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知觉
第六章社会知觉ppt课件
第一节 社会知觉的概念
• 二、社会知觉的分类
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将社会知觉大致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对自我的知觉
个体必须对自我有较为清晰的感知与认识,进而形成一定的 自我概念,解释自我的心理与行为。
(二)对他人的知觉 社会知觉中,个体通常会依据他人的外表、语言、行为、形
态、情境等,对他人状态、心理与行为等进行了解与认识。 (三)对人际的知觉 人际知觉中不但包括自我知觉、他人知觉,还包括对交往情
第二节 印象形成过程
• 三、总体印象形成模式
(一)加法模式
人们的总印象形成,首先遵循加法模式。一个人在肯定评 价上的 特征越多,强度越大,则给人的总体印象也越好,越易 为人所接纳。相反,一个人在消极评价上的特征愈多,强度愈大, 那么他留给人的总体印象就越差,也越难为人们接纳 ( Fishbein ,1964 )。 (二)平均模式
安德森(Anderson,1978)研究发现,有些人在总印象形成 上,并不是简单地将人们各个特征的评价分值进行累加,而是通 过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来形成对一个人 的总体印象。
第二节 印象形成过程
(三)加权平均模式 对人的总体印象不是依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首先按
在总体评价中的重要性,确定出每一个特征的权数,然后再 将权数与每一个特征自身的明显度相乘。最后进行平均计算 的结果,正是权数与明显度相乘的积。 (四)中心品质理论
a. 表征性启发(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 b. 可用性启发(availability heuristic) c. 调整性启发(adjustment heuristic)或称锚定启发(anchoring heuristic)
第三节 社会知觉偏差
第四章 社会知觉
第四章
社会知觉
第一节 社会知觉概述 第二节 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及 人际知觉的过程 第三节 社会知觉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社会知觉的归因理论
第一节 社会知觉概述
一、社会知觉的概念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J· Bruner,1947年) 首先在知觉研究方面提出的一个概念。 社会知觉:是对人的言行、外表各方面的 信息进行分析,进而推测判断其内心的活 动、性格、兴趣、动机、 态度等过程,即 不仅对外部行为,也包括对行为动机的了 解。
第二节
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 和人际知觉的过程
一、影响社会知觉的各种因素
(一)客观因素 ⒈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
除一般的特征外,主要是社会意义。 布鲁纳的实验
⒉知觉对象所处的情境
社会知觉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背景,所以, 判断人的行为离不开对当时情境的分析 e.g.坐在车里看行人与行走时看开车的
(二)主观因素
(3)通过他人认识自己 通过与他人比较认识自己 社会比较理论:人们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来了 解自己的能力与态度(Festinge,1972) 上行社会比较:将自己和在某种特定特点或能力 上比自己出色的人进行比较(期望的最高水 平)。 下行社会比较:将自己与那些在特定特点和能力 上比自己差的人相比较(自我保护和自我提升 策略)
(二)在人际关系的实际行为中加以了解
自他关系,他──他关系,关系到底怎样, 你亲自去体会。
(三)人际知觉中感情成份的作用非常突出
“孩子都是自家的好”
(四)塔旧里(Tagiuri)的研究 10人一组,自由交往,自由谈话,畅 所欲言,增进了解然后问卷: ①这个小组里你喜欢谁? ②你认为这个小组里谁最喜欢你? ③如果选小组长,你选谁? ④你估计谁会当选?被哪些人选出来的?
社会知觉的名词解释
社会知觉的名词解释社会知觉是人们对社会环境和他人行为的感知与理解。
它是人类与社会互动的基础,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解释他人的行为动机、情感和态度。
社会知觉涉及感知、推理和判断等认知过程,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社会知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当我们走在人群中时,我们会观察他人的面部表情、动作和语言交流,从中获得关于他们内心状态和意图的信息。
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我们可以推断他们的目标、态度和价值观。
社会知觉也影响着我们对他人进行评价,形成我们对他人的印象和观点。
社会知觉的过程是复杂的,涉及多个因素的交互作用。
首先,我们的感知系统会捕捉到他人的外部刺激,包括面部表情、语言语调和身体语言。
这些刺激被传递到大脑的感知中枢,然后进行整合和解码。
大脑会自动识别出一些基本的情绪信号,如愤怒、喜悦和恐惧,并产生相应的情感反应。
然后,推理过程介入社会知觉的形成。
推理是基于刺激和上下文信息进行逻辑分析的过程,它帮助我们理解他人的行为动机和意图。
通过推理,我们可以尝试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某些内部特质或外部情境。
例如,如果我们朋友生气了,我们可能会猜测他生气的原因是因为工作压力大或感到被忽视了。
推理有助于我们解释他人的行为,并且在互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除了感知和推理,社会知觉也依赖于我们的社会经验和文化背景。
我们在社会环境中的经历和观察,以及我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会影响我们对他人行为的理解和解读。
不同文化对于情绪的表达和展示也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对于他人情绪和意图的解读可能会有所不同。
同时,社会知觉也受到一些认知偏差的影响。
人们在社会知觉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自我中心偏差的影响,倾向于将他人的行为解释为与自己相关,忽视其他可能的解释。
此外,人们的第一印象也往往会对后续对于他人的认知产生持久影响。
社会知觉的理解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它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
社会知觉问题也在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社会知觉名词解释
社会知觉名词解释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于社会环境和他人行为的观察、理解和评价的过程。
在社会互动中,每个人都会产生对他人行为和社会环境的认知,并根据这些认知来评价和解释他人的行为及其意图。
社会知觉是人们理解和适应社会的重要认知过程之一,对于人际关系、群体互动和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社会知觉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名词解释:1. 人格特质:人格特质是指个体的稳定的、具有普遍性的行为方式和态度。
人们通过观察和评价他人的行为,来推断他们的人格特质。
比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人乐于助人、友善和善良时,我们可能会认为他具有亲社会的人格特质。
2. 归因:归因是指个体对于他人行为的解释和归因原因的评估。
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情境,来推断他们所采用的原因是什么。
比如,如果一个人在公共场合受伤了,我们可能会认为他受伤的原因是他自己的疏忽,或者是外界环境的原因导致的。
3. 期望:期望是指人们对于他人行为的预期和期待。
人们往往通过自己的期望来规范他人的行为,并根据他人的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期望来评价他们。
比如,如果一个人在饭店里大声喧哗,我们可能会认为他是粗鲁和不礼貌的,因为我们期望在公共场合他人应该保持安静和文明。
4. 信念:信念是指个体对于他人行为的观念和信仰。
人们通过观察和了解他人的行为,来推断他们的信念和价值观。
比如,如果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上频繁发送正能量的信息,我们可能会认为他是一个乐观和积极的人,因为我们觉得他的行为与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相符合。
社会知觉在个体的行为和社会互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观察、理解和评价他人的行为,人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参与到群体活动和社会行为中。
对于研究人际关系、群体互动和社会行为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来说,社会知觉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他们通过研究社会知觉的过程和机制,来揭示人们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和评价的规律和原理,以及社会认知对于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影响。
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英文]social percepti on[编辑本段][名词解释]社会知觉: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以人为对象的知觉,有时又称作人际知觉。
[编辑本段]社会知觉的一般概念作用于人的信息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界中的机械、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的信息;另类是由人的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现象的信息,这包括担任社会角色并具有人性的人、人际关系和群体,以及各种社会结构和社会事件等。
如果说后者是社会性信息,则前者为非社会性信息。
对非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通常被称作物知觉,而对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就叫做社会与对物的知觉相比,社会知觉有一些独特性(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人能体验其内部世界,而物不能,所以社会知觉的主体可能同时还是社会知觉的对象。
换句话说,社会知觉的对象是有意识的人、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而人们对这些对象的知觉又是通(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社会知觉的主客体能够理解彼此间的行为对对方的利害关系,于是知觉者和被知觉者都可以有意识地操纵和利用彼此。
当个体能够预测他人可能做出的行动时,他自己便可以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
因此相互间的期望会影响彼此的知觉。
(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进行社会知觉也需要对知觉对象的各种信息加以组织和分类,但社会知觉往往根据他人的外表和行为进行概括和判断,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对信息的处理也更容易采用以点代面的策略,所以,个人的经验会严重影响社会知觉的过程。
另外,人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大。
因此,获得对人的知觉要比对物的知觉更为困难。
近年来,现代认知心理学介入社会心理学,出现了社会认知这个词,社会认知的含义与社会知觉相当,但侧重从认知结构的角度探讨社会知觉的过程。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社会认知的过程。
[编辑本段]社会认知的过程社会认知实质上就是研究人们如何根据周围环境中的社会信息进行推理。
这一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子过程:搜集、选择信息过程和整合信息过程。
(一)信息的搜集和选择社会信息的搜集和选择,也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简述社会知觉的分类。
简述社会知觉的分类。
社会知觉是指人们对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进行感知、理解和解释的能力。
社会知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社会环境,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意图,并根据自己的知觉做出相应的反应。
社会知觉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分类。
1. 人格知觉:人格知觉是指人们对他人的个性、特征和特点的感知。
通过观察他人的言行举止,人们可以对他们的性格、价值观和态度进行推断。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善良、乐观和友善时,我们就会认为他具有积极的人格特征。
2. 动机知觉:动机知觉是指人们对他人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意图的感知。
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并结合对其背景和环境的了解,人们可以推断出他人为什么做出某种行为。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人为了帮助他人而主动行动时,我们就会认为他的动机是善良和乐于助人。
3. 情绪知觉:情绪知觉是指人们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感知。
通过观察他人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语言表达,人们可以推断出他们的情绪状态,例如快乐、悲伤、愤怒或焦虑等。
情绪知觉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他人的情感需求,并适当地回应他们的情绪。
4. 社会角色知觉:社会角色知觉是指人们对他人在特定社会环境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的感知。
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言辞和社交互动,人们可以推断出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例如领导者、下属、父母或朋友等。
社会角色知觉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他人的行为,并在交往中适应不同的社会角色。
5. 文化知觉:文化知觉是指人们对他人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感知。
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言辞,人们可以推断出他们所属的文化群体和相应的价值观。
文化知觉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他人的行为和观点,并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6. 社会关系知觉:社会关系知觉是指人们对他人之间关系和互动的感知。
通过观察他人的互动方式、言辞和非言语表达,人们可以推断出他们之间的关系,例如亲密关系、合作关系或竞争关系等。
社会关系知觉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他人之间的互动模式,并适应不同的社交环境。
社会知觉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社会交往和理解他人行为的重要能力。
心理学社会知觉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社会知觉的名词解释在心理学领域中,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他人的行为、心理状态和特征进行感知、解释和理解的一个过程。
它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语言和非语言表达,从而获得他人意图、情绪和个人特征的能力。
社会知觉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和理解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表情来判断他们的动机、感受和意图。
社会知觉可能涉及许多不同的方面,如人们对他人内在特质的知觉、他们的态度和行为的解释、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对人际关系的预测等。
在社会知觉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概念和理论被心理学家广泛应用和研究。
其中之一是人们常使用的“第一印象”这一概念。
第一印象是指个体在初次接触他人时所形成的对其印象和评价。
这种印象往往基于外貌、声音、行为等非常有限的信息,但却对后续的判断和互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另一个与社会知觉相关的概念是“归因理论”。
归因是指个体倾向于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解释其原因或动机。
在归因理论中,人们将行为原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当个体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部因素时,他们倾向于认为这是由于对方的性格、意图或能力造成的;而当个体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外部因素时,他们倾向于认为这是由于环境、机会或运气引起的。
此外,社会知觉还与情绪感知密切相关。
情绪感知是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态和语言语调等来了解他们的情绪状态。
通过情绪感知,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需求,从而产生共情和相互支持的行为。
社会知觉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人际关系、沟通和社会互动的本质非常重要。
它有助于我们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会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喜爱和信任,以及为什么有些人在社交场合中更具有影响力。
此外,社会知觉也有助于我们改善自我认知和提高自我意识,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在社交中的行为和效果。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知觉也存在一些偏见和局限性。
由于人们在进行社会知觉时所使用的信息有限,他们可能会根据一些表面特征和刻板印象做出错误的评价。
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中的各种偏见
3、晕轮效应 又称光环效应,指客体所赋予的特征或品 性十分突出,犹如给人罩上了色彩斑斓的光环, 使人产生好感或敬畏。晕轮效应与人的认识浮 浅有关,出现以偏概全现象,光环掩盖了对本 质的认识。 “情人眼里出西施” “厌恶和尚恨及袈裟”、“爱屋及乌”
晕轮效应与名人广告
案例导入:
知觉定势
课堂讨论
讨论发生在你身边的“定势作用”的真实例 子。
案例导入: 《三国演义》中曾与诸葛亮齐名的庞 统去拜见孙权,“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 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 庞统又见刘备,“玄德见统貌陋,心 中不悦”。孙权和刘备都认为庞统这样面 貌丑陋之人不会有什么才能,因而产生不 悦情绪,这实际上也是刻板效应的负面影 响在发生作用。
案例导入一:
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晕轮效应的作用吃了大 苦头。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 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 同道不合。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 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相反,她 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 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 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在普希金看来,一个漂亮的 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 此。
为什么8个月之后竟会有如此显著的差异呢?这就是期 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原来,这些教师得到权威性的预测暗 示后,便开始对这些学生投以赞美和信任的目光,态度亲切 温和,即使他们犯了错误也没有严厉地指责他们,而且通过 赞美他们的优点来表示信任他们能改正,实际上他们扮演着 皮格马利翁的角色。正是这种暗含的期待和赞美使学生增强 了进取心,使他们更加自尊、自爱、自信和自强,奋发向上, 故而出现了“奇迹”。这种由于教师的赞美、信任和爱而产 生的效应,他们把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第六章-社会知觉.
• 社会推理(social inference):社会推理是指个人根 据一定的信息线索,对线索进行整合和解释,形 成关于作为对象的特定人或群体的或是特定事件 的结论的过程。
第二节 印象形成过程
• 一、印象及其定向作用 • 印象(impression)是指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
• 社会认知要比社会知觉复杂得多,在过程上,社会知觉只 是社会认知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在结果上,社会知觉只是 社会认知的一个部分。
• 二、社会知觉与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 知觉:人对物的各种物理特性和时间、运动等方面 的知觉.以人为对象,更关注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信息 提取的倾向和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们的社会知觉准 确性。
• (四)中心品质理论 • 上述的加权平均模式强调了这样一个事实,人
们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并不平等看待各个特 征的重要性,某些特征比另一些特征更能影响人 们的总体印象。
• 来源:转引自金盛华,张杰.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45
• 四、对他人情绪与个性的知觉
• 在对他人形成印象前,需要对他人的某些 方面进行知觉或认知。对他人的知觉内容, 早期研究主要侧重于对他人情绪和个性的 知觉和判断(J.S.Bruner & R.Tagiuri, 1954),后来扩充为对他人潜在情感、性格、 意向、思考、能力、特质等的知觉,以及 对人际关系、对他人内在一切心理状态以 及行为等的观察判断,甚至团体特质状态 (H.Tajfel,1981)也成为社会知觉对象。
• (三)加权平均模式
• 许多人在形成对别人的总体印象时,不只考虑积 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多少,以及特征自身的明显 程度(强度),还考虑每一个特征的重要性,按在 总体评价中的重要性,确定出每一个特征的权数, 再将权数与每一个特征自身的明显度相乘。最后 进行平均计算。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
第四章社会认知第一节社会知觉一,社会知觉的含义1,感觉和直觉:•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应,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或者体验。
•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整个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应2,社会知觉的含义•社会知觉是人对社会群体的知觉•社会知觉是主体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他影响主题的心理活动。
调节主题的社会行为•社会知觉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知觉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对人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因果关系知觉•社会知觉的独特性:*认知对象的独特性*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的过程*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二,自我知觉以及自我概念的形成自我知觉是社会知觉的原点•自我知觉: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分为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念和自尊。
•自我概念又叫自我认识,或是自我图式指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特征的认识结合。
•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
1,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他人的反馈•反射性的评价•根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测•社会比较:与自己相似的人比较。
2,自我概念的作用•自我概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还影响个体的想法,情绪,行为。
•自我表达的动机,即人们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表达与反映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及自我概念。
•自我监控是一种人格特征,是指个体对于社会情境的需要及据此采取的相应行动的敏感性及灵活性。
3,自我概念的测量1,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2,自我描述问卷1,2,3三,自尊及其测量1,自尊的构建•生活中的成败经验•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自己的内部标准:人们对自己的评价不一定完全正确。
2,自尊心的测量•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德克萨斯社交行为调查表四,自我认同1,认同的含义•认同理论有三大取向:生物取向,心理取向,社会取向•认同在心理学上只认识与情感的一致性,经过认同,帮助形成人的自我概念。
•认同在社会学上泛指个人与其他人有共同的想法,在人们交往的过程中,为他人的情感和经验所同化,或者自己的爱情和经验足以童话他人,彼此间产生内在默契。
简述社会知觉的分类。
简述社会知觉的分类。
社会知觉是指人们对于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和社会角色等的认知和理解。
社会知觉的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人格知觉:人格知觉是指人们对于他人个性特征的认知和理解。
这种知觉包括对于他人性格、态度、价值观、情绪等的认知和理解。
2. 角色知觉:角色知觉是指人们对于社会角色的认知和理解。
这种知觉包括对于不同社会角色的期望、行为和责任等的认知和理解。
3. 社会关系知觉:社会关系知觉是指人们对于社会关系的认知和理解。
这种知觉包括对于不同社会关系的类型、特征和作用等的认知和理解。
4. 群体知觉:群体知觉是指人们对于群体的认知和理解。
这种知觉包括对于群体的成员、特征、行为和作用等的认知和理解。
5. 文化知觉:文化知觉是指人们对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这种知觉包括对于不同文化的特征、价值观、习俗和传统等的认知和理解。
以上是社会知觉的常见分类,不同的分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认知社会现象,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社会知觉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效应
与首因效应不同,近因效应强调最近接收到的信息对认知的影响。在人际交往中 ,最近的互动和接触往往能够改变或更新已有的认知,对人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
晕轮效应
总结词
晕轮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知觉过程中,对某个人的某一特征 或品质的印象,影响到对该人其他特征或品质的印象。
详细描述
当一个人对某个人有了某种印象后,这种印象会影响他对该 人其他方面的认知。例如,如果一个人认为某个人很聪明, 他可能会认为这个人其他方面也很优秀。
人际关系建立
社会知觉有助于更好地理 解他人的需求和情感,从 而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冲突解决
通过社会知觉,可以更好 地理解冲突的根源,从而 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沟通效果
社会知觉有助于提高沟通 效果,减少误解和冲突, 促进有效的信息传递。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1 2
跨文化社会知觉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跨文化社会知觉的研究将更 加重要,需要进一步探讨文化差异对社会知觉的 影响。
重要性
社会知觉是人类社会认知的基础,对 于个体与他人建立关系、进行社会互 动以及适应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知觉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 等领域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对于 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具有重要意 义。
社会知觉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 适应能力也有重要影响,正确的社会 知觉有助于减少人际冲突和误解,促 进和谐的人际关系。
互动经验
个体间过去的互动经验和社会交往模式会影响我们对他人行为的 解读和判断。
角色与地位
被知觉者的角色和地位以及两者之间的权力关系会影响知觉者对其 的认知和评价。
亲近感与相似性
我们通常更容易理解和认同与自己有共同经历、价值观或行为模式 的人,因此亲近感和相似性也会影响社会知觉。
简述社会知觉的分类
简述社会知觉的分类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社会环境中的人、事、物的感知、认知和理解过程。
社会知觉的分类主要包括人物知觉、事件知觉和物品知觉。
一、人物知觉人物知觉是指个体对他人的认知和理解过程。
人物知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貌知觉:个体对他人的外貌特征进行感知和认知,如身高、体型、面容、发型、穿着等。
2. 语言知觉:个体对他人的语言进行感知和认知,如语速、语调、语言表达能力等。
3. 行为知觉:个体对他人的行为进行感知和认知,如姿态、动作、表情、行为举止等。
4. 个性知觉:个体对他人的个性特征进行感知和认知,如性格、情绪、态度、价值观等。
二、事件知觉事件知觉是指个体对社会环境中发生的事件进行感知和认知的过程。
事件知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事件的性质:个体对事件的性质进行感知和认知,如事件的重要性、紧急性、危险性等。
2. 事件的原因:个体对事件的原因进行感知和认知,如事件的起因、背景、动机等。
3. 事件的后果:个体对事件的后果进行感知和认知,如事件的影响、结果、后果等。
4. 事件的解决:个体对事件的解决进行感知和认知,如解决方案、方法、效果等。
三、物品知觉物品知觉是指个体对社会环境中的物品进行感知和认知的过程。
物品知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物品的形状:个体对物品的形状进行感知和认知,如物品的大小、形状、颜色等。
2. 物品的功能:个体对物品的功能进行感知和认知,如物品的用途、作用、效果等。
3. 物品的价值:个体对物品的价值进行感知和认知,如物品的价格、品质、品牌等。
4. 物品的特点:个体对物品的特点进行感知和认知,如物品的材质、质地、款式等。
总之,社会知觉是人们对社会环境中的人、事、物进行感知和认知的过程,是人们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重要手段。
人物知觉、事件知觉和物品知觉是社会知觉的三个主要分类,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人们对社会环境的全面认知。
社会知觉(社会认知)
“先入为主”。“新官上任”
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总是最鲜明的、
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的交往。
第一印象不是不可改变的。
3、倾向于把有关特质联系起来形成较统一一致的认识
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人们认识到有一些特质之 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内隐人格理论(以经验为 依据,无正规的概念,却起作用) 冒险——强健、冲动、果断
三、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方式
有关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加工模型很多 Anderson( 1965)的平均模型:认为人们把 所获得的信息加以平均以获得对他人的总 体评价。
四、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一些规律
1、不同特征在印象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Asch (1946) 的经典研究:
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s)是指人们 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做 判断。
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s)则是指最 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起较强作 用的现象。
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
初印象称为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
形成一定的印象之后,产生相应的期望,引导我 们采取相应的行为以证实此期望,这一现象就叫 自我实现的预言。 Rosenthal 与Jacobson(1968)的一项经典研 究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显著影响 。 (“皮克马利翁效应”)
第三节
对群体的知觉——刻板印象
Brewer(1988) 的印象形成双重加工模型
二、社会知觉的定义
社会知觉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
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对他人的群体和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
此外,对行为原因的认知也属于社会知觉的范围。
社会知觉与普通心理学的知觉的含义有所不同。
后者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自己的客观刺激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不包括想象、判断等过程;前者则包括整个认知过程,既有对人外部特征的知觉,又有对人格特征的了解以及对其行为原因的判断与解释。
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社会化过程、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
原来这个术语主要用来指人际知觉,即个人对个人的知觉。
苏联社会心理学家г.Μ.安德烈耶娃认为,社会知觉的内涵更加广泛。
从知觉客体来看,它不仅指个人对个人的知觉,而且也包括对群体的知觉。
从知觉主体来看,不仅个体,而且群体也可以视为知觉主体,如群体对其成员的知觉,群体对其他群体的知觉,群体对其他群体成员的知觉,群体对自身的知觉等。
社会知觉的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J.布鲁纳于1947年在知觉研究中采用的,用来指知觉的社会决定性,即知觉不仅仅决定于客体本身,也决定于主体的目的、态度、价值观和过去经验。
这种用法与社会心理学中的用法有所不同。
在社会心理学中,社会知觉主要用来表示对人、对己和对社会群体的知觉。
社会心理学中社会知觉的知觉一词,其含义与传统普通心理学中的知觉也有所不同。
在传统普通心理学中,知觉不包括判断、推理等认识过程。
这里的知觉既包括对人的外部特征的知觉,也包括对人的个性特点的理解,对人的行为的判断和解释。
这里的知觉相当于认识,因此在社会心理学书籍中有人主张用“社会认识”一词来代替社会知觉。
苏联社会心理学家Α.Α.包达列夫认为,人际知觉过程具有两个层次,表现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两个水平,即感知水平和逻辑水平。
前者指形成关于某人外貌的形象,如外表、衣着、表情等。
后者指在感知基础上对该人个性特点的推论。
苏联的研究查明,在感知水平上对人知觉和对物知觉也有所不同,如人面辨认阈限低于物体辨认阈限。
社会知觉的内容包括
社会知觉的内容包括
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于社会环境的感知和认知能力,是人们在社会互动中获取和理解信息的过程。
社会知觉的内容包括对他人的态度、情绪和意图的感知,以及对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认知。
在日常生活中,社会知觉在人际交往、决策行为、情绪调节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社会知觉包括对他人的态度和情绪的感知。
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语言表达等方式来感知他人的情绪和态度。
这种感知能力有助于个体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进行社会交往和沟通。
同时,对他人态度和情绪的准确感知也有助于个体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避免产生冲突和误解。
其次,社会知觉还包括对他人意图的感知。
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举止、言辞表达等方式来感知他人的意图和目的。
这种感知能力有助于个体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行为动机,从而更好地进行合作和协调。
同时,对他人意图的准确感知也有助于个体更好地预测他人的行为,避免受到欺骗和伤害。
此外,社会知觉还包括对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认知。
个体通
过学习和体验来了解社会的规范、价值观念、习俗风俗等内容,从
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和进行社会互动。
对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
准确认知有助于个体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行为和言行,避免产生误解
和冲突。
总之,社会知觉的内容包括对他人的态度、情绪和意图的感知,以及对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认知。
这些内容在个体的日常生活中
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个体的社会交往、决策行为、情绪调节等方面。
因此,提高社会知觉能力,对于个体的社会适应和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社会知觉
(2)目光接触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他人的注视看作喜爱和友好的表示; 注视看作喜爱和友好的表示 他人的注视看作喜爱和友好的表示;避免目光接触 看作不友好、不喜欢、害羞。 看作不友好、不喜欢、害羞。 瞪视理解为愤怒和敌意,避免与违反道路规则的驾 瞪视理解为愤怒和敌意, 理解为愤怒和敌意 驶员目光接触。 驶员目光接触。
(3)身体语言:手势、姿势、动作 身体语言:手势、姿势、
分别回忆一件令你愤怒和高兴的事情
大量的动作——身体的一部分对另一部分所做的动 大量的动作——身体的一部分对另一部分所做的动 —— 触摸、摩擦、抓弄)——表明情绪的唤起 表明情绪的唤起, 作(触摸、摩擦、抓弄)——表明情绪的唤起, 动作的频率越大,唤起或紧张的水平越高。 动作的频率越大,唤起或紧张的水平越高。 较大幅度的动作,包括整个身体的移动,也能提供 大幅度的动作,包括整个身体的移动, 信息。( 威胁”“欢迎” 。(“ ”“欢迎 信息。(“威胁”“欢迎”)
对他人的知觉
印象
对自己的知觉 社会知觉
自我 归因
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知觉
对现实世界的评价
态度
一、印象(impression) 印象( )
(1)印象形成及其线索 ) (2)整体印象形成的模式 ) (3)印象形成中的偏差 ) (4)印象管理 ) (5)刻板印象 )
(一) 印象形成及其线索
1.1、 1.1、印象及印象形成的概念
(2)中心品质理论
Asch—印象形成研究的先驱者, Soloman Asch—印象形成研究的先驱者,使社会 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印象形成的研究。 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印象形成的研究。 理论背景--格式塔心理学“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理论背景--格式塔心理学“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格式塔心理学 Asch认为: Asch认为:我们并不是仅仅把我们从他人身上观察 认为 到的所有特质简单相加来形成第一印象,而是, 到的所有特质简单相加来形成第一印象,而是, 以相互联系的方式知觉这些特性。 以相互联系的方式知觉这些特性。所以特质不是 单独存在的,而是成为整合的、 单独存在的,而是成为整合的、动态的整体的一 部分。如何检验? 部分。如何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知觉[英文]social perception[编辑本段][名词解释]社会知觉: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以人为对象的知觉,有时又称作人际知觉。
[编辑本段]社会知觉的一般概念作用于人的信息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界中的机械、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的信息;另一类是由人的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现象的信息,这包括担任社会角色并具有人性的人、人际关系和群体,以及各种社会结构和社会事件等。
如果说后者是社会性信息,则前者为非社会性信息。
对非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通常被称作物知觉,而对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就叫做社会知觉。
所以,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知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对人的知觉(包括对他人和自我的知觉)。
(2)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
(3)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与对物的知觉相比,社会知觉有一些独特性:(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人能体验其内部世界,而物不能,所以社会知觉的主体可能同时还是社会知觉的对象。
换句话说,社会知觉的对象是有意识的人、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而人们对这些对象的知觉又是通过一些特殊的介质进行的。
例如,通过他人的言行、表情、态度等来认识、判断,但是,无论是知觉的主体,还是知觉的对象,都会掩饰自己的内在动机,所以,人们的社会知觉判断常常可能是不准确的。
(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社会知觉的主客体能够理解彼此间的行为对对方的利害关系,于是知觉者和被知觉者都可以有意识地操纵和利用彼此。
当个体能够预测他人可能做出的行动时,他自己便可以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
因此相互间的期望会影响彼此的知觉。
(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进行社会知觉也需要对知觉对象的各种信息加以组织和分类,但社会知觉往往根据他人的外表和行为进行概括和判断,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对信息的处理也更容易采用以点代面的策略,所以,个人的经验会严重影响社会知觉的过程。
另外,人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大。
因此,获得对人的知觉要比对物的知觉更为困难。
近年来,现代认知心理学介入社会心理学,出现了社会认知这个词,社会认知的含义与社会知觉相当,但侧重从认知结构的角度探讨社会知觉的过程。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社会认知的过程。
[编辑本段]社会认知的过程社会认知实质上就是研究人们如何根据周围环境中的社会信息进行推理。
这一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子过程:搜集、选择信息过程和整合信息过程。
(一)信息的搜集和选择社会信息的搜集和选择,也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比如刺激的物理强度,刺激与刺激背景之间的差异,刺激的重复出现和运动特征,认知者的需要、兴趣、动机、认知风格,以及刺激的情境等。
除此之外,社会信息的选择途径也有独特之处。
人们要做出社会判断必须要获取足够的信息。
在社会情境中,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很多的,他人的言谈举止、表情、声调,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处群体中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群体的气氛等,都是信息的来源。
人们的先前经验会影响他对信息的搜集和选择。
例如你新到一个工作单位,同事们对你很冷淡,你便有了这里的人很冷漠的印象。
你总要去寻找一些与先前经验一致的信息,如自己不知道去哪里打水而没人告诉你等。
其实,水房就在办公室的隔壁,而且门口有醒目的标牌,别人以为你已经知道了,才没告诉你。
先前的经验使你忽略这些信息。
先前经验容易使人得出错误的判断,因为先前经验本身可能是错误的,而认知者意识不到自己的先前经验是在信息搜集时就产生了误差,下的结论是不合适的。
认知者搜集到许多信息后,还要对其加以选择。
这一过程往往也受到先前经验的影响。
第一,个体根据先前经验决定哪些信息是有关的,而先前经验很可能是错误的或者有误差。
第二,个体没注意到信息中的偏差。
他所搜集的信息往往是从少数人身上得到的,一个人在短时间内的行为表现,并不能代表一个群体或一类人的总体特征。
第三,个体往往抓住那些最显著的个案信息,忽略基于多数人的统计信息。
例如很多人都认为到沿海地区可以发大财,他们总拿某某人去南方一年赚了300万等作为论据,却忽视了大多数人都在那里辛苦打工的事实。
(二)信息的整合过程完成了信息搜集、选择之后,人们就将信息放在一起,对被知觉者进行判断和推测,以便形成关于人和事的完整印象。
社会认知过程中的信息整合方式很独特,以下介绍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几种效应。
1.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dins,1957〉用编撰的两段文字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首因效应现象。
他编撰的文字材料主要是描写一个名叫吉姆的男孩的生活片段,第一段文字将吉姆描写成热情并外向的人,另一段文字则相反,把他描写成冷淡而内向的人。
例如,第一段中说吉姆与朋友一起去上学,走在撒满阳光的马路上,与店铺里的熟人说话,与新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第二段中说吉姆放学后一个人步行回家,他走在马路的背阴一侧,他没有与新近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
在实验中,卢钦斯把两段文字加以组合:第一组,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冷淡内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二组,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热情外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三组,只显示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
第四组,只显示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
卢钦斯让四组被试分别阅读一组文字材料,然后回答一个问题"吉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发现,第一组被试中有7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二组中只有18%的被试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三组中认为吉姆是友好的被试有95%,第四组只有3%的被试认为吉姆是友好的。
项研究结果证明,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
但是,卢钦斯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如果在两段文字之间插入某些其他活动,如做数学题、听故事等,则大部分被试会根据活动以后得到的信息对吉姆进行判断,也就是说,最近获得的信息对他们的社会知觉起到了更大的影响作用,这个现象叫做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研究发现,近因效应一般不如首因效应明显和普遍。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当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或者原来的印象已经淡忘时,新近获得的信息的作用就会较大,就会发生近因效应。
个性特点也影响近因效应或首因效应的发生。
一般心理上开放、灵活的人容易受近因效应的影响;而心理上保持高度一致,具有稳定倾向的人,容易受首因效应的影响。
2. 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
心理学家戴恩等人(K.Dion,et al,1972)曾用实验证实了晕轮效应的存在。
他们让被试看一些人的照片,这些照片看上去分别是无魅力的、中等的和有魅力的,然后,研究者让被试评定这些人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原本可能与有无魅力是无关的,但评定的结果却显示,有魅力的人得到了最高的评价,无魅力的人得到了最低的评价。
具体的评价结果见表3.3。
表3.3 关于晕轮作用的研究无魅力者中等者有魅力者受欢迎性56.31 62.42 65.39婚姻的美满0.37 0.41 1.70职业地位1.70 2.02 2.25做父母的能力3.91 4.55 3.54社会和职业幸福5.28 6.34 6.37一般幸福8.83 11.60 11.60结婚的可能性1.52 1.83 2.17戴恩的研究说明,当人们由于认知对象的外表魅力而对其产生了好感或坏感以后,就会据此对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或特点进行信息整合,这些其他的信息也就被笼罩上了"好的"或"坏的"晕轮。
社会刻板效应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人们由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聚集在一起,所以,在进行社会认知的时候,人们也往往将聚集在一起的人们赋予相同的一些特征,对不同职业、地区、性别、年龄、民族等群体的人们形成较为固定的看法。
当人们采用这些较为固定的看法去识别一个具体的人,去对他进行判断、推测和概括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偏差,这就是社会刻板效应。
例如,人们通常觉得英国人有绅士风度、聪明、因循守旧、爱传统、保守,美国人民主、天真、乐观、友善、热情,法国人爱好艺术、轻率、热情、开朗等等。
社会刻板印象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它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使人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造成社会认知的偏差,阻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知觉编辑词条社会知觉是人对社会客体的感知和认识过程,与对自然客体的感知和认识过程相对应。
包括对他人、对自己和对群体的知觉。
原来这个术语主要用来指人际知觉,个人对个人的知觉。
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烈耶娃认为,社会知觉的内涵更加广泛。
从知觉客体来看,它不仅指个人对个人的知觉,而且也包括对群体的知觉。
从知觉主体来看,不仅个体,而且群体也可以视为知觉主体,如群体对其成员的知觉,群体对其他群体的知觉,群体对其他群体成员的知觉,群体对自身的知觉等。
社会知觉的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J.布鲁纳于1947年在知觉研究中采用的,用来指知觉的社会决定性,即知觉不仅仅决定于客体本身,也决定于主体的目的、态度、价值观和过去经验。
这种用法与社会心理学中的用法有所不同。
在社会心理学中,社会知觉主要用来表示对人、对己和对社会群体的知觉。
社会心理学中社会知觉的知觉一词,其含义与传统普通心理学中的知觉也有所不同。
在传统普通心理学中,知觉不包括判断、推理等认识过程。
这里的知觉既包括对人的外部特征的知觉,也包括对人的个性特点的理解,对人的行为的判断和解释。
这里的知觉相当于认识,因此在社会心理学书籍中有人主张用"社会认识"一词来代替社会知觉。
苏联社会心理学家А.А.包达列夫认为,人际知觉过程具有两个层次,表现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两个水平,即感知水平和逻辑水平。
前者指形成关于某人外貌的形象,如外表、衣着、表情等。
后者指在感知基础上对该人个性特点的推论。
苏联的研究查明,在感知水平上对人知觉和对物知觉也有所不同,如人面辨认阈限低于物体辨认阈限。
F.海德在其《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对人知觉和对物知觉的3个差别:①人能体验其内部生活,而物不能。
每个人都体验到其思想和感情,认为别人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