脑病诊治进展
韦尼克脑病诊治进展韦尼克脑病(又称颅内动脉瘤破裂性出血)是一种急性、严重的颅内出血疾病,常常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颅内高压、脑疝、脑血管痉挛等严重并发症,病死率极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对韦尼克脑病的诊治进展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一、诊断方法的进步韦尼克脑病的诊断至关重要,只有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才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近年来,随着医学成像技术的不断创新,CT、MRI、DSA等影像学检查在诊断韦尼克脑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尤其是CT血管成像技术的应用,可以清晰地显示颅内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有助于及时做出正确诊断。
血管造影技术也可以发现颅内动脉瘤的存在,为外科手术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治疗方法的改善在过去,韦尼克脑病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手术干预,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也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方面,介入治疗通过在血管内植入支架等器材,可以有效地阻塞动脉瘤的供血来源,达到截断动脉瘤的目的。
药物治疗方面,抗凝血、抗纤溶、抗痉挛等药物的应用,也可以有效地减轻脑血管痉挛、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三、综合治疗方案的应用近年来,一些医疗机构开始尝试采用综合治疗方案来治疗韦尼克脑病,即将手术干预、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治疗方案。
通过综合治疗,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治疗手段的优势,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综合治疗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术后康复及随访管理对于韦尼克脑病患者来说,术后康复和随访管理同样至关重要。
在手术干预和介入治疗之后,患者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和恢复期,以恢复大脑的功能和生活能力。
医疗机构也需要建立健全的随访管理体系,通过定期的复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障。
韦尼克脑病的诊治进展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局部脑动脉内灌注罂粟碱治疗症状性脑血管痉挛
局部脑动脉内灌注罂粟碱治疗症状性脑血管痉挛
张跃卫;石忠松;黄正松;戴钦舜
【期刊名称】《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年(卷),期】1998(3)3
【摘要】症状性脑血管痉挛(symptornic cerebral vascular spasm,S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常见的并发症,是本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治疗是临床的一大难题。
传统方法包括升压、扩容、稀释及应用钙离子拮抗剂等疗法,虽取得一定疗效,但对大约40%的病
【总页数】3页(P225-227)
【作者】张跃卫;石忠松;黄正松;戴钦舜
【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哈尔滨.1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
【相关文献】
1.动脉内灌注法舒地尔治疗症状性脑血管痉挛 [J], 潘源;贺西亮;辛涛;姜绪涛;汪凯;于召虎;邵铂添;卢佩林;张在金
2.超选择性动脉内灌注罂粟碱治疗动脉瘤夹闭术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 [J], 冯东侠;周新民;徐卫东;高恒
3.动脉内灌注罂粟碱治疗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J], 蒋栋毅;周岱
4.动脉内灌注罂粟碱治疗创伤性脑血管痉挛 [J], 姚建立;谢培增;郑耕宇
5.鞘内注射罂粟碱治疗症状性脑血管痉挛12例分析 [J], 陈罡;冯东侠;徐伟东;徐向东;那汉荣;高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迟发性脑血管痉挛20例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迟发性脑血管痉挛20例分析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药物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严重并发症,其最直接的后果是引起剧烈头痛发作,意识障碍,或迟发性脑缺血,并产生相应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
脑血管痉挛通常具有急性痉挛和慢性痉挛双时相,急性痉挛在SAH后即刻出现,30分钟内达高峰,2天后缓解,对钙通道阻滞剂敏感。
慢性痉挛开始于SAH后3天,一般持续数天至数周,钙通道阻滞剂治疗效果不佳。
2003年以来收治SAH患者50例中,有20例发生DCVS。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20例,男9例,女11例,年齡29~74岁,平均46岁。
SAH后DCVS,并发时间3~21天,平均9天。
其中第1周9例,第2周7例,第3周4例。
以第1周为多。
治疗方法:在SAH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4mg加入5%GS 500ml中静滴,2次/日。
其中2例行血管造影后手术治疗。
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意识清楚,头痛消失,无发热、呕吐及精神症状。
②好转:神志较前清楚,头痛减轻,无发热、呕吐,CT复查梗塞灶变小。
结果治愈13例,好转6例,死亡1例。
讨论脑血管痉挛机制: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后,直接刺激血管或血细胞破坏产生多种血管收缩物质(如氧合血红蛋白、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次级血管,是部分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
①机械刺激:血液在蛛网膜下腔吸收过程中的纤维小梁对血管的牵拉及血管压力的突然改变和波动性出血均可能发生CVS,称动力学因素。
②内皮素(ET)在脑血管系统,内皮素在活体和离体实验中均可引起一种剂量依赖性,极为持久的缩血管反应。
可能引起基底动脉缩窄,痉挛程度有剂量依赖性,并维持24小时以上。
实验发现,伴发CVS的SAH患者CSF中ET含量显著增加,而无CVS的SAH患者CSF中ET含量在正常范围,因而,ET参与了CVS的病理生理过程。
③SAH后红细胞释放的HbO2使一氧化氮(NO)成为一种自由基,失去抑制ET-1合成的作用,而且HbO2还能诱导ET基因大量表达,缩血管物质对血管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导致血管痉挛。
颅内动脉瘤术后常见并发症——病例讨论总结小结
颅内动脉瘤术后常见并发症——病例讨论总结⼩结颅内动脉瘤术后常见并发症⼀. 颅内动脉瘤的概念及分类: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壁的异常膨岀部分,是引起⾃发性蛛⽹膜下腔岀⾎的最常见原因。
病因尚⼆. 临床分级(Hunt-Hess分级):1级:⽆意识障碍,轻微头痛,项硬,⽆神经系统功能障碍:2级:⽆意识障碍,中度头痛,项硬,轻偏瘫及脑神经障碍,如动眼神经⿇痹;3级:轻度意识障碍,烦躁,轻度神经功能障碍,其程度同2级:4级:中度意识障碍,偏瘫,去⼤脑强直及⾃主神经功能障碍:5级:深昏迷、去⼤脑强直、频死状态。
三. 术后并发症:1.脑⾎管痉挛:脑⾎管痉挛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岀⾎的严重并发症之⼀,发⽣率约为40-50%.常发⽣在邻近载瘤动脉主⼲上。
⼤多在出⾎3天左右发⽣,持续10-15天消退。
Auer脑动脉痉挛分级:1级:局部⾎管痉挛范⽤不到50%;2级:局部⾎管痉挛范围超过50%;3级:弥漫⼴泛的⾎管痉挛。
脑⾎管痉挛的临床表现:严重的脑⾎管痉挛可引起脑缺⾎,从⽽使整个脑功能发⽣紊乱。
脑⾎管痉挛⽆特异症状,TCD (经颅多普勒检查)可见脑⾎管阻⼒增髙,脑⾎流量减少。
TCD检查显⽰⼤脑中动脉平均流速(Vm)>120cm/s、⼤脑后动脉Vm>90cm/s、椎基底动脉系统Vm>60cin/s可诊断为脑⾎管痉挛。
脑⾎管痉挛的处理:1)脑室内巻管或放腰穿置管,引流⾎性脑脊液:⾎性脑脊液刺激被认为是引起脑⾎管痉挛的⼀个重要因素。
脑脊液引流有利于术后淸除蛛⽹膜下腔⾎液及减少引起脑⾎管痉挛的因素。
2)三⾼疗法:被认为有助于改善脑灌注。
髙容量:扩容CVP5-12cmH2Oo⾼⾎压:通常将收缩压控制住150~170mmHg,平均动脉压在70~100mmHg。
⾼⾎压稀释度:HCT 30%~50%o3)钙离⼦拮抗剂⼀尼莫地平⼆氢毗咙类钙禽⼦拮抗剂,能够降低脑动脉瘤破裂患者的迟发性脑缺⾎的发⽣率。
英药理作⽤:抑制脑⾎管平滑肌收缩,选择性扩张脑⾎管,达到解除脑⾎管痉挛的⽬的。
全脑血管造影术并发症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全脑血管造影术并发症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1. 前言全脑血管造影术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管情况。
然而,该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突发事件和并发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制定一份全脑血管造影术并发症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能够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 突发事件分类和处理预案2.1 血管穿破2.1.1 事件描述在全脑血管造影术时,可能发生血管穿破的情况,导致出血和血管破裂。
2.1.2 处理预案- 立即停止造影手术,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迅速联系血管外科医生,寻求专业的处理意见;- 根据血管穿破的部位,使用合适的止血方法,如压迫止血;- 遵循输血指征,必要时进行输血;- 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2.2 过敏反应2.2.1 事件描述部分患者对造影剂可能产生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症状。
2.2.2 处理预案- 立即停止注射造影剂;- 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 高度怀疑过敏反应时,立即采取抗过敏治疗措施,如使用抗组胺药物、皮质激素等;- 必要时,联系呼吸内科医生或过敏科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给予患者情绪安抚和支持。
2.3 脑血管痉挛2.3.1 事件描述某些患者在接受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可能出现脑血管痉挛的情况,导致脑供血不足。
2.3.2 处理预案- 立即停止造影手术;- 监测患者的血压和脑功能状况;- 采取适当措施降低血压,如使用降压药物;- 如有需要,立即联系神经内科医生,进一步处理;- 给予患者情绪安抚和支持。
3. 应急处理流程- 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停止造影手术,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第一时间联系相应的医疗专科医生,寻求专业的处理意见;- 根据突发事件的分类,执行相应的处理预案;- 安抚患者情绪,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持续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并及时记录;-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治疗措施;- 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及其他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的稳定;- 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决定是否需要转运患者至其他医疗机构。
脑出血病人常见的死亡原因
脑出血病人常见的死亡原因脑出血是指脑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渗出到脑组织中,引起脑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的疾病。
该疾病发病率高,病情危重,给病人带来了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困扰。
脑出血病人的死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脑出血导致脑组织损伤严重,可能引起脑水肿。
脑出血后,由于脑内的血液渗出,血液对脑组织造成了压迫,进而引起脑水肿。
脑水肿严重影响脑部功能,如神经元的传导,因此使病人出现神经系统功能损害。
当病人出现严重脑水肿时,可能会导致脑干受损,进一步引发呼吸衰竭或心脏骤停,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其次,脑出血可能引起颅内压增高。
由于血液渗出到脑组织中,血液积聚增加了颅内压力。
严重的颅内压增高可以造成脑组织缺血和缺氧,导致脑细胞死亡。
此外,颅内压增高还可能压迫和破坏脑干,导致病人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竭,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和心脏骤停。
再次,脑出血可能引起脑血管痉挛。
当脑组织受到血液渗出的刺激后,脑血管会出现痉挛反应,导致血管管径变窄,血流减少。
脑血管痉挛可能导致脑组织缺血和缺氧,引发脑细胞的死亡。
脑血管痉挛也可能是由于脑出血后的血液中的一些物质的释放引起的,如血栓素、血管紧张素等。
脑血管痉挛会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的损伤,增加病人病情恶化以及死亡的风险。
此外,脑出血还会引发并发症,如感染、肺炎、肾功能损害等。
脑出血后,病人可能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导致体力衰退,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
感染不易治愈,可影响病人的生理恢复,进一步加重病情。
此外,脑出血本身可能会导致肾功能损害,特别是在病情较为严重时,脑出血会引起全身循环和肾灌注的不足,进而造成肾功能衰竭,加大了患者的死亡风险。
总而言之,脑出血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一种严重疾病。
脑组织损伤、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脑血管痉挛以及并发症等,都是脑出血病人常见的死亡原因。
因此,对于脑出血患者来说,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和积极预防并发症,对于提高生存率和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普及脑出血的相关知识,加强公众的健康意识和预防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机研究——兼论其并发症脑血管痉挛
S H后 C 8特征性 表现为 S H发病 数天后症状 平稳或好 A V A 转时 , 神经症状又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 , 如意识障碍 、 精神异常 、
单瘫 、 掮瘫等肢体功能障碍 . 经腰穿 、 T检查 排除再 出血、 c 感染 、
水 电解 质紊乱。 S H后 C S的中医病名归属缺乏讨论 , 、A V 但显然 S H后的 C S是 S H病理演 变之结果 .需 在 S H的基础上作 A V A A 中医病 名分类。而现今中医学者对 S H的归属存在分歧 : A 有人 将 S H归属 “ A 真头痛 ” 有人认 为无意识障碍按 “ ; 头痛 辨治 , 出 现意识 障碍或瘫 痪则按 “ 中风”论治 ; 亦有人将其 笼统归于 “ 中 风” “ 、头痛” 范畴; 多数学者倾 向“ 中风” 之说 。我们认为 ,A S H虽 急性起病 、 病势 险 , 类 中风” 有“ 之发病特征( 突发剧烈头痛 , 颈 项强直 , 喷射状呕吐 , 血性脑脊液 , 发病或治愈后一般无半身不 遂 、口眼歪斜等表现) 但 并发严重 的 C S时方出现意识 、 , V 肢体 功能障碍 , 中风发病早期 即出现意识 、 与 肢体功能障碍有别。此 外, 其脑血管病理改变等特征亦与出血性 中风不同 . 国外学者发 现 , V 患者痉挛的血管 中层明显增 厚 . CS 并认为 S H脑血管壁 A 增厚 、管径狭窄可能为平滑肌收缩 所致 ;国 内学者也发现 S H A 死亡患者痉挛之动脉 内膜肿胀 、 内膜下基质增多 , 肌层和肌细胞 呈坏死性改变 , 与脑出血血管改变有显著差异 ; 且其临床表现及 预后与 《 灵枢 ・ 厥病》 “ 篇 真头痛 , 头痛甚 手足寒至节 . 、 死不
论, 认识 到本 病 病 位 在 脑 . 为肝 肾亏 虚 , 及 足 膜下腔出血 (A 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 管病之一 , S H) 而脑血 管痉挛 ( V ) C S 则是 S H最严重的并发症 . A 发病率高 , 是 S H致死 、 A 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5 年 E kr 91 ce 等首次提出“ 脑 血管痉 挛” 概念 . 至今 S H后 C S的发生机制仍未完全 明确 ; A V 中 医学在此领域亦缺乏系统课^的研究 。 本文试对 S H及 C S的 A V 病机进 行探讨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的防治
经、 外展神经、 视神经 , 蝶窦同眶尖关系密切, 蝶窦病变
常可 累及 , 出现相 应 的眼 部症状 , 同时蝶 窦病变 易 向筛 窦、 眶内发 展 , 因此 易 出现 眼部 症状 。视 神经受 累 导致 视 力改变 , 表现 为视 力 下 降 甚 至失 明 ; 而动 眼 神 经 、 外
展 神经受 累 , 可致 眼 球 运 动 障 碍 , 现 为上 睑 下 垂 , 表 眼
参 考 文献 :
球活动受限, 甚至固定等 。因此蝶窦病变患者 视神经 较其它脑神经易受 累. 中有不少患者以视力下降首 其 诊于眼科 , 治疗无效 后经 C T检查发现蝶窦病 变。国
外文献 也报道 蝶 窦病 变 视神 经 最易 受 累 , 为 2 % ~ 约 4
5 0% J 可 能 由于 视 神 经 同蝶 窦 关 系 密 切 , 神 经 常 视
分敞开 , 引流通畅; ③蝶窦腔 内粘膜病变是可逆的, 如 强 行将 粘膜 刮除 , 极有 可能损 伤视 神 经 、 内动脉 等重 颈 要结构而引起严重并发症 ; ④术后反复用生理盐水或 甲硝 唑等 液体 冲洗 , 由于蝶 窦 感染 的霉 菌 绝 大 多数 是
非 侵袭 性 , 中术后 彻底 清洗 极为 重要 , 术 抗真 菌药仅 起
s o i sn s u g r fr s ltd p e o d i u c p c i u s r e y o ioa e s h n i sn s
经为外展神经 , 外展神经麻痹所致复视已成为蝶窦囊
肿 的早 期症 状 。 蝶 窦炎 的保 守治 疗 只能 暂 时缓 解 症 状 , 菌 消 炎 抗 只能暂 时缓解 病 症 , 有 手 术 才 能彻 底 治疗 。手 术 的 惟
第1 5卷 第 1期 20 年 1 09 月
脑血管造影术并发症及观察
脑血管造影术并发症及观察1.皮下血肿是脑血管造影常见的并发症,询问患者穿刺点及其周围是否有较明显疼痛感,并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渗血、血肿,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及皮肤颜色、皮肤温度等情况。
若发生出血或皮下血肿应重新加压包扎并延长压迫时间。
2.假性动脉瘤及股动静脉瘘一旦发生假性动脉瘤和(或)股动静脉瘘应在床边B超指引下,压迫瘤颈部、瘘口处,促使瘤腔内形成血栓、瘘口闭塞,压迫前可予镇痛处理,必要时往瘤腔内注入凝血酶有利血栓形成。
3.股动脉夹层如果发生夹层,且血流受到较明显的影响,应考虑行股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4.穿刺侧下肢股动脉血栓形成一旦发生股动脉血栓形成应予溶栓治疗,必要时急诊外科手术清除血栓。
5.腹膜后血肿此并发症甚为严重,甚至可危及生命。
发生此并发症应停用抗凝药物,并立即予补液,输血以及止血应用,行对侧股动脉插管紧急造影,无活动性出血者可采取保守治疗;如有活动性出血,可采用球囊压迫动脉破口;当生命征稳定后必要时外科手术修补血管。
6.脑血管痉挛可出现头痛、头晕,视物不清,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及言语障碍,甚至出现一过性意识障碍。
7.气体栓塞可表现为抽搐,继之意识不清,甚至可导致病人死亡。
一旦发生气体栓塞,予扩容、改善循环及高压氧等治疗有望减轻病情。
8.血栓形成和栓塞表现为头晕,视物不清,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及言语障碍,甚至出现一过性意识障碍。
一旦发生血栓形成和栓塞可予溶栓治疗,同时予扩容、营养脑神经及抗血小板聚集等处理。
9.视力障碍脑血管痉挛使视皮质短暂性缺血所致。
造影术后出现皮质盲表现时,应及时复查头部CT以便排除颅内出血及梗死。
确诊皮质盲后,应尽早使有甘露醇、速尿等利尿剂,尽早排除体内造影剂,及时给子扩容、扩血管、激素、脱水、神经营养及高压氧治疗,以免引起不可逆性的损伤。
10.造影剂过敏反应术中出现颜面部、双侧手背水泡形成。
术前进行碘过敏试验,观察10 min无异常方可开始造影。
用药过程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如发现造影剂过敏及时终止造影,并予抗过敏处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一
脑血管痉挛( v ) 自发 性蛛 网膜 下腔出血 常见而 叉严 c s是 重的并发症 , 其发生率高达 3 % ~9 %_ , o 0 】 是蛛 网膜下腔出血 (A ) S H 致死 和致残的 主要原 因 . 近半个世纪 来 , 国学 者对 各 S H后 C S的发生机制进行 了广泛 而又深入 的研究 , A V 虽未 达 成共识 , 但多数学者认为是多 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其具 体发
Fr 2 it o il c it Uae H st , sa d pa Mei l nv s d a ir — c U ei
O how , USa -u
Ynj .Dp r etfNuou e , u-e ( eat n o er r r i m sg y
t S e ymg lO 0 , hn y, hn t lo l C ia) Absr c: rba aop s i o ta tCe r v sam acmmo n eatt gme ia mp et no u aa h odh mora e e l s s nadd vsai dc l n o c i o f ai fsb rc n i e rhg ,
耗在血管痉挛 中起 重要 作用 。二 是 S H后 红细 胞释 放的氧 A 和血红蛋 白可直接 或间接 灭活 N 引起 N O, O水平 下降 , 从而
导致血管收缩 。三是 内皮细胞发生凋亡 。内皮 细胞 发生凋亡 源 于 血 管 收 缩 , 学 刺 激 , 其 是 血液 成 分 , 血 红 蛋 白 化 尤 如 等| J 8 。而且 , 内皮 细胞 的凋亡 已经 在动 物模 型和 S I 后 因 AI C S而死亡 的人 中观察到 了“ V 。并且 , 用全 新 的抗 内皮细胞 凋亡疗法 , csae3 即 aps 抑制剂 , - 可减轻 C Sl V_ 。 总之 ,A S H后 , E - 代表 的缩血管 因子 和以 N 以 T1 O为代表
浅谈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浅谈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摘要】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给生命带来严重威胁。
预见性护理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脑出血患者常见并发症及危害,然后阐述了预见性护理的定义、原理和具体措施。
预见性护理的意义在于可以提前发现并干预潜在问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探讨了预见性护理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中的作用,强调了其在脑出血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重要性。
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方向值得更多关注和探讨。
通过预见性护理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关键词】。
1. 引言1.1 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重要性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意外,常常给患者带来生命威胁。
脑出血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常常会伴随着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这些并发症会给患者的康复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因为这些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可以包括颅内压增高、脑水肿、脑梗死等,这些并发症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
预防和及时处理脑出血患者的并发症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有效的护理和管理,可以减少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对于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预见性护理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及时察觉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预见性护理对于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2 预见性护理的作用预见性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提前预知并发症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通过科学的评估和有效的干预措施,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预见性护理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早期症状和体征,及时干预,防止病情恶化。
通过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神经系统状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护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脑出血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脑水肿、感染、神经功能障碍等,从而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防止病情恶化。
内科治疗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
临床研究461 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中,脑血管痉挛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危险因素。
1.1 低龄脑血管痉挛的易发危险因素就是低龄,有关研究结果显示,低于50岁的人群容易产生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特别是4O-59岁之间的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生率更高。
低龄者发生脑血管痉挛都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重度脑血管痉挛患者显著低于没有发生脑血管痉挛及轻中度脑血管痉挛的患者年龄,因此年龄与脑血管痉挛程度具有负相关关系。
目前比较普遍观点认为该疾病的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低龄患者没有脑动脉硬化或较轻,对引发脑血管收缩的内皮素等物质比较敏感而引起的。
1.2 出血量大出血量大不只是引发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还会对其病情严重程度产生重要影响。
按照头颅CT扫描结果进行Fisher分级,没有血液的为Ⅰ级;血液小于1毫米厚度并在蛛网膜下腔遍及的为Ⅱ级;出血层超过1毫米厚度得为Ⅲ级;伴有脑室积血脑或实质血肿的为Ⅳ级。
有关研究结果显示,在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上,Ⅰ、Ⅱ级患者显著低于Ⅲ、Ⅳ级患者。
脑血管痉挛重度患者中,存在脑内血肿的Ⅳ级者比轻中度及无脑血管痉挛患者高。
所以,对高于Ⅲ级的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要提高重视程度。
1.3 动脉瘤最常见的网膜下腔出血病因就是颅内动脉瘤,有关研究结果显示,发生动脉瘤的93例存在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中,有57例患者产生痉挛,约占61.3%;34例患者为非动脉瘤性网膜下腔出血,有2例患者发生痉挛,约占5.9%。
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别,所以可认为存在动脉瘤与发生脑血管痉挛具有比较内科治疗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魏富军绥棱县人民医院 黑龙江省绥棱县 152211【摘 要】蛛网膜下腔出血会产生很严重的并发症——脑血管痉挛,它将引发意识障碍、剧烈头痛或迟发性脑缺血等直接后果,同时发生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等症状。
上述情况如出现,很多临床医生为对病情加深了解并制定相应治疗方案,通常会对患者进行多次脑部影象学检查,进而使大部分患者产生精神压力,并增加经济负担。
各类护理问题及并发症
1、清理呼吸道无效
2、气体交换受损
3、活动无耐力
4、舒适度的改变
5、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
6、疼痛
7、营养失调
8、体液过多
9、焦虑、恐惧
10、知识缺乏
并发症
1、自发性气胸
2、纵膈气胸
3、肺不张
4、水电解质紊乱
5、肺性脑病
6、休克性肺炎
7、呼吸衰竭
2、生活自理缺陷
3、语言沟通障碍
4、吞咽障碍
5、意识障碍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7、疼痛
8、有跌倒的危险
9、知识缺乏
并发症
1、再次脑出血
2、脑血管痉挛
3、脑积水
4、应激性溃疡
5、坠积型肺炎
6、泌尿系感染
7、压疮
癌症患者护理问题
1、营养失调
2、活动无耐力
3、疼痛
8、心律失常
9、休克
10、窒息
胸痹患者护理问题
1、心输出量减少
2、气体交换受损
3、体液过多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5、潜在并发症:洋地黄中毒、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
6、疼痛
7、活动无耐力
8、生活自理缺陷
并发症
1、心衰
2、肺部感染
3、急性肺水肿
4、血栓栓塞
5、感染性心内膜炎
4、有感染的危险
5、焦虑、恐惧
6、知识缺乏
7、压疮
并发症
1、器官衰竭
2、心脏骤停
6、房颤
7、心肌梗死
8、心律失常
全脑血管造影术并发症应急处理指南
全脑血管造影术并发症应急处理指南一、背景全脑血管造影术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学检查,用于评估脑血管病变,检测脑动脉瘤、血管狭窄或闭塞等。
尽管该检查安全性较高,但仍存在并发症的风险。
在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应熟悉各种并发症的应急处理方法,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二、常见的并发症1. 过敏反应:包括药物过敏和介质过敏,可出现皮肤红斑、荨麻疹、呼吸困难、低血压等症状。
2. 血管穿孔:在插管过程中可能会损伤血管壁,导致血管穿孔,血液外渗。
3. 血栓形成:造影剂注射后,可能导致血管内形成血栓,阻塞血流。
4. 中风:少数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中风,出现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
5. 脑血管痉挛:由于血管扩张剂的使用,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脑血管痉挛,导致脑组织缺氧。
三、应急处理方法1. 过敏反应:- 立即停止注射造影剂或药物。
- 给予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
- 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及时处理,如使用肾上腺素紧急情况下提高血压。
- 必要时转移至重症监护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2. 血管穿孔:- 立即停止插管,轻柔拔出导管。
- 尽量保持原位置压迫,以减少出血。
- 如出血明显,应立即行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
3. 血栓形成:- 立即停止注射造影剂。
- 给予抗凝药物,如肝素。
-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时采取血栓溶解治疗或介入手术。
4. 中风:- 立即停止检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 给予氧气支持。
- 如患者症状加重,应迅速转移到神经内科或卒中中心进行治疗。
5. 脑血管痉挛:- 立即停止扩血管药物的使用。
- 给予镇痉药物,如硝酸甘油。
- 如痉挛严重,需进一步进行血管解剖学检查和治疗。
四、注意事项1. 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紧急处理培训,熟悉各种并发症的应急处理方法。
2. 在全脑血管造影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过敏史,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3. 在检查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血压、心率等。
4. 患者手术后需要密切监护,注意观察并发症的可能发生,并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王玉妹;唐思魏;石广志【期刊名称】《中国卒中杂志》【年(卷),期】2016(0)6【摘要】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ochnoid hemorrhage,SAH)最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elayed cerebral vasospasm,DCV),一旦发生可能会出现脑缺血甚至死亡等严重并发症。
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种因素如红细胞分解产物、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等均是导致DCV的重要因素,而对于治疗DCV的方法也在持续探索中,SAH后DCV仍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
本文主要对SAH后CVS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Delayed cerebral vasospasm (DCV)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 is a serious medical complication, characterized by constriction of cerebral arteries leading to varying degrees of cerebral ischemia. Many pathological processes have been proposed to explain the pathogenesis of DCV after SAH, including oxy-hemoglobin, nitric oxide (NO), endothelin (ET), endothelial damage, smooth muscle contraction, changing in vascular responsiveness, and inlfammatory and/or immunological response of the vascular wall. However the mechanism still remains unclear. And the therapies are still uncertain. This review addresses the mechanism and therapies of DCV after SAH.【总页数】7页(P494-500)【作者】王玉妹;唐思魏;石广志【作者单位】10005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ICU;10005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ICU;10005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ICU 【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J], 杨晓芬;武江;吕东方2.天麻熄风汤与尼莫地平联合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J], 马银玲3.不同浓度氧合血红蛋白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J], 王玉妹;唐思魏;张少兰;吴蕾;石广志4.利多卡因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及脑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J], 苏飞;陈博文;李向男;刘佳琦;陈扬5.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治疗进展 [J], 李传银;高太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型AVM 栓塞或手术治疗后残余病灶
SAH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
入院时意识水平(昏迷) SAH的间隔时间(< 3天) 年龄(> 65岁) 有过出血史 入院时有限局性神经系统体征 伴有严重的共存性疾病,包括高血压
SAH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
低钠血症或低血容量 脑内或脑室内积血 占位效应 脑积水 复查CT又有出血的证据(再出血) TCD血流速度明显增快(血管痉挛) 位于大脑前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的动脉瘤 巨大动脉瘤(25mm以上)
内科处理
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注意液体出入量平衡。 适当补液补钠、调整饮食和静脉补液中晶体胶 体的比例。低钾血症也较常见,及时纠正可避免 或加重心律失常
内科处理
对症治疗:镇静,镇痛、痫性发作时可以
短期采用抗癫痫药物如安定、卡马西平或 者丙戊酸钠
内科处理
加强护理:
卧床休息,避免声光刺激。 给予高纤维、高能量饮食,保持尿便通畅。 鼻饲,慎防吸入性肺炎。 预防尿路感染。 勤翻身、肢体被动活动、气垫床
Hunt and Hess 分级
0级 无破裂动脉瘤 1级 无症状或轻微头痛 2级 中至重度头痛、脑膜刺激征、脑神经麻痹 3级 嗜睡、意识混沌、轻度局灶神经体征 4级 昏迷、中或重度偏瘫、有早期去脑强直或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5级 深昏迷、去大脑强直、濒死状态
辅助检查
脑脊液检查
眼底改变:视网膜出血,玻璃体膜下片状出血
Subhyaloid hemorrhages
颅神经麻痹:一侧动眼神经麻痹third nerve palsy
体征
偏瘫:偏瘫、单瘫、四肢瘫。 其他:感觉障碍、眩晕、共济失调
并发症
再出血Rebleed 颅内动脉瘤初次出血后的24小时内再出血率最高, 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致命的并发症 多为动脉瘤破裂 病情稳定情况下,突然再次出现剧烈头痛,呕吐, 抽搐发作,昏迷甚至去脑强直及神经系统定位体 征 颈强及Kenig征明显加重 复查脑脊液再次呈新鲜红色
均匀一致的血性脑脊液,压力增高,蛋白 含量增高,糖和氯化物水平多正常
头颅CT
蛛网膜下腔高密度 位于大脑外侧裂、前纵裂池、后纵裂池、 鞍上池和环池 显示出血量、血液分布、有无再出血 动态观察
Adam: Grainger & Allison's Diagnostic Radiology, 5th ed
防治脑积水
CSF 分流术:慢性脑积水多数经内科治疗可逆转,
如内科治疗无效或脑室CSF 外引流效果不佳,CT 或MRI 见脑室明显扩大者,要及时行脑室-心房或
脑室-腹腔分流术,以防加重脑损害
手术治疗 瘤颈夹闭术、瘤内填塞术、动脉瘤切除术等
基底动脉尖端动脉瘤
(栓前)
基底动脉尖端动脉瘤 (栓后)
外科处理
Thank you
外科手术:动脉瘤性SAH 倾向于早期手术(3 天内)夹
闭动脉瘤;一般Hunt 和Hess 分级≤ Ⅲ级时多主张早期手
术。Ⅳ、Ⅴ级患者经药物保守治疗情况好转后可行延迟性
手术(10~14 天)。对AVM 反复出血者,年轻患者、病 变范围局限和曾有出血史的患者首选显微手术切除
外科处理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γ-刀治疗):
临床症状
头痛: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胀痛或爆裂样,其 始发部位常与动脉瘤破裂部位有关 恶心呕吐:多为喷射性、反复性 意识障碍:半数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轻者有短暂意识模糊,重者昏迷 癫痫发作:全身性或局限性发作 精神症状:淡漠、嗜睡、谵妄、幻觉、躁动
体 征
脑膜刺激征meningeal irritatation sign :颈项强直neck rigidity、Kenig征Positive Kernig's sign 、Brudzinski征 阳性
颅内感染
常先有发热、脑脊液性状提示感染,且头 颅CT无出血改变
颅内转移瘤
依靠详细病史,脑脊液和CT扫描可以区别
治 疗
治疗原则
控制继续出血 防治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去除病因和防止复发
内科处理
保持生命体征稳定: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系 统体征变化。保持气道通畅,维持稳定的 呼吸循环系统功能 降低颅内压:限制液体入量、防治低钠血 症、过度换气。20%甘露醇、呋塞米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确定病因、性质和部位,如动脉瘤、动静 脉畸形、烟雾病等 宜在发病24小时内或4周后进行
Daroff: Bradley's Neurology in Clinical Practice, 6th ed
经颅多普勒超声
无创伤的测得颅底大血管的血流速度,对 临床诊断血管痉挛有价值
动脉瘤好发部位
Kumar: Robbins and Cotran Pathologic Basis of Disease, 8th ed
脑动脉瘤的形状
袋状 囊状 梭状 夹层
脑动脉瘤的成因
先天性中膜缺损 内弹力层退变 血流动力学 血管动脉硬化退变
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
Daroff: Bradley's Neurology in Clinical Practice, 6th ed
诊断
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和脑膜 刺激征阳性,无局灶性神经缺损体征,伴 或不伴意识障碍 脑脊液呈均匀一致、压力增高 头颅CT出血征象
鉴别诊断
脑出血
原发性脑室出血、小脑出血、尾状核头出 血等因无明显肢体瘫痪,易与蛛网膜下腔 出血混淆,头颅CT和DSA检查可以鉴别
防治迟发性血管痉挛
维持正常血压和血容量:血压偏高降压治 疗;动脉瘤处理后,血压偏低者,去除诱 因如减或停脱水和降压药物;扩容升压; 必要时使用升压药物 早期使用尼莫地平:注意血压
防治迟发性血管痉挛
腰穿放CSF 或CSF置换术:早期(起病后 1~3天)可能利于预防脑血管痉挛,减轻 后遗症状。剧烈头痛、烦躁等严重脑膜刺 激征的患者,可考虑酌情选用,适当放 CSF 或CSF 置换治疗 注意有诱发颅内感染、再出血及脑疝的危 险
防治脑积水
药物治疗:轻度的急、慢性脑积水都应先行
药物治疗,给予醋氮酰胺等药物减少CSF 分泌,酌情选用甘露醇、速尿等
防治脑积水
脑室穿刺CSF 外引流术:
急性脑积水经内科治疗后症状仍进行性加 剧,有意识障碍者 年老、心、肺、肾等内脏严重功能障碍, 不能耐受开颅手术者 可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脊液循环,减少梗 阻性脑积水和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罗本燕
定 义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多种病因所致脑底 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 脑血管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 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脑卒中 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因脑实质内出血, 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
内科处理
防治再出血
安静休息:绝对卧床4~6周,镇静、镇痛,避免用
力和情绪刺激
调控血压:去除诱因后,平均动脉压>120mmHg 或
收缩压>180mmHg,可在血压监测下使用短效降
压药物,保持血压稳定在正常或者起病前水平
防治再出血
抗纤溶药物 抑制纤维蛋白溶解原形成,可 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但同时也增加CVS 和脑梗死的发生率 外科手术 动脉瘤性SAH,Hunt和Hess 分 级≤Ⅲ级时,多早期行手术夹闭动脉瘤或者 介入栓塞
血管内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无需开颅和全身麻醉,对
循环影响小,近年来已经广泛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治疗。术
前须控制血压,使用尼莫地平预防血管痉挛,行DSA 检
查确定动脉瘤部位及大小形态,选择栓塞材料行瘤体栓塞 或者载瘤动脉的闭塞术。颅内动静脉畸形(AVM)有适应 证者也可以采用介入治疗闭塞病变动脉
外科处理
吸烟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女性 高龄 口服避孕药 服用刺激性物质 饮酒
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
30~60岁多见 脑血管畸形破裂多发生在青少年 先天性颅内动脉瘤破裂多在青年以后 老年以动脉硬化为多
发病形式
发病突然,多有明显诱因,如剧烈运动、 过劳、激动、用力排便、咳嗽、饮酒、口 服避孕药等。
病 因
外伤性 头部外伤 神经外科手术 自发性(非外伤性) 继发:脑出血
原发:动脉瘤aneurysm (先天性,获得性) 发育异常(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 脑肿瘤 过敏性紫癜 出血性疾病 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挛vasospasm
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 出血后第1~2 周 5-14天为高峰期,2-4周后逐渐减少 继发性脑梗死 腰穿或头颅CT检查无再出血表现
并发症
脑积水 hydrocephalus
急性非交通性脑积水:SAH 后1 周内发生 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 等,复查头颅CT 可以诊断 正常颅压脑积水:出现于SAH 晚期,精神 障碍、步态异常和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