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知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知觉[英文]
social perception
[编辑本段][名词解释]
社会知觉: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以人为对象的知觉,有时又称作人际知觉。

[编辑本段]社会知觉的一般概念
作用于人的信息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界中的机械、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的信息;另一类是由人的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现象的信息,这包括担任社会角色并具有人性的人、人际关系和群体,以及各种社会结构和社会事件等。

如果说后者是社会性信息,则前者为非社会性信息。

对非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通常被称作物知觉,而对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就叫做社会知觉。

所以,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知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对人的知觉(包括对他人和自我的知觉)。

(2)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

(3)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与对物的知觉相比,社会知觉有一些独特性:
(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人能体验其内部世界,而物不能,所以社会知觉的主体可能同时还是社会知觉的对象。

换句话说,社会知觉的对象是有意识的人、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而人们对这些对象的知觉又是通过一些特殊的介质进行的。

例如,通过他人的言行、表情、态度等来认识、判断,但是,无论是知觉的主体,还是知觉的对象,都会掩饰自己的内在动机,所以,人们的社会知觉判断常常可能是不准确的。

(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社会知觉的主客体能够理解彼此间的行为对对方的利害关系,于是知觉者和被知觉者都可以有意识地操纵和利用彼此。

当个体能够预测他人可能做出的行动时,他自己便可以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

因此相互间的期望会影响彼此的知觉。

(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进行社会知觉也需要对知觉对象的各种信息加以组织和分类,但社会知觉往往根据他人的外表和行为进行概括和判断,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对信息的处理也更容易采用以点代面的策略,所以,个人的经验会严重影响社会知觉的过程。

另外,人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大。

因此,获得对人的知觉要比对物的知觉更为困难。

近年来,现代认知心理学介入社会心理学,出现了社会认知这个词,社会认知的含义与社会知觉相当,但侧重从认知结构的角度探讨社会知觉的过程。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社会认知的过程。

[编辑本段]社会认知的过程
社会认知实质上就是研究人们如何根据周围环境中的社会信息进行推理。

这一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子过程:搜集、选择信息过程和整合信息过程。

(一)信息的搜集和选择
社会信息的搜集和选择,也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比如刺激的物理强度,刺激与刺激背景之间的差异,刺激的重复出现和运动特征,认知者的需要、兴趣、动机、认知风格,以及刺激的情境等。

除此之外,社会信息的选择途径也有独特之处。

人们要做出社会判断必须要获取足够的信息。

在社会情境中,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很多的,他人的言谈举止、表情、声调,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处群体中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群体的气氛等,都是信息的来源。

人们的先前经验会影响他对信息的搜集和选择。

例如你新到一个工作单位,同事们对你很冷淡,你便有了这里的人很冷漠的印象。

你总要去寻找一些与先前经验一致的信息,如自己不知道去哪里打水而没人告诉你等。

其实,水房就在办公室的隔壁,而且门口有醒目的标牌,别人以为你已经知道了,才没告诉你。

先前的经验使你忽略这些信息。

先前经验容易使人得
出错误的判断,因为先前经验本身可能是错误的,而认知者意识不到自己的先前经验是在信息搜集时就产生了误差,下的结论是不合适的。

认知者搜集到许多信息后,还要对其加以选择。

这一过程往往也受到先前经验的影响。

第一,个体根据先前经验决定哪些信息是有关的,而先前经验很可能是错误的或者有误差。

第二,个体没注意到信息中的偏差。

他所搜集的信息往往是从少数人身上得到的,一个人在短时间内的行为表现,并不能代表一个群体或一类人的总体特征。

第三,个体往往抓住那些最显著的个案信息,忽略基于多数人的统计信息。

例如很多人都认为到沿海地区可以发大财,他们总拿某某人去南方一年赚了300万等作为论据,却忽视了大多数人都在那里辛苦打工的事实。

(二)信息的整合过程
完成了信息搜集、选择之后,人们就将信息放在一起,对被知觉者进行判断和推测,以便形成关于人和事的完整印象。

社会认知过程中的信息整合方式很独特,以下介绍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几种效应。

1.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dins,1957〉用编撰的两段文字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首因效应现象。

他编撰的文字材料主要是描写一个名叫吉姆的男孩的生活片段,第一段文字将吉姆描写成热情并外向的人,另一段文字则相反,把他描写成冷淡而内向的人。

例如,第一段中说吉姆与朋友一起去上学,走在撒满阳光的马路上,与店铺里的熟人说话,与新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第二段中说吉姆放学后一个人步行回家,他走在马路的背阴一侧,他没有与新近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

在实验中,卢钦斯把两段文字加以组合:
第一组,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冷淡内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二组,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热情外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三组,只显示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

第四组,只显示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

卢钦斯让四组被试分别阅读一组文字材料,然后回答一个问题"吉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发现,第一组被试中有7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二组中只有18%的被试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三组中认为吉姆是友好的被试有95%,第四组只有3%的被试认为吉姆是友好的。

项研究结果证明,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

但是,卢钦斯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如果在两段文字之间插入某些其他活动,如做数学题、听故事等,则大部分被试会根据活动以后得到的信息对吉姆进行判断,也就是说,最近获得的信息对他们的社会知觉起到了更大的影响作用,这个现象叫做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研究发现,近因效应一般不如首因效应明显和普遍。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当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或者原来的印象已经淡忘时,新近获得的信息的作用就会较大,就会发生近因效应。

个性特点也影响近因效应或首因效应的发生。

一般心理上开放、灵活的人容易受近因效应的影响;而心理上保持高度一致,具有稳定倾向的人,容易受首因效应的影响。

2.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

心理学家戴恩等人(K.Dion,et al,1972)曾用实验证实了晕轮效应的存在。

他们让被试看一些人的照片,这些照片看上去分别是无魅力的、中等的和有魅力
的,然后,研究者让被试评定这些人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原本可能与有无魅力是无关的,但评定的结果却显示,有魅力的人得到了最高的评价,无魅力的人得到了最低的评价。

具体的评价结果见表3.3。

表3.3 关于晕轮作用的研究
无魅力者中等者有魅力者
受欢迎性56.31 62.42 65.39
婚姻的美满0.37 0.41 1.70
职业地位1.70 2.02 2.25
做父母的能力3.91 4.55 3.54
社会和职业幸福5.28 6.34 6.37
一般幸福8.83 11.60 11.60
结婚的可能性1.52 1.83 2.17
戴恩的研究说明,当人们由于认知对象的外表魅力而对其产生了好感或坏感以后,就会据此对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或特点进行信息整合,这些其他的信息也就被笼罩上了"好的"或"坏的"晕轮。

社会刻板效应
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人们由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聚集在一起,所以,在进行社会认知的时候,人们也往往将聚集在一起的人们赋予相同的一些特征,对不同职业、地区、性别、年龄、民族等群体的人们形成较为固定的看法。

当人们采用这些较为固定的看法去识别一个具体的人,去对他进行判断、推测和概括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偏差,这就是社会刻板效应。

例如,人们通常觉得英国人有绅士风度、聪明、因循守旧、爱传统、保守,美国人民主、天真、乐观、友善、热情,法国人爱好艺术、轻率、热情、开朗等等。

社会刻板印象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它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使人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造成社会认知的偏差,阻碍人与人之间的
社会知觉编辑词条
社会知觉是人对社会客体的感知和认识过程,与对自然客体的感知和认识过程相对应。

包括对他人、对自己和对群体的知觉。

原来这个术语主要用来指人际知觉,个人对个人的知觉。

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烈耶娃认为,社会知觉的内涵更加广泛。

从知觉客体来看,它不仅指个人对个人的知觉,而且也包括对群体的知觉。

从知觉主体来看,不仅个体,而且群体也可以视为知觉主体,如群体对其成员的知觉,群体对其他群体的知觉,群体对其他群体成员的知觉,群体对自身的知觉等。

社会知觉的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J.布鲁纳于1947年在知觉研究中采用的,用来指知觉的社会决定性,即知觉不仅仅决定于客体本身,也决定于主体的目的、态度、价值观和过去经验。

这种用法与社会心理学中的用法有所不同。

在社会心理学中,社会知觉主要用来表示对人、对己和对社会群体的知觉。

社会心理学中社会知觉的知觉一词,其含义与传统普通心理学中的知觉也有所不同。

在传统普通心理学中,知觉不包括判断、推理等认识过程。

这里的知觉既包括对人的外部特征的知觉,也包括对人的个性特点的理解,对人的行为的判断和解释。

这里的知觉相当于认识,因此在社会心理学书籍中有人主张用"社会认识"一词来代替社会知觉。

苏联社会心理学家А.А.包达列夫认为,人际知觉过程具有两个层次,表现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两个水平,即感知水平和逻辑水平。

前者指形成关于某人外貌的形象,如外表、衣着、表情等。

后者指在感知基础上对该人个性特点的推论。

苏联的研究查明,在感知水平上对人知觉和对物知觉也有所不同,如人面辨认阈限低于物体辨认阈限。

F.海德在其《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对人知觉和对物知觉的3个差别:①人能体验其内部生活,而物不能。

每个人都体验到其思想和感情,认为别人也是如此。

②物不被认为是其自身活动的原因,而人则往往被认为是第一原因。

责任感就意味着个人的行动有其内部原因,而不只是对环境力的反应。

③人可以有意识地操纵和利用知觉者,而物则不能。

对人知觉的目的就是使观察者预测作为刺激之人的可能的行动,以便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

社会知觉中常见的偏差及正确对待
大学本科期间的作业2009-07-17 12:16 阅读348 评论0 字号:大大中中小小社会知觉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

它包括对人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因果关系知觉。

由于受某些知觉规律的影响,社会知觉可能发生以下偏差:第一印象效应、晕轮效应、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定型效应。

社会知觉中常见的偏差
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心理学中,由第一印象获得的最初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应效应,也称为最初印象。

与首应效应相比,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称为近因效应或称为最近效应。

建立良好第一印象的方法是善于表现自己,给别人留下良好、深刻的印象。

社会心理学家艾根(1977年)根据研究得出同陌生人相遇时,按照SOLER模式表现自己,可以明显地增加别人对其的接纳性。

S(SIT)表示坐或站要面对别人;O(OPEN)表示姿势要自然放开;
L(LEAN)表示身体微微前倾;E(EYES)表示目光接触;R(RELAX)表示放松。

这样,可以得到良好的第一印象。

可见,大学生应充分注意首应效用与近因效应。

2.晕轮效应。

人们从已知的特征推知其他特征的普遍倾向概化为晕轮效应。

其正面效应是通过某一方面建立有关别人的印象,最迅速、最经济地,帮助人们尽快适应多变的外部世界;其消极的一面在于以偏概全,使人们对别人的印象与本来面目相去甚远。

外表的吸引力有着明显的晕轮效应,当一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时,其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

3.刻板效应。

有些人习惯于机械地将交往对象归于某一类人,不管他是否表现出该类人的特征,都认为他是该类人的代表,而总是将对该类人的评价强加于他,从而影响正确认知,特别是当这类评价带有偏见时,会损害人际关系。

如有的大学生认为南方人小气、自私;家庭社会地位高的学生傲气、不好相处等,这种刻板印象容易形成先人为主的定势效应,妨碍大学生正常人际关系的形成。

4.定势效应。

定势效应是指人们头脑中存在的某种固定化的意识,影响着人们对人和事物的认知和评价。

当我们与他人接触时,常常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有准备的心理状态,作一种固定了的观念或倾向进行评判。

如我国成语“邻人偷斧”就是定势效应的例子。

5.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人欢迎的特征。

如自私的人总认为别人也很自私;而那些慷慨大方的人认为别人对自己也不会小气。

由于投射作用的影响,人际交往中很容易产生误解。

正确对待偏差
对于常见的偏差,我们要避免克服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要因为某个人的某一个点而以偏概全地评价一个人,而应从整体全面地去评价,以不至于以点概面,有失偏颇。

以上谈到的各种效应,我们也应努力避免。

在与人交往中,我们应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加深对身边人的了解,而不应该是急于一时。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也应该对身边的人一视同仁,而不应抱有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