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窦娥冤》3课时名师导学案设计附答案

合集下载

《窦娥冤(节选)》导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窦娥冤(节选)》导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窦娥冤》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元杂剧和关汉卿的基本知识;理解古白话跟现代汉语在词法上的一些异同。

2、整体感知全剧,把握故事情节和结构,鉴赏性格化的人物语言。

3、把握窦娥的性格,感悟悲剧美,理解悲剧的教育作用。

【教学重点】分析窦娥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教学难点】戏的开头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责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课前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

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他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墙头马上》)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

《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

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我是蒸不烂、煮不熟、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此语反映了关汉卿坚韧、顽强的性格。

2、元杂剧常识:参阅课本注释和P14。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由小令(一宫调一曲子)、套曲(一宫调数曲子)构成,主要是唱;杂剧由唱词、宾白、科介构成,主要是唱、演。

元杂剧的结构形式:“四折一楔子”。

元杂剧的“折”相当于现代戏剧中的“幕”,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包括多场次。

“楔子”相当于“序幕”或“过场戏”,多用在第一幕前的介绍剧情、人物,也有用在两幕之间的。

元杂剧的剧本构成。

唱词:按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宾白:即说白,曲词为主,所以说白为宾;科介:即现代戏剧中的“舞台提示”。

元杂剧的角色。

旦:女角色,包括正旦(女主角)、副旦(女配角)、外旦(老年女角色)、小旦(少年女角色)四类。

2019-2020年最新高中语文《窦娥冤》3课时名师精品导学案设计附答案

2019-2020年最新高中语文《窦娥冤》3课时名师精品导学案设计附答案

2019-2020年最新高中语文《窦娥冤》3课时名师精品导学案设计附答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关汉卿及元杂剧的特点2、诵读感知,把握本文的故事情节。

3、初步感知窦娥悲剧的一生。

课时重点1、阅读课文,正音释词。

2、诵读感知,把握本文的故事情节。

3、初步感知窦娥悲剧的一生。

课时难点:1、体味本色语言的特色风格。

2、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学法指导:诵读•讨论探究•点拨知识链接1、元杂剧作家关汉卿: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

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

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墙头马上》元杂剧的四大悲剧——《窦娥冤》关汉卿,《汉宫秋》马致远,《梧桐雨》白朴,《赵氏孤儿》纪君祥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

《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

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关汉卿的戏剧语言,被称为本色派之首。

所谓本色派:指关汉卿不以仕途功名为念,保持生活与性格的真实,作品与生活性格的一致。

2一般包括杂剧和散曲。

杂剧是元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标志。

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

小令是独立的支曲,相当于一首单调的词,主要是从民间的小曲和词调变化来的。

如我们熟悉的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

套数是由两支以上同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组(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窦娥冤》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_0

《窦娥冤》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_0

《窦娥冤》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学习目标】1.概括戏剧冲突,理解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2.理解概括悲剧产生的根源,感受《窦娥冤》悲剧的美学价值。

3.概括该剧的主题。

【重点难点】1.概括戏剧冲突,理解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2.理解概括悲剧产生的根源,感受《窦娥冤》悲剧的美学价值。

【使用说明】1.用约15分钟重点阅读第三折【滚绣球】【叨叨令】等曲子,还可选取其他曲词和一些说白,品味曲词与说白的语言特色。

2.用约30分钟完成【自主学习】案,边读边完成相关题目。

3.用约25分钟小组合作完成【合作探究】案,用约10分钟进行全班讨论、交流质疑,教师点拨时应及时修正自己的答案。

4.用约5分钟完成【课堂检查】。

5.用约5分钟完成【课堂总结】。

6.课后完成【课后训练】【自主学习】一、阅读〔滚绣球〕完成下列习题。

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只合把清浊分辨只合:只应该B.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糊突:混淆C.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勘:判断D.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延:邀请2.对下列句中画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盗跖和颜渊一个是起义领袖,一个是读书人。

泛指武将和文人。

B.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比喻乘便行事,此处作趋炎附势解。

C.错勘贤愚枉做天枉:冤屈。

D.〔滚绣球〕是表示音调高低的。

3.〔滚绣球〕开头两句表明窦娥信奉鬼神的力量,视为神圣;而后面又说“不分好歹何为地”“错勘贤愚枉做天”,以下哪种理解准确( )A.说明窦娥因冤生怨、情绪波动,故认识前后不一致。

B.是残酷的现实使她改变观念,对天地鬼神产生怀疑。

C.一个穷苦妇女敢于直斥天地鬼神,表现出觉醒的意识。

D.通过诅咒日月鬼神的不公道,诅咒社会现实的不合理。

4.曲中清浊、善恶、贤愚、软硬指的是哪两类人( )A.穷人和富人B.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C.天地鬼神和窦娥自己D.为善的与作恶的5.这段唱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A.否定神权。

《窦娥冤》导学案 最终版

《窦娥冤》导学案 最终版

《窦娥冤》导学案【学习目标】掌握鉴赏曲词语言风格的方法【学习重难点】掌握并运用鉴赏曲词语言风格的方法【学习过程】一、自学与交流(一)把握故事情节,通过短剧的方式将《窦娥冤》一、二折的故事梗概呈现给大家。

(二)鉴赏曲词的语言特色鉴赏古诗(曲)词语言特色的步骤:1、整体..品味作品语言,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作品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主人公或作者怎样的感情/品质(三)合作探究各小组从剧本第三折中任选一支曲子,分析曲词的语言特色。

二、展示与提升(一)学生代表表演展示短剧《窦娥冤》(剧本一、二折的情节)(二)鉴赏语言特色1、各小组代表展示鉴赏第三折语言特色的讨论结果,并完成下面的内容所选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一)用一两个词点明语言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二)结合相关语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三)这段内容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感情/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拓展训练请分析下面诗歌的语言特色《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步骤一)用一两个词点明语言特色:(步骤二)结合相关语句分析:(步骤三)这段内容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感情/品质?《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追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窦娥冤导学案答案

窦娥冤导学案答案

窦娥冤导学案答案窦娥冤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非常著名的故事,也是国内外反映中国古代社会黑暗面的重要作品之一。

它反映了古代妇女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所受的种种不平等待遇和剥削压迫。

窦娥冤导学案是针对这个故事的一个学习案例,以下是窦娥冤导学案答案的相关内容。

1. 窦娥为什么会被冤枉?答:窦娥所受的冤枉是由其未嫁的情人卢文受到重赏而对其进行诬告造成的。

卢文为了得到重赏,制造了一件陈设在窦家的玉像。

窦家被诬陷后,押入韶州城监。

后来,家人相继死去,唯有窦娥维持了三十年牢狱之苦。

2. 窦娥为何宁愿选择自杀?答:窦娥在狱中承受了长达30年之久的折磨,唯有自己的信仰和良知支撑。

因此,当大雪封山,抵达韶州监狱的盛宣怀官拷问其真相时,窦娥选择了自尽,巧妙地利用了盛宣怀官的信仰,将冤屈传承下去。

3. 窦娥冤的社会文化背景是什么?答:窦娥冤所生活的时代,中国社会已经呈现出重男轻女的倾向以及父权制度的加强。

妇女位置低下,失去基本的人权和人格尊严,处于一种强势又弱势的地位。

同时,封建社会规范越来越严格,导致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处于一种窒息的状态。

这样的社会环境,为窦娥的冤屈和自杀提供了历史和文化的背景。

4. 窦娥冤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答:窦娥冤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之一,其揭示的封建社会黑暗、妇女悲惨命运和爱情悲剧等元素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它的文学艺术价值在于,它通过描写一个女子的遭遇,探究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的关注和批判,同时也展示了古代文学中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独特手法,具有深刻的思想和意义。

5. 窦娥冤的教育意义?答:窦娥冤可以引发我们对封建社会下妇女的不平等待遇的反思以及对死亡的认知。

再者,窦娥的遭遇也引起我们对权力对于人群的扭曲影响的思考。

窦娥的故事提示我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以及自我守护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到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谁在这个黑暗中受苦。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导学案:第课 窦娥冤含答案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导学案:第课 窦娥冤含答案

第一单元 戏剧人生第1课 窦娥冤学案1 文本研读1.给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①桃杌.( ) ②角.调( ) ③变徵.( ) ④煞.尾( ) ⑤瀽.( ) ⑥蹉.跎( ) ⑦罪愆.( ) ⑧苌弘.( ) ⑨忖.度( ) ⑩提.防( ) ⑪嗟.怨( ) ⑫古陌.( ) ⑬荒阡.( ) ⑭亢.旱( ) ⑮盗跖.( ) ⑯嘱咐..( ) ⑰尸骸.( ) ⑱勘.( ) ⑲披枷.( ) ⑳杳.无音信( ) (2)多音字①行⎩⎪⎨⎪⎧ 哥哥行.( )树行.子( )道行.( )行.动( ) ②提⎩⎪⎨⎪⎧提.防( )提.高( ) ③埋⎩⎪⎨⎪⎧ 埋.葬( )埋.怨( ) ④处⎩⎪⎨⎪⎧处.决( )处.所( ) ⑤症⎩⎪⎨⎪⎧ 症.结( )症.候( ) 2.辨形组词①⎩⎪⎨⎪⎧ 偶( )隅( ) ②⎩⎪⎨⎪⎧ 俦( )筹( )③⎩⎪⎨⎪⎧ 撚( )燃( ) ④⎩⎪⎨⎪⎧ 鸾( )孪( ) ⑤⎩⎪⎨⎪⎧ 恓( )栖( ) ⑥⎩⎪⎨⎪⎧ 撺( )蹿( ) ⑦⎩⎪⎨⎪⎧ 勘( )堪( ) ⑧⎩⎪⎨⎪⎧愆( )衍( ) ⑨⎩⎪⎨⎪⎧ 暄( )喧( )3.词语释义(1)嗟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罪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甘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错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应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忘餐废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鳏寡孤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举案齐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魄散魂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顺水推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杳无音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负屈衔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古陌荒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前合后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名句默写(1)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高一语文下期人教版第一单元第1课 《窦娥冤》优秀导学案(含答案)

高一语文下期人教版第一单元第1课 《窦娥冤》优秀导学案(含答案)

《窦娥冤》优秀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窦娥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以及人们的反抗精神重点难点: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手法的运用与理解学法指导:比较阅读能力提升(D)一、阅读《滚绣球》,完成文后题目。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作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1.[滚绣球]是()A词牌B宫调C曲目D曲牌2.解释文中加点词A合B糊突C错勘D怎生3.对这节文字,分析最恰当的是()A.运用了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呼天唤地,希望天地为她伸冤报仇的心理。

B.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和对神权的否定。

C.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及对不公平世道的控诉。

D.运用了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及对黑暗统治的愤怒控诉。

二、《窦娥冤》中有两句唱词,两个版本文字不同,试分析其优劣。

《古名家杂剧》本:“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元曲选》本:“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三、提问式阐述:文学史上公认课文所选部分是全剧的高潮。

但在前两折里,已经把窦娥受害的故事情节交待得清楚明白。

窦娥与张驴儿的冲突,窦娥在公堂上的斗争,都已在前两折里表现出来,那么高潮为什么出现在第三折里?四、关汉卿[南宫·一枝花]不伏老[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铛铛一粒铜豌豆,……我也会围棋,会蹴鞠。

会打圈,会插秧,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双陆。

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

从这"自叙"中,可以看出关汉卿是怎样一个人?熟悉当时市井的多种技艺,性格坚强,追究人性的解放。

4《窦娥冤》(导学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4《窦娥冤》(导学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赏本色语言,解窦娥形象——《窦娥冤》导学案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相关知识;品味“本色化”戏剧语言。

2.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故事情节并分析窦娥的形象,理解窦娥悲剧的社会意义。

3.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窦娥身上的人性美;鉴赏品味,领略戏剧语言艺术。

4.文化传承与理解:认识恶劣社会秩序对人性的摧残,培养学生向善的心灵。

1.学习重点:把握故事情节并分析窦娥的形象;品味“本色化”戏剧语言;2.学习难点:品味“本色化戏剧语言”。

第一课时:析矛盾冲突解窦娥形象课前学习任务一:自主完成以下任务,课上分享:1.查阅书籍、网络等资料,了解元杂剧、关汉卿、《窦娥冤》文化常识;2.深入阅读文本,结合课下注释①的全剧剧情简介,分析该折戏中存在哪些矛盾冲突。

课中学习任务一解读连环画,梳理杂剧情节结合注释①和《窦娥冤》第三折,给下列连环画取小标题。

课中学习任务二寻戏剧冲突,聚焦曲词矛盾课中学习任务三改窦娥结局,明确悲剧命运建国后周总理看了《窦娥冤》后说,“观众看到窦娥死了,太压抑了,能不能让窦娥不死?”你能为窦娥改写一个结局吗?请试一试。

课后作业(二选一)①假如给窦娥一个临刑前申辩的机会,她会对现场的官吏百姓说什么?请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一篇一段话,展示窦娥的内心世界。

②以临刑前窦娥的口吻,写一封给父亲的信。

第二课时:识“本色”之妙赏“当行”之美课中学习任务一看连环画,察曲词之异对比连环画“二月飞雪”脚本与曲词【二煞】,寻找其二者语言上的区别。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连环画脚本窦娥说:战国时邹衍遭诬陷,五月天降严霜。

我窦娥的冤比邹衍大,老天啊,六月飞大雪。

课中学习任务二对读散曲,识“本色”之妙关汉卿是元代戏剧大师。

他的戏剧语言除了以上那些一般戏曲语言的共性之外,还有他自己的特色。

下面,我们以【叨叨令】曲词为例,一起来探究。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窦娥冤》导学案(第3课时)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窦娥冤》导学案(第3课时)

窦娥冤(第3课时)关汉卿【学习目标】1、概括窦娥的人物形象和作品的主题思想2、正确理解窦娥的“三桩誓愿”3、把握作者作品的艺术风格【自主学习】1、根据上节课的赏析概括窦娥的人物形象窦娥是一个饱受封建压迫与摧残的充满反抗精神的劳动妇女的形象。

他善良勤劳、孝顺贤惠,同时又刚毅顽强,敢于与恶势力拼斗到底。

她生于严酷的腐败的封建统治之下,注定要走向悲剧的结局。

2、概括作品的主题思想《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作者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美好心灵和反抗精神。

窦娥的形象壮美动人,她的悲剧性格,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量。

【合作探究】1、窦娥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亢旱的意愿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窦娥临刑时发下三桩奇愿,从内容上看,,一愿比一愿深刻而强烈。

这不仅要把自己的冤情昭示世人,而且要感天动地,让人们都知道“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每有口难言”。

这三愿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法制腐败,人民蒙受奇冤而又呼告无门的真实情况。

它着力表现主人公与社会恶势力“争到头,竞到底”的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甚至产生了超乎自然之上的感动天地的力量。

三桩奇愿也是作家社会、政治观点和美好理想的形象体现。

作者运用浪漫主义艺术创作手法,通过奇特的构思,借助于想象,借助于天地震惊、人神共怒的艺术处理,使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乃至实现的事在艺术舞台上发生并得以应验。

这样的安排和处理,虽违背事物的常见原理,却又合乎人情,从而有力地体现了广大人民伸张人间正义,杀却贪官污吏,洗雪天下冤屈的良好意志与愿望。

2、关汉卿的作品有何独特的艺术风格?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析津志·名宦传》),他多才多艺,且不满元朝黑暗现实,终身不仕,一生从事戏剧活动,流传较广的作品还有《救风尘人《望江亭》、《单刀会》等。

窦娥冤导学案答案

窦娥冤导学案答案

《窦娥冤》导学案答案课上导学二、2、⑴二人亮相,悲剧开始;窦父赶考,留下孤女。

婆婆索债,险些丧命;窦娥争理,张生歹念。

驴儿下药,误杀己父;窦娥蒙冤,被判斩刑。

窦娥怨恨,指斥天地;三大誓愿,昭示清白。

(2)第一场面:解赴刑场(哭诉场面)-----怨第二场面:诀别婆婆(诀别场面)-----悲第三场面:刑场三愿(发誓场面)-----恨(3)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典故:望帝啼鹃、苌弘化碧、六月飞雪、东海孝妇(4)不行,第一桩是希望在场的人立刻了解她的冤情;第二桩让白雪覆盖她纯洁的躯体,表明她的清白;第三桩是要楚地抗旱三年,为的是“官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这不仅证明自己的冤屈且希望上天惩治邪恶。

这三桩誓愿,一愿比一愿深刻,一愿比一愿强烈,层层深入,不可颠倒。

3、窦娥的性格特征及意义。

窦娥是封建社会中一个善良质朴、安分守己的普通妇女形象,她默默承受现实的苦难,不惜自我牺牲,对亲人充满了细致入微的关怀体贴之情。

同时她具有不甘屈辱、不畏强暴的刚毅性格,如开始寄希望于官府能还她清白,但是当她认识到现实官府吏治的黑暗本质后,她的思想性格也起了根本性的变化,成为一个封建叛逆者的形象。

第三折中,窦娥在赴刑场途中咒骂天地“怕硬欺软”、“不分好歹”、“错勘贤愚”,对所谓的具有至高无上权威的天地的咒骂,实际是对整个不合理社会的咒骂,表明无情的现实使窦娥醒悟,她要向不公平的社会现实抗争。

临行前的三桩誓愿,更展示了她不甘屈辱的刚毅性格。

《窦娥冤》这部作品通过塑造窦娥这样一个善良、有原则、多愁善感、坚韧、聪明有心计和勇于反抗封建势力的女子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在封建制度下被压迫者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的封建社会的强烈的控诉与抗议,是中国文学史上永远璀璨夺目的瑰宝。

【合作探究】在窦娥的时代里,人民深受君权的迫害和神权的束缚,因为在封建道德中,皇帝(天子)是上天意志在人间的体现,人民是相信“天地鬼神明察人世是非,主持人间正道”的,而封建官吏也往往以“青天”自居。

高中语文《窦娥冤》导学案(二)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窦娥冤》导学案(二) 新人教版必修4

学习目标:1.赏析课文,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2.体会戏曲的语言特点,理解想像、夸张的艺术手法。

重点难点: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手法的运用与理解学法指导:1.熟读课文,详细了解文意。

2.查阅资料,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知识链接:《窦娥冤》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以广泛群众为基础的名剧,据统计,我国约八十六个剧种上演过此剧。

《窦娥冤》元●关汉卿作。

写窦娥被无赖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

全剧四折一楔子。

剧情是: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

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

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

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

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

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

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此剧现存版本有:明脉望馆藏《古今名家杂剧》本、《元曲选》壬集本、《酹江集》本、《元杂剧二种》本、《元人杂剧全集》本。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

它的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

但关汉卿并没有局限在这个传统故事里,去歌颂为东海孝妇平反冤狱的于公的阴德;而是紧紧扣住当时的社会现实,用这段故事,真实而深刻的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

它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

《窦娥冤》全剧为四折一楔子,课文选的第三折,是全剧矛盾冲突的高潮部分,写窦娥被押赴刑场杀害的悲惨情景,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败残酷,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黑暗,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心灵和反抗精神。

《窦娥冤》导学案

《窦娥冤》导学案

《窦娥冤》导学案下面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大家编辑发布的《窦娥冤》导学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好的学习。

教学目标1、常识:古代戏曲知识、元杂剧知识、关汉卿、与课文有关的剧情;2、了解清晰的情节结构;3、艺术借鉴:○1、语言上的口语化、抒情性、音韵美;○2、艺术手法上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4、人文素养:理解主旨,理解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

教学重点1、窦娥形象及其社会意义;2、浪漫主义手法教学难点语言赏析教学方法诵读法、研究法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常识:古代戏曲知识、元杂剧知识、关汉卿、与课文有关的剧情;2、了解清晰的情节结构。

教学程序一、复习古代戏曲知识我们已经自学了短文《古代戏曲鉴赏》,现在检查自学效果:1、何谓戏曲?中国传统戏剧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故称戏曲。

戏剧是以演员表演为中心,唱、念、做、打等手段为基础,融文学、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近现代京剧和各种地方戏。

2、何谓戏曲语言?以元杂剧和明清传奇为例说明之。

戏剧语言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组成。

曲词是剧中人物的唱词。

宾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包括独白、对白、旁白、带白(曲词中的说白)。

科介是剧中关于动作、表情、音响效果等方面的提示。

3、怎样鉴赏古代戏曲的语言?○1、要在了解剧情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来品味。

不仅要理解其语意,注意其修辞特点,而且要着眼于表达效果,体会其情味,认识其推动情节发展和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2、要注意其通俗性、口语化。

○3、要注意其抒情性和音韵美。

曲词的抒情性常常是通过修辞方法的使用表现出来的。

曲词的音韵美很复杂。

可在曲词中加衬字,以加强声情和补足语义。

曲词常有赘韵、重韵,赘韵是在可以不用韵的地方用韵,重韵是在一首曲子里出现相同的韵脚字。

曲词中常用对仗,有隔句对、联珠对、重叠对、首尾对、衬字对等等。

4、怎样鉴赏古代戏曲的艺术手法?○1、注意浪漫主义手法。

高中语文 1 窦娥冤(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1 窦娥冤(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窦娥冤》【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关汉卿及元杂剧的特点;2.诵读感知,把握本文的故事情节;3.感知窦娥悲剧的一生。

【学习过程】: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窦娥的反抗精神和元朝社会的黑暗;2.理解课文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学习过程】:学习任务一:阅读窦娥临刑时发出“三桩誓愿”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将答案填在下面的横线上)窦娥在临刑前发下了三桩誓愿,这三桩誓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其中运用的四个典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均限四字语回答。

)这四个典故所涉及的四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任务二:分别说明窦娥发出三桩誓愿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学习任务三:思考并回答三桩誓愿的顺序可以颠倒吗?试说明理由。

学习任务四:你怎样理解窦娥的三桩誓愿与前文对天地的指责?学习任务五:思考并回答:1.窦娥的三桩誓愿明明是幻想,却偏偏写成现实,这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明明是不合理的偏偏写成合理的,这说明了什么?2.剧作者写两桩誓愿的应验,这在艺术性方面有什么效果?学习任务六:讨论:窦娥是什么样的一个形象?(提示:我们在阅读作品时,要注意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思考,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三个方面:①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面对这些方面,我们该如何思考呢?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揣摩:第一,重视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第三,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第四,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根据发生的主要事件,窦娥对待和自己有关系的人和事,以及自身生活命运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分析窦娥的形象,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4.1 窦娥冤——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 导学案

4.1 窦娥冤——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 导学案

4.1窦娥冤—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导学案重难点:(一)写作背景:《窦城冤》取材于“东海孝妇”的故事。

《汉书・于定国传》记载:“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

姑谓邻人日:‘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

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

' 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

吏验治,孝妇自诬服。

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

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

太守竟论杀孝妇。

那中枯旱三年。

”关汉卿在这个故事的基础上,结合元代的社会现实,创作了《窦娥冤》这部著名的悲剧。

经过关汉卿的改造和天才创作,《窦娥冤》已不再是民间传说中“东海孝妇”的故事的翻版,而是一部深刻反映元代社会现实的著名悲剧。

(二)作者简介:关汉卿(约1230——约1300),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他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是一位熟悉舞台艺术的戏曲家,既是编剧,又能登台演出。

他的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大多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借杂刷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他一生创作杂剧现仅存15部。

《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

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1958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A.罪愆(yan)B.错勘(kan)C.盗跖(zhi)D.嗟怨(j4)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罪愆(yan)B.错勘(kan)C.盗跖(zhi)D.嗟怨(j4) 衔冤(xidn)装弘(chGng)尸骸(h6)埋怨(mdi)花簪(zan)湛湛(zhan)腼腆(tidn)古陌(玳)泪涟涟(lidn)刽子手(gui)哥哥行(hdng)暑气暄(xuan)2.对下列戏曲知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末”即角色名,扮演男子,“外”即“外末”,扮演老年男子。

窦娥冤导学案教师版[1] 3

窦娥冤导学案教师版[1] 3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2、鉴赏剧作的超现实情节,把握其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课时重点】理清本剧中主要的戏剧冲突;分析窦娥的形象,理解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

【课时难点】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窦娥对天地既斥又依赖的矛盾中透露出作者思想的复杂性。

【学法指导】朗读·讨论·点拨二、合作探究(一)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1、鲁迅:“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那么,窦娥身上有哪些美好的东西呢?窦娥的基本性格特征是善良,孝顺,有主见,刚强,有反抗精神。

2、窦娥之“冤”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或“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①流氓恶棍张驴儿误把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

②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屈,却反而被判以死罪。

③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

3、从窦娥的遭遇看出元代是怎样的社会状况。

①放高利贷的现象。

②流氓恶霸的横行。

③官吏的贪赃枉法。

④下层知识分子的穷困潦倒。

⑤被压迫的妇女们得不到生命安全、财产保障。

⑥人民的愤怒和怨恨成为时代的情绪。

4、从窦娥悲剧形成的原因探究本剧主旨分小组合作探究窦娥的悲剧是什么造成的?谁应该为窦娥的悲剧承担责任三、训练操作在文学世界里,我们阅读一个人物应该深入他的内心,用自己的心去触摸他的心,然后,我们就能成就一颗善良的心灵,请请大家认真揣摩窦娥这个人物,以“窦娥,我对你说”为题写一篇短文。

(不少于300字)学后反思:《窦娥冤》导学案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鉴赏第三折【滚绣球】,把握人物情感,体会语言特色。

2、鉴赏剧作的超现实情节,把握其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免费下载】窦娥冤导学案及答案

【免费下载】窦娥冤导学案及答案
④题目正名:元杂剧结尾有“题目正名”,用两句或四句对偶句总结全剧内容,交待剧名。它不是 情节的组成部分,其功能在于广告宣传,可能在演出结束时由演员在下场前念出和写于戏报上。一 般取末句作为剧的全名,取末句中最能代表戏剧内容的几个字作为剧的简名。如关汉卿《窦娥冤》 的题目为“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末句为全名,最后三字即简名。
德阳外国语学校高 2013 级高二下《语文学科》新授课导学案 编写:贺玫 审核:黄翠英
课题:《窦娥冤》 框题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初步了解关汉卿戏曲语言的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掌握字词等基础知识 ,梳理课文结构 。 3.情感目标:重点阅读课文第三折,同情窦娥的遭遇,同情她不幸的一生。
【合作探究】 窦娥曾指天骂地,为什么在临死前还将平冤昭雪的希望寄托于上天?
【过手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楔子(xiē) 盗跖(zhí) 嗟怨(jiē) 应验(yìng) 前合后偃(yǎn) B.罪愆(qiān) 亲家(qìn) 衔冤(xián) 连累(lèi) 湛湛青天(zhàn) C.恓惶(qī) 错勘(kān) 亢旱(kànɡ) 主角(jué) 鳏寡孤独(ɡuān) D.埋怨(mán) 尸骸(hǎi) 提防(tí) 变徵(zhǐ) 哥哥行(há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忤逆 昭障 披枷带锁 意兴阑珊 B.痊济 寒喧 当垆涤器 插科打诨 C.嫡亲 顷刻 燕侣莺畴 金榜提名 D.症候 造孽 苌弘化碧 杳无音信 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生今日一径的将女孩儿送来与婆婆(直接) 当骂呵,则处分几句(处罚) B. 你敢是不肯,故意将钱炒哄我(岂敢) 委的不是小妇人下毒药来(真的、确实) C.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连,介词) 你老人家放精细些(聪明) D.只合把清浊分辨(会,应当) 不提防遭刑宪(料想,想到) 4.关于元杂剧的一些分析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窦娥冤》导学案主备人:张雪复核人:徐岩审核人:常玉坤日期:04.12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关汉卿及元杂剧的特点2、诵读感知,把握本文的故事情节。

3、初步感知窦娥悲剧的一生。

课时重点1、阅读课文,正音释词。

2、诵读感知,把握本文的故事情节。

3、初步感知窦娥悲剧的一生。

课时难点:1、体味本色语言的特色风格。

2、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学法指导:诵读•讨论探究•点拨知识链接1、元杂剧作家关汉卿: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

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

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墙头马上》元杂剧的四大悲剧——《窦娥冤》关汉卿,《汉宫秋》马致远,《梧桐雨》白朴,《赵氏孤儿》纪君祥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

《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

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关汉卿的戏剧语言,被称为本色派之首。

所谓本色派:指关汉卿不以仕途功名为念,保持生活与性格的真实,作品与生活性格的一致。

2一般包括杂剧和散曲。

杂剧是元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标志。

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

小令是独立的支曲,相当于一首单调的词,主要是从民间的小曲和词调变化来的。

如我们熟悉的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

套数是由两支以上同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组(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

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在折与折之间的楔子,则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当于过场戏。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

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2)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

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

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3)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是元杂剧的主要部分。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

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一出元杂剧四折一般由一个主角主唱到底,由正末主唱的称为末本,由正旦主唱的称为旦本。

一出元杂剧的三个构成中古有“唱为主,白为宾”的说法。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

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

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里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

3、《窦娥冤》情节简介楔子部分的情节:书生窦天章因连本带利欠蔡婆四十两银子被迫把七岁的女儿抵给她做童养媳,然后进京赶考去了。

(序幕)第一折的情节:庸医赛卢医欠蔡婆十两银子,心生歹意要勒死蔡婆却被张驴儿父子俩撞破,张驴儿乘机逼蔡婆婆媳俩分别嫁给他们父子俩,蔡婆无奈之下答应了,回家后遭到生性刚烈的窦娥的责骂与反对,只好先让张驴儿父子在家中住下。

(开端)第二折的情节:张驴儿为达目的心生恶意,找赛卢医讨了毒药欲毒死蔡婆,阴差阳错被他父亲喝了,张驴儿顺势栽赃窦娥,逼她私了,嫁与自己为妻,被刚烈的窦娥断然拒绝,于是,两人对簿公堂,却不料碰上桃杌这个昏官,偏听张驴儿一面之词,窦娥为保蔡婆被屈打成招判了死刑。

(发展)第三折的情节:在被押往法场的路上,窦娥激愤之下指天骂地,并在行刑前许下三桩誓愿——血飞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以示冤屈,窦娥死后誓愿一一应验。

(高潮)第四折的情节:窦天章京试高中,出任朝廷廉使,得女儿托梦,知窦娥冤死,决心铲除贪官,为女儿昭雪。

一、预习导引1、给加点字注音注字音。

楔.子盗跖嗟.怨前合后偃.亲眷.斟酌..罪愆.衔.冤湛湛..青天杳.无音信浣.纱错勘.亢.旱鳏.寡孤独甘霖.田畴.埋.怨尸骸.哥哥行.古陌.荒阡.2、解释加粗字词语。

①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②不提防遭刑宪..③错勘.贤愚枉.作天④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⑤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⑥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⑦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⑧官吏每.无心正法 ⑨断送..出古陌荒阡 ⑩兀的..不是我媳妇儿 二、合作探究1、对照落实前面讲的元杂剧知识。

找出本文的戏剧语言(唱、科、白)、宫调、曲牌、角色的表现样式。

2、理清本文戏剧情节:部分 起止 内容第一部分:(开头~“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第二部分:(“(刽子云)快行动些”~“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第三部分:(“(刽子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结束)( )3、鲁迅:“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那么,窦娥身上有哪些美好的东西呢?4、窦娥之“冤”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或“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5、从窦娥的遭遇看出元代是怎样的社会状况。

三、练习巩固(1)填空题①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 形式。

产生于中国北方。

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②在结构上,一本杂剧通常由 组成。

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或一场,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 、 、 和结局。

四折之外可以加一二个 。

它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剧情,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也有放在两折之间,相当于后来的过场戏。

③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 的若干曲牌组成 。

④杂剧角色分为 、 、 、 四大类。

其中 为男主角, 为女主角。

⑤杂剧的舞台演出由 、 、 三部分组成。

是杂剧的主要部分。

除楔子中可由次要角色唱以外,一剧四折通常由 一人唱到底,其他角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 ”,正旦主唱的称“ ”。

白,即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因有“ ”的说法,所以古曰宾白。

有散白、韵白,又分为 、 、 、 等。

剧本的“科”是 的总称,主要包括 、 和 。

⑥《窦娥冤》的全名是《 》,作者 ,号 ,是 末 初大都人, 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 、 、 、 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居于四大家之首,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是我国 奠基人。

除《窦娥冤》外,还有 、 、 。

⑦元曲四大家的代表作: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⑧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是,,,。

课后反思《窦娥冤》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鉴赏第三折【滚绣球】,把握人物情感,体会语言特色。

2、鉴赏剧作的超现实情节,把握其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课时重点理清本剧中主要的戏剧冲突;分析窦娥的形象,理解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

课时难点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窦娥对天地既斥又依赖的矛盾中透露出作者思想的复杂性。

学法指导朗读•讨论•点拨相关积累1、中国古典悲剧《窦娥冤》(元)关汉卿《赵氏孤儿》(元)纪君祥《桃花扇》(清)孔尚任《汉宫秋》(元)马致远《长生殿》(清)洪升2、中国古典爱情剧一、合作探究1、从窦娥悲剧形成的原因探究本剧主旨,分小组合作探究窦娥的悲剧是什么造成的?谁应该为窦娥的悲剧承担责任?文章中哪一句话可作为主旨句?2、分析【滚绣球】的主要内容A、在【滚绣球】一曲中,窦娥因蒙冤赴刑而发出对天地的怨恨。

她悲愤地质问:“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她痛陈现实,指斥天地的不公、命运的不平,使()。

这不公平的事实,摧毁了她对天地的敬畏和幻想,使她得出结论:()她大声呼告,对天地加以否定:( )窦娥在绝望中愤而抗议,揭露人间普遍的( ),否定掌握人间的贫贱富贵、生死寿命的天地鬼神的()。

这里的天地是()的象征,鬼神是()的象征。

对天地鬼神的指斥,实际上是对()的控诉、抗议,对()的否定。

这段曲词()(抒情方式),高亢激越,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主人公的(),体现了古代戏曲的曲词富于抒情性的特点。

这支曲子运用(、以及、、)等修辞手法,不仅使主人公的()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而且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

B、讨论: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3、分析“决别婆婆”一节A、你认为这一场景写窦娥与婆婆诀别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呢?B、这一场景汇总表现了窦娥的什么性格特点呢?,这对表达主题有什么帮助?《窦娥冤》导学案第三课时学习目标鉴赏剧作的超现实情节,把握其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课时重点实践操作,主要鉴赏剧本第三折课时难点窦娥临刑前三桩誓愿的现实意义。

学法指导朗读•讨论•点拨一、合作探究(一)概括第三折的三个情节结构情节结构作用1.不分好歹○一()(怨) 2.欺软怕硬( )3.错勘贤愚1.避见婆婆○二()(悲) 2.倾诉真相( )3.微薄要求1.血溅白练○三()(愤) 2.六月飞霜( )3.亢旱三年(二)鉴赏【滚绣球】,分析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

1、窦娥在临刑前发下了三桩誓愿,这三桩誓愿分别是:、、。

这其中运用的四个典故分别是、、、。

(以上均限四字语回答。

)这四个典故所涉及的四个人物分别是、、、2、分别说明三桩誓愿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三桩誓愿的顺序可以颠倒吗?试说明理由。

4、她的三桩誓愿与前文对天地的指责你怎样理解?5、提问:窦娥的三桩誓愿明明是幻想,却偏偏写成现实,这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明明是不合理的偏偏写成合理的,这说明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