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影像学诊断-11-20复习课程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a357a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3c.png)
肝脏肿瘤与转移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原发性肝癌
通常在影像学上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 度占位,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增 强扫描时强化不均匀。
转移性肿瘤
通常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的 低密度或等密度占位,边界相对清晰, 形态规则或不规则,增强扫描时强化 相对均匀或不均匀。
05
肝脏肿瘤的治疗和预后
肝癌的治疗方法
肝细胞腺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肝实质内 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时 呈均匀强化;肝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 包括肝实质内巨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 不清,密度不均匀,可伴有出血、坏死等; 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肝实质内 不规则形肿块,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可
伴有钙化、坏死等。
04
肝脏肿瘤的分类
总结词
肝脏肿瘤主要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其 中最常见的是肝癌。
详细描述
肝脏良性肿瘤主要包括海绵状血管瘤、局灶 性结节性增生、肝腺瘤等,这些肿瘤通常生 长缓慢,不会发生转移,预后较好。而肝脏 恶性肿瘤则以肝癌为主,肝癌可以分为原发 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其中原发性肝癌是指 发生在肝脏本身的恶性肿瘤,而转移性肝癌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PPT课件
目录
• 肝脏肿瘤概述 • 肝脏肿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肝脏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 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 • 肝脏肿瘤的治疗和预后
01
肝脏肿瘤概述
肝脏肿瘤的定义
总结词
肝脏肿瘤是指发生在肝脏部位的肿瘤病变,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
详细描述
肝脏肿瘤通常是指发生在肝脏部位的肿瘤病变,这些肿瘤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遗传、慢性肝炎、肝硬化、 长期酗酒等。根据其性质,肝脏肿瘤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不同类型的肿瘤在病理学、生物学行为、治疗和 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
肝脏肿瘤影像学鉴别诊断ppt课件
![肝脏肿瘤影像学鉴别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68b660cf84b9d528ea7a9e.png)
8
CT增强门脉2期019/8/30
CT增盛京强医静院脉放期射科
病例4—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2岁
主诉:上腹部不适1年
肝
现病史:病来患者无发热,无咳嗽、咳痰,
脏
无腹痛、腹胀,无血及黑便。
病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
例
专科查体:皮肤及巩膜无黄染,腹形肥胖,未
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无局部
肝
脏
病
CT平扫
例
CT增强动脉期
13
CT增强门脉2期019/8/30
CT增盛京强医静院脉放期射科
病例6—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7岁
主诉:反复高热、寒战1周
肝
现病史:高热、寒战,体温最高39.7℃,无咳
脏
嗽、咳痰,自觉右上腹隐痛
病
既往史:糖尿病史5年
例
专科查体: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全腹软,肝区
肝 脏 病 例
现病史:间断低热,无腹泻,食欲差, 二便正常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
专科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腹软,无压痛
及反跳痛,Murphy征(—)
实验室检查:AFP 正常
20
2019/8/30
盛京医院放射科
病例8—影像学资料
肝
脏
病
T1W平扫
T2W
例
21
T2W抑脂2019/8/30
2
2019/8/30
盛京医院放射科
病例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6岁
主诉:阵发性剑突下疼痛3个月,加重5天
肝 脏 病 例
现病史:阵发性剑突下疼痛,隐痛,无放散 无腹胀,尿色加深为茶色
原发性肝癌(培训课件
![原发性肝癌(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09d24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6.png)
原发性肝癌(
21
5 化疗:效果不佳。近年来健择及As2O3 受到重视。 局部化疗很少采用 全身化疗
原发性肝癌(
22
6 其它治疗 生物治疗 肝癌的非切除手术:冷冻,激光, 微波,电化学,射频,超声刀。
原发性肝癌(
23
7 综合与序贯治疗
综合治疗的模式: I:先局部治疗,然后手术 II:先手术后补充其它治疗 III:几种非手术方法的综合应用
原发性肝癌(
10
3 癌旁综合征
低血糖症 红细胞增多症 高钙血症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其它
原发性肝癌(
11
五 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原发性肝癌(
13
1 诊断
影像学:B超,CT,磁共振 实验室:甲胎蛋白,肝炎标志物,肝功
能 病理学检查:肝细针穿刺
原发性肝癌(
14
2 肝癌的鉴别诊断
与AFP阳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妊娠妇女(3-6个月) 急慢性活动性肝炎 消化道肿瘤,特别是胃癌肝转移
黄曲霉素:黄曲霉素B1 饮水污染:
原发性肝癌(
29
三 病理学
大体分型: 弥漫型 结节型
块状型>5cm 小癌型<3cm
组织学分型: 肝细胞癌(>90%) 胆管细胞癌 混合性癌
原发性肝癌(
30
巨块型
原发性肝癌(
31
弥漫型
原发性肝癌(
32
结节型
原发性肝癌(
33
四 肝癌的临床表现
原发性肝癌(
34
原发性肝癌(
50
最后:中医中药 作为首选治疗 作为辅助治疗
原发性肝癌(
51
原发性肝癌(
52
e.肝癌结节破裂内出血而估计不能或不易 切除者,可有效控制出血。
医学专业课程《医学影像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专业课程《医学影像诊断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e807a7312b3169a551a433.png)
医学专业课程《医学影像诊断学》试题及答案一. 单选题(每题仅有一个最佳答案)1 . 胃肠道穿孔的最典型X 线征象为( )A . 咖啡豆征B . 阶梯状液平C . 膈下新月状气体影D . 结肠积气E . 肠腔扩张2 . 胃肠钡餐前准备最主要是检查日晨( )A . 禁食禁水B . 洗胃C . 清洁灌肠D . 肌注低张药E . 抽空胃液3 . 关于胃肠双对比造影的叙述,哪一项错误?( )A . 胃肠双对比造影可显示微皱襞B . 对比剂为钡剂加碘剂C . 胃微皱襞是胃小沟和胃小区D . 结肠微皱襞是无名沟和无名区E . 双对比造影常用于诊断胃肠早期病变4 . 关于龛影的叙述,哪一项错误?( )A . 胃肠管壁溃烂面凹陷,被钡剂充填称龛影B . 切线位观察为突出腔外之含钡影像C . 正面观察为无钡剂的透明影D . 良性龛影周围粘膜向心性集中无破坏E . 恶性龛影周围粘膜常破坏5 . 胃内充盈缺损不代表哪一种疾病?( )A . 良性肿瘤B . 胃溃疡C . 恶性肿瘤D . 胃内异物E . 胃石(如胃柿石)6 . 下列哪种疾病不引起食管的形态及位置改变?( )A . 左房增大B . 胸腺肥大C . 膈疝D . 主动脉迂曲扩张E . 降主动脉瘤7 . 下列哪项不是食管静脉曲张的表现?( )A . 下段多见B . 粘膜稍宽略迂曲,或呈串珠状充盈缺损C . 食管张力下降D . 管壁僵硬E . 食管腔可略大8 . 进食梗阻感二月,X 线表现食管中段有5cm 长狭窄段,壁不规则,粘膜不连续,狭窄上方食管扩张明显,最可能的是( )A . 食管癌B . 食管静脉曲张C . 食管良性狭窄D . 贲门痉挛E . 胃底贲门癌9 . 对疑为鱼刺或碎骨片等卡在食管壁的异物,主要的检查方法是( )A . 摄平片B . 食管钡餐C . 食管吞钡棉D . 血管造影E . 透视10 . 患者近来咽下不畅,食管钡餐检查侧斜位可见食管上段后壁有弧形压迫,粘膜皱壁规则,扩张度好,应考虑什么疾病?( ) A . 食管癌B . 食管平滑肌瘤C . 食管炎D . 食管外压性病变E . 食管憩室11 . 指出哪一项不是恶性溃疡征象( )A . 狭颈征B . 环堤征C . 指压迹征D . 裂隙征E . 半月征12 . 胃粘膜皱襞的改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 肥厚和萎缩多代表慢性炎症B . 破坏中断多为良性溃疡所致C . 良性溃疡疤痕可引起粘膜纠集D . 恶性肿瘤可引起粘膜皱襞消失E . 脑回状外观一般为慢性炎症所致13 . 下列哪项最能提示胃溃疡恶变? ( )A . 胃小弯侧溃疡B . 复合溃疡C . 多发溃疡D . 溃疡直径大于2cm ,边缘呈不规则结节状E . 溃疡位于胃腔轮廓之外,周围粘膜呈星状聚集14 . 胃溃疡最特征的表现是( )A . 龛影B . 狭颈征C . 项圈征D . 粘膜纠集E . 器官变形15 . 切线位上,最常见的胃溃疡龛影表现为( )A . 乳头状B . 囊袋状C . 三角形D . 杯口状E . 不规则状16 . 钡餐检查发现胃溃疡时,下列哪项有恶变的可能? ( )A . 合并十二指肠溃疡B . 多发性溃疡C . 胃大弯溃疡D . 溃疡周围有指压迹征,尖角征或杵状粘膜E . 幽门管溃疡17 . 早期胃癌X 线最好的检查方法是( )A . 不同程度充盈相B . 不同体位粘膜相C . 加压相D . 双对比造影相E . 低张双对比造影相18 . 胃癌的X 线征象哪项最有意义?( )A . 局部蠕动消失B . 局部充盈缺损C . 幽门梗阻D . 触痛明显E . 胃腔狭窄19 . CT 对胃癌检查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A . 用于早期诊断B . 显示胃壁增厚程度及范围C . 了解癌肿是否向胃外浸润D . 显示周围淋巴结肿大E . 发现肝或其他脏器转移20 . 男性患者,50 岁,上腹部不适半年,上消化道透视及摄片发现胃窦大弯侧有边界不规则菜花状充盈缺损,附近胃粘膜中断,蠕动消失。
肝癌的影像诊断相关试题及答案
![肝癌的影像诊断相关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6dfff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1.png)
肝癌的影像诊断相关试题及答案
1、肝癌在动态CT增强扫描的时间密度曲线上特征性表现为()
A、速升速降型
B、速升缓降型
C、缓升速降型
D、缓升缓降型
E、平直型
2、病理检查显示肝细胞大量坏死,肝组织代偿增生形成结节,伴肝内广泛纤维化,小叶结构紊乱,支持诊断()
A、肝炎
B、肝硬化
C、肝癌
D、脂肪肝
E、酒精肝
3、肝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中,关于CT的描述,错误的是()
A、肝癌检查主要手段
B、有利于了解肝外情况和手术制定
C、有X线辐射
D、显示病变敏感度高
E、检查重复性高
4、下列哪种改变符合典型肝血管瘤的CT表现()
A、整个病灶明显强化并迅速降为低密度
B、开始呈低密度并逐渐变为高密度
C、病灶周边呈团块状强化并逐渐向中央扩展
D、病灶始终呈等密度
E、病灶始终呈高密度
5、()又称肝硬化结节,内含位置异常的一个或多个门静脉分支的肝细胞结节,周围为纤维间隔或桥形纤维化
A、不典型增生结节
B、低级DN
C、再生结节
D、DN癌变
E、小肝癌
答案:ABDCC。
肝癌的分子影像学诊断
![肝癌的分子影像学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aadbf66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bf.png)
肝癌的分子影像学诊断肝癌(肝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临床上非常具有挑战性。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分子影像学诊断在肝癌的早期诊断、定量评估和治疗方案选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肝癌的分子影像学诊断方法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一、分子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分子影像学是通过利用生物标记物来观察和评估生物分子在体内的分布、代谢和功能状态的影像学技术。
在肝癌的分子影像学诊断中,常用的技术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如放射性核素显像和PET-CT)、磁共振成像技术(如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超声造影和CT增强扫描等。
这些技术可以通过对肝癌组织的代谢特征、血供情况和分子标记物的表达情况进行观察,提供更加准确的肿瘤信息。
二、分子影像学诊断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肝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分子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使得早期肝癌病灶的检测更加准确。
例如,CT增强扫描可以观察到肝癌病灶的血供情况,根据肿瘤的血供特点可以判断肝癌的恶性程度。
同时,超声造影技术结合分子标记物可以提高肝癌的检测率和准确性。
此外,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早期肝癌的诊断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分子影像学诊断在肝癌定量评估中的应用除了帮助早期诊断,分子影像学诊断技术还可以用于肝癌的定量评估。
不同的分子影像学技术可以提供肝癌病灶的代谢信息、肿瘤的细胞形态和血流动力学特征等数据,这些数据对于肝癌的定性和定量评估非常有帮助。
例如,PET-CT技术可以通过观察肿瘤的代谢情况来评估肝癌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可以观察到肝癌的弥散度,从而评估肝癌的侵袭性和预后。
四、分子影像学诊断在肝癌治疗方案选择中的应用分子影像学诊断技术还可以用于肝癌治疗方案的选择。
通过观察和评估肝癌病灶的生物学特征,可以确定肿瘤的分子标记物表达情况、肿瘤抗药性的程度以及预测肝癌的预后。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肝癌治疗指南ppt课件
![肝癌治疗指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472cfc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5.png)
如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 吐等。
全身症状
如乏力、消瘦、发热、黄疸等 。
肝大
晚期肝癌患者可出现肝大,质 地硬,表面不平。
肝癌的影像学检查
B超
常用初筛检查,可发现直径1cm以上的肝内 占位性病变。
MRI
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多角度成像,对肝癌 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CT
分辨率高,可显示肝内、外转移情况,对肝 癌的诊断和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随访计划和检查项目
随访时间
肝癌治疗后,患者需进 行长期随访,一般建议 治疗后头两年每3个月 进行一次随访,之后根 据病情调整随访间隔。
检查项目
随访过程中需进行多项 检查,包括肝功能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 、CT、MRI等)、肿瘤 标志物检测等。
特殊情况处理
若随访过程中发现肿瘤 复发或转移迹象,应及 时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 疗。
05
肝癌防治的宣教与健康促进
肝癌的危险因素控制与预防
危险因素控制
积极控制乙肝、丙肝病毒感染,避免 酗酒、减少黄曲霉毒素摄入,降低罹 患肝癌的风险。
预防策略
推广肝癌防治知识,提高公众对肝癌 的认知和防范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 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 度劳累等。
肝癌的早期筛查与诊断
筛查方法
肝硬化
肝硬化是肝癌的重要前病变, 多数肝癌患者在诊断为肝癌前
已有肝硬化。
饮食因素
长期摄入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 物、亚硝胺类化合物等具有肝 毒性物质,可增加肝癌风险。
饮酒
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肝 病,肝癌的诊断
肝癌的临床表现
肝区疼痛
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持续性 钝痛或胀痛。
靶向治疗
肝脏影像学培训内容--肝脏恶性肿瘤的诊断要点
![肝脏影像学培训内容--肝脏恶性肿瘤的诊断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675a5c45022aaea998f0fd8.png)
屏气动态强化门脉期(冠状位)
屏气动态强化,特异期(莫迪斯90min)(层厚5mm)
病例七、男,64岁,乙肝十余年,AFP不高
肝脏特异期
手术病理:肝细胞性肝癌,Ⅱ级
约10%分化好的HCC可能摄取莫迪斯或普美显
病例八、男,49岁,腹痛8天检查发现乙肝
延迟5分钟门脉期图像
延迟10分钟图像
DWI
ADC
T1WI
强化动脉期
强化门脉期
10分钟
90分钟
女,56岁,上腹部不适3个月,无乙肝病史
病例二、肝内胆管细胞癌
病例二、肝内胆管细胞癌
肝内胆管细胞癌:肝胆特异期表现
病例二、肝内胆管细胞癌
肿瘤病灶边缘病理切片,HE染色
肿瘤病灶中央病理切片,HE染色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大体标本上,肿瘤质硬,内含有大 量纤维性间质,肿瘤周边处为生长活跃的肿瘤细胞。直肠ຫໍສະໝຸດ 肝转移病例五、结肠癌腹膜转移
病例六、男,50岁,结肠癌术后6个月,肝转移
• MR肝胆特异性对比剂对提高肝内病变检出 的敏感性提供了新的方法。
肝脏转移性肿瘤的诊断要点
• 1.通常有原发肿瘤病史。 • 2.肿瘤可经门静脉(如胃肠道肿瘤)、肝动脉 (肺癌、乳腺癌等)、淋巴途径(胰腺癌、胃 癌等),以及肿瘤腹腔种植转移时在肝表面种 植转移。 • 3.可保留原发肿瘤的结构特征,不同来源肿瘤 表现不同,多表现多发性结节、散在性结节或 肿块。可表现富血供、中度血供和乏血供。 • 4.肝脏MR检查优于CT。
HCC伴肿瘤内出血含脂肪
病例六、男,50岁,lgA肾病入院,乙肝病毒携带者 13年,AFP36.23ng/ml,HCC
呼吸门控压脂T2WI
屏气双回波T1WI(同/反相位)
肝癌的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
![肝癌的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aaeaff0a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4.png)
肝癌的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影像学在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提供丰富的信息,帮助医生准确判断肿瘤的性质和分期,从而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深入探讨肝癌的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
一、肝癌的影像学表现肝癌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超声、CT、MRI和PET等多种检查方法。
其中CT和MRI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对比度,能够直观地显示肝癌的形态、大小、位置和浸润范围。
1.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肝癌最常用的初筛方法,具有无创、无辐射、低成本等优点。
肝癌在超声图像上呈现为低回声或等回声的肿块,边界清晰,有时可见血流信号。
超声能够评估肿瘤的大小、数量和位置,但对于小肿瘤和深部肿瘤的检出率较低。
2. CT检查CT检查是肝癌的主要影像学方法之一,能够提供肝脏的横断面图像。
肝癌在CT图像上呈现为低密度或不均匀低密度的肿块,边界模糊或分叶状。
动脉期增强扫描时,肝癌呈现明显的强化,而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呈现低密度。
CT还可评估肿瘤的浸润范围、周围血管的侵犯情况以及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3. MRI检查MRI检查在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提供多种序列的图像,包括T1加权、T2加权和增强扫描等。
肝癌在MRI图像上呈现为低信号或不均匀低信号的肿块,边界清晰或模糊。
增强扫描时,肝癌呈现明显的强化,而肝内血管和正常肝组织呈现低信号。
MRI还可评估肿瘤的浸润范围、胆管的侵犯情况以及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二、肝癌的鉴别诊断肝癌的影像学表现与其他肝脏病变相似,因此需要进行鉴别诊断,以排除其他疾病。
常见的鉴别诊断包括肝脏良性肿瘤、肝血管瘤、肝转移瘤和肝脏炎症等。
1. 肝脏良性肿瘤肝脏良性肿瘤包括肝血管瘤、肝脏脂肪瘤和肝腺瘤等。
肝血管瘤在影像学上呈现为多发、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密度灶,动脉期强化,门静脉期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
肝脂肪瘤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可见脂肪沉积的高信号区。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十一章学习指导及练习题目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十一章学习指导及练习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7de812d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0b.png)
第十一章介入放射学一、学习目标1.掌握介入放射学的概念和内涵;各种非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2.熟悉常见疾病的介入诊断和介入治疗技术及临床应用。
3.了解介入放射学的分类、介入器材、主要的治疗原理、适应证、操作技术、并发症及治疗效果。
二、重点和难点内容1.重点介入放射学的定义、介入放射学在血管病变和非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2.难点各种介入治疗技术的基本概念及临床应用、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技术及并发症。
三、习题(一)名词解释1.介入放射学2.PTA3.TAI4.TACE5.栓塞后综合征6.经皮穿刺活检术7.经皮穿刺引流术8.非血管管腔成形术9.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二)填空题1.介入放射学按照目的可分为和,其介入技术按照操作途径的不同,可以分为和。
2.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技术包括、、等血管介入技术,以及、、、等非血管介入技术。
3.常用的经皮穿刺血管入路包括、、等动脉入路; 、等静脉入路。
4.介入放射学的常用设备是、、、。
5.常用的介入专用器材包括、、、、。
6.根据性质性能及扩张方式不同,支架可分为、和。
7.球囊血管成形术主要治疗原理是利用球囊对狭窄段血管进行有限度的挤压扩张,使得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撕裂,管壁张力下降,使得管径扩大从而达到血管通畅的目的。
8.常用的栓塞物质根据栓塞血管时间的长短分为、和; 根据物理性状分为和。
9.血管栓塞术的适应证包括、、。
10.肿瘤消融治疗方式主要分为及两种。
物理消融包括. 、、及等方法,化学消融主要和。
11.经皮穿刺活检术依据其操作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种。
12.胸部穿刺术活检术常见的并发症有、和。
13.胆道梗阻引流方式有和。
14.非血管管腔成形术主要包括和。
15.核射线的生物学效应可分为和其中粒子生物效应主要以作用为主。
X射线生物效应主要以作用为主。
16.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依据发生肿瘤器官类型的不同分为和两种。
根据粒子种植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种,包括、、,根据放射性粒子作用时间可分为和两种。
深度解析肝癌PPT课件
![深度解析肝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3b2b5b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1f.png)
目录 引言 病因 症状 诊断 治疗方法 预后与护理 结论
引言
引言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 本课程将深入解析肝癌的病因 、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病因
病因
病毒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 毒等
酒精滥用:长期饮酒导致肝脏受损
病因
脂肪肝:肝脏脂肪沉积引起炎 症反应 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增加 患肝癌的风险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的肿瘤标志物进行 治疗
预后与护理
预后与护理
预后因素:肿瘤分期、肿瘤大 小、肿瘤位置等 护理措施:饮食调理、遵医嘱 用药、定期随访等
结论
结论
肝癌是一种严重的肿瘤疾病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提高患者 生存率至关重要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症状
症状
早期症状:腹痛、乏力、食欲不振 中晚期症状:黄疸、腹水、肝功能损害
诊断
诊断
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等 肝穿刺活检:获取肝组织进行 病理学分析
诊断
血液检查:检测肝功能、肿瘤标志物等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适用于早期肝癌患 者 化疗:通过药物杀灭癌细胞
治疗方法
射频消融:高温烧灼肿瘤
(5.2.1)--肝癌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5.2.1)--肝癌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be4f42f7168884868762d6e0.png)
胆管CA--MRI
鉴别3:肝腺瘤,(m/60)
鉴别4:局灶性增生结节(FNH)
•无中央疤痕 * •并脂肪肝时,相对高密度√ • 多发 •少血供,强化不均 、不显或 无、延时疤痕无强化 •瘢痕边缘有低密度环(扩张 的淋巴管和淋巴细胞浸润) •肿块边缘环形强化(边缘受 压肝组织) •周围肝实质异常灌注
鉴别5:肝硬化再生结节(RN)与DN
• RN:肝硬化局灶增生形成, 小于10mm,成分类似正常 (肝枯胆纤);
• DN(发育不良结节):较大, 有假包膜。与周围肝实质有异。 肝细胞、血管、胆管(成分变 化,细胞异化)
• 多数情况下,肝内弥漫性再生 结节,T1稍高,T2低等,信 号均匀,无膜无强
• 少数小肝CA与RN无法鉴别
脑等) 淋巴结转移
(直接浸润)种植转移少见
(二 ) 肝癌CT表现
• 平扫: 肝硬化/慢性肝病背景**,也可无 • 不均匀低密度肿块:区域分布,形态,数量, (马赛克图案--条块分割,假包膜,出血,坏死,脂
肪变) • CE+:动脉期: 门脉期: 平衡期:(快进快出类
型) • 上述表现在临床上常常简称为一些代表性征象
热;晚期肝脾肿大,腹水黄疸,出血* 其他表现:低血糖,高血钙,RBC↑/WBC
↑
肝细胞癌(HCC)
病理三型:巨块型:直径D>5cm 结节型:D<5 弥漫型:<1cm,肝硬化
小肝癌:单个结节最大径≤3cm, 2个结节径线之和≤3cm(“国标”)
肝癌扩散途径: 血行转移门V,肝V肝内外(肺、肾上腺、骨、肾、
• 依据密度(信号)差别推测病理成分 • 增强曲线通常为流出型,典型病例可直接
诊断 • 不典型病例需结合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与正常肝组织无明确的分界, 其形态不规则,无完整的包膜,肿瘤可 以大小不一,相互融合。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1 浸润型(弥漫型)
CT平扫表现 肝脏内大片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 有融合的低密度病变,其内有更低密度的 坏死区,呈现混杂密度。
弥漫性肝癌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肝癌影像学检查推荐程序
超声 普查、发现病变。
CT平扫+强化扫描 MRI平扫+强化扫描
进一步确定病变,手术前评估,制定 治疗方案。
影像学检查方法
CT检查方法
平扫 强化扫描
造影剂类型(离子型、非离子型) 动态扫描 血管造影CT扫描 碘油造影CT扫描
MRI检查
平扫 强化扫描
Gd--DTPA Mn--DTPT
MRI检查
软组织对比度好。 获得任何层面图像,解剖关系显示好。 显示病变敏感性高,特异性较差。 无辐射损伤。 检查价格贵。
DSA检查
直接了解肿瘤的血供。 进行介入性治疗。 对设备要求高。 有创性检查。
核素检查
成像发现病变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差。 2cm以下的病变分辨率较差。 不易鉴别病变性质,有假阳性。 结合AFP测定可以提高阳性率。
5 特殊型
A 小肝癌
CT平扫表现 肝脏内有单个的结节状低密度区, 边 缘可以清楚或不清楚。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5 特殊型
A 小肝癌
CT强化扫描表现 有强化改变,采用动态扫描方式, 可以提高对小肝癌的检出率。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5 特殊型
A 小肝癌
MRI平扫表现 T1表现为中等偏低或稍高信号影像。 T2表现为信号增高,在90-120毫 秒 则信号有减低。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5 特殊型
A 小肝癌
MRI强化扫描表现 对于小肝癌而言,一般的强化扫描 对 诊断的意义并不是很大。需要特殊的造影 剂如Mn-DTPT等,可以提高诊断能力。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5 特殊型
A 小肝癌 DSA表现 典型病变局部有小范围的血管分布 异 常区。 毛细血管期有局限性的肿瘤染色。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2 结节型
B 多结节型 CT强化扫描表现 病变区可以表现为不均匀性强化。 延 迟扫描后表现为低密度区。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表现
2 结节型
B 多结节型 MRI平扫表现 T1表现为低信号病灶,病变边缘清 楚 或不清楚 T2表现为高信号现或混杂的高信号 影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肝脏密度异常的表现
强化扫描
A 高强化病变(富血供) B 低强化病变(少血供) C 不均匀强化病变 D 不强化病变 E 环强化病变
低强化病变
不强化病变
高强化病变
不均匀强化病变 环强化病变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1 浸润型 2 结节型 3 巨块型 4 混合型 5 特殊型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1 浸润型(弥漫型)
CT强化扫描表现 呈现不均匀性强化改变,延迟扫描, 病变区表现为更低密度。病变坏死区可以 不强化。
不均匀强化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1 浸润型(弥漫型)
MRI平扫表现 T1表现为不均匀性的低信号,病变 边 缘不清,相互有融合。 T2表现为不均匀性的混杂高信号。
T2混杂信号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5 特殊型
B 外生型肝癌
肝癌从肝表面发生,向肝外生长, 只 累及包膜下,较少累及肝实质,可有蒂或 无蒂。约占发生病例的2.5%。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5 特殊型
B 外生型 CT平扫+强化扫描表现 肝脏包膜下有低密度影像,边缘一 般 较为清楚,多向旰外生长,常常累及肝包 膜,可有局限性的包膜下积液。 强化扫描 多有不均匀性强化。
肝癌的鉴别诊断
CT平扫+强化表现 肝转移瘤基本上都是低密度,周围有 低密度的软组织影包绕。 可以有边缘强化。整个病变可均匀或 不均匀强化。囊性转移可以不强化。
肝癌的鉴别诊断
肝转移瘤
MRI平扫表现 T1肝转移瘤为低信号。 T2为高信号。 如果是少血供的转移瘤在T2上其信号 较周围肝实质信号为低。 转移瘤的特征性改变是靶征或称为牛 眼征。
肝癌影像学诊断-11-20
超声检查
无损伤检查 不需要造影剂。 无需特殊的检查前准备。 2厘米以上的肿瘤检出率大于90%。 易受操作人员水平影响。 图像在不同医院、不同人员之间的 重复性差。
C T检查
肝癌检查最主要的手段。 图像质量好,具有可重复性。 有利于了解旰外情况和手术方案制定。 有X线辐射。 检查的价格稍高。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5 特殊型
D 门静脉癌拴型肝癌
以门静脉癌拴为突出表现,在肝内 常 常找不出病灶。如不进行强化扫描,多发 生漏诊。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5 特殊型
D 门静脉癌拴型肝癌 CT平扫+强化扫描表现 肝脏多表现正常。 强化扫描肝脏内可有异常强化或仅 有 血管的异常移位,或门静脉显影异常。
强化后,病变可有弱强化,延迟后,病变 中心稍有强化,病变边缘与正常肝脏分界可以 清楚或不清楚。
肝癌的鉴别诊断
肝结核
CT平扫+强化扫描表现
病变为低密度或稍低密度,边缘与正常肝 组织分界不清,病变可以单发或多发。
强化后,??病变可有弱强化。延迟后, 病变 中心稍有强化,病变边缘与正常肝脏分界可以清 楚或不清楚。
肝癌的分型
5 特殊型 A 小肝癌 B 外生型 C 纤维板层型 D 门静脉癌拴型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5 特殊型
A 小肝癌
直径在3厘米以下的单发结节或相邻的两 个 结节直径总和在3厘米以下。
病变边缘较清楚,有程度不同的纤维包膜形 成,可有较明显的纤维间隔,形成分叶状结构。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肝癌的门、肝和下腔静脉侵犯
CT增强扫描表现
门、肝和下腔静脉内无造影剂充填, 或呈截断、狭窄改变。
MRI平扫+强化表现
门、肝和下腔静脉内血液流空效应消 失。门静脉内无造影剂充填。
肝癌的门、肝和下腔静脉侵犯
DSA表现 门静脉或下腔静脉推压移位,边缘 不规则、管腔变窄、有充盈缺损或阻塞。
肝转移瘤
2 结节型
B 多结节型 DSA表现 动脉期显示肝内多发的血供丰富的 结 节,部分可见动静脉瘘形成。 毛细血管期有异常的毛细血管网和 肿
肿 瘤 染 色 、 毛 细 血 管 网 并 存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肝癌的分型
2 结节型 C 弥漫结节型 肝内有多量的、分布于全肝的小结 节, 大小在1厘米以下,相互之间可以融合或不 融合。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4 混合型
CT强化扫描表现 表现为不均匀性强化。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4 混合型
MRI平扫表现 T1表现为混杂的低信号或中等偏高 信 号影像。 T2为混杂稍高信号影像。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4 混合型
DSA表现 浸润型和结节型并存。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肝癌的分型
3 巨块型
肿瘤较大,多在10厘米以上,可以 单 发或多发,境界清楚或不清楚,多数包膜 不完整,病变周围常有卫星病灶。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3 巨块型
CT平扫表现 肿瘤较大,多在10厘米以上,可以 单 发或多发,境界清楚或不清楚,多数包膜 不完整,病变周围常有卫星病灶。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5 特殊型
C 纤维板层型肝癌
多发生于无肝硬化的肝脏, 2/3 位 于 肝左叶,多单发,生长缓慢。肿瘤边缘清 楚,有较厚的纤维包膜形成,肿瘤内有纤 维分隔,多有钙化。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5 特殊型
C 纤维板层型肝癌 CT平扫+强化扫描表现 单发的巨大肿块,偶尔可为多造性, 可有钙化,其发生率可达55%,呈斑点状 多发生病变中央。强化扫描,病变增强的 程度不一。
病病变变区区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2 结节型
A 单纯结节型 MRI平扫表现 肝内病变区在T1 动表现为低信号或 不 均匀性低信号,边缘清楚。 T2表现为不均匀性高信号。在90- 120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2 结节型
A 单纯结节型 DSA表现 动脉期显示血供丰富,部分有动静 脉 瘘形成。 毛细血管期有异常的毛细血管网和 肿
肝癌的鉴别诊断
肝血管瘤
CT平扫+强化扫描表现 边缘清楚、大小不一的低密度灶。较 大的病变中心有混杂密度。 强化扫描病变区从周围逐渐强化,延 迟扫描,病变区可以完全被造影剂充填。 巨大病变中心可以无强化改变。
肝癌的鉴别诊断
肝肉芽肿
CT平扫+强化扫描表现
病变为稍低密度,边缘与正常肝组织分界 不清,病变可以单发或多发。
肝癌介入化疗后复发的表现
CT平扫表现 与以前的CT片对照,低密度区范围扩 大,境界不清。 CT强化扫描表现 肝脏内有异常不均匀性强化改变。
肝癌介入栓塞治疗后复发的表现
CT平扫表现 受容积效应和治疗后肝脏缩小影响, 复发性病变不易发现。碘油量减少。 CT强化扫描表现 病变区肝脏内有异常不均匀性强化改 变。通过延迟扫描可以确定。
2 结节型
C 弥漫结节型 MRI平扫表现 弥漫型肝癌病灶与周围正常的肝脏 分 界不清常常难以显示出病变的范围。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2 结节型
C 弥漫结节型 DSA表现
动脉期显示血供较丰富的弥漫性结节, 部分 可见动静脉瘘形成。
毛细血管期有异常的毛细血管网和肿瘤 染色 存在。但是较单纯结节型肿瘤染色淡。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1 浸润型(弥漫型)
DSA表现 动脉期血管显示分布散乱、不规则, 早期多数即可见有小动静脉瘘形成。 毛细血管期边缘不清的肿瘤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