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琵琶行》第一第二课时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琵琶女形象?
一个飘泊江湖的曾经名噪京都、红极一时的长安歌妓。 青春欢笑、老大沦落、年老色衰。“重色重利”的社会使 色艺双绝的琵琶女“独守空船”,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 辱、损害的歌伎们的悲惨命运。她有一种“曾经沧海”, 却仍不失其率真及女性矜持端庄风格的成熟美。
1、自读诗前小序,疏通文意。思考:诗前小 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 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和 故事的主要经 过,概括了琵琶女的 身世,说明了写本诗 的 原因,定下了诗 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 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三、整体感知:理清全诗结构
点名季节时 间、地点和 事件
wenku.baidu.com
2、研读第二段。
第二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琵琶演奏情况,声情并茂。
找出音乐描写的叠音词、比喻句。
说说琵琶女音乐演奏过程及效果。
调弦校音,情随声出 (序曲) 演奏名曲,倾诉悲情 (总写) 珠落玉盘,急切愉悦 (第一乐段) 演奏琵琶曲 幽咽凝绝,幽愁暗恨 (第二乐段) 铁骑突出,激越雄壮 (第三乐段) 曲终收拨,戛然而止 (曲终) 江心月白,余韵无穷 (魅力)
著有《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时期
生活特点
诗歌特点
前期
(从入仕到 贬江州司马
以前)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 抱着“为民请命”“兼济 天下”的宗旨。
以讽喻诗为 主。代表作品 为《卖炭翁》
后期
(即自贬江 州司马到死)
是他“独善其身”的 时期,揉和儒家“乐天 知命”道家“知足不辱” 和佛家“四大皆空”来 作“明哲保身”的法宝。 悔恨“三十气太壮,胸 中多是非”。
江头送客惨将别 邀见歌女

江上聆听琵琶曲 演奏名曲
听者陶醉

少年欢乐
行 歌女倾诉身世苦 晚年沦落
悲苦心境
同病相怜伤迁谪
重闻琵琶青衫湿
2、研读第一段。 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找出景物描写的诗句。
• 浔阳江头夜送客, • 枫叶荻花秋瑟瑟。 • 主人下马客在船, • 举酒欲饮无管弦。 • 醉不成欢惨将别, • 别时茫茫江浸月。


一、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中唐著名的现实 主义诗人。与元稹称“元白” ,与刘禹锡称“刘白”。
政治上,有“兼济天下”的思想,关心劳动人民的 疾苦,写下了以《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许多 “讽喻诗”。
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 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 对“嘲风雪,弄花草”、别无寄托、无病呻吟的作品, 认为诗歌应该反映人民疾苦,倡导“新乐府运动”。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初到长安,以《赋得古原草送别》拜见老 诗人顾况,顾打趣道:“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但 读到“野火”联时,不由赞叹:“道得个语,居亦易 矣。”并大加引荐。
琵 琶 行 ( 白并 居序
❖曲罢(弹完)悯然(忧郁的样 子), 自叙(述说)少小(年轻) 时欢乐事,今漂沦( 漂泊沦落)憔 悴,转徙(辗转迁徙 )于江湖间 (各地)。予出官(京官外调)二 年,恬然(淡泊宁静)自安,感斯 人言(被这人的话感动了 ),是 (这)夕(晚)始(才)觉有迁谪 意(被贬谪的失意之情 )。 因 (于是)为(写)长句(七言诗), 歌(作歌)以赠之,凡(共)六百 一十六言(字),命(命名)曰 (叫 )《琵琶行》。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 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 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 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 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 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 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 为江州司马。五年后,宪宗去世,穆 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
六、课文解读
1、自读诗前小序,疏通文意。 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 对全诗有何作用?
•小序 元和十年,予左迁(降职为)
九江郡司马。明年(第二年)秋,送 客湓浦口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 (那)音,铮铮然(铿锵悦耳地)有 京都声(京城乐曲的声调)。问其人 ,本长安 倡女(歌女),尝学琵琶于 曹穆二善才( 乐师) ,年长(年龄增 长)色衰(容颜衰老),委身(托身 ,嫁给 )为贾人 (商人)妇。 遂( 于是,就 )命酒(叫手下人摆酒), 使快(畅快)弹数曲。
以闲适诗和 感伤诗为主。 感伤诗:《长 恨歌》《琵琶 行》
闲适诗: 《赋得古原草 送别》
琵琶行
胡孺
人子
唐能 解
玄 宗


挽琵 长
白 居


易 联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当 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很尖锐。外族 不断入侵,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 民不聊生,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 剧,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日渐衰微,人民 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早年避乱江南,接 近人民,对政治的混乱、人民的疾苦深有 感受。
3、研读第三段 • 琵琶女自述身世。 • 诗的前半部分写欢乐事,是否与琵琶女的苦身
世矛盾? 不矛盾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起对比反衬作用
采用了什么手法?
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诗歌的第三部分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鲜明的对比
少年得意
老年失意
年轻貌美
年长色衰
门庭若市
独守空船
昔日欢笑
今日辛酸
自诉身世苦是为了塑造一个封建社会被玩弄、被 侮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控诉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 的重利寡情。
• 湓浦pénpǔ 铮铮然zhēng 商贾gǔ • 悯然mǐn 憔悴qiáo cuì 转徙xǐ • 恬然tián 谪zhé 浔阳xún • 荻花dí 声声思sì 捻niǎn • 霓裳nícháng 六幺yāo 迸bèng • 裂帛bó 虾蟆hámá 红绡xiāo • 钿头diàn 银篦bì 阑干lán • 呕哑ōuyā 嘲哳zhāo zhā
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有愤 慨。到江洲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 到世态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 诉,到江洲的第二年就创作了这篇著 名的长诗。
二、文体简介
行,又叫“歌行”,是乐府歌辞的一 种体裁。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 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 韵自由,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四、听朗诵,读准字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