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总论
201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
---------------------------------------------------------------最新资料推荐------------------------------------------------------201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201 4 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总论一、基本定义泌尿系感染又称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泌尿系统各个部位感染的总称。
1 .尿路感染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的炎症反应,通常伴随有细菌尿和脓尿。
2.细菌尿正常尿液是无菌的,如尿中有细菌出现,称为细菌尿。
细菌尿可以是有症状的,也可以是无症状的。
细菌尿定义本身包括了污染,临床根据标本采集方式不同而应用不同的有意义的细菌尿计数来表示尿路感染。
3.脓尿尿中存在白细胞(WBCs),通常表示感染和尿路上皮对细菌入侵的炎症应答。
二、分类尿路感染按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依据两次感染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孤立或散发感染( isolated or sporadiec infection) 和反复发作性感染(recurrent infeetion),反复发作性感染可以进一步分为再感染(reinfection) 和细菌持续存在(bacterial persistence),细菌持1/ 13续存在也称为复发( relapse) 按感染发生时的尿路状态分类:-单纯性尿路感染(单纯下尿路感染和单纯上尿路感染) -复杂性尿路感染(包括导管相关的感染等) -尿脓毒血症 -男性生殖系统感染:前列腺炎、附睾炎、睾丸炎、精囊炎等(不在本指南中)三、尿路感染的诊断 1 .症状对尿路感染有诊断意义的症状和体征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背部疼痛和肋脊角压痛,如果女性患者同时存在尿痛和尿频,则尿路感染的可能性为 90%。
泌尿总论-PH
为什么了解肾脏病很重要!概述!肾脏的解剖!肾脏的解剖学特点!肾脏和激素!排尿异常:少尿、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白细胞尿水肿高血压尿路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肾区疼痛和肾绞痛:腰痛,肾区叩痛异定义!肾小球滤过功能!机 理!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机 理!肾小管浓缩稀释功能!机理!少尿/无尿的主要病因!肾前性• 有效血循环量不足• 心脏搏出量不足• 肾动脉收缩• 肾单位调节能力下降肾性• 肾脏大血管病变• 肾小球疾病或微血管病变• 肾小管/间质病变• 终末期肾衰竭• 其他肾后性• 输尿管病变• 膀胱颈病变• 尿道病变质 质肾Question异定义!机理!肾小球滤过屏障!电肾小球滤过膜屏障蛋白尿形成原理!蛋白尿的病理生理分类!蛋白尿的临床分型!Question异义在确立血尿之前一定要排除假性血尿!引起血尿的主要原因!!血尿的定位诊断!肾小球性血尿!血尿的诊断思路红色尿!假性血尿!真性血尿!非肾小球性血尿!肾小球源性血尿!Question异类细 义肾性水肿!5/17/1042! 肾性水肿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水钠潴留!! 肾小球病水肿!肾病性水肿!蛋白尿 !血浆胶体渗透压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肾炎性水肿!GFR !肾小管功能正常!球管失衡!肾 肿 类肾 肿↓↑Question肾 压 发肾区疼痛和肾绞痛的原因Question肾脏疾病的评估!• 计• 检查• 肾 滤过 评• 检查• 肾 检肾小球滤过率的测定-Ccr!。
泌尿系统(含男性生殖系统)
实战演练
男性,22岁,上呼吸道感染2周后出现尿少、水肿、头晕来诊, BP140/100mmHg,血红蛋白126g/L,尿蛋白(++),白细 胞3~4/HP,红细胞10~20/HP,血清白蛋白40g/L,血尿素 氮8.5mmol/L,血肌酐176μ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肾盂肾炎
• B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泌尿系统 (含男性生殖系统)
泌尿系统的概论
• 一、排尿异常:多尿、少尿、无尿、尿失禁的概念 及临床意义
• 多尿:24小时尿液大于2500ML • 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
17ml • 无尿:24小时尿液少于100ml • 尿失禁:患者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尿液自己尿道流出 • 二、尿路刺激症:尿频(每日排尿>8次)、尿急
• 1.发病机制 • 本病主要是由感染所诱发的免疫反应引起 • 2.病因:β-溶血性链球菌A组12型 • 3.病理类型 •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 4.临床表现:多见于儿童,男多于女 • 1).尿异常:肾小球源性血尿所有的患者均有, 100%有镜下
血尿。40%患者可有肉眼血尿. • 2).水肿:80%以上患者有水肿 • 3).高血压约:80%患者出现一过性轻、中度高血压 • 4.肾功能异常:起病早期可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而
• A.肝炎后肝硬化
• B.原发性高血压
• C.慢性肾盂肾炎
• D.慢性肾小球肾炎
• E 肾病综合征
六、IgA肾病
• 1.概念:以系膜区显著性IgA沉积为特征的以系膜增 生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组肾小球疾病。为一免疫病 理学诊断名称。是肾小球性血尿最常见的原因
• 2.临床表现:突出的血尿。(无蛋白尿、水肿) • 40%患者有一过性IgA增高 • • 3.诊断:一个病人只有血尿,没有蛋白尿和水肿 可
泌尿外科问答题总结
泌尿外科一、泌尿系统总论(一)尿失禁的常见分类与原因:1.持续性尿失禁:真性尿失禁,尿液昼夜持续的从膀胱或尿道瘘中流出,几乎没有正常的排尿,膀胱呈空虚状态,常见原因为外伤、手术或先天性疾病引起的膀胱颈或尿道括约肌损伤。
2.充溢性尿失禁:假性尿失禁,指膀胱功能完全失代偿,膀胱呈慢性扩张,并且从未完全排空,当膀胱过度充盈后,尿液会不断溢出,常见原因为各种因素导致的尿储留。
3.急迫性尿失禁:严重的尿频、尿急而膀胱不受抑制开始排尿,常见于膀胱炎、神经源性膀胱、重度膀胱出口梗阻等。
4.压力性尿失禁:腹内压徒然增高后,尿液不随意流出,常见于膀胱与尿道之间正常解剖关系的改变,腹压增大时传导到膀胱与尿道的压力不等所致。
(二)尿三杯试验的意义:尿三杯试验可初步判定镜下血尿的来源及病变部位若第一杯尿液异常,提示病变在尿道,第三杯尿液异常,提示病变在膀胱颈部或后尿道,若三杯尿液均异常,提示病变在膀胱或上尿道。
二、泌尿系统损伤(一)闭合性肾损伤手术指征:1.经积极抗休克治疗后生命体征仍未改善,提示有发生内出血。
2.血尿逐渐加重,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继续降低。
3.腰、腹部肿块明显增大。
4.怀疑有腹腔内脏器损伤。
(二)闭合性肾损伤保守治疗原则:1.绝对卧床休息1-2周,病情稳定、血尿消失后才可离床活动,恢复后2-3月内不可参加体力劳动或竞技运动。
2.密切观察:定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注意腰、腹部肿块有无继续增大,观察每次排出的尿液颜色深浅的变化。
定期检测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
3.及时补充血容量和热量,维持水电平衡,保持足够尿量,必要时输血。
4.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5.使用镇痛、镇静和止血药物。
三、泌尿系统结石(一)泌尿系结石的处理原则1.双侧输尿管结石时,一般先处理梗阻严重侧,条件允许时,可同时处理。
2.一侧肾结石,另一侧输尿管结石时,先处理输尿管结石。
4.双侧肾结石时,应在尽可能保留肾的前提下,先处理容易取出且比较安全的一侧,若肾功能差,梗阻严重,宜先行肾造瘘。
201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设计》: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
实用201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201 4 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总论一、基本定义泌尿系感染又称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泌尿系统各个部位感染的总称。
1 .尿路感染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的炎症反应,通常伴随有细菌尿和脓尿。
2.细菌尿正常尿液是无菌的,如尿中有细菌出现,称为细菌尿。
细菌尿可以是有症状的,也可以是无症状的。
细菌尿定义本身包括了污染,临床根据标本采集方式不同而应用不同的有意义的细菌尿计数来表示尿路感染。
3.脓尿尿中存在白细胞(WBCs),通常表示感染和尿路上皮对细菌入侵的炎症应答。
二、分类尿路感染按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依据两次感染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孤立或散发感染( isolated or sporadiec infection) 和反复发作性感染(recurrent infeetion),反复发作性感染可以进一步分为再感染(reinfection) 和细菌持续存在(bacterial persistence),细菌持续存在也称为复发( relapse) 按感染发生时的尿路状态分类:文案-单纯性尿路感染(单纯下尿路感染和单纯上尿路感染) -复杂性尿路感染(包括导管相关的感染等) -尿脓毒血症 -男性生殖系统感染:前列腺炎、附睾炎、睾丸炎、精囊炎等(不在本指南中)三、尿路感染的诊断 1 .症状对尿路感染有诊断意义的症状和体征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背部疼痛和肋脊角压痛,如果女性患者同时存在尿痛和尿频,则尿路感染的可能性为 90%。
2.体检急性膀胱炎患者可有耻骨上区压痛,但缺乏特异性。
发热、心动过速、肋脊角压痛对肾盂肾炎的诊断特异性高。
3.实验室检查 (1 ) 尿常规检查:包括尿液物理学检查、尿生化检查和尿沉渣检查。
应用最普遍的是尿液的干化学分析仪检查和尿沉渣人工镜检。
【讲义】4.泌尿系统
第28讲-泌尿系统总论和肾泌尿系统总论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排出机体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水,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肾生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至膀胱,膀胱为储存尿液的器官,尿道将尿液排出体外。
1.肾一、形态:肾kidney是实质性器官,左、右各-,形似蚕豆,位于腹后壁。
因受肝的影响,右肾较左肾约低1~2cm。
肾分内、外侧两缘、前后两面及上下两端。
内侧缘中部呈四边形的凹陷称肾门,为肾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肾盂出入之门户。
肾门诸结构为结缔组织包裹称肾蒂,右肾蒂较左肾蒂短,是因为下腔静脉靠近右肾的缘故。
肾蒂内各结构的排列关系,自前向后顺序为:肾静脉、肾动脉和肾盂末端;自上而下顺序是:肾动脉、肾静脉和肾盂。
由肾门伸入肾实质的凹陷称肾窦,为肾血管、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脂肪等所占据。
肾门是肾窦的开口,肾窦是肾门的延续。
肾的前面凸向前外侧,后面紧贴腹后壁,上端宽而薄,下端窄而厚,肾长9.9cm(8~14cm)、宽5.9cm(5~7cm)、厚4cm(3~5cm),重约134~148g。
二、位置及毗邻肾位于脊柱两侧,腹膜后间隙内,属腹膜外位器官。
肾的高度,左肾在第11胸椎体下缘至第2~3腰椎间盘之间;右肾则在第12胸椎体上缘至第3腰椎体上缘之间。
两肾上端相距较近,距正中线平均3.8cm;下端相距较远,距正中线平均7.2cm。
左右两侧的第12肋分别斜过左肾后面中部和右肾后面上部。
肾门约在第1腰椎体平面,相当于第9肋软骨前端高度,在正中线外侧约5cm。
肾的毗邻:肾上腺位于两肾的上方,二者虽共为肾筋膜包绕,但其间被疏松的结缔组织所分隔。
故肾上腺位于肾纤维膜之外,肾下垂时,肾上腺可不随肾下降。
左肾前上部与胃底后面相邻,中部与胰尾和脾血管相接触,下部邻接空肠和结肠左曲。
右肾前上部与肝相邻,下部与结肠右曲相接触,内侧缘邻接十二指肠降部。
两肾后面的上1/3与膈相邻,下部自内侧向外侧与腰大肌、腰方肌及腹横肌相毗邻。
泌尿系统总论教学设计
泌尿系统总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 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和生理原理;3. 掌握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a.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b. 肾小球的组成和功能;c. 肾小管的结构和功能;d. 肾脏的调节功能;e. 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结构和功能。
2. 泌尿系统的生理原理:a. 肾小球滤过过程;b. 肾小管对尿液的重吸收和分泌过程;c. 尿液的产生和排泄过程;d. 尿液浓缩和稀释过程;e. 尿液酸碱平衡调节。
3. 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a. 肾功能异常的检测方法;b. 肾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c. 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d. 膀胱癌和肾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e. 尿失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向学生介绍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相关的生理原理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2. 图解法:通过使用示意图和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的病例,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
4. 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共同研究某一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并通过小组报告的形式展示他们的成果。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讲述一些有趣的事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泌尿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
2. 知识讲解:逐一介绍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重点讲解肾脏的结构和功能、肾小球的组成和功能以及肾小管的结构和功能等内容。
3. 图解解释:结合示意图和图片,向学生展示泌尿系统的结构,并解释相关的生理原理。
4.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泌尿系统疾病的真实病例,让学生在小组内分析病情并提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某一泌尿系统疾病展开讨论,通过合作研究和互相交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泌尿系统总论
髓袢也重吸收水和各种电解质, 但各段对水和氯化钠的重吸收 不成比例。直小血管与髓袢走 向平行,通过逆流交换机制, 使髓质到皮质形成由高到低的 渗透梯度,在抗利尿激素的作 用下,调节尿液浓缩稀释状态。
远曲小管,特别是集合管是调 节尿液最终成分的主要场所。 约10%的钠离子在此处重吸收。 氨离子的分泌主要发生在远曲 小管和集合管。尿中的钾离子 主要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 醛固酮可以加强上述作用。
泌尿系统总论
讲授目的和要求
1.掌握泌尿系疾病的评估、肾脏疾病常见 综合征和治疗原则
2.熟悉肾脏生理功能
3.了解肾脏疾病治疗的进展和展望
肾脏的基本结构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 膀胱、尿道及有关的血管及 神经组成。
肾脏位于腹膜后脊柱两 旁。左肾上级平第11胸椎, 下级与第2腰椎下缘齐平。 右肾上方与肝脏相邻,位 于比左肾低半个椎体,右 肾上级平第12胸椎,下级 平第3腰椎。 中国成年人的肾脏的长、 宽和厚度分别为10.511.5cm、5-7.2cm和2-3cm。 男性一个肾脏总约100140g,女性略轻。
标本留取方法: 素食(低蛋白)、禁大量肉食、避免剧烈运动 3 天 收集24小时尿(甲苯防腐),测定尿肌酐浓度 (Ucr) 同时取 2ml 抗凝血测血肌酐(Scr)
计算: Ccr (ml/min) =Ucr(umol/L)×U(ml/min) Pcr(umol/L) 纠正Ccr=Ccr×1.73/体表面积 正常值:80-120 ml/min
Cockcroft公式:根据 Scr 估算 Ccr:
[140 年龄(岁)] 体重(kg) 男性:Ccr= ———————————— 血肌酐浓度(mg/dL)72 [140 年龄(岁)]体重(kg) 女性:Ccr= ———————————— 血肌酐浓度(mg/dL)85 --不适用于老年、儿童、肥胖者、肌萎缩
内科复习资料-泌尿系统疾病
第四章泌尿系统疾病第一节总论一、常见临床表现(一)水肿水潴留于组织间隙,即为水肿,组织间隙液超过5kg,即可出现皮肤可凹性水肿。
肾性水肿可分两型。
即肾炎性水肿和肾病性水肿。
1.肾病性水肿主要由于长期、大量蛋白尿造成血浆白蛋白过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从血管内渗入组织间隙产生水肿;此外,部分患者有效血容量减少,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可进一步加重水钠潴留,加重水肿;近年来研究提示,某些原发于肾内的钠水潴留因素在肾病性水肿上起一定作用,这种作用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无关。
这类水肿组织间隙蛋白含量低小于1g/L,水肿多从下肢开始,常伴有浆膜腔积液。
2.肾炎性水肿主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基本正常造成“球-管失衡”和肾小球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下降,导致水钠潴留。
肾炎性水肿时,血容量常为扩张,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活性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高血压等因素而使水肿持续性加重。
该水肿组织间隙蛋白含量高,最高可达3g/L,水肿多从眼睑颜面部开始,常伴高血压,甚至有心功能衰竭。
二、高血压肾性高血压可因肾实质病变(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先天性多囊肾等)或肾血管病变(如:血管炎、动脉硬化等)引起。
按主要发生机理可将肾性高血压分为:(一)容量依赖型高血压肾实质性疾病,肾排钠障碍,水钠潴留于血管内,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活性不升高,主要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某些急性肾衰,此时限水、限钠、利尿可使血压下降。
(二)肾素依赖型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活性增加,通过血管收缩效应和分泌醛固酮使血压升高,主要见于肾动脉狭窄、肾小动脉硬化及继发性肾实质疾病时的弥漫性肾血管病变,一般降压药及限盐利尿剂无效,可用β-受体拮抗剂与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为一侧肾动脉狭窄引起,可做病侧肾切除自家移植。
三、尿异常(一)尿量异常正常成人每日尿量在1000~2000ml,如每日尿量超过2500ml为多尿;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少于17ml为少尿;每日少于100ml为无尿。
西医内科学-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三. 其他辅助检查:
培养; KUB; IVP或逆行肾盂造影;膀胱镜检查;放射 性核素;超声检查;CT;核磁共振。
肾活检
肾脏疾病常见综合征
•、肾炎综合征:
以血尿、蛋白尿、少尿、高血压为表现, 其中血尿为必备。分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和急进性 肾炎综合征、慢性肾炎综合征。
足细胞:终末分化细胞,通过足突附着于基底膜,足突间裂 隙孔由裂隙膜封闭。——分子筛、分子屏障
足细胞 功能
支持肾小球毛细胞血管 合成肾小球基底膜
调节肾小球选择通透性
肾脏 微结构
肾脏生理功能
❖ 排泄代谢产物 ❖ 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 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一)肾小球滤过功能 (二)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三)肾脏和激素
(一) 滤过功能
代谢产物排泄的主要形式.
含氮废物如尿素、肌酐等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
马尿酸、苯甲酸、各类胺类及尿酸主要由肾小管分 泌,部分经肾小球滤过排出。
肾小球滤过率(GFR)主要取决于肾小球内毛细血 管和肾小囊内的静水压、胶体渗透压、滤过膜面 积以及滤过膜通透性等。
肾血流量自身调节机制:当平均动脉压在 80~160mmHg范围内波动时,肾小球毛细血管 压和GFR可保持相对恒定。
溢出性蛋白尿:血中低分子蛋白如轻链蛋白、血红蛋白、肌红蛋 白等,当浓度过高时超过肾小管吸收阈值,可从尿中排出,见于 MM、血管内溶血、横纹肌溶解等。
(二) 血尿
肉眼血尿(1ml/L):外观洗肉水样、血样、酱油样、血凝块 镜下血尿:红细胞>3个/HP; 肾小球与非肾小球性血尿(尿沉渣相差显微镜+尿
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 一、掌握肾脏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 二、掌握肾脏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常用肾功能 检查的意义,肾脏疾病的诊断
泌尿系统总论
整理课件
51
肾脏疾病的诊断
病因 病理
并发 症
功能
整理课件
52
肾脏疾病的防治原则
• 一般治疗 • 针对病因和发病机理
– 免疫发病机制治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 制剂、血浆置换
– 非免疫机制治疗——ACEI/ARB等
• 并发症和合并症的治疗 • 肾脏替代治疗
整理课件
53
肾脏替代治疗
血液透析
肾移植
腹膜透 析
整理课件
14
肾小球滤过功能
• 滤过物质:含氮废物 、有机酸、胺类、尿 酸
• 肾小球滤过率:取决于 肾小球毛细血管和肾 小囊内静水压、胶体 渗透压、滤过膜面积 以及通透性。
• 自身调节(80-160)
整理课件
15
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 原尿180L→重吸收:99%的水,全部葡 萄糖和氨基酸、大部分电解质、碳酸氢 根→终尿1.5L
水肿
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症状。
类型:
— 肾炎性水肿 — 肾病性水肿
水钠潴留是肾性水肿的基本机制。
整理课件
19
整理课件
20
高血压
按病因分类:原发、 继发性高血压。
肾性高血压发生率10%,其中
肾小球肾炎
2/3
单侧肾脏受累、肾实质病变或肾动脉病变 1/3
按机制分类,肾性高血压分为:
容量依赖型:水钠潴留引起
34
肾小球滤过率
• 定义:单位时间两肾生成的原尿量。 • 测定方法:间接(将血清肌酐代人公式
) • 正常值:100ml±10ml
整理课件
35
影像学
• 超声 • 静脉尿路造影 • CT • MRI • 肾血管造影 • 放射性核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泌尿系统总论一、肾脏的基本结构人体有两个肾脏,位于腹膜后。
大小:长、宽、厚分别为10.5cm~11.5cm、5cm~7.2cm、2cm~3cm。
重量:100~140g(女性略轻)。
肾单位:0.4×106~1.2×106个(其为肾脏的功能单位)。
二、肾脏的生理功能主要功能是排泄代谢产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通过上述功能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一)肾小球滤过功能主要是排泄代谢产物影响肾小球滤国功能的因素:①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和肾小囊中静水压;②胶体渗透压;③滤过膜的面积和毛细血管超滤分数(即滤过系数)。
(二)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1.近端肾小管功能重吸收功能葡萄糖、氨基酸100%被重吸收碳酸氢根90%被重吸收水与NaCl70%被重吸收2.远端肾小管功能调节尿液最终成分的主要场所分泌H+和NH4+(三)肾脏内分泌功能1.血管活性激素参与肾的生理功能,调节肾脏的血流动力学和水盐代谢(1)肾素(renin)、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刺激肾素分泌的因素:①肾灌注下降、盐摄入减少、失盐(见于急性失血、应用利尿剂、心力衰竭、肝硬化大量腹水等)均可刺激肾素分泌;②交感神经兴奋(见于运动、体位改变、寒冷刺激及应用周围血管收缩剂)。
血管紧张素原肾素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Ⅱ(2)前列腺素族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s)主要生成PGI2其次是PGE2、PGF2α和TXA2集合管髓质部主要生成PGE2PGI2和PGE2对抗angiotensin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及AVP作用,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和水钠排泄,降低血压。
PGF2α有缩血管作用。
(3)激肽释放酶激肽原激肽释放酶缓激肽缓激肽扩张小动脉,并刺激前列腺素的分泌。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可降解缓激肽。
2.非血管活性激素(1)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EPO促使骨髓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分化成熟为红细胞。
缺氧、贫血是刺激EPO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2)1α-羟化酶25-(OH)D3 1α-羟化酶 1,25-(OH)D3促进肠道对Ca2+的吸收,促进骨骼矿物盐沉积,也可促进破骨细胞的活性从而使骨质吸收。
三、肾脏疾病的诊断(一)病史、体格检查1.病史(history)肾脏疾病患者病史中需注意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肾功能损害的程度不一定相符,肾功能已严重损害的患者可能很长时间无明显症状,而一些不是很晚期但快速进展的肾脏疾病患者可能有很多明显的症状。
病史采集中要注意既往的疾病史,如:幼年时有无水肿、血尿,有无过敏性紫癜的病史;高血压病史;药物史(如镇痛药、抗结核药、抗甲亢药、抗肿瘤药、某些中药等的使用情况);妊娠及分娩史(如是否合并高血压、蛋白尿);家族史(多囊肾,IgA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2.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应强调测血压,睑结膜是否苍白,有无皮疹与水肿等;心血管系统检查有无异常;肾脏的触诊与听诊(有无血管杂音)。
(二)实验室检查(laboratory examination)1.尿液检查(urine examination)是诊断有无肾脏疾病的主要依据(1)蛋白尿(proteinuria)定义:每日尿蛋白量持续超过150mg称为蛋白尿。
大量蛋白尿:每日尿蛋白超过3.5g/1.73m2或50mg/kg。
产生蛋白尿的原因:①功能性蛋白尿是一过性蛋白尿;尿蛋白定量一般<1g/d;可因发热、剧烈运动、急性疾病(如急性胰腺炎、伤寒、麻疹等)、充血性心力衰竭、直立体位而发生蛋白尿。
②病理性蛋白尿A. 肾小球性蛋白尿主要是由于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GBM)异常引起,少数是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压的改变引起。
如病变使滤过膜上的负电荷减少,则尿液中出现以清蛋白为主的中分子量的蛋白质,称为选择性蛋白尿。
如病变使滤过膜孔异常增大或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严重破坏,则尿液中出现含大分子蛋白质(如IgG、C3)的各种分子量的蛋白质,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
,B. 肾小管性蛋白尿系近端肾小管对正常滤过的蛋白质重吸收障碍,导致小分子蛋白质(如β2微球蛋白、溶菌酶)从尿中排出。
见于各种原因致的小管间质疾病(如药物、重金属中毒等)。
此类患者尿中蛋白总量一般不超过2g/d。
C. 溢出性蛋白尿血中低分子量的异常蛋白(如多发性骨髓瘤轻链蛋白、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增多,经肾小球滤过而又未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所致。
尿蛋白电泳能显示分离的蛋白峰。
(2)血尿(hematuria)分肉眼血尿(1ml血/1L尿即可呈现)和显微镜下血尿定义:新鲜离心尿沉渣每高倍视野红细胞超过3个,或1h尿红细胞计数超过10万,或12h 计数超过50万,则可诊断镜下血尿。
引起血尿的原因:①泌尿系统疾病如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肿瘤、结核、损伤、血管病变、先天性畸形等。
②邻近器官疾病波及本系统如前列腺炎、急性阑尾炎、盆腔炎、直肠癌、结肠癌、宫颈癌等。
③全身体性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风湿病、心血管疾病等。
④药物与化学因素如磺胺类药(磺胺结晶损伤肾小管)、汞剂、甘露醇、抗凝剂等。
⑤其他如运动后血尿、“特发性血尿”等。
肾小球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性血尿的鉴别:①相差显微镜观察尿红细胞的形态②尿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3)管型尿由肾小球或肾小管疾病所导致如红细胞管型常见于肾小球肾炎的急性活动期;如白细胞管型是急性肾盂肾炎的特征;如脂肪管型主要见于肾病综合征;如上皮细胞管型见于肾小管急性炎症或急性肾小管坏死。
(4)白细胞尿、脓尿和菌尿白细胞尿:新鲜离心尿沉渣每高倍视野红细胞超过5个,或1h尿白细胞计数超过40万,或12h计数超过100万,则称为白细胞尿。
白细胞尿的临床意义:多见于尿路感染、肾结核、急性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急性间质性肾炎等;亦可见于邻近器官感染特别是生殖系统感染。
菌尿:清洁外阴后无菌条件下采集的中段尿标本,如涂片每个高倍视野均可见细菌,或尿培养菌落计数超过105个/ml时,称为菌尿。
据此可诊断为泌尿系统感染。
2.肾小球滤过率测定(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可反映GFR,正常值平均在90±10ml/min 左右,女性略低于男性。
用99m Tc-DTPA可直接测定GFR,该法可反映左、右肾的GFR。
血肌酐可反映肾小球功能,一般肌酐浓度在110μmol/L以下时,肌酐清除率大多正常。
3.其他如血常规、血清电解质(钙、磷)、血糖等(三)影像学检查1.超声显像可显示肾脏的位置、大小(两肾大小的差异超过1.5cm要考虑单侧肾脏疾病)、形态和内部结构,包括肾皮质、髓质、乳头和扩张的肾盂肾盏或输尿管。
此项检查尤其适用于诊断:(1)肾先天性异常(如发育不良、孤立肾、马蹄肾等)(2)肾内囊性病变(如多囊肾、肾囊肿)及肾积水(3)肾结石(4)肾活检定位2.静脉尿路造影凡疑肾、输尿管、膀胱病变,均可作静脉尿路造影。
3.CT当超声显像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后,仍不能明确诊断者,可进一步做CT检查,对肾实质性(如肿瘤)或囊性损害以及腹膜后病变特别有用。
4.磁共振成像(MRI)与CT相比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使用造影剂,并发症少。
对肾实质性病变,MRI优于CT。
尤实用于:①患者对造影剂应用有禁忌时;②肾上腺显像;③肾细胞癌分期。
5.肾血管造影尤实用于肾血管性高血压、肾血管性病变(如肾静脉血栓或肾动脉血栓)的诊断。
6.放射性核素检查99m Tc-DTPA(经肾小球自由滤过而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用于测定GFR99m Tc-DMSA(与肾小管结合)用于评估功能肾组织量131I-邻碘马尿酸用于测定肾血浆流量(RPF)(四)肾活检(renal biopsy)肾活检的意义:①明确诊断(如急、慢性肾炎的鉴别,急进性肾小球的诊断,急性肾衰竭,移植肾疾病等);②指导治疗;③判断预后。
四、肾脏疾病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一)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是指各种原因(如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肾病、肾淀粉样变、多发性骨髓瘤等)所致的大量蛋白尿(>3.5g/d),低清蛋白血症(<30g/d),明显水肿和(或)高脂血症的临床综合征。
(二)肾炎综合征指以血尿、蛋白尿及高血压为特点的综合征。
1.急性肾炎综合征急性起病,可伴有少尿、水肿和暂时性肾功能减退,病程不足1年。
2.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肾功能急性进行性恶化,于数月内发展为少尿、无尿的肾衰竭。
3.慢性肾炎综合征病程迁延1年以上,伴或不伴肾功能减退。
(三)无症状性尿检异常指单纯性血尿和(或)无症状性蛋白尿。
除尿检异常外临床表现不明显。
血尿和蛋白尿同时存在者,其预后较单纯性血尿或单纯性蛋白尿者差。
(四)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综合征及急进性性肾衰竭(RPRF)综合征1.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综合征常见的病因是脓毒血征、肾毒性药物、休克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急性肾小管坏死。
2.急进性性肾衰竭(RPRF)综合征常见的病因是免疫损伤或血管炎引起的肾小球肾炎(如新月体性肾炎)(五)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综合征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进行性、不可逆性的肾单位丧失,其诊断依据是双肾缩小(区别于ARF及RPRF,这两者可逆转,尤其前者,且双肾大小正常或增大),五、肾脏疾病的防治肾脏疾病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的病因、发病机制、病变部位、病理诊断和功能诊断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其治疗原则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肾脏替代治疗。
(一)一般治疗1.饮食与营养既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又要防止营养不良的发生。
此外还要限制盐和磷的摄入。
2.预防和控制感染许多肾脏疾病(如急性肾炎、IgA肾病)的发病及其进展与感染或反复感染(如扁桃体炎、牙龈炎等)有关,因此预防和控制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3.避免加重肾损害的因素感染、妊娠、劳累和肾毒性药物均可加重肾损伤,应予以避免。
(二)药物治疗1.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及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对于由免疫机制参与的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紫癜肾病等),尤其在肾脏疾病的活动期,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等的应用常常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2.控制高血压肾脏疾病常伴有高血压,且高血压又是加速肾脏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积极控制高血压是延缓肾脏疾病进行性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治疗原则为:①理想血压:蛋白尿<1g/d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5mmHg以下;蛋白尿≥1g/d者,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以下。