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道于贵州的王阳明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试题(含答案)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试题(含答案)

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卡尔·马克思人可以自己选择,这是人远比其他生物优越之处,也是可能毁灭人的一生、破坏他的一切计划并使他陷于不幸的行为。

因此,认真考虑这种选择,无疑是开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愿拿自己最重要的事业去碰运气的青年的首要责任。

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所选择的职业是否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的内心是否同意?我们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种迷误?我们所认定的信念是不是一种自欺?如果不找出鼓舞的来源本身,我们怎么能认清这些呢?伟大的东西是光辉的,光辉则引起虚荣心,而虚荣心容易给人鼓舞或者是一种我们觉得是鼓舞的东西;但是,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感到厌倦、始终不会松劲、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相反,我们很快就会觉得,我们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我们的理想没有实现,我们就将怨天尤人。

不只是虚荣心能够引起对这种或那种职业突然的热情,也许,我们自己也会用幻想把这种职业美化,把它美化成人生所能提供的至高无上的东西。

我们没有仔细分析它,没有衡量它的全部分量,即它让我们承担的重大责任;我们只是从远处观察它,然而从远处观察是靠不住的。

在这里,我们自己的理智不能给我们充当顾问,因为它既不是依靠经验,也不是依靠深入的观察,而是被感情欺骗,受幻想蒙蔽。

那么,我们的目光应该投向哪里呢?在我们丧失理智的地方,谁来支持我们呢?是我们的父母,他们走过了漫长的生活道路,饱尝了人世的辛酸。

贵州省贵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贵州省贵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贵阳市六校2024届高三年级联合考试(二)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作为“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墨子执着于破旧立新,建立一套符合小生产者、手工业者利益的新体制、新秩序。

为此他自立门户,聚徒讲学,且热衷游说,故有“孔席不暖,墨突不黔”之说。

墨子“有坚定的主义,有具体的政治主张”( 顾颉刚《古史辨自序》),归纳起来有十项,或称“十论”。

即“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

其中“兼爱”是核心,是其一切政治法律观的出发点和归宿,内里所涵摄的平等意识,值得挖掘和珍视。

墨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使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人”( [德] 阿尔伯特·史怀哲《中国思想史》),他“背周道而用夏政”(《淮南子·要略》),其“兼爱”说首先是对无等级的氏族时代的缅怀与追思,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这种大同理想的绝唱。

墨子对当时社会的混乱痛心疾首,针对“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这一问,他回答:“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

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下之害也”(《兼爱·下》)。

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和“自爱”。

在战争频仍的时代,墨子目睹并亲身感受着战争带来的离乱痛苦,以一介布衣之身,满怀天真美好的愿望,企图借兼爱之说消弭战争的硝烟。

“视人国若其国,谁攻”(《兼爱·上》)大到一国,小到一家一身,唯有兼爱方能杜绝一切“祸篡怨恨”。

贵州省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贵州省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贵州省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基础积累(20分)阅读在清晨嘹亮..的鸡鸣声里,chuī①____烟袅袅升起,山林间的小道上寂寥..无人。

“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

”500多年前,面对旁逸斜出....的黔道,明代大儒王阳明曾发出这样的感kǎi②____。

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山,对于贵州而言,是上天的馈赠,也是发展的jī bàn③____。

贵州17.6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山峦起伏,地势险峻,溶洞丛生,2007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不足1 000千米。

不服命运的贵州人,在高山峡谷间建起一座座大桥,形成四通八达的高速网,打破了人们对贵州交通不便的根深蒂固....的印象。

开放的格局就此打开,迎接贵州的是崭新的篇章。

1.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

2.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嘹亮B.寂寥C.旁逸斜出D.根深蒂固3.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秋风萧瑟,。

(曹操《观沧海》)(2)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3),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4)。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5),天山共色。

(吴均《与朱元思书》)(6)我是;是失修的路基。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7)《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

(8)阳春三月,郊外踏春,小天躺在初长出的小草上,望着山坡上渐开渐盛的花儿,不禁感叹道:“好美啊!真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B.《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作者范仲淹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他还著有散文名篇《岳阳楼记》。

C.《无言之美》的作者是朱光潜,他是著名的美学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等。

2023-2024学年贵州省贵阳市一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贵州省贵阳市一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贵阳第一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一)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中的集大成者。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

《礼记·中庸》对中庸的解释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儒家文化把“中和”看成天下最高明的道理。

“中和”就是不偏不倚,追求稳定与和谐。

其本质在于承认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存在,将各种对立的因素相互联系、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在多样性和矛盾性中去寻求一种和谐与统一。

他们的力量被折中、被中和,且具辩证统一的思想。

对待事物而言,强调含蓄平和。

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强调过犹不及。

儒家推崇平和含蓄,反对情感上的大喜大悲。

《尚书·舜典》的“直而温,宽而栗,刚而不虐,简而不傲”可视为“中和之美”观念的全面深刻解读。

孔子提倡“文质彬彬”、荀子的“美善相乐”、《礼记·经解》的“温柔敦厚”等在人的行为与人格风范上的体现就是不走极端,恰到好处。

中庸必然派生并导致“中和”美学,“中和之美”是儒家中庸思想在美学范畴的延伸。

孔子评论《诗经》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

无邪,就是达到适度中和的审美境界,是中和之美的具体表现。

可见孔子的文艺思想是以“中和”为美。

“中和为美” 已不再局限于儒家诗教的狭义范围,不仅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成为山水画艺术创作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

贵州修文阳明文化发展调查案例

贵州修文阳明文化发展调查案例

贵州修文阳明文化发展调查案例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
“乡土”范围一般是指县一级行政区域,同时乡土地理的教学建议中强调,乡土
地理教学应至少安排一次野外(校外)考察或社会调查。

开展阳明文化发展调查,立足于阳明龙场(今贵州省修文县)悟道的“圣学之地”,借助先贤大儒在贵州
修文的悟道成长,创造光辉不朽带有显著地域特色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以调查
的方式见证阳明文化的成长过程以及当前阳明文化发展对家乡所产生的影响。

调查过程
【一】调查阳明玩易窝
指导学生使用手机APP获取相关地理信息。

读取修文县的相对地理位置、经
纬度位置、海拔高度等地理信息。

培养学生现代地理信息收集能力;展示贵州在
中国的位置示意图、修文县地形图、修文县气温与降水量图。

指导学生分析:
1.使用手机读取修文县的相对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拔高度等地理信息,分析贵州修文的地理位置;
2.分析修文县的地形与地势。

3.使用手机读取当日最高温、最低温、湿度、降水等指标。

分析修文县的气
候类型与特点。

4.结合“龙场悟道”的史实、收集的自然地理信息、阳明玩易窝的现状,总
结孕育阳明文化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调查阳明文化园
指导学生分析实地参观调查阳明小洞天、龙岗书院、何陋轩、王文成公祠、王阳明雕塑、三人坟等。

贵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考仿真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贵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考仿真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贵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考仿真卷语文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下面的对联不是以“黄鹤楼”为吟咏对象的一项是A.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

B.景物未全非,独恨难招天上鹤;乡关何处是?几回欲问楼头仙。

C.老子兴来,除开辛氏岂无酒?高人辈出,压倒崔公便是诗。

D.大河奔海,斜日恋山,妙景宜从高处赏;千古奇观,五言绝唱,名楼长借好诗传。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故槐里,徙成纪。

广家世世受射。

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

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

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

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于是乃徒为上郡太守。

后广转.为边郡太守,徒上郡。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

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

中贵人走广。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

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

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

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广令诸骑曰:“前!”前来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按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统测(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统测(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三联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对现实的关怀反思,对英雄的敬仰崇拜,对人道的追寻布施,对人性的完美塑造……儒家思想十分看重个人的修身养性、品格塑造。

孔子主张以道德治天下,他说:“道之以政,齐之有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要求以仁义之道作为个人生活乃至为政的准则。

但由于各人道德修养的不同、道德境界的差异,就有“君子”与“小人”的区分。

士、仁者、贤者、大人、大丈夫以及圣人等观念属于“君子理想”范畴。

孔子认为,君子的修养有两个部分,一是学习“诗书六艺之文”,二是躬行实践。

“六艺”包含礼、乐、书、数、射、御,孔子尤其看重对“艺”的掌握,并指出仁人君子的成才之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君子在志道、据德、依仁之外还要“游于艺”,在游息观赏娱乐中使身心获得全面自由。

这一思想是孔子对理想人格、自由人格的充分表述,主张人的全面发展,在驾驭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同时获得主体的全面解放。

只是这一思想在后来被扭曲、遮蔽了,人向规范化的仁道礼仪走近时,远离了心灵的自由空间。

人格是人的精神属性而非生理属性,是人的超动物属性而非动物属性。

只有在食、色之上另有追求,另有坚持,另有作为,才谈得上人格。

儒家提倡的“以仁为人”就是对超越生理需要的精神追求和人格力量的高度抽象。

实际上,“君子”的人格要求和显现就是“仁”的人格化。

孔子对“君子”的境界规定非常高,仅次于可望而不可即的“圣人”。

他认为,真正的“君子”必须在“文”“质”之间配合得恰到好处。

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所谓“文”,指作为历史成果而保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正如司马光说的:“古之所谓文者,乃诗书礼乐之文,升降进退之容,弦歌雅颂之声。

贵阳市2024年高考二模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贵阳市2024年高考二模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贵阳市2024年高考二模考试试卷语 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报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20世纪前半叶,一场由中国知识分子主导并参与的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运动在中国大地兴起。

这场运动既是他们对中国社会历史与现实进行的一次全方位反思与解构,也是对中国未来社会制度与发展道路进行的一次多维度探索与尝试。

在这场运动中,晏阳初和费孝通等知识分子把对学术知识的追求与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结合在一起,自觉地投身于关于中国社会的知识生产中,提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论和实践方案。

晏阳初对中国农村弊端的判断经历了一个从主观认识到科学归纳的过程。

1920年,晏阳初结合他在法国华工群体开展“识子教育”的红书,先后在湖南长沙、山东烟台、浙江嘉兴等地兴办平民识字教育,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之所以重视识字教育,是因为他发现中国农村的弊端就是“愚”“穷”“弱”“私”。

在他著名的《平民教育的宗旨目的和最后的使命》中,他将中西方直接加以对比来强调中国农村的落后:“试看欧美教育普及的国家,人人有读书看报之能力,两相比较,其智愚的相差,不啻天渊……我同胞弄到三万万以上的文盲……实为中世纪专制国家老愚民。

”在他看来,中国农民在“智识”上的“愚昧”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

晏阳初对中国农民做出愚穷弱私的“问题”诊断时,运用西方的标准来框定中国社会,从而慨叹两者“天渊”般的差距,这种对本土生活的异化感让他无形中增强了削足适履的内在冲动。

同样受西方文化教育并尊重现代科学原则的费孝通,既未对西方文明的长处和优势作出归纳,以便为我们提供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与落后加以总结,以便唤醒人民的觉醒。

2023-2024学年贵州省贵阳市、六盘水市、黔南州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贵州省贵阳市、六盘水市、黔南州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贵州省贵阳市、六盘水市、黔南州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网络综艺是一个娱乐产品,但本质是一个文化产品。

就在刚刚重回观众视野的一档热门网络辩论综艺秀中,一段夺人眼球的危险发言被炒作成了流量热点,而这位辩论人也俨然被包装成了节目最大亮点,接受包括现场多位嘉宾在内众多网友的掌声与喝彩。

辩题是这样的:美术馆着火了,一幅名画和一只小猫,你救哪一个?这本是一个探讨艺术价值与生命价值的辩题,但辩论者却另辟“蹊径”,三言两语就瓦解了艺术的价值,“比《蒙娜丽莎》更美的,是正在燃烧的《蒙娜丽莎》”。

言语间,甚至否定追求崇高的生命意义,讽刺其他辩手过于“理性”,“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了,维系这个世界靠的就是我这样自私的人”。

试问,如果“燃烧的名画”更美,那么美术馆、博物馆又意义何在?巴黎圣母院大火为何让全球亿万人为之心碎流泪?承载“南美记忆”的巴西囯家博物馆毁于大火为何让历史学家齐齐扼腕?更遑论,中国人记忆中难以释怀的“火烧圆明园”之痛。

救“燃烧的名画”,还不如救能“抱在怀里的小猫”,这番似是而非的“新奇”言论随着节目组对“精彩片段”的反复强调而不断传播。

其言论中的偏颇、乖戾之处,却被现场大牌嘉宾的笑声与掌声所掩盖,在网络世界里搭乘“流量”快车肆意横行。

不可否认,网络综艺的大部分观众是年轻人,他们渴望以一种新鲜有趣的方式获得知识,了解世界,帮助自我成长。

几年前这档节目能成为全民热议的现象级网综,很大程度上源于不少辩题直面了当代青年生活中的“痛点”,而优秀的辩论确实能激发青年人思考与反省。

贵州省贵阳市德为教育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贵州省贵阳市德为教育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贵州省贵阳市德为教育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央美院研究生毕业画展中,署名“夏语冰”的多幅绘画作品引起关注。

这位创造力不遑多让的“夏语冰”就是以会写诗闻名并且已出版诗集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写诗、演唱、绘画、设计……人工智能技术在进入文艺领域之后,凭借超强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和迅捷高效的创作优势,正在拿出越来越多的作品成果。

“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创作吗?”正成为一些人焦虑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每当人们谈起人工智能时,往往想到科幻小说中的强人工智能,它们具有人类一样的情感和体验,和人类一样生活,看起来似乎会取代人类。

然而,目前我们实际拥有的是弱人工智能,它们具备人类的一些高端技能,但在情感、意识等方面与人类差别较大。

即便如此,人工智能的进入依然促使我们反观人类自身创作的特点与优长—越是面临技术冲击越要端正和坚定本体价值,同时在文艺观念和创作实践上越要有新的追求和突破。

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想要成为诗人徐志摩,它需要做些什么?首先,它要拥有徐志摩的阅读量,最大限度地接近他的创作素材;其次,它要学习徐志摩同时代其他诗人的诗,因为徐志摩的诗歌特色是在与其他诗人诗歌的关系中呈现出来的,必须掌握当时其他诗人诗歌的特点,才能更好凸显徐志摩的诗歌特质。

但这样,它就能创作出徐志摩的诗了吗?并非如此。

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等校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等校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历史学者往往将中国文明的独特性与同一性,归因于中国文化传统,尤其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正统思想的塑造。

但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有其坚实的物质基础。

先从地理环境来看,青藏高原隆升形成三级阶梯式地貌,在阶梯过渡带及海陆交接处,是不同时期人们活动迁徙的地理空间,是孕育复杂多元人文样态的自然环境。

这种地理结构同时孕育了中华民族向内凝聚的统一性和对外开放的包容性。

西部地理结构内聚,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江河东流,生活在西部的人群,向东部大平原发展比翻越高原峻岭向西发展对自身更为有利。

北部地理结构开放,草原戈壁连接蒙古高原与欧亚大草原,使得北亚与东北亚的游牧渔猎人群多次南下,中原农耕人群多次南迁北上。

这就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运动方向:不断向内凝聚,多元融为一体。

再从经济条件看,作为中华民族主体部分的汉族所处的中原地带,在经济富裕和社会文明程度上始终高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四周边疆地区。

这种“中原富于周边”的地理优势,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原地带不对外扩张谋求生存空间。

我们应当看到,在中国历史上,随着人口的增多,中原农耕地区也不乏人多地少的生存困境,何以中原地带不对外扩张呢?这不得不从农耕文明的生产方式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农耕文明在生产方式上的显著特征在于“地理依赖性”。

由于长城以北的草原地带无法实行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只能在小农生产的条件下“高度内卷”,而不是对外拓殖经济版图。

重要的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互动竟然产生了两种文明在经济上彼此依赖的耦合互补结构,这一点已经为茶马互市的历史所验证:马对农耕文明而言是军国大计。

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摘编自华军《“通情达礼”:中华礼乐文明的核心精神》)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礼乐文明的文化立场是本乎性情,在对人的性情问题的理解与价值评断上,中西方传统文化表现出了明显不同。
B.本乎性情并不等于可以纵情肆欲,而是应该发乎情,止乎理,这个“理”既来自人情之通,又来自良知的发用流行。
C.古人所谓的“共情”是指将人在生生不已基础上共有的好恶之情上升到天人一体的高度,以致达到同感共振的境界。
D.传统的以德入法是立法的理想指向,但若强行理想化地以德入法,则将导致因道德绑架而轻易构人以罪或纵容犯罪。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通情达礼”是中华礼乐文明 核心精神,如果不把握其核心要义,进而深入领会中华礼乐文明,就不能真正了解中国文化。
Hale Waihona Puke 保密★开考前贵阳市2023年普通高中高三年级质量监测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报名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中华礼乐文明在本乎性情的基础上,强调立乎情理。所谓人道原则、礼法规范皆是情理的体现。换言之,本乎性情并不意味着纵情肆欲,而是要发乎情,止乎理。这个“理”,一则源于人情之通,它在共情的基础上演化为同感共振的一体通情之义。所谓“共情”指人在生生不已的基础上共有的好恶之情,古人甚至将此共有之意上升到天人一体的高度,正所谓“天人同道,好恶不殊”;所谓“通情”指对共情的体贴以致达到同感共振的境界,《礼记·檀弓》讲到的“邻有丧,春不相;里有殡,不巷歌”的做法即充分体现了通情之义。由共情而通情是中华礼乐文明言情的总趋向,故而古人以为“所谓贤人者,好恶与民同情,取舍与民同统”。二则源于良知的发用流行,当孟子言“理义之悦我心”时即已点明人的情感世界中蕴含着明确的超越性的道德情感指向。今日社会生活中,人们在阐发务实求真、崇尚自由的理想诉求时,往往极力凸显自然性情的合法性、合理性,却忽视了情理所包含的自我规范与“致良知”“发明本心”等更为丰富和深邃的思想寓意,由此很容易引发纵情肆欲、精于为己等不良现象。

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高考适应性月考(五)语文含解析

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高考适应性月考(五)语文含解析

语文试卷(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2016年12月28日,《中国电影报》发文质疑豆瓣、猫眼的评分机制.文章被《人民日报》客户端转载,电影评分网站被推上风口浪尖。

但很快,《人民日报》评论发文指出应该容纳電影的网络评分才能保护电影市场的发展。

2《人民日报》的评论《中国电影:要有容得下“一星”的肚量》全面地谈到了网络评分对于电影市场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这篇评论中,开篇就指出看电影前先上网看评分,看电影后上网打分已经是当下年轻人的观影习惯,同时摆明立场:电影评分网络的这种交流、分享丰富了观影体验,也解决了关于电影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篇评论正面回应了网络上的电影评价尤其是“差评”问题,认为“承认观众有用脚投票的权利,也就要承认观众有打星评级的权利”;既然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和开放的舆论,就必然有各种意外情况带来的压力”。

文章正面指出“电影作品真的会被‘一星’毁掉吗?电影生态真会被‘差评’影响吗?却也是未必”。

“电影市场的成熟,前提是要有一批成熟的观众。

”毋庸置疑,豆瓣在培养成熟的观众这一战场是当前各同类网站中辈分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主力军;而只要豆瓣的用户持续增长,也就不断拥有新的“生力军”。

《人民日报》的评论是官媒姿态对网络电影评分的肯定,大众赋权在这里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官方认定。

“让网络平台的打分,成为‘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时重要的参考。

”这个结论说得相当清楚。

网络打分也许不会成为作品的最终分数,更不会是唯一分数,但一定是这些作品艺术价值的重要参考,因为它永远代表着当时当事、当代大众的审美,是真正的人民大众真闻乐见的艺术需求的反映。

发掘文化优势 提振贵州精气神

发掘文化优势  提振贵州精气神
包 容 、吸 收 精 神 , 这 是 社 会 团 结 、
当年曾五进贵州 ,足迹遍及 贵州六十 余个县 、市 ,黔东苏 区就是 一块 红军
时 期的革命根据地 。 “ 四渡 赤 水 ” 、
策和创造力 。可见 ,文化作 为一种精
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它又 会转换 成巨 大的物 质力量。现在 ,许 多地 方都在 极 力地打 造本地区独有的文化特 色 ,
“ 古 龙 冈 漫 有 名 ” ,王 阳 明 的 这 一 千
的是形成 厂一种以爱传统 、爱重庆 为 核心的重庆特 有文化精神 。这对于凝
聚 当地 民心 、推 动 区 域 发 展 ,重 塑 发
句诗 ,让 龙冈名扬 天下 ,被人们誉为
“ 学 圣 地 ” 。现 在 世 界 上 有 了 无 数 王
加速发展
加快转型
推 动 跨越
币 主 鹰奇 邮 ,53 @ m 兰 持 }伟 箱232 qc 目 567 qo
【 为更好更快发展献一策 】 我
发掘文化优势
动贵 州大发 展 的源 动力 。
提振贵州精气神
● 文/ 肖裕 声
贵 州特 殊的 地理 位置 ,以及 由此 形成 的 贵州 多元 的 、悠 久的 、深 厚 的文 化
当 贵 1 1EI 第 3 代 州I 0 2 I 2期 2  ̄ ,- 0 J
王阳明开办书院 ,传教 弟子 ,著作文
) )短 信 今年黔东南自 ) 治州1 { 至1/重点项目 体进展顺利,涉 o 总 及该w的4个重 I 8
点建设 项 目,已完成投 资1 8 8亿元 ,占年度投资计划的8% 2 5 9。
3 6
是 明 代 的火 哲 学 家 、思 想 家 、文 学 家 、军事 家 。虽 然王 阳 明 出生 在 浙 江 ,但却 “ 成道于 贵州” 。在龙 冈 ,

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年春季学期贵阳中考语文模拟测试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班级:姓名:得分:一、书写水平(5分)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地处高原腹地,重峦叠zhàng①之中孕育了众多的传统村落。

每一个传统村落都是一部质朴厚重的书,我们走进这些传统村落,就如翻开泛黄的扉页,身临其jìng②,能感受到旧时光的魅力,聆听到历史的心跳。

从第一部“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条例”颁布实施开始,传统村落渐渐苏醒,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省委省政府打破了地域的shù fù③,对传统村落实行集中连片保护,绘就了家喻户晓的新蓝图,开创了前仆后继的新路径。

今天,沐浴着党的“二十大”的春风,蛰伏在贵州深山之中的传统村落,将会在贵州这雄奇广袤的大地上,展现出独特的风姿。

1. 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

2. 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质朴B. 家喻户晓C. 前仆后继D. 广袤【答案】1. 嶂境束缚 2. C【解析】【1题详解】考查字形。

重峦叠嶂:chóng luán dié zhàng,意思是连绵的山;山峰一个接着一个,连绵不断。

身临其境:shēn lín qí jìng,意思指亲身面临那种境地;也作身历其境。

束缚:shù fù,意思是缠绕捆绑,比喻拘束或限制。

【2题详解】考查词语运用。

A.质朴:是一种自然状态,形容一个人的天真自然,心无旁念。

合乎语境,正确;B.家喻户晓:意思是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正确;C.前仆后继:前边的倒下了,后边的紧跟上来。

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奋战。

不能修饰“新路径”,错误;D.广袤:形容广阔得望不到边际,辽阔无边,比喻非常广阔。

贵州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贵州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贵州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高三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签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阳明弟子黄绾将王阳明的学术概括为“三大要”,即“致良知”“亲民”和“知行合一”。

其中,“亲民”为王阳明政治思想的核心命题,既是其对心学的重要贡献,也是王阳明心学区别于程朱理学的重要特征,体现着王阳明一生的执政理念。

虽然王阳明称“政良知”是其“一生之精神”,后人多将“知行合一”视为其思想的核心,但在王阳明自己看来,无论是“知行合一”还是“致良知”,都是为“亲民”,并特别提出“政在亲民”。

可以产,“亲民”“政在亲民”,实为王阳明政治思想的核心命题,但往往为后人所忽略。

王阳明通过徐爱等弟子及《传习录》。

将自己的观点传播出去:一方面,所谓“亲民”,就是孟子“亲亲仁民”之意,“亲之”和“仁之”,“亲民”也就是“仁者爱人”。

孔子说:“修已以安百姓。

”“修已”就是《大学》中的“明明德”,“安百姓”就是《大学》中的“亲民”。

另一方面,所谓“亲民”,就是“爱民”、安百姓,就是关心百姓的生计疾苦。

王阳明特别告诫徐爱:只说“明明德”而不说“亲民”,便拟“老佛”。

如果只是“明明德”,那就停留在“老佛”的层面;既有“明明德”,又“亲民”,这才是孔子的主张,这是“圣人之道”和“佛老之教”的根本区别。

“亲民”还是“新民”,既是王学和朱学的学术分歧,也是他们执政理念的分歧。

应该说,无论是朱熹还是王阳明,都是既主张关心民众的物质生活即“养民”,也关心民众的思想教化即“教民”,但是,哪个处于第一位、哪个处于第二位,却关系执政理念的不同。

这也是先秦儒家和法家以及此后儒家学说中不同流派的重大分歧,从某种意义上说,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意识的问题。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黄金卷二》语文答案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黄金卷二》语文答案

凯里一中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黄金卷二》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D【详解】由原文“人文学者读书大概最接近于以‘无功利’的美学态度读书,也比较接近以读书为乐的古风”的“大概”“比较接近”看出是推测语气,并不是绝对语气。

2.D【详解】原文中王阳明的心学观点是“要成圣贤,只要修身,增进心性修养就可以了,读书是没有用的。

”“现在看来,光读书并不能一定增益你的道德品质,但如果不读书,仅仅从事心性修养,那么道德发育程度也是有限的。

”这是作者的观点,张冠李戴。

3.C【详解】A项,原文第二段“如果读中国文化的经典,这里我推荐宋代大儒朱熹的读书诀……”朱熹在这里讲的主要是读经典之书的方法,并非是读各种书的最好方法;B 项,“只要……就能……”过于绝对;D项,由原文第八段“在这方面我们有先天的优势……”中“这方面”指上文的“学习文化和读书传统”,原文还有时间限定“明清以来”,而且“基层社会”与“民间”不是相同概念,不能替换。

4.D【详解】“眼睛湿润”,只能说明乡长一时被三儿的行为和精神触动,并不能说明他进行了反省。

5.①构成线索。

玉米的馨香,统领全文,首尾呼应,巧妙地把玉米和由玉米引发的事件贯穿到一起。

②具有象征意义。

玉米的馨香,不仅指玉米的芳香,而且象征着三儿的良知和敢于“抗上”的美德。

③突出主题。

标题突出了“要有良知,有思想,面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要敢于抗拒”的主题。

6.①口语化。

如“呆了半晌”“待会儿”“ 吸吸鼻子”等语言,完全口语化,亲切自然。

②有地域色彩。

如“俺娃子”“把那片站着的玉米搞掉”等语言,凸显了凯里一中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黄金卷二》语文答案第1页(共4页)。

精品解析: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距今3300年左右的河南安阳商代晚期都城殷墟遗址的考古发掘,证实了《史记》等文献记载的晚商史。

以此为基点,考古学家推定郑州商城等为商代早期都城遗址,偃师二里头为夏代晚期都城遗址,二里头文化为晚期夏文化。

二里头都邑始建于距今3800年以后,有宫城、数十座宫殿以及各种官营手工业作坊,出土了成套的青铜礼器,成为当时最高级别的中心聚落,对中国大部分地区产生了深刻的辐射影响,中华文明从此步入成熟文明社会或者王权社会阶段。

更早4000多年前的龙山时代,河南中部的王湾三期文化曾经南下大范围取代长江中游等地的石家河文化,这一文化巨变很可能对应古史记载的“禹征三苗”芦山峁和神木石峁等多处数百万平方米的地区性中心聚落,河南、山东等地也出现了许多数十万平方米的古城,这些为我们进一步探索五帝时代的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

由此前溯,我们甚至有可能利用考古学解开三皇时代的历史谜团。

回首百年以前,传统的中国上古史体系被严重质疑,中国人的文化自信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

中国考古学的诞生适逢其时,以探寻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之源头为己任。

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终于揭示出中国是世界上直立人较早的分布区和现代人起源地、农业起源地、陶器起源地、文明起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较早出现文献记载的地区之一。

这些考古成就不仅对于正确认识全球人类起源史、文明发展史有重大意义,而且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丰富坚实的科学依据。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美”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见解,其实美一直都存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地方,而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建筑则是对美最好的诠释。

但是,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民族以及不同的时代对建筑之美则有不同的看法与总结。

建筑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实地记载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

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

不同的建筑材料,使得中西方的古代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表现。

另外,与西方的石制建筑不同,中国传统造型特别强调“线型美”,讲究线条的婉转流动,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

可以说飞檐的设计是我国古典建筑中的璀璨明珠。

不同的飞檐形式往往会有不同的艺术效果,或轻灵,或朴实,或威严。

我国古典建筑的四大家——亭、台、楼、阁都用飞檐来标明自己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飞檐的高低、长短往往会成为建筑设计的难点和要点。

而西方建筑则一般是垂直发展,建得又高又大,譬如罗马可里西姆大斗兽场高为48米,“万神殿”高43.5米,中世纪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其中央大厅穹窿顶离地达60米。

文艺复兴建筑中最辉煌的作品圣彼得大教堂,高137米。

它们以夸张的造型和撼人的尺度展示建筑的永恒与崇高,以体现人之伟力。

中国传统建筑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古典园林建筑,因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文人的追求和喜好左右着造园,因而中国的传统园林在实际意义上是文人园林,历来讲究“气韵生动”的美学原则,在本体认识的差异上,重视整体的和谐。

成道于贵州的王阳明现代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成道于贵州的王阳明现代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成道于贵州的王阳明现代文阅读原文附答案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骄傲的财富,他吹响了人性解放的号角,引领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他的思想流传千古,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成道于贵州的王阳明》现代文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成道于贵州的王阳明》现代文阅读原文王阳明(1472-1529年),名守仁,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

遗憾的是,当今人们只知王阳明生于浙江,却没有充分重视他成道于贵州的经历。

其实,阳明心学的起点是龙场悟道,它奠定了王学的基石,并构建起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基本理论框架。

明朝正德三年(1508年),兵部主事王阳明因得罪宦官刘瑾,触怒了明朝皇帝,被廷杖四十大板之后.发落到龙场,一住便是三个年头。

王阳明惨遭此祸,自是孤独、寂寞、苦闷、悲戚。

他由聚落千万家的京城,陡然降落到偏僻、荒凉的龙场,举目无亲,表食无着,不由得产生一种巨大的失落感,仿佛由天堂坠入地狱。

他自知无处伸冤,万念俱灰,惟有生死一念未曾了却,于是对石墩自誓:吾惟俟命而已!他心乱如麻,恍恍惚惚,悲愤忧思无法排解,常常终夜不能入眠,起而仰天长啸,悲歌以抒情怀。

诗不能解闷,复调越曲,曲不能解闷,乃杂以诙笑。

在此绝望之中,是淳朴善良的龙场人民给予他无私的援助,使他看见了希望的曙光,有了生活的勇气,重新站立起来,与命运抗争。

他用生命的体验来面对人生,面对残酷的现实,走上一条艰苦、独特的道路。

这是他人生中的一大转折,也是他学术思想的新开端。

龙场在万山之中,书卷不可捣,于是王阳明默记《五经》要旨,但凭自己的理解去领悟孔孟之道,省度程朱理学。

这一改变,使王阳明摆脱了世间凡俗,跳出了以经解经为经作注的窠臼,独立思考,寻求人性解放。

他在龙场附近的一个小山洞里玩易,在沉思中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心境由烦躁转为安然,由悲哀转为喜悦,一种生机勃勃的情绪油然而生。

谪居龙场三年,使他最受感动的就是那些朴实无华的夷民,他们与王阳明无亲无故,却能拔刀相助,为他修房建屋,帮助他渡过了难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道于贵州的王阳明阅读答案
:读书王阳明心学良知
成道于贵州的王阳明
王阳明(1472-1529年),名守仁,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

遗憾的是,当今人们只知王阳明生于浙江,却没有充分重视他”成道于贵州”的经历。

其实,阳明心学的起点是”龙场悟道”,它奠定了王学的基石,并构建起”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基本理论框架。

明朝正德三年(1508年),兵部主事王阳明因得罪宦官刘瑾,触怒了明朝皇帝,被廷杖四十大板之后.发落到龙场,一住便是三个年头。

王阳明惨遭此祸,自是孤独、寂寞、苦闷、悲戚。

他由聚落千万家的京城,陡然降落到偏僻、荒凉的龙场,举目无亲,表食无着,不由得产生一种巨大的失落感,仿佛由天堂坠入地狱。

他自知无处伸冤,万念俱灰,惟有生死一念未曾了却,于是对石墩自誓:”吾惟俟命而已!”他心乱如麻,恍恍惚惚,悲愤忧思无法排解,常常终夜不能入眠,起而仰天长啸,悲歌以抒情怀。

诗不能解闷,复调越曲,曲不能解闷,乃杂以诙笑。

在此绝望之中,是淳朴善良的龙场人民给予他无私的援助,使他看见了希望的曙光,有了生活的勇气,重新站立起来,与命运抗争。

他用生命的体验来面对人生,面对残酷的现实,走上一条艰苦、独特的道路。

这是他人生中的一大转折,也是他学术思想的新开端。

龙场在万山之中,”书卷不可捣”,于是王阳明默记《五经》要旨,但凭自己的理解去领悟孔孟之道,省度程朱理学。

这一改变,使王阳明摆脱了世间凡俗,跳出了”以经解经”“为经注”的窠臼,独立思考,寻求人性解放。

他在龙场附近的一个小山洞里”玩易”,在沉思中”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心境由烦躁转为安然,由悲哀转为喜悦,一种生机勃勃的情绪油然而生。

谪居龙场三年,使他最受感动的就是那些朴实无华的”夷民”,他们与王阳明无亲无故,却能拔刀相助,为他修房建屋,帮助他渡过了难关。

这与京城中”各抢地势,勾心斗角”的情况相比,有如天渊之别。

他体味到人间”真情”,深感”良知”的可贵,从中得到新的启示和灵感。

“千古龙冈漫有名”,这是王阳明谪贬龙场期间所写的诗句,用以怀念和赞颂三国时的诸葛亮。

如今,这一诗句却成了后人对他的赞誉与缅怀。

这龙冈,因王阳明而名扬四海:这龙冈,被人们誉为”王学圣地”。

天下的王学,无论是浙中、江右、泰州、南中、楚中、北方、粤闽诸学派,抑或是日本的阳明学、朝鲜的实学以及东南亚、欧美的王学,寻根溯源,都以贵州为渊薮,以龙冈为始发地。

王阳明一生中办过三个书院,最早的便是龙冈书院,在这里传习了第一批王学弟子,在他的就是《龙场生问答》与《教条示龙场谱生》。

王阳明思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书院。

贵州的龙冈书院、江西的濂溪书院和浙江的稽山书院,构成了王学传播的主要路线。

王阳明的文章被收入《古文观止》范文的有三篇,其中有两篇是在贵州所。

篇是千古不磨的《瘗旅文>,激情所致,一气呵成,抒发忧郁愤懑之情怀,如哭如诉,句句是泪,字字是血,读后莫不黯然垂泪。

另一篇是《象祠记》,阐述了”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哲理,萌发出”致良知”的思想。

相关链接:
①王阳明11岁时就立下圣人之志,先泛滥于辞章,继出入于释教道教,再遍读朱熹之书,经过26年的艰难探索,终无所得。

直到37岁时在龙场的绝境中,王阳明放下得失荣辱,向死而生,终悟圣人之道。

《王阳明年谱》:”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子事物者误也。


②朱熹认为;‘格物”就是向外物求天理,即通过一物一物去格,得知万事万物之理,最后豁然贯通,成为圣人。

而王阳明认为,天理不在外物,而在人心:”格物”即正心,”致知”是良知。

王阳明从此与程朱分道扬镳,初步建立起阳明心学的思想体系。

《传习录》记载了王阳明对龙场悟道的体会:”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

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对于立德、立功、立言的王阳明,当今人们对他的了解并不充分,尤其是忽略了他”成道于贵州”的人生经历和思想经历。

B.流放到环境恶劣的龙场之初,举目无亲,衣食无着,艰难困苦超乎寻常,王阳明产生了种种消极情绪,对人生非常绝望。

C.贵州龙场偏僻闭塞,贬官流放的王阳明躲在龙场附近一个安静的小山洞里沉思、品玩《易经》,心情好转,生命又恢复了生机。

D.与王阳明无亲无故的”夷民”为他修房建屋,帮助他渡过难关,这些底层人民以”真情”让王阳明感知到了”良知”的可贵。

E.”千古龙冈漫有名”,王阳明以诗明志,把自己比隐居卧龙岗的诸葛亮,表达了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5.王阳明在龙场悟出的”道”包含了哪些内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4分)
6.王阳明成道于贵州的人生经历给你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4分)
答案:
4.(4分)AE(A”忽略”错,原文是”没有充分重视”;E原文没有”把自己比隐居卧龙岗的诸葛亮……建功立业的理想和追求”的意思)(每项2分)
5.(4分)①用生命的体验来面对人生,面对残酷的现实;②发挥独立思考,寻求人性解放;③体味到人间”真情”,深感”良知”的可贵;④在绝境中,放下得失荣辱,向死而生,终悟圣人之道;⑤认识到”天理不在外物,而在人心”(或: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4分。

每点1分)
6.(4分)启示一:逆境既是压力也是机遇;启示二:做学问不能只是承袭,还应主动思考,另辟蹊径;
启示三:成就事业需长期坚持,不能半途而废;
启示四:将知识与生命体验或生活实践结合,才是真正的学问。

(4分。

每点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